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譚培鑫主演的什麼是中國人自己設置的第一部電影
譚培鑫主演的《定軍山》是中國人自己設置的第一部電影。
1905年,適逢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大師,京劇譚派藝術的創立者譚鑫培60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獲得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便邀請譚鑫培作為片中唯一的演員,表演一段京劇。
於是,譚鑫培老先生便以京劇老生妝扮,在片中表演了京劇《定軍山》中自己最拿手的幾個動作片段。片子隨後在前門大觀樓放映,反響熱烈以至萬人空巷。
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了鮮明的民族特色:
也許是天作之合,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居然是與國粹京劇的結合,劇目竟然還是頗具象徵意味的《定軍山》,一代名伶譚鑫培也就成為中國第一位涉足影壇的表演藝術家。
雖然由於年代久遠,當年的膠片和原始資料俱已湮滅,後代學者多有企圖重尋線索者,均無功而返,僅有程季華主編的《中國電影發展史》對其有相關敘述。
⑵ 1905年拍攝的定軍山的意義是啥
這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
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了鮮明的民族姿咐渣特色。也許是天作之合,中國的第一部電影居然是與國粹京劇的結合,劇目竟然還是頗具象徵意味的《定軍山》,一代名伶譚鑫培也就成為中國第一位涉足影壇的表演藝術家。
所以,盡管這部只用一架手搖木殼制攝影機攝制的無聲影片已無拷貝可觀,但其在電影史上的顯赫位置卻是獨一無二的。
(2)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觀後感擴展閱讀: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建安廿年,即公元215年,曹操跡悄平漢中,並派大將夏侯淵、張郃等留守,駐兵定軍山和天盪山各隘口。
劉備趁曹操立足未定,同年率將進兵漢中,老將黃忠打敗了駐守天盪山的張郃後,又奮勇取定軍山,經法正指點,奪得定軍山以西的擋箭牌山的山頭,居高臨下,直取簡旅夏侯淵,夏侯淵措手不及,被黃忠腰斬,從而奪得了定軍山。
⑶ 定軍山影評
《定軍山》是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由北京豐泰照相館1905年攝制的,現已無電影拷貝。本片取材於《三國演義》中老將黃忠攻打定軍山的故事 ,曹將張合攻打葭萌關,老將黃忠向諸葛亮討令拒敵,諸葛亮因他年老而不允,黃忠當場舞刀、斷弓,於是討得令箭殺退張合,並乘勝攻佔曹軍屯糧之天盪山。黃並乘判差瞎勝攻佔曹軍屯糧之天盪山。黃忠越戰愈勇,又智斬大將夏侯淵,奪取了曹軍重鎮定軍山。.
由於當時外國影片不斷湧入中國市場,使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景豐萌發了拍攝中國電影的計劃。鑒於國粹京劇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任景豐邀請了著名京劇老生譚鑫培拍攝了《定軍山》。此片製作設備只有一架手搖的木殼制的攝影機, 為適合無聲片的創作要求著重表現光演不唱,利用日光在露天廣場拍攝了「請纓」「舞刀」「交鋒」等舞蹈慶早、武功場面的三個片段,此片成為我國最早的一部無聲戲曲武打記錄短片,譚鑫培也成為我國第一位涉足影壇的表演藝術家。《定軍山》在拍攝手法上受到了一些西方國家的影響,但內容取材上卻與我國傳統的民族戲曲和古典文學相結合,非常符合當時觀眾的欣賞習慣與藝術口味,使得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影片上映後便受到了觀眾的熱烈歡迎,曾出現過萬人空巷的盛況,因此無論從電影史的角度,還是從保存京劇藝術精華的角度,都是極有藝術價值。
