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應該在是好多年前了吧,感覺就是自己土土的,覺得電影院好牛,好帶感,看的好像是《速度與激情》吧。因為家裡有人在放電影的地方工作,所以有機會能那麼早接觸到電影。當然,第一次看電影是和家裡人一起看的。當時看電影的地方也不是像現在這樣那麼純粹的就是單單放電影的電影院。我記得我看電影地方是在一個叫什麼藝術中心的地方。放電影的地方只是在一個多功能廳。中心還有很多其他廳給其他的藝術活動。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玩的事情發生吧。唯一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很震撼啊。
Ⅱ 第一次看電影 作文
1
人生有很多第一次,第一次旅遊,第一次坐火車,第一次砍價……第一次是寶貴的。
我第一次看電影是在文體中心,我是和姐姐一塊看的,那是一部科幻片,畫面顯得較為灰暗。
那天我和姐姐萬分期待的走進電影院,哇!燈光四射,好像幾只大眼睛瞪著我們。這個時候,大屏幕上還是一些廣告。我們拿著電影票找到我們的座位,剛剛坐下,燈就一下子全滅了,真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電影開播了。我和姐姐一人拿著一筒爆米花悠閑地看著這部令大家欣賞的《尼斯湖水怪》。剛開始大屏幕反射出明亮的光,過了一會兒,由亮到暗,聲音越來越大,很多人都在驚聲尖叫,我看分明是在起鬨。他們的尖叫,把我的爆米花都驚醒落地。「有那麼嚇人嗎?」姐姐也在一旁不屑的嘟囔著。更可惡的是,這么好看的電影竟然還有人打電話,那位打電話的叔叔當旁邊的人不存在似的,吐沫星子亂飛,周圍的人臉上都是……我們只能保持著糟糕的心情看完電影,沒想到啊,沒想到啊,還有更過分的:等到電影播完,散場時,很多人都把垃圾亂扔一地,「那些人簡直是太沒有公共道德了!」一旁的姐姐憤怒的走開了。這哪是電影院么?分明是垃圾場。看到很多人都把垃圾扔了,我也把垃圾扔了,走了一會兒,一個飲料瓶把我絆倒了,我真正的明白到底姐姐為什麼生氣了,我便轉身回到剛才的地方,將剛扔的垃圾撿起,跑出電影院,追上了姐姐。我還在電影院周圍找了垃圾桶把垃圾扔了。
我和姐姐走在回家的路上,但我仍然忘不了影劇院里的一幕幕景象。在看完電影後,我感觸很深:有素質的人顯得很文雅,令人尊敬;沒有素質的人,讓人覺得骯臟,令人討厭。
2
元宵節那天,本應該是在家一起團聚,而今年我卻不同以往。爸爸帶我去了我夢寐以求的電影院。
剛進入大廳,只見「巨龍般」的長隊,爸爸好不容易才買到了兩張電影票,我興高采烈的等待去放映廳,時間終於一點一滴的過去了,我和爸爸到了檢票站,剛踏進到放映廳的那段長長地走廊,我驚訝極了,好舒服啊。像走在嫩嫩的草坪上那種感覺,因為這比我想像中感覺要好上一百倍,甚至幾千倍,轉眼間,我們就到了7號放映廳。
當我踏進放映廳的一刻,我驚呆了!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又干凈的階梯式座椅。我踏入了帶有彩燈的階梯,簡直是美極了!好漂亮。我和爸爸找到了自己的座位,我好奇的坐了下去,舒服極了,座椅旁邊還有一個專門放飲料的設施,放映廳的後面是兩個放映機。它們交換的放映。霎時間,放映廳的燈熄滅了,在我眼前的是一張巨大的銀幕,以前聽我爸爸講,那時候他們看電影還得提一個小凳子,跟著電影放映隊的後面,而且銀幕只有幾個平方那麼大,而如今,卻比以往大了幾十倍,這可見祖國科技發展的多麼快!我不禁為祖國繁榮富強而感到自豪起來!正當我陶醉在這夢幻般的放映廳時,一聲巨響,我才緩過神來,原來是電影開始了。我和爸爸一邊看電影,一邊享受著美食的待遇,突然,又一聲巨響,嚇得我毛骨悚然,好像聲音就在耳邊一樣。隨著時間的流逝,電影就快結束了,我依依不捨的站了起來,看了看四周,走出了放映廳。
這雖然是我第一次看電影,但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為我感受到了祖國的繁榮富強,我堅信,祖國的明天會更好!
