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求經典災難電影!
鏈接:https://pan..com/s/1rEKNTKvDSN2kHdfJJB701A
《火燒摩天樓》是約翰·古勒米、伊爾溫·艾倫執導,保羅·紐曼、史蒂夫·麥奎因主演的災難片,該片於1974年12月14日在美國上映。該片講述了三藩市中心的摩天大樓因施工不良原因而失火,消防隊長在大樓工程師的協助下一邊救人一邊滅火,幾經波折終於爆破樓頂的巨型水箱將大火撲滅的故事。
2. 十大災難電影前十名
第一部,《日本沉沒》。這是2006年日本人翻拍1973年版本的《日本沉沒》、電影。也許我們無法抵抗大自然所帶來的災難,但我們可以將這個災難的傷害程度降到最低點,而這恰恰是我們日積月累所要做的事情。
第二部,《2012》。地震、海嘯、火山噴發、親人的生離死別,這就是瑪雅人曾預言的世界末日,只有登上中國製造的諾亞方舟才能逃過一劫,它將人們半信半疑的傳說還原成了真實的影像。
劇中虛構的超級地震、百米海嘯和超級火山噴發讓人如同身臨其境,緊張、無助、恐懼,人類在災難面前是多麼的脆弱,也是警示世人愛護地球,守護我們共同的家園。
第三部,《後天》。這是一部被譽為21世紀10年代最震撼的災難片,這部影片給我就只有兩個字「震撼」,劇中的故事情節、場景和特效,無時無刻的感觸到故事的逼真性,它所呈現的不僅僅是一場災難,更是給每一位觀眾敲響一個警鍾。
第四部,《天地大沖撞》。這是一部關乎人類存亡的科幻災難大片,劇中不僅有災難和特效,還展現出了人們面臨災難時的不同表現,親情、友情、人物形象都塑造的很真實,很生動。
本片可以說是人性善與惡、勇敢與怯懦、真愛與虛情、堅貞與背叛、奉獻與索取的一面明鏡,是一部令人若有所思若有所感的好電影。
第五部,《絕世天劫》。這是一部被很多人都忽略的經典科幻災難片,劇中地球遭遇流星雨,整座城市被瞬間摧毀。酷炫的特效,接連拋出的緊張矛盾,讓人看著酣暢淋漓。
第六部,《龐貝末日》。這是一部嚴重被低估的影片,它是由真實事件改編,全景展示龐貝城被超級火山摧毀,一座城一夜之間傾然崩塌。
它展現了在大自然面前人類的脆弱,電影中奴隸們尤其是角鬥士的悲慘命運則暴露了人類野蠻、殘忍、血腥的一面。這部片子會覺得壓抑,看慣了中國大團圓式的劇,對於這種世界末日式的愛情悲劇結局也真的好難接受。
第七部,《末日崩塌》。這部劇從技術層面上特效逼真、劇情節奏感強、音效震撼,又有人文關懷、親情紐帶、大美利堅精神不滅等等,是屬於非常純正范兒的美式災難片。
第八部,《獨立日》。這部劇是當年全球票房冠軍,雖說這部片子好像在宣揚大美國主義,但不能否認這是部好片子,讓人看著很輕松,配樂也很經典!
第九部,《全球風暴》。全程爆燃,人類對自然毫無忌憚的破壞終於引發全球氣候劇烈的變化,導致全球環境不斷惡化,各種災害愈演愈烈。不可否認的是它基本打卡了世界的所有地標。
第十部,《不懼風暴》。這是一部關於超大龍卷風襲擊美國的災難劇,當龍卷風消失後,一片狼藉的背後還有活下來的幸運者,沒有被災難打敗,反而賦予人生活的力量與勇氣,這也是這部劇給人最大的鼓舞與力量。
3. 大劫難觀後感
我也啟秀的,我也在糾結啊,實在不行就瞎編吧。
今天上午參加了《大劫難》沈陽首映式。我們去的是華臣影院華府店,其間出了個小意外,觀光電梯壞了,十幾個人困在了電梯里,對我們來說是個「小劫難」。
《大劫難》是一部抗戰片,它與同題材的影片不同,沒有慘烈的戰爭場面,沒有明星大腕。它以九一八事變為背景,講述了人們英勇抗戰的故事。《大劫難》中的演員大都是非專業演員,但他們感情真摯,質朴,感動了在場觀眾。對了,演員都說東北話,比如:得瑟,浪兒,埋汰,稀罕,還有一些平翹舌不分的詞。我作為土生土長的沈陽人,聽著格外親切。東北的秧歌,二人轉,炕等東北特色在電影里有現。
電影的前幾分鍾以喜劇為主,東北方言全出來了,不懂東北話的人們不要困惑,字幕中有解釋。春陽(男孩,小子的發小)背著小子(女孩,書庭的女兒)走,小子說一句「超過小日本兒」,場內爆發出一陣笑聲。
轉眼間,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人佔領了東三省。電影基調轉為凄涼。書庭和川島(日本人)是雖朋友,但日本人的野心和殘暴,致使他們不能成為真正的朋友,只是個幌子罷了。二姑娘(書庭的妹妹,剛烈,豪爽)因自己的個性得罪日本人了。王五孩(二姑娘的丈夫,雖給日本人辦事,但還是向著中國人的)被日本人炸死了。書庭的手指被一根一根砍掉,最後川島將「好朋友」的胳膊砍下。你說,這是朋友嗎?日本人——太殘忍!
