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電視劇有什麼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夏商周以來,朝代更替不斷,每個朝代都有其獨有的歷史文化。
中國歷史每個朝代的代表電影和電視劇如下:
秦帝國代表作:《大秦帝國》
此劇是中國歷史劇中的另類之作,全劇突出了「法治」二字。
打個比方,法治觀念好比一塊吸鐵石從桌上劃過,所有歷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鐵釘一般自動吸附上來,其表現手法獨樹一幟,觀點明確,解析精闢,值得大力推薦。
2.漢帝國代表作:《漢武大帝》
這不僅是漢武帝題材電視劇中最經典的,更是中國所有帝王戲中的上品。
整部電視劇思路清晰,對於政治、歷史、戰爭都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完全可以視作一部教科書。
尤其是漢武滅匈奴的那幾集,把戰爭全過程以極為細膩的手法表現了出來,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實在是難得的精品。
3. 三國代表作:《三國演義》
唐國強鮑國安主演。
精品之處無需贅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 *** 台詞的電視劇,片中對於兵法、政治、謀略、人物個性的詮釋與刻畫都可謂登峰造極,是空前絕後的極品。
4. 隋帝國代表作:《隋煬帝》
《隋煬帝》不僅生動呈現了帝王風采,還展現了一段苦難而又精彩,生動而又不可思議,輝煌而又傷痕累累,隨著楊廣短暫人生匆匆而逝、經歷起起落落的王朝歷史。
它沖破了詮釋歷史的格局,角度新穎,使之成為感悟歷史,給今人以啟迪的歷史題材的古裝大戲。
5. 唐帝國代表作:《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以一種類似於紀錄的方式重現了唐初時代,不同於以往的古裝戲說劇。
專家一致稱,從劇情、台詞到建築、道具、服裝等基本還原了初唐風韻,從人物簡單的頭飾、色調偏暗但袖口寬大的服裝,甚至李世民鬍子的形狀等看出,主創們做到了以史為准。
而扮演李世民的馬躍,面容清癯冷峻,雙目深湛,鼻隆而直,唇上連髭微翹,不怒自威。
頓時便與古代大畫家閻立本所作的肖像畫作重合起來,這扮相就是李世民的瘦版標准照了
6. 宋帝國代表作:《大宋王朝趙匡胤》
該劇是一部繼《雍正王朝》、《康熙帝國》後結合古戰爭、武打、風月言情、謀劃韜略的歷史巨作。
7.元帝國代表作:《成吉思汗》
該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
從鐵木真出生到統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80餘年。
以雄渾的氣魄、壯麗的景象和精美的製作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
中國歷史上帝王眾多,但被世界史學界關注最多的,卻是那位說不清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西方史學界稱之為「千年第一風雲人物」、「世界征服者」,關於他的著作、書籍、文章汗牛充棟,世界各國知名首腦幾乎都曾發表過對他的評價。
8.明帝國代表作:《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
學界權威們對於《大明王朝·1566》給予了一致高度的評價。
思想理論界、文化理論界和歷史學界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大明王朝·1566》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歷史觀,並運用了當代藝術審美手段,對歷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動的解讀。
