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美國電影美國文化的圖書目錄
前言
致謝
導論
第一部分 製作模式
第一章 電影作為一種機制的出現
電影的教堂
體制的發展:社會與技術
愛迪生與電影視鏡
大量生產,大眾消費
奇觀和敘述:從鮑特到格里菲斯
呈現……電影宮
演變的機構
參考影片
參考文獻
第二章 經典好萊塢電影:敘事
一種國家風格
均衡和混亂
角色和目標
高超的技巧,看不見的藝術
電影敘事手法分析:分解
環形模式:卓別林的《淘金記》
前往新地方的旅行:《熱情似火》
非連貫敘事:《穆赫蘭道》
現代敘事:《公民凱恩》
參考影片
參考文獻
第三章 經典好萊塢電影:風格
電影形式和人物發展
場面調度
攝影機
照明
聲響
場景間的剪輯
場景內的剪輯
參考影片
參考文獻
第四章 製片廠體制
造夢
大公司與小公司
製片廠流程:從故事創意到廣告大戰
製片廠風格
崩塌:製片廠時代的終結
相關製片廠作品(僅以4家公司舉例)
參考文獻
第五章 明星制度
明星機制
明星和文化:歷史概覽
參考影片
參考文獻
第二部分 類型和類型體系
第六章 默片情節劇
情節劇的起源
情節劇類型
社會景象
兩個情節劇導演:格里菲斯和維多
逃離/超越
聲音和情節劇
參考電影
參考文獻
第七章 歌舞片
從敘事到歌舞
敘事與歌舞:融合程度
歌舞片的形式
空間變化:表演者,道具。觀眾
風格劃分
輕歌劇式歌舞片
阿斯泰爾一羅傑斯的歌舞片
融合式歌舞片
意識形態與歌舞片
一個時代的結束
新時代的開始
參考影片
參考文獻
……
❷ 穿越電影類小說,主角不知道姓歷還是姓賴,第一部電影是日本電影,記得開始第一章是在銀行用第一部電影里
位面開拓者 主角寧致遠 第一章 兩百萬日元
❸ 各位高手推薦關於影片分析的書,分析的越詳細越好,最好整本書都是電影分析的
幫你找了半天,就這個靠譜。
希望可以幫到你
電影本體心理學--電影和無意識
作者:安東尼奧·梅內蓋蒂
翻譯:艾敏 劉儒庭
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年出版
「本書薈萃了本體心理學的創始人梅內蓋蒂教授對世界一百部經典影片的剖析。作者是通過多年實踐,發現了人的本體自在(In se Ontico),突破了佛洛伊德、弗羅姆、容格、馬斯洛等三思潮等心理分析的局限,從本體心理學這個獨特的視點,對影片進行深入剖析的,並將隱藏在畫面背後的無意識動力挖掘出來,進行深層次的生命本體學的分析。人的無意識世界潛藏著巨大的能量,它是驅動人行為的動力源頭。導演們自覺或不自覺地在影片中表現了自己的無意識,自己的夢,所以,一部偉大的影片是導演的一個偉大的夢,也是集體無意識和導演個人無意識的深層反映。尤其是那些著名的導演,從西方的伯格曼、費里尼、塔爾可夫斯基到東方的黑澤明、張藝謀……都善於表達人的內心世界。一部優秀影片往往會引起觀眾的截然不同的反映,關鍵在於鍵正梁每個觀眾是從自己的無意識去信同影片,與生命情結獲得同構,觀看一部影片也是一次心理測試的過程;既是對集體的也是對個人的測試;既是對社會文化的也是對個體生命世界和文化結構的臨床檢驗。觀眾通過同影片中人物的認同,可以找回自己的真我,以達到自我認識的目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電影本體心理學是對人的生命結構本質的剖析;是對文化人類的獨特探索。
本書的翻譯出版填補了國內電影本體心理學清叢的空白,它不僅適合電影專業人閱讀研究,也適合各心理學科的教學研究和臨床實驗測試,更適合每個電影觀眾。」
目錄:
致作者的信
作者稿運生平
電影本體心理學介紹
前言
第一部分 電影和無意識
序言
在第九屆國際太體心理學代表大會上的開幕詞
