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第一個地球人電影

第一個地球人電影

發布時間:2023-05-27 08:59:33

Ⅰ 有一部是關於外星人的電影 裡面有個叫斯卡倫人 的外星人,一個叫約翰是地球人

你說的片子應該是2012年初的美國科幻大片《異星戰場》,裡面穿越到異星的地球人叫約翰卡特,而他所面臨的新星球有三大族沖遲空群,分別是佐丹格、希雷姆與薩克倫族。

中文名:異星戰場
外文名:John Carter
其它譯名:火星上的約翰·卡特
出品時間:2012年
出品公司:迪士尼影片公司
製片地區:旦培美國
導演:安德魯·斯坦頓
編劇:安德散瞎魯·斯坦頓
製片人:科林·威爾遜 Colin Wilson
類型:動作,冒險,科幻
主演:泰勒·克奇,林恩·柯林斯
片長:132 分鍾
上映時間:2012年3月9日
分級:Rated PG-13
對白語言:英語
色彩:彩色
imdb編碼:tt0401729

Ⅱ 世界上第一部科幻電影是什麼

喬治里葉的《月球之旅》是電影史上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這部大名鼎鼎的早期作品乃名副其實的電影史里程碑。本片不僅開創了科幻片的先河,它使得電影上升為施展幻想的平台和提供娛樂的工具。

編導兼監制梅里愛系舞台演員,同時又是魔術師,他在影片中大膽嘗試了疊影、淡入淡出等當時全新的手段。片中融合了大量舞台特效,現在電影的很多手法均可在本片認祖歸宗。

(2)第一個地球人電影擴展閱讀:

劇情簡介

影片劇情取材於儒勒·凡爾納的小說《從地球到月球》和威爾斯的小說《第一個到達月球上的人》。梅里愛採取神話劇的傳統風格,表現了一群天文學家乘坐炮彈到月球探險的情景。包括「科學大會」、「製造炮彈」、「月球登陸」、「探險者之夢」、「與月球人搏鬥」、「海底遇險」和「凱旋而歸」等段落。

影片成功地創造了一些彼此非常協調並充滿幻想色彩的服裝和布景,並利用蒙太奇技術和特技手段成功地表現了炮彈飛向月球以及在月球表面降落等場面、月球表面和內部景像也表現得蔚為壯觀。

故事來自凡爾納小說,開場時由梅里愛親自扮演的教授試圖說服同事參加一個登月計劃。他的提案得到認同,於是科學家們乘坐太空船向月球進發。這艘火箭式的飛船最終停靠在月球的「左眼」,而月球本身也相當擬人化。

科學家被月球上的「壞人」逮捕,帶到他們的「國王」那兒,但地球人發現這些月球壞蛋經不起雨傘的一碰就消失在一團煙霧中。最後他們返回地球,但掉進海洋,順便探訪了海底世界,最終被救回,科學家們也得到嘉獎。

Ⅲ 一個地球人有這外星人手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神秘代碼

8.6分
主演:尼古拉斯·凱奇錢德勒·坎特雀模布瑞蘿絲·拜恩拉拉·羅賓遜
導演:亞歷克斯·普羅亞斯
類型:科幻災難驚悚劇情
看點:超自然力量改編離奇拯救世界自由競爭頃賀緩
時長:121分鍾
年代:2009
地區:美國
語拍春言:英語
別名:先知 末日預言
簡介

Ⅳ 找一個電影的名字!

我看過一部電影,跟你描述的有點相似,但不是外星人入侵地球,是地球文明倒退到蠻荒。那個地球人其實是穿越來的。人類那時分成了兩族,一族住地上,頌嘩鉛一族居穴底,但地上人經常被穴底人掠作食物。