Ⅲ 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步驟怎樣的
1、查看電影院影片播放信息,看下自己要看的電影那個影院有播放。可以上網搜索,或者去電影院查看
Ⅳ 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感覺
第一次去電影院看的是諾蘭的
盜夢空間,也是陰差陽錯的看了,那叫一個爽啊,屏幕大,音效震撼,故事也好,特別是2D的清晰度也夠,後來就很少去影院看2D大片了,都是3D的多,越看越不爽,而那一次,也是我最滿意的電影院之旅了。
Ⅳ 你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是什麼樣的感覺
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應該在是好多年前了吧
感覺就是自己土土的,覺得電影院好牛逼,好帶感,
看的好像是速度與激情吧。因為家裡有人在放電影的地方工作,所以有機會能那麼早接觸到電影。當然,第一次看電影是和家裡人一起看的。當時看電影的地方也不是像現在這樣那麼純粹的就是單單放電影的電影院。我記得我看電影地方是在一個叫什麼藝術中心的地方。放電影的地方只是在一個多功能廳。中心還有很多其他廳給其他的藝術活動。並沒有什麼特別好玩的事情發生吧。唯一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很震撼啊,尤其是看指環王的時候。
Ⅵ 第一次看電影是什麼樣的感覺
我第一次看電影是看的宮崎駿的《龍貓》,是一種美好的體驗,這部電影對我來說是童年的美好回憶。
終於等到在大陸公開上映的《龍貓》,為了一睹她的芳容,我走進了電影院。沒想到周末大中午的電影院里,卻空空如也,只有我一個觀眾,瞬間幾多歡樂幾多愁。快樂的是終於做了一回有錢人,體驗了一回包場看電影的感覺。
我一個人坐在諾大的電影院里,看著宮崎駿眼中的童年,回想著我自己的童年,眼淚不知不覺就流了下來。感謝宮崎駿,感謝《龍貓》,讓我彷彿又回到了那個無憂無慮,卻又有很多遺憾的童年。讓我沐浴在童年的時光里,再一次肆無忌憚的享受著童年的溫暖。
Ⅶ 第一次去看電影應該怎麼做
進去找到座位,手機調靜音(如果看有淚點的記得多帶點紙),有眼鏡戴上眼鏡(我平時不戴眼鏡,但是遠的看不太清)。
Ⅷ 作文第一次看電影(精選3篇)
說到作文,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寫作文可以把自己當時的思想經歷記錄下來。平時多積累,寫作文就會越通順,語言就會有文采。寫作文之前我們要優先關注什麼?由此,有請你讀一下以下的「作文第一次看電影」,相信你能從本文中找到需要的內容。
應《晚霞》攝制組工作人員的邀請,我校三十名學生在周六到北塔寺拍片。這次,同學們雖然只擔任《晚霞》中的群眾,但是好歹也算演員了,所以大夥都挺激動,在路上就興高采烈地說個不停。不知不覺,就到了北塔寺。
