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世界上第一部關於外星人的影片叫什麼名字
1902年,電影大師梅里斯推出了《月球之旅》。這部影片可稱為史詩性的科幻電影,放映長達21分鍾,大大超過了其它影片,內容也令觀眾眼花繚亂。《月球之旅》的情節借鑒了當時兩位科幻大師的作品,即凡爾納於1865年發表的《從地球到月球》,威爾斯於1901年發表的《月球上的頭一批人》。威爾斯破天荒地幻想出居住在月球上的身上長有甲殼的土著,同樣,梅里斯也破天荒地將外星人搬上銀幕。凡爾納則提供了那門向月球發射人的大炮的思路。梅里斯親自扮演電影主角巴比福里斯教授。首先,在一座大兵工廠里鑄造出巨炮。接著,宇航員們坐進炮彈,巨炮轟然一響,炮彈升天而去,悄掠太空,就在觀眾的眼前登上月球。月球探險家們走出炮彈,從月球上觀察地球的外貌。不久,下起了雪暴,探險隊躲進一座環形山,深入到月球的腹地。在一座長滿巨型蘑菇的洞穴里,他們被好奇的土著抓住,押到國王面前,地球人設法逃了出去,並且發現追趕他們的土著一旦遭到打擊,就會爆炸成一道道清煙。探險家們找回炮彈,返回地球,從天空跌落到大海里,被一艘船救起來,送回巴黎。在巴黎,探險家們受到凱旋英雄般的歡迎,市長親自為一座紀念人類登月的銅像揭幕。
《月球之旅》被譽為科幻電影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後,表現太空旅行的內容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層出不窮,經久不衰。
2. 世界上最早的「科幻片」是什麼
根據中國著名科幻作家劉慈欣同名小說改編的中國科幻大片《三體》宣布電影定檔2016年7月。這一消息對於中國科幻電影的發展無疑是一針強心劑。看慣了好萊塢式的科幻大片,中國的科幻大片能否滿足我們的胃口呢?無論如何,科幻電影都是引爆沉寂的本土影壇的關鍵力量。那麼,科幻電影到底有哪些神奇的魔力,關於它,有哪些是我們必須要知道的呢?
科幻電影的誕生時間比你想像的早很多
從法國里昂市中心的白萊果廣場出發,向東南方向走上大約4千米,便是電影發明人盧米埃爾兄弟的故居。1895年,這對兄弟在離家不遠的地方,拍攝了他們的第一卷電影膠片《盧米埃爾工廠大門》。
電影能夠在法國誕生並不是偶然的。19世紀末的法國,誕生了諸多令人「腦洞大開」的技術成果,比如以蒸汽動力驅動的「蝙蝠飛機」、模塊化建造的埃菲爾鐵塔,以及電影這種有效記錄人與物活動的手段。在最早的一批電影膠片中,我們已經找到些許帶有科幻色彩的元素。
科技成果為科幻電影創造奇跡
隨著電影科技的進步,科幻片導演往往會嘗試將最新的科技成果整合到影片當中,或者以此為基石研究影片所需的特技,如此這般,科幻片的技術含量一日千里,並時常成為整個電影產業的「開路先鋒」。在《2001:太空奧德賽》里,反派角色超級電腦HAL9000奏出的關機曲,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首由電腦演奏的歌曲。為了拍攝《星球大戰》,喬治·盧卡斯創立了工業光魔公司,奠定了電腦動畫在影視製作中的位置。《終結者》里的綠幕特效,《阿凡達》里的動作捕捉技術等,將這些重要的電影特技推向了新的高度。為了給計劃於2017年年底上映的《阿凡達2》搜集素材,導演詹姆斯·卡梅隆甚至打造了深海潛水器,進入馬里亞納海溝的「挑戰者深淵」,為這部影片增添了更多科學色彩。
但電影特技的進步,也為科幻片帶來了另一種隱憂:炫目的特效,有時也會暫時掩蓋影片本身的空洞,《侏羅紀公園3》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對於科幻片來說,在視覺效果之外,影片的「靈魂」仍是不可或缺的、更為重要的元素。
看科幻名作與電影如何相互「接駁」
科幻電影的成功,與優秀的科幻作品是相輔相成的。100多年來,被搬上銀幕的經典科幻作品數不勝數,而電影的賣座,又反推原著小說的流行。
將文字轉化成不失作品原意的圖像,也是電影人面臨的挑戰。從早期科幻電影人改編《弗蘭肯斯坦》的嘗試,到《三體》的電影化,這些挑戰一直存在。畢竟,瑪麗·雪萊並沒有描述那個利用人類屍塊製造的怪物的每一處細節,而劉慈欣更沒有精確塑造「三體人」的形象。想像的空間是無限的,然而呈現在大銀幕上的形象,難免會削弱作者苦心營造的神秘感,如何最多地保留「原汁原味」,顯然需要更多的思量。科幻作品如何搬上銀幕,著實是讓電影人「燒腦」的問題,但正是不斷解決這些棘手問題,才使他們靈感迸發,倒推著電影技術的進步和優秀科幻作品的涌現。