《時光機器》,影片根據英國小說家赫伯特·喬治·威爾斯的科幻小說《時間機器》改編,講述了主人公駕駛時光機進行時間旅行的冒險故事。

劇情簡介:
20世紀之交,紐約曼哈頓哥倫比亞大學的機械工程副教授亞歷山大·哈德金博士(蓋·皮爾斯飾),抱有著孩童一般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滿腦子旁人看來稀奇古怪的理論,是個狂熱的科學家。這些理論從來得不到校長的賞識,總是被看作「不切實際的幻想」而打入冷宮。亞歷山大一直想向世界證明人類在時空中穿梭旅行是完全可能的,於是自行決定研製建造一部能夠穿越時空的時間機器。
而一天在公園求婚時,未婚妻意外被搶劫者失手槍殺的離世讓他悲憤不已,並加緊了研製的進程。他希望能重返過去,藉此救回未婚妻的生命。整個建造過程都進展得非常順利,親手建造的機器終於完美地啟動。然而亞歷山大成功穿越回到了過去,卻只能再次親眼目睹未婚妻因為各種不同原因的意外事故身亡。為了找到無法改變過去的原因,哈德金將尋找答案的希望放在了未來。時間如流水般滑過,世界以驚人的速度變化,時間旅程展現出一幅幅奇麗而又壯觀的景象。時間機器載著他成功地抵達了第一個目的地——2005年(一說2030年)的紐約。
時間機器的所在降落地點已經不是他出發時的實驗室,紐約周遭環境的改變更是讓他大吃一驚。公眾圖書館變成了徹底的虛擬真人互動式訪問系統。但是收集了當時全部資料的資訊系統,也無法解答他的問題,人們所熱衷談論的,是關於在月亮上建立新殖民地的雄偉計劃。受到科學家本能的好奇心趨使,亞歷山大野好於是再次啟動了時光機器,迫不及待地動身前往另一個未來。的確,沒有什麼比看到人類成功殖民月球更激動人心的了。
短的幾分鍾,就來到了2007年(一說2037年),誰也沒有料到的是,在未來等待著他的是如此難以想像的險境。人類正在遭遇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由於事實上對月球無止境開發的殖民計劃給月亮帶來不可逆轉的傷害,月球已經不堪重負脫離了原來運行的軌道,月球的運行軌道正在下降,肉眼就可以察覺天空中的月亮已經變得比過去大得太多,很快將墜入地球。來自月亮的碎片轟擊著紐約的曼哈頓區,人們匆忙逃入建立在地下的防空洞中想躲過這場大災難。
為了逃離可怕的地球生物浩劫,亞歷山大再次啟動了他的機器,在剛啟動不久時就被被落下的隕石擊中,雖然沒對時光機器造成損傷,但是帶來的震盪使亞歷山大暈了過去。等他醒來停下機器,已經來到了年代更加久遠的八十萬年後的未來(802701年)。跨越一個冰河紀的地球當然早已徹底改變了模樣,不過人類頑強的生命力似乎使一部分人熬過浩劫,生存了下來。例如他首先遇到的,愛好和平、友好溫和有禮貌、討人喜愛的伊萊(Eloi)人,依洛伊人依然流傳著祖先留下的語言(英語),居住在平靜的世界內。但就在亞歷山大以為地球的一切已經恢復了正常的時候,他卻又發現了寄居在地下世界近乎於怪物的、每當入黑時就會出動擄走伊洛人的莫洛克(Morlock)人。原來當時的人類已經經過了兩度的進化歷程,主要分為完全相反的兩大類人。
為了解救被莫洛克人擄走的伊洛人瑪拉(Mara),亞歷山大隻身犯險,前往尋找莫洛克人的巢穴。除此之外在路途中他得到了2030年時圖書館資訊系統的電子生化機械人了沃克斯(Vox)的幫助,不久來到了被奉為神聖遺跡的紐約地下鐵。在這個充滿諷刺的地方,亞歷山大發現了在這個未來世界的背後隱藏著一個在莫洛克人和伊洛人背後的邪惡黑暗的秘密,緊張刺激的劇情也將由此蘆手展開。
他同時明白了,過去只是回憶,未來卻是夢想,過去不能改變,未來卻可以。為了拯救伊萊人,亞歷山大不惜毀掉時間機器,利用時光機器損壞時巨大的時間能量,消滅了莫洛克人,他留在那裡,並與瑪拉相愛、生活在一起。在「未來」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

Ⅳ 國內首部UFO科幻電影《飛碟玩幻地球人》你喜歡嗎

《飛碟玩幻地球人》為科幻電影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飛碟在人們印象里是酷炫也是無情的,《飛碟玩幻地球人》在製作上嘗試將飛碟元素與中國本土風土人情和河湖山川融合,將科幻冒險與溫情有機結合,電影是值得大家支持的。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嘗試,《飛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懷值得肯定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嘗試,《飛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懷值得肯定
好奇寶寶,這飛碟有點可愛

《飛碟玩幻地球人》中的飛碟並不是遇到人類後就開始想抓人類或者想佔領地球,它反而有點可愛。不僅一開始的時候學小A偷雞蛋,當吳楠一行人說它壞話的時候,寶寶生氣了,寶寶要用水噴你。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嘗試,《飛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懷值得肯定
更讓人意外的是,飛碟還會偷酒喝,還開始了857,自帶氛圍組蹦迪,自己酒量不行,結果醉倒了,讓人覺得這樣的天外來物並不是很可怕,甚至想和它一起玩。