1904年,慈禧太後七十壽辰之際,英國駐北京公使曾進獻放映機一架、影片數套慶賀。當時在宮內的放映實驗中途突然發生爆炸。慈禧老太太以為這是一個不吉利的兆頭,當即下達了一個不準再在宮里放映電影的命令,就這樣放了中國電影一條生路。不過中國電影的開始註定要與壽辰有關。
任慶泰,一個典型的技術派商人,京城最早開業的照相館老闆。在1905年,最初,他的大觀樓像中國當時的所有影戲樓一樣,放映的是舶來品。漸漸地,任慶泰感覺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僅有戲法與外洋風景,他動了自己拍片的念頭。
世界電影開啟於盧米埃爾兄弟的紀實短片,而中國電影開啟於國粹京劇。那時,京劇是舉國若狂的頭號娛樂項目,京劇名角就是當之無愧的明星。因為當時的中國人缺乏拍攝敘述性影片的經驗,而戲曲又是當時吸引觀眾熱情的保障,因此早期的中國電影與戲曲的聯系很緊密掘空。
譚鑫培,著名老生演員,戲路廣博,文武昆亂,無所不能,是當時北京演藝界的明星人物,慈嬉的御用演員,人稱「伶界大王」,因拍攝《定軍山》而成為中國第一位電影演員。1905年,適逢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60壽辰。
100年前,片長僅5分鍾的《定軍山》宣告中國電影誕生;100年後的今天,廣電局和中影集團重新拍攝的同名電影《定軍山》,成為紀念中國電影百年的特殊禮物
100多前,《定軍山》揭開了中國電影的序幕,從此之後電影風風雨雨經歷了100年,今天的這部《定軍山》以敘述方式演繹了當初那部《定軍山》的拍攝的艱辛過程,除了他的紀念意義,更多的是中國電影精神的一種回歸,是對中國電影的一種詮釋,為中國的電影百年寫下來厚重的一筆,也不失為中國電影百年最佳的禮物。
影片的故事情節是這樣的:豐泰照相館的任老闆勸說對電影不屑一顧的京劇泰斗譚老闆拍西洋影戲。譚老闆被他的誠意打動了,並向太後老佛爺推薦任老闆。然而在宮中上映時,卻失了手驚嚇了老佛爺,任老闆和徒弟就被關在監獄里受刑。譚老闆斗膽救出了任老闆,任老闆想給譚老闆拍唱京劇的戲,譚老闆卻嫌沒聲,想拍有聲戲。任老闆就竭盡全力地拍攝有聲的影戲。而他的徒弟卻不止一次的給他惹禍,差點使任老闆傾家盪產。終於在任老闆的努力下,發明了聲音非常小的影戲。任老闆先把譚老闆唱的聲音錄下來,再配上影兒,就成了中國第一部有聲的西洋影戲。為了增強戲劇性,電影中虛構了一個雅綺格格,讓她在影片中與攝影師劉仲倫演繹一段坎坷的愛情。雅綺格格是這部影片中,除了慈禧之外唯一的女性角色。片子的情節發展一波三折,希望與絕望交替互換,愛情與親情交織,不僅記錄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的產生過程,同時也藉此講述了一個凄婉的愛情故事,使得這部片子生動又不失情趣。
這部電影,人物命運跌宕起伏,充滿人情味,娓娓道來,款款相訴,故事情節復雜、曲折。當我看到任老闆因拍攝西洋影戲而引禍上身時,我不禁感嘆晚清的社會黑暗,愚昧落後。而當取得成就時,我又不得不佩服任老闆對影戲的執著。《定軍山》反映了中華民族奮斗的精神,經過百年滄桑,以它鮮明的民族個性為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片子的背景是滿清皇朝,使得新事物難以迅速被接受。在100年前情,大眾所熟悉的只有戲曲,各派各系的唱腔套路各有特色,影戲只在一小部分地方上映,但是很多人都不接受這類新事務,尤其是弊端重重的深宮,就更不了解影戲,影戲入宮面聖是電影在中國發展的最佳途徑和機遇,然而,事情總不是一帆風順的,一個小失誤差點斷送了這位改寫歷史的偉人的性命。中國電影就是在這樣一個亂世中萌芽和發展,回想一下,其實是很不容易的。
