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好玩的地方在哪裡
上海市,簡稱滬,是中國4個直轄市之一,是中國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同時也是一個旅遊勝地,上海有很多好玩有特色的地方,本文將告訴讀者有哪些地方好玩。
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紀念館,簡稱中共一大會址,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會址位於上海市興業路76號(原望志路106號),是一幢沿街磚木結構一底一樓舊式石庫門住宅建築,坐北朝南。
百樂門:百樂門是上海著名的綜合性娛樂場所。全稱“百樂門大飯店舞廳”。1929年,原開在戈登路(今江寧路)的兼營舞廳的“大華飯店”歇業,被譽為“貴族區” 的上海西區,沒有一個與“貴族區”相適應的娛樂場。
上海美術館:上海美術館是一所公益性社會文化事業機構。原址坐落於繁華的南京西路,背靠人民廣場與上海博物館、上海大劇院、上海城市規劃展示館、人民公園毗鄰,是一座功能健全、設施先進、在國內外具有一定影響的近現代美術博物館。2012年10月1日以後,上海美術館將遷入原世博園的中國國家館,並更名為中華藝術宮和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
沐恩堂聖母院:沐恩堂位於黃浦區西藏中路316號。原名“慕爾堂”,前身之一為“三一堂”,始建於清同治十三年(1874年),由美國監理會傳教士藍柏在法租界鄭家木橋(今福建中路延安東路附近)建造。光緒十三年(1887年),傳教士李德另在今雲南中路漢口路建造“監理會堂”。光緒十六年(1890年),改名“慕爾堂”,以紀念美國堪薩斯州捐款人慕爾去世的女兒。20世紀20年代末,籌款重建新堂,並請著名建築師鄔達克設計。
百老匯大廈:位於北蘇州路20號(上海大廈)。因傍百老匯路(今大名路)頂端,故名百老匯大廈。由主樓和副樓組成的上海大廈位於外白渡橋的北側。
國泰大戲院:國泰電影院原名國泰大戲院(CATHAY THEATRE),建於1930年,由鴻達洋行設計,鋼筋混凝土結構,外牆採用紫醬紅的泰山磚,白色嵌縫,屬典型的裝飾藝術派風格,1932年1月1日,國泰大戲院正式對外營業。當天登在《申報》上的廣告用語是:“富麗宏壯執上海電影院之牛耳,精緻舒適集現代科學化之大成”。1949年以後,更名為國泰電影院,“文革”期間曾經一度改名人民電影院。1994年被上海市人民政府命名為優秀歷史建築。
花園飯店:1990年,由世界知名的大倉(OKURA)飯店集團管理。酒店位於鬧中取靜的市中心茂名南路,毗鄰繁華的淮海路,優越的地理位置令賓客盡享商務、旅遊、購物、交通之便捷·上海花園飯店建築由新建的34層主樓與建於上世紀20年代原法國俱樂部巴洛克式老建築珠聯璧合而成,並融入於近3萬平方米的綠色大花園。春去秋來多少載,花園飯店似一朵靜放的玫瑰,始終在鬧市中靜候您的光臨。
上海自然博物館:海自然博物館是中國最大的自然博物館之一,坐落於上海市靜安雕塑公園內。其歷史最早可追溯到1868年由法國天主教神父韓伯祿創立的徐家匯博物院(中國最早的博物館,1933年更名為震旦博物院),以及1874年由英國人辦的亞洲文會上海博物院(隸屬於大英博物館皇家學會,解放後改名為上海博物院)。1956年,在震旦博物院和上海博物院的基礎上,上海自然博物館正式成立。
永安百貨:永安百貨有限公司以典雅的建築、高雅的環境、優雅的服務,全力打造具有深厚歷史底蘊與獨特文化,集購物、餐飲、休閑於一體的經典百貨。
上海金門大酒店:金門大酒店(原名華僑飯店)是一家三星級的具有義大利建築風格的老酒店,歷史悠久。位於南京路商業街,地理位置優越。1926年開業。2006年裝修。 上海金門大酒店成立於二十世紀三十年代(1926年),前身建築已屹立上海灘,1958年改名“華僑飯店”,為海外華僑往來大陸之典雅居所,1992年恢復“金門大酒店”原名,酒店擁有客房181間房內設施一應俱全,餐廳提供名廚精心烹飪的各式中西式特色菜餚。
和平飯店:和平飯店是上海市地標性建築,位於上海黃浦區南京東路20號,是上海近代建築史上第一幢現代派建築,擁有最具特色的九國式特色套房及眾多別具特色的餐廳、宴會廳、多功能廳、酒吧、屋頂觀光花園等。
愛丁堡公寓:愛丁堡公寓是才女張愛玲的公寓舊居,位於上海常德路195號,1939年,張愛玲與母親和姑姑住在51室。
