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10部最被低估的華語電影,《蜀山傳》僅排第8,《劍雨》未進前三
和張藝謀,陳凱歌這種文藝片導演不同,一些商業電影因為故事過於晦澀難懂,或者表現形式超出當時的同類影片導致口碑崩塌。
有奉為經典的電影在上映之初並沒賣座。
這些因為票房或者意識超前被評為 「爛片」 的電影在若干年後被不少影迷平反。
最經典莫過於如今被推上神壇的《大話西遊》,在當年虧掉了2000多萬,直接讓周星馳的 彩星電影公司破產。
由於過於意識流,陳凱歌的《無極》被很多觀眾批評無聊,如今卻又很多人為其翻案。
就讓叉叉帶大家回顧那些曾經因為檔期、演員等因素造成票房失敗,被評為爛片。
如今卻被奉為經典的10大華語電影,看看有沒有你知道的電影上榜吧:
上榜理由:徐克的心血之作,電影時代、戰爭場面足夠宏大,卻因為越南背景沒有討好到觀眾
雖然標榜是《英雄本色》續集,但《夕陽之歌》和前兩部劇情上沒有任何聯系。
身為越南華僑,徐克希望把越南發生的不幸遭遇拍攝成電影。
剛開始徐克找到好友吳宇森,可吳宇森感覺這種題材不會在市場上吃香。徐克只能親自上陣執導。
可惜徐克錯就錯在為了票房把故事取名為《英雄本色3》,雖然找到了靈魂人物周潤發,並延續「小馬哥」的名字。
但觀眾並沒有看到前兩部中宋氏兄弟和小馬哥的相關故事。
這種掛羊頭賣狗肉的行徑,遭到眾多影迷的抵制。
如果拋開《英雄本色》續集這個噱頭,《夕陽之歌》的觀賞性還是極高的。
有激烈槍戰,也有戰爭大場面,徐克甚至找來了坦克等重型裝備。
戰爭讓百姓流離失所,人們在亂世中風雨飄搖。
梁家輝、周潤發和梅艷芳的三角戀纏綿悱惻,都讓此片成為經典港片的代表。
梅艷芳演唱的《夕陽之歌》更是被廣為傳唱。
《夕陽之歌》被名字耽誤,成為錯誤營銷的經典案例。
上榜理由:馮小剛最用心的作品,片中主演受盡各種折磨,因為錯誤選擇檔期遭遇票房滑鐵盧
在大眾的認知中,馮小剛似乎成為了賀歲喜劇專業戶。
雖然靠《甲方乙方》《沒完沒了》等電影,為華誼兄弟賺足了錢,可馮小剛一直嘗試拍攝一些有深度的作品。
而改編自1942年河南大旱真實事件的《一九四二》無疑是馮小剛最用心的作品。
張國立,陳道明,李雪健,張涵予等一眾明星出演。長達一年的拍攝周期。
為了極力還原當時難民飢寒交迫的狀態,演員們更是瘦身挨餓,受盡苦頭。
錯誤選擇檔期,讓內容沉重的《一九四二》並沒有佔到便宜。
觀眾更喜歡看到輕松的喜劇片,《一九四二》2億投資,只賺回來3億票房,按照1比3的回報率,絕對算得上是血虧。
受到《一九四二》的刺激,馮小剛在次年還是干起了老本行,拍了部口碑很差但票房很好的《私人訂制》。
上榜理由:華語電影特效天花板,被譽為最符合仙俠小說氣質的電影,由於電影晦澀難懂導致票房慘敗
即使到了現在,叉叉仍認為《蜀山傳》是 華語特效的天花板。
作為21世紀的第一部華語特效大片,《蜀山傳》用8000萬打造了大多數人心目中的仙俠世界。
影片中出現的各種神器叫人大為觀止,昆侖派的日月金輪,丹辰子羽毛狀的天龍斬,峨眉派的天雷雙劍,南明離火,昊天鏡都華麗至極。
