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末代皇帝 》在那裡拍的呢
在紫禁城內拍攝。
該片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建於15世紀的紫禁城有著高而厚重城牆,為該片的拍攝提供了絕佳的隔音效果,但是當時中國的攝制組成員還不太習慣同期錄音。該片一共召集了1.9萬名臨時演員。
(1)第一部在故宮拍的清朝電影擴展閱讀
末代皇帝的意義
不在於講述溥儀的一生,因為在2千年封建統治沒落的時候,他的王者之心並沒有隱沒,從幼年時培養的帝王思想,就是一道枷鎖扣在他的胸口。
在紫禁城的高牆里,他離別了乳娘,認識了弟弟溥傑,並從他的口中第一次知道了民國的消息,進一步在傳教士的教導下,他了解了西方的文化,並開始嚮往著跟皇後婉蓉牛津大學的生活,然而,皇帝的命運是無法自己掌控的,作為一個政治傀儡,他被日本人推做偽滿洲國的皇帝。
這種一意孤行的後果就將自己推向了萬丈深淵。他的文秀因為不堪做小3,結識美國人而私自逃走。他的婉蓉因為跟司機的姦情暴露,孩子也被燒死,精神崩潰而死。溥儀在眾叛親離後,最終入獄,接受新中國的審判,從九五之尊到階下囚。他自殺未遂,只得在高牆內接收勞動改造。
❷ 有哪些連續劇是在故宮拍攝的
1、《火燒圓明園》
《火燒圓明園》在中國內地拍攝期間,相關部門全力配合,並且第一次開放皇城故宮的實景為該片提供拍攝場景便利,片中百官上朝、軍機議政、木蘭秋狩、圓明殘垣,皆是實地實景實物展現。
2、《日落紫禁城》
1997年由斯琴高娃和劉若英領銜主演的《日落紫禁城》這部電視劇的一些室外場景是在故宮內實景拍攝。
3、《垂簾聽政》
《垂簾聽政》是中國香港與中國內地合作拍攝的電影。李翰祥要求劇組盡可能在故事發生的地方拍攝場景。影片的實景拍攝地點包括故宮、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承德外八廟、清東陵等等。
(2)第一部在故宮拍的清朝電影擴展閱讀
作用價值:
博物作用:
故宮博物院的創立,具有兩方面的意義:其一是民主革命的又一勝利,是對復辟勢力的一次致命打擊;其二是中國文化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業績。民國十四年(1925年)10月10日舉行故宮博物院成立典禮。博物館是以文化教育為目的,收藏、研究、展示和保存食物的機構。將作為君主法統象徵和僅供皇帝觀賞享用的珍貴文物,變為全民族的共有財富。
故宮博物院成立時,就制定了《故宮博物院臨時理事會章程》。民國十七年(1928年),國民政府頒布了《故宮博物院組織法》,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有關博物館的法律,後來又頒布了《中華民國故宮博物院理事會條例》。
這兩份文件在故宮博物院的發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標志著博物院已由草創走向成熟,也是中國博物館事業走上正軌的開端。
遺產價值:
1987年,北京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世界遺產組織對故宮的評價是:「紫禁城是中國五個多世紀以來的最高權力中心,它以園林景觀和容納了傢具及工藝品的9000個房間的龐大建築群,成為明清時代中國文明無價的歷史見證。」
故宮成為世界文化遺產,使人們對故宮古建築價值的認識有了深化。故宮所代表的是已經成為歷史的文化,而且有著宮廷文化的外殼,同時它卻代表了當時的主流文化,經過了長時期的歷史篩選和積累,當然不能簡單用「封建落後」來概括。故宮和博物院不是毫不相干或對立的,而是有機的統一,相得益彰。
把它們結合起來,就可看到,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極少數同時具備藝術博物館、建築博物館、歷史博物館、宮廷文化博物館等特色,並且符合國際公認的「原址保護」、「原狀陳列」基本原則的博物館和文化遺產。世界文化遺產的基本精神是文化的多樣性,從世界文化遺產的角度,人們努力挖掘和認識故宮具有的突出的和普世的價值。