而在電影中吳楠一行人也是有被飛碟可愛到,一開始他們看見飛碟都是趕緊跑,後來卻主動提出和飛碟同行。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嘗試,《飛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懷值得肯定
有些細心的觀眾可以看出,飛碟就像在路上遇到的陌生人一樣,對自己來說是十分陌生的,甚至在一開始還會發生一些沖突和誤會,但是時間長了,彼此之間相互了解後,就發現了對方不為人知的一面。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嘗試,《飛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懷值得肯定
《飛碟玩幻地球人》沒有講述所謂的大道理:保護人類、保護地球,所有情節都只是聚焦在吳楠一行人上,但就是這5個人,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十分溫暖的故事,「陌生人,你是否有什麼煩惱,如果有煩惱可否和我訴說,路途是不是十分孤單,如果可以,能否與我同行。」

科幻片本土化的新嘗試,《飛碟玩幻地球人》小成本大情懷值得肯定
針對飛碟題材,不少人擔心的就是講不好故事,在特效上燒了不少錢,卻就是讓人看了之後根本記不住什麼,但是《飛碟玩幻地球人》卻讓人感受到了人文關懷。

在最後吳楠回到了北京遇到了美雅,但是她卻成為了一名舞蹈生,遇到了大衛杜夫,他們卻還在鬧離婚,小A成為了網路作家。但是每個人都不記得彼此了,彷彿故事從來沒有發生,就像飛碟似乎從來沒有出現過一樣,開放性的結局,給予人更多的思考。

Ⅵ 求一部電影名,說一個地球人去了一個星球什麼的,和一個火星人做了朋友,那火星人長得很醜,電影名中有個

異星戰場
《異星戰場》講述美國內戰時期,飽受創傷的前軍官約翰•卡特被無意中傳送到了火星。由於引力不同,約翰成為了力大無窮、彈跳如飛的「超人」,也因此捲入當地幾大族群的沖突,周旋於美麗的公主,英勇的盟友與狡猾的敵人之間。
影片根據埃德加•賴斯•巴勒斯於20世紀初創作的經典科幻小說《火星公主》改編,不少電影的靈感都來自這部作品。其中喬治·盧卡斯導演的《星球大戰》,與詹姆斯·卡梅隆導演的《阿凡達》,都曾在接受采訪時承認自己的電影受其影響至深。而今年《異星戰場》上映之時,則恰好是原著小說出版100周年。
影片導演安德魯·斯坦頓曾執導過深受國內觀眾喜歡的動畫片《海底總動告帆穗員》和《機器人瓦力》,《異星戰場》則是他拍攝的第一部真人電影,雖然是他執導的首部真人電影,但無論從製作、拍攝還是故事敘述上,都可以用精湛形容。
安德魯·斯坦頓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他10歲時偶然讀到《火星公主》立刻就愛上了這個故事,「一個人類來到火星,在一個陌生的新世界遭遇到各種神奇轎如的生物。陌生人身處陌生之地,這就是冒險與科幻的浪漫之處。我一直都覺得如果能看到這個故事呈現在大銀幕,會襪卜是多麼的驚艷。」
斯坦頓還表示,《異星戰場》是一部融合了浪漫溫情、激烈動作、壯觀場面與政治陰謀的宏大史詩。

Ⅶ 有個一個人留守在地球 電影

火星救援 (2015) 導演: 雷德利·斯科特編劇: 德魯·高達 / Andy Weir 主演: 傑西卡·查斯坦 / 凱特·瑪拉 / 馬特·達蒙 /克里斯汀·韋格 / 塞巴斯蒂安·斯坦 / 更多... 類型: 動作 / 科幻 / 冒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5-10-02(美國) 又名: 火星任務(港) / 絕地救援絕亮(台) / 火星人 火星救援的劇情簡介 · · · · · · 在《火星人》中,人類實現了首次在火星的登陸,而宇航員馬克·沃襪宏冊特尼(Mark Watney)就是這個第一個登上火星的幸運兒,然而不幸的是,他也很可能將成為第一個在這里的地球人。 由於一場沙塵暴,馬克與他的團隊失聯,而惡劣的天氣也讓他們無法搜救他。孤身一人置身於火星這顆紅色星球的馬克面臨告宏著飛船損毀、補己不足、惡劣環境等重重困難,他必須想方設法在這個荒涼而狂野的星球活下來,並一直支撐到有人來救他回地球。

Ⅷ 《地球末日三部曲》地球的三種未來,你選哪一個

阿瑟·克拉克的地球末日三部曲收錄了《最後一個地球人》、《遙遠的地球之歌》和《地光》,您要去網上搜會發現三部曲的最後一部是《地球戰場》,那是由於熊貓出版社以前的習慣,把《地光》的名字改為了《地球戰場》,之後在眾多讀者的「表揚」下,他們給改了回來,還加上了本短片集《神的九十億個名字》出了部阿瑟·克拉克的精選集,熊貓眼圈都黑成那樣了,我們就不打他了吧。