徐克其實早在1983年就拍攝過《蜀山:新蜀山劍俠》,鄭少秋,林青霞,元彪等演員的加盟,讓徐克在香港影壇站穩腳跟。
看到特效大片劉偉強的《風雲雄霸天下》賺得盆滿缽滿,徐克也准備把《蜀山》的故事再次搬上銀幕。
《蜀山傳》的卡司陣容堪稱豪華,鄭伊健,洪金寶,古天樂,張柏芝,吳京,林熙蕾都是當打之年。
影片視覺奇觀此起彼伏,令人應接不暇。
觀眾真正體會到什麼是「萬里長空,劍氣橫秋」。
昆侖、峨眉、五台山三大門派大戰血魔的戲碼驚險異常。
由於《蜀山傳》過於注重視覺特效,導致故事邏輯雲里霧里,很多觀眾表示看不懂;
再加上特效熱鬧非常,每個角色的出場都缺乏過度,直接導致演員的演技無法體現。
種種元素直接導致影片口碑崩盤。8000萬的投資才換來了3000萬票房。
其實如果徐克當時把《蜀山傳》拍成三部曲,或者能補充影片中的不足。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上,《蜀山傳》都是華語電影特效的里程碑。
上榜理由:15年內最好的武俠片,由於過度消費吳宇森招致差評,11萬人打出高分
即使到了現在仍有很多影迷把《劍雨》譽為15年內最好的武俠電影。
考慮到導演蘇照彬在內地名氣不高,所以在《劍雨》宣傳初期,都以吳宇森出品為主要賣點。
可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影迷絲毫沒有在該片找到一點吳宇森的美學暴力。
導致此片口碑兩極分化嚴重。
再加上正好遇到同檔期演員陣容更加豪華的《狄仁傑之通天帝國》。
最後《劍雨》8500萬的投資只獲得了8000萬的票房,可謂血虧的典型。
其實導演蘇照彬的作品履歷一直都是精品頻出。
被譽為千禧年後華語恐怖片天花板的《雙瞳》,《詭絲》都出自蘇照彬之手。
對中華文化的深入考究,是蘇照彬導演的特色。
影片中武器造型新穎:
女主角手中能綿軟反折的 辟水劍,男主角一長一短的參差劍,能燃燒火焰的彩戲師雙刀等等令人耳目一新。
除了影片對女主角細雨退出江湖,卻身不由己的困惑外,影片中還金句頻出。
武學奇才陸竹的那句「 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 」成為經典台詞。
被黑石組織趕盡殺絕的張仁鳳喬裝易容成江阿生,在影片後半段邊磨劍邊保護妻子細雨的戲碼,堪稱最帥救場瞬間。
有江湖,有恩怨,動作戲過癮,《劍雨》將人們對武俠世界的嚮往用寫意的方式呈現出來。
即使到現在超過11萬人給這部影片打出高分,可見質量之高。
上榜理由:實驗性極強的武俠電影,趙文卓巔峰之作,武打設計新穎酷炫
和其他風格溫潤的武俠片不同,《刀》的影片基調極其狂野乖張。
趙文卓一直被當做第二個李連傑培養,而這部影片卻成了他和自己角色定位的分水嶺。
徐克在致敬邵氏武俠經典《獨臂刀》的同時,也讓趙文卓在影片中苦練獨臂刀法。
無論是熊欣欣飾演的反派馬賊,還是其他江湖人物都像是山野莽夫。
徐克用回憶的方式,將女主和鑄刀廠弟子定安、鐵頭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江湖恩怨緩緩道來,讓故事增加了滄桑感。