「文化遺產」觀念的引入,突破了傳統的「文物」觀念的局限性,強化著遺產的環境意識、共享意識,以及全社會都必須承擔管理和保護的理念,促使人們從「大故宮」的觀念來看待故宮保護。這在故宮保護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不僅要保護故宮本身,還要保護它的環境。過去只重視對故宮本身的保護,後來認識到與皇宮連在一起的護城河也是皇宮的當然組成部分,必須治理,於是就有了20世紀90年代投資6億元人民幣、費時三年的護城河治理,改變了長期存在的臟、亂、差面貌。
學術價值:
故宮學是故宮博物院於2003年提出的,它是以北京故宮及其豐富收藏為研究對象的一門科學。故宮學研究主要包括紫禁城宮殿建築群、文物典藏、宮廷歷史文化遺存、明清檔案、清宮典籍及故宮博物院的歷史六個方面,有著豐富深邃的學科內涵。故宮文化是以皇帝、皇權、皇宮為核心的皇家文化。故宮學的提出並確立將使其研究進入自覺階段,從整體上提高故宮學研究的水平。
❸ 哪些宮廷劇是真正在故宮拍的
遠景--看山,群山懷抱必在影視基地
近景--看地,地面型粗平整,有些就是現代材料處理,必是影視基地。
首先要價極高,一天以百萬計,其次,拍攝的效果現在來說其實不是很好,再其次,故宮是不允許拍內景的。再再其次,別忘了霧霾。
❹ 《末代皇帝》是在北京故宮拍的嗎
1、是的。《末代皇帝》是第一部得到中國政裂岩府許可在紫禁城內拍攝的故事片,也是1949年以來第一部得到中國政府全力槐派合作的關於中國的西方電影。第一部在獲准在紫禁城內拍攝的西方電影是LucyJarvis1973年為NBC公司拍攝的紀錄片《紫禁城》。
2、溥儀的弟弟溥傑和幫助溥儀完成自傳的肆明御李文達都被聘為本片顧問。
❺ 描寫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溥儀的故事片《末代皇帝》,為何能得到奧斯卡垂青
有人說再難以拍出《末代皇帝》這樣經典的影片了,無論是群演的數量,影片的深度以及導演的水準,都不會再有了!我是認同的。
與其說《末代皇帝》是一部電影,不如說這是中國幾千年封建制度倒塌的縮影,其經典和歷史意義將永遠再難重復!
❻ 在故宮拍攝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第一部在故宮實景拍攝的《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電影三部曲。在《火燒圓明園》中飾演咸豐皇帝的張家輝回憶:「日出時的故宮、傍晚的故宮、幾乎每一個角落我都走過。
電視劇《戲說乾隆》則是第一次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視劇,除了故宮,該劇還在蘇州園林、寒山寺、京杭運河、承德避暑山莊等地進行了實景拍攝。在2016年劇組成員聚首時,鄭少秋曾感嘆:「當年我們又是進故宮拍,又是在蘇州拍,南下北上,照片卻很少。
貝托魯奇的《末代皇帝》則是截至目前唯一一部獲准進入故宮太和殿拍攝的西方電影,但任何設備都不能觸碰地面。在采訪中他說,「慈禧死後,孩子被加冕為新皇帝,這是在紫禁城太和殿拍的。
有關部門不希望我們在那裡拍,因為建築都是木質材料,很怕火。最終,我們得到許可可以使用斯坦尼康攝影機,只有一名攝影師操作。
❼ 清宮戲是在故宮裡面拍攝的嗎
一部分是。
除了尊龍主演御纖的《末代皇帝》,李翰祥的清宮三部曲《一代妖後》、《火燒圓明園》與《垂簾聽政》都曾在故宮進行實景拍攝,甚至於直接借用故宮館藏的真實文物作為道具。
劉曉慶就曾在節目中直言,當年拍戲用的椅子、玉璽等,都是真正的文物。
最早在故宮拍攝的作品,是中國文華影片公司拍攝的《我這一輩子》,這部劇情片於1950年上映,不過並沒有引起多大的反響。
此後,像是1957年上映的《地下尖兵》、1958年上映的《風箏》、1959年上映的《林則徐》、1959年上映的《知音》、1981年上映的《傷逝》、1982年的《珍妃淚》等等。