作為和阿西莫夫,海因萊因並列科幻3巨頭的英國作家克拉克(1917年-2008年)科幻底子過硬,他的作品不但硬科幻,而且經常附上相關的科學資料。在他的科幻小說中,主旨是對於人類未來技術及社會可能性的探討和預測,而且這方面他做的十分出色。

他預言過太空技術、人體冷凍、大腦記憶備份;也對全球通訊衛星提出十分精妙科學的構想,在這個構想的基礎上,我們有了今天的電話通訊、衛星電視和天氣預報,因此,全球衛星的軌道更因此被稱為「克拉克軌道」。

這部《地球末日三部曲》成文時間不同,內容也沒有相互關系,之所以集結成了三部曲,是由於這三個作品分別是對地球(人類)未來的三種構想:

▧  《最後一個地球人》是苟且。 重在想像力,一波三折的劇情十分扣人心弦。
▧  《遙遠的地球之歌》是詩意和遠方。 嘆在架構和人性,為了延續人類的播種行動和波瀾壯闊。
▧  《地光》是現實。 贊在場面描寫,最後的戰爭場面恐怖,之後的格局真實。

<br/>

第一部:「大地與超主」

一個外星文明忽然來到了地球上,飛船在各大城市上浮現(《獨立日》的既視感),為當時紛爭不斷的地球帶來了和平,並提供了各種炫酷先進的科技,使得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但在經歷過各種痛苦的這一代人,一部分人還是不能完全相信未曾露面的「超主」的動機,成立反抗組織,並想盡一切方法,一探究竟。最終未果,超主不但沒有懲罰,反而承諾,出於人類的接受能力的推算,50年之後,將會現身。

第二部:「黃金時代」

鏡頭一轉到了50年後,「超主」現身,無論這幾十年人類怎麼想像,是好幾個眼睛黏糊糊的還是環狀刺嘴的硬殼怪物,人類都做好了充分的准備,但是出了超主真身這一類型:羽毛的翅膀、小小的犄角、帶刺的尾巴。傳說中最恐怖的東西活了起來,惡魔早在幾十年前便置身於地球之上,並別地球人以「超主」辨識。

然而,這50年沒有白費,在這50年間,超主提供給人類的各種科技已經極大的改善了人們的生活。生產大部分自動化——機器人工廠為消費者提供源源不斷的產品,生活必需品完全免費。人們要麼就是為了奢求某種高檔享樂而工作,要麼就什麼也不做。犯罪既無必要也不可能。另外,人們的習俗模式也由於人類的兩項發明,發生了重大變化,第一個是絕對可靠的口服避孕葯,第二個是發明和指紋識別一樣可信的血液生父鑒定方法。以往的家庭習俗完全瓦解(那位同學,請不要大喊性自由好么!)

人們不會知道自己有多麼幸運。

人類花了一輩子的時間得到了那麼多幸福,別的種族甚至從未聽說過。這是一個黃金時代。不過,金色也是日落的顏色,秋天的顏色,只有「超主」的耳朵能捕捉到冬天風暴的第一聲呼號,只有他們知道,這個黃金時代會以怎樣無情的速度沖向終點。

第三部:「最後一代」

人類逐漸適應了這種生活,享樂和社交等等以往有錢有閑才能享受的活動都高度發展,虛擬的電影和感官刺激越來越接近真實,通過刺激所有的感知,加上動用催眠術,一個人可以成為另外任何一個人,至少短時間可以,他可以參加任何想像中的歷險。

當然還有有一撥人,為了反抗這些娛樂至死精神的蔓延,在一個小島上建了個名為「新雅典」的城市,作為一種實驗,它希望成為那個舊雅典,不過是以機器取代了奴隸,以科學取代了迷信的舊雅典。甚至「超主」對它也發生了興趣,並要派使團來做考察。然而,在這個運動還沒什麼結果的時候,最後的一刻還是來臨了。

變化最開始發生在孩子身上,也只發生在孩子身上。

孩子們都開始做奇怪的夢,人變得奇奇怪怪,不玩不理人。對於這點,大家去尋求「超主」的幫助,然而卻得到了以下的回答:

我們稱這種現象為全面突破。從來到地球這一天起,我們就一直等待這件事發生。孩子的頭腦成了一條通道。做個比喻,如果每個人的頭腦是一座大海環繞的小島,每座島看起來都是孤立的,而實際上它們的基地息息相連。如果海洋消失,島嶼也會消失,他們全都成為一整塊大陸的一部分,不過,他們的個性也從此消亡。宇宙中有很多族類,有些族類在你們甚至我們出現之前早已發現了這種能力。他們一直等著你們加入進去,現在時間已到。」

<br/>

薩拉薩星,是地球的種子殖民星之一。為什麼要殖民呢,往往來講,有危機才有動力。自從1956年發現中微子之後,這種微小但不帶電,是中子但沒有質量的小傢伙除了讓科學家歡欣鼓舞地配平了方程式外,世界上大多數人對這個發現毫不知情也漠不關心。然而不知不覺之間,朝向末日的倒計時已經緩緩啟動了。

