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娘子軍連歌 歌詞
《紅色娘子軍》插曲《娘子軍連歌》歌詞如下: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
奴隸得翻身奴隸得翻身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
奴隸要翻身奴隸要翻身
向前進向前進
我們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娘子軍連歌》創作背景
在最早的文學劇本中,劇作者的目的是在娘子軍連成立時,由新參軍的娘子軍們自己演唱的隊列歌曲,只是為了增加一點成立典禮的庄嚴隆重氣氛,本來並不是很重要的。
因此,當謝晉專門召集攝制組討論音樂構思時,就有人提出《紅色娘子軍》是一部反映革命體裁的影片,在插曲上不必創新,最好以一首革命歷史歌曲代替,這樣才能使整部片子更有歷史感、莊重感,這個主張也得到了在場絕大部分人的贊同。
然而,黃准卻對此不以為然。她說:「革命歷史歌曲雖好,但卻沒有本劇的特點,也沒有海南特色。」她主張影片《紅色娘子軍》一定要有一首娘子軍自已的連歌,並且當眾承諾:「我一定要寫出一首能夠流傳下來的,為群眾喜愛的新的革命歌曲。」
黃准此言一出,大家也不由得被她的決心鎮住了,一致同意由她來為影片創作一首新的「娘子軍連歌」。
黃准在眾人面前「誇下海口」,實在是她太喜歡這個劇本了。然而,她也知道要創作出一首好歌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為了創作好歌曲,黃准接受任務後,立即與攝制組及編劇梁信一起乘一架小飛機到海口體驗生活。
當晚,他們觀看了海南地方戲——瓊劇版的《紅色娘子軍》。黃准看了演出後,不僅對劇中人物、情節有了進一步的了解,而且被劇中音樂深深吸引了。
優美而委婉的旋律、新穎別致的樂器音色,還有那帶有特殊風味及特殊效果的打擊樂都令她大開眼界、驚嘆不已,並由此確定了她為影片音樂創作的基調。
此後,她又先後三下海南,遍訪當年紅色娘子軍戰斗生活過的地方及尚健在的娘子軍戰士,收集了眾多海南民歌,仔細分析海南民歌的特點。「向前進,向前進……」一天她訪問娘子軍戰士歸來後,腦海中浮現著娘子軍戰士的颯爽英姿,她就開始了歌曲的創作。
然而這首歌只開了個頭,她卻創作不下去了,一連數日她都只在這幾個字前徘徊,怎麼辦?黃准為此大傷腦筋,她真想放棄這首歌。
然而,當她想到自已的承諾,想到劇中的英雄人物,她又振作起來。
終於有一天,在拍攝現場,當她看到影片中黨代表洪常青在烈火中英勇就義的場面時,那仇恨的火焰和青春的熾熱一下子就讓她找到了歌曲的創作靈感,隨即生活的積累像火山一樣噴發出來:「向前進,向前進,戰士的責任重,婦女的怨仇深。古有花木蘭 ,替父去從軍。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向前進,向前進……」
經過反復思索和艱苦創作,一首短促有力、濃郁深沉,且富有海南特點的《娘子軍連歌》在她的筆下誕生了。電影《紅色娘子軍》上映後,《娘子軍連歌》隨著影片的播映唱遍大江南北,成為電影插曲中的經典之作。
㈡ 關於音樂常識的手抄報
高考音樂常識
60
條
1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
2
.《國際歌》的詞作者是歐仁
·
鮑狄埃(法),曲作者是比爾
·
狄蓋特(法)。
3
.《我的祖國》是影片《上甘嶺》的插曲,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
4
.《翻身的日子》是一首民樂合奏曲,由朱踐耳作曲。
5
.《要做共產主義接班人》是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由喻成功、余遠榮作詞作曲。
6
.音樂語言的基本要素有節奏、節拍、旋律、音色、力度、速度、和聲、復調等,其中
以節奏、旋律、和聲三要素最為重要。
7
.《澧水船夫號子》是湖南民歌,《放馬山歌》是雲南民歌,《腳夫調》是陝西民歌,
《茉莉花》
是江蘇民歌,
《沂蒙山小調》
是山東民歌,
《交城山》
是山西民歌,
《軍民大生產》
是隴東民歌,《小河淌水》是雲南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是四川民歌。
8
.中國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三大類。
9
.《紅星歌》是電影《閃閃的紅星》的主題歌,是一首童聲合唱曲,由鄔大為、魏寶貴
作詞,傅庚辰作曲。
10
.《早晨》是一首笛子獨奏曲,由趙松庭作曲。《瑤族舞曲》是一首根據瑤族民歌改
編而成的民族器樂曲,由鐵山、茅源作曲。
11
.《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性古曲,全曲共分為十段:江樓鍾鼓、月上
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雲深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瀨、欵乃歸舟和尾聲。
12
.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它是以音響的聽覺感知、情感體驗、想像聯想、理解認
識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
欣賞音樂一般可分為知覺的欣賞、
情感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
三個層次。
13
.劉天華是江蘇江陰人,我國優秀的民族作曲家、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主要代表作
有《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光明行》等二胡獨奏曲。
14
.常見的民族樂器有笛子、二胡、板胡、箏、嗩吶、揚琴、柳琴、三弦、琵琶等。其
中竹笛一般分為曲笛和梆笛兩大類。
15
.民族樂隊常見的編制形式有民族管弦樂隊、絲竹樂隊、吹打樂隊、蘆笙樂隊等,其
中以民族管弦樂隊最常見。
民族管弦樂隊又分為管樂器組、
弓弦樂器組、
撥弦樂器組和打擊樂
器組四個部分。
16
.聶耳,雲南玉溪人,原名聶守信,是我國著名的人民音樂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賣
報歌》《大路歌》《畢業哥》《義勇軍進行曲》及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
17
.《鐵蹄下的歌女》是聶耳為影片《風雲兒女》所寫的插曲。
18
.賀綠汀,湖南邵東人,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游擊
2013高考復習全攻略
知識點全集一模題庫二模題庫三模題庫高考真題
2
/
4
隊歌》《嘉陵江上》、管弦樂曲《晚會》《森吉德馬》、鋼琴曲《牧童短笛》。
19
.聲樂的演唱形式有獨唱、齊唱、重唱、對唱、合歌、輪唱等。聲樂曲的體裁形式有
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諷刺歌曲、詼諧歌曲、搖籃曲等。
20
.器樂的表演形式有獨奏、齊奏、重奏、對唱、合奏等。器樂曲的體裁形式有交響曲、
組曲、協奏曲、序曲、室內樂、前奏曲、進行曲、幻想曲、奏鳴曲、迴旋曲、變奏曲等。
21
.《拉網小調》是日本民歌,《桔梗謠》是朝鮮民歌,《梭羅河》是印度尼西亞民歌,
《小杜鵑》
是波蘭民歌,
《伏爾加船夫曲》
是俄羅斯民歌,
《紅河谷》
是加拿大民歌,
《桑塔
·
露
琪亞》是義大利民歌,《克里門泰因》是美國民歌。
22
.《雨打芭蕉》是一首由箏、高胡、揚琴三重奏的民間樂曲。
23
.鄭律成,朝鮮人,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延安頌》、
歌劇《望夫雲》等。
24
.貝多芬,德國人,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代表作有交響曲
9
部,其中第三交響曲
稱為《英雄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稱為《命運交響曲》、第六交響曲稱為《田園交響曲》、第
九交響曲稱為《合唱交響曲》。另有鋼琴協奏曲
5
部、鋼琴奏鳴曲
32
首、小提琴奏鳴曲
10
首、
弦樂四重奏
16
首、管弦樂曲《埃格蒙特》及大量的聲樂曲等。
25
.《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主題合唱歌曲,《獻給愛麗絲》是貝多芬的特性
鋼琴曲。
26
.舒柏特,奧地利作曲家,被世人譽為
「
歌曲之王
」
。主要代表作有歌曲《魔王》《野玫
瑰》
《鱒魚》
、
聲樂套曲