正是由於此片實驗性太強,導致很多觀眾難以接受這種風格。
所以導致該片口碑兩極分化極其嚴重,最終票房只有330萬。
但現在有越來越多的影迷發現《刀》粗狂鏡頭下的陽剛魅力。
上榜理由:李連傑,邱淑貞,張敏全明星陣容,世上最腹黑的張無忌,由於票房慘淡導致續集計劃擱置
現在回看《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觀賞性依舊很高。
王晶在此片中展現了天馬行空的想像力。
「我的戰鬥力只有六千,他起碼一萬以上」
咸濕猥瑣的華山二老自稱「紅十字會」等橋段令人捧腹。
得益於李連傑扎實武術根基,無論是太極拳還是乾坤大挪移都展現了極高的觀賞性。
邱淑貞,張敏,黎姿,洪金寶,吳鎮宇等一眾選角更是恰到好處。
張敏的白馬回眸,邱淑貞的驚為天人成為當時不少觀眾心中最好的回憶。
而針對原著中張無忌優柔寡斷的性格,王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編。
李連傑飾演的張無忌腹黑多謀,身中玄冥神掌,時刻想著為自己的父母報仇。
可就是這樣一部5000萬投資,眾多明星加盟的武俠巨制,卻只獲得了一千多萬票房。
觀眾對於《魔教教主》無厘頭的魔改似乎難以接受,再加上當時的香港電影產業動盪不安。
作為主演的李連傑當時一直在內地等種種因素,《倚天屠龍記》的續集計劃就被暫時擱淺。
2022年春節,王晶終於在30年後實現了承諾,帶來了《倚天屠龍記》的續作,可原本盼著看張無忌去大都的觀眾們早已長大成人。
原班人馬早已物是人非,登錄網路的《倚天屠龍記》也收獲一片差評。
《倚天屠龍記之魔教教主》更像是觀眾對港片美好時代的緬懷,超出了一部商業電影的簡單范疇。
上榜理由:華語動作片天花板,李連傑最強電影,影片中的打鬥設計堪稱教科書
要挑選李連傑最好的作品,叉叉肯定首推《精武英雄》。
作為李小龍的《精武門》珠玉在前,作為翻拍片的《精武英雄》在口碑上絲毫不亞於前者,本身就是奇跡。
作為虛構人物,李連傑將留學日本,之後回到國內替恩師霍元甲報仇的陳真復雜的心路歷程展現給觀眾。
精武門的權力斗爭,中國人對女友光子的仇恨等情節,擴充了故事的復雜性,充分展現了民國亂世的人心惶惶。
《精武英雄》神就神在能把文戲和武戲完美的融洽,不會讓觀眾產生「為打而打」的突兀感。
B. 求中國武俠電影!推薦一下!
中國十大經典武俠電影
NO.1
《笑傲江湖》(1990)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是徐克一個人的王朝,無數凄絕的故事經由徐克手中,演變為今時今日的驚世之作,本片更是徐克導演生涯里的一個顛峰。本片改編自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描繪出一個俠義沉淪人心貪婪的江湖,更是隱隱暗喻時政。劍走偏鋒的氣勢,形形色色的人物,絕頂武學的爭奪。徐克的江湖,金庸的江湖,陰險詭詐的江湖,盡在血腥殺戮之中。
NO.2
《戰神傳說》(1990)
其實這部電影比之以上的影片未必就遜色,即使是劉德華、鍾鎮濤、梅艷芳和張曼玉等演員陣容也當得豪華二字,卻始終不能廣為人知,看來人要講命運,電影也需要講運氣的。如果真要為之找個理由,我想應該是該片實在太憂傷了,憂傷得讓人不得不忘記它才能擺脫這股異樣情緒。影片講的是一個王子王位被篡奪,其後被人追殺的復國過程。
NO.3
《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1992)
徐克,一個永遠都能給人驚喜的名字,彷彿只要他輕輕撫摩山羊鬍便可以隨時想到別人想不到的奇思妙想。他總是不安現狀,喜歡跳來跳出搞新鮮,所以有了《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所以有了影迷們最熱烈的尊敬。金庸無疑是幸運的,若沒有徐克,他的《笑傲江湖》不可能會被幾乎完美的搬上銀幕。觀眾無疑也是幸運的,若沒有徐克,就不會有思緒縱橫無阻的經典影片。
NO.4
《新龍門客棧》(1992)
