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第一部電影叫什麼怎樣誕生的
1905 北京豐泰照相館老闆任慶泰拍攝中國第一部電影《定軍山》。
這部紀錄片通過對京劇大師譚新陪的《定軍山》的演出拍攝,完成了電影的紀錄功能.多年以來,提起《定軍山》總是把它和故事片聯系在一起,忽視了它存在的另一面.
《定軍山》的出現呈現出影像藝術與中國傳統文化的復雜聯系.從題材上看,選擇定軍山作為第一部電影拍攝可以讓我們看到中國人獨特的觀影方式,周寧在《比較戲劇學》中稱京劇呈現的是一種以敘事語言代替展示語言的話語表達方式,它強調的是劇作家演員觀眾之間的外交流系統,這種話語表達方式不以展現真實的戲劇情境為滿足,因此,對於觀眾而言,戲劇故事往往藉助演員的口說書,而期肢體動作確實與故事無關的舞蹈化表現,因此觀眾看的是表演,聽的是戲。
正是這種特殊的看和聽的關系,影響到中國紀錄片的發展,中國紀錄片從上個世紀五十年代的電影紀錄片到八十年代的話說系列,其表現形式均是畫面解說式的,這種畫面解說式的紀錄片呈現的就是一種解說與畫面關系並不密切的復雜世界,但過去我們在評價它們的時候,均認為這是受到蘇聯電影」形象化政論」的影響,但卻忽視了紀錄片與中國傳統文化的聯系,不明白這點,就不能解釋為什麼當年的「話說長江」「話說運河」能夠產生那樣大的轟動效應。
《定軍山》是一個開端,中國紀錄片與中國文化的一切聯系都應該從這里開始。
Ⅱ 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的什麼
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是1905年拍攝的《定軍山》。
該片由任慶泰執導,譚鑫培主演。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結束了中國沒有國產電影的的歷史。所以《定軍山》被公認為是中國人自己拍攝的第一部電影。
《定軍山》是依據《三國演義》第70回「……老黃忠計奪天盪山」和第71回「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改編的京劇傳統劇目,敘述蜀老將黃忠,當曹操攻打西蜀重鎮葭萌關時,發揮老當益壯精神。
(2)第一部電影叫什麼1905擴展閱讀:
故事的情節:
三國時魏蜀交戰,曹操派大將張郃攻打葭萌關,被蜀漢老將軍黃忠、嚴顏打敗。張郃逃到定軍山,投奔夏侯淵,准備共同對抗蜀軍。諸葛亮為增加黃忠取勝的信心,假意說黃忠年紀太大,打不過夏侯淵,准備換人出戰。
黃忠聽了很是生氣,稱自己年齡雖大但力氣不減當年,並立下軍令狀,發誓十日內攻下定軍山。諸葛亮見激將法成功,便欣然同意黃忠出戰。兩軍交戰中,夏侯淵把黃忠的部將陳式擒去,而黃忠也生擒了夏侯淵的侄子夏侯尚。
於是雙方商定,在兩軍陣前互換人質。可當夏侯淵放回陳式後,黃忠卻將夏侯尚射死,激得夏侯淵出陣較量。黃忠又施展拖刀計,斬殺夏侯淵,奪取了定軍山。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定軍山(京劇定軍山)
Ⅲ 世界上第一架電影放映機誕生於幾幾年
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世界上第一部電影的產生
1872年的一天,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一個酒店裡,斯坦福與科恩發生了激烈的爭執:馬奔跑時蹄子是否都著地?斯坦福認為奔跑的馬在躍起的瞬間四蹄是騰空的;科恩卻認為,馬奔跑時始終有一蹄著地。爭執的結果誰也說服不了誰,於是就採取了美國人慣用的方式打賭來解決。他們請來一位馴馬好手來做裁決,然而,這位裁判員也難以斷定誰是誰非。這很正常,因為單憑人的眼睛確實難以看清快速奔跑的馬蹄是如何運動的。
裁判的好友———英國攝影師麥布里奇知道了這件事後,表示可由他來試一試。他在跑道的一邊安置了24架照相機,排成一行,相機鏡頭都對准跑道;在跑道的另一邊,他打了24個木樁,每根木樁上都繫上一根細繩,這些細繩橫穿跑道,分別繫到對面每架照相機的快門上。一切准備就緒後,麥布里奇牽來了一匹漂亮的駿馬,讓它從跑道一端飛奔到另一端。當跑馬經過這一區域時,依次把24根引線絆斷,24架照相機的快門也就依次被拉動而拍下了24張照片。麥布里奇把這些照片按先後順序剪接起來。每相鄰的兩張照片動作差別很小,它們組成了一條連貫的照片帶。裁判根據這組照片,終於看出馬在奔跑時總有一蹄著地,不會四蹄騰空,從而判定科恩贏了。
按理說,故事到此就應結束了,但這場打賭及其判定的奇特方法卻引起了人們很大的興趣。麥布里奇一次又一次地向人們出示那條錄有奔馬形象的照片帶。一次,有人無意識地快速牽動那條照片帶,結果眼前出現了一幕奇異的景象:各張照片中那些靜止的馬疊成一匹運動的馬,它竟然「活」起來了!
