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民族美聲歌曲有哪些
1,《飲酒歌》
《飲酒歌》是義大利作曲家威爾第作曲,皮阿維作詞。作於1853年。為所作的歌劇《茶花女》中第一幕唱段。
2,《花兒為什麼這樣紅》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中的一首著名插曲,是塔吉克民歌改編而來。
3,《兩地書,母子情》
《兩地書,母子情》是黑鴨子組合的一首歌曲,收錄於《伴你二十年7-軍旅專輯》中。
4,《七月的草原》
《七月的草原》是有「草原情歌天後」之稱的蒙古族歌手烏蘭托婭演唱的一首歌,收錄在她2009年1月17日發行的第一張原創專輯《我要去西藏》中。
5,《藍色愛情海》
《藍色愛情海》是王莉演唱的歌曲,收錄在2009年8月1日發行的專輯《藍色愛情海》中。
6,《歸來的星光》
《歸來的星光》是一首單曲,由石靖作詞,朱良鎮作曲、配器,第八屆CCTV青年歌手電視大獎賽(1998大紅鷹杯)美聲一等獎李宏偉首唱,收錄於「藍天出版社」2013年出版的《歸來的星光》專輯中。
B.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全部插曲
電影《我和我的祖國》,它分別有7位導演拍攝了7個片段,每段都有不同的音樂。我整理了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全部插曲,希望能幫助到您。
我和我的祖國電影全部插曲
義勇軍進行曲 (合唱)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樂團
根據每個時代電影片段逐一呈現,呼應主題的同時又再一次讓人身臨其境。電影中反復出現了《義勇軍進行曲》,我相信每一個人對於這個旋律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甚至會情不自禁的站起來跟著旋律哼唱。在第一個片段里就重復使用了這段旋律,最後看著在天安門前升起的五星紅旗時,格外激動。
東方之珠
羅大佑
在《回歸》這個片段中,導演用了羅大佑的《東方之珠》。1991年,在香港回歸的背景下,羅大佑重新填詞《東方之珠》,歌中迴旋著一腔血脈共流的情懷,充溢著黃皮膚的中華民族五千年滄海桑田的尊嚴。「小河彎彎向南流,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北京歡迎你
華語群星
在《北京你好》這個片段中,除了葛優幽默的表演方式,還有的就是幾首標志性的歌曲:《北京歡迎你》這首歌在預告片聽到時就格外激動,曾經大街小巷耳熟能詳的作品,掐指一算距離現在已過去11年。
回到那一天
郝雲
描述北京城時引用了郝雲的兩首作品,第一首是2008年其發行的《北京 北京》的同名主打曲,前奏響起就有濃郁的京味兒撲面而來。第二首是在劇情升華時選擇的郝雲在2010年發行的《突然想到理想這個詞》中的《回到那一天》,歌聲一出現就帶領著觀眾重返兒時那個懷揣著夢想的年紀。郝雲是地道的北京人,所以用他的作品再也合適不過。
我和我的祖國
華語群星
C. 有什麼好聽的民族歌曲 推薦一下啊。
LZ好,1 、《東風破》這首歌的音樂風格中主要包含的流行元素是r&b。r&b,是rhythmandblues的簡稱,翻譯過來就是節奏和布魯斯(或者說是藍調)。「藍調」的特點使這首歌有了一種難以磨平的憂郁的味道「破」——《東風破》這個破字應該就是曲破,是指一種詞調。詞調是指詞的曲譜,詞調名有遍、序、歌頭、曲破等等的,都表示它是出於大麴。大麴是以許多曲子連續歌奏。大麴的第一部分是序曲。序之後為入破。這是寫歷經歲月之後的滄桑,對兒時美好的回憶!歌詞就怒要我說了,很優美的。看過mv 的就知道,裡面周董扮演的是徐志摩的故事。
2、《發如雪》,能把中國古典詩詞運用得如此嫻熟的,我看現在的歌壇上也只有方文山了。「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前世櫃、塵埃是非、銅鏡。。。。。古典意象加上周傑倫的聲音,很是感人啊!