《美麗的磨坊姑娘》
《冬之旅》
、
交響曲
《
b
小調(未完成)
交響曲》
、
鋼琴曲《軍隊進行曲》、鋼琴五重奏《鱒魚》等。
27
.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被譽為
「
天才音樂家
」
,主要代表作有歌劇《費加羅的婚禮》
《唐
·
璜》
《魔笛》、交響曲《
bE
大調交響曲》
《
g
小調交響曲》及鋼琴曲《土耳其進行曲》等
大量作品。
28
.《藍色多瑙河》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
·
施特勞斯的代表作,他被譽為
「
圓舞曲之王
」
。
29
.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主要作品有《
e
小調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
b
小調大
提琴協奏曲》《狂歡節序曲》和歌劇《水仙女》等。
30
.柴可夫斯基,俄國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歌劇《奧涅金》《黑桃皇後》、舞劇《天
鵝湖》
《胡桃夾子》《睡美人》、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第六
b
小調(悲愴)
交響曲》及《
bb
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
B
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義大利隨想曲》等。
31
.歌劇是將音樂、戲劇、文學(詩歌)、舞台美術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歐洲歌劇
是最早源於
16
世紀的義大利,它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及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
場面及說白等藝術形式所組成。
歐洲歌劇的典型代表秦有
《卡門》
(比才作曲)
《茶花女》
(威
爾第作曲《伊凡
·
蘇薩寧》(格林卡作曲)等。中國歌劇的典型代表作有《白毛女》《劉胡蘭》
《洪湖赤衛隊》《江姐》等。
3
/
4
32
.舞劇是一種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法,綜合音樂、美術、文學等藝術形式,表現特定
的人物和戲劇情節的舞台表演藝術。
歐洲稱為芭蕾舞劇。
古典芭蕾舞劇的代表作有柴可夫斯基
的三部名作(見
30
舉例),中國芭蕾舞劇的代表作是《紅色娘子軍》。
33
.外國管弦樂隊共分為木管組、銅管組、弦樂組和打擊樂組四個部分。常用的樂器有:
木管組
——
長笛、
單簧管、
雙簧管、
英國管、
大管等,
銅管組
——
小號、
圓號、
長號、
大號等,
弦樂組
——
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34
.戲曲是我國的傳統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表演等
各種因素的綜合性藝術。
35
.京劇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僵性劇種。現代京劇的代表劇有《智取威虎山》《紅燈
記》。
36
.花鼓戲是湖南省的地方戲,代表戲有《劉海砍樵》《打銅鑼》《補鍋》等。
37
.黃梅戲是安徽省的地方戲,代表戲有《天仙配》《女附馬》等。
38
.華彥鈞
,
我國民
間音樂家,又名阿炳,江蘇無錫人。代表作有琵琶曲《大浪淘沙》
《昭君出塞》、二胡曲《二
泉映月》《聽松》等。
39
.冼星海,廣東番禺人,我國著名的人民音樂家。代表作有歌曲《黃河大合唱》《到
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游擊軍》等
500
多首、交響曲《民族解放》和《神聖之戰》、
交響組曲《滿江紅》等。
40
.黃自,我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代表作有歌曲《抗敵歌》《旗正飄飄》《玫瑰三
願》、清唱劇《長恨歌》等。
41
.馬可,江蘇徐州人,我國作曲家、音樂學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南泥灣》《咱們
工人有力量》、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小二黑結婚》《白毛女》、管弦樂《陝北組曲》
等。
42
.張肖虎,江蘇人,我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交響詩《蘇武》、大型
民族舞劇《寶蓮燈》。
43
.大合唱是大型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等形式。組歌是由
許多歌曲組成的一種聲樂套曲形式。
44
.《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的代表作,共分八個樂章,其中最著名的是《黃河船夫曲》
《黃河頌》《黃水謠》《河邊對口唱》《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
45
.
《長征組歌》由肖華作詞,晨耕、生茂、唐珂、遇秋作曲,主要歌曲有《告別》
《遵
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過雪山草地》《報喜》等。
46
.《祖國頌》是喬羽作詞、劉熾作曲的四部合唱曲。
47
.《這一仗打得真漂亮》《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是歌劇《洪湖赤衛隊》的選曲。
48
.《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影片《鐵道游擊隊》的插曲,由呂其明作曲。
49
.《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我國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歌曲。
50.《紅梅贊》是歌劇《江姐》的主題歌,《扎紅頭繩》是歌劇《白毛女》的選段。 51.《歌唱祖國》由王莘作詞作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由火星作詞作曲,《牧馬之歌》由石夫作詞作曲。
52.《春節序曲》是我國著名作曲家李煥之創作的一首管弦樂合奏曲。
53.《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何占豪、陳鋼創作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小提琴協奏曲。 54.《陝北民歌主題變奏曲》是我國著名鋼琴家周廣仁根據陝北民歌《三十里鋪》改編的一首敘事性鋼琴曲。
55.交響詩《嘎達梅林》是辛滬光創作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交響性作品。
56.我國的曲藝音樂品種相當豐富,一般可分為鼓詞、彈詞、道情、牌子曲、琴書五大類。
57.肖邦是波蘭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鋼琴作品,代表作有《軍隊波蘭舞曲》《英雄波蘭舞曲》《革命練習曲》等。
58.《我的太陽》是世界著名的抒情歌曲,由義大利的卡普羅作詞、卡普阿作曲。 59.《跳蚤之歌》由德國大詩人歌德作詞,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作曲。 60.交響素描《大海》是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名作。
這個你可以挑一些。。畫幾個美麗的圖案,我幫你把資料搞定了那麼這後面你就自己來決定了,(*^__^*) 嘻嘻……
㈢ 電視劇 紅色娘子軍 插曲
1.紅色娘子軍軍歌
向前進模敏,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共產主義真當是領路人.
奴隸得翻身,奴隸得翻身.
奴隸要翻身,奴隸要翻身.
向~前~進~,向~前~進~
我們戰士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
2.紅色娘子軍
萬泉河水清又清,
我編斗笠送紅軍.
軍愛民來民擁軍,
軍民團結一家辯虧親.
萬泉河水清又清,
我編斗笠送紅軍.
軍愛民來民擁軍,
軍民團結打敵人.
紅區風光好,軍民一家親.
萬泉河水清又清攜碼神,
我編斗笠送紅軍,
軍民團結向前進.