外校的許多群眾演員已經來了。我們一下車,場務便跑過來,指揮大家排好隊,進人場地。
聽導演說,今天要拍攝的是祟信中學的開學典禮。分成個片斷,每一個片斷都先試拍,以便於我們了解劇情。如果試拍成功,就可以實拍了。
第一個片斷拍得還比較順利。可是,拍片斷二時卻費了事兒。試拍時的感覺較好,實拍的效果卻不太好。只得重拍,又沒拍好。第三遍,還是不行。接連拍了七遍,結果還是不令人滿意。大家很著急,可越急躁,越拍不好戲呀!於是,導演讓我們原地休息,靜下心來體驗劇情。過了一會兒,她看大家恢復了信心,便准備開拍。隨著預備一一開拍的一聲令下,我們按照劇情,賣力鼓著掌。站在主席台上的校長示意大家靜下來。接著,她用低沉的語調緩緩地說:如今呢,我老了,頭發,也全都白了。說到這兒,她很然地扶了扶眼鏡,聲音也嘎咽了,也許,你們就是我的最後一批學生了全場的人都肅立著,這肅靜的氣氛正符合劇本的情節。我心中一喜,這回總算該通過了吧!沒成想,遠處突然傳來一陣馬達聲。導演忙喊:停!唉,又得重拍了。拍完第十二遍,才聽到導演的一聲OK,可真不容易啊。
陸續將六個片斷拍完,大夥都累得不想動了。我看了下表,都快一點了。這才意識到自己的肚子已咕咕叫了起來。正好,場務來說該送我們去吃飯了。大家頓時歡呼雀躍。
在去吃飯的路上,我不禁想:平常看電影時覺得那些演員的工作很輕松,可真正拍電影還真不容易。看來,沒有智慧與汗水的澆灌,是開不出藝術之花的。
我很愛看電影,,可是,卻沒有一次在電影院里看。大年初三,我終於如願以償了,哥哥姐姐帶我去了大電影院看,看了我人生中第一部超火爆的電影《爸爸去哪兒》。一路上,我們有說有笑,我的心情也十分激動,一直在想:電影院是什麼樣的呢?和家裡看有什麼區別?……經過半個多小時的奔波,我們來到了影院。影城到了,我們去買票了。現在是下午1:30,看看電影播放時間表應該買2:00的票,於是我走上前,很有禮貌的說:阿姨新年好!請買2:00的票,有,只剩下3張票,你得抓緊了!我們這部電影今天的票只剩下3張了,我自言自語的說到。等待的時間,我們一起去溜達了幾圈,點2終於到了!我們進入了電影院。哇噻,一個超大號的屏幕,又寬又軟的座位,還有一陣陣誘人的爆米花味,一種莫名其妙的興奮襲上心頭,這簡直是太棒了!電影開始了,這一回《爸爸去哪兒》講述的是,五對明星父子在叢林里的一次冒險。叢林也讓我屏幕前的我大開眼界,見到了許許多多奇怪的動植物。但是最讓我深刻的是,爸爸們到蛇窩里為寶貝們找食材,因為那些蛇的牙沒拔,而且身長幾十米,又很粗壯,隨時都有生命的危險!但爸爸們義無反顧去做了,他們真勇敢!播放過程中,我時不時把頭轉向後面,每次都會見到觀眾快樂的神情,看得十分入迷!
當我踏出電影院時,天也跟影院里一樣,已經進入了夜暮。我不會忘記這一次看電影,因為我被爸爸們的勇敢打動,被童年的快樂深深迷戀。
我第一次分房睡覺,是在我上大班的時候。那天正好爸爸帶我去看恐怖電影,爸爸問我:「害不害怕呀?」我說:「不怕。」爸爸說:「你這小子,真不害怕呀?那今天晚上自己睡覺吧!」我說:「那好吧!」其實我只是表面上說不害怕,心裡害怕得很,頭上都出汗了。