看過這部電影之後,我得說,中國電影從一開始就已經是有聲電影了!說是有聲電影,當初的想法是聲影同步播放,利用西方先進技術,燒制碟片,拍攝影戲,同步播放,達到聲影俱佳的效果,然而,畢竟技術還是不過關,那時候的播放機播出來的聲音又怎麼能在上百人的地方起到作用,如果說是現在,這個只是一個小事情,拿個麥克風擴音器之類的絕對搞定,但是當時沒有這樣的技術,這個不得不說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次挑戰,面對這個困境,仁景泰用自己的聲音彌補了這個缺陷,打動了譚老爺,也打動了周圍的群眾,使得這第一部電影一公映就獲得了成功,真正意義上的中國電影產生了,這也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里程碑,雖然這些都是利用西方技術來實現的,但是已經加入了我們自己的元素,已經被我們的文化所融合了。
現在誰都可以拍電影,拿個DV就可以弄個片子出來,然而,真正的電影是什麼?中國電影的基礎是什麼呢?電影的目的是什麼呢?現在,這部《定軍山》的拍攝不也正是要告訴浮誇的中國電影界這個道理嘛。現在拍電影的已經不顧及這些了,因為電影已經市場化,商業利益掩蓋了前面的一切,然而,這不是中國電影所需要的,中國電影需要回歸,需要重新定位,就以這部《定軍山》為號角,讓電影思想來個大回歸。
⑷ 影片《定軍山》有哪些方面的影響和意義
不可不知的常識第一部京劇電影-《定軍山》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作為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人物眾多,場面宏大,謀士無數,英雄輩出。其每個人物、每個故事都極具特色,精彩非常。三國的故事被搬上京劇舞台的也有很多,如《空城計》、《捉放曹》等等。而中國第一部電影的誕生也是與《三國演義》有著最直接的關系。
1905年,開設在北京琉璃廠集市的豐泰照相館老闆、照相師任慶泰(1850-1932年,字景豐),把由著名京劇大師譚鑫培主演的京劇《定軍山》中的「請戰」、「舞刀」、「開打」等片斷拍成了影片。對於這彌足珍貴的第一次,我國電影學界一部權威的《中國電影發展史》是這樣評論的:「這部短片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戲曲片,也是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影片。我國第一次嘗試攝制電影,便與傳統的民族戲劇形式結合起來,這是很有意義的。」
⑸ 定軍山之戰讀後感
《定軍山》事見《三國演義》第七十、七十一回,情節不盡同,一名《取東川》,又名《一戰成功》,漢劇、川劇、滇劇、徽劇、秦腔、晉劇、同州梆子、粵劇均有此劇,河北梆子劇名《葭萌關》.
劇情:三國時,蜀魏用兵.蜀軍老將黃忠、嚴顏與魏將張合交戰,黃忠雖年邁但本領高強,張合不敵,敗走定軍山.定軍山守將夏侯淵驃悍勇猛,威鎮中原.蜀軍師孔明在派將時故意以年老為由,輕視黃忠,黃忠中孔明激將之計,毅然請纓攻打定軍山.兩軍會陣,各擒對方一將,雙方約定走馬換俘.換俘時,黃忠箭射魏將後,又用拖刀計斬夏侯淵.
此劇是一出靠把老生戲,唱念做打並重.早年為餘三勝代表作.後譚鑫培將帥盔改為扎巾,並修飾、潤色了身段和唱腔,對後世影響很大.由於黃忠自「青龍門」(下場門)出場,十分少見;加上《一戰成功》的劇名非常吉利,在春節或堂會上演出時,被列為「吉祥戲」.後余叔岩、言菊朋、譚富英、陳少霖等均工此劇.錢金福扮夏侯淵勇猛兇狠,相映生輝.
《定軍山》是中國第一次嘗試拍廳液攝的影片,由北京豐泰照相館1905年攝制的,黑白3本.現已無電影拷貝.導演任景豐,攝影劉仲倫,譚鑫培主演.
此片製作設備只有任景豐從東郊民巷祁羅孚洋行購買的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14卷鍵飢膠片.為適合無聲片的創作要求,刪去唱念,著重表演,利用日光在露天廣場拍攝了「請纓」「舞刀」「交鋒」等場面的三個片段,成為我國最早的一部無聲戲曲武打記錄短片,譚鑫培也成為我國第一位涉足影壇扮亮物的表演藝術家.
《定軍山》在拍攝手法上受到一些西方國家的影響,但取材卻與我國傳統的民族戲曲和古典文學相結合,非常符合觀眾的欣賞習慣,使得中國電影一經問世便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這是有別於其他國家電影發展情況的.影片上映後受到熱烈歡迎,曾出現萬人空巷盛況.因此,該片無論從電影史的角度,還是從保存京劇藝術精華的角度,都極有價值.