影片堪稱經典中的經典,顛峰上的顛峰。雖然是翻拍經典,可是影片走的卻是新派武俠路線,反而更顯得新穎。明朝東廠太監隻手遮天,肆意濫殺忠良,故事就這樣開始了。東廠大太監曹少欽利用兩個小孩設下圈套,務求要把手握重兵的周淮安捉拿到手,周淮安則必須救出孩子並安全逃走。雙方一路追逐撕殺,齊聚龍門客棧這家黑店……
NO.5
《黃飛鴻》(1991)
徐克,又見徐克(實際上,香港90年代的武俠名片大部分是他兼職的),也許到了我們老朽不堪的時候也無法忘記徐克,沒有他就不會有新派武俠,沒有他就不會有完全超乎想像極限的動作場面,沒有他,就沒有人可以在銀幕完美的上演江湖傳說。黃飛鴻,香港歷史上曾經拍過數十部關於他的電影,徐克還能做什麼?如果徐克只是庸才人才,自然是無計可施,但他是『鬼才』。所以,黃飛鴻的故事在被拍濫了之後,再一次成為了人們心目中獨一無二的民族英雄和武學宗師。
NO.6
《東邪西毒》(1994)
如果說王家衛的烙印是另類加小資,那麼這部影片就是最邪氣最另類的作品。更令人驚訝的是,這居然還是一部武俠電影。如果真要在王家衛作品裡選擇最能代表他,同時也是最好的作品,我一定會選本片。王家衛埋首沉溺在自己的宇宙(張曼玉所言),喃喃呢語的人物,扭曲變形的鏡頭,彌漫頹廢凄絕氣息的畫面,一成不變的旁白,恍惚飄渺和神經質的強烈到無法抑制的個人風格。就好象白鴿,教堂、雙槍、噴瀉的子彈是吳宇森最真切的寫照一樣,這些極具風格的特徵,都是王家衛賴以成名,並且令人們沉醉其中的東西。
NO.7
《刀》(1995)
常說《槍火》的片名取得很妙,直接點出槍火無情人間有情的主題,絕無半點修飾。本片片名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一為有情,一為無情,堪稱絕配。刀乃不詳凶器,一把刀也許會招來殺身之獲,一把刀能殺死很多人,一把刀同樣也能幫助人報仇雪恨。只是刀雖沾滿血腥和戾氣,卻始終是握在人的手中才能傷人。徐克在影片里描寫出的是一個徹底混亂的江湖,一個沒有道義沒有俠義的江湖,所擁有的僅僅是血與火的交融。在這個另類的江湖裡,人人自私自利殘暴無情猶如野獸,不講道理只講實力,即便是一個女人也會無故挑撥別人自相殘殺來取樂。
NO.8
《風雲雄霸天下》(1998)
由小說改編的武俠電影隨手抓就有一大把,可是由漫畫改編的……本片之前似乎還沒有過,不能不說這是一種全新的嘗試,就好比好萊塢第一個把科幻漫畫搬上大銀幕的人。劉偉強作為香港著名商業大導,除了《無間道》系列和《古惑仔》系列外,恐怕也惟有本片堪可拿得出手去見人。有人說第一個吃螃蟹的人總會有一定的收獲,誠然,劉偉強第一個吃掉漫畫改編成武俠電影的螃蟹,對於他這種勇氣,觀眾毫不吝嗇的掏出口袋裡的鈔票作為獎勵,結果本片狂收四千多萬票房,穩居當年票房冠軍寶座。
NO.9
《卧虎藏龍》(2000)
很有趣,這部影片在西方的口碑絕佳,甚至還摘取了奧斯卡外語片的桂冠。可是在東方,尤其是在中國,卻被不少人認為並非想像中的好。說到底還是東西方文化的差異在作怪。李安是一位非常有儒雅氣息的導演,對西方文化的理解也頗為精深,在他的作品裡我們隨處可見東西方文化的沖突與差別。而本片恰恰是李安對兩地文化進行大融合的結果,雖然蘊藏部分中國文化特色,總體而言還是與中國人印象里習慣的武俠世界大有不同之處,當然得不到什麼好話。
NO.10
《英雄》(2002)
為了夢圓奧斯卡,張藝謀野心勃勃的企圖照搬李安的成功經驗,憑著中國頂尖導演的身份搞到資金,把東亞最傑出的幕後精英一網打盡,史無前例拍起商業電影。盡管《英雄》口碑非常之差,卻有兩億五千萬票房做代替品,張藝謀照樣會睡覺都笑得合不攏嘴。更何況本片還入圍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候選名單,盡管沒有拿獎,卻也不能小窺。
除此之外,還有《十面埋伏》、《龍門飛甲》、《七劍》、《霍元甲》、《白發魔女傳》、《新天龍八部之天山童姥》、《東成西就》、《少林寺》、《新少林寺》、《劍雨》、《太極張三豐》、《蜀山傳》、《新少林五祖》、《天地英雄》、《水滸傳之英雄本色》、《雙旗鎮刀客》、《新流星蝴蝶劍》、《火雲傳奇》、《飛天舞》、,武林外傳》、《忠烈圖》、《飛俠小白龍》、《神鞭》、《血滴子》、《錦衣衛》