3、《霍元甲》,周傑倫說這首歌結合了《龍拳》《雙截棍》的精髓,我想他是指曲風,而不是歌詞吧。其他沒什麼說的,最喜歡他的那段假聲!
4、《亂舞春秋》。真的是亂舞哦,春秋時期的中國,那可是群雄爭霸的年代,「我不是烏龜你也不是鱉」,哈哈...
5、《爺爺泡的茶》,中國的茶道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哦,陸羽的《茶經》也是眾多經書里很獨特的一本書吧。茶的味道,家的味道。
6、《千里之外》,沒說的了,優美的歌詞,優美的意境!費玉清豐滿圓潤的聲音和周傑倫帶點嘶啞的,絕了!方文山,天才!自己學中文的,汗顏哦!~
跟周傑倫一個曲風的,也是他一手提拔的南拳媽媽,也有很多好聽的歌喲。《水晶蜻蜓》、《小時候》、《香草噗吧》、《人魚的眼淚》。。。。。。不過所中國風的還是最愛 《牡丹江》,還是方文山的詞。牡丹江好像是黑龍江的吧,最尤其lara的後面一段,可愛的聲音,完美演繹!
王力宏是個創作型的歌手,之前的雖然流行,但是一般般了。後面的新專輯《蓋世英雄》可就不同凡響了。給大家推幾首吧!
7、《心中的日月》,旅途中總是有很多故事發生,尤其是你到民風淳樸的少數民族,呵呵,一定能找到跟王力宏類似的感覺。
8、《在梅邊》,梅是指柳夢梅,湯顯祖《還魂記》里的女主角,再加上王實甫劇中的杜麗娘,唉,真讓人唏噓不已哦!前面跟後面都是 rap,中間四句經典,忍不住把它轉貼過來。「在梅邊落花似雪紛紛綿綿誰人憐,在柳邊風吹懸念生生死死隨人願,千年的等待滋味酸酸楚楚兩人怨,牡丹亭上我眷戀日日年年未停歇。」
9、《花田錯》,其實「花田錯」是元曲里的宮調名。並沒有什麼實際的意義。京劇唱腔,想不到力宏還有這么一手。
10.《在那遙遠的地方》,改編的一首歌曲,個人覺得很成功。
11、陶喆的《susan說》,《蘇三起解》是中國京劇里的經典了。這個r&b教父,看來也喜歡到老祖宗的口袋裡掏點東西來呢。
12、陶喆《今天沒回家》,歌詞算不上太古典,曲子很是有中國特色的。
13、陶喆《孫子兵法》,自己聽,自己感覺吧!
14、徐若瑄的《小女子》,這首歌是我無意在廣播里聽到的,第一遍就喜歡上它了,後來一直放,被一個朋友無意聽到了,第一遍,他就問我這是什麼歌,誰唱的 。呵呵。。。
15、後弦的作品。不要以為就是周傑倫才有那樣的嗓音和曲風哦,初聽後弦的還以為是周傑倫呢。強推幾首:《小白》、《西廂》、《九公主》、《昆明湖》、《橋段》、《情畫》、《逃學兒童》、《東愛》、《踢館》。。。。。還有哦,喜歡的話,把他是專輯都下過來,一首一首聽吧。個人最喜歡《西廂》、《橋段》、《昆明湖》,《昆明湖》歌詞很長,可以說是一首很美麗的詩歌呢!
16、陳升、彭佳慧合唱的《北京一夜》。歌詞是古典跟現代的結合,曲子是流行唱腔和京劇(老旦)唱腔的融合。很有種滄桑的感覺哦!