我以為爸爸只是在嚇一嚇我,因為晚上他喜歡讓我幫他捂被窩。可是爸爸竟然真把我放在我自己的小房間里,房間里黑乎乎的,連一絲光都透不進來。我感覺自己像恐怖電影里的一個鬼一樣,被關在這個陰森恐怖的小房子里,看一看哪個地方都像有一個鬼在看著我,好像馬上就要把我殺了。我把頭埋到被子里,不敢看外面。恐怖電影里有一個會魔法的鬼,我只要看到他的眼睛,他就會立刻把我關進地下的一個鬼世界,永遠見不到光明。我嚇得跳下床跑到爸爸的房間里大叫:「爸爸,有鬼!」爸爸嚇得拿起了褲子上的皮帶,在黑暗的房間里甩來甩去。我說:「爸爸,你說我怕鬼,可你不是比我還怕鬼嗎?」爸爸說:「你這個熊孩子!大半夜嚇死我了!」我說:「誰讓你帶我去看恐怖電影呢!」爸爸啞口無言。我想了想說:「爸爸,我還是回房間睡吧。」
回到自己的房間,我還是感覺有鬼想殺我。我想了一個好方法,把頭埋在被窩里,什麼都不想就可以安心睡覺了。
天亮了,一個有鬼的夜晚終於過去了。我想起前一天晚上的事情,再也不害怕一個人睡覺了,因為我不會再想那麼多了。
Ⅸ 你首次進電影院,觀看的是哪部電影
我第一次進入電影院看的是吳京的《戰狼2》,當時的有很多人看過後都說很好,我也就被激起了去一次電影院看電影的熱情。當時約上朋友一起去看,第一次看電影就不太懂的流程,全程都是朋友帶著我進影廳。
影片在結尾的時候可以說是達到了最高潮,當達康書記含著剛強的眼淚怒吼出那句「開炮!」時;當冷鋒把國旗緊握在臂膀上時;當眾人開車安全通過防守區時;當影片最後呈現出「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後有一個強大的祖國!」
我第一次進電影院是2000年,當時還在上小學。父母工廠里組織去看電影,當時電影院很少,而且票價也高,所以從沒去過。
我記得第一次看的院線電影是張藝謀導演的《我的父親母親》,懷揣著一個興奮的心情,看到了當年青澀的演員章子怡。
海報很老了,各位先湊活著看。
00年的時候,沒有像現在這么多配套設施,爆米花啦,飲料啦,零食什麼都沒有,我們那時候看電影就是帶著幾塊糖,或者是
棒棒糖,猴王丹,還有小時候最喜歡吃的廉價雪糕,「雪蓮」(當然現在也有賣的,不過已經吃不出當年的味道了)。
進了電影院後大屏幕上出現的並不是一些片頭廣告,而是一些當時很流行的黨政宣傳教育片,向雷鋒同志學習,向袁隆平同志學習等等,然後才是龍標片頭,而後正片開始。
這張劇照我現在還記得,這是我認為小時候看到的最漂亮的笑容了。盡管這個角色刻畫的是一位農村姑娘,但當時的 社會 條件與經濟條件下,還是比較嚮往美好的事物出現的。
為什麼說章子怡是個好演員。
目前我從事的也是影視行業,可以很負責任的說,這部《我的父親母親》對我進入影視行業有著很重要的啟蒙作用。當然現在章子怡已經進軍世界級的影視殿堂了,再出這類題材的影片應該也不會有章子怡的身影了。但是這部戲作為章子怡的第一部大電影,從她的這種靈氣勁就能看出這真的是表演天賦。有些人常說,祖師爺賞飯吃。這種天賦是多少演員夢寐以求且求之不可得的,更重要的是章子怡除了很會演戲之外,也很有營銷自己的頭腦,不論好評與差評,都可以讓自己處於風口浪尖之上,只要她想!