(作者:苗若玖)
3. 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科幻電影是那部
第一部具有科幻色彩的影片當推1895年上映的《機器屠夫》,這部片長僅一分鍾的短片的漫畫式場面,向人們展示的是活生生的豬從機器的一端進去,數秒之內,在另一端就出來了火腿、香腸、排骨等豬肉食品。該影片預示了未來的自動化工廠。這種諷刺大規模、標准化的機器生產的題材,後來成了科幻電影的一個永恆主題,歐美的電影製片商效仿者甚眾,使這個主題顯得異彩紛呈。
1897年問世了一部預見20世紀末葉人體器官移植醫學的科幻片《一位20世紀的外科醫生》。在這部僅2分鍾的短片中,一位失掉雙腿的乞丐進入一家外科診所,很快就植上了一雙活生生的腿,自然欣喜若狂。外科醫生是個科學怪人,一不做,二不休,乾脆切掉乞丐那顆醜陋的頭,代之以一顆具有古典美的頭,甚至連他的軀體都更換了。於是,乞丐搖身一變,成了風度翩翩的紳士,興高采烈地離開了診所。
科幻電影的創立者,法國電影製片商梅里斯於1897年拍攝了世界第一部關於X光的電影。這部滑稽短片只有一個場面,發生在實驗室里。教授由梅里斯親自扮演,,他給一位病人照X光。X光儀器一打開,病人的骨骼便顯現,接著,居然從肉體中走出來,而肉體失去了支撐,倒在地板上。隨即,手術台被掀翻,X光管爆炸將教授炸得粉身碎骨。該片採用了兩種特技:一是雙暴露,即骨骼與肉體分離顯現,二是定格攝影,將教授分離出來,炸成粉碎。
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始於20世紀之初。1902年,電影大師梅里斯推出了《月球之旅》。這部影片可稱為史詩性的科幻電影,放映長達21分鍾,大大超過了其它影片,內容也令觀眾眼花繚亂。《月球之旅》的情節借鑒了當時兩位科幻大師的作品,即凡爾納於1865年發表的《從地球到月球》,威爾斯於1901年發表的《月球上的頭一批人》。威爾斯破天荒地幻想出居住在月球上的身上長有甲殼的土著,同樣,梅里斯也破天荒地將外星人搬上銀幕。凡爾納則提供了那門向月球發射人的大炮的思路。梅里斯親自扮演電影主角巴比福里斯教授。首先,在一座大兵工廠里鑄造出巨炮。接著,宇航員們坐進炮彈,巨炮轟然一響,炮彈升天而去,悄掠太空,就在觀眾的眼前登上月球。月球探險家們走出炮彈,從月球上觀察地球的外貌。不久,下起了雪暴,探險隊躲進一座環形山,深入到月球的腹地。在一座長滿巨型蘑菇的洞穴里,他們被好奇的土著抓住,押到國王面前,地球人設法逃了出去,並且發現追趕他們的土著一旦遭到打擊,就會爆炸成一道道清煙。探險家們找回炮彈,返回地球,從天空跌落到大海里,被一艘船救起來,送回巴黎。在巴黎,探險家們受到凱旋英雄般的歡迎,市長親自為一座紀念人類登月的銅像揭幕。
《月球之旅》被譽為科幻電影上的一座里程碑,自此以後,表現太空旅行的內容在許多科幻電影中層出不窮,經久不衰。
繼《月球之旅》後,梅里斯於1904年又推出一部當時堪稱最奇特,最富於想像力的太空旅行影片。只是其中科學成份少了些。有趣的是,這部影片太奇異了,乃至於在英國放映時,放映商無法為其命名,只好公開招標,最後由公眾從《穿越不可能之旅行》、《一次不可能的旅行》和《太空旋風》這三個片名中選定《太空旋風》。在這部影片中,梅里斯再次親自飾主角--馬波洛夫工程師。工程師設計出一輛由火車、引擎、汽車、飛船、和潛艇組合而成的列車。在巴黎萬民的歡送下,列車載著12位教授及其夫人出發了,旅行路線是巴黎--阿爾卑斯山--太陽。列車穿過白雪茫茫的瑞士,抵達阿爾卑斯山脈腳下的一座車站,然後改乘汽車,以500公里的時速沖上山峰,終於墜下2000英尺高的懸崖,被向導救起。傷痊癒後,探險家們又乘奇特列車,藉助於系在車頂的飛船作用,掠過漫漫夜空,最後與太陽相撞,列車墜毀。太陽表面不斷噴發火焰,探險家酷熱難忍,只好躲進冰盒裡,結果被凍成冰棱。馬波洛夫將冰熔化,解救了他們。然後,他們從列車殘骸中刨出完好無損的潛艇,藉助潛艇的推進器,升空返回地球,卻不幸墜入大海,潛入水底。不久,一根蒸汽管破裂,導致潛艇爆炸,幸而探險家們被航行在海上的船隻搭救。最後,他們凱旋歸來。
