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佛山第一拳電影

佛山第一拳電影

發布時間:2023-02-13 02:15:40

Ⅰ 葉問 一個打十個日本人是第幾部

是第二部。

中日戰爭期間,葉問以雙拳捍衛了中國人的尊嚴,不惜開罪日本皇軍逃離佛山。戰爭結束後,葉家三口於佛山生活艱難,葉問於是在1949年帶同妻兒前往香港建立新的家園,展開了人生新的一頁。

葉問一家初來香港生活艱苦,幸得好友介紹下,得到在報館當主編的梁根借出天台予其教授詠春。可惜詠春拳對香港人來說卻是聞所未聞,開班多天仍無人問津。第十天,日暮漸臨,一名年少氣盛的青年黃梁闖上天台,以西洋拳向葉問挑戰,但於數招內被打敗。



(1)佛山第一拳電影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葉問

中日戰爭結束後,葉問帶同妻兒來香港駐居,一心重建家園。葉問來港後以教詠春拳為生,於朋友協助下於天台開班授徒。後因徒弟黃梁生事被流氓鄭偉基所擄,葉問單身獨闖魚欄救人,因而與洪拳師傅洪震南結識。

洪震南

香港洪拳宗師,性格霸道但重義氣;他同時為魚欄話事人,手下人數眾多甚具勢力,但為生活糊口,甘心卑躬屈膝為洋人辦事。洪師傅自覺武藝高強從來不肯認輸,後因徒弟鄭偉基與黃梁之間的紛爭,與葉問不打不相識。

張永成

戰後與兒子跟隨丈夫葉問來港,未幾發現懷有身孕,又需支付兒子葉準的入學費,一家生活甚為艱苦,唯有不時於家中手作幫補生計。從葉問於天台教詠春起,張永成看著葉問在魚欄被斬、與洪師傅比武等,對丈夫與幫會糾纏不清一直十分擔心。


Ⅱ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最高級別電影節獲大獎的電影是哪部

《漁光曲》是中國電影1930年代的代表作品之一,首映於1934年6月14日。是第一部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的中國故事影片,以該片為代表的中國早期左翼電影關注社會底層,將他們凄慘的生活藝術化地展現在世人面前。作為中國最早的有聲影片之一,《漁光曲》上映後頗受歡迎,曾經創造了連續放映84天的記錄,該片同名主題曲也成為傳唱大街小巷的流行歌曲。

中文名: 漁光曲

出品公司: 聯華影業公司

製片地區: 中國

導演: 蔡楚生

編劇: 蔡楚生

類型: 劇情

主演: 王人美,韓蘭根

片長: 80分鍾

上映時間: 1934年6月14日

對白語言: 無聲

色彩: 黑白

獎項: 1935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榮譽獎

基本信息

漁光曲
電影片名

《漁光曲》

影片類型

劇情

片長

80分鍾

國家/地區

中國

色彩

黑白

混音

默片

製作公司

聯華影業公司 Lianhua Film Company [中國]

年份

1934年

導演 Director

蔡楚生 Chusheng Cai

編劇 Writer

蔡楚生 Chusheng Cai

演員 Actor

王人美 Renmei Wang

韓蘭根 Langen Han

羅朋 Peng Luo

袁叢美 Congmei Yuan

湯天綉 Tianxiu Tang

尚冠武 Kwah-Wu Shang

攝影 Cinematography

周克 Ke Zhou

電影漁光曲首映

漁光曲 劇照
1934年6月14日,上海金城大戲院首映電影《漁光曲》,雖正值上海60年末有之盛暑,影片仍連映84天之久,破《姊妹花》連映60天的紀錄。影片講述的漁民小貓,小猴家庭破產、流浪和死亡的故事,令人潸然淚下。

安娥作詞、任光作曲的《漁光曲》,很快成為家喻戶曉的流行歌曲:

輕撒網,緊拉繩,

報紙廣告(1934年)
煙霧里辛苦等魚蹤!

魚兒難捕租稅重,

捕魚人兒世世窮。

天已明,力已盡

眼望著漁村路萬重;

腰已酸,手已腫,

捕得了魚兒腹內空!