㈣ 高考音樂學(藝術管理)、文化產業管理專業筆試內容中的藝術管理綜合知識和音樂作品風格聽辨是什麼意思
推薦兩本書
1、《高考音樂強化訓練 西方音樂名家名作主題聽辨卷》
2、《高考音樂強化訓練·中國音樂名家名作主題聽辨卷》
下面是一些音樂常識,也是需要知道的內容。
網路一下「音樂常識考試復習題」就出來了。
1.《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原名《義勇軍進行曲》,由田漢作詞,聶耳作曲。
2.《國際歌》的詞作者是歐仁·鮑狄埃(法),曲作者是比爾·狄蓋特(法)。
3.《我的祖國》是影片《上甘嶺》的插曲,由喬羽作詞,劉熾作曲。
4.《翻身的日子》是一首民樂合奏曲,由朱踐耳作曲。
5.《要做共產主義接班人》是一首優秀的兒童歌曲,由喻成功、余遠榮作詞作曲。
6.音樂語言的基本要素有節奏、節拍、旋律、音色、力度、速度、和聲、復調等,其中以節奏、旋律、和聲三要素最為重要。
7.《澧水船夫號子》是湖南民歌,《放馬山歌》是雲南民歌,《腳夫調》是陝西民歌,《茉莉花》是江蘇民歌,《沂蒙山小調》是山東民歌,《交城山》是山西民歌,《軍民大生產》是隴東民歌,《小河淌水》是雲南民歌,《太陽出來喜洋洋》是四川民歌。
8.中國民歌的主要形式有勞動號子、山歌、小調三大類。
9.《紅星歌》是電影《閃閃的紅星》的主題歌,是一首童聲合唱曲,由鄔大為、魏寶貴作詞,傅庚辰作曲。
10.《早晨》是一首笛子獨奏曲,由趙松庭作曲。《瑤族舞曲》是一首根據瑤族民歌改編而成的民族器樂曲,由鐵山、茅源作曲。
11.《春江花月夜》是一首典雅優美的抒情性古曲,全曲共分為十段:江樓鍾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疊、水雲深際、漁歌唱晚、回瀾拍岸、橈鳴遠瀨、欵乃歸舟和尾聲。
12.欣賞音樂是一種審美活動,它是以音響的聽覺感知、情感體驗、想像聯想、理解認識相結合的一種特殊的認識過程。欣賞音樂一般可分為知覺的欣賞、情感的欣賞和理智的欣賞三個層次。
13.劉天華是江蘇江陰人,我國優秀的民族作曲家、演奏家和音樂教育家,主要代表作有《病中吟》《月夜》《空山鳥語》《光明行》等二胡獨奏曲。
14.常見的民族樂器有笛子、二胡、板胡、箏、嗩吶、揚琴、柳琴、三弦、琵琶等。其中竹笛一般分為曲笛和梆笛兩大類。
15.民族樂隊常見的編制形式有民族管弦樂隊、絲竹樂隊、吹打樂隊、蘆笙樂隊等,其中以民族管弦樂隊最常見。民族管弦樂隊又分為管樂器組、弓弦樂器組、撥弦樂器組和打擊樂器組四個部分。
16.聶耳,雲南玉溪人,原名聶守信,是我國著名的人民音樂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賣報歌》《大路歌》《畢業哥》《義勇軍進行曲》及民樂合奏曲《金蛇狂舞》。
17.《鐵蹄下的歌女》是聶耳為影片《風雲兒女》所寫的插曲。
18.賀綠汀,湖南邵東人,我國著名的作曲家、音樂教育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游擊隊歌》《嘉陵江上》、管弦樂曲《晚會》《森吉德馬》、鋼琴曲《牧童短笛》。
19.聲樂的演唱形式有獨唱、齊唱、重唱、對唱、合歌、輪唱等。聲樂曲的體裁形式有頌歌、抒情歌曲、敘事歌曲、諷刺歌曲、詼諧歌曲、搖籃曲等。
20.器樂的表演形式有獨奏、齊奏、重奏、對唱、合奏等。器樂曲的體裁形式有交響曲、組曲、協奏曲、序曲、室內樂、前奏曲、進行曲、幻想曲、奏鳴曲、迴旋曲、變奏曲等。
21.《拉網小調》是日本民歌,《桔梗謠》是朝鮮民歌,《梭羅河》是印度尼西亞民歌,《小杜鵑》是波蘭民歌,《伏爾加船夫曲》是俄羅斯民歌,《紅河谷》是加拿大民歌,《桑塔·露琪亞》是義大利民歌,《克里門泰因》是美國民歌。
22.《雨打芭蕉》是一首由箏、高胡、揚琴三重奏的民間樂曲。
23.鄭律成,朝鮮人,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歌》《延安頌》、歌劇《望夫雲》等。
24.貝多芬,德國人,世界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代表作有交響曲9部,其中第三交響曲稱為《英雄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稱為《命運交響曲》、第六交響曲稱為《田園交響曲》、第九交響曲稱為《合唱交響曲》。另有鋼琴協奏曲5部、鋼琴奏鳴曲32首、小提琴奏鳴曲10首、弦樂四重奏16首、管弦樂曲《埃格蒙特》及大量的聲樂曲等。
25.《歡樂頌》是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主題合唱歌曲,《獻給愛麗絲》是貝多芬的特性鋼琴曲。
26.舒柏特,奧地利作曲家,被世人譽為「歌曲之王」。主要代表作有歌曲《魔王》《野玫瑰》《鱒魚》、聲樂套曲《美麗的磨坊姑娘》《冬之旅》、交響曲《b小調(未完成)交響曲》、鋼琴曲《軍隊進行曲》、鋼琴五重奏《鱒魚》等。
27.莫扎特,奧地利作曲家,被譽為「天才音樂家」,主要代表作有歌劇《費加羅的婚禮》《唐·璜》《魔笛》、交響曲《bE大調交響曲》《g小調交響曲》及鋼琴曲《土耳其進行曲》等大量作品。
28.《藍色多瑙河》是奧地利作曲家約翰·施特勞斯的代表作,他被譽為「圓舞曲之王」。
29.德沃夏克,捷克作曲家,主要作品有《e小調第九(自新大陸)交響曲》《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狂歡節序曲》和歌劇《水仙女》等。
30.柴可夫斯基,俄國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歌劇《奧涅金》《黑桃皇後》、舞劇《天鵝湖》《胡桃夾子》《睡美人》、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第五交響曲》《第六b小調(悲愴)交響曲》及《bb小調第一鋼琴協奏曲》《B大調小提琴協奏曲》《義大利隨想曲》等。
31.歌劇是將音樂、戲劇、文學(詩歌)、舞台美術融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歐洲歌劇是最早源於16世紀的義大利,它通常由詠嘆調、宣敘調及重唱、合唱、序曲、間奏曲、舞蹈場面及說白等藝術形式所組成。歐洲歌劇的典型代表秦有《卡門》(比才作曲)《茶花女》(威爾第作曲《伊凡·蘇薩寧》(格林卡作曲)等。中國歌劇的典型代表作有《白毛女》《劉胡蘭》《洪湖赤衛隊》《江姐》等。
32.舞劇是一種以舞蹈為主要表現手法,綜合音樂、美術、文學等藝術形式,表現特定的人物和戲劇情節的舞台表演藝術。歐洲稱為芭蕾舞劇。古典芭蕾舞劇的代表作有柴可夫斯基的三部名作(見30舉例),中國芭蕾舞劇的代表作是《紅色娘子軍》。
33.外國管弦樂隊共分為木管組、銅管組、弦樂組和打擊樂組四個部分。常用的樂器有:木管組——長笛、單簧管、雙簧管、英國管、大管等,銅管組——小號、圓號、長號、大號等,弦樂組——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提琴。
34.戲曲是我國的傳統戲劇形式,是包含文學、音樂、舞蹈、美術、武術、雜技表演等各種因素的綜合性藝術。
35.京劇是我國最具有代表性的僵性劇種。現代京劇的代表劇有《智取威虎山》《紅燈記》。
36.花鼓戲是湖南省的地方戲,代表戲有《劉海砍樵》《打銅鑼》《補鍋》等。
37.黃梅戲是安徽省的地方戲,代表戲有《天仙配》《女附馬》等。
38.華彥鈞,我國民間音樂家,又名阿炳,江蘇無錫人。代表作有琵琶曲《大浪淘沙》《昭君出塞》、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等。
39.冼星海,廣東番禺人,我國著名的人民音樂家。代表作有歌曲《黃河大合唱》《到敵人後方去》《在太行山上》《游擊軍》等500多首、交響曲《民族解放》和《神聖之戰》、交響組曲《滿江紅》等。