一、本體心理學的觀點
二 生存分裂現象
三、電影和無意識
第一章 電影中的無意識
一、有關電影文化的幾點思考
二、電影方法論
三、電影應用論及范疇
四、電影研究概述《朱莉亞·米尼蓋蒂的本段小結》
五、電影心理符號學
六、電影文化的影響
第二章 形象
一、形象的形而上
二、記憶痕跡
三、形象和無意識
四、藝術
五、神話
第三章 戲劇與電影本體心理學
一、戲劇心理學
二、戲劇本體心理學
三、希臘戲劇
四、索福克勒斯的《俄狄浦斯王》
五、電影本體心理學電影分析:《俄狄浦斯王》1967年義大利
第四章 本體心理學與電影特性
一、從本體心理學看電影的特性
二、一種觀點的確認
三、電影中的分裂表現
四、電影創作的動機
五、電影中的象徵和空間
六、音樂
七、一部成功的影片
八、美國電影中的三種超我表現
九、演員
十、導演
第五章 無意識
一、思想的異化
二、社會病理現象:犯罪和吸毒
三、伴侶問的刻板定型
四、「偉大母親」的原型
五、幻想和科學幻想
第二部分 電影本體心理學的治療作用
第一章 電影本體心理學
一、緒論
二、分析標准
三、認識論
四、方法
第二章 女性負性心理學
一、《鬼婆》1964年日本
二、《朱莉葉塔和精靈》1965年意/法
三、《白日美人》1966年法國
四、《呼喊與細語》1972年瑞典
五、《夜間守門人》1974年義大利
六、《大紅燈籠高高掛》1991年中國
七、《懸崖下的野餐》1975年澳大利亞7
八、《傳說》1985年英國
九、《煩惱的愛情》1995年義大利
十、《九周半》1986年美國
十一、《致命的誘惑》1987年美國
十二、《安東妮婭的樹》1995年荷蘭/比利時
第三章 男性負性心理學
一、《8%》1963年義大利
二、《定理》1968年義大利
三、《荊棘鳥》1983年澳大利亞
四、《英雄》2002年中國
第四章 愛情傾斜屏和移情現象
第五章 家庭負性心理學和教育學
第六章 社會分裂和傾斜屏
第三部分 電影本體心理學的教育和人格確認的作用
第一章 電影本體心理學的自我確認作用
第二章 教育學和心理軀體現象
第三章 女性本體心理學
第四章 制度和人格
第五章 領導人才心理學
第六章 幻想心理學
本體心理學術語解釋
譯後記
作者著述活動年表
影片目錄(中外文對照)
❹ 中國電影史的圖書目錄
緒論
第一章 嘗試時期(1905—1923)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任慶泰戲曲短片與其他
第三節 短故事片的實驗與其他
第四節 最初的長故事片
第二章 探索時期(1923—1927)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明星」公司的影片創作
第三節 長城派、神州派、「民新」及田漢的試驗
第四節 歐化、尚古與唯美
第三章 商業競爭時期(1928—1932)
第一節 概述42
第二節 古裝片、武俠片——中國電影的兩大類型
第三節 初步的整合——聯華新派與國片復興
第四章 變革時期(1932—1937)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轉變作風的「明星」公司與傾向鮮明的「電通」公司的創作
第三節 進步與保守共存的「聯華」公司
第四節 「藝華」、「新華」、「天一」及其他公司的創作
第五節 電影理論與批評的建立和發展
第五章 非常時期(1937—1945)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國民黨統治區的電影
第三節 延安地區的電影
第四節 租界區的電影
第五節 淪陷區的電影
