㈠ 漁家姑娘在海邊 歌詞
《漁家姑娘在海邊》
作詞:黎汝清
作曲:王酩
演唱:陸青霜
大海邊哎沙灘上哎,風吹榕樹沙沙響
漁家姑娘在海邊嘞,織呀織魚網
織呀嘛織魚網,嗨嗨
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嘛織魚網
高山下哎懸崖旁哎,風卷大海起波浪
漁家姑娘在海邊哎,練呀練刀槍
練呀嘛練刀槍,風吹榕樹沙沙響
漁家姑娘在海邊嘞,織呀織魚網
織呀嘛織魚網,嗨嗨
漁家姑娘在海邊,織呀嘛織魚網
嗨羅嗨,漁家姑娘在海邊
織呀嘛織魚網,嗨羅
(1)北京電影製片廠插曲擴展閱讀:
《漁家姑娘在海邊》於1975年上線。歌曲時長04:18。北京電影製片廠1975年故事片《海霞》中的插曲,一上線就收到了廣泛的關注,收獲了眾多的喜愛。
1992年,該歌曲獲全國十大影視歌曲最佳歌曲獎。1994年,該歌曲獲得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中文金曲。1994年該歌曲獲得港商業電台「叱吒樂壇流行榜」全年播放次數第二名原創歌曲。
《漁家姑娘在海邊》有眾多的翻唱版本,截止2019年1月,宋祖英、童麗、張毅、王珺等都進行過翻唱。
㈡ 八一電影製片廠片頭音樂叫什麼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伴隨著人民軍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的建設步伐和新中國電影事業的成長發展,歷經風雨走過了50年的光輝歷程。在黨中央、中央軍委的親切關懷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的直接領導下,八一廠始終堅持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方向,貫徹「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創作生產反映革命戰爭年代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人民軍隊斗爭生活的影片,塑造不同歷史時期優秀軍人的銀幕形象,為促進人民軍事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服務,以堅實的步伐向前邁進。
50年來,攝制完成故事片、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等2000餘部和電視劇300餘集。大批作品在國內外屢屢獲獎,許多軍事題材和優秀故事片膾炙人口、久映不衰,影響了新中國幾代人的成長,成為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尤其是對廣大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教育的形象化生動教材。同時,培養造就了一批優秀的電影文學、藝術和技術專家,他們執著追求、敢於創新、不怕犧牲、樂於奉獻,為八一廠的輝煌和軍隊電影事業的發展建立了功績。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起,《風雨下鍾山》《四渡赤水》《巍巍昆侖》《大決戰》《大轉折》《大進軍》等系列影片相繼完成,以豐富多彩的電影畫面全景式地反映了波瀾壯闊的人民解放戰爭的整個進程,為中國乃至世界軍事題材電影畫廊增添了光輝的一頁。其中《大決戰》在1995年為紀念世界電影誕生100周年暨中國電影誕生90周年舉辦的「中國電影世紀獎」評選活動中,榮獲「中國電影90年優秀影片」獎。
活著的永恆
「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當閃耀著金光的庄嚴軍徽出現在銀幕上,威武雄壯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隨之響起的時候,我們總是被那些銀幕上的英雄們帶進一種特殊的崇高之中。
對於遠離了炮火硝煙、生活在和平環境下的中國人來說,電影銀幕上那些流血犧牲的英雄先烈的光輝形象、那些橫掃千軍如卷席的波瀾壯闊的宏大場面、那些殘酷的戰爭環境中人民戰士和人民軍隊的高尚情操,都是一種崇高的革命英雄主義的洗禮。而更年輕的人都從眾多的戰爭題材的電影當中理解了犧牲和奉獻,體會出新中國與和平昂貴的代價,懂得了珍惜和愛護的含義。從這個意義上說,以八一電影製片廠為主要代表的中國軍事題材電影事業發展的輝煌50年的歷史,也是一代又一代電影人將中國人民不怕犧牲、不畏強暴、英勇頑強、前赴後繼的精神代代相傳的歷史。