40.黃自,我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代表作有歌曲《抗敵歌》《旗正飄飄》《玫瑰三願》、清唱劇《長恨歌》等。
41.馬可,江蘇徐州人,我國作曲家、音樂學家,主要代表作有歌曲《南泥灣》《咱們工人有力量》、秧歌劇《夫妻識字》、歌劇《小二黑結婚》《白毛女》、管弦樂《陝北組曲》等。
42.張肖虎,江蘇人,我國音樂教育家、作曲家。主要代表作有交響詩《蘇武》、大型民族舞劇《寶蓮燈》。
43.大合唱是大型多樂章的聲樂套曲,包括獨唱、重唱、對唱、齊唱等形式。組歌是由許多歌曲組成的一種聲樂套曲形式。
44.《黃河大合唱》是冼星海的代表作,共分八個樂章,其中最著名的是《黃河船夫曲》《黃河頌》《黃水謠》《河邊對口唱》《保衛黃河》《怒吼吧!黃河》。
45.《長征組歌》由肖華作詞,晨耕、生茂、唐珂、遇秋作曲,主要歌曲有《告別》《遵義會議放光輝》《四渡赤水出奇兵》《過雪山草地》《報喜》等。
46.《祖國頌》是喬羽作詞、劉熾作曲的四部合唱曲。
47.《這一仗打得真漂亮》《看天下勞苦人民都解放》是歌劇《洪湖赤衛隊》的選曲。
48.《彈起我心愛的土琵琶》是影片《鐵道游擊隊》的插曲,由呂其明作曲。
49.《在希望的田野上》是我國著名作曲家施光南作曲的歌曲。
50.《紅梅贊》是歌劇《江姐》的主題歌,《扎紅頭繩》是歌劇《白毛女》的選段。
51.《歌唱祖國》由王莘作詞作曲,《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由火星作詞作曲,《牧馬之歌》由石夫作詞作曲。
52.《春節序曲》是我國著名作曲家李煥之創作的一首管弦樂合奏曲。
53.《梁山伯與祝英台》是何占豪、陳鋼創作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小提琴協奏曲。
54.《陝北民歌主題變奏曲》是我國著名鋼琴家周廣仁根據陝北民歌《三十里鋪》改編的一首敘事性鋼琴曲。
55.交響詩《嘎達梅林》是辛滬光創作的一首具有民族風格的交響性作品。
56.我國的曲藝音樂品種相當豐富,一般可分為鼓詞、彈詞、道情、牌子曲、琴書五大類。
57.肖邦是波蘭著名的鋼琴家、作曲家。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鋼琴作品,代表作有《軍隊波蘭舞曲》《英雄波蘭舞曲》《革命練習曲》等。
58.《我的太陽》是世界著名的抒情歌曲,由義大利的卡普羅作詞、卡普阿作曲。
59.《跳蚤之歌》由德國大詩人歌德作詞,俄國作曲家穆索爾斯基作曲。
60.交響素描《大海》是法國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的名作。
㈤ 關於考武漢音樂學院的音樂論文和調律
武漢音樂學院2010年普通本科音樂學(理論)、音樂學(藝術管理)方向考試科目《中外音樂基礎知識》考試大綱音 樂 家中 國 孔子※、墨翟、屈原※、荀況、李延年※、京房、桓譚、蔡邕、阮籍、嵇康、李隆基、
沈括、姜夔※、郭沔、關漢卿※、王實甫※、朱載堉※、湯顯祖※、湯應曾、吳畹卿、
梅蘭芳※、裘盛戎、駱玉笙、徐麗仙、沈心工、李叔同※、肖友梅※、王光祈、趙元任※、
華彥鈞※、劉天華※、管平湖、賀綠汀※、黃自※、冼星海※、聶耳※、馬可※、施光南※、
瞿希賢※、李煥之※、丁善德※、張寒暉、金湘、黎英海、陳其鋼、何占豪、張曉峰、
吳祖強、杜鳴心、王慧然、秦詠誠、鄭秋風、王立平、傅庚辰、瞿小松、汪立山、朱踐耳、
李煥之、辛滬光 外 國 維瓦爾第、亨德爾、巴赫※、海頓※、莫扎特※、貝多芬※、韋伯※、威爾第※、羅西尼※、
舒伯特※、柏遼茲※、格林卡※、門德爾松※、肖邦※、舒曼※、李斯特※、瓦格納※、
斯美塔那、約翰·施特勞斯※、福斯特※、勃拉姆斯※、包羅丁、聖·桑※、比捷※、
穆索爾斯基※、柴可夫斯基※、德沃夏克※、格里格※、里姆斯基·科薩科夫※、普契尼※、
德彪西※、迪卡斯、西貝柳斯※、卡魯索、拉赫瑪尼諾夫、勛伯格※、肖斯塔科維奇、萊斯勒、
拉威爾※、巴托克、斯特拉文斯基※、柯達伊※、普羅科菲耶夫※、奧涅格、奧爾夫※、羅伯遜、
格什溫※、杜那耶夫斯基、格羅菲、哈恰圖良、卡拉揚※、布里頓、帕瓦羅蒂※、多明戈※、
科普蘭、格里埃爾、拉維香卡、列庫奧納 音 樂 作 品 欣 賞 與 介 紹 中 國 歌曲《義勇軍進行曲》※、《松花江上》※、《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陸上》 、《祝酒
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贊歌》、《酒歌》(藏族民歌)、
《瑪依拉》、《跳月歌》、《詩經五首》,《天作》、《唐詩三首》、抒情詩《水調歌
頭》、《黃水謠》、《怒吼吧!黃河》)※、長征組歌《紅軍不怕遠征難》※、《滿懷深情
忘北京》、《我愛你,中國》、《枉凝眉》、《老忠叔敲鍾報警》、《胡笳吟》、《嘎達梅林》 《平川號子》※、《趕牲靈》、《趕馬調》、《茉莉花》※、《天烏烏》、《小白菜》※、
《沂蒙山小調》※、《四海》、《我的金色阿勒泰》、《五月蟬蟲唱得好》 《祖國頌》※、《長城謠》※、歌劇《白毛女》※、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曲※、《誰不說
俺家鄉好》——故事片《紅日》插曲、《大鬧天宮》、《重整河山待後生》、《枉凝眉》、
《沁園春 雪》※、《紅色娘子軍連歌》、《鐵蹄下的歌女》、《漁陽鼙鼓動起來》、《吐魯
番的葡萄熟了》※、《牧歌》、《長征組歌》、《思念》、《天堂》、《黃孩子》、《讓世
界充滿愛》、《教我如何不想他》※、《嘉陵江上》※《同一首歌》※、《四海》※、《上
去高山望平川》※ 戲曲與曲藝《老爹爹清晨氣前去自首》※、《包龍圖打坐在開封府》※、《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
《滿工對唱》、《甘灑熱血寫春秋》 、《劉大哥講話理太偏》※、《醜末寅初》京韻大鼓
※、《新木蘭辭》蘇州彈詞※、《蝶戀花·答李淑一》評彈、《聯絡員身負著千斤重擔》、
《十八相送》※、 《做人要做這樣的人》、《祖國的好山河寸土不讓》、《誰說女子不如男》、《寶玉哭
靈》、《巧兒我自幼兒許配趙家》、《清粼粼的水來藍盈盈的天》、《沒有眼淚,沒有悲
傷》※、《綉紅旗》、《紫藤花》、舞劇《絲路花雨》、《反彈琵琶》)、舞劇《紅色娘子
軍》、《快樂的女戰士》、《斗笠舞及軍民集體舞》)、《山在虛無飄渺間》、《白毛女》
※、《黃河大合唱》※、舞劇《紅色娘子軍》※ 器樂《江河水》※、《流水》※、《十面埋伏》※、《百鳥朝鳳》※、《春江花月夜》※、《梅
花三弄》、《十二木卡姆》選曲※、 《喜洋洋》(民族管弦樂)、《孔雀東南飛》、《琵琶行》、《梁山伯與祝英台》、《瑤族
舞曲》、《彝族舞曲》、《蔭中鳥》、《百鳥朝鳳》(嗩吶獨奏曲)、《空山鳥語》、《頂
嘴》、《濤聲》、《觀花山壁畫有感》《蜜蜂過江》、《嘎達梅林》※、《百年滄桑》、
《春江花月夜》(民族管弦樂隊)、《良宵》※、《二泉映月》※、《豐收鑼鼓》、《梁山
伯與祝英台》※、《長征組曲》※、《Mong Dong》(動畫片)、《春節序曲》※ 外 國 作 曲 家 創 作 《吉普賽之歌》、《葬禮進行曲》、《馬賽曲》※、《國際歌》※、《第四十交響曲》、
《第五交響曲》※、《櫻花》、《馬車從天上下來》、《伏爾加船夫曲》、《菩提樹》、
《歡樂頌》※、《少先隊員植樹歌》、《飲酒歌》※、《鬥牛士之歌》※、《月亮頌》※、
《波羅維茨人之歌》、《晴朗的一天》※、歌劇《卡門》序曲※、《在山魔的宮中》、《蘇
爾維格之歌》※、舞劇《天鵝湖》※、舞劇《胡桃夾子》、《俄羅斯舞曲》、《祭獻之
舞》、《馬刀舞》、《波萊羅舞曲》、《紅梅花兒開》、《雪絨花》※、組曲《圖畫展覽
會》、《天鵝》、《野蜂飛舞》、《十一月·雪橇》、《林肯肖像》、《舍赫拉查得》、
《1812序曲》※、《C大調前奏曲》、《c小調練習曲》、《如歌的行板》、《聲樂協奏
