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們那年的夢想——《奔跑的少年》觀後感(老師作業嘿)
物質的 消亡 永遠不會停歇,但 意志 卻可以賦予他們新的 生命 。
——出自游戲《奧拉星》
在無垠的金黃的沙漠上,一群矯健的黑影隨著一個足球攢動著躍上沙丘。足球從空中飛落,撩起夢幻金沙。黑影們又爭先恐後地墜下沙丘,追著足球瘋跑。球影散動,在黑影之間彈射著。晚霞把天真的腳印渲染成澄金色,遠處的人影——他們的教練正欣慰地望著那群奔跑的少年。
這便是電影《奔跑的少年》。它講述了一個關於足球與夢想的真實故事。故事發生在新疆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一個偏遠村莊里。小學教師帕爾哈提因學生的發問和一個「天賜」的足球而想起他童年時被父親扼殺的足球夢想,讓他燃起對足球的激情。他便和班裡幾個熱愛足球的孩子組成了「夢之隊」並在放學時訓練他們。足球隊所面對的是局限性的環境、不足的經濟條件、家長的擔心與不理解……帕爾哈提甚至因此失去了愛情。但他們的夢想與信念感動了周圍的人,經過不懈努力,這支偏遠小學的足球隊贏得了和田地區足球賽的亞軍。
當那些不同個性的孩子在綠茵球場上追逐同一個足球,同一個夢想時,我的眼眶有些濕潤。當他們高興地捧著亞軍獎杯,與家人歡快舞蹈時,我感到激動與喜悅——為了這個足球夢想,帕爾哈提花費大量的金錢與時間,還失去了他的未婚妻,孩子們也面臨失去的選擇,但他們堅定的意志——夢想、對家人的愛與承諾、證明自己的決心,使他們對足球充滿熱愛和激情。他們為夢想而努力,最終實現了夢想。
人生會有挫折與困難需要面對和挑戰,我們要為此放棄許多。但雨後的彩虹總在雨後,沒有放下雨前的雲朵,就不會擁有雨後清新的空氣和絢爛的彩虹。意志與努力能夠實現夢想,改變未來。
這部電影描寫方位細膩,我很喜歡其中的一個部分:在放學球賽中,一個孩子不分敵友地踢球,導致場面混亂。帕爾哈提批評了孩子不當的用腳方法,孩子卻理直氣壯地說他模仿了一名球星的方法。同樣的方法,同樣為了比賽的勝利,不同的使用者與理解,導致了不同的結果。
這是個引人深思的問題。我覺得,人不能盲目模仿高手的方法,因為它們不一定適用於我們,如果沒有根據自身能力去分析最佳方法而直接學習招數,就有可能出現「邯鄲學步」的後果。就像那個孩子只學習了表層方法,並沒有理解其精髓和用處,而把它不合理地用於比賽,反而加大了己方的劣勢。在教育過程中,家長和老師不需要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法去學習,而是教會他們分析總結的能力,讓孩子按照他所認可的方法高效學習,並且以討論的方式指導他,從而達到更佳的學習效果。對於我們而言,在學習中應靈活變通,了解知識的含義並運用於生活,而非囫圇吞棗盲目地學習知識和方法。
這讓我想起:四年級時,哥哥為我讀了魯迅的著作《好的故事》,那時的我只記得令人眼花繚亂的江南風景名詞,便在寫作時連續添入了一連串的詞語。我對這篇作文十分滿意,自信地上交,卻收到老師的批語:詞語過多,不夠細致,而且重復。那時的我沒有細品精讀魯迅著作的寫法,就把它生搬硬套丟進了作文,導致作文變得啰嗦。
我對另一情節也有感觸:在總決賽開始前,記者采訪了帕爾哈提:「您覺得哪支隊伍是最強勁的對手?」我覺得,如果我是帕爾哈提,我會回答:「是我們自己。我們球隊來參賽,是為了挑戰自我、享受足球所帶來的快樂與美好。唯有突破自我,才是真正令人高興的事。我希望我們能打得高興,打得精彩。」人生不是為了爭第一而打拚,每個人都與眾不同,超越自我,是最大的進步。
那些我們曾經稚嫩的夢想啊,在奮斗與汗水的融合下實現。「在烈焰中熠熠生輝的樣子最好看。」勇敢面對困難吧!努力實現夢想吧!我們與這故事中的少年一同奔跑。
赫貝格曾說過:「足球是圓的,一切皆有可能。」我們那年的夢想就如同一個足球,在不懈的奔跑與超越中,飛向憧憬而期待的未來。
Ⅱ 《奔跑的少年》觀後感
在周日里,我們在學校里觀看了《奔跑的少年》這部電影。
在克拉巴鄉的一所學校有一群孩子們非常喜歡足球。有一位語文老師生主動提出要給他們當教練,他規定每天下午放學後留下訓練一個小時。開始家長一點都不贊同,通過一個小小的比賽,他們隊伍贏了,因此家長們同意了讓他們去踢球了。
一位叔叔為夢之隊捐獻了球鞋和球服,這樣他們就可以更好的去踢球了。他們穿著球服去跟另外一支球隊近行比賽,剛開始們沒有贏,但是下半場比賽他們進了三球,但還是沒有贏,但是他們已經付出了努力。
這部電影讓我懂得了我們應該多運動,讓我們成為陽光少年吧!