17 、林俊傑的《江南》。老實說,我不太喜歡他的。什麼原因也說不上來,不過就這首《江南》,客觀來說還是很不錯的,來自馬來西亞的居然還知道 「三生石」和「殉情」。我不知道《曹操》算不算,也一並推薦吧。
18、趙藝鵬的《西關》。嘿嘿。。。沒有聽過吧,kugoo上還不一定有哦,到網路找吧。還有一個版本是廖偉力唱的,本家,呵呵,順便提一下。聽說這是專輯里第一首,後面還有《天涯歌女》,以10個城市為題材,唉,可是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找到其他的呢@只好先推這首了,描寫她與西關舊貌那段時光,我們可以從歌詞里了解這位末代美人。
19、周慧敏的《紅顏知己》。雖然是粵語的,但其中的幾句京劇蠻有味道的。不過我不知道這歌是不是老歌。應該是吧。周慧敏,已經淡出了我們的視線了!
20、曹格的《姑娘》。改編自民族經典《茉莉花》,很好聽哦,聲音也很特別,喜歡的話,順便把他的其他的也找來聽聽哦!
21、元氣的《風中少林》。很霸道的一首歌哦,難怪,天下武術出少林嘛,不牛才奇怪呢!
22、董燕妮的《龍族》。聽名字,應該是說我們的龍的民族吧!
23、喬維怡的《花好月圓》。今年的超女,不是很漂亮,所以被涮了!不過它翻唱的一些歌曲真的很不錯的。這《花好月圓》是翻唱周旋的,輕輕的柔柔的,很好聽哦,不過kugoo上好像沒有哦。順便提一下,本人從未關注過超女,是朋友推薦的。
24、王菲和梁朝偉的《喜相逢》。很好玩的一首歌哦,電影《天下無雙》的插曲。輕快俏皮的對唱。民族樂器運用德很好的。
25、周華健的《難念的經》,《天龍八部》的主題曲。林夕也是個鬼才咯。不懂中國文化,不懂佛家文化,能寫出那樣的歌詞嘛?很遺憾,到現在為止,我還不能唱那歌,太快了!就曲風來說好像不怎麼符合中國風的范疇,可是那歌詞是在寫得太好了,沒辦法,禁不住連同一起推薦了。
補充:S.H.E《中國話》,伊能靜《念奴嬌》。
26、信樂團的《千年之戀》。注意不是fir的哦。也是融入了京劇唱腔的。歌詞也美。
27、she的《月桂女神》和》《長相思》。應該聽過吧,自己去體會吧。
28、羽泉的《辛棄疾》。其實就曲風來說也算不上中國風。可是歌詞好,把豪放派詞人辛棄疾的幾首詞結合到一起,很有氣勢哦!
29、tank 的《三國戀》。《七劍下天山》的主題曲,還蠻不錯的,京劇部分很有味道。順便提下他和sellina合唱的《獨唱情歌》。
30、信樂團的《離歌》。聽名字就有種。。。。。。
31、羅志祥的《歲堤春曉》、胡彥斌的《紅顏》,對這兩個歌手,本人不是很感冒。不過這兩首典型的中國風的歌曲還是值得一聽的。
32、還是方文山的詞《茶湯》。不錯不是周傑倫唱的,而是明萌派唱的。去聽聽咯。
33、王蓉和蕭正楠合唱的《三生三世》。仙劍的主題曲,越聽越好聽咯。
34、謝雨欣的《天仙子》,好像也是什麼游戲的主題曲,她的聲音很甜的,好聽。
35、其實歌神張學友的《楚歌》也是蠻有代表性的中國風的。低沉的樂器伴奏,大概是什麼長笛吧,嗚嗚的,還有鼓點,爽1 29416希望對你有幫助!