曲》、《弦樂、打擊樂與鋼片琴音樂》 《藍色多瑙河》※、《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水上音樂組曲》第一曲、第二曲、《D大調
第104交響曲》第一樂章、《G大調弦樂小夜曲》第一樂章※、《命運》第一樂章※、《英雄
凱旋歌》、《渴望春天》、《搖籃曲》、(《婚禮進行曲》※、《沃爾塔瓦》——選自交響
詩套曲《我的祖國》※、《在中亞西亞草原上》※、《1812序曲》※、《芬蘭頌》※、《新
大陸交響曲》第二樂章※、《培爾金特》選曲「晨景」「三神殿」※、《邀舞》※、《拉科
齊進行曲》※、《降B大調瑪祖卡舞曲》※、《夢幻曲》※、《匈牙利狂想曲第二號》※、
《e小調小提琴協奏曲》第一樂章、《飲酒歌》、《晴朗的一天》、《水中倒影》※、《波萊
羅》※、《太平洋231》、《大峽谷組曲》——「日出」、「暴風雨」、《藍色狂想曲》片段
※、《<空虛>布魯斯和<楓葉>拉格泰姆》片段、《哆來咪》※、《童年的回憶》、《秋
葉》、《西波捏》※、《新大陸交響曲》※、《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 世
界
音
樂《早晨的拉格》、《櫻花》、《佳美蘭音樂》※、《迦納民間音樂》※、《古諾人的尤勒
舞》、《西波涅》、《飛馳的鷹》 音 樂 知 識 與 常 識
中國京劇、越劇、豫劇、評劇、中國新歌劇、電影電視音樂、琴歌、清唱劇、漢族民歌※、漢族民間器樂
※、編鍾、少數民族音樂、戲曲音樂、京劇音樂※、黃梅戲、曲藝音樂、京韻大鼓、蘇州彈詞、群眾
歌曲、藝術歌曲※、舞劇、中國近現代音樂、同聲合唱與混聲合唱、組曲、序曲、組歌
西 方 歌劇、舞劇、弦樂四重奏、巴羅克時期音樂※、托卡塔、賦格、古典主義音樂※、交響曲、奏明曲
式、浪漫主義音樂※、瑪祖卡、歌劇序曲、詠嘆調、宣敘調、狂想曲、迴旋曲式、交響詩※、交響音
畫、民族樂派、20世紀音樂※、印象主義音樂※、表現主義與十二音音樂、通俗音樂、爵士音樂、音
樂劇※
世 界 印度音樂、樂器西塔爾、日本音樂、佳美蘭音樂、印度尼西亞音樂、樂器馬林巴、非洲音樂、拉丁美
洲音樂
社 會 音樂藝術、音樂的基礎要素與表現手段、怎樣欣賞音樂、怎樣提高音樂欣賞能力、音樂與其它藝術、
音樂的社會功能、實用音樂與背景音樂
中 國 作 品 《長城謠》、《太陽出來喜洋洋》※、《小放牛》、《三十里鋪》※、《放馬山歌》※、《小河淌
水》※、《揚州慢》、《霓裳中序》、《雨打芭蕉》、《森吉德瑪》、《牧歌》、《阿拉木汗》※、
《阿瑪勒火》、《遠方的客人請你流下來》※、《漁歌》、《設壇台祭東風相助周郎》、《聽他一番
心酸話》、《按龍泉,血淚灑征袍》、《長征》、《碼頭工人歌》、《問》※、《在太行山上》※、
《延安頌》、《思鄉曲》、《北京喜訊到邊塞》※、《洪湖水,浪打浪》——選自歌劇《洪湖赤衛
隊》※、《綉紅旗》、舞劇《小刀會》序曲※、《水草舞和婚禮舞》、《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曲》、
《長城隨想曲》、《黃河》※、《涉江采芙蓉》、《長城長》、《愛的奉獻》
外 國 作 品
西
方
作
品 《第九交響曲第四樂章》※、《鱒魚》※、《軍隊進行曲》※、《威廉退爾》序曲※、《夢
幻曲》※、《降A大調波蘭舞曲》※、《阿萊城姑娘》第二組曲選曲——「小步舞曲」「法
郎多爾舞曲」※、《哈利路亞》、《管弦樂組曲》、《小夜曲》、《土耳其進行曲》※、
《獻給愛麗絲》、《天方夜談》交響組曲第一樂章、《卡瑪林斯卡亞幻想曲》、《圖畫展覽
會》選曲「漫步」「牛車」「小雞的舞蹈」「基輔大門」、《斯拉夫舞曲》第一二號、《挪
威舞曲》第二號、《大海》第一首、《獻祭之舞》※、《一個華沙倖存者》
世
界
音
樂 《星星索》、《阿里郎》、《搖籃曲》、《迦納民間音樂》、《美麗的小天使》、《卡利普
索民謠》、《老人河》、《伏爾加船夫曲》、《夏天最後一朵玫瑰》 思 考 題 1、 學會並背唱歌劇《白毛女》中《北風吹》和《十里風雪》唱段。 2、熟讀本課節錄的《禮記·樂記》一書《樂本篇》的文字。結合本課聽賞的內容和你聽過的音樂,討論聲音形
態與情感表現的一般對應關系。 3、熟悉並背唱本課摘引的《喜洋洋》兩段旋律。 4、談談你聽《江河水》引起的聯想。※ 5、結合課內欣賞的曲目,簡述旋律在音樂作品中的表現作用。 6、根據學過的中國近現代歷史知識,分別探討《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
田野上》、《春天的故事》這五首歌曲與它們所產生的時代背景的聯系。 7、從對《歌唱祖國》、《我們走在大路上》、《祝酒歌》、《在希望的田野上》、《春天的故事》這幾首歌曲
的感受,描述它們體現的時代風格。 8、分別將《贊歌》和《跳月歌》所使用的音從低至高(多次重用的音只計一次)排列起來,觀察這兩個音列各
有什麼特點。 9、背唱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主部主題和貝多芬《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主、副部主題。 10、以莫扎特《第四十交響曲》第一樂章為例,談談你對莫扎特「含著眼淚的歡笑」以及純潔、明凈的音樂風格
的理解。 11、為什麼說「通過斗爭,取得勝利」是貝多芬主要音樂作品的基調。試以他的《第五交響曲》第一樂章為例,
談談你的感受。 12、在多次聽賞的基礎上,跟著錄音小聲哼唱《春曉》,細心揣摩詞曲結合所表達的詩意。 13、有表情地朗讀本課節選的《黃河大合唱》三個樂章的朗誦詞。 14、按課本提供的樂譜和聲部劃分,練習《過雪山草地》片段(合唱1-20小節)。 15、復頌《菩提樹》的歌詞,並小聲哼唱曲調,結合樂譜體會:(1)三次用E大調演唱的旋律,相互間有什麼聯
系。(2)兩次用e小調演唱的段落,表達了什麼樣的情緒。 16、背唱《歡樂頌》音樂主題、 17、跟隨錄音學唱京劇《紅燈記》鐵梅唱段《做人要做這樣的人》後半段(從「鐵梅啊!年齡十七不算小」至結
束),逐句琢磨唱腔與語言聲調之間的聯系。 18、下面列舉的戲劇表演名家分別是哪一劇種具有代表性的演員:馬連良、尚小雲、常香玉、小白玉霜、荀慧
生、袁雪芬、蓋叫天。 19、以課外小組活動形式,學唱歌劇《江姐》選段《綉紅旗》。 20、觀看中國歌劇的錄像。 21、組織觀看有關外國歌劇的錄像片。 22、在聽賞《卡門》序曲時,除從整體上進行音樂感受外,有意識地在音樂展開中跟蹤各個音樂主題,然後相互
交換對這些主題的印象。 23、從音色感受和形象領會的角度,將《在山魔的宮中》與《蘇爾維格之歌》進行比較。 24、觀看舞劇《絲路花雨》或《紅色娘子軍》錄像。 25、背唱舞劇《天鵝湖》二幕場景以及《西班牙舞曲》、《那不勒斯舞曲》的音樂主題。 26、為什麼說《春之祭》是20世紀「現代音樂」的代表作?結合《祭獻之舞》的聽賞,從音響及節奏特點等方面
談談你的感受。 27、有表情地背唱本課引摘的《瑤族舞曲》主要音樂主題。 28、背唱《藍色多瑙河圓舞曲》中第一、二、五段圓舞曲的主要旋律。 29、在聽賞《波萊羅舞曲》時,分辨出小軍鼓、長笛、單簧管、大管、雙簧管、小號、薩克管等樂器的音色。 30、運用聯想,描述你聽賞《Mong Dong》的感受。 31、本課聽賞的有關鳥的三首樂曲,《蔭中鳥》、《百鳥朝鳳》、《空山鳥語》分別是由笛子、嗩吶、二胡演奏
的,你能從音色及演奏技巧等方面,區分出它們各自的特點嗎? 32、在《頂嘴》中,兩支竹笛的組合進行了擬人化處理,你對此有什麼感受? 33、溫習歷史課中「鑒真東渡」的史實,將此與鋼琴獨奏《濤聲》所表達的意境結合起來,談談你聽賞音樂時的
感受。 34、從樂曲的標題看,《觀花山壁畫有感》和《蜜蜂過江》的創作動機,都與「寫景狀物」有關。就此,試將文
學、繪畫、音樂三者的「寫景狀物」進行比較。 35、以《圖畫展覽會》中《兩個猶太人》的音樂為依據,自己編排一個獨幕音樂表演劇:人物:一個窮人
(瘦)、一個富人(胖) 自擬情節提示:富人炫耀自己的財產和權勢。窮人訴說自己的不幸與悲哀。窮人向富
人借貸,二人就利息問題發生爭執。富人盛怒之下趕走窮人。 要求:一切動作都在這段音樂中完成。人物的形