Ⅲ 奔跑的少年觀後感500字
人生道路漫漫,有些人會在這滿路的荊棘中涅槃而生;有些人卻在這里彷徨的掙扎。成長的道路,無法缺少奮力的奔跑,哪怕傷痕累累,哪怕鮮血淋漓。都不曾放棄心中的信念。
在漫長的假期里,我閱讀了克里斯托弗·保羅·柯蒂斯寫的《奔跑的少年》。作者用生動的語言,為我們展現出了一副精彩絕倫的冒險奇境,讓我深深沉醉其中,無法自拔。
這個故事講述了11歲的男孩伊利亞擁有不同於常人的天賦——用投擲石塊的方法去捕魚,百發百中。這常人的天賦,無疑在生活中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但他過於軟弱膽小的性格,遇到一點事情就驚恐不已。所以他渴望長大,渴望有一顆堅強的心。於是他開始奔跑,開始磨練,直到經歷了種種困難他才長大,他才真正蛻變,得到真正的自由。
無形之中我們也在奔跑。也許我們沒有像伊利亞那樣豐富坎坷的人生,但我們也在平靜的生活中不知不覺的奔跑。
也許是一次考試的失利,那種挫敗感蔓延在身體的每個角落,我也曾懊惱,懊惱自己的碌碌無為,懊惱自己的粗心大意。我也曾反思,反思是哪篇課文沒背好,或是哪道題沒明白清楚。我想要得更好的分數,而我只能在這一次次失敗中,吸取一點點經驗教訓,一步一步往前爬,即使那滋味並不好受。
最典型就是長跑中的極點現象。幾千米的跑步,中後期會呼吸困難、肌肉酸痛、頭暈目眩、情緒低落。而只要堅持過這一段時間,就會身輕如燕,比剛開始更加有動力。
在漫長的道路中,年少的我們應該用奔跑去迎接我們的青春。奔跑是一種陽光積極的力量。在成長的道路上總會遇到瓶頸和迷茫,也許冰冷的雨水會打濕我們飛翔的翅膀。但請你不要放棄,繼續奔跑,在這條路上創造屬於你的光輝歲月。
Ⅳ 奔跑的少年觀後感告訴了我的什麼道理
「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電影《奔跑的少年》
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在塔克拉干沙漠邊上的一個小村莊里的故事,村莊里有一個小學,裡面的帕爾哈提老師就是這部電影的主角。是他組建了一支足球隊,隊名就是夢之隊。
有一天放學回家時,帕爾哈提老師發現了一個破破的足球。第二天把這個足球帶回了學校,學生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後來老師告訴他們這是足球,他們都非常喜歡。再後來老師就組建了一支足球隊,雖然是一支不起眼的小隊伍,但是他們連贏了兩局比賽!他們再踢「金鑫杯」的時候,卻得了亞軍,雖然他們很傷心,但回去時,村裡人很熱烈的歡迎了他們。
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失敗是成功之母,今天的失敗就是明天的成功,失敗了要繼續努力,不要輕言放棄!-
Ⅳ 奔跑吧少年電影觀後感
奔跑吧少年電影觀後感範文:
今天上午,老師安排我們看了一個電影——《奔跑吧,少年》。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吳啊峰、何俊傑兩個不同成長環境下,經歷完全不同的兩個少年,為了家庭和夢想,他們在市教委組織的比賽中,由相識到誤會再到懷疑,最終成為好朋友。並一起幫助一個叫孔苗苗的女孩實現了上學的夢想。
看完了這個視頻,讓我受益匪淺,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尤其是其中兩句台詞,吳啊峰說:"媽,我以後再也不惹你生氣了,我要為你爭氣!」還有何俊傑說:「我是媽媽的小幫手,家務活基本沒有我不會乾的。」
他們兩個小小年紀不僅孝順,熱心助人,而且還通過奔跑,給自己和家人傳遞著希望,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依然堅強勇敢,笑對生活。