有幾個畫面令人深思——
1.被砍斷胳膊的書庭撕心裂肺的喊,這不僅僅因為身體上的疼,更因為心在流血—— 畫面後,一個個村民慘死在日本人的槍口之下。
2.畫面前書庭和妻子坐在稻草上,而畫面後,日本人在處理屍體,那都是我們的同胞啊!
3.中國士兵被打死了,日本兵還不放心,用刺刀猛戳。沒人性的日本兵被軍國主義害了,就會盲目服從,效忠天皇。
4.大批日本人進村了,土地自然也歸他們了。日本沒有那麼多的土地,就出去掠奪,而東北肥沃的黑土地成了首選。川島對書庭說,原來我來收購糧食,以後由我來收獲。書庭聽了,心是多麼的痛,卻無力反駁。
5.二姑娘和木頭人結婚,因為新郎王五孩兒死了。這段是最感人的。
6.書庭的老婆上吊了,川島要救她,被書庭阻止了。川島說「這回嚇到我的孩子」。倆人爭吵起來,結果可想而知,書庭被殺了,而這一幕讓川島的兒子看到了。他嚇得都尿褲子了。我想那個年代看過殺人場面的小孩心裡都會有陰影。
當初,美國就應多投幾顆原子彈,從南到北,九州島,四國島,本州島,北海道島,每個島投一顆就行。讓你們也嘗嘗失去親人,國破家亡的滋味。中國人不是什麼所謂的「東亞病夫」。我們將會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我們有骨氣——男人們奮勇殺敵,個個是條漢子。女人們也不示弱,在後方默默支持。八年抗戰,死了不少人,國共兩黨一起抗日,加上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幫助,正義終究戰勝邪惡。我們勝利了!
**註:本文來自我在電影網的博客 鐵血Rainbow的博客
4. 比較著名的災難片有什麼啊
說起災難片,當然要數美國好萊塢製作最經典了,譬如《後天》,《2012》等,大場面製作,特效震撼人心,當然,今年春節檔上映的《流浪地球》,其實也是一部披著科幻外衣的災難片,對標好萊塢水準,我們也是不差的。
一、後天
流浪地球大家都很熟悉了,吳京與一眾小鮮肉出演,刷爆了春節檔。作為中國科幻片的開元製作,無疑流浪地球的製作水準都十分精美,畫面特效把握到位。但是,我想說的是,作為一部太陽要爆炸,人類把地球帶走的影片,其實,它的核心也是一部災難片。地球停止自轉,洪水滔天,淹沒了人類家園;全球溫度降低,城市變成冰雕,普通人類只能生活在地下;地球流浪途中,又面對木星引力捕獲,突破洛希極限,即將boom!人類存亡,乃至地球存亡,危在旦夕。這還不是一部災難片吧。後天也好,2012也好,無論災難如何大,如何恐怖,地球好歹還在,流浪地球可好,災難來臨,地球都自身難保。這明明是一部視野更大、災難指數超標的災難片。更何況,作為一部中國人製作的災難片,我們的特效畫面足夠好,更別說電影的劇情了。美國災難片中,無一例外的是男主帶來一家人躲避災難,所有人都在躲避災難,然後最終安全;而我們的電影,所有的人都在拯救地球,即便絕望、即便失敗,但只要有一絲希望,我們都不曾放棄。這,或許才是真正的災難片的內核,不拋棄不放棄,好好的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