C. 將江湖情愛說到極致的老片《劍雨》
2010年9月28日上映的電影《劍雨》,票房和口碑都很奇異。或許是上映初期的宣傳攻勢誤讓人們以為這又是一部武打為主的硬電影,進了影院卻發現與預期的認為不同。
熱愛武俠電影的人向來都分幾派,有人從中看「武」,有人從中看「義」,有人從中看「俠」,更有很多人從中看盪氣回腸的情誼故事,比如李連傑的《投名狀》的兄弟之誼。
而武俠的真諦從來就是「愛恨情仇,快意江湖」,從這個角度來說,《劍雨》就是一部難得一見的好武俠電影。
《劍雨》裡面,有禪機佛理,有愛恨糾纏,有江湖傳說,卻在武打動作以及拍攝畫面上不夠到位。雖然這部電影專門請了香港著名武術指導董偉,除了楊紫瓊的辟水劍細密纏綿如行雲流水,飛舞擊打帶有叮咚清脆的滴水聲,讓人印象深刻,還有就是余文樂的飛針拍攝鏡頭很有現場感,可惜不夠獨特,飛針技法對於武俠迷里說太常見了。
整體拍攝畫面有些低暗,估計導演本意想偏向於中國古典水墨畫的意境,可惜有部分觀眾對此並不滿意,尤其是出於獵奇和娛樂至上而進影院的這部分觀眾來說,沒有點古典文化的底蘊和愛好欣賞,這部片子的確看來平淡無奇。
但真愛這部電影的人們,可以反復幾遍甚至幾十遍也願意看。喜歡電影的朋友們都知道,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心情,看同一部電影都是不一樣的感受。我們每個人對電影的感悟都是源於我們自身心理某些投射。
這部電影可以說,二十五歲以下的孩子們估計是看不大明白的,人生閱歷的相對單薄和生活感悟還來不及深入,他們看的只是很老套的故事情節。基本上很多的江湖故事,都是為了一個富可敵國的寶藏或者是一段稀世罕見的武功秘籍,這部電影裡面是為了羅摩遺體。大家在一窩蜂跟風搶寶的時候,都還沒明白這玩意兒究竟是用來幹嘛,是可以得到高深的武功還是隱秘的財寶。
直到最後才知道,為什麼黑石首領轉輪王拼盡全力用盡所有黑石成員也要拿到這個所謂的羅摩遺體。因為他是個閹人,而傳說中的羅摩有使「生殘補缺」的異能,原來搞了半天,大家都被忽悠了,所有的一切不過是一個心理扭曲變態極度想恢復男人正常功能的閹人為了達到自己不可告人的目的布的一個局。
所以,如果只看故事情節或許只能打六分,至於整容轉化成另外一個人,甚至機緣巧合仇家相愛,這些我們在古龍的小說中早就見識得太多。但,這部電影,它的高分不在這些地方,忠愛它的粉也不是因為這些因素,它的精髓在於「情」,「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的「情」。蘇照彬果真不愧為台灣導演中描情高手,在《劍雨》中於細微處將極致的深情顯現得絲絲入扣。
我想,忠愛此劇的粉們都是真正的武俠迷,而且熱愛的不僅僅是讓人熱血沸騰的武功招數,更因為武俠從來都是成人的童話,包括唯美到世俗難有的情愛故事。如此熱愛武俠的人們啊,心中都應該有著波瀾壯闊的世界和為一人笑可得江湖仇的豪情壯志,以及紅袖添香騎馬馳騁江湖逍遙游的愛情理想。
很多人不明白李宗翰飾演的陸竹在劇中的出現到底是什麼意思。如果說他對細雨無情,為何要糾纏細雨三個月,悉心將細雨劍法中四招漏洞傳授與她,那四招「藏拙於巧」,「用晦而明」,「寓清於濁」,「以屈為伸」又何嘗不是在點醒細雨做人的哲理。如果說他對細雨有情,為何又要於明日即刻剃度出家,今日乃是來與細雨做最後的感悟。
直到後來,細雨在整容後拜見陸竹七歲時的受業恩師,雲何寺的見痴和尚,問及陸竹臨死前那句「我願化身石橋」是何意思,見痴和尚講了佛祖弟子阿難的故事,阿難出家前在道上見一少女,愛慕難舍,佛祖問他你有多愛那少女,阿難說「我願化身石橋,受那五百年風吹,五百年日曬,五百年雨打,但求那少女從此橋上經過。」於是,見痴師父轉過頭來對細雨說:「那他對你很好啊。」
「那他對你很好啊。」多少深意在其中啊,有些感情是不用是否能擁有來衡定的,有些情誼更不是用付出與得到來計較的。有些愛,甚至超越了一般世俗男女的定義,大愛博愛之下,萬般傾心千般柔情也不欲與你知,唯願我是你劍下所殺最後一人,我能消得了你的孽讓我一人去承擔,你能過得好不被人欺負是我今生最大的心願。陸竹對細雨的情不可謂不深厚,他知道自己深愛之人被心魔一葉障目,願以自己的死點醒細雨回頭是岸。