這部影片一上映就引起轟動,乃至於觀眾請求梅里斯再拍續集。於是,續拍的電影中出現了一座奇大無比的電磁場,以其強大的磁力將探險家們在太陽之旅期間失去的奇車異船統統吸回了巴黎。
到了20世紀一十年代,電影製片商和觀眾不再滿足於僅僅是瑰麗的想像與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一廂情願。梅里斯的魔幻式科幻老套路過時了,而更富於科幻色彩、更具有刺激的未來戰爭片紛紛粉墨登場,諸如《宇宙驅逐飛船》、《英國受到威脅》、《如果英國遭到侵略》等。這些影片將幻想的可能性變為或然性,從而觸動了人們的恐懼心理。如科幻電影領域里描寫太空大戰、人類與外星人大戰的戰爭題材,都可以追溯到那個源頭。
這時,科幻小說的開山之作也被搬上銀幕,如英國大詩人雪萊的夫人瑪麗雪萊的《弗蘭肯斯坦》、英國作家斯蒂文森的《化身博士》、威爾斯的《隱身人》、凡爾納的《海底兩萬里》等。其中,《科學怪人》熔科幻與恐怖為一爐,成為電影史上這兩大題材的濫觴。《化身博士》和《隱身人》(電影名為《隱身液》)首次以生動逼真的視覺電影場景將人性中惡的一面分離去,還原成肉身,或將人性惡借隱身外衣掩蓋起來。它們不僅僅是娛樂片,同時還警示人們:人性的魔瓶一旦被科學打開蓋子,後果將不堪設想。
與此同時,首批科幻偵探片也誕生了,如《困惑女人與神探》、《黑匣子》和《危險之子》等。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吸取了早期特技電影的手法,情節緊湊,節奏極快,場面驚險。這些影片所開創的科幻偵探傳統在本世紀30年代和60年代更趨繁榮,風靡一時。
1908年,電影史上第一部描寫外星人光臨地球的影片《月球人覓地球妻》在英國誕生。電影中,月球人發明了一台巨型望遠鏡,並藉助它遠眺地球,看到了倫敦,繼而又瞧見聖保羅大教堂,進而又觀察到街上的人群。月球上的孤獨寂寞,使月球人萌發了到倫敦覓妻的念頭。於是,主人公又發明了一種抗重力的氣體,憑借其飄下月球,穿過大氣層,最後落在地球上的一座女子學校的煙囪上,並借著月光爬進女子學校的宿舍里,但被姑娘們的驚叫聲嚇跑。月球人又飄浮到街上,終於遇上他的意中人。他讓姑娘服了一劑抗重力氣體,於是他倆雙雙飄到屋裡天花板,像蒼蠅一樣飛來飛去,他的奇巧特技終於贏得了姑娘的芳心。最後,他倆飛往寂寥的月球,共度蜜月。電影結尾,這對異星新婚夫妻依偎在一輪彎月的角峰上。有趣的是,以後,特別是五十年代的科幻片中的外星人幾乎都需要地球女人為伴。
4. 搜索電影專業知識
一、世界電影常識
1、電影誕生於1895年12月28日的法國巴黎,《火車進站》《工廠的大門》成為世界上最早放映的一批影片,盧米埃爾兄弟由此被譽為電影之父,開創了電影寫實主義的傳統。
2、1902年由法國導演喬治·梅里愛拍攝的《月球旅行記》成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片,梅里愛被譽為電影魔術家,發明了很多電影特技,如停機再拍、多次曝光等,開創了電影技術主義的傳統。
3、1903年美國導演鮑特拍攝的《火車大劫案》成為最早的西部片和警匪片,出現了平行剪輯。
4、美國導演格里菲斯1915年《一個國家的誕生》、1916年《黨同伐異》是兩部史詩級的影片,格里菲斯在影片中成熟運用蒙太奇,尤其是平行剪輯和最後一分鍾營救。其影片片長可達三小時,鏡頭數量超過1000個,確立了電影的基本單位是鏡頭。
5、世界上最早的電影流派是出現於英國1910年前後的布萊頓學派。
6、美國導演羅伯特弗拉哈迪1922年拍攝的《北方的納努克》成為世界上第一部紀錄片,弗拉哈迪也被譽為紀錄片之父。
7、發生於20世紀二三十年代,以法國、德國為中心,後席捲整個歐洲的先鋒派電影運動是電影史上第一次影響深遠的電影運動。
8、1927年,美國拍攝的《爵士歌王》成為世界上第一部有聲電影。
9、1935年,美國拍攝的《浮華世界》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彩色電影。
10、1937年,迪斯尼出品的《白雪公主》,成為世界上第一部動畫長片。
11、1941年,奧遜威爾斯執導的《公民凱恩》被譽為現代電影的開山之作。
12、1967年,阿瑟佩恩執導的《邦妮和克萊德》成為新舊好萊塢電影的分水嶺。