該劇從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並不僅僅滿足於表現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故事,而是在這些故事裡面展示了命運的邏輯。
將我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9.清帝國代表作:《康熙王朝》
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視率最高,重播次數最多,影響最大。
在歷史劇中,關於清朝的戲最多,原因很簡單——離現在最近,可供演繹的史料、故事最多,觀眾最感興趣。
而叢唯在清宮戲中,關於康熙帝的最者磨多。
,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康熙就是陳道明塑造的那個形象。
確實,陳道明的康熙很成功,從形象到氣質都接近歷史上的康熙大帝,尤其是陳道明的台詞功底,為這部戲增添了大量精彩,將一代雄主的文韜武略、氣魄胸懷刻畫得淋漓盡致。
10.華夏帝國代表作:《走向共和》
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於,從公眾的閱讀和觀賞方面第一次把李鴻章放到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
以往只是歷史學家才會以公正的角度認識他的,一般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負面的。
《走向共和》還原了歷史的真實狀態,沒有拔高一個好人,沒有貶低一個壞人。
以前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把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描寫為壞人,而《走向共和》卻非常人性化、設身處地地為前人著想了。
但是《走向共和》並不是給這些人物進行「 *** 」,而是告訴人們要善待自己的先人滲嫌培,因為我們也會成為先人。
我們不能總用批判的眼光挑剔歷史人物身上的問題,應該多看他們的貢獻,建立一種同情的理解。
(1)反應朝代的電影電視劇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悠久,朝代更是零星紛繁。
每朝的創建者要首辦的事就是確立國號,即朝代名稱,簡稱朝名。
朝代名稱是由什麼決定的呢?大致有五個來由:由部族、部落聯盟的名稱而來,來自創建者原有卦號、爵位;源於創建者原始政權統治的區域;源於宗族關系;寓意吉祥。
夏:據傳禹曾受封於夏伯,因用以稱其政權為「夏」。
另據歷史學家範文瀾先生說,禹的兒子啟西遷大夏(山西南部汾澮一帶)後,才稱「夏」,姒少康在綸城(今河南商丘虞城西)中興夏朝,恢復夏朝的統治,史稱「少康中興」。
商:相傳商族的始祖契曾幫助禹治水有功而受封於商(今河南商丘南),以後就以「商」來稱其部落(或部族)。
湯滅夏後,就以「商」作為國名,定都亳(今河南商丘谷熟鎮)。
後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又以「殷」或「殷商」並稱。
周:周人到古公亶父時,遷居於周原(今陝西岐山)。
武王滅殷以後,就以「周」為朝代名。
周前期建都於鎬(今陝西西安西南),後來平王東遷洛邑(今河南洛陽),因在鎬的東方,就有「西周」和「東周」的稱號。
秦:據《史記》記載,本為古部落,其首領非子為周孝王養馬有成績,被周孝王賜姓為「嬴」,並賜給了一小塊土地(今甘肅天水縣,另說是隴西谷名)。
後來襄又救周有功被封為諸侯,秦始皇統一六國,始建秦國。
漢:項羽封劉邦為漢王,其封地在漢中。
後劉邦擊敗項羽,統一中國,國號稱「漢」。
漢朝前期都長安,後期都洛陽,故從都城上有「西漢」和「東漢」,從時間上有「前漢」和「後漢」之分。
新:王莽所創的朝代(國號)「新」的含義:新的本義是改舊、更新。
西漢後期在天人感應的五德終始學說支配下,社會政治涌動著一種新德代替舊德的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王莽以新德的代言人自居,「革漢而立新、廢劉而興王」,並最終完成「再受命」的代漢過程。