⑹ 《重陽奇妙游》晚會觀後感三篇
1.《重陽奇妙游》晚會觀後感
10月13日晚,由河南衛視2021「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收官之作《重陽奇妙游》開播。節目延續了該系列一貫風格,採用網劇+網綜的形式將節目與故事情節相結合,生動的詮釋了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備受觀眾好評。
《重陽奇妙游》講述了故事主人公唐小玖為了慶祝祖父九十九高壽,在賀姿不同的劇情節目里根據瑞鳥的指引尋找線索,穿越不同時空,終於拿到象徵長壽的斑鳩權杖,給祖父祝壽的故事。
節目一開場,舞蹈《有鳳來儀》就立馬抓住了觀眾的眼球。該節目採用男女雙人舞的形式呈現,整體的舞蹈情緒分為三個篇章,展現重陽之日祈福、慶祝的景象。以鳳凰的原生態形象作為節目的伊始,展示鳳凰圖騰具有的抗爭、吶喊、激昂情趣,繼而進入第二篇章,結合鳳凰五色彩(青、白、赤、黑、黃)的元素,將舞蹈情緒外向化賦予其文化發展、吉祥如意的內涵。最後階段,舞蹈進入祥和如意、百鳥朝鳳的升華情緒後收尾。
隨後,歌曲《家•重陽》用吟唱的方式作為引子,開篇點出重陽節的內涵,在演繹上通過雅緻獨特的拍攝手法、轉場方式展示宋代人重陽的一天。緊接著,詩劍舞《逍遙》提取重陽節登高野遊、暢飲白酒之元素,將詩酒流韻與劍俠瀟灑相結合,用刀光劍影舞之,和悠揚的古樂器奏之,還復心神之澄靜,復具人性之高揚。活潑歡暢,飽滿健舉,創造出唐宋詩人特有的詩劍酒的情趣,浪漫豪邁的情懷。
戲曲《定軍山》則採用劇情化演繹的形式,從現代京劇譚派第六代、第七代的傳承人譚孝曾、譚正岩的傳承故事入手,在剪輯手法上閃回到清末時期譚鑫培和譚小培的故事。整體圍繞父與子、禪姿絕傳承與堅守展開,從劇情化的內容無縫銜接至京劇選段《定軍山》,用悠揚婉轉的唱腔、精彩絕倫的亮相、惟妙惟肖的劇情和戲曲尊老敬賢,講述傳承,同時致敬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致敬中國優秀傳統藝術的傳承和發展,借古喻今,展示老年人老當冊純益壯的精神面貌。
歌曲《給你給我》將點點滴滴的關懷場景化呈現,將這些細節的串聯,構成人們心中最美的回憶和最打動人心的瞬間。以歌手毛不易的第三人視角出發唱出人們心底的那份情,在節目展示形式上通過劇情化的實景演繹表現親情、愛情、友情、家國情等大維度的「情感」,在技術手段上雜糅時空關系,訴諸思念,撥動聽者心弦,使之共情予觀眾。
最後,gala樂隊帶來的歌曲《追夢赤子心》通過熱血、搖滾的歌曲《追夢赤子心》展示老年人的歌舞人生,通過老年人的視角致敬青春歲月、熱血人生。
值得一提的是,《重陽奇妙游》還將與10月14日重陽節當晚現場直播的「開封菊花文化節」開幕式文藝晚會交相輝映。其中,《逍遙》的主演胡陽,將再次現身菊花文化節現場帶來精彩的舞蹈表演《墨語瘦金》,展現別樣的精彩!