小時候都是看壩壩電影,也就是現在這種熱熱悶悶的天兒,搬個小凳子,再花幾毛錢買一小紙筒瓜子,邊吃邊看邊打蚊子。至於第一部是什麼早忘記了。就記得有一次看電影,演得有點嚇人,我婆婆(奶奶)拿把大蒲扇給我擋著,我半虛著眼從蒲扇縫縫里看,又害怕又好奇。懷念小時候的壩壩電影。
今天回答了不少關於電影的問題,覺得是對各種類型的電影都有一個新的認識和總結,不經意間看到了本問題,首次在電影院里看的電影是哪部?很有意思的問題,趨勢著我努力回想曾經小時候的事情,想呀想,想呀想,終於有了個答案(畢竟年代比較久遠了,想了很長時間),這部第電影叫《木乃伊歸來》,當時好像叫做《蠍子王之木乃伊歸來》~
我記得當時我在上3年級好像,這部電影也是當時的學校組織看電影活動,組織的全校的人一起去工人文化宮看的,畢竟在那個年代,只上3年級的年齡,懂什麼去電影院這種 娛樂 消遣,倒是每天上下學的時候路過電影院嗎,小時候看電影好的一點是每次學校組織去的時候都能帶一堆吃點~是不是勾起了小時候的回憶~哈哈哈,現在是不行了~。
其實這部電影在小時候還是蠻受歡迎的,應該有不少人看過這個電影的,這個電影也是讓我正式的第一次接觸到了科幻電影,應該說是魔幻+科幻題材的電影吧。記得當時到電影院看電影之前兩三天,我們知道了要看這個電影的時候,有之前就了解的學生說這是個鬼片,恐怖片等等(其實很正常,那個年齡的孩子在那個年代誰能清楚的分辨鬼片和魔幻片的區別呢),因為這種無意間的造謠,還有家長問班主任什麼情況,學校領導在大喇叭里,班主任解釋過後才得意平息。
也是因為這部電影,讓我感覺到了科幻、魔幻電影所帶來的震撼,也讓我在以後的生活里愛上的這類型的電影,電影大致的劇情是故事發生在蠍子王的年代。距上次瑞克·奧克康)和埃及考古學家艾弗琳奮力與3000歲的"老怪"伊默特普作戰得以逃生,已有8年了,瑞克和艾弗琳現在已經結婚,並在倫敦安了家,與他們的兒子艾里克斯生活在一起。 經過了一連串的事件之後,他們發現"老怪"伊默特普的屍體在倫敦大英博物館又復活了——「木乃伊」伊默特普再次現身於地球,繼續完成其畢生追求的邪惡行徑。但是在這個世界上,另外一股力量也釋放出來了,它來自於古埃及最黑暗的、神秘的教派,並且比伊默特普更為強大。 當這二支可怕的力量發生碰撞時,整個世界命運的平衡就被打破了。瑞克-奧克康納等不得不竭盡全力,盡快從這些邪惡勢力中拯救出整個世界,還有他們的兒子。他們又返回埃及去進行 探索 ,進入了蠍子王的勢力控制范圍。這個強大的武士早就以他的靈魂向阿奴比斯神許諾,以換取軍事上的強大。 他和他的部隊雖然在時空中已經被凍結、命懸生死之間,但隨時准備在以後的5千年中再次殺戮。蠍子王具有強大的權力、秘密和力量,遠遠比可怕的伊默特普更恐怖。他脾氣爆燥,出手致命,因此可不能驚動他。所以主人公只能通過各個冒險的行動來戰勝覺醒的木乃伊的故事。
總之這部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的電影簡直是我對科幻類型電影執念的啟蒙了,當時的情節,特效,在那個年代都是頂級了( 不要用現在的眼光看帶這電影,沒意義 )。想想自己第一次在電影院看的這部電影,以及其他從前看過的老電影真是美好,可惜童年回不去了,且行且珍惜吧!各位~
看到這個問題把我的記憶拉回了九年前,突然想到了高中寫作文愛用的那句話「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大二那年的暑假,剛考完期末,和當時的男朋友現在的老公一起去看了第一部電影,名字是《唐山大地震》,沒錯是一部災難片。當時也不知道是咋想的,就覺得電影票挺貴的,得選一部口碑好的,當時好像還買了學生票。買了零食放包里,結果看見門口寫著:禁止外帶食物。還特意去超市門口把包存了,怕包里有吃的不讓進。然後知道電影院門口的爆米花讓帶,就重新買了爆米花,話說也不便宜,現在想想有點傻啊!