劇情介紹

漁光曲
漁民徐福和妻子有一對孿生子女小猴、小貓。一場暴風雨奪去了徐福的生命,徐妻只得撇下剛生下的兒女,隻身到了船王何家做了奶媽。

十年後,何家少爺子英和小貓、小猴都長大,由於三人從小在一起長大的,所以相互非常要好。又過了八年,小貓、小猴繼承父業,租了何家的漁船,以捕魚為生。何家少爺子英出國留學,主攻漁業,臨行時三人聚在一起,子英表示將來回國後要出力改良中國的漁業。在此之後,漁民的生活很不平靜,盜匪橫行,徐家生活依舊十分貧困,而且家裡遭劫,徐媽雙目失明。何家又同外國人一起辦了一個漁業公司,小貓、小猴捕魚更加困難,他們只得帶著母親到上海去找舅舅。但舅舅也只以在街頭賣唱為生,小貓、小猴只好和舅舅一起賣唱。巧的是,在上海他們遇到了回國的子英,如今子英進了父親的公司。好心的子英給了小貓、小猴一百塊錢,沒想到這些錢反倒讓他們被誣陷是搶劫而得的,因而被捕入獄。他們出獄後,家裡發生了火災,徐媽和舅舅葬身火海。小貓、小猴無家可歸。何子英希望小貓、小猴到何家去,但父親也因漁業公司的破產自殺了。目睹這一切的子英放棄了他那改良的計劃,跟著小貓、小猴一起到海上捕魚。不幸的是,小猴因捕魚受重傷致死,《漁光曲》的歌唱聲響起…

Ⅲ 葉問的老婆是誰啊

張永成 張永成——完善的中國女人 1,美麗 所有男人的夢中情人都是漂亮的。導演的目光同樣不錯,選了熊黛林來扮演。除了那雙大眼睛引起男女同事爭執外,其他方面都很完善。最要害的是,電影從第一鏡頭到最後一個鏡頭,從闊家太太到落魄夫妻,張永成永遠干清潔凈,舉止優雅,氣質出眾。 這可愛慕逝世了那些雖娶到美麗老婆,但一回家總是急著卸妝,然後素麵朝天甚至蓬頭垢面面對自己的中國男人了。 2,賢惠 電影中,只要一放到葉問老婆孩子的鏡頭,就是張永成在孩子身邊,低聲輕語,典範的居家女人形象。為了不讓丈夫收到不必要的損害,極力反對葉問與其他武師打鬥。當然,她並沒有傻到要丈夫廢棄視為性命的武術。這一收一放,彰顯了張永成作為好女人的智慧。然而,一旦老公的尊嚴受到凌辱,她也會讓葉問好好的教訓一下那些無禮的武師的。葉問,這個佛山第一高手,可是一拳一拳打出來的。結婚前如此,結婚後,也如此吧。在離別豪華生涯,借居他人檐下,生活忽然貧困之極時,張永成告知葉問,她很幸福。女人須要男人的哄,男人也須要女人的哄。張永成是個會哄男人的女人。

Ⅳ 葉問在哪裡拍的

主要拍攝地點初定上海周邊
功夫明星甄子丹在佛山「開打」,對手卻是一木人樁。昨日,電影《葉問》的新聞發布會在祖廟葉問堂舉行,導演葉偉信,主演甄子丹,武術指導洪金寶均悉數到常據了解,電影將講述葉問的一生,其中90%的故事情節發生在上世紀30到40年代的佛山,但由於佛山現存該年代的古建築較少,主要拍攝地點初定上海周邊。

拍攝地不在佛山很遺憾

原定昨日下午2點的新聞發布會,由於廣深高速部分路段維修,導致從香港趕來的導演與演員們遲到半個鍾,在場等待的人群都望長了脖子。終於,車到了,第一個入場的是監制黃百鳴。隨後,第二個到來的是飾演葉問的甄子丹。在發布會現場,甄子丹表演了打木人樁法的詠春拳路。現場觀眾無不看得如痴如醉。