生物學家馬萊從這里得到啟迪。他試圖用照片來研究動物的動作形態。當然,首先得解決連續攝影的方法問題,因為麥布里奇的那種攝影方式太麻煩了,不夠實用。馬萊是個聰明人,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後,終於在1888年製造出一種輕便的「固定底片連續攝影機」,這就是現代攝影機的鼻祖了。從此之後,許多發明家將眼光投向了電影攝影機的研製上。1895年12月28日,法國人盧米埃爾兄弟在巴黎的「大咖啡館」第一次用自己發明的放映攝影兼用機放映了《火車到站》影片,標志電影的正式誕生。
當然,19世紀末電影的誕生從根本上說是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綜合產物,在電影誕生之前,許多發明家已經為電影的誕生做過艱苦的工作和基礎性的貢獻。除上面所提到的科學發明家外,還有許多,如美國的大發明家愛迪生等。而斯坦福與科恩的打賭事件如同使這些科學技術糅合在一起發生巨變的催化劑,迅速導致了電影綜合技術的出現和產生,使電影這門偉大的藝術叩響了20世紀的大門。
傳入中國的過程
有人認為,如果要談電影,就要上溯到我國漢代出現的燈影戲及之後出現的皮影戲。但是,真正有意義的電影,不是發明自中國,而是科技發達的近代歐洲。1895年12月28日,法國盧米爾兄弟在巴黎卡普辛路14號咖啡館放映成功之後,正式標志著電影時代的來臨。
既然中國與電影的發明無緣,那中國電影發展就由電影放映開始。1896年,盧米爾兄弟僱用了二十個助手前往五大洲去放映電影。就是這樣,電影這種擁有藝術和商品雙重價值的文化產品,在西方商人擴大市場商業策略推動下,傳入了中國。隨後,很多歐美商人見中國的放映業有利可圖,紛紛來華投資。他們經營放映業,修建及發展連鎖式影院,甚至在中國建立電影企業,攝制影片。
中國電影百年歷史
中國最早放映的電影——1896年8月11日法國商人在上海徐園「又一村」茶樓內放映的「西洋影戲」。
中國攝制的第一部影片——1905年秋由北京豐泰照相館與京劇名角譚鑫培合作拍攝的京劇片斷《定軍山》,為戲曲記錄片。它標志著中國電影的正式誕生。
中國第一座電影院——1907年第一座電影院平安電影公司在北京長安街建成,由外商經營。
《定軍山》片斷
中國第一個電影製片公司——1909年美國人布拉斯基久慕上海這塊生財富地,不遠萬里來到上海香港路創辦亞細亞影戲公司。這是中國土地上的第一家影片攝制公司。
中國第一部短故事片——1913年由鄭正秋、張石川導演的故事片《難夫難妻》(又名《洞房花燭》),此片是由亞細亞影戲公司開張後的第一部作品,首開家庭倫理劇之先河。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1921年中國影戲研究社在上海拍攝第一部長故事片《閻瑞生》。
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1922年1月由顧肯夫、陸潔創辦的中國第一本電影刊物《影戲雜志》。
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1922年3月鄭正秋、張石川等人創立中國第一所電影學校——明星影戲學校(後改為明星演員養成所),由鄭正秋擔任校長,培養電影人才。
中國第一部完整的電影劇本——1924年,洪深創作的《申屠氏》在《東方雜志》發表。