電影剛開始的時候,畫面挺有年代感的,結果到了晚上,徐帆和她劇中的老公方大強開始親熱,當時覺得還挺不自在的。這么多人一起看有點小尷尬啊!結果還沒來得及調整心態地震就開始了,那種驚天動地的響,真的是很可怕。我這個人代入感特別強。其實平時是很少看災難或悲劇的,真的是覺得自己就在電影里一樣,特別害怕。那個時候甚至現在我都看不開「死」這個字,所以心中當時莫名的有一種會失去一切的感覺。
當響聲停止,開始出現災後的畫面,倒是都是哭喊聲,到處都在求人救自己的家人。徐帆知道自己的丈夫死了,最後給她希望的是她的兩個孩子,她都找到了。但上天給她開了一個玩笑,一塊石頭兩邊各壓一個孩子,讓她選擇救一個,她拚命著喊兩個都救,沒有人理她,最後她不得不說出她後悔了一輩子,但再來一次也許選擇還是一樣的話:救弟弟。當時大屏幕上演方登那個小女孩在漆黑的石板下面,眼睛裡慢慢蓄滿了淚水,最後流了出來,不知道是因為對媽媽的失望還是對死亡的恐懼。
後來所有人都撤走了。她從屍體當中爬了出來,找不到家人,她不得不被劇中的養父(陳道明飾)領養。因為那次地震的創傷,她會時不時的做噩夢。養父母一家給了她家的溫暖。隨著她慢慢長大,出落得越來越漂亮,養母開始吃她和養父的醋,為了不破環她唯一的家庭,她上大學後開始減少跟家裡的聯系,這里我看完電影之後,看到過別的說法,小說里是因為養父對她有不軌行為。還好沒那麼演,方登太可憐了。
她在大學里認識了她的第一個男朋友,人很帥,學校的風雲人物。但卻在她懷孕的那一刻退縮了,讓她把孩子打掉,但對於方登來說,小時候的陰影讓她無法接受對於生命的不尊重,她也無發向她母親拋棄她那樣,放棄自己的孩子,所以她最終決定退學把孩子生下來。男朋友也自然是分手了。
而另一邊他的弟弟方達也和母親艱難度日,作為一個單親媽媽,還要活在放棄親生女兒的內疚里,其實並不好受。但說實話我當時看電影的時候一點都不同情她,為什麼?電影剛開始,方登和方達一起搶吃的,一定要讓著弟弟。作為一個姐姐方登經歷了太多次父母的偏心,在決定救弟弟那一刻,我覺得方登應該是解脫了,終於不用再讓著弟弟了。所以盡管她沒死,這么多年她也沒有再找媽媽和弟弟。最後母女相認是很多年以後了,方登帶著那個沒打掉的孩子來和他們見面,我覺得見面那一刻就代表著原諒了。因為當母親之後她可能終於明白了母親當年的難處。手心手背都是肉,卻又必須割捨,究竟是多痛苦。
這部電影讓我第一次見識了災難片的魅力,感慨活著是一件幸福的事,生活有時候不是想怎麼選就怎麼選,自己在災難面前是多麼的渺小。
看完電影之後,我倆紅著眼睛出來了,我沒想到一個大男生這么愛哭,所以之後把他欺負哭成了我這九年來的目標,目標早就實現了,但發現心情一點都不美麗,我自己也跟著哭,哭的比他厲害多了。所以我現在沒事開始看脫口秀,學學段子,目標變成把他逗笑。哈哈......今天的問答陷入了慢慢的回憶,感覺還不錯,撒了一波狗糧。
第一部在電影院看的電影是《阿凡達》,和初戀一起。
記得很清楚,那時候是2010年,我還在讀大二。那時候阿凡達很火,身邊的人都在說阿凡達,說故事精彩,寓意深刻,特效很厲害。但作為一個沒錢的大學生其實是不太能消費得起去電影院看電影的,就想說等網上出來了,就在網上看,網上找電影資源是我們計算機系學生所擅長的。但是室友說,這是一部3D電影,耗資5億美刀的大製作,要在電影院看才能更有感覺更有效果。
於是,一咬牙,後來帶了當時的女朋友去電影院看了,長沙的某個電影院,票價一張80多塊,對我們來說,真貴啊。第一次去電影院看電影,很激動很興奮。