中國武術影響力遍及全世界,而詠春就是其中一個非常有影響力的拳派。葉問師傅是詠春拳派的一代宗師,可以說他就代表著詠春。「這是我們選擇將葉問的事跡拍成電影的主要原因。」導演葉偉信表示,生於佛山長於佛山的葉問,大半生的時間都是在佛山生活,直到晚年才去了香港。所以,投資方香港東方電影發行有限公司將電影的新聞發布會選擇在佛山舉行。「不過有一點很遺憾,電影將不會在佛山進行取景拍攝,因為佛山30-40年代現存的古建築物幾乎找不到了。」

電影主講葉問家庭生活

「我希望《葉問》這部電影不是純武打片,而是有溫情的武打片。」導演葉偉信表示,電影講述的是葉問的主要事跡,家庭戲將作為電影的主打。名模熊黛林飾演葉問的妻子,與甄子丹一起演繹葉問的生活故事。電影中,葉問在妻子的支持下精習武術,終成詠春拳一代宗師。

當記者問到甄子丹是如何理解葉問這個角色時,「他是一代宗師,單純的武術動作不再重要,武術修養才是關鍵組成部分,而我也將側重刻畫人物內心世界。」甄子丹表示,為了演好葉問這個角色,他經常和葉問師傅的兩個兒子一起喝茶、聊天,希望能更多地了解角色人物當時的生活狀況與想法。在甄子丹眼中,葉問是一個讀書人,處事低調內斂,對人更是非常謙虛。

Ⅳ 有部電影是那個什麼踢腿不抬肩膀的叫什麼無影腳的那個人的師傅是個炒河粉的以前是

蠍子戰士,劉家良教錢嘉樂,南方無影腳,劉家良是青龍幫埋名隱姓的第一殺手,江湖人稱斷龍。裡面還有一個一拳可以打出五百磅的肌肉男,可惜不夠BOSS的蠍子功打,劉家良本來可以打敗蠍子BOSS的,但BOSS老爸放冷槍打傷他的腳,錢嘉樂的半吊子水平集斷龍和肌肉男兩家之長,加上自創的鱔魚功,加上拳怕少壯和知己知彼,最終打敗了BOSS。比較不滿意裡面的是劉家良的紋身,那條龍不夠霸氣,既然人稱斷龍,就應該是一條龍紋在身後,讓人砍的那刀就應該是有個刀痕斷了這條龍,這樣才夠霸氣

Ⅵ 詠春拳究竟有多牛,電影導演們搶著來拍

中國功夫博大精深種類繁多。為何 「詠春」如此倍受青睞?福建省福州市於2014年11月11日申報「詠春拳」項目為第四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雖然有許多人認為詠春拳源自川滇邊區,流行於福建,而揚名於廣東佛山,但是由於文字資料的缺乏,有關詠春拳的歷史只在群眾中口頭流傳,再則就是野史小說的描述。關於詠春拳的起源有許多傳說和歷史版本,而發展至今的詠春拳實質上是經過歷代詠春先師逐步發展完善而成。隨著時間的推移,說法就互有出入,故有關詠春拳的起源,一直都是眾說紛紜,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但這並不妨礙詠春拳的地位和影響力。
詠春拳被大眾熟知,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大批的影視作品。真正讓詠春拳在世人面前大放光彩的電影,是李小龍揚名世界的作品,在今天仍被視為美國歷史上25部經典之一的《龍爭虎鬥》。

李小龍《龍爭虎鬥》

電影中李小龍與弟子,空手道冠軍羅伯特比武,雙方前手搭在一起,李小龍忽然不回手即在對手面前發力,一拳將對手擊倒,全場喝彩,對手不解,再試,李小龍再次突然發力,擊倒對手。這種後來名揚天下的「寸勁拳」,即是來自詠春拳的技巧。《龍爭虎鬥》地下城堡一戰中,李小龍以一敵多,眾打手一起向李小龍進攻,李小龍純以手部動作連消帶打,轉瞬將多人擊倒,這個打法也是來自於詠春的橋手技巧。劇中以長棍、短棍、兩節棍對戰眾打手,其中長棍的技巧就源自詠春六點半棍。

邵氏電影時期,張徹導演的《洪拳與詠春》在今天看來很多地方顯得粗糙,模式化,但在當時卻是很有開拓性的。電影實際上對詠春的表現並不多,只有五分之一,但對詠春拳的表現由本片開創了先河,充分體現詠春指力可以從三寸內發力,攻敵所不備。