第六章 豐收時期(1945—1949)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官方電影機構里的兩種創作
第三節 「昆侖」群體與社會批判影片
第四節 「文華」群體與都市人情片
第五節 商業電影的新發展
第七章 新中國電影創建時期(1949—1966)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長影」集體
第三節 「北影」集體
第四節 「上影」集體
第五節 「八一」集體及其他電影廠的創作
第八章 禁錮時期(1966—1976)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從樣板戲到樣板戲電影
第三節 故事片生產的恢復與發展
第九章 再探索時期(1977--1992)
第一節 概述
第二節 第三
❺ 電影是什麼一書的作者是
電影是什麼?》是一本由法國著名電影理論家巴贊的作品集。巴贊這部文集並非一部初衷便為撰寫成書而刻意准備的嚴謹的電影理論專著,書中各個篇章最初都是雜亂地分布在各種報紙、周刊、雜志和小冊子中,最終才結成厚厚的四卷本文集。巴
❻ 有什麼關於美國電影文化的書籍,最好是討論西部片的
《美國電影研究》1(全書)
第一章:西部片(THE WESTERN)
第一節:美國獨有的牛仔神話
1. 西部片小史
2. 西部片的精神內涵
3. 西部片的電影特徵
第二節:經典西部片:《關山飛渡》與約翰*福特和約翰*韋恩
第三節: 「義大利西部片」:《好壞丑》與賽爾喬*萊昂內和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第四節:名片介紹
第二章 歌舞片(THE MUSICAL)
第一節: 夢幻的娛樂
1. 大蕭條,二次大戰,百老匯和好萊塢
2. 特徵:童話,唯美和樂觀主義
3. 內容:敘事的內在邏輯(主題,故事和人物)
4. 形式:幻覺氛圍(視聽,剪輯和表演)
第二節:從巴斯比*巴克利到米高梅的「弗雷德創作集體」
第三節:歌舞明星弗雷德*阿斯泰爾和金凱利
第四節:羅伯特懷斯的《西區故事》和《音樂之聲》
第五節:經典歌舞片的衰落和回歸
第六節:名片介紹
第三章: 喜劇片(COMEDY)
第一節: 美國喜劇片小史
第二節:喜劇沖突:個人與社會,男人與女人
第三節:卓別林的「流浪漢」
第四節:富蘭克*卡普拉的美國夢
第五節:比利*懷德爾的喜劇世界
第六節:伍迪*愛倫的怪癖形象
第七節:「浪漫喜劇」和諾拉*愛弗蓉
第八節:名片介紹
第四章: 劇情片(DRAMA FILMS)
第一節 劇情片與情節劇(家庭情節劇)
第二節 經典劇情片
1. 早期的格里菲斯劇情片
2. 經典劇情片和威廉惠勒
3. 浪漫劇情片與女明星和女性觀眾
4. 革命性劇情片《公民凱恩》
第三節 劇情片的三大天後
1. 貝蒂*戴維斯(BETTE DAVIS)
2. 伊麗莎白*泰勒(ELIZABETH TAYLOR)
3. 梅麗爾*斯特里普(MERYL STREEP)
第四節 50年代的劇情片大師道格拉斯*塞克(DOUGLAS SIRK)
第五節 現代劇情片
1. 現代劇情片
2. 現代家庭情節劇
3. 戲劇文學改編片
第六節 名片介紹
第五章 犯罪(警匪)片(CONTEMPORARY CRIME :DETECTIVE&GANGSTER)
第一節 黑幫犯罪片(CRIME AND GANGSTER FILMS)
第二節 黑幫犯罪片剖析:《小凱撒》和《邦妮和克萊德》
第三節 約翰休斯頓和亨弗萊鮑嘉
第四節 阿爾帕西諾和羅伯特德尼羅
第五節 科波拉的義大利裔「黑手黨」犯罪神話:《教父》三部曲
第六節 萊昂內的猶太裔恩怨情仇:《美國往事》
第七節 警探片(DETECTIVE FILM)
第八節 硬派警探片剖析:《骯臟的哈里》和《唐人街》