象、性格及自擬的劇情(可設計台詞,也可用啞劇表演)應與音樂的結構段落與轉換相一致。 36、小游戲-「對號入座」:將下列樂曲標題與它們的作者用線條連接起來: 蜜蜂過江 汪立三 野蜂飛舞 穆索爾斯基 天鵝 柴可夫斯基 圖畫展覽會 里姆斯基-科薩科夫 十一月·雪橇 聖·桑 濤聲 朱踐耳 37、蔡文姬、唐玄宗、楊貴妃都是歷史人物。在初中歷史課本里對他們均有所記載。通過溫習所學的歷史知識,
加深對《胡笳吟》和《長恨歌》的理解。 38、溫習秦朝末年西楚霸王項羽和漢王劉邦爭奪帝位的史實。將《十面埋伏》各段小標題的提示與聽賞音樂的實
際感受結合起來,談談你對十面埋伏這首樂曲的理解。 39、為什麼說交響詩《嘎達梅林》是以同名民歌為基本材料創作的?試將內蒙民歌《嘎達梅林》與課文引錄的交
響詩的兩個重要音樂主題進行比較,找出它們在音調上的聯系。 40、為了表現中國近現代一百多年的歷史,交響詩《百年滄桑》有選擇的部分引用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歷史音調
作為創作的基礎,你能辨認這些音調的來源並理解它們在作品中的用意嗎? 41、下面這些音樂主題你能背唱出來嗎?①《嘎達梅林》交響詩的「草原主題」、「斗爭主題」和為悼念英雄兒
引用的內蒙民歌《嘎達梅林》的旋律。②《百年滄桑》交響詩中表達勝利、歡慶的「南海漁歌主題」。③《舍赫
拉查得》中「蘇丹主題」和「舍赫拉查得」的開始部分。④《1812序曲》中的「騎兵主題」、「抒情主題」和
「歡快主題」。 42、背唱《春江花月夜》和《二泉映月》的主要旋律。 43、為什麼說在「聽賞無標題音樂或標意性音樂時,不必要、也不可能在每部作品中去尋找『音樂形象』的具體
對應物,而應該從體味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和所蘊涵的情感入手,去領略包容於其中的廣闊的精神文化內涵。」結
合你聽賞《二泉映月》的感受,談談你對這段話的理解。 44、通過對巴赫《C大調前奏曲》的欣賞,可在教師引導下,初步領會「音樂的自律美」的基本含意。 45、了解作曲家的思想、經歷和作品的創作背景,有助於我們欣賞和理解音樂。結合聽賞肖邦《c小調練習曲》
的體會,加深對這方面問題的認識。 46、背唱柴可夫斯基《如歌的行板》第一主題。為什麼說這是一首內涵深刻的作品? 47、格里埃爾的聲樂協奏曲在展示人聲演唱技巧的同時,表現了什麼樣的思想情感?以第二樂章為例說說你的感
受。 48、《弦樂、打擊樂與鋼片琴音樂》第四樂章採用了什麼樣的結構形式?試用A、B、C、D為不同音樂主題或段
落的代號,畫出它的結構圖式。 49. 結合欣賞各族民歌,體驗、熟悉我國各民族豐富多彩的民歌,增強對我國民族音樂的熱愛。 50、聆聽新疆維吾爾族《十二木卡姆》選段,指出這段樂曲表達了什麼樣的情緒?它是用哪些樂器演奏的?※ 51、列舉出你所知道的我國有代表性的少數民族樂器。※ 52、根據你聆聽過的漢族民歌,對比著談一談不同地區民歌的風格特徵,討論產生不同風格特徵的原因有哪些?※ 53、學會並背唱《春江花月夜》及《梅花三弄》的主題音調。談談聆聽漢族民間器樂曲後的感受。 54、對照編鍾和樂舞的照片,談談曾侯乙編鍾的概況和意義。※ 55、傾聽歌曲《祖國頌》。試分析:哪些聲部的節奏寬松、舒展,旋律起伏跌宕?哪些聲部節奏密集、緊湊、旋
律線平直、同音連續重復?它們在音樂情緒上各有什麼效果?綜合在一起又有什麼藝術效果?※ 56、聆聽節樂曲《江河水》,比較各段音樂的旋律、奏和情緒的變化。用語言或繪畫來描繪你在聆聽音樂時所想
像的畫面。※ 57、結合歌曲《祖國頌》和樂曲《江河水》談談音樂藝術的基本特徵。 58、傾聽京劇《智取威虎山》中「打虎鑼鼓」,體驗節奏在音樂中的重要作用。談談節奏在表達這段音樂情緒時
的作用。※ 59、傾聽、學習歌曲《長城謠》,並分析其曲調的進行方向,劃分歌曲的樂段。 60、聆聽《二泉映月》,根據音樂內容即興作一首短詩或圖畫。※ 61、《梁山伯與祝英台》的愛情主題在全曲中共出現了幾次?在樂曲呈示部和再現部出現愛情主題時,其音樂表
現上有何異同?※ 62、你怎樣理解「京劇是我國民族藝術的瑰寶」這一論斷。試談談你對振興京劇、振興戲曲、振興民族藝術的重
大而深遠意義的認識。 63、你喜歡聽戲曲和曲藝音樂嗎?原因是什麼?談談你對戲曲和曲藝音樂的態度? 64、說一說京劇的唱腔、伴奏和行當的特點。※ 65、列舉你知道的我國主要戲曲的劇種和曲藝的曲種。※ 聆聽《黃河大合唱》,思考、討論其社會價值及音樂與詩歌的關系。 66、聆聽歌劇《白毛女》選曲,《北風吹》和《十里風雪》,體驗音樂在刻畫人物性格方面的重要作用。 67、聆聽《女戰士和炊事班長的舞蹈》,試將該樂曲的結構用簡圖表示出來。 68、結合欣賞歌劇《白毛女》選曲、舞劇《紅色娘子軍》選曲,以及影視歌曲,思考、討論音樂與其他藝術之間
的關系。 69、結合欣賞《同一首歌》、《春節序曲》、《長征組歌》、《長征交響曲》、《搖籃曲》、《婚禮進行曲》等
音樂作品,談談你對音樂社會功能的理解。 70、聯系社會和校園音樂生活的實際,談談音樂對我們青年學生成長的意義。結合音樂學習,寫一篇短文:《音
樂和我》。※ 71、試比較《歌唱祖國》、《搖籃曲》和《婚禮進行曲》在速度、力度和情緒方面有什麼不同?這些區別和它們
在生活中的應用有 什麼關系?※ 72、討論一下音樂在生活中還有哪些作用?例如:①宴會、商場等公共場合演奏或播放的音樂。②廣播體操和眼
保健操的音樂。③升國旗、閱兵式時的音樂。④宗教音樂。※ 73、背景音樂有什麼特點?試為下列場合選擇一組背景音樂曲目:①中式快餐廳②老年人的休息室※ 74、唱一唱勃拉姆斯《搖籃曲》的合唱片段。並分析它的曲調和節奏以及和聲的特點。 75、練習、演唱亨德爾的《英雄凱旋歌》和莫扎特的《渴望春天》,體會巴羅克時期和古典主義音樂的風格的異
同。 76、在欣賞貝多芬的《第五交響曲》時,熟悉並記住該曲的主導動機、主部主題、連接部主題和副部主題。想一想:
這部交響曲為什麼稱為「命運交響曲」?它體現了一種什麼樣的精神?※ 77、學唱《鱒魚》,討論「如何處理歌曲」的表情問題。※ 78、結合所欣賞的樂曲,談談浪漫派音樂的主要特點。※ 79、結合民族樂派音樂的特點,寫一篇《1812序曲》的聽後感。※ 80、欣賞《培爾·金特組曲》選段「晨景」「三神殿」時,注意這兩段音樂的情緒、風格的對比。討論一下:這
種對比主要是通過哪些音樂要素表現出來的?※ 81、傾聽、分析《藍色多瑙河》的序奏,回答:①它的節拍特點是什麼?典型節奏型是什麼?②它的曲調進行方
向有什麼特點?表現了什麼樣的情緒?③它的主旋律是同類樂器演奏的單純音色?還是混合音色?※ 82、結合你對交響音樂的欣賞或你熟悉的其它音樂作品,談談你對「音樂是一種文化現象」的理解。※ 83、聯系社會音樂生活實際,談談提高音樂欣賞能力,培養高尚的音樂審美情趣,樹立正確審美觀念的意義 84、結合欣賞德彪西的《水中倒影》,談談印象派音樂作品的特點。※ 85、談談你對輕音樂的理解。列舉你所熟悉的,或者喜歡的輕音樂的類型和曲名。 86、談談你對通俗歌曲的理解。聯系當前社會和學校音樂生活,試論你對通俗歌曲的認識和態度。※ 87、列舉你最喜歡的通俗歌曲,並說說喜歡它的原因。※ 88、傾聽西塔爾的音色,比較西塔爾和小提琴的音色有什麼不同?談談聽了這兩種樂器的二重奏後有什麼感想? 89、判斷日本民謠《櫻花》這首歌曲中最穩定的核心音是哪個音?將《櫻花》所使用的音按音高順序排列,感受
其中常見的音階。※ 90、談談對印度尼西亞佳美蘭音樂的印象。 91、試談自己怎樣理解拉丁美洲民族音樂是三種音樂文化融合的產物;體會拉丁美洲音樂在旋律、節奏、風格方
面的特點。 92、粗略概括外國民歌的特點,與中國民歌作比較,談一談外國民歌與中國民歌有何異同? 註:共546個知識點,其中打※號的知識點表示應重點掌握的內容,有197個知識點,占總數的34%。
㈥ 紅色娘子軍有幾首插曲
紅色娘子軍有以下插曲:
1、《小貓釣魚》鉛晌;
2、《槐鬧鋒勞動最光榮》;
3、《在老彎擾師身邊》;
4、《青春閃光》;
5、紅色娘子軍連歌》。
㈦ 音樂常識的總結,謝謝啦!!