13、《偷自行車的人》是義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的代表作品。
14、20世紀50年代末興起的法國「新浪潮」運動,得力於《電影手冊》雜志,該雜志的主編是著名電影理論家安德烈·巴贊(長鏡頭理論的提出者)。新浪潮代表作品有特呂弗《四百下》和戈達爾《精疲力盡》。
15、阿爾弗萊德·希區柯克被稱為「懸念大師」,他最大的成就在於他的敘述故事的結構方法——懸念的設置。代表作品:《後窗》《驚魂記》《迷魂記》。
16、喜劇大師查理卓別林的代表作有《淘金記》《城市之光》《摩登時代》《大獨裁者》等作品
17、西部片是美國特有的一種電影類型,標志著西部片成熟的作品為1939年約翰福特導演的《關山飛渡》。同一年,美國還誕生了世界經典名片《亂世佳人》
18、蒙太奇學派出現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期的蘇聯,以愛森斯坦、庫里肖夫、普多夫金為代表,他們力求探索新的電影表現手段來表現新時代的革命電影藝術,代表作有《戰艦波將金號》。
19、瑞典電影大師伯格曼做出了獨樹一幟的出色成就,開創了哲理電影的先河。其代表作有:《第七封印》(1956),《野草莓》(1957)《處女泉》(1959)《呼喊與細語》(1972)。
20、《藍色》《白色》《紅色》三部曲的導演是波蘭導演基耶斯洛夫斯基。
二、中國電影常識
1、1896年,上海徐園又一村開始放映西方電影,被中國人稱之為西洋影戲。
2、1905年,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問世,由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譚鑫培主演。
3、1913年,中國第一部故事短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由張石川、鄭正秋導演。
4、1920年,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問世。
5、1928年以後的幾年,《火燒紅蓮寺》共拍攝了18部,成為中國電影早期最成功的系列電影。
6、1931年,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問世,導演是張石川。
7、1935年,《漁光曲》在莫斯科國際電影節獲得榮譽獎,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電影。
8、1948年,費穆導演的《生死恨》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9、中國第一部動畫片是《大鬧畫室》,1926年由萬氏兄弟研製。
10、新中國第一位女導演是王蘋,代表作品《柳堡的故事》。
11、中國電影第五代導演的開山之作是張軍釗的《一個與八個》。
12、中國第一位女演員是嚴珊珊,1913年出演了香港的第一部電影的《莊子試妻》。
13、《小城之春》的導演是第二代導演費穆。(田壯壯曾經翻拍過)
14、國歌《義勇軍進行曲》是聶耳於1935年,為「上海電通公司」拍攝的故事影片《風雲兒女》所作的主題歌。
15、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50年由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橋》。
16、新中國第一位獲奧斯卡獎的中國人是蘇聰。(1988年第60屆奧斯卡音樂作曲獎,在《末代皇帝》中擔任配樂)
17、首部在競賽性國際 A 級電影節上榮獲大獎的中國電影是《紅高粱》 (1988年第38屆西柏林國際電影節金熊獎)
18、中國第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金棕櫚」大獎的影片是《霸王別姬》。
19、中國第一位也是世界影壇第二位主演影片獲得歐洲三大國際電影節最高獎的演員是鞏俐。(1988年《紅高粱》獲金熊獎,1992年《秋菊打官司》獲金獅獎,1993年《霸王別姬》獲金棕櫚獎)
20、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榮獲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獎的影片是李安導演的《卧虎藏龍》(2000)
