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使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使

發布時間:2023-04-28 09:03:44

A. 新中國電影中第一部故事片的名字

新中國電影第一部故事片是《橋》(1949年,長影出品),也是新中國電影第一部長故事片
新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是《留下他打老蔣》(1949年長影出品)。

B.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什麼電影

新中國成立後第一部故事片是《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

C.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電影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橋》,由於敏先生導演,於敏先生自1947年開始從事電影工作。在《橋》問世之後,就一舉拿下新中國電影史上五個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寫工農兵,給工農兵看」的人民電影;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電影;第一部體現執政黨知識分子政策的電影和第一部「反現代的現代性電影」。

(3)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使擴展閱讀:

電影內容梗概

1947年冬,東北某鐵路工廠為支持前線,接受了製造搶修松花江鐵橋橋座和鉚釘的任務。當時工廠條件很差,總工程師對完成任務缺乏信心,少數工人也存在著僱傭思想。工人梁日升在修復煉鋼爐時試驗成功用耐火磚代替白雲石的辦法。

之後,經充分發動群眾,克服了一系列困難,終於完成了生產任務。工人們又響應了上級的號召,參加了修橋工作,使大橋及時修復通車。

D.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電影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橋。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4)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使擴展閱讀:

《橋》的劇本大約一半是在膝蓋上完成的。1947年冬初,主持東影的袁牧之和陳波兒提出試拍故事片。於敏來到哈爾濱機車車輛廠體驗生活,3個月後,退出來寫劇本。

於敏生前回憶,「當時招待所已住滿,所內大廳中有圓柱,圓柱周圍是環形的椅子。我佔領了一個圓柱和環形椅。膝蓋是我的寫字台,環椅是我的寶榻。

夜裡,我屈身而卧,如蝦米狀,好處是不受干擾,翻身時,要站起來,轉一個方向,再抱柱而眠。《橋》的初稿大約有一半是在膝蓋上完成的。」

E.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

《橋》
一、《橋》的簡介
這部影片的拍攝一共花了3天時間,完成片長度為3本,約600英尺。按照當時的放映速度晌差大約能放映10分鍾左右。 因此,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實際上是一部戲曲短紀錄片。
以後的幾年中,豐泰照相館在任慶泰的主持下,陸續拍攝了一些其他京劇影片,如俞菊笙、朱文英的《青石山》,許德義的《收關勝》、俞振廷的《白水灘》、《金錢豹》等戲曲的片段。
這些戲曲片段絕大多數是一些武功戲,主演也多是精擅武生行當的京劇演員,這較為符合無聲電影的特點。 任慶泰的電影攝制工作前後持續了4年,共攝成戲曲短片8部。直至1909年因照相館遭遇了一場火災,才停止了拍攝活動,他所拍的這些影片也沒能保存下來。
1949年4月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攝制完成。
1949年在迎接勝利的隆隆炮聲跡謹好中,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了故事片《橋》,從此中國的電影事業掀開了新的一頁。
二、電影帶給人類哪些意義和價值
第一,電影可以擴展我們的視野和世界觀。電影可以通過講述故事、展示場景、塑造人物等方式來擴展我們的視野和思維方式,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不同的文化、歷史和社會現象。例如,許多好萊塢電影都是跨文化的,它們可以讓我們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和思維方式,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和尊重其他文化。
第二,電影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滿足。電影可以讓我們姿鉛感受到各種情感,包括快樂、悲傷、驚奇、緊張等等。它可以讓我們在情感上得到釋放和滿足,也可以讓我們在生活中面對挑戰時得到鼓舞和勇氣。例如,一部好的電影可以讓我們感受到人類的善良、勇氣和智慧,讓我們對生活充滿希望和信心。

F. 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什麼電影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橋》。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派出文化幹部前往東北接管偽「滿洲映畫協會」(日本侵略中國後在東北建立的電影製片廠),1946年10月,在「滿映」的原址上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東影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橋》簡介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這種樸素的具有紀錄風格的創作方法,開啟了新中國電影質朴自然、接近生活的創作新風。對於新中國初期的電影創作產生了一定影響。

G.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哪部電影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橋》,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編劇於敏,導演王濱。

這部影片以飽滿的熱情,塑造了梁日升、老侯頭這樣的新中國工人形象,和以廠長為代表的領導幹部形象。第一次以工人階級為主角出現在銀幕上,這在新中國電影史上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

(7)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使擴展閱讀:

內容梗概

1947年冬,東北某鐵路工廠為支持前線,接受了製造搶修松花江鐵橋橋座和鉚釘的任務。當時工廠條件很差,總工程師對完成任務缺乏信心,少數工人也存在著僱傭思想。

工人梁日升在修復煉鋼爐時試驗成功用耐火磚代替白雲石的辦法。之後,經充分發動群眾,克服了一系列困難,終於完成了生產任務。工人們又響應了上級的號召,參加了修橋工作,使大橋及時修復通車。

劇本反映了成為國家主人的工人階級在管理工廠中的聰明才智和積極性,說明了充分發動和依靠人民群眾是解放戰爭勝利的根本保證。

H.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的主要內容

採納吧,別猶豫了!!!
《橋》是中國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反映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故事片。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攝影:包傑;美工:劉學虎;主要演員:王家乙、江浩、陳強、呂班。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7年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為了配合人民解放軍全面進攻,某鐵路工廠接受了修復松花江鐵橋的任務。在缺乏鋼鐵、煉鋼爐損壞等嚴重困難下,廠長發動共產黨員、積極分子,組織廣大工人日以繼夜地修復了煉鋼爐,制出橋座和鉚釘,在松花江解凍前修復了大橋,支援了解放戰爭。影片通過老梁和老侯頭兩個工人形像的塑造,表現了工人階級擁護共產黨、戰勝困難支援解放戰爭的熱忱,歌頌了他們嶄新的勞動態度和巨大的創造力。這部影片在畫面的構圖,故事的發展,人物的表現等方面,都已經具備了一種健康有力、樸素、明朗的風格,成為中國電影事業上的一座新橋梁。

I. 第一部故事片1949年的是哪一部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今長影)出品的電影《橋》

J.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電影什麼

《橋》。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橋》。新中國是1949年,在飽經戰亂、分裂與貧窮的土地上建立起的一個新政權。

閱讀全文

與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日本倫理電影片排行榜 瀏覽:252
北歐國際電影節簡介 瀏覽:661
神馬電影網秋霞 瀏覽:327
美國二維空間電影 瀏覽:327
印度電影流浪者插曲奴隸 瀏覽:395
嘉陽電影院在哪裡 瀏覽:897
潘多拉電影韓國完整觀看 瀏覽:501
為什麼美國電影主角孩子都有哮喘 瀏覽:884
2016劇情最雷電影 瀏覽:211
如何在電影院看電影 瀏覽:545
美國快餐的電影 瀏覽:642
韓國洗頭電影完整版 瀏覽:22
最新泰國les微電影 瀏覽:617
2018暑期熱門國外電影 瀏覽:882
豆瓣好評青春校園電影 瀏覽:627
桐顏2015電影 瀏覽:95
六月電影2017韓國 瀏覽:348
美國禁播的愛情電影 瀏覽:160
天下第一針電影解說 瀏覽:928
可以買明天的電影票嗎 瀏覽: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