陸竹的死給了細雨震動,於是她決定見李鬼手,將自己絕世的姿容化為一普通女子,只願過平凡人的生活。
於是,平凡女子曾靜在平凡的人世間,遇見了她的江阿生。
沒有生死決裂,沒有深情表白,以至於,她與江阿生的結合,貌似也不過就是世間男女到了一定年齡尋覓到合適配偶的關系。
卻不知最真摯的感情,原不過就在這日常生活的細水長流,她會給他補鞋做衣服把豆腐切成好看的形狀,而他會在家裡捉襟見肘時拿出自己平時積攢的私房錢。
煙雨朦朧里,他們在屋檐下,默默,卻分明有愛意瘋狂滋長。清冷色調,素色衣衫,鏡頭被拉遠,卻是一副溫暖明亮的水墨畫,如雲似霧,纏纏綿綿。
所謂情不知所以,一往情深~~~~~
曾靜在接受江阿生之前,去見見痴師父,見痴師父的幾句禪語大有意境啊:「未來已成現在,現在已成過去,隨心而去吧,看,能得否。」很多事,別想那麼多,隨心而去吧,能不能得到又有那麼重要嗎。
陸竹是她的過去,而,江阿生才是她的現在。
劇中對細雨有情的不只是陸竹和江阿生,還有終極大反派大BOSS轉輪王。相對於陸竹為所愛甘願犧牲成全,還要盡畢生所學為細雨掃平未來之路,江阿生則是在木訥之中對身邊之人呵護備至,甚至在得知曾靜即為殺父仇人的細雨,狂怒之下不擇言語傷害所愛之人,卻終究愛戰勝恨。
而這些都趕不上轉輪王的愛來得驚竦,由於電影篇幅的限制,很多地方有剪切,轉輪王對細雨的愛沒有明盤,但於細微處還是可以窺見某些印跡。尤其後來轉輪王對葉綻青的愛戀表白,看起來有些突兀,事實上,無論,細雨也好,葉綻青也好,不過轉輪王作為殘缺之人心理的變態扭曲對自己無力佔有的絕色女子的畸形慾望而已。
細雨是有所察覺才在電影一開始就拿著黑石的八十萬兩白銀和羅摩遺體叛逃,想脫離轉輪王佔有欲過強的控制。而葉綻青才是純粹的妖女,野心和慾望都很強烈,可惜色誘不成轉輪王反而成了他的陪葬品被活埋在橋下。所以在劇中,葉綻青對細雨整容後的曾靜有著隱隱約約的敵意,她應該感覺到自己無論在職務還是情感上都只是轉輪王找來的替身。
陸竹與轉輪王,一個是佛的慈悲,地獄不空誓不成佛。一個是閻王的無情,定人壽夭判人榮辱。陸竹是「我願化身石橋」,他懂情卻不限於男女之情,以自己成全別人拯救蒼生,可謂不負如來不負卿。轉輪王卻是要把愛的少女埋在橋下,自己每次經過都能看到,可謂自私之極。
所謂「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同樣的愛戀,有人是神,就有人是魔。同樣是求而得不到,有人成全他人犧牲小我,就有人墜入魔道泯滅人性。
愛恨情仇本就是一念之差~~~~~~~
D. 有好看的武俠電影嗎,劍雨那類的
1。《笑傲江湖》林青霞版的
這個不用說了,非常非常經典。「有人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我怎麼退出?」李連傑的演出也很贊。
2。《蜀山傳》張柏芝、鄭伊健版
徐克導演的武俠一般都很好看的,蜀山華麗麗的啊耐祥,那個特效真的做得很好。劇情也非常好,張柏芝很美、鄭伊健和古天樂很有型。
3.《江山美人》陳慧琳、黎明、甄子丹
這一部軍事題材的大劇,我很喜歡,丹哥依然很帥,很有型。
4.《東邪西毒》張國榮
如果你想看快意恩仇,那還是算了。這是部很哲的武俠,王家衛拍的一般都很....呵呵,不過真的很經典,是可以一看再看的。
5.《新龍門客棧》張曼玉、梁家輝、林青霞
經典中的經典,永遠不能被超越的經典。成就了張曼玉、梁家輝、林青霞三個人。非常感人,非常熱血!
6。《風雲系列》鄭伊健、郭富城
老版的很經典、風雲2很爛俗
7。《陸小鳳系列》張智霖、張智堯
要看武俠的話,這部很不錯的選擇,故事還算比較原版,演員也選得很好。
8。《決戰紫禁之巔》張家輝、趙薇、劉德華、鄭伊健、譚耀文
劉德華演的很好,很深情。早期很經典讓我一直怨念的一部作品。很華麗、劇情很好,演員很出色,其實無可挑剔。
9。《花木蘭》《畫皮》,趙薇和陳坤
趙薇和陳坤的搭檔真的完美,還有周迅,古裝美人,美到死啊!