三、電影節及電影市場
1、中國電影三大獎項,內地金雞獎,香港金像獎,台灣金馬獎。內地電影三大獎項,金雞獎,百花獎,華表獎。
2、中國境內唯一的A級電影節是上海國際電影節,1993年首次舉辦,,最高獎為金爵獎。
3、世界上第一個國際電影節是威尼斯電影節,最高獎項為金獅獎。創辦於1932年,號稱「國際電影節之父」。
歐洲電影三大獎分別為金獅獎,金熊獎和金棕櫚獎。
4、奧斯卡金像獎,正式名稱為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獎,是美國一項表彰電影業成就的年度獎項,於1927年設立,1929年開始評選。
5、全球電影票房最高的電影前三分別為《復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阿凡達》《泰坦尼克號》。
6、中國電影票房最高的電影前三分別為《戰狼2》《哪吒之魔童降世》《流浪地球》。
7、當前好萊塢五大電影公司分別為迪士尼,華納兄弟,環球,索尼,派拉蒙。
8、美國電影分級制度分為5個等級,分別為G級(大眾級,任何人都可以觀看),PG級(輔導級,該級別電影中的一些內容可能不適合兒童觀看。),PG—13級(特別輔導級,建議13歲後兒童觀看),R級(限制級,建議17歲以上觀看),NC—17級(17歲以下(包括17歲)禁止觀看).
9、漫威的超級英雄人物包括鋼鐵俠,美國隊長,蜘蛛俠,黑寡婦,金剛狼,綠巨人,雷神,黑豹,死侍,蟻人,奇異博士等。
10、DC的超級英雄人物包括超人,蝙蝠俠,神奇女俠,海王,閃電俠,綠燈俠等。
5.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月球之旅》。
該片片是科幻電影的開山之作,靈感來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H·G·威爾斯的小說《最早登上月球的人》。
十九世紀的法國有一位文學天才,著名的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他將畢生的精力都奉獻給了他所熱愛的科幻寫作,他所著的經典之作《月球之旅》,以及《不可思議的旅程》被法國電影大師級的製作人喬治·梅里斯搬上了銀幕,雖然這部1902年版的《月球之旅》只有21分鍾的影片長度。
但在科幻電影史上卻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這部影片融合了兩位科幻大師的作品,除了《月球之旅》,還有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月球上的第一批人類》。
(5)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擴展閱讀
《月球之旅》劇情簡介:天文學院院長在一次會議上提出天馬行空的月球旅行計劃。他和另五名大膽的天文學家監制出了炮彈艙和大炮,並在軍隊的幫助下乘坐炮彈艙順利登月。
興奮過後六名天文學家精疲力竭的在月球表面睡去,渾然不知許多星星悄然觀察著他們熟睡的樣貌。最後一場寒冷的降雪喚醒了他們。眾人躲藏到地洞中卻不慎用雨傘驚擾了月球人,於是一場慌亂的冒險開始了。
6. 我國的科幻電影逐漸崛起,第一部科幻電影是哪一部作品
中國第一部科幻電影是《流浪地球》。
《流浪地球》是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登峰國際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郭帆文化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的科幻片,由郭帆執導,吳京特別出演,屈楚蕭、李光潔、吳孟達、趙今麥領銜主演。
該片講述了在不久後的未來,太陽即將毀滅,依靠太陽為生的地球也即將面臨滅亡。面對絕境,人類拒絕坐以待斃,在地球表面建造出了巨大的推進器,將地球推出太陽系、為人類尋找新的家園,這一宏大的計劃被稱為「流浪地球」計劃。
(6)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擴展閱讀