D. 民歌經典歌曲大全 十大經典民歌介紹
1、《半個月亮爬上來》
《半個月亮爬上來》是王洛賓根據西北地區民間音調創作的一首民歌。既保留了新疆維吾爾族民歌的質朴無華,又顯現了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段,因其曲調優美、意境深遠、易於學唱而流傳全國。
2、《康定情歌》
《康定情歌》是四川康定地區具有代表性的漢族民歌,經江定仙編曲、由喻宜萱1947年4月19日在南京演唱。此後《康定情歌》在全國流傳,而且聲名遠揚海外,得到各國人民的喜愛。
3、《敖包相會》
《敖包相會》是電影《草原上的人們》的插曲。這首歌不僅描繪了草原夜空的遼闊、明朗,同時也訴說著人世間美好的愛情故事。歷經半個多世紀,依舊傳唱不衰。
4、《紫竹調》
《紫竹調》是廣泛傳播於吳語區(蘇南、上海、浙江大部、皖南等)的傳統小調歌曲,其源頭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的民歌。經過歷代藝人的傳唱和修改,各地的《紫竹調》都加入了自己的地方特色,在音節的處理上有所不同。
5、《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電影《小城之春》的插曲,由王洛賓創作。這首歌既有哈薩克民歌的特色,又有青海藏族民歌的風格,作為王洛賓最珍視的歌,屬於王洛賓歌曲中藝術評價最高的歌曲,被贊為「藝術里的珍品,皇冠上的明珠」。
6、《茉莉花》
《茉莉花》流行於全國各地,是我國民歌的經典之作,有各種各樣的版本。歌曲通過贊美茉莉花,借花抒情。
7、《鴻雁》(漢語版)是由呂燕衛作詞,烏拉特民歌作曲,呼斯楞演唱的歌曲,該曲收錄於呼斯楞2009年10月1日發行的專輯《塞北》中。(蒙語版)由額爾古納樂隊演唱,該曲是電視劇《東歸英雄傳》的插曲。
8、阿里郎,全稱阿里郎打令,是著名的韓國人、朝鮮人、朝鮮族歌曲,也是朝鮮半島最具代表性的民歌,阿里郎被譽為朝鮮民族的「第一國歌」、「民族的歌曲」。它在不同地方有不同版本,最常聽到的是流行於韓國京畿道一帶的「本調阿里郎」。
這版本的流行是因為它成為1926年同名電影的主題曲。後來該曲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期間被用作大韓民國與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代表團的進場音樂。《阿里郎》被收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9、《沂蒙山小調》是一首山東省的經典民歌,屬於小調。誕生於山東臨沂沂蒙山望海樓腳下的費縣薛庄鎮上白石屋村。它的前身是1940年由駐沂蒙山區抗大文工團團員李林和阮若珊等人採集創作的《反對黃沙會》。
10、《誰不說俺家鄉好》由呂其明、楊庶正、肖培珩作詞作曲,歌曲取材於膠東民歌《王二小趕集》,作者在創作的過程中運用樂段作為寫作手法,旋律音調具有典型的山東民歌的風格。被認為是一首山東新民歌,以山東民歌風味,唱出了沂蒙地區大好風光和軍民魚水之情。
E. 民族唱法歌曲大全的目錄
初級
茉莉花
牧羊歌
蘭花草
小夜曲
小白菜
蘭花花
刨洋芋
走絳州
蘇武牧羊
北京的金山上
北京有個金太陽
鳳陽歌
鳳陽花鼓
收秋
大紅棗兒甜又香——芭蕾舞劇《白毛女》選曲
北風吹——歌劇《白毛女》選曲
二月里來——選自《生產大合唱》
五月的鮮花——話劇《阿銀姑娘》序曲
塞外村女——電影《逃亡》插曲
月牙五更
無錫景
四季歌——電影《馬路天使》插曲
花好月圓——電視連續劇《西廂記》插曲
化蝶——根據《染祝》小提琴協奏曲改編
紫竹調
康定情歌
送別——電影《城南舊事》插曲
秋收——電影《白毛女》插曲
掀起你的蓋頭來
鄂倫春小唱
送我一枝玫瑰花
小草——歌劇《芳草心》主題歌
牧羊姑娘
交城山
牧羊曲——電影《少林寺》插曲
橫山裡下來些游擊隊
擁軍花鼓
八月桂花遍地開
毛主席的光輝
毛委員和我們在一起
翻身農奴把歌唱——紀錄影片《今日西藏》插曲
半屏山
逛新城
我的祖國——電影《上甘嶺》插曲