孫中山故居紀念館: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設有"孫中山故居紀念館"、"中山市民俗博物館"、"中山市孫中山研究所"三個機構,分為孫中山紀念展示區、翠亨民居展示區、農耕文化展示區、楊殷、陸皓東紀念展示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區、其他展區6大區域組成。 2008年5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被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 2016年11月,孫中山故居紀念館成為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
上海圖書館:位於上海市徐匯區淮海中路,是上海市綜合性研究型公共圖書館和行業情報中心,也是全國文化信息資源共享工程上海市分中心、文化部公共文化研究基地,是首批國家重點古籍保護單位。
大光明電影院:光明電影院,享有“遠東第一影院”的盛名,它始建於1928年,由中國商人高永清與美國人亞伯特·華納(全世界最大的電影公司華納兄弟的創始人)合資成立。京劇大師梅蘭芳親自為大光明電影院的開張剪綵;1933年,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築師鄔達克設計重建。大光明電影院是亞洲第一座寬銀幕電影院和亞洲第一座立體聲電影院。
徐家匯天主堂:徐家匯天主教堂是中國著名的天主教堂,位於中國上海市徐匯區徐家匯蒲西路158號,為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座堂,正式的名稱為“聖依納爵堂”,堂側有天主教上海教區主教府,修女院,建築風格為中世紀哥特式。
蘭心大戲院:具有典雅歐式建築風格的上海蘭心大戲院,位於賓館林立的上海市盧灣區茂名南路57號,與花園飯店、錦江飯店、新錦江大酒家相毗鄰,交通十分方便, 是中國最早的歐洲式劇場。1866年建於上海,木結構,供上海英國僑民劇團使用。1871年毀於火災,1874年重建。20世紀20年代進行改建,使之可以放映電影。前、後台設備較當時國內一般劇場考究豪華。1949年後改名上海藝術劇場 ,今已恢復原名。
上海宋慶齡故居:上海宋慶齡故居位於淮海中路1843號,是一幢紅瓦白牆的小洋房。這幢房子原是一個德國人的私人別墅,從1948年到1963年,宋慶齡在這里工作、生活達15年之久。上海宋慶齡故居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上海宋慶齡故居紀念館為國家二級博物館、上海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外白渡橋:外白渡橋是中國的第一座全鋼結構鉚接橋梁和僅存的不等高桁架結構橋,同時也是自1856年以來在蘇州河河口附近同樣位置落成的第四座橋梁。由於處於蘇州河與黃浦江的交界處,因此成為連接黃浦與虹口的重要交通要道。
上海迪士尼樂園:上海迪士尼樂園,是中國內地首座迪士尼主題樂園,位於上海市浦東新區川沙新鎮,於2016年6月16日正式開園。它是中國第二個、中國內地第一個、亞洲第三個、世界第六個迪士尼主題公園。
㈡ 電影在中國的第一次映
中國人第一次放映電影
中國人自己放電影是1903年在北京。中國商人林祝三從歐美回國,攜帶放映機和影片,在打磨廠樂天茶園放映電影,這是中國人從國外自運電影在國內放映的開始。此後,在北京前門外的大柵欄大觀樓戲院、西單市場內的文明茶園、東安市場內的吉祥戲院、西城新豐市場里的和聲戲院,相繼都有電影放映。
第一部中國電影的問世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
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中國第一首電影插曲
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閑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為影片配製了一首由孫瑜作詞、孫成壁作曲的電影歌曲《尋兄詞》,它成為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首電影插曲。
第一部國產有聲電影
1931年3月,由上海明星公司拍攝的《歌女紅牡丹》公開上映,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由此問世。
中國第一部長系列影片