漢為火德,為赤帝,王莽為土德,自稱是「托於皇初祖考黃帝之後」,依照五行相生之理,土德代火德,意在赤帝傳黃帝,天命授之。
魏:漢獻帝曾封曹操為「魏公」、「魏王」爵位,曹丕代漢後便稱「魏」。
以皇室姓曹,歷史上又稱「曹魏」。
曹操謚號魏武帝。
蜀(漢):劉備以四川為活動地區,蜀指四川。
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漢,史稱「蜀」或「蜀漢」,又稱「季漢」。
吳:孫權活動於長江下游一帶,歷史上曾建吳國,曹魏曾封孫權為「吳王」,故史稱「孫吳」;又以地位在東,也稱「東吳」。
晉:司馬昭逼魏帝封他為「晉公」,滅蜀後進爵為晉王。
後來他的兒子司馬炎繼承他的爵位,逼令魏帝退位,自立為皇帝,國號「晉」。
隋:隋文帝楊堅之父楊忠,曾被北周封為「隨國公」。
隋文帝後襲用此封爵,稱為「隨朝」。
他認為隨有走的意思,恐不祥改為「隋」。
唐:唐高祖李淵的祖父李虎,佐周有功,被追封為「唐國公」,爵位傳至李淵。
太原起兵後,李淵稱「唐王」,後廢楊侑建唐朝。
遼:遼原稱「契丹」,契丹是族名,改「遼」是因居於遼河上游之故。
宋:後周恭帝繼位後,命趙匡胤為歸德節度史,歸德軍駐宋州(今河南商丘),趙匡胤為宋州節度使。
故陳橋兵變後,發跡在宋州,國號曰「宋」。
西夏:拓拔思恭占據夏州(今陝西橫山縣),建國時以夏州得名,稱「大夏」。
因其在西方,宋人稱「西夏」。
金:金都城上京會寧(今黑龍江阿城南),位於按出虎水(今阿什河),相傳其水產金,女真語「金」為「按出虎」。
元:據《元史》記載:「元」的命名,是元世祖忽必烈定的。
是取《易經》上「大哉乾元」句中的「元」,有大、首等意思。
但也有人認為與蒙古人的風俗與圖騰有關,有的認為與佛教有關。
明:朱元璋是元末起義軍之一,是繼承郭子興而發展起來的,郭子興屬於白蓮教組織。
白蓮教宣稱「黑暗即將過去,光明將要到來」,藉以鼓舞人民反對黑暗的元朝統治。
所以又稱「光明教」。
白蓮教的首領韓山童稱「明王」(他的兒子韓林兒稱「小明王」),都體現其教義宗旨。
朱元璋不僅曾經信仰白蓮教,而且承認自己是白蓮教起義軍的一支(他曾為小明王左副元帥)。
朱元璋取得政權後,國號稱「明」。
清:滿族是女真族的一支。
女真族在北宋時建立金國。
明末女真勢力復強,重建金國(後金)。
後金為了向外擴展,割斷了同明朝的臣屬關系,清太宗皇太極把「女真」改為「滿州」,把「金」改為「清」。
在宋時女真人受制於契丹人,他代針對「遼」字在契丹語中是 「鐵」的意思,因此命名「金」,表示比鐵更堅強有力,可以壓倒「遼」。
「金」改「清」的原因,史學家有不同意見,有人認為是皇太極要避免引起尖銳的矛盾。
2. 關於北宋的電視劇電影有哪些
《楊門女將》北宋仁宗年間
《包青天》北宋仁宗年間
《清平樂》北宋仁宗年間
仁宗無子,最有名的一個女兒是晚年生的徽柔公主,不得已過繼再堂侄趙宗實,這段歷史被改編,搖身一變成了《知否》的歷史背景。知否裡面的老皇帝就是宋仁宗,皇太後就是《清平樂》裡面江疏影演的那個曹皇後,插一句嘴,曹皇後出身世家,她的爺爺就是滅掉南唐李煜的人。
歷史上曹太後不願意交玉璽被韓琦設計奪玉璽,知否裡面把這個情節安排給男主角顧廷曄。另外小公爺的職位應該是御史台的御史,專門「告狀」的,所以他可以一直彈劾別人。
北宋是對文人特別寬松的朝代,也是對文官集團特別寬容的朝代。宋仁宗無子,江山不穩定又中風,但是不想把家產分給別人,特別忠於他的老臣上奏立儲,宋仁宗哭著說,再容我一些時日,等我生出兒子。。。最後皇帝大臣兩人抱頭痛哭,可慘了😭
知否裡面的趙宗實是個明君,真正歷史上繼承宋仁宗皇位的宋英宗卻是個昏庸無能疑心多病的人,在位四年只做了一件事,就是給他的親爸爭取一個皇考的稱號,為此引發了北宋的濮議之爭。
裡面跳得最歡的是我們的大文學家——歐陽修。他很贊同,而且寫小論文支持宋英宗的決定。
所以《知否》是仁宗英宗時期的故事。
接下來是英宗的好兒子宋神宗,雙子座皇帝,勵志改革,要給他爸做證明他們是天選血統。王安石改革開始,後來王安石罷相,神宗親自主持改革,朝廷因為執行失誤導致北宋政局風雨飄搖。
我們來到了《天龍八部》北宋哲宗年間,又來到了《水滸傳》北宋徽宗年間,提一嘴,《水滸傳》裡面的高俅,原本是蘇東坡的小書童,好人來著,不過和金蓮大朗一起為文學作品獻身了。
然後來到《射鵰英雄傳》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由北宋轉入南宋。