10。《青蛇》王祖賢、張曼玉
我超愛的電影、一直看,看了十幾遍了。
11。《白發魔女》林青霞、張國榮
其實也是不可超越的經典。
12《功夫之王大芹》李良傑、陳龍
雖然說很好萊塢很狗血,但是看看兩大功夫之王拚鬥這個噱頭還是不錯滴滾畝畢
13。《卧虎藏龍》周潤發
這個不用多說了,奧斯卡最佳外國語片
E. 武俠電影有哪些
數不勝數。
武俠電影是中國商業電影的重要影片類型。中國的武俠電影,猶如美國的西部片,已成為民族類型電影的標識之一。
武俠電影,是中國武俠文化的一種體現。通過鏡頭化的語言與戲劇化的情節,深入展示著中國武俠文化的精髓與內涵。並且通過電影這種世界語言向全世界展現了中國最具特色的武俠文化。
部分如下:
楚原(《英雄無淚》《流星蝴蝶劍》《天涯明月刀》)
張徹(《獨臂刀》《死角》《上海灘十三太保》)
胡金銓(《大醉俠》《俠女》)
胡鵬(粵語片《黃飛鴻》系列)
徐克(《蝶變》《黃飛鴻》《笑傲江湖》)
程小東(《倩女幽魂》《新龍門客棧》)
羅維(《精武門》《唐山大兄》)
郭南宏(《鬼見愁》《少林寺十八銅人》)
鮑學禮(《刺客列傳》《功夫皇帝》)
袁和平(《醉拳》《蛇形刁手》)
狄龍
狄龍
吳思遠(《南拳北腿》《惡虎狂龍》)
劉家良(《少林三十六房》《長輩》)
韓英傑(《龍門客棧》《精武門》)
巫敏雄(《大明英烈》)
歐陽俊(蔡揚名)(《方世玉傳奇》《方世玉大破梅花樁》)
演員
關德興(粵語片《黃飛鴻》系列)
李連傑(《少林寺》《黃飛鴻系列》《方世玉系列》《精武門》)
李小龍(《精武門》《唐山大兄》)
成龍(《醉拳》《警察故事》)
王羽(《獨臂刀》《追命槍》)
羅烈(《血灑天牢》《金燕子》)
狄龍(《刺馬》《天涯明月刀》)
趙雅芝(《彈指神功》《風鈴中的刀聲》)
岳華(《大醉俠》)
上官靈鳳(《龍門客棧》)
李小龍
李小龍
徐楓(《俠女》)
姜大衛(《報仇》《刺客列傳》)
田鵬(《南俠展昭》)
F. 劍雨電影在線觀看劍雨在線觀看劍雨電影下載
《劍雨》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XyM4pNykAIgatEUxXmA19g
《劍雨》是由吳宇森監制並與蘇照彬聯合執導,楊紫瓊、鄭雨盛、王學圻、徐熙媛等聯袂主演的古裝武俠片。影片講述了退隱江湖的女殺手「曾靜」希望與小鎮送信青年「江阿生」過平凡生活,卻因為擁有江湖聖物而捲入腥風血雨的故事。該片於2010年9月28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G. 《劍雨》:這是近年來最被低估的武俠片(含劇透)
一具武林爭奪的羅摩遺體、一套技壓群雄的碧水劍法,致使電影開篇的滅門慘案;幾次雨中的邂逅、數場劍尖的廝殺,成全了電影結局的溫馨。
我問你,這樣符號化的武俠電影你會看嗎?不,你肯定會說,這太俗了,沒有新意。
一夥控制武林的黑石團伙、兩個相愛相殺的苦命戀人、兩具經過古代整容的陌生面孔,在濕潤的江南小鎮與昏暗的靜謐夜空下牽引了整個劇情的走向。
我再問你,這樣不拘一格的武俠電影你會看嗎?可能吧,你定會說,有時間我就去看。
影片的色彩是冷色調,看的第一眼就有濃烈的江湖氣息撲面而來;電影的人物是立體的,解析數遍就會發出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感慨。
我又問你,這樣精緻深度的武俠電影你會看嗎?會,你一定會說,它算不上好片但一定不會是爛片。
的確,導演是吳宇森,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他對影片的氣氛渲染以及群戲的把握非常精準。主演有楊紫瓊,這是武俠電影打女中的一代傳奇。有這二人在,這電影怎麼都不會淪為爛片。可是,在上映期間,卻被幾部來勢洶洶的所謂大片碾壓成了炮灰。但我依舊想強調這不僅不是爛片,反而是近幾年少有的高質量的武俠電影。
它完全可以憑借不凡的情節與扎實的故事成為武俠電影史上的翹楚。
電影名字叫做《劍雨》,這是一個充滿詩意江湖味的名字。劍雨,一看便可分為劍和雨二字,事實上電影本身也就是圍繞這兩個字展開而成的。所以,不妨我們就從這個名字走進這部電影。