想想我現在的生活,要什麼有什麼,但一到假期,我就變得很懶散,沒有了學習的目標與夢想,每天「抱"著電視看得天昏地暗,總是讓爸媽操心,想想真是不應該啊。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永遠要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觀後感怎麼寫: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親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Ⅵ 觀《奔跑的少年》有感
觀《奔跑的少年》有感800字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觀後感了。在寫觀後感之前,可以先參考範文,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觀《奔跑的少年》有感800字,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我曾難自拔於世界之大,也沉溺於其中夢話,不得真假不做掙扎不懼笑話,我曾將青春翻湧成她,也曾指尖彈出盛夏,心之所動且就隨緣去吧……」
聽吳青峰《起風了》這首歌,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積極向上面對生活,又對世界報以最大的善意和溫柔。」也許這正是歌手想要透過自己的歌聲,傳遞給我們的力量。
聽一首好歌,汲取一份溫暖和力量,看一部好電影,也是如此。
《奔跑的少年》就是講述這么一個故事: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的一個新疆村莊里,主人公帕爾哈提是一所小學的教師,幼年時候的足球夢想被父親扼殺。一顆足球被風吹到帕爾哈提的腳下,喚起了他對足球的回憶和熱情,便開啟了帕爾哈提和他班上十幾個孩子的「足球追夢之旅」,通過帕爾哈提的努力,他成功帶領球隊的孩子,克服重重困難將孩子們引領上了一條追夢足球的道路,而帕爾哈提本人也在與孩子們的相處中自我提升,逐漸成為一名傳奇足球教練。
「少帶球多傳球,場上每個隊員都是重要的。」帕爾哈提是一位毫無足球教學經驗的老師,但是他有一顆足球夢!他在雜志中學習,上縣城找朋友去研究踢足球的技法,這在和初中隊的`比賽中吸取教訓。這一句話對孩子們多麼重要啊,多麼重要的一個啟示啊!少帶球,少浪費時間;多傳球,多做一些有意義的事,我們的時間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不可以浪費的。
這群孩子成功挑戰了一場「不可能戰勝」的比賽,他們踢贏了一群有高年級孩子組成的對手。這場比賽讓所有的大人開始改變自己的看法,甚至從來不看足球比賽的人都覺得這場球精彩,因為他們不僅僅看到了奇跡,也看到了未來。
人的一生遇到這樣的良師,是多麼幸運又幸福。你看啊,孩子們在沙漠上踢球的樣子多美,他們的眼睛裡有光,心裡有火,他們激情四射,他們志氣蓬勃。
同樣幸運又幸福的我,在美麗的校園,遇到很多帕爾哈提這樣的老師,他們拿著微薄的工資,做著最有意義的事情——教書育人。老師用自己的言行告訴我們永恆的真理:要有夢想,要勇於追夢。今天所有的付出,在不遠的未來會收獲豐碩的果實。今天所走的每一步,都不會白走,明天的你,一定會感謝今天努力的自己。
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年少的我們需要以時刻奔跑的姿態面對生活中的重重挑戰。起風了,奔跑的少年,願我們都能以最積極的姿態堅強生活。
;Ⅶ 柯蒂斯的《奔跑的少年》的讀後感
在人生的漫長旅途中,年少的我們需要時刻以奔跑的姿勢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奔跑代表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如果有一天我們飛翔的翅膀被風雨淋濕,如果有一天我們處於彷徨的狀態,無力前行,如果有一天我們看不到未來的希望,年少的我們該如何做呢?我們需要昂起頭、擦乾眼角的淚水,挺直自己的腰板大步地往前跑去。我們或許就會在奔跑的過程中獲得一種積極向上的力量,明白生活中的困難只是暫時的,我們只要有克服困難的勇氣和堅定地決心,一切的不如意很快就會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