沂蒙山小調
我的家鄉沂蒙山
清藍藍的河
黃楊扁擔
龍船調
紡綿花
敖包相會——電影《草原上的人們》插曲
夫妻雙雙把家還——黃梅戲曲片《天仙配》選曲
採花
月之故鄉
送別——電影《怒潮》插曲
十送紅軍
一支人馬強又壯——電影《怒潮》插曲
春天裡——電影《十字街頭》插曲
八路軍拉大栓
毛主席永遠和我在一起
毛主席的話兒記在我們的心坎里
毛主席的話兒記心上——電影《地道戰》插曲
跑旱船
大路歌——電影《大路》插曲
大河漲水沙浪沙
小河水呀靜靜流
彌渡山歌
雨不灑花花不紅
趕牛山
綉荷包
趕馬調
放馬山歌
綉荷包
小河淌水
打連成
崖畔上開花——電影《陝北牧歌》插曲
雄雞,雄雞,高呀高聲叫——《兄妹開荒》選曲
夫妻識字
趕牲靈
三十里鋪
綉金匾
猜調
南泥灣
揀棉花
扎風箏<BR< p>
F. 有哪些民族調式的曲子啊
民族調式的曲子有:《映山紅》、《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可愛的家》、《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小河淌水》。
《映山紅》的作詞:陸柱國,作曲:傅庚辰,是影片《閃閃的紅星》的插曲,那優美的旋律,那深情的歌詞,表達了人們對紅軍的熱愛,對英雄的崇敬。
(6)各種民族電影插曲擴展閱讀: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創作背景:
《花兒為什麼這樣紅》是電影《冰山上的來客》的插曲,詞曲作者雷振邦在接到為電影作曲的任務後,便立即來到新疆體驗生活。為了能搜集到少數民族戰士們傳唱的民歌,他不顧個人安危來到多個位於喀喇昆侖山上的哨所,其中還有幾個海拔在4000米以上的高山哨所。
在向導的帶領下,雷振邦冒著大雪出發,在走了一天剛剛來到一個哨所時,還沒有進屋身後就發生了雪崩。雷振邦在這個哨所里,從一個塔吉克族戰士的口中,聽到了一個愛情故事。
這個故事來源塔吉克族的一首民間歌曲《古力碧塔》,講述的是一名為商人趕腳的塔吉克青年,愛上了喀布爾城的一位公主,但遭到了反對,青年只能順著古絲綢之路流浪,把凄涼的歌聲傳遍了所有他路經的地方,最後傳回到帕米爾高原他的故鄉。
雷振邦被這個故事所感動,他懷著激情進行再創作,於是《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就這樣誕生在了一個不眠的夜裡。
《可愛的家》創作背景
歌曲由英國作曲家比肖普作曲,是為歌劇《克拉里——米蘭姑娘》寫的主題歌,歌曲採用英國西西里尼民歌的音調寫成的。歌曲後來廣為流傳,成為一首家喻戶曉的通俗歌曲。歌曲表達了浪跡天涯的遊子對親人、對家鄉的懷念和眷戀,這也正是遠離故鄉和親人的詞作者佩恩的心聲。
G. 電影插曲啊哥啊妹情義長
歌名:《婚誓》
填詞:於彥夫,雷振邦
譜曲:雷振邦
歌曲原唱:吳穎,溫明蘭
阿哥阿妹的情意長,好像那流水日夜響;
流水也會有時盡,阿哥永遠在我身旁。
阿哥阿妹的情意深,好像那芭蕉一條根;
阿哥好比芭蕉葉,阿妹就是芭蕉心。
燕子雙雙飛上天,我和阿哥(妹)盪鞦韆;
鞦韆盪到晴空里,好像燕子雲里穿。
弩弓沒弦難射箭,阿妹好比弩上的弦;
世上最甜的要數蜜,阿哥心比蜜還甜。
鮮花開放蜜蜂來,鮮花蜜蜂分不開;
蜜蜂生來就戀鮮花,鮮花為著蜜蜂開。
2016a89182d158ccbf4e64?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
(7)各種民族電影插曲擴展閱讀:
《婚誓》由著名電影音樂作曲家雷振邦創作,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57年攝制的《蘆笙戀歌》的插曲。
創作背景:
新中國的成立,無疑是整個中華民族歷史上最光輝的一頁歷史。因為新中國的成立,不僅標志著中華民族從此走出封建專輯,並走向現代民主。
最重要的是,通過新中國的成立,中國人民經歷了帝國主義侵略的考驗,更在這種考驗下,更加強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可以說是在歷史上,第一次將五十六個民族真正擰成一股繩,真正融入到中華民族這個大版圖中。