比較感嘆的是,《知否》裡面的背景和歐陽修蘇東坡王安石司馬光等人生活的時代,離著北宋滅亡並不遠。只能說風雲突變,幾十年人間歲月。
3. 有沒有關於春秋戰國時期的電影或電視劇
電視劇:
1、鍾無艷(1985)
《鍾無艷》(The Legend of Lady Chung)是由李安執導的一部古裝劇,鄭裕玲、陳秀珠、盧海鵬、李龍基、譚炳文等參加演出。同年也拍攝了《金裝鍾無艷》主演也是鄭裕玲、陳秀珠。影片講述的是醜女鍾無艷憑著才德戰勝夏迎春贏得齊宣王的尊敬和愛的故事。
電影:
1、西楚霸王
1994年的電影,勝在了刻畫和包裝上。
商業的歷史題材的電影,多有造型浮誇,人物虛假的毛病,彷彿是為了包裝明星,而不是為了刻畫歷史人物。但對於《西楚霸王》,不知道是94年服裝道具水平的落後,還是導演的刻意為之,整體的歷史感還不賴,劉邦、項羽兩位鼎鼎有名的人物之間的矛盾,也可以藉此一窺全貌。
另外,幾位老師的表演確實值得稱贊。還有,鞏俐年輕時候可真漂亮。
2、秦頌
這是一部中規中矩的歷史片,但還是有點偽。
整部電影的故事是虛構的,而且劇情牽強。但是難得的是,嬴政的個性和他所處的時代背景卻被清晰地體現出來。這也是影片的亮點所在。忽略掉略微尷尬的劇情,我們還是能夠接受這樣的電影的。
如果對秦王嬴政比較感興趣,我想是可以通過這部影片了解一下嬴政的。
「五色可以亂目,也可以醒目;五音可以惑耳,也可以震耳。」嬴政在統一六國之前這樣說;大局將定,他又口出屠滅三里的話來。
秦王性情的變化在這里可見一斑。
但是看完如果覺得還不夠,那麼可以看一下下一部將嬴政刻畫地更好的電影——《荊軻刺秦王》。
3、荊軻刺秦王
當初我選擇看這部電影,是因為這個陣容:張豐毅,李雪健,鞏俐。非常豪華的表演藝術家團隊。
陳導對於春秋戰國的題材情有獨鍾,但是比起《趙氏孤兒》,《荊軻刺秦王》不論在哪個方面,都甩了《趙》不止一條街。不得不說,這是陳凱歌導演最優秀的歷史題材的片子了。
這部影片帶有著明顯的陳氏風格,歷史感厚重,大氣磅礴,震人心魄。看完這部電影,是真正地可以感受到秦朝的幸與不幸,江山的哀與不哀。此外,李雪健老師演繹的秦王,不得不說,極強的表現力使得他飾演的嬴政強勢、謹慎又自信。非常妙。
4、屈原
1977年的香港老片了,可能很多人會失去興趣,但是電影的內容確實是不錯的。
這部影片非常有古典的韻味,歷史感也是十分濃厚。亮點在於這部影片的故事本身。切莫以為這是《屈原》的個人傳記,就像《孔子》一樣。其實並不是。
這部影片有著深厚的情懷,和我們見之動容的精神。現在的人看了可能沒有什麼感覺,但是如果仔細去品味回想,是真正會佩服屈原這樣一位大仁大義的詩人,也會為自己的人生加一點「天下為公」的考慮。
5、復活的軍團
雖然將這部紀錄片放進歷史電影的合集有些牽強附會,但是不得不說,這部紀錄片確確實實是將秦朝的所有描寫地最真實、最可靠也最詳盡的。
(3)反應朝代的電影電視劇擴展閱讀:
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爭鳴、人才輩出、學術風氣活躍的時代。 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時期,東周在戰國後期(公元前256年)被秦國所滅,所以春秋戰國時期在時間上並不全然包含在東周王朝裡面。
西周時期,周天子保持著天下共主的威權。平王東遷以後,東周開始,周室開始衰微,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義,而無實際的控制能力。中原各國也因社會經濟條件不同,大國間爭奪霸主的局面出現了,各國的兼並與爭霸促成了各個地區的統一。因此,東周時期的社會大動盪,為全國性的統一準備了條件。
4. 中國歷史各個朝代的代表電視劇,每部都非常經典,你看過幾部呢
中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自夏商周以來,朝代更替不斷,每個朝代都有其獨有的歷史文化。所以歷史劇在中國尤為受歡迎,每年都會涌現不少規模宏大製作精良的作品。下面給大家介紹一下中國古代各大帝國代表歷史劇。
1.秦帝國代表作:《大秦帝國》
此劇是中國歷史劇中的另類之作,全劇突出了「法治」二字。打個比方,法治觀念好比一塊吸鐵石從桌上劃過,所有歷史事件便如同桌上的鐵釘一般自動吸附上來,其表現手法獨樹一幟,觀點明確,解析精闢,值得大力推薦。