托中微子的福,到了20世界末,科學家們發現我們銀河系的那顆溫暖的大火球,太陽的內部出了問題。聯合國向各國政府提交了《有關太陽反應的若干備忘錄》,隨著消息的走漏和猜測,各國政府終於公布了「地球將要毀滅」的真相。群眾的反應並非如預期一樣恐慌,他們先是震驚無語,續而聳一聳肩,繼續日常生活。

沒幾個政府會展望下次選舉之後的未來,退一步說,就算人類要面臨死刑,執行的日子也還遙遙無期。太陽在未來一千年內都不會爆炸,誰又會為自己的第四十代子孫傷心落淚呢?

在薩拉薩星與麥哲倫號接觸展開,令2715年從地球出發,3109年抵達薩拉薩星的地球第一批播種飛船中人們後代意想不到的是,這艘飛船來自地球,並不是來自其他殖民星。區別是3600年開始的這一波大移民,由於量子引擎的發明,速度從第一代的1%光速,提高到了5%光速。但是隨著速度的提高,對於高速航行時宇宙中物質的撞擊就要更加註意了。所以在麥哲倫號的前面,有一個冰盾。而這次麥哲倫號到達薩拉薩星,也是來祈求10萬噸的水,製作新的冰盾,好繼續航行的。

在製作冰盾的這2年中,蘇醒的100多船員與薩拉薩星的居民各自發生著自己的故事,一方面雙方互通這幾百年來的新技術,另一方面不甘寂寞的小人們也開始談起戀愛來。文中對於薩拉薩星的描寫優美而又嚴謹,甚至還增加了一點反叛和物種沖突的小故事。

隨著冰盾的即將完成,麥哲倫號上的船員們也面臨的一個嚴峻的問題:既然薩拉薩星十分完美,而我們的技術也可以對他進行改造並住下所有人,為什麼還要繼續航行。最終經過大家的辯論和道德層面的考慮,麥哲倫號提前升空,在量子發動機的哆哆亮光下,繼續他的旅程。

<br/>

故事的開始是在月球,薩德勒是一名反間諜人員,他被派往月球並偽裝成一名會計,實際上是要去抓一直泄露信息給大聯盟的敵方間諜。當時的背景,地球和月球與太陽系的其他行星組成的大聯盟處於戰爭的對峙兩方。雖然主線是間諜,但實際上這本書的亮點是最後在月球上那場戰爭,不但對於戰後的局勢和格局的簡短交代也十分合理,而且戰爭場面分分鍾讓整個人都燃了起來:

「為了星際的和平,」莫爾頓教授說,「願人間再也沒有人扮演我們曾經的角色。」背景是二百年前、四十萬公里以外的壁畫風景,人物是一名間諜和一名反間諜——他們舉酒共飲。兩人心裡充滿了回憶,不過這回憶里已經沒有了苦澀。再也沒什麼可說的了,對他們來說,故事都已經結束了。