1928年,明星影片公司在武俠、古裝片等商業電影的逐漸興起中,推出了一部武俠神怪片《火燒紅蓮寺》,獲得了觀眾的熱烈歡迎。受到票房收入的鼓舞,明星公司一鼓作氣,連續推出該片的續集,到1931年止,共拍攝了18集,由此它成為我國歷史上第一部電影長系列片。
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
1933年,開辦於上海的《明星日報》以「鼓勵諸女明星之進取心」,胡蝶登上了中國第一位「電影皇後」的「寶座」。選舉揭曉後,原本准備舉行一次盛大的電影皇後加冕典禮,因胡蝶本人一再謙詞,遂將典禮取消,將這一活動和「航空救國游藝茶舞大會」結合在一起進行。
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1935年3月,由蔡楚生編導的影片《漁光曲》在蘇聯舉辦的莫斯科國際電影展覽會上獲獎,這是中國電影第一次在國際電影節上獲獎,《漁光曲》遂成為中國第一部在國際上獲獎的影片。
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橋》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它是由我黨建立的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是1948年拍攝於上海的戲曲片《生死恨》,由華藝影片公司出品,費穆導演,主演梅蘭芳,著名攝影師黃紹芬為攝影指導,李生偉任攝影師。雖然由於經驗不足,以至影片的彩色不夠理想,但畢竟是中國第一部彩色電影。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
1958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海燕廠)拍攝了我國第一部35毫米彩色寬銀幕立體聲故事片《老兵新傳》。這是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影片,也是中國大陸第一部寬銀幕電影。影片以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艱苦卓絕的戰斗生活為題材,利用彩色寬銀幕充分展示了北大荒廣闊無垠的北國風光,與影片的內容相得益彰。影片在1959年莫斯科國際電影節上獲得技術成就銀質獎。
中國第一部彩色立體寬銀幕電影
1960年,上海東湖電影院成為全國第一家立體電影院。這也是我國銀幕上第一次放映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魔術師的奇遇》。這部影片不僅開創了我國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的第一,也一直是唯一的一部。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
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寶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
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
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專門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
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
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
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動畫片
1926年,萬氏兄弟克服了資金、場地、資料等多方面的困難,終於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部動畫片《大鬧畫室》;它也是中國美術片的開始。
中國譯制的第一部外國電影
1948年,為了消除語言上的障礙,經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與蘇聯影片輸出公司駐東北代表處協商,由該公司提供一部影片交由東影廠試驗譯製成漢語。這就是中國的第一部譯製片《普通一兵》。