第九節 名片介紹
第六章 恐怖片和懸疑驚悚片(HORROR FILM & THE SUSPENSE THRILLER)
第一節 驚恐的歷史
第二節 驚悚懸疑片和希區柯克
第三節 經典恐怖片和恐怖片系列
第四節 現代恐怖片《閃靈》
第五節 名片介紹
第七章 科幻片(SCIENCE FICTION,SI-FI)
第一節 象徵和詩意的幻想世界
第二節 科幻片的發展
第三節 現代科幻片的奠基者:《2001:太空漫遊》
第四節 現代科幻片的成熟:《星球大戰》
第五節 幻想片(FANTASY)和《綠野仙蹤》
第六節 神怪片(MONSTER)和《金剛》
第七節 災難片(DISASTER & CATASTROPHE)
第八節 名片介紹:《超人》《異形》《銀翼殺手》《外星人》《終結者2》《黑客帝國》
第八章 戰爭片(WAR FILM)
第一節 戰爭:道德判斷和美學判斷
第二節 戰爭片的二元論:戰爭與和平
第三節 美國戰爭史和美國戰爭片史
第四節 路易斯*邁爾斯通和《西線無戰事》
第五節 二戰片和《桂河橋》
第六節 越戰片(VIETNAM WAR FILM)和《現代啟示錄》的哲學思考
第七節 奧利弗.斯通的「越戰情節」和「越戰三部曲」
第九節 名片介紹:《光榮之路》《十二金剛》《遙遠的橋》《獵鹿人》《越戰創傷》《光榮》《黑鷹計劃》
第九章 歷史傳記片(THE HISTORY & BIOGRAPHICAL FILM/EPIC FILM)
第一節 「溫故知新」與「借古諷今」
第二節 歷史傳記片簡史
第三節 史詩片聖手西席地密爾
第四節 威廉惠勒的《賓虛》
第五節 大衛利恩和史詩片《阿拉伯的勞倫斯》
第六節 名片介紹:《埃及艷後》《巴頓將軍》《憤怒的公牛》《赤色分子》《甘地》《莫扎特》《末代皇帝》《美麗心靈》
第十章 黑色電影(FILM NOIR)
第一節 黑色電影的主要特徵和基本規范
第二節 受誘惑的男人和「蛇蠍美人」
第三節 源流,發展和類型
第四節 《雙重賠償》—雙重背叛與經典黑色電影
第五節 《沉睡》,《郵差總按兩次門鈴》《白熱》和《狂熱》
第六節 現代黑色電影:《血迷宮》和科恩兄弟,《不惜一切》和《穆蘭大道》
第七節 名片介紹:《上海女郎》《死吻》《接觸罪惡》《體熱》《本能》《最後的誘惑》《失憶》《蛇蠍美人》
第十一章 社會政治片(SOCIAL-POLITICAL DRAMA)
第一節 美國社會政治問題與社會政治片的構成要素
第二節 權力:體制的弊端
第三節 金錢:社會的不公正
第四節 種族:民族大熔爐的惡性腫瘤
第五節 青少年:代溝與叛逆
第六節 家庭,兩性,女權,同性戀與艾滋病
第七節 名片介紹:《失去的周末》《炎熱的下午》《午夜快車》《致命的誘惑》《天生殺人狂》《大衛戈爾的一生》
第十二章 動作片(ACTION-ADVENTURE)
第一節 暴力基礎和動作觀賞性
第二節 經典「歷險」動作片(20-50年代)
第三節 現代「驚險」動作片(60-80年代)
第四節 當代「暴力」動作片(90年代-新世紀)
第五節 名片介紹:《巴格達竊賊》《金手指》《洛奇》《奪寶奇兵》《虎膽龍威》《真實的謊言》《殺死比爾》
第十三章 綜合類型:好萊塢「大片」(BLOCKBUSTER)
名片介紹:《太陽浴血記》《日瓦戈醫生》《摩天大樓失火記》《天堂之門》《獨立日》《指環王》
結語:關於美國電影的文化反思
附錄:
(一)《電影類型:775種被界定的種類,風格,樣式和流派》選錄
(二)美國電影研究院(AFI)評選的美國電影史上「最偉大的100部電影」(1996)
鏈接:http://group.mtime.com/taodiexiaowu/discussion/649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