《阿凡達》使觀者欣賞到無與倫比的美輪美奐的畫面,彷彿使人置身於夢幻般的仙境而流連忘返。整個電影的觀看過程中,不斷有人在贊嘆「哇」「好美哦」。我的女朋友臉上也一直是陶醉的表情。
看完電影後,女朋友說這是她看過的最美的電影。我想,很多人也會這么覺得吧。
電影院是一個讓人放鬆的地方,很多小情侶約會的時候都會去電影院看電影,享受這兩個兩時帶來的安靜與情懷,我是一個很愛看電影的人,除了愛情片和文藝片,其他都看,以前有女朋友的時候,約會的時候總是會去電影院
而後來分手了,但是看電影這個習慣卻一直保存了下來,就算是一個人我也會選個午夜場安靜的去欣賞一部電影。
第一次一個人看的是什麼電影我忘了,但是那天情侶很多,就我一個人,看的3D的,可能是環境的緣故,一個人總感覺特別的不自在,周圍都是情侶散發出來的惡臭,讓我無心欣賞一部電影,後來我學乖了,選電影都選沒什麼人看的場次,就算一個人也不會尷尬
看到這個題目後不禁讓我感慨萬千,彷彿思緒又回到了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那時剛開始改革開放,國家百廢待興,廣大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還很貧乏,當時剛二十齣頭,對一切新鮮事物充滿好奇,由於家住在離縣城七十多公里的山區,基本上一年也很少能看上一場電影,那時剛參加工作,每月工資十八元,可以說剛解決溫飽,為了看當時風糜全國的電影《少林寺》,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專程到縣城電影院買票看《少林寺》。這是我人生第一次進電影院看電影,看完電影由於沒有回家的班車了,只好在縣城小旅館住了一晚,第二天才坐了兩個多小時的車回家。激動了好幾天。回想當年情景仍歷在目。
時間太久遠了,記不得是小學五年級還是初一,我更傾向於是初一的時候,因為小學離鎮上約有六七公里,而中學在鎮上。那時候看電影,只有一個地方,就是鎮上的影劇院,離我讀的中學大概兩公里。步行兩公里可能更符合現實,那時候很少有車,交通全是靠走。
學校組織去看的《南京大屠殺》,就是秦漢和劉若英的那一版,當然是過了很多年後,我才認識劉若英和秦漢,也才看懂那部電影。好像那時的愛國主義教育比當下要來的轟轟烈烈,紅色主旋律,或者國仇家恨的片子,通常中小學都要組織觀看的。
對於電影的細節,就那場的觀看來說,我真是一點印象沒有,那時更感興趣的還是去鎮上,去鎮上,去影劇院本身,去看諸如影劇院這樣的建築,比電影更有吸引力。四層的樓房,那時也是不多見的。
關於影劇院的傳說,我聽父親曾講過,本地兩大「武林高手」對決的故事。父親那時還年輕,血氣方剛,大概也對諸如此類的「英雄故事」充滿嚮往。
有個叫劉國旗的彪形大漢,練過幾年功夫,在本地開館收徒,不可一世。當然後來幾年,也一直有這個人物的各種傳言,我一直沒見過真人,也就更添了幾分神秘。實際上,我後來估計,和大多數地痞流氓類似,吃軟怕硬。最終的他的下場是進了局子,這是後話。話說在他春風得意,春秋鼎盛時期,帶著幾個年輕的弟子橫行無忌,當然就有人看不慣。此間出來一個叫小杜的人,此人低調,不知來歷。約戰就是在影劇院的樓頂天台。劉國旗帶了一幫弟子,十幾個人,小杜方就他一人。高手過招,勝負在電光火石之間,也就兩招之內,劉國旗差點被摔下樓,幸虧他的徒弟們拉住。
據說此一戰後,劉國旗沉寂了一段時間,後又故態復萌。下場可悲也是註定的。 電影,我是沒怎麼看,因為自小就近視,進電影院,才發現情況更為糟糕,不在最前面根本看不見。好不容易擠到前面,結果周圍一個人腳臭的簡直讓我想要暈倒。