那些至今仍然膾炙人口的電影插曲和主題歌的旋律、那些雋永經典的電影台詞、那些永遠不會褪色的英雄的名字,在很多年之後仍然將熠熠閃光。因為他們已經不僅僅是一些藝術形象,他們已經成為一個時代的標記,這個時代叫革命;他們也將成為一種精神的象徵,這種精神叫中國。
當所有的故事和所有的主人公在現實中都已經永恆了的時候,他們依然在電影里活著。
(漢字狂草)
八一電影製片廠簡介(資料鏈接)
半個世紀前,從全軍各部隊選調來京的年輕軍人和海外歸來以及從粵滬等地調聘的電影專業人員,作為軍隊電影事業的首批建設者們,懷著滿腔熱情,意氣風發地用鎬頭和汗水在北京市六里橋蓮花池畔的高粱地上動手建廠。初稱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1952年8月1日定名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總政治部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後幾經更名,於1968年9月改稱現名,簡稱八一廠。主要擔負對內配合部隊教育訓練,對外宣傳人民解放軍的任務。開始攝制軍事教育片和新聞紀錄片,1955年起增加故事片創作生產,形成了軍事教育片、新聞紀錄片和故事片三片並舉的格局。隨著八一廠影片在軍內外發行上映,銀幕上紅星閃耀光芒四射的八一廠廠標和引自人民解放軍進行曲那威武雄壯激昂嘹亮的片頭音樂,逐漸為全軍官兵和廣大群眾所熟悉喜愛。
(八一)
《京華時報》 (2002年7月28日第15版)
㈢ 紅色革命電影有哪些兒童可以看
如下:
一、《雞毛信》
《雞毛信》是1954年由上海電影製片廠攝制,石揮執導,蔡元元、蔡安安、舒適等人主演的一部抗戰故事片。影片主要講述了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奉命給八路軍送雞毛信的路上所發生的故事。影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第一部反映中國少年兒童在抗日戰爭時期的對敵斗爭的兒童影片,也是中國第一部獲國際大獎的兒童影片。
二、《小兵張嘎》
《小兵張嘎》是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劇情片,由崔嵬、歐陽紅櫻聯合執導,安吉斯、張瑩、葛存壯、於中義主演。該片於1963年在中國上映。該片改編自徐光耀的小說《小兵張嘎》,講述了小嘎子在老鍾叔、老羅叔、區隊長、奶奶的引導下,成為一名名副其實的八路戰士的故事。
三、《閃閃的紅星》
《閃閃的紅星》是由八一電影製片廠攝制的中國兒童紅色電影。該片由李昂、李俊執導,祝新運、趙汝平、劉繼忠主演主演。於1974年10月1日上映。該片講述了在1930年至1939年艱難困苦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
四、《紅孩子》
在新中國拍攝反映戰爭年代的兒童片中,電影《紅孩子》以其明朗、生動、朴實、自然的風格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片中小主人公蘇保、細妹也成為那個時代英雄少年的經典形象。本片於1979年獲全國第二次少年兒童文藝創作二等獎。插曲《共產兒童團歌》。
五、《地下少先隊》
1949年,上海某中學學生江大成被反動的朱校長借口出售《新少年報》開除。在黨的地下工作者楊明老師誘導下,走上了革命道路。呂小可、陳玉珍等在江大成影響下,把被查封的《新少年報》改為牆報在學校出版,並秘密散發傳單,喚起人們的鬥志,終於迎來了上海的解放。在雄壯的少先隊隊歌中,少年兒童們舉行了庄嚴的入隊儀式,江大成為新隊員繫上了紅領巾。
㈣ 關於草原的歌曲有哪些
關於草原的歌曲有:
1、《草原情歌》
《草原情歌》是索南扎西專輯《我心愛的姑娘》中的一首流行歌曲,由索南扎西演唱,張濤作曲。該曲於2012年11月30日,由北京神州雪域國際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發行。
2、《呼倫貝爾大草原》
《呼倫貝爾大草原》是呼倫貝爾市的市歌。也是藏族歌手降央卓瑪的2009年的專輯《金色的呼喚》中的第三首。軍旅歌唱家劉子琪演唱《呼倫貝大草原》在音樂網排名前列。
3、《草原之夜》