電影中描寫劍的場景很多。無論是開頭細雨一夥滅門張人鳳、陸竹困住細雨三月並為劍殉道而死還是曾靜的碧水劍、江阿生的參商劍(細雨和張人鳳整容後的名字)抑或是二人最後與反派轉輪王的大決戰,劍在這里都是斗爭的武器,也是霸權的象徵。誰的劍術高,誰就是勝者,誰就是霸主。
最易令人記憶猶新的劍的場景,一是陸竹點化細雨用銀筷對決碧水劍,二是曾靜用陸竹之術大破轉輪王。前者是陸竹對細雨「我願化身石橋,受五百年風吹,受五百年日曬,受五百年雨打,願此少女從橋上走過。」的一生祈求。亦是細雨從江湖上聞風喪膽的女刺客化為逃避腥風血雨追求平凡成為曾靜的承諾。後者是曾靜沖破邪惡的羈絆重獲新生的最後決斷,也是曾靜忘記陸竹與江阿生共享幸福的開始。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這部電影對這句話做出了最好的詮釋。李綻青心裡藏著愛欲所以變得兇殘、雷彬飽含著對妻子的愛意所以見風使舵、彩戲師懷揣雜技糅合武功的理想所以渾身是傷、轉輪王為了「玉莖重生」故作強大。整個黑石團伙,個個武功精湛,卻除了曾靜誰也逃不了死亡。這或許是劍客或者說是江湖中人的宿命吧,從江湖含並羨中來,也必須要回到江湖中去。
如果說劍雨二字中的劍直接拉起武俠的爭端,那麼,雨則是挑起爭端的序幕。當然,在這里雨也承擔著愛情的促和者的角色。
張人鳳一家被滅門,這是狂風暴雨之夜。雨在這里,渲染出肅殺仇恨的氣氛,也鬼使神差的令張人鳳逃出一命並整容成江阿生。曾靜與江阿生在小鎮中每次的相遇,這是晴天霹靂般的小雨。無緣由的來也無緣由的去,似乎只是為了濕潤江南小鎮,為二人同處屋檐躲雨提供正當的理由。
雨在影視中一直都是重要的道具,大雨有大雨的好處,小雨也有小雨的妙處,這部電影中,雨更是如此。開頭便是傾盆大雨,引發出一段殺戮,使得仇恨蔓延整個劇情。中間是六月的梅雨,烘托出一段奇妙而又頗具溫馨的愛情,使得人們忘記前面的仇恨。可到了最後談拍,雨已消失,迎接而來的是風和日麗的天氣。正好表明了雨過天晴,曾靜與江阿生將要幸福的度過下半生。
劍與雨,愛情與家,仇恨與廝殺。這是《劍雨》極力表達的主題。在鏡頭的冷色調之下,濕潤的細雨、暗黃的燭燈以及古聲古色的江南小鎮成為了江湖的舞台。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人的地方必會蔽困精彩,有人的地方必定卧虎藏龍。
這是武俠片必須擁有的場景,也是武俠片吸引人的地方。可縱觀近年來的武俠電影,卻很少見到如此濃烈的江湖味。
往遠說,自從李安的《卧虎藏龍》在奧斯卡獲得大獎,他們便總認為,運用東方獨特的武俠文化加上華麗的表現手法絕對能夠在國際影展上一展風采。《英雄》國內外評價兩極分化,《荊軻刺秦王》票房慘敗,《夜宴》更是直接被打入爛片。可見,故作高深的手段與強大的野心往往會令願景相反。
往近說,徐克徐老怪重出江湖,《狄仁傑之通天帝國》、《龍門飛甲3D》、《狄仁傑之神都龍王》紛紛登場,而後《智取威虎山3D》披著個打土匪的外殼狂收九億票房。《刺客聶隱娘》、《一代宗師》、《師父》雖然令人看到武俠片的迴光返照,可《四大名捕》系列、《明月帝國》、《情劍》卻彷彿讓人看到了圈錢之作與爛片之間的聯系。
而其中的《劍雨》無論是劇情、懸念、愛情、武打都可稱得上較高水平,可票房勉強過億,名聲不為人知。近年來在眾多爛片轟炸與武俠片產量減少的情況下,《劍雨》卻依舊不被人所注意,這不得不是一個困擾我的問題。
H. 電影《劍雨》的簡介
《劍雨》是一部充滿懸疑色彩的武俠片,講述了頭號女劍客「細雨"在尋找800年前消失的羅摩遺體的途中,楊紫瓊所飾演的退休女殺手曾靜,與(鄭宇成)飾演的江阿生屢次雨中相聚,幾次雨中雹拍相判肆正會使得二人的掘悔情感逐漸升溫,江
I. 楊紫瓊十大經典電影
楊紫瓊十大經典電影:《宋家皇朝》、《超級計劃》、《東方三俠》、《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明日帝國》、《卧虎藏龍》、《劍雨》、《銀河護衛隊》、《阿凡達2》、《皇家師姐》。
1、《宋家皇朝》
電影《宋家皇朝》由張婉婷導演,羅啟銳編劇,張曼玉、楊紫瓊和鄔君梅主演,1997年上映。楊紫瓊演的宋靄齡,她安排了蔣介石和妹妹宋慶齡的婚事,她一心打造一個屬於宋家、蔣家、孔家的集團,她是一個相夫教子但又雄心勃勃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