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1930年12月3日聯華公司出品的影片《野草鮮花》上映,該片以蠟盤配音的方法配製了中國第一首電影歌曲《尋兄詞》。
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1931年3月15日,由明星公司攝制的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歌女紅牡丹》上映,該片採用的是蠟盤配音的技術。
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1941年中國第一部長動畫片《鐵扇公主》完成,公映後受到好評。
中國美術片第一次在國際上獲獎影片——1956年木偶片《神筆》獲第八屆國際兒童影片節兒童娛樂片一等獎。
中國第一部剪紙片——1958年萬古蟾導演我國第一部剪紙片《豬八戒吃西瓜》,為美術影片增添了一個新品種。
中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電影——1962年上海天馬電影製片廠攝制完成我國第一部彩色寬銀幕立體故事影片《魔術師的奇遇》。
Ⅳ 1905年日任景泰拍攝出中國第一部影片,這部影片叫什麼名字
這部影片叫《定軍山》。
早期在中國放映的電影都是由外國人拍攝的。1905年,由開設在北京的豐泰照相館拍攝的京劇片斷紀錄片《定軍山》,是由中國人自己攝制的第一部電影。這一年也因此被公認為是中國電影的誕生日。
影片於1905年12月28日在中國(清朝)上映,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
(4)第一部電影叫什麼1905擴展閱讀
故事概述
三國時魏蜀交戰,曹操派大將張郃攻打葭萌關,被蜀漢老將軍黃忠、嚴顏打敗。張郃逃到定軍山,投奔夏侯淵,准備共同對抗蜀軍。諸葛亮為增加黃忠取勝的信心,假意說黃忠年紀太大,打不過夏侯淵,准備換人出戰。
黃忠聽了很是生氣,稱自己年齡雖大但力氣不減當年,並立下軍令狀,發誓十日內攻下定軍山。諸葛亮見激將法成功,便欣然同意黃忠出戰。兩軍交戰中,夏侯淵把黃忠的部將陳式擒去,而黃忠也生擒了夏侯淵的侄子夏侯尚。
於是雙方商定,在兩軍陣前互換人質。可當夏侯淵放回陳式後,黃忠卻將夏侯尚射死,激得夏侯淵出陣較量。黃忠又施展拖刀計,斬殺夏侯淵,奪取了定軍山。
Ⅳ 1905年,中國已開始自己拍電影,當時拍攝的影片是什麼
<定軍山>中國第一部電影.
1905年秋天,由任慶泰導演、劉仲倫攝影、譚鑫培主演的電影《定軍山》問世,成為中國電影的開山之作。
1905年是京劇的鼎盛時期,曾留學日本的青年任慶泰購買了一架法國製造的木殼手搖攝影機和若干膠片,利用他開設的豐泰照相館,策劃拍攝了該片,譚鑫培在鏡頭前表演了自己最拿手的幾個片斷。
《定軍山》取材於《三國演義》第70和71回,是講三國時期蜀魏用兵的故事。當年的《定軍山》在拍攝手法上受到西方影響,但取材卻與我國傳統的民族戲曲和古典文學相結合,非常符合當時觀眾的欣賞習慣,片子隨後被拿到前門大觀樓放映,曾出現萬人空巷的盛況。
上世紀50年代末,曾有人對豐泰照相館學徒劉仲明做過采訪,根據他的回憶,《定軍山》的拍攝情況是這樣的:「廊子下借著兩根大紅圓柱,掛上一塊白色布幔。屋內成了譚老闆臨時起居的地方,他的跟班、琴師、敲鑼鼓傢伙的,都來了。屋外院子里,那架號稱『活動箱子』的攝影機,擺在了前院後牆邊。由照相技師劉仲倫擔任拍照(即攝影),他是豐泰最好的照相技師了。雖然前幾天練過幾回,但真的上陣,