隨後,洪金寶導演的第一部詠春拳電影《贊先生與找錢華》中讓梁家仁窄馬短橋的詠春掌法和卡薩伐大開闊合的洪拳外加揮灑自如的跆拳道腿法打得可謂是相得益彰。《贊先生與找錢華》的妙處在於它將詠春拳的一招一式及演練方法都進行了分解,並詳細地被拍了出來,完全可以當做詠春拳的教科書去讀,即使沒有那些故事情節也可以成為經典。劇中贊先生正是梁贊,清朝佛山詠春拳一代宗師,而找錢華則是陳華順,陳華順是梁贊的徒弟。而之後被廣大觀眾熟知的葉問正是梁贊高足陳華順的關門弟子。

繼《贊先生與找錢華》成功三年後,洪金寶導演又推出了另一部伯仲之間的古裝經典《敗家仔》,由元彪林正英主演。其中林正英的表演極為亮眼,打出了絕不遜於後來甄子丹表演的詠春拳技,可能是林正英戲劇出身的緣故,他打的詠春不僅嚴謹毫無破綻,更有一種京劇程式的韻律感,張馳有度,如藝術般賞心悅目。洪金寶在本片中不僅設計了連場精彩的詠春拳打鬥,更親身出演王寶華一角,這個讓人笑破肚皮的喜劇角色,同時打出了與林正英完全不同風格的詠春拳,林正英的詠春優雅迅捷,一派大師風范,洪金寶的詠春則技中有力,威猛凌厲,把詠春粘連擠靠,永不後退的技擊特色發揮極致,同時兩人不同的詠春風格也為洪金寶口中的詠春長短橋之分做了最好的注腳。洪金寶在本片中的武術設計同樣兼具了對詠春拳理的詳細講解,以及視覺上的精彩呈現。全面展現了詠春拳的打法及部分樁法器械。
這一時期詠春拳在香港和海外的逐步推廣,隨著電影的熱映更加速推動了詠春拳本身的發展,廣大詠春拳的習練者和普通大眾觀看後均大感意猶未盡。

詠春拳,拳快而防守緊密,馬步靈活和上落快,攻守兼備及守攻同期,注重剛柔並濟,氣力消耗量少,因此有傳聞詠春拳是女人發明的。由袁和平親自指導並擔任武指的經典功夫片《詠春》,是九十年代香港武俠片黃金時期的佳作之一,講述詠春拳創始人「嚴詠春」的故事。片中兩大主角楊紫瓊和甄子丹當時身手都處於巔峰狀態,在袁八爺的指導下,場場打戲都是精彩漂亮,干凈利落。動作戲一如袁和平以往作品那樣凌厲生猛,有舞蹈功底的楊紫瓊拍起動作戲來腰馬之柔韌亦相當好看,只可惜「詠春拳術」表現得並不正宗。所謂「短橋窄馬」的近距離戰術,是詠春拳法的基本要領,但在本片中,卻多用高踢動作和長橋大馬的騰空打鬥,似乎有些不倫不類。

被看作是新派武俠動作片接班人的李仁港,是一個很有情懷的人。他的兩部《阿虎》,劉德華的阿虎拍泰拳,少年阿虎則把國術的概念導入到擂台賽中,狄龍,姜大衛,熊欣欣,盧慧光,劉家輝等各代武打明星的加盟也使之成為一部中國功夫片的誠意紀念之作,吳建豪向各位老前輩學習國術的過程中,講述了詠春和洪拳的拳法要領,教吳建豪詠春的是狄龍,狄龍幼年時曾專門拜詠春老師學習,但從來沒有在電影中顯露過,這次卻被李仁港拍了出來。這部電影實際上也有很大程度上是在向《洪拳與詠春》致敬。

近年來的「詠春」題材最被觀眾所熟知的當屬甄子丹的《葉問》系列,「甄功夫」將詠春拳無論從可視性還是實戰性都發揮得淋漓盡致。武打場面做到了多而不雜,細致展現了詠春拳等拳法的制敵手段,使人能賞心悅目地領略搏擊套路。南北兩派功夫的對決,彰顯中華武術的美感,剛猛強勁對決沉著穩健,武夫的生硬比拼宗師的靈動。尤其是當甄子丹用一把雞毛撣子格擋樊少皇大刀的時候,一剛一韌,一莽一穩,鮮明對比下給人造成強烈的感官沖擊。詠春拳所使用的招式,都是我們日常用於自衛自保的本能反應動作,既不神秘,也不華麗。習武者只是在此基礎上加以總結、並通過系統練習,成為連貫的技術應用,「以打為消、連消帶打」,以此達到高度自保效果。