也正是因為這種民族之間高度和諧統一的新歷史背景,在新中國成立後,許多文藝工作者,才不疑餘力的從中挖掘題材,並藉此來一方面來展現各民族不同的文化,而在另一方面表現出民族統一的主題。
《冰山上的來客》 、 《五朵金花》、《草原上的人們》、《劉三姐》等等,就都是在建國初期所推出的以某個少數民族為背景的電影。
雖然這些電影所表現的主題不同,所刻畫的人物不同,所呈現現的時代也不同,但它們卻都不約而同的為許多內陸觀眾,展現出這些少數民族同胞純朴的民風、善良的心靈,以及少數民族特有的能歌善舞的民族傳統。
而《蘆笙戀歌》作為一部以拉祜族少數民族為背景的電影,它的插曲《婚誓》在旋律上取源於拉祜族民歌,也就變得順理成章了。
H. 男中音的民族歌曲有那些
1,《牧歌》
《牧歌》是著名蒙古族歌唱家、「草原情歌王子」齊峰演唱的經典內蒙古民歌,首唱於2015年1月24日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辦的「百花迎春2015中國文學藝術界春節大聯歡」。
2,《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
《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陽》(美麗其格詞曲)作於1952年,首演於中央音樂學院學生作品演唱演奏會。該曲以內蒙民間曲調為素材,旋律寬廣舒展,富有濃郁的民族風格及地方色彩。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山東藝術學院等多所院校將這首歌曲納入聲樂教材。
3,《阿拉木罕》
《阿拉木罕》又譯《阿拉木汗》或《阿拉木漢》,是中國著名的維吾爾族民歌。該作品取自新疆吐魯番地區維吾爾族民間雙人歌舞曲。
4,《克拉瑪依之歌》
《克拉瑪依之歌》是呂文科在1957年演唱的一首歌,由呂遠作詞、作曲。《克拉瑪依之歌》獲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建國四十周年廣播金曲獎。
5,《草原之夜》
《草原之夜》誕生於1959年,是八一電影製片廠拍攝電影紀錄片《綠色的原野》中的插曲,田歌譜曲、張加毅填詞。這首歌被稱為「東方小夜曲」,曾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定為世界著名小夜曲,也是中國民歌經典。
I. 電影《劉三姐》里的歌曲有哪些
1、《山歌好比春江水》
《山歌好比春江水》是由包玉堂、宋德祥、江波等廣西藝術家作曲、作詞,傅錦華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廣西歌舞劇《劉三姐》中。
2、《世上那有樹纏藤》
《世上哪有樹纏藤》是由傅錦華、吳影演唱的一首歌曲,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下集)》中。
3、《刀切蓮藕絲不斷》
《刀切蓮藕絲不斷》是由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喬羽作詞,雷振邦作曲,該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下集)》中。
4、《好籃從來不裝灰》
《好籃從來不裝灰》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下集)》中。
5、《眼望青山難出籠》
《眼望青山難出籠》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下集)》中。
6、《這里原是老虎口》
《這里原是老虎口》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下集)》中。
7、《財主有把鐵算盤》