2.漢帝國代表作:《漢武大帝》
這不僅是漢武帝題材電視劇中最經典的,更是中國所有帝王戲中的上品。整部電視劇思路清晰,對於政治、歷史、戰爭都做出了很好的詮釋,完全可以視作一部行螞教科書。尤其是漢武滅匈奴的那幾集,把戰爭全過程以極為細膩的手法表現了出來,對於重大的歷史事件、政治事件,也都描述的很清晰,實在是難得的精品。
3. 三國代表作:《三國演義》
唐國強鮑國安主演。精品之處無需贅言,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唯一一部完全以文言 *** 台詞的電視劇,片中對於兵法、政治、謀略、人物個性的詮釋與裂虛刻畫都可謂登峰造極,是空前絕後的極品。
4. 隋帝國代表作:《隋煬帝》
《隋煬帝》不僅生動呈現了帝王風采,還展現了一段苦難而又精彩,生動而又不可思議,輝煌而又傷痕累累,隨著楊廣短暫人生匆匆而逝、經歷起起落落的王朝歷史。它沖破了詮釋歷史的格局,角度新穎,使之成為感悟歷史,給今人以啟迪的歷史題材的古裝大戲。
5. 唐帝國代表作:《貞觀之治》
貞觀之治,以檔源埋一種類似於紀錄的方式重現了唐初時代,不同於以往的古裝戲說劇。專家一致稱,從劇情、台詞到建築、道具、服裝等基本還原了初唐風韻,從人物簡單的頭飾、色調偏暗但袖口寬大的服裝,甚至李世民鬍子的形狀等看出,主創們做到了以史為准。而扮演李世民的馬躍,面容清癯冷峻,雙目深湛,鼻隆而直,唇上連髭微翹,不怒自威。頓時便與古代大畫家閻立本所作的肖像畫作重合起來,這扮相就是李世民的瘦版標准照了
6. 宋帝國代表作:《大宋王朝趙匡胤》
該劇是一部繼《雍正王朝》、《康熙帝國》後結合古戰爭、武打、風月言情、謀劃韜略的歷史巨作。
7.元帝國代表作:《成吉思汗》
該劇講述了一代天驕成吉思汗波瀾壯闊的一生。從鐵木真出生到統一蒙古,直至西征病逝,時間跨度長達80餘年。以雄渾的氣魄、壯麗的景象和精美的製作贏得了觀眾的一致好評。中國歷史上帝王眾多,但被世界史學界關注最多的,卻是那位說不清到底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的一代天驕成吉思汗。西方史學界稱之為「千年第一風雲人物」、「世界征服者」,關於他的著作、書籍、文章汗牛充棟,世界各國知名首腦幾乎都曾發表過對他的評價。
8.明帝國代表作:《大明王朝1566嘉靖與海瑞》
學界權威們對於《大明王朝·1566》給予了一致高度的評價。思想理論界、文化理論界和歷史學界的專家學者一致認為:《大明王朝·1566》用當代先進的科學歷史觀,並運用了當代藝術審美手段,對歷史作了深刻厚重而生動的解讀。該劇從一度創作到二度創作,並不僅僅滿足於表現那些扣人心弦、催人淚下的故事,而是在這些故事裡面展示了命運的邏輯。將我國歷史題材的電視劇提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9.清帝國代表作:《康熙王朝》
這部恐怕是大家最熟悉的,收視率最高,重播次數最多,影響最大。在歷史劇中,關於清朝的戲最多,原因很簡單——離現在最近,可供演繹的史料、故事最多,觀眾最感興趣。而在清宮戲中,關於康熙帝的最多。,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康熙就是陳道明塑造的那個形象。確實,陳道明的康熙很成功,從形象到氣質都接近歷史上的康熙大帝,尤其是陳道明的台詞功底,為這部戲增添了大量精彩,將一代雄主的文韜武略、氣魄胸懷刻畫得淋漓盡致。
10.華夏帝國代表作:《走向共和》
這部《走向共和》好的地方就在於,從公眾的閱讀和觀賞方面第一次把李鴻章放到比較客觀公正的角度去看。以往只是歷史學家才會以公正的角度認識他的,一般的人對他的印象都是負面的。《走向共和》還原了歷史的真實狀態,沒有拔高一個好人,沒有貶低一個壞人。以前接受的教育從來都是把李鴻章、慈禧、袁世凱描寫為壞人,而《走向共和》卻非常人性化、設身處地地為前人著想了。但是《走向共和》並不是給這些人物進行「 *** 」,而是告訴人們要善待自己的先人,因為我們也會成為先人。我們不能總用批判的眼光挑剔歷史人物身上的問題,應該多看他們的貢獻,建立一種同情的理解
如果覺得我寫的不好,請多多批評指教,一定多加改正!若覺得寫的還可以,歡迎掃描下方的二維碼,或搜索關注微信公眾號「歷史新知」,記得轉發和點贊哦!