隨著甄子丹《葉問》系列的熱映,掀起了一股「葉問熱」,影視跟風作品也相繼出現。

電影出品人冼國林先生既是金融業老闆,又是武林中人,他是葉准老的首徒、香港詠春聯會主席、國際詠春聯會副主席,是所有「葉問」系列電影的幕後推手,從《葉問》、《葉問2》到《葉問前傳》再到《葉問:終極一戰》,可以說是「詠春拳」和「葉問」品牌在全球的主要推廣者。

《葉問前傳》由邱禮濤導演,杜宇航樊少皇主演的,影片重點講述了葉問從十二歲到三十歲這一段時期的經歷。葉問之子葉准除了為影片擔任顧問指導,還扮演父親葉問的第二位詠春師父梁壁,親自在銀幕上展示詠春拳,這是他第一次以演員身份參演電影。

而《葉問:終極一戰》依然由邱禮濤執導,黃秋生、袁詠儀等主演。影片講述的是1950年詠春宗師葉問到香港謀生,先後收了梁雙、李瓊、陳四妹、鄧聲、汪東等人為徒,師徒為樹立「詠春精神」做出了奮斗。盡管此劇也不乏可觀的武術呈現。但邱導故意將重點放到重現五、六十年代的老香港風貌,藉此緬懷那種屬於庶民式的人情和生活趣味。

有一定的情懷,但並不一定會是部成功的電影。同樣是關於葉問題材,以上這兩部上映時獲得反響卻是平平,缺乏存在感。直到由王家衛導演的《一代宗師》上映,讓觀眾再次關注葉問,關注詠春拳。

詠春拳講求「中線理論」,強調使用正確的觀念,意識及思維方式來導出肢體的靈活應用,其內容包括 「尋橋」,「標指」,「小念頭」。 正所謂「小念頭不正,終身不正;習武如是,做人如是。」《一代宗師》講述了民國期間「南北武林」多個門派宗師級人物,以及一代武學宗師葉問的傳奇一生。師傅陳華順「一條腰帶一口氣」的告誡,支持他走過兵荒馬亂、朝代更迭的混亂年代。影片運用詠春的招數,講述習武做人的道理,豐滿人物推進劇情。

詠春拳本身實而不華,簡單、直接且實用。葉問把這些特質發揚發大,同時謙虛謹慎,從不自稱是詠春宗師或者掌門人。其他人如果以之相稱,葉問會局促不安,連連拒絕,可見他的個性,弟子們,皆稱他為「問叔」。 葉問去世後,他的兒子與弟子們都繼承他的遺志,致力於向海外推廣詠春拳術。其子葉准在香港詠春體育會、沙田大會堂、香港城市大學、科技大學、佛山科技學院設點授徒。香港演藝圈修習詠春拳,更是蔚然成風,著名的程家班、元家班雖然都以北派功夫為主,但都兼修詠春,而劉家班,則主要修練詠春。據說,王家衛、梁朝偉都學過詠春拳。

Ⅶ 電影《葉問》的原型是誰他的簡介和詠春拳的發展歷史

原型就是葉問。
葉問(1893-1972年),本名葉繼問,是廣東佛山的大族富家子弟。葉問從小受到家庭嚴謹的儒家教育。從7歲起便拜「詠春拳王」梁贊的高足陳華順(人稱華公)為師學習詠春拳。自收葉問為徒後,陳華順則不再接受任何人士拜門學技,葉問成為陳華順封門弟子。華公逝世後,葉問再隨師兄吳仲素鑽研拳技。葉問十六歲那年,赴港求學外文,就讀於聖士提反學校。後隨梁壁(梁贊之子)學武。1950年赴香港,在港九飯店職工總會內傳授詠春拳術。其弟子中最出名的是讓中國武術聞名世界的武打巨星李小龍。詳情:http://ke..com/view/53376.htm#1