中國第一部恐怖電影
1937年,新成立的新華影片公司推出了一部深受歡迎的影片《夜半歌聲》,這是中國銀幕上出現的第一部國產恐怖電影,它不但在當時製造了轟動效應,歷經半個多世紀的歲月,其價值和魅力依然能夠得到驗證。
中國第一部獲得世界吉尼斯紀錄的影片
2002年12月12日,世界吉尼斯英國總部正式授予中國電影《廬山戀》「世界上在同一影院連續放映時間最長的電影」的吉尼斯世界紀錄。這是第一部創造了世界吉尼斯紀錄的中國電影,到目前為止,也是唯一的一部。
新中國第一部與國外合拍的故事片
1958年,北京電影製片廠與法國加郎斯藝術製片公司共同攝制了兒童故事片《風箏》,這是新中國與外國合作拍攝的第一部故事片。
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片
20世紀30年代,中國電影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期,電影的樣式也日漸豐富。1935年,電通公司推出了中國第一部音樂喜劇故事片《都市風光》。影片清新活潑同時又辛辣尖銳的藝術風格在電影史上占據著重要地位。
中國第一個由專業影人評選的電影獎
在中國電影三大獎中,電影金雞獎是由專業電影人員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金雞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該獎每年評選一次。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擔任評委。在這一類別的電影獎中它不僅是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它也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
中國第一個由政府設立的電影獎
1932年,由當時中國教育界和電影界熱心人士共同倡議,在南京建立中國教育電影協會。中國教育電影協會於次年舉行了第一次影片評選活動,《人道》和《自由之花》被評為優秀影片。此後又舉行了幾次評選。由於當時協會的領導者中有不少具有政府黨政高層官員身份,因此可以說這是中國電影史上最早的具有政府色彩的電影獎。
中國電影史上第一個真正由政府部門設立的電影獎問世於1956年。新中國成立後,於1956年設立了「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對1949年-1955年以來所生產的優秀影片予以評獎。
1年前 - 檢舉
39 4
添加/查看意見(1)
dpfczjsw 勤學秀才
《藍貓淘氣三千問》這個垃圾動畫片破了世界最長的記錄吧~~
㈢ 大光明電影院4k1廳什麼樣子
大光明電影院4k1廳是超級大的廳,座位低,屏幕高,全程都要仰著頭觀影有點累。座落於南京西路大光明電影院具有遠東第一影院之稱,是中國第一家寬銀幕立體聲的四星級電影院。正對面是人民公園。
㈣ 北京大觀樓影城怎麼樣
大觀樓影城始建於清朝末年,在100多年間曾多次改名。最早的名稱叫「馬思遠茶園」,後改名「大亨軒茶戲園」;1902年由遼寧人任慶泰購買後改名「大觀樓茶戲園」,1907年改名「大觀樓影戲園」;1913年改名「大觀樓電影院」,而現在的名字「大觀樓影城」是2005年起的。每次改名都意味著功能的變化,如「茶戲園」是喝茶看戲;「影戲園」是看電影聽戲;而改為「電影院」後,才成為真正的專業電影院。
大觀樓的創辦者任慶泰,據說原本是一位心靈手巧的木匠,在上海給一家外國人開設的照相館做鏡框時學得了照相的基本技術,後來又擾宴自費去日本深造,回國後在琉璃廠附近開辦了京城第一家照相館。任慶泰創辦大觀樓影戲園後,最初放映的是西洋舶來品,痛感「所映影片尺寸甚短,除滑稽片外,僅有戲法與外洋風景」,他動了自己拍片的念頭。那時正是京劇鼎盛時期,恰逢「伶界大王」譚鑫培60大壽將至,任慶泰就在自家照相館前支起一塊白布,把譚鑫培的名劇《定軍山》拍成了「電光大戲」。1905年《定軍山》在大觀樓首映,從此標志著中國電影的誕生,任慶泰也被譽為「中國電影之父」。
大觀樓影城在我國電影史上創下了多項第一:第一個將男女分座改為男女同座;第一個將觀眾圍桌而看改成橫排座椅;第一個放映有聲電影;第一個放映寬銀幕立體聲電影;第一個放映70mm超大銀幕影片……1962年首映第一部國產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片《魔術師的奇遇》,這部電影連放4年,觀眾達400萬人次,放映時間之長、觀眾人次之多創下紀錄。