2.《重陽奇妙游》晚會觀後感
唐宮夜宴、水下飛天、龍門金剛、潑墨中秋帖……今年,河南衛視的「中國節日」系列無疑是爆款中的爆款。
10月13日晚,由河南廣播電視台全媒體營銷策劃中心製作、優酷與河南衛視聯合出品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重陽奇妙游》再度登場,為本年度河南衛視「中國傳統節日」奇妙游系列畫上圓滿的句號。
從播出的情況看,《重陽奇妙游》延續了「中國節日」系列節目的一貫風格,採用網劇+網綜的形式將節目與故事情節相結合,由主人公唐小玖在不同的劇情節目里根據瑞鳥的指引尋找線索,牽引出不同的重陽民俗和傳統文化,生動詮釋中國傳統節日重陽節。
《重陽奇妙游》多個節目再次展現出「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在舞蹈上的獨特審美。
其中,舞蹈《有鳳來儀》採用男女雙人舞形式,以鳳凰的原生態形象作為節目靈感來源。與此同時,色彩元素也在舞蹈中得到了豐富的運用。
詩劍舞《逍遙》中,李白作為俠客的一面也通過舞蹈被表達得淋漓盡致。天地山水之間,舞者瀟灑的身姿讓人過目難忘。
此外,戲曲《定軍山》採用了「戲中戲」的方式呈現,既致敬了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也從現代京劇譚派第六代、第七代的傳承人譚孝曾、譚正岩的故事入手,展現譚派藝術連綿傳承的氣韻。
在歌曲表演方面,毛不易以一首《給你給我》唱出人們心底的那份情。而gala樂隊的經典歌曲《追夢赤子心》更顯熱血。
中國佳節,重陽之日,有祈福、有親情、有詩意、有酒香、有數不盡的中國牽掛。《重陽奇妙游》以重陽節為載體,將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為核心的民族精神現代化呈現,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重陽民俗、文化、禮儀文化、孝道文化。
據悉,在《重陽奇妙游》之後,本年度「中國節日」系列節目正式收官,來年的「中國節日」系列節目將會從「2022河南春晚」開啟。
3.《重陽奇妙游》晚會觀後感
2021年,是河南衛視的「開掛之年」,自春晚《唐宮夜宴》出圈後,河南衛視乘勢而上,以清明、中秋等傳統節日為切入點,突破傳統晚會舞台限制,創新性將舞台、節目與祖國的名山大川相融合,展現祖國大好河山的同時科普傳統節日背後的文化淵源,深受大家喜愛,「奇妙游」系列幾乎成為河南的文化標志。
「奇妙游」系列的高水平發揮,養刁了大家的口味,本以為《中秋奇妙游》已到巔峰,不想的永遠是下一次,時隔21天,河南衛視推出的《重陽奇妙游》又再次刷新大家的認知,果然中國文化才是的文化寶庫,常用常新,永不枯竭。
河南衛視選擇重陽節,作為「奇妙游」的收官之作,寓意良多。首先重陽節是老人節,年老本帶有「末尾」之一;其次重陽節又為「雙九」,九本為基礎數字、末尾的數字,亦有結束之意。多層含義疊加,更顯節目組匠心獨運。
《重陽奇妙游》以「唐宮家族」的新成員唐小玖為太祖尋找生日禮物為主線,這一次的敘事節奏相比之前更加成熟、自然,如果說21天前的《中秋奇妙游》是中華兒女對團圓的祈盼,那《重陽奇妙游》重在節日來源、習俗和文化的科普,用30分鍾,為你揭開重陽的神秘面紗。
重陽,不只有登高賞菊......
相比春節、中秋,重陽是個不太被重視的「孩子」,我們了解重陽似乎只有那句「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但從今天開始,重陽不再是冷門節日,《重陽奇妙游》開篇以《有鳳來儀》科普「重陽節」的來歷,讓我們以現代視角觀看桓景披風斬瘟魔,為後世謀福的過程。
兩位舞者仙袂飄飄,形象生動地還原先人對火神的崇拜,靈鳥也,雄曰鳳,雌曰皇,是中華民族精神理念的象徵和審美形式的體現。
舞者以身化為鳳與凰,在天地間共舞,服裝、特效、舞美配合極好,俯視鏡頭下舞者舞動化開腳下薄薄輕霧,美輪美奐。
一曲舞畢,靈鳥騰空而起,帶領我們走入民間,走入這位叫唐小玖的女子,她為了給太祖尋找的生日禮物斑鳩杖,穿越古今。
歌曲《家·重陽》為我們展示重陽節的習俗,除了熟悉的登高賞菊,還有插花簪花、帶茱萸釵、做茶制香、吃菊花餅...誰說沒有手機電腦的古人生活就了無趣味?
除了這些習俗,思親敬老也是重陽另一大主題,「每逢佳節倍思親」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因工作與父母分隔兩地,聚少離多,可即便現代人再不了解傳統節日,在中秋、重陽這樣的節日里也會憑欄遠望,思念父母。「家」這個字已經深深烙印在中國人的文化印象中。
思念之時,耳畔響起毛不易的歌聲,更是肝腸寸斷,一曲《給你給我》將家人的付出與個人的回饋揭示出來,越是質朴的歌聲越能直擊靈魂,「給你成熟,你給我遷就,就會不會就這樣白了頭」,當毛毛娓娓唱來,你有沒有拿起手機給家裡打個電話呢?