詠春拳,中國拳術中南拳之一。其起源有3 種說法:一說是福建 永春縣嚴三娘 創造,一說是由少林寺和尚至 善從福建帶到廣州光孝寺,另一說是方永春所創造。該拳內容主要包括小稔頭、標子和尋橋 3套拳,以上、中、下三搒手為基本動作。身型要求護襠,沉肩,落膊,抱拳,護胸。主要手型有鳳眼拳、柳葉掌等。主要手法有挫手、撩手、三搒手、左右破排手、沉橋、黏打。主要步法有三字馬、追馬等。攻防中多採用閃身、貼身、緊 迫和緊打,動作敏捷,快速,剛柔相間。
詠春拳據傳起源於滿清中期年代,由對南少林武功非常了解之武術大師五枚師太所創立的五枚師太。
清代初期,由於滿族統治者對佛教的尊重,使得各地政府對寺廟管理十分鬆懈,福建南少林便在這種氣氛之下成了反清基地,各地的反清者都向這里聚集,多數以少林俗家弟的名義,搞各類反清聚會

清政府對此終於忍無可忍,於康熙年間圍剿南少林,少林僧眾死傷慘重,高僧中只逃出五人有至善、五枚、白眉(電視劇中把白眉寫成個老道,還是反派,同方世玉作對)等,這便是有名的少林五老,其中至善逃到紅船(又一反清組織)上,隱姓埋名作了伙夫,而五枚來到川滇邊境的大涼山腳下,隱居修行

由於五枚是女性,而少林功夫多是長橋大馬,很不適用於女性,她便利用隱居的時間,精研出一套更為實用的短橋窄馬,爆發力強,出拳迅速果斷,專直線的拳法,這便是詠春拳,有趣的是,五枚並未給這套新的拳法取名(由此可見,天下武功出少林這句話有些道理)

清兵圍剿少林時,由於少林寺戶大人多,俗家弟倒也逃出一些,其中有一個叫嚴二的,也來到了大涼山下避難,以做豆腐為生,五枚是出家人,便經常買豆腐於嚴二

這嚴二有個女兒,名嚴詠春,生得標致,因受當地一個黑勢力惡霸逼婚,嚴二便找五枚幫忙,五枚卻並未直接幫忙,而是將嚴詠春帶到山中,教她這套新創的拳法

三年後,嚴詠春學成下山,將那當年的惡霸三拳兩腳作一堆,嚇得那人再也不敢有非分之想,隨後詠春便嫁給了福建商人梁博(左單人旁右邊一個「壽」),這梁公也是學武之人,但無論如何也戰不過老婆,便要求學這套拳法,詠春便將拳法傳給丈夫

梁公本來就有藝在身,這一下更是如虎添翼,與人較量無往不勝,人們驚詫於他的拳法迅猛,便問這是什麼拳,因當初五枚並未取名,嚴詠春也未取名,梁公情急之下,想起是妻傳授的,就脫口而出「詠春拳」,自此詠春拳名揚天下

梁公晚年將拳法傳給了本族的弟梁蘭桂,梁蘭桂又傳給了近親黃寶華,黃寶華傳給梁二娣,這梁二娣可不簡單,他與紅船交往甚密,暗地裡竟拜少林五老之一的伙夫至善大師為師,學得至善大師的絕藝——六點半棍法,他學了詠春拳後,更加厲害,並在詠春拳中加入六點半棍法

梁二娣將拳法又傳給了梁贊,這個梁贊可算是實力派,他本是醫生,學拳後隻身來到佛山,開館收徒,其他門派有不服者盡可上門尋釁,全部讓梁贊服可以說詠春拳來到廣東都是梁贊之功,是憑著拳頭硬是出來的

梁贊將拳法傳給自己的侄,晚年又收了個徒弟,叫陳華順,此人身高兩米,拳重腿粗,戰無不勝,梁贊便將武藝悉數相傳,這陳華順反倒成了最精於詠春拳的人

陳華順本是生意人出身,不免有些乖張,收徒更是苛刻,一生收徒僅16人,直到晚年,收了葉問

葉問年輕時喜歡玩槍,斗鳥,拳,來到陳華順門下如魚得水,拚命練拳,不出幾年,便在佛山創出名聲此時的葉問志得意滿,便自己出去闖盪,誰知遇到一個老者,也用此拳,竟不過,一問知,竟是當年師祖梁贊的兒梁壁,自此便回到師門,繼續修煉