索性出來上廁所,然後爬到影劇院的樓頂,鳥瞰全鎮風光,想像高手對決的情景,也不無愜意。
後來,又去過幾次影劇院,觀看主旋律的演出,影劇院的神秘感漸漸地就淡了。
又過了幾年,鎮上大興土木,影劇院也被拆除了,各種修路、蓋房。前兩年再回去,影劇院的遺址已分辨不清了,彷彿從來沒有存在過似的,被掩埋在 歷史 的磚縫里。
再後來的很多年,我重新看了《南京大屠殺》,震撼而讓人壓抑。愛國情懷要有,國恥不能忘,國仇更需銘記。
關於這個問題,下面給大家解答一下。
我看電影的時候還是小學的時候,那個時候是學校組織的看電影,是在一個大的文化宮裡面,也不是現在那種電影院,我們做了好多排。以前我沒看過電影,感覺很激動,任何就看到一個大幕,然後就開始放電影。
我記得那時候放的是建國大業,大大的屏幕看著很過癮,而且人也多。我看的很專注,我覺得那麼多人一起看電影很好,氛圍很好。這就是我第一次看電影的經歷。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Ⅹ 第一次去電影院怎麼避免尷尬
提前一些時間到,先取票,第一次取票其實比較簡單,把手機上的取票碼在取票機對應的小口一照就可以了。
取完票買個可樂爆米花,然後看看時間,一般進場口那裡有走馬燈,記住自己是幾號廳,可以選擇去玩玩扭蛋機娃娃機,或者坐在休息區稍等片刻
進場的時候,問一下電影是2d還是3d,如果3d進入影廳之前,記得跟工作人員要3d眼鏡。
讓你提前一些時間到,可以在影廳亮燈情況下找到自己的座位,避免尷尬
第一次看電影,建議去萬達影城,服務和品質的保證
看電影期間,盡量不要讓手機屏幕亮起,最好調暗,鈴聲靜音,如果有電話要接,記得去廳外接打電話,不要用腳踢前面的椅背
電影有笑點的時候,可以痛快的笑出來
有沒有想過,女人這一生,最重要的是什麼?是婚姻,還是孩子,又或者父母以及自己。
在傳統的觀念里,女人生來就是要嫁人的,女人要找到一個男人跟其結婚庇佑自己。這也導致婚姻對女人來說很重要,倘若一個女人婚姻是失敗的,那麼必然整個人生都是失敗的。但是在現代社會,已然變了,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獨立自主,她們不靠男人也可以生活得很好。
甚至有很多女性開始思考,我結婚的目的是為了什麼?她們不甘於做一個家庭的保姆,她們不想再犧牲自己伺候一家老小,她們想有自己的生活。
為什麼只能在不幸婚姻里忍呢?為什麼就不能靠自己過得好一點呢?
沒有誰想在婚姻里過得不開心,倘若是「枕邊人」對你不珍惜,你的婚姻沒有溫度讓你感覺到痛苦,你會覺得這樣的婚姻不要也罷。
我們來世上走這一遭,誰都想開開心心的,生活已經這么難了,難不成過日子也不能舒心不成。越來越多的女性開始覺醒,她們在為了自己幸福的生活爭取。
這同時也給男人們提了個醒:別覺得女人離不開你,倘若你對她不好甚至負心,心傷的太多了,她總有一日會離開你。男人還是要多心疼自己的妻子,否則某一日會成了「棄夫」。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婚姻里妻子對你的好,也是需要回應的。別等到失去了才知道後悔,要知道有些人一旦失去了就再也找不回。有的男人習慣性高看自己,覺得自己年紀大了也無妨,可沒有人是傻子,當從你身上什麼也得不到,那些昔日的溫存都會遠離你。
倘若是失去後才開始後悔,也是晚了,沒人會在原地等著你。
對於女人來說,遠離一個不幸的婚姻是三生有幸,也是自己人生的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