《流浪地球》主要角色介紹:
1,劉培強
國際空間站中的中國航天員,中校,因為執行任務,他不得不做出選擇,使得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缺少陪伴,導致父子關系疏遠。劉培強在心底深愛著他的兒子,卻無法親口表達他內心的歉疚,最終與兒子解除隔膜。為給地球提供燃料,把空間站推向木星。
2,劉啟
由於幼時父親不在身邊,對於父親的離開劉啟並不理解,而且媽媽的死,他怪於父親。在一次和姥爺韓子昂開車回家的路上被王磊以流浪地球法案強制徵召進171-11救援小分隊。
3,王磊
地球聯合政府的軍人,171-11的隊長,有著很強的使命感,他的工作是帶領著救援隊去修多能推進發動機,在途中會遇到很多驚險的困難,有很多人放棄,但是他特別堅定自己的目標,要去完成他的任務。
7.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產生於哪一年
《定軍山》,《歡歡笑笑》,《爵士歌王》,《浮華世界》,《真實的謊言》,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產生於832一年。
8.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喬治里葉的《月球之旅》是電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這部大名鼎鼎的早期作品乃名副其實的電影史里程碑。本片不僅開創了科幻片的先河,它使得電影上升為施展幻想的平台和提供娛樂的工具。
編導兼監制梅里愛系舞台演員,同時又是魔術師,他在影片中大膽嘗試了疊影、淡入淡出等當時全新的手段。片中融合了大量舞台特效,現在電影的很多手法均可在本片認祖歸宗。
(8)被譽為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影片劇情取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小說《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梅里愛採取神話劇的傳統風格,表現了一群天文學家乘坐炮彈到月球探險的情景。包括「科學大會」、「製造炮彈」、「月球登陸」、「探險者之夢」、「與月球人搏鬥」、「海底遇險」和「凱旋而歸」等段落。
影片成功地創造了一些彼此非常協調並充滿幻想色彩的服裝和布景,並利用蒙太奇技術和特技手段成功地表現了炮彈飛向月球以及在月球表面降落等場面、月球表面和內部景像也表現得蔚為壯觀。
故事來自凡爾納小說,開場時由梅里愛親自扮演的教授試圖說服同事參加一個登月計劃。他的提案得到認同,於是科學家們乘坐太空船向月球進發。這艘火箭式的飛船最終停靠在月球的「左眼」,而月球本身也相當擬人化。
科學家被月球上的「壞人」逮捕,帶到他們的「國王」那兒,但地球人發現這些月球壞蛋經不起雨傘的一碰就消失在一團煙霧中。最後他們返回地球,但掉進海洋,順便探訪了海底世界,最終被救回,科學家們也得到嘉獎。
9. 被譽為「現代科幻電影技術的里程碑」的2001太空漫遊,講述了一個怎樣的故事
人類的黎明是單純的敘述人類起源銷畝,應該沒有問題。
後面的劇情主要是:
2001年人類在月球發現了明顯是高等文明建造的黑色石碑,當石碑被挖掘出來歲斗禪後,發出的電磁波指向乎塵了木星。人類為了一探究竟,建造了巨型飛船,前往木星查明真相。
飛船由超級電腦控制,途中電腦發生不明原因的錯誤,2位宇航員擔心電腦可能作出錯誤指令而打算關閉電腦,卻被電腦得知。於是電腦打算除掉所有船員以保全自己。最後主人公憑智力與勇氣成功關閉了電腦。也得知了此行的真正目的。
最後飛船駛入星門(外星人所造的太空站),來到一間房間,原來外星人是人類的啟蒙者,現在他們將最優秀的人類召喚到這里,用黑石碑完成他再一次的進化。。。
10.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1902年的《月球之旅》,這是第一部真正意義上的科幻電影。改編自凡爾納的科幻小說《從地球到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