走進青磚灰瓦、民清風格的大觀樓影城,如同走進中國電影發展史博物館。大廳里迎面而來的是《定軍山》的大幅劇照,兩旁陳列著上世紀初至九十年代的各種電影放映機、膠片以及老劇照、老海報,回顧了中國電影史上的重要影片和有影響力的演員。其中最珍貴的展品是一台1896年法國百代公司生產的手搖無聲式放映機,雖然歷經116年,至今還能放映5分鍾左右的短片。
大廳中央布置成老茶館的樣子,再現當年「茶戲園」的風貌,也是為攜擾了讓南來北往的遊客在此歇腳。最受遊客歡迎的「中國電影第一廳」就是當年播放《定軍山》的地方,如今仍在放映電影,不過座椅改成舒適的沙發座,放映設施也是最先進的。影城專設一廳,擺放著長條凳、八仙桌,時不時播放《一江春水向東流》等黑白電影,再現了早年間的觀影環境。二樓則是現代化的放映廳,讓觀眾在今昔對比中體驗歲月變遷,感受不一樣的觀影樂趣。辯李旦
更多關於北京大觀樓影城怎麼樣?,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ba30fe1615731638.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㈤ 大光明電影院的中國電影
解放前好萊塢的電影公司幾乎壟斷了上海的電影行業。當時的大光明電影院也主要播放美國八大電影製片公司的影片。而第一部登陸大光明的國產片是新華公司出品的《紅羊豪俠傳》。大光明電影院還是中國第一家寬銀幕電影院和第一家立體聲電影院。曾經連續11年是上海電影票房的冠軍。見證了中國電影的興衰。
㈥ 東北電影院的歷史沿革
國民黨統治時期,「大陸劇場」曾一度被更名為「南京大劇院」。
1948年11月,沈陽解放,它被轉交給沈陽有關部門接管,並於1949年,有關部門正式命名為「東北電影院」。 1958年,東北電影院引進了35毫米寬銀幕電影。
文革期間,東北電影院曾被更名為「東方紅影院」,文革結束後恢復原名。
1987年,東北電影院率先探索了立體電影、70毫米寬銀幕電影、球幕電影等技術,其改進速度在全國前位。
1987年東北電影院實現放映收入142萬元,利潤70萬元。
1988年實現收入216萬元。
1989年,實現放映收入256萬元,利潤127萬元。跨入全國電影放映系統先進行列。
1998年,為迎接第八屆金雞百花電影節,市政府投資1700萬元對其全面改造,從德國進口先進的設備,使東北電影院各種功能更為完善。東北影院現有影視廳八個,基保有數碼震撼大廳,共三層,可容納觀眾1100人,有藍寶石高級電影廳白晝高級電影廳和綠色電影廳的及牡丹、茉莉、玫瑰影視廳等。
1999年,東北電影院引進了數字解碼立體聲技術。
2002年,東北電影院的票房突破300萬,占總市場份額的25%左右。
2003年11月28日 因太原街地區,東北電影院拆除。
原址西側中興百貨七樓建有垃圾新東北電影城。
㈦ 大光明電影院的歷史
大光明電影院是上海老字型大小,至今已有80多年的歷史,享有「遠東第一影院」的美譽,曾是中國第一家寬銀幕電影院,第一家立體聲電影院,第一家四星級電影院。
在中國電影史上留下了它的足跡,同時也畫下了中國電影放映技術發展的軌跡。
大光明電影院地處黃浦區,坐落在人民廣場文化圈,南臨上海市 *** 大樓和上海大劇院,東臨「中華商業第一街」南京路步行街的南京西路216號,佔地近10000平方米,具有六、七個放映廳的現代化多功能嫌山經典影院,形成了上海獨具特色的文化娛樂中心。
現大光明電影院為上海市近代優耐者游秀建築保護單位。
大光明電影院始建於1928年。
當時的潮州資本家高永清聯合部分外資將靜安寺路的卡爾登跳舞場改建為影院,命名為「大光明」。
當時的大光明電影院設有茶室、酒排會室、吸煙室、等候室。
1928年12月23日,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親自為大光明電影院的開張剪綵。
1930年由於大光明電影院播放擁有辱華性質的美國電影《不怕死》,受到了民眾和輿論的 *** ,被迫關門歇業。
在1933年由著名的匈牙利建築師拉斯洛·鄔達克(L.E.HUDEC)設計重建。
重建後的大光明電影院憑借著自身豪華的設施成為了遠東第一影院。
1989年大光明電影院被評為上海重點保護文物。
2008年,大光明電影院斥資昌銷1.2億人民幣對影院進行修復。
修復依照1933年的原樣修舊如舊。
改造後的大光明原本可容納1900人的放映大廳被縮減了600個座位,但依然保持了其原本兩層樓的設置,即一樓設800多座、二樓設500多座。
此外,大光明影院還新開發出了5個小觀眾廳,包括一個VIP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