一、怎樣聆聽音樂:
--------------------------------------------------------------------------------
我們每個人都根據自己不同的欣賞能力傾聽音樂。 不過為了便於分析起見,如果我仍把傾聽音樂的全過程分成幾個組成部分,那就比較清楚了。從某種意義上說,我們全是在三種不同的階段上傾聽音樂的。由於缺乏恰當的術語,不妨把這三個階段稱為:(1)美感階段;(2) 表達階段;(3 )純音樂階段。把欣賞過程機械地分為這幾種假設的階段,唯一好處是可以對傾聽的方式有個比較清楚的概念。
傾聽音樂的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純粹為了對音響的樂趣而傾聽,這就是美感階段。在這個階段聽音樂,不需要任何方式的思考,我們在干別的事情時,把收音機打開,便心不在焉地抗浸在音響中了。這時單憑音樂的感染力就可以把我們帶到一種無意識的然而又是有魅力的心境中去了。
你此刻可能正坐在屋裡看這本書。設想鋼琴上奏出 了一個音,這個音是足可以立即改變房間的氣氛棗證明音樂的音響成分是一種強大的和神秘的力量,誰嘲笑或小看這點,誰就會顯得很愚蠢。
令人驚訝的是,不少自從為是合格的音樂愛好者在這個階段養成了不良的聽音樂的習慣。他們去聽音樂會是為了忘掉自己,把音樂作為一種安慰或解脫。他們進入了一個理想世界,在這個理想世界中人們無需思考日常生活中的現實。當然他們也沒有思考音樂。音樂允許他們離開了音樂,把他們帶到了一個幻想的境界,這種幻想是由音樂引起的,是關於音樂的,可是他們又不怎麼傾聽音樂。
是的,音樂音響的感染力是一種強大的和原始的力量,但你不應讓它在你的興趣中占據不恰當的位置,美感階段在音樂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但這並不是全部問題的所在。
關於美感階段無需扯得太遠。音樂的感染力對每個正常的人來說都是不言而喻的。然而還存在著對不同作曲家使用的不同音響素材更為敏感的問題。因為並不是所有的作曲家都用同一種方法使用音響素材的。不要以為音樂的價值相當於它訴諸美感的程度,也不要以為最好聽的音樂是由最偉大的作曲家寫的。如果確實如此的話,拉威爾就應該是比貝多芬更偉大的創作家了。問題在於作曲家使用音響要素的方式因人而異,他對音響的使用方式形成了他的風格的一個組成部分,這一點在聆聽音樂時是必須加以考慮的。所以,讀者可以看到,即使在聆聽音樂的這個初級階段,也值得採取更有意識的聆聽方式。
傾聽音樂的第二個階段即我所說的表達階段。在這里我們馬上會碰到引起爭論的問題。作曲家傾向於迴避討論有關音樂所表現的內容,斯特拉文斯基自己不是宣稱過他的作品是有它本身的生命的"物體","東西",而且除了它本身的純音樂存在之外一沒有任何其它意義了嗎?他的這種不妥協的態度可能是基於這樣一種事實:有那麼多的人都試圖對那麼多的作品加以各種不同的解釋。天知道要想用自己的解釋准確地、明確地、最終地說清楚一首音樂作品的涵義何在從而使每個人都感到滿意該有多麼困難。但不應該導致另一個極端,即否認音樂有"表達"的權利。
我自己認為,所有的音樂都有表達能力,有的強一些,有的弱一些,所有的音符後面都具有某種涵義,而這種涵義畢竟構成了作品的內容。全部問題可以用下面的問答式簡單地加以說明:"音樂有涵義嗎?"我的回答是:"有的"。"你能用言語把這種涵義說清楚嗎?"我的回 答是:"不能"。這就是症結所在。
那些頭腦簡單的人對第二個問題的回答永遠不會感到滿意。他們總是希望音樂具有一種涵義,這種涵義愈具體,他們就愈喜愛它。愈能使他們想起一列火車、一場風暴、一次葬禮或任何其它比較熟悉的概念的樂曲,他們就愈覺得富有表現力。這種對音樂具有涵義的流行概念----通常是由普通的音樂評論員激發和唆使的----應該隨時隨地給以糾正。有一次一位膽小的女士向我供認,她擔心自己的音樂欣賞力有嚴重的缺陷,因為她不能把音樂與某種明確的東西聯系起來。這當然是把整個問題引向倒退了。
不過,問題還是存在的。那些明智的音樂愛好者在要求任何一首作品都具有明確的涵義方面要走多遠呢? 我說,充其量不過是一種一般的概念。在不同的時刻,音樂表達了安詳或洋溢的情感、懊悔或勝利、憤怒或喜悅的情緒。它以無數細微的差別和變化表達其中的每一種情緒以及許多別的情緒,它甚至可以表達一種任何語言中都找不到適當的言詞的涵義。在這種情況下,音樂家喜歡說音樂只有純音樂的涵義。他們有時甚至更進一步說所有的音樂都只有純音樂的涵義。他們的真正的意思是說,找不到恰當的言詞來表達音樂的涵義,並且即使能夠找到,也沒有必要去找。
不過不管專業音樂工作者怎麼講,大多數初學音樂的人還是要制訂明確的言詞來說明他們對音樂的反應。因此他仍總是覺得"理解"柴科夫斯基要比"理解"貝多芬容易些。首先,為柴科夫斯基的一首樂曲制訂內容明確的涵義要比為貝多芬的這樣做容易些,容易得多。尤其是,就這位俄國作曲家來說,每當你回到他的一首樂曲上去的時候,它幾乎總是向你述說著同一件事情;而你要想說清貝多芬在講什麼卻經常是很困難的。任何音樂家都會告訴你,這就是為什麼說貝多芬是更偉大的作曲家的緣故。因為每次都向你述說同樣內情的樂曲很快會變成枯燥的樂曲;而每聽一次都能有細微不同涵義的樂曲則具有更強的生命力。
如果可能的話,你不妨聽一下巴赫《平均律鋼琴曲集》中的四十八個賦格主題。一個主題接一個主題地聽。很快你就會意識到每一個主題都反映著一種不同的情緒。你還會很快地意識到,主題愈是動聽,就愈難找到能使你完全滿意的言詞來描述它。是的,你當然知道它是快活的還是悲哀的。換言之,圍繞著這個主題可以在自己的頭腦中構成一幅感情的框框。現在進一步研究一下悲哀的主題,盡力抓住它的確切的悲哀的性質。是悲觀主義的悲哀還是聽天由命的悲哀;是致命的悲哀還是帶微笑的悲哀?