重陽,不變的是中國人的精神
從春節的《唐宮夜宴》開始到「端午奇妙夜」的「唐宮四姐妹」,「唐宮家族」這個設定日益完整,既然重陽有思親團圓之意,那這一次也不能少了「唐宮小姐姐」了,唐小可、唐小竹也來陪伴唐小玖尋找斑鳩杖了。
「魂」是「奇妙游」系列核心,《重陽奇妙游》中以詩劍舞《逍遙》最能體現古人瀟灑清逸,在天地間起舞的廣闊豁達,「揮劍於天地之間,起舞穿梭於光陰之中」舞者在山間溪水中穿梭,將詩酒流韻與劍俠瀟灑相結合,刀光劍影間,和著悠揚古樂,使得心神澄清。
這是中國人獨有的浪漫與瀟灑,活潑歡暢,飽滿健舉,一舉一動之間盡是唐宋詩人特有的詩劍酒情懷。
我們與唐小玖穿越回唐朝,感受盛唐文明巔峰的氣韻,又回到近現代,從現代京劇譚派第六代、第七代的傳承人譚孝曾、譚正岩的故事入手,展現中國人在藝術傳承上的發展與革新。
「頭通鼓,戰飯造;二通鼓,緊戰袍;三通鼓,刀出鞘;四通鼓,把兵交。」《定軍山》壯士豪邁的唱腔、精彩絕倫的亮相,傳承之間,借古喻今,展示出中國老年人老當益壯的精神面貌,與接下來gala樂隊帶來的歌曲《追夢赤子心》古今相連。
當晚會以片段形式展現老年人不服老、不畏老,仍舊上下求索的形態時,我不僅眼含熱淚,年齡從不是禁錮夢想的牢籠,有夢去追,無畏失敗,中國人這個精神永不會變!
當唐小玖悠悠醒來,我們的《重陽奇妙游》也接近尾聲,短短30分鍾,晚會的內容極大豐富,不僅科普了重陽來歷和習俗,更將國人之精神再度升華,使得青年一代增強了文化自信。永不褪色的歷久彌新的文化,矢志不渝的是接過文化傳遞的那雙手,河南衛視2021文化盛宴收官,但探尋文化永遠在路上!
⑺ 觀192事變紀錄片的觀後感
紀錄片是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以真人真事為表現對象,並對其進行藝術的加工與展現的,以展現真實為本質,並用真實引發人們思考的電影或電視藝術形式。紀錄片的核心為真實。電影的誕哪蘆困生始於紀錄片的創作。1895年法國路易·盧李念米埃爾拍攝的《工廠的大門》、《火車進站》等實驗性的電影,都屬於紀錄片的性質。中國紀錄嘩陪電影的拍攝始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第一部是1905年的《定軍山》。最早的一些鏡頭,包括清朝末年的社會風貌,歷史人物李鴻章等,是由外國攝影師拍攝的。紀錄片又可以分為電影紀錄片和電視紀錄片。紀錄片范圍廣泛,其中以佐泉泉水人家拍攝素材為基準。
中文名
紀錄片
外文名
documentary
本質
以真實生活為創作素材
實例
舌尖上的中國、海豚灣、火車進站
⑻ 中國第一部國產片是什麼拍攝上有何特點
《定軍山》,這是中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黑白,無聲,戲曲片。1905年,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了京劇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先生演出的無聲電影《定軍山》,是有記載的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標志中國電影的誕生。
⑼ 我國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什麼
1905年 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
1905年,第一部中國電影《定軍山》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誕生,著名京劇演員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熙攘的人群中放映,萬人空巷。進入中國伊始,電影便成了本地商業文化的盛載和延伸,傳統的趣味找到了最新、最時髦的表達方法,而以後的事實會證明,這種結合會在偏離與拷問中證明自己的必要性。