《財主有把鐵算盤》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下集)》中。
8、《你歌哪有我歌多》
《你歌哪有我歌多》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上集)》中。
9、《心想唱歌就唱歌》
《心想唱歌就唱歌》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上集)》中。
10、《採茶姐妹上茶山》
《採茶姐妹上茶山》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上集)》中。
11、《蜜蜂過嶺為花開》
《蜜蜂過嶺為花開》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上集)》中。
12、《漁船雖小能安身》
《漁船雖小能安身》是由雷振邦作曲,喬羽作詞,傅錦華、蔡秀英、李敏玲演唱的一首歌曲,收錄在專輯《劉三姐(上集)》中。
J. 中國民族歌曲100首
中國民歌100首主要有:
東方紅(陝西民歌)
藍花花(陝西民歌)
三十里鋪(陝西民歌)
趕牲靈(陝西民歌)
咱們的領袖毛澤東(陝西民歌)
抗日將士出征歌(陝西民歌)
掛紅燈(陝西民歌)
正月里來迎新年(陝西民歌)
黃河船夫曲(陝西民歌)
知道不知道(陝西民歌)
茉莉花(江蘇民歌)
孟姜女(江蘇民歌)
拔根蘆柴花(江蘇民歌)
九連環(江蘇民歌)
無錫景(江蘇民歌)
天涯歌女電影《馬路天使》插曲(江蘇民歌)
四季歌電影《馬路天使》插曲(江蘇民歌)
楊柳青(江蘇民歌)
太陽出來喜洋洋(四川民歌)
康定情歌(四川民歌)
槐花幾時開(四川民歌)
採花(四川民歌)
黃楊扁擔(四川民歌)
打著山歌過橫排(江西民歌)
送郎當紅軍(江西民歌)
斑鳩調(江西民歌)
小河淌水(雲南民歌)
綉荷包(雲南民歌)
猜調(雲南民歌)
放馬山歌(雲南民歌)
交城山(山西民歌)
記綉荷包(山西民歌)
開花(山西民歌)
必東北風調(黑龍江民歌)
青年參軍(黑龍江民歌)
搖籃曲(遼寧民歌)
小拜年(遼寧民歌)
小看戲(吉林民歌)
月牙五更(吉林民歌)
瀏陽河(湖南民歌)
一根扁擔兩個籮(湖南民歌)
獻花(河北民歌)
小白菜(河北民歌)
小放牛(河北民歌)
鳳陽花鼓(安徽民歌)
王三姐趕集(安徽民歌)
八月桂花遍地開(安徽民歌)
沂蒙山小調(山東民歌)
山東小調(山東民歌)
編花籃(河南民歌)
王大娘釘缸(河南民歌)
龍船調(湖北民歌)
哪有閑空回娘家(湖北民歌)
採茶燈(福建民歌)
做簍歌(浙江民歌)
落水天(廣東民歌)
解放區十唱(甘肅民歌)
刮地風(甘肅民歌)
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民歌)
四季歌(青海民歌)
柳州有個鯉魚岩(廣西民歌)
貴州山歌(貴州民歌)
織手巾(寧夏民歌)
城牆上跑馬(內蒙古民歌)
台灣島(台灣民歌)
賣湯圓(台灣民歌)
蝸牛與黃鸝鳥(台灣民歌)
送我一枝玫瑰花(維吾爾族民歌)
馬車夫之戀(維吾爾族民歌)
青春舞曲(維吾爾族民歌)
阿拉木汗(維吾爾族民歌)
掀起你的蓋頭來(維吾爾族民歌)
娃哈哈(維吾爾族民歌)
依拉拉(維吾爾族民歌)
北京有個金太陽(藏族民歌)
在北京的金山上(藏族民歌)
想念毛主席(藏族民歌)
草原上的鮮花(藏族民歌)
嘎達梅林(蒙古族民歌)
牧歌(蒙古族民歌)
森吉德瑪(蒙古族民歌)
紅旗歌(蒙古族民歌)
道拉基(朝鮮族民歌)
阿里郎(朝鮮族民歌)
跳月歌(彝族民歌)
阿西里西(彝族民歌)
我的花兒(哈薩克族民歌)
都達爾和瑪麗亞(哈薩克族民歌)
瑪依拉(哈薩克族民歌)
其部分山歌具體介紹有:
1.東方紅(陝西民歌):是在抗日戰爭期間人民用以表達對領袖毛澤東主席、對中國共產黨由衷的感激之情而創作的頌歌。多少年來,這一頌歌,隨著全中國的解放,隨著新中國的逐步繁榮、富強、隨著人民對毛主席、共產黨熱愛程度的提高而愈加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