5. 有哪些與清朝相關的電影或電視劇
1、宮鎖連城
《宮鎖連城》是《宮鎖心玉》和《宮鎖珠簾》的續作,該劇由於正編劇,李慧珠擔任總導演,湖南經視、東陽歡娛、東陽星瑞公司聯合出品。
由陸毅、袁姍姍、高雲翔、戴嬌倩、楊蓉等明星主演,寇振海、王琳、賈靜雯、張雅萌、徐幸、湯鎮業等演員傾力加盟。該劇講述清朝乾隆年間,連城、恆泰、醒黛三人的愛情故事。
6. 和中國各個朝代相對應的電影都是什麼
先秦:
《伏羲女媧》
《黃帝》
《射日》
《孔子》(92版)
《屈原》(95版)
《東周列國》 (分為96《春秋篇》、98《戰國篇》)
《大秦帝國》(07版)
秦漢:
《秦始皇》(86亞視版、03央視版)
《陳勝王》
《漢劉邦》
《呂後傳奇》
《美人心計》
《漢武帝》(96版)及「公僕版」 《漢武大帝》(04版)
《司馬遷》
《王昭君》(87版)
《漢宮飛燕》
《蔡倫》
《張衡》
《孔雀東南飛》
三國兩晉南北朝:
《曹操》
《諸葛亮》
《關公》
《赤壁》
《三國演義》
《亂世妖後》
隋唐:
《隋唐演義》
《隋煬帝》
《大唐名相》
《唐太宗李世民》
《貞觀之治》
《大唐情史》
《文成公主》
《武則天》(93版)
《唐明皇》(92版)
《楊貴妃》(93版)
《大佛開眼》
《法門寺猜想》
宋遼夏金元:
《趙匡胤》
《楊家將》(山西84、91版)
《大遼太後》
《契丹英後》
《包公》(86版)
《賀蘭雪》
《敦煌》
《西夏路迢迢》
《蘇東坡》(95版,08版)
《李師師》(91版)
《水滸》(80山東版、96央視版)
《岳飛》 (91版)
《梁紅玉》
《辛棄疾》
《大宋提刑官》
《成吉思汗》(86電影版,04電視版)
《蟋蟀宰相》
《魂斷釣魚城》
《北條時宗》
《馬可波羅》
明:
《帝師劉伯溫》
《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
《鄭和》
《海瑞》
《戚繼光》
《大明王朝1566》
《琉球之風》
《明宮三大案》
《努大辮子》
《袁大忽悠》
《誰主中原》
《江山風雨情》
《秦淮八艷》
《長河東流》
《大祠堂》
《鄭成功》
金/清:
《前清秘史》
《風流皇後》
《孝庄秘史》
《雍正皇帝》(93版)及「公僕版」《雍正王朝》(98版)
《乾隆大帝》
《天下糧倉》
《魂斷紫禁城》
《香港地恩仇記》
《鴉片戰爭》
《太平天國》
《戲說慈禧》
《垂簾聽政》
《火燒圓明園》
《左宗棠》
《甲午陸戰》
《北洋水師》
《走向共和》
民國、共和國時代(略)
綜合版:《東方小故事》
7. 有哪些唐朝的電視劇或者電影
唐朝電豎族視劇有三部。
1、《貞觀之治》,這是一部片長為50集的貞觀年間的歷史電視劇,是由張建亞導演的。在這部電視劇中,飾演李世民的是馬躍,飾演長孫皇後的是苗圃,金士傑飾演的人物是魏徵(據說演繹的非常細致了),飾演長孫無忌的是馬少驊。
為了營造出貞觀年間的樣子,劇組曾經專門構建了一個長安皇宮,場外布景都是採用三維電腦進行拍攝,為的就是能夠較完整的再現長安城的全貌,比如一百零八坊、太極殿還有其他典型的大場面比如文成公主遠嫁吐蕃的時候的情形。
張建亞導演和每個飾演朝廷大臣的演員們都表示,在唐朝,即使是和皇上說話都是要理直氣壯的,因為貞觀時期一個比較重視社稷的年代,並不像是在清朝那般唯唯諾諾像奴婢一般。這些是導演,編劇,以及演員們所追求的藝術境界。