葉問於1949年來到香港,自立門戶,開始授拳,1954年,收了李龍

可以說,葉問世把詠春帶出國門的第一人

李龍從師於葉問,卻學拳於師兄黃淳梁,黃是實戰派代表,李龍自然喜不自禁,在黃的指導下,李龍拳藝本事飆升

李龍後於詠春中創立截拳道

李龍的徒弟很多,特別是特種部隊中的軍人不少,這直接導致了後來美軍特種部隊格鬥術的演變——截拳道為主

李龍去世後,他的師弟梁挺繼續傳授詠春,如今尚在,拳館已經逾萬家,並兼任躲過特種部隊格鬥教習

由於詠春拳可以輕易化解公安戰士的格鬥擒拿術,中國政府一度禁止詠春拳推廣,這給詠春拳造成了很大損失,如今國外的詠春高已經壓過國內詠春拳,因此,重新推廣詠春迫在眉睫。

Ⅷ 黃飛鴻,人稱拳腳雙絕,腳是佛山無影腳,拳又是什麼呢

拳腳雙絕黃飛鴻本只是在廣東舞獅的拳師,將龍虎門的裂頭腳演變成橫空飛出連踢的無影腳。為了民族大義,在八國聯軍入侵清國後,舞獅歡送八國軍隊,把日本、美帝的獅頭都打爛,證明中國功夫真的是行,黃飛鴻因此名揚中外。因為一喝酒就會發酒瘋到處扁人,所以被他爸禁止喝酒,後來發現喝到假酒只會眼睛瞎掉,不會發酒瘋,因此藉假酒研究出新拳法醉拳,曾憑此打爆義和團,和創出三冥主義的隼中山堪稱一時瑜亮。黃飛鴻被時人稱作拳腳雙絕,拳為醉拳,腳為無影腳,顧名思義就是踢的時候無影無蹤,讓人看不到。據說黃飛鴻是採用美帝製作隱形戰機的塗料抹在自己的褲管上方有此功效,這和他老婆十三姨、十四姨都曾留學美國相當有關,因此在跟白蓮教主九宮真人決斗前,九宮真人便懷疑黃飛鴻跟他老婆都領有綠卡,不愛中國,質疑他民族英雄的身份,並根據百(嗶)網路的記載進一步修練嘴炮神功,但因為百毒網路實為茅(嗶嗶~)所著,因此不但嘴炮未成,反而遺失了他原本藏在背後的神甲抓耙子,被黃飛鴻以無影腳重創。在鐵拳無敵隼中山創建國嗶黨對抗清國時,黃飛鴻受到陸嗶東拜託,力戰八千手牽手的綠營兵把中滑冥國的國旗送到隼中山手上,後人將這段故事稱為橫江贈旗送中山,從此名聲更上一層樓。隼中山死後,雖然黃飛鴻已是中國第一高手,但他無心政事,遂移居香港,開館授徒。摘自偽基網路
閱讀全文

與佛山第一拳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5電影營銷方案ppt 瀏覽:786
美國2018狙擊電影 瀏覽:563
歐美情感電影吻戲視頻 瀏覽:249
韓國電影貪婪劇情介紹 瀏覽:901
國貿萬達電影城影訊今日 瀏覽:749
甄子丹電影都在哪裡拍的 瀏覽:540
看電影的時候包包放在哪裡 瀏覽:698
微電影2017 瀏覽:482
美國女人恐怖電影 瀏覽:178
電影少女2018百度雲下載 瀏覽:349
第一個媽媽電影 瀏覽:733
電影最新預告在哪裡看 瀏覽:779
陷阱美國電影 瀏覽:68
諾亞奧特曼傳說大電影 瀏覽:471
科幻電影如何打敗外星人 瀏覽:104
國外電影什麼山歸來 瀏覽:458
韓國電影木頭 瀏覽:957
九妖大電影 瀏覽:248
2021年劉德華有沒有新的電影 瀏覽:867
高碑店電影院電視劇 瀏覽: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