《草原之夜》誕生於1959年,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電影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田歌譜曲、張加毅填詞。
4、《陪你一起看草原》
《陪你一起看草原》是烏蘭托婭於2009年6月13日推出的同名專輯「陪你一起看草原」中收錄的一首單曲。於2015年11月「牧場飄香」烏蘭托婭在廣州演唱會上首唱。
5、《天堂》
《天堂》是騰格爾作詞、作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騰格爾1997年發行的專輯《出走》中。2001年6月,騰格爾推出了《天堂》的英文版。
㈤ 《心中的玫瑰》是什麼電影的主題歌
《心中的玫瑰》是電影《淚痕》的插曲。
《心中的玫瑰》是197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影片《淚痕》中的插曲,喬羽作詞,陸祖龍、時樂蒙作曲,李谷一演唱。
歌曲的前奏吸收了印尼民歌《星星索》的音調,以此吻合女主人公作為歸國華僑的特定身份。這個歌曲是由主歌與副歌構成的對比式的二段體結構。從低音區開始第一段,配以頓挫有致的節奏,造成如泣如訴的情態,有分量,極沉鬱。第二段進入高音區,似呼喚、似禮贊,激情澎湃,突出和強化了歌曲的主題。
歌曲歌詞:
在我心靈的深處,開著一朵玫瑰
我用生命的泉水,把它灌溉栽培
啊玫瑰,我心中的玫瑰
但願你天長地久,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在我憂傷的時候,是你給我安慰
在我歡樂的時候,你使我生活充滿光輝
啊玫瑰,我心中的玫瑰
但願你天長地久,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㈥ 心中的玫瑰歌詞 心中的玫瑰歌詞介紹
1、《心中的玫瑰》歌詞如下:
在我心靈的深處,開著一朵玫瑰。
我用生命的泉水,把她灌溉栽培。
啊!玫瑰,我心中的玫瑰,
但願你天長地久,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在我憂傷的時候,是你給我安慰;.
在我歡樂的時候,你使我生活充滿光輝。
啊!玫瑰,我心中的玫瑰,
但願你天長地久,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永遠永遠把我伴隨。
2、《心中的玫瑰》是1979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出品的故事影片《淚痕》中的插曲,喬羽作詞,陸祖龍、時樂蒙作曲,李谷一演唱。
㈦ 急求北京電影製片廠北京1991年電影《不要問我從哪裡來》片尾曲歌名。歌詞有這樣幾句:
歌名:不要問我從哪裡來
歌手:郭凌霞
㈧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主題曲是怎樣的
南斯拉夫電影《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片頭曲《不朽》。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是由南斯拉夫波斯納電影製片廠出品的一部戰爭片,該片由哈依魯丁·克爾瓦瓦茨執導,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留比沙·薩馬季奇等主演。該片於1972年11月30日在匈牙利上映。
該片講述了游擊隊長瓦爾特憑借個人出色的謀略與眾多英勇的游擊隊員讓打入內部的間諜現出了原形後,成功地挫敗了敵人的陰謀的故事。
1973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譯制的該片在全國放映。在當時「文革」的政治環境下,有一群幸運的配音和翻譯人員,在接受了整整三年的幹校勞動之後,被調回北京電影製片廠從而提前接觸到了這部電影。其中,2016年去世的葛存壯為假瓦爾特代言,而演過江姐的於藍則為一個女叛徒配音。為巴塔·日沃伊諾維奇配音的是魯非。
該片對20世紀70年代中國人的觀影震撼,是讓許多觀眾看到其他國家的游擊隊員們都很體面的外貌,雖然也是為了國家敢於犧牲一切,但他們只是冷冷的,不苟言笑地去付諸於行動。在殘酷的民族解放戰爭面前默默地、在槍林彈雨中艱難又不失堅毅地穿行。
該片的主題音樂非常好聽,庄嚴、肅穆,還帶著隱隱的激揚。它不是進行曲般引領著我們一路沖殺,而彷彿是在告訴我們,沒有槍聲的日子就要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