讓我們假定你現在很幸運,你能用許多話把自己選擇的主題的確切涵義描述得使自己滿意,但是這並不保證使別人滿意,別人也不必要滿意。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使自己感覺到一個主題或整首樂曲所表達的特性。如果那是一首藝術巨作,每當你再聽它的時候,本要期望它都意味著完全相同的事物。
當然,主題或樂曲不必只表現一種情緒。以《第九交響曲》的第一主要主題為例,很明顯,它是由不同的成分構成的,敘述的也不只是一件事。然而不管是誰聽它, 都會馬上有一種力量的感覺, 一種有力的感覺。這種感覺並不單純出於演奏的強大音響。這是主題本身所固有的力量。這主題的非凡的力量和活力給聽眾的印象好像是發生了
一項強有力的聲明。不過決不要試圖把它歸結為"致命的生命之錘",等等。這就是麻煩開始的地方。音樂家在激怒中說音樂除了音符本身之外什麼也不是,而非專業音樂工作者則過分焦急地渴望著任何可以使自己更接近於這首樂曲的涵義的解釋。
讀者現在也許會進一步了解我所說的音樂確實能表達一種涵義,但又不能用很多言詞來說明其涵義是什麼。
傾聽音樂的第三階段是純音樂的階段。音樂除了令人愉快的音響和所表達的感情外,還存在於音符和對音符的處理之中。大多數聽眾並不能充分意識到這第三階段。本書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使他們進一步在這個水平上認識音樂。
另一方面,如果稍有區別的話,專業音樂工作者又太注意音符了。他們經常陷入下述錯誤,即全神貫注於琶者和斷奏,從而忘了他們所演奏的樂曲的更深刻的方面。但從外行的角度來看,提高自己對正在演奏的音符的理解比克服純音樂階段的壞習慣更為重要。
當一個人在街上稍微注意地聆聽"音符"時,他很可能會提到這支旋律。他聽到的是一支美妙的旋律,或者不是,一般地說,他就不再去想它了。其次他注意到的很可能是節奏,特別是如果這種節奏令人興奮的話。而和聲與音色常常被認為是理所當然的,如果想到它們的話。至於這音樂是否有某種明確的形式,他好像從來沒有考慮過。
我們大家都應當更多地在純音樂階段感受音樂,這一點非常重要。畢竟,人們使用的是實際的音樂素材。明智的聆聽者必須准備加強自己對音樂素材及其發展情況的意識。他必須更有意識地聆聽旋律、節奏、和聲及音色。尤其重要的是,為了追隨作曲家的思路,必須懂得一些音樂曲式的原理。聆聽這一切要素就是在純音樂的階段欣賞音樂。
讓我再重復一遍,我們是為了聽得更清楚才把聆聽音樂機械地分成三種不同的階段的。實際上,我們從來不單獨在一個階段上聆聽音樂。我們所做的是使各個階段相互聯系----同時以三種方式聆聽。這不需要思考,憑直覺就會這樣做的。
與我們坐在劇院里看到的情況相比較,也許會搞清楚這種直覺的相互聯系。在劇院里,你會注意到那些男女演員、服裝和道具、音響和動作。這一切都會使人感到劇院是個令人愉快的地方,並構成我們對劇院的反應中的美感階段。
從你對舞台上發生的事情的感覺中可以得出在劇院中的表達階段,你被感動得產生憐憫,興奮或快活的情緒,這種台詞之外的、舞台上的某種令人激動的東西所產生的總的感情,與在音樂中的表情的性質是相類似的。
劇情與劇情的發展相當於我們所說的純音樂階段。劇作家在塑造和發展角色方面與作曲家在創作和發展一個主題方面所採用的手法完全相同。你將根據你對這兩種藝術家在處理素材的手法方面的認識程度成為一個更明智的聆聽者。
可以明顯地看出,常去劇院的人從來不會分別地意識到這些要素,他同時意識到各個方面。這個道理也適於聆聽音樂。我們同時地、不加思考地在這三個階段上聆聽。
從某種意義上說,理想的聆聽者是同時既能進入音樂又能超脫音樂的,他一方面品評音樂,一方面欣賞音樂,希望音樂向這一方面進行,又注視著音樂向另一方向進行----就像作曲家在創作音樂時那樣;因為作曲家為了譜寫自己的樂曲,也必須進出於自己的樂曲,時而為它所陶醉,時而又能對它進行冷靜的批評。在創作和欣賞音樂時要同時具有主觀的和客觀的態度。
所以,讀者應當更積極地去聆聽。不管你聽的是莫扎特的還是埃林頓公爵的作品,只有當你成為更自覺的、更有意識的聆聽者--不僅在聽,而且在聽某些事物的時候----你才能加深對音樂的理解.
---------------------------------------------------------------------------------二、音 及 音 高
---------------------------------------------------------------------------------
音是由於物體的振動而產生的。在自然界中能為我們人的聽覺所感受的音是非常多的,但並不是所有的音都可以作為
音樂的材料。在音樂中所使用的音,是人們在長期的生產斗爭和階級斗爭中為了表現自己的生活和思想感情而特意挑選出
來的。這些音被組成為一個固定的體系,用來表現音樂思想和塑造音樂形象。
音有高低、強弱、長短、音色等四種性質。
音的高低是由於物體在一定時間內折振動次數(頻率)而決定的。振動次數多,音則高;振動次數少,音則低。
音的長短是由於音的延續時間的不同而決定的。音的延續時間長,音則長;音的延續時間短,音則短。
音的強弱是由於振幅(音的振動范圍的幅度)的大小而決定的。振幅大,音則強;振幅小,音則弱。
音色則由於發音體的性質、形狀及其泛音的多少等不同。
音的以上四種性質,在音樂表現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但音的高低和長短則具有更為重大的意義。試以《社會主義好》這首
歌為例,不管你用人聲來演唱或用樂器來演奏,用小聲唱或是大聲唱,雖然音的強弱及音色都有了變化,仍然很容易辨
認出這支旋律。
但是,假如將這首歌的音高或音值加以改變的話,則音樂形象就會立即受到嚴重的破壞。
因此,不管創作也好,演奏演唱也好,對音高和音值應加以特別的注意。
由於音的振動狀態的規則與不規則,音被分為樂音與噪音兩類。音樂中所使用的主要是樂音,但噪音也是音樂表現中不
可缺少的組成部分。
在我國民族音樂里,噪音的使用具有相當豐富的表現能力。如在戲曲音樂中,打擊樂器在其他藝術表現手段的配合下,
在塑造人物形象,表現各種思想情感方面,
其作用是異常明顯的,這是世界音樂文化中非常具有特色的一部分,是值得我們很好地研究和學習的。
㈧ 紅色娘子軍歌詞
歌名:紅色娘子軍軍歌
詞:梁信
曲:黃准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 向前進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古有花木蘭替父去從軍
今有娘子軍扛槍為人民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共產主義真黨是領路人
奴隸得翻身 奴隸得翻身
向前進 向前進
戰士的責任重
婦女的冤讎深
向前進 向前進
我們戰士責任重婦女的冤讎深
(8)笛子獨奏紅色娘子軍電影插曲擴展閱讀
創作於1959年,梁信詞,黃准曲。是電影《紅色娘子軍》主題歌。
歌曲分析
《紅色娘子軍連歌》是現代芭蕾舞劇《紅色娘子軍》的一首主題歌曲。這首歌曲的旋律也是貫穿於全劇的主要主題旋律。該曲原來是同名電影的一首插曲,由梁信作詞、黃准作曲。
由於該曲鮮明的音樂形象和在群眾中的廣泛影響,又被應用於舞劇音樂。因此,《紅色娘子軍連歌》也可以認為它是影片《紅色娘子軍》的主題歌。
歌曲的旋律鏗鏘有力,節奏鮮明,具有進行曲風格,表現了紅色娘子軍戰士的英雄氣概和勇敢堅強的性格。歌曲的主調為d羽調,兩段歌詞均從d羽調開始,而結束在G徵調(是為轉調樂段),而結束句又回到原來的主調(d羽調)。
歌曲為三個樂句構成的樂段。分節歌形式。兩段歌詞後有一個結尾句,結尾句是基本上第一句的變化重復,僅在末尾放寬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