這些電影全都曾在故宮進行取景拍攝,不過大部分電影講述的故事本身,與故宮並沒有什麼直接的聯系,甚至跟清朝也沒啥聯系,所以都沒什麼人注意到故宮在戲中的出現。
真正引起廣泛關搜拆改注,還是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李翰祥主導的清宮三部曲,當時在故宮之中進行了大量的取景,或者直接實地拍攝。
1984年長春電影製片廠拍攝的《譚嗣同》、1986年的《兩宮皇太後》與《南北少林》。
這些片都屬於當時在故宮拍攝,並且引起了相當大反響的影片。
1987年中國跟菲律賓聯合拍攝的《蘇祿國王與中國皇帝》,峨眉電影制世判片廠拍攝的喜劇《京都球俠》、還有著名的《末代皇帝》,都是在故宮拍攝的。
❽ 《末代皇帝》為什麼能在故宮拍
《末代皇帝》的拍攝也確實是恰逢其時,因為當年4月文化部頒發規定,國際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建築室內禁止一切拍攝,但《末代皇帝》劇組恰好在此之前提交了申請。
故宮是古代王朝生活的地方,人們當然希望在故宮里還原以前的一些場景,但是如今是絕對不允許在故宮裡面進行拍攝影片的。
但是古裝劇還是要拍的,所以我們如今在橫店已經建成了一個基本還原故宮的場景,所以平時在這裡面拍戲的時候也和在故宮裡面基本一樣,拍出來也不會影響人們對歷史的認知。
《末代皇帝》故事梗概
《末代皇帝》一部描繪了清朝最後一位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電影。從史實上來講,參考了溥儀的外國教師庄士敦的回憶錄《紫禁城的黃明枯鍵昏》以及溥儀的自傳《我的前半生》及其它相關著作,創造出一部偏西方視角、但製作認真的傳記電影。
由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聯合攝制。中國背景、中國故事激巧、中國人物,混雜了西方人的觀念與技法。
影片以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反映了一個波瀾壯闊的時代。最為重敗清要的是,在那個還沒有橫店電影城的年代,特效製作技術也不成熟,完全在故宮拍攝。這是一部嚴肅的歷史題材電影。但是又不至於讓觀影著窮極無聊,看不下去。每一幀都是歷史,每一句話都讓人深思。
❾ 在故宮拍攝的影視作品有哪些
在故宮拍攝的影視作品有《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
有不少影視劇是在故宮拍攝或取景的,比如第一部在故宮實景拍攝的《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電影三部曲。
大量影視作品就將故宮作為背景進行拍攝,電影《末代皇帝》和電視劇《宰相劉羅鍋》都在故宮進行了取景。
故宮介紹
故宮又稱紫禁城,中國古代講究「天人合一」的規劃理念,用天上的星辰與都城規劃相對應,以突出政權的合法性和皇權的至高性。
天帝居住在紫微宮,而人間皇帝自詡為受命於天的「天子」,其居所應象徵紫微宮以與天帝對應,《後漢書》載「天有紫微宮,是上帝之所居也。
❿ 戲說乾隆真的是在故宮拍攝的
是的。
1990年,台灣飛騰影業公司決定與北京電影製片廠合作拍攝《戲說乾隆》。該劇也成為第一部在中國內地實地取景的大孫港台電視劇。除在北京故宮實景拍攝外,該劇還在北京電影製片廠的明清風情街取景拍攝。
劇組來到同里影視拍攝基地時,製作方發現同里是個理想的攝影地方,於是決定改變在北京搭景拍攝的計劃,把設備全部搬到同里,在同里拍了整整一百天。
穿幫鏡頭
一個鏡頭。乾隆從避暑山莊里走出來,鏡頭上拉找牌匾 ,四個大字避暑山莊,四個小字江澤民題。
(10)第一部在故宮拍的清朝電影擴展閱讀
《戲說乾隆》作為首部引起轟動的戲說清宮大戲,最早的內地香港台灣合拍典範,第一次在故宮實景拍攝的電視汪仿森劇,它收獲了無數個「第一次」,不僅在1991年引發萬人空巷的收視奇跡,更開創內地困畝「戲說歷史劇」的潮流先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