<br/>

<br/>

Ⅸ 找一部電影,好象叫《我,地球人》主要講主人翁從猿人時代活到現代

◎譯 名 這個男人來自地球
◎片 名 The Man From Earth
◎年 代 2007-07-28
◎國 家 美國
◎類 別 科幻
◎語 言 英語
◎片 長 87 Mins
◎導 演 Richard Schenkman
◎編 劇 Jerome Bixby
◎主 演 約翰·比林斯雷 John Billingsley .... Harry
Ellen Crawford .... Edith
威廉姆·卡特 William Katt .... Art
Annika Peterson .... Sandy
理查德·里爾 Richard Riehle .... Gruber
大衛·李·史密斯 David Lee Smith .... John
亞利克西斯·紹普 Alexis Thorpe .... Linda
托尼·托德 Tony Todd .... Dan
Steven Littles .... Moving Man #1
Chase Sprague .... Moving Man #2
◎簡 介
單一的場景,幾個人圍坐在火爐前談論著某個話題,這樣的影片其實並不少見,例如徐靜蕾的《夢想照進現實》。單從電影的角度來說,這種影片的拍攝很難有任何突破,無論是人物調度還是空鏡頭都會顯得中規中矩,當然,希區柯克的《奪魂索》大膽地嘗試了「一個鏡頭一部影片」的拍攝手法,但多少還是有些話劇的感覺。
如果在鏡頭上並沒有過份炫耀的資本,那麼影片最值得關注的一定是劇情內容,《奪魂索》的勝出在於懸念的設置,箱子中的屍體會不會被人發現,這是所有觀眾都期待的事情,《夢想照進現實》則是話題是否吸引人的問題。而這部《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則極其聰明地將兩者結合了起來。
約翰面對眾多同事聲稱自己是跡知一個永遠不死的人,已經活了14000年,於是懸念便構成了,所有在場者以及觀眾都希望知道約翰說的是不是真話,而這是一個拷問的過程,拷問的內容雖然形而上,卻絕對吸引觀眾的聽覺。對於整部影片來說,這個談話的內容將構成主題,也是導演希望與觀眾直接進行的交流。
當一個活了14000年的人站在你面前的時候,你最想問他的是什麼呢?這個問題對於每一個人來說答案是不盡相同的,於是導演設定了劇中人物的身份,各科目的大學教師,甚至還有一個年輕的學生。很顯然,這是一個關於哲學的思考辯論會,所以這些教授中缺失了理工類專家,而是些散晌社會科學者,考古專家,人類社會學專家,心理醫生,甚至還有大學生,宗教人士等等。這種人物設定自然貼合了影片中所要談論的話題,於是,關於人類的進化過程便在這種奇怪的討論中開始了。
很顯然,劇情中有兩條線索是交織在一起的,一條便是約翰的講述,這關繫到對一些以往事件的顛覆,也關繫到人類歷史的進化過程,而另一條則是現實中這些教授是否相信約翰所說的話,是否相信真有這么一個有悖常識而存活了14000年的人存在?如果我們將第一條線索稱為B線索的話,那麼作為後一條A線索誓必成為B線索的源動力,質疑的存在才是約翰故事講述姿掘消的前提。
這裡面便涉及到一個問題,質疑到底是怎麼樣的一種思維呢?這當然是一個哲學命題,如果說約翰的同事們是柏拉圖式的理型思維,即他們從書本上當然地認識到了這個理型的世界,並且用這種理型世界的思維懷疑那些不同尋常的事情,那麼約翰這個人物的一定是屬於亞里士多德的弟子,他用自己的實踐去認識這個世界,並且追隨著這個世界的每一次變化,從而很好地去適應它。
在影片中,我們可以明顯地感到那些教授們對約翰身份以及談話內容的質疑,但事實上,這只是故事的表面,真正的質疑卻來自於約翰這個人物。編劇假定了約翰的壽命以及約翰本人的經歷,所以無論約翰說些什麼,從現實來講,他都處在不真實的狀態下,而這種不真實恰恰是劇中對那些教授們的真實的質疑。尤其當耶穌的理論出現的時候,這種質疑顯然達到了最高峰,幾乎要顛覆掉整個西方的文化,但那假設的本身卻存在著各種可能性,這種沖擊的強悍性也許是東方人無法理解的,但對於西方來說幾乎是致命的。於是我們便看到了那個女大學生在場的原因,當所有人都以為這是一個謊言的時候,只有她聽出了約翰的質疑,這個女大學生無疑代表著西方社會年輕人中對西方文化的質疑,其中也包括對東方文化的喜愛。
毫無疑問,這是關於哲學探討的電影,所以我們會發現影片中與約翰產生沖突最強烈的是那名心理醫生,這個身份是相當有喻意的。哲學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心的思考」,是超越了各種學科的,但什麼樣的心理適合對即定的觀念進行思考,提出質疑呢?當心理醫生以自己的權力而禁止了約翰的話語權時,我們便知道了,這種心理思考是不被允許的,是要被限制的,而在劇情上,心理醫生與約翰的父子關系顯然是導演對這種思想禁錮警察的巨大嘲諷。禁錮思想是哲學發展的最大敵人,於是,影片結尾,心理醫生的死是導演的一種渲瀉,甚至是一種意願。當約翰再次離開的時候,他的人生註定要繼續著對新生活的探索,從質疑到探索,這個過程是全人類的,恐怕也是導演對西方社會的一種意願。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1263960.htm

Ⅹ 一部很老的科幻電影名字歐美的

就是星際迷航也叫星際旅行

◎譯 名 星際旅行8:第一次接觸/戰斗巡航/星空第1擊/星空第一擊/星艦迷航8:或慶前第一次接觸/星際迷航8:第一次接觸

◎片 名 Star Trek First Contact

◎年 代 1996

1樓

中 文 名:星艦迷航記Ⅷ:第一類接觸

英衫清 文 名:Star Trek:The First Contact

導 演:喬納森 弗蘭克斯

上映時間:1996年11月22日

發行地區:美國

語 言:英語

時 長:110 分鍾

顏 色:彩色

類 型:科幻片、動作片、冒險片

發行公司:美國派拉蒙公司

本片官方網站:://startrek/startrek/view/series/MOV/008/index.