無論後人在何種高度上評價《定軍山》,我們首先要表達的是一種由衷的慶幸之情:《定軍山》給了中國電影一個還算體面的開始。
不過中國電影的開始註定要與壽辰有關。1905年,適逢京劇老生表演藝術家譚鑫培六十壽辰。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忽然獲得了拍攝中國人自己的電影的靈感。
任慶泰,一個典型的技術派商人,京城最早開業的照相館老闆。在1905年,這位老兄猶如互聯網狂潮中的創業者,不斷地給他的新技術尋找盈利模式以及可持續發展戰略。最初,他的大觀樓像中國當時的所有影戲樓一樣,放映的是舶來品。漸漸地,任慶泰痛感「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僅有戲法與外洋風景」,他動了自己拍片的念頭。
上世紀50年代末,曾有人對豐泰照相館學徒劉仲明做過采訪,那次采訪留下了了對《定軍山》拍攝情況的最詳細的記載:
「……廊子下借著兩根大紅圓柱,掛上一塊白色布幔。屋內成了譚老闆臨時起居的地方,他的跟包、琴師、敲鑼鼓傢伙的,都來了。屋外院子里,把那架號稱『活動箱子』的攝影機,擺在了靠前院後牆邊。由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拍照(即攝影),他是『豐泰』最好的照相技師了。雖然前幾天練過幾回,但真的上陣,仍顯得有些緊張。一通鑼鼓過後,布幔後閃出一個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將來,這就是譚鑫培最拿手的《定軍山》里的老黃忠,只見他配合著鑼鼓點兒,一甩髯口,把刀一橫,立成頂樑柱一般,就聽旁邊有人喊:『快搖』,劉仲倫便使勁搖了起來,那時的膠片只有二百尺一卷,很快便搖完了,算告一段落……」
⑽ 定軍山電影劇情 講的是什麼故事
1、北京,天橋,熱鬧無比,洋人開設的西洋影戲院門庭若市,先進技術帶來的新鮮玩意兒很快被民眾接受,雖然年景蕭索,但是,人們卻依舊得在苟活中苦中作樂。同樣一條街,國人任景泰家開設的西洋影戲院卻門可羅雀,原因只有一個,洋人的機器、洋人的片源,人家不賣你新片子,族高任你幾部老片子放映到地老天荒,無人問津。
2、任景泰,曾經留洋日本學習照相技術的有識之士,京城有名的照相師傅。自從買了台攝影機,景泰心中就有了不能遏止的想法——拍國人自己的西洋影戲,用時洋人之技藝,記錄自己國家之精粹。一個偶然的機會,任景泰參加聲震京城內外的京劇名角「譚叫天」譚鑫培的壽誕,便有了將譚鑫培之京劇拍成西洋影戲的念頭。然而,就在任景泰想實視自己的理想時,一系列事端先後發生了。
3、任景泰最心儀的徒弟劉仲倫最解師傅心意,攝影機無端被毀之後,他幾乎殫精竭慮地希望彌足過穴,然而事情並非都隨人願,仲倫找到撞毀攝影機的女子,卻發現她也是厄運在身。從怨懟到誤會冰釋,處子情懷的仲倫和女子暗生情愫,然而因為大觀樓戲院的一場大火而阻隔了女子的生死消息,仲倫痛苦難擋,了無生趣,生生地應承了自己是縱火之人,情若父子的一對師徒驟然成了陌路人。仲倫入獄成招,被罰作苦役。就在仲倫已經斷了塵念的時候,王府特召回仲倫為即將去蒙古和親遠嫁的格格拍照。仲倫到了京城王府,在王府花園看到誤以為已絕塵寰的女子正是要遠嫁的雅琪格格。雅琪格格雖情深意重,但是國命難違,於是在遠嫁之時,召來仲倫一別,也為仲倫留下了價值不菲的玉牌。格格遠嫁,仲倫轉化悲痛,將玉牌當掉,換回攝影機帶給師傅頃穗畢,師傅也終於了解了仲倫的苦惰,師徒前嫌盡釋。攜手共同拍成了京劇《定軍山》「請纓」等幾個經典片段。
4、公元1905年,京城的某開闊地,任景泰、劉仲倫拍攝的《定軍山》影戲為百姓免費放映。一時間,萬人空巷,大家聚攏至一處,觀看《定軍山》。情至酣處,出現了眾人齊唱《定軍山》,為譚鑫培影戲配唱的感人場面。在酣唱中,任景泰劉仲倫師徒二人終於釋然,淚落如雨雀芹,至此,中國第一部電影產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