2、《大唐歌飛》,一部36集的戲說劇,其中有不少歷史的考量,馬蘇和賈乃亮主演。這劇是以歷史上「大唐歌妃」——許合子以及她青梅竹馬的戀人——尹夢荷之間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為主線。
其中也穿插了唐明皇和楊貴妃兩人的愛情故事,是一部充斥著後宮的傾軋和還有權力的爭奪的一部電視劇,整部劇偏情感風,並不似《貞觀之治》歷史風味濃厚。
3、《唐明皇》,已經是一部年代更加久遠的電視劇了,片長40集,由陳家林導演,劉威,林芳兵,李建群,黃小雷等主演的經典歷史劇。播出的那年也就是1993年,這部劇在當時反響極大,同時包攬了93年的四大獎項。
唐朝歷史:
唐朝歷二十二代,前後共二百八十九年,其與漢朝並稱為中國歷史上兩大強盛王朝之一。唐朝(618—907年),是中國歷史上統一時間最長,國力最強盛的朝代之一。
618年由李淵建立,定都長安(今西安)。627年,李世民登基後開創了「茄凱貞觀之治」,唐高宗以後,武則天一度遷都洛陽15年以周代唐(690-705年),史稱武周,705年唐中宗恢復大唐國號,還都長安。唐玄宗李隆基即位後,開創了全盛的「開元盛世」。
安史之亂後,國力日趨衰敗。907年朱溫篡唐,唐朝滅亡。唐朝共歷289年,20位皇帝。唐朝聲譽遠及海外,與南亞、西亞和歐洲國家均有往來。唐朝以後海外多稱中國人為「唐人」。唐詩、科技、顫纖喚文化藝術極其繁盛,具有多元化的特點。
8. 推薦一些古代歷史的電影,電視劇,要好看點的!
《貞觀之治》
《武則天》《秦始皇》(亞視1986版)
《漢劉邦》
《漢武帝》(1997版)
《司馬遷》
《王昭君》(1987版)
《漢宮飛燕》
《三國演義》
《隋唐演義》(1996版)
《唐明皇》
《趙匡胤》
《楊家將》(1991版)
《包公》(1986版)
《賀蘭雪》
《蘇東坡》(1995版)
《成吉思汗》
《魂斷釣魚城》
《馬可波羅》
《海瑞》
《大明王朝1566》
《明宮三大案》
《袁崇煥》
《努爾哈赤》
《鄭成功》
清代戲,多雜泛濫,但精品極少。除了《康熙》《雍正》外,《嘉慶皇帝》《鴉片戰爭》《垂簾聽政》《火燒圓明園》《北洋水師》《末代皇帝》《走向共和》等還是值得一看的。漢武大帝》《貞觀長歌》《大明王朝》《孝庄秘史》《康熙王朝》《雍正王朝》《明成皇後》,《孝庄秘史》《雍正王朝》上下五千年》.看後你會深深為中華悠久歷史文化所折服,
《孔子》
《屈原》
《孫子兵法與三十六計》
《東周列國》
《大秦帝國》(2008版)
《秦始皇》(亞視1986版)
《漢劉邦》
《漢武帝》(1997版) ,不是你那版本的,看後體會是不同的。
《司馬遷》
《王昭君》(1987版)
《漢宮飛燕》
《三國演義》
《隋唐演義》(1996版)
《貞觀之治》
《武則天》
《唐明皇》
《趙匡胤》
《楊家將》(1991版)
《包公》(1986版)
《賀蘭雪》
《蘇東坡》(1995版)
《成吉思汗》,呵呵,你看過了吧。。
《魂斷釣魚城》
《馬可波羅》
《海瑞》
《大明王朝1566》
《明宮三大案》
《袁崇煥》
《努爾哈赤》
《鄭成功》
《嘉慶皇帝》
《鴉片戰爭》
《垂簾聽政》
《火燒圓明園》
《北洋水師》
《末代皇帝》
《走向共和》
央視的:《唐明皇》《武則天》《三國演義》《東周列國》《隋唐演義》《漢武帝》《走向共和》《喬家大院》《大明王朝1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