國內發行公司:北京中錄德加拉家庭娛樂有限公司

【主要演員】

01.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02.喬納森·弗蘭克斯

03.布倫特·斯派爾

04.華特·科寧格

05.米切爾·道恩

06.詹姆斯·克倫威爾

07.馬爾科姆·麥克道爾

08.蓋茨·邁克范登

09.羅伯特·皮卡多

10.瑪麗娜·塞迪斯

11.布倫特·斯派爾

12.馬吉爾·巴瑞特

13.勒瓦爾·布爾頓

14.亞當·斯科特

15.阿爾法·沃德

16.維克多·比芬尼

本片大致內容:

本片是以地球人與瓦肯人的「第一類接觸」事件為背景,將重心放在《星際迷航之下一代》電視系列劇中的大敵『博格人』。

企業號正在宇宙空間做例行巡航時,艦長皮卡特接到密電,稱博格人已聯合其他星系的力量,准備向地球發起攻擊。

由於艦長皮卡特曾受敵方俘虜並同化,星際艦隊對其不很信任,故沒有派其出戰。

皮卡特不顧命令,仍然參與戰斗,之後企業號跟隨博格人的時間漩渦回到21世紀,以阻擋博格人試圖改變人類的外星發展史達到征服地球的企圖。

影片劇情詳細介紹:

博格方塊上,皮卡特艦長正等著被同化,當探測針即將刺入他的眼球時,他醒了過來。

他又想到他六年前曾被同化的那件事,皮卡特艦長洗了把臉讓自己清醒,沒想到他的臉頰突然又鑽出了一個儀器,他醒了,這次是真的醒了。

艦隊司令傳訊息過來,訊息指出博格人已經來襲。

星歷50893.5,星際艦隊派出多艘星艦加以攔截,連位於深太空九號的反抗號都被派回來幫忙,唯獨命令企業號E(新的企業號)留守中立區,目的是是防止羅慕蘭人趁機作亂,事實上是因為皮卡特艦長曾經被同化,艦隊不相信他。

一個訊息又傳來了,星際艦隊損失慘重,博格方塊繼續朝著地球飛去,皮卡特艦長決定抗命飛回地球,他希望如果有人反對可以先提出來,網路幫大家做了決定-去他的命令。

企業號終於抵達,艦隊損失慘重,連由沃爾夫指揮的反抗號都已經失去所有的動力。

企業號救起了反抗號的生還者,開始全力反擊,由於皮卡特艦長因為曾經被同化所以很清楚博格方差察塊的弱點,他下令其它還可以攻擊的船一起圍攻,博格方塊抵抗不住,由內部飛出了一顆圓球,博格方塊即而爆炸。

皮卡特艦長於是下令追擊那顆圓球。

圓球創造出穿越時空時間漩渦回到過去,企業號緊跟其後,這時企業號的防護罩已經失去作用,當企業號趕到時,只見圓球正在攻擊地面上的蒙大拿飛彈基地,企業號發射光子魚雷把圓球炸毀,並查出現在的正確日期『2063年4月4日』,這天是曲翹引擎的發明者傑佛恩·寇克瑞博士第一次進行試飛的前一天,因為地球有這種科技,外星人第一次和地球人正式接觸,才會共同創立星際聯邦,博格人回來就是阻止第一次接觸的。

企業號上的軍官傳送到地面上想要確定第一艘曲翹飛船『鳳凰號』是否還完整,並希望寇克瑞博士還活著。

在鳳凰號的附近,皮卡特艦長和網路突然遭到襲擊,但襲擊他們的人卻隨即昏倒,醫官於是把她帶回醫務室。

這時沃爾夫報告,企業號上有一些地方的溫度都升高到39.1度,那是博格船上的溫度。

皮卡特艦長留下瑞克中校和荻安娜繼續尋找寇克瑞博士,並派喬迪帶一些人去修復鳳凰號,他和網路回到艦上,這時才想到,在防護罩失去作用時,可能有一些博格人傳送到企業號上來,皮卡特艦長 命令網路鎖住武器系統,他不希望博格人利用企業號的武器繼續攻擊地面。

他們開始想策略對付博格人,網路指出只要打破冷卻罐,讓冷卻液逸出,只要博格人一碰到就會立馬癱瘓。

沃爾夫也改良了一些可以換頻率的槍使博格人不能適應,但是次數很有限,還是少使用它們。

這 時醫務室已經快遭到博格人的攻擊,醫官於是叫醒地面上的患者,帶著其它軍官逃離,逃離過程中,患者脫隊了。

2樓

在前往引擎室的走道上,網路不幸被博格人抓走,有許多人也都被同化,眾人抵擋不過便開始逃跑,這時皮卡特艦長又被襲擊,原來是地面上那個患者,皮卡特艦長解釋他是來幫忙的,但是她不信,皮卡特艦長告訴她現在正在一艘宇宙飛船上,但她希望能趕快回到地面。

皮卡特艦長打開窗戶,她才不得不相信,她消除了她的警戒,並介紹了自己的名字-莉莉。

地面上,瑞克中校一行人終於找到了寇克瑞博士,但寇克瑞博士似乎不太相信他們所說的實話,直到喬迪改良了寇克瑞博士的望遠鏡讓他看到企業號後,他決定盡全力完成他該完成的工作。

網路被帶到引擎室進行同化,他遇到了一位可以發號肆令司令的博格女王,博格女王幫網路裝上一片真的皮膚,並啟動了他的感情晶片,博格女王告訴他,如果他願意幫她,她會完成他變成人類的夢想。

皮卡特艦長為了得知博格人的進一步行動,他必須得到博格身上的一種記錄器,他把一些博格人騙到全息甲板中,並解除全息甲板的安全系統,他開始拿著槍對博格人瘋狂地掃射,他要報復,他一邊吼著一邊舉起已經沒有子彈的槍往死掉的博格人砸,直到莉莉制止他,皮卡特艦長才回過神來。

得知博格人下一步行動後,皮卡特艦長開始進行阻止的工作,原來博格人要把企業號上的偏向儀改變成信標,聯絡當時的博格人。

皮卡特艦長、沃爾夫、舵手霍克從船艙外成功地阻止博格人後,博格女王決定改變計劃,這時,網路身上已經有一大塊真人的皮膚,看樣子網路已經被博格女王控制了。

地面上,一群人正幫忙著鳳凰號的修復,由於寇克瑞博士是歷史名人的關系,每個人經過他都會看他一眼,還有軍官特地跑來和他握手,就在喬迪告訴他以後這一地區都會變成博物館,還會有一個二十英尺高的寇克瑞博士雕像,寇克瑞博士忍不住了,他決定要逃跑,但不久又被找到,很無奈地回去繼續未完的事。

艦上的人繼續抵抗博格人,但所有的武器幾乎都沒什麼用了,沃爾夫建議棄船,但皮卡特艦長還是希望繼續戰斗,他還罵沃爾夫是懦夫,想要炸船逃走。

沃爾夫很生氣地離開,莉莉看不過去了便去找皮卡特艦長商量,莉莉道破了皮卡特艦長的心聲,博格人傷害過他,現在他要報復。

她在全息甲板的時後就知道了。

她並以《白鯨》中的亞哈船長為例,亞哈船長不知何時該收手,最後船毀人亡。

皮卡特艦長恢復了理性,下令棄船,向沃爾夫道歉。

全員撤離企業號後,皮卡特艦長卻留了下來,因為他要把網路救走。

他自己一個人到引擎室,希望博格女王能用他換走網路,但網路不想走,因為他已經聽命於博格女王。

皮卡特艦長被其它博格人架了起來,博格女王命網路解除武器系統並開啟艦外的場景,屏幕上出現鳳凰號,博格女王叫網路發射光子魚雷炸掉鳳凰號,並和皮卡特艦長一道看,你們的未來完蛋了。

只見光子魚雷漸漸靠近鳳凰號,沒打中,光子魚雷從鳳凰號的旁邊飛過了。

博格女王一臉驚愕,網路對她道:反抗是無用的。

原來他一直假裝被控制,他打破了冷卻罐,冷卻液馬上逸了出來,充斥著整個引擎室,皮卡特艦長爬到高處沒有波及,這時,所有的博格人全部癱瘓。

第一次曲翹飛行如期完成,晚上,外星人終於來訪了。

當瓦肯人摘下他的斗篷,他比了一個手勢道:『生生不息、繁榮昌盛』寇克瑞博士不會那個手勢,只好和他握手道謝。

因為月球的引力遮擋,外星人沒有發現企業號的存在,喬迪計算出穿越時空回到未來的方法,皮卡特艦長下令回航。

(本片完)

閱讀全文

與第一個地球人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尺寸大的動漫電影 瀏覽:520
美國電影阿富汗 瀏覽:40
電影票在哪個公眾號上買最便宜 瀏覽:748
電影少女2018收視率 瀏覽:262
日本人連老人孩放過電影名字 瀏覽:390
兇手2016電影 瀏覽:196
電影剪輯視頻怎麼配語音解說 瀏覽:389
日本治癒電影動漫純音樂 瀏覽:331
電影老鼠橫行豆瓣 瀏覽:325
趙菲電影院 瀏覽:356
用電腦怎麼看到微信電影 瀏覽:106
俄羅斯高清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739
2016艾克斯大電影 瀏覽:780
浪漫青春電影豆瓣 瀏覽:460
剖腹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187
韓國電影女老大 瀏覽:202
韓國電影美人下載 瀏覽:937
電影院柯基 瀏覽:44
介紹動作大盜電影 瀏覽:137
最新好看動作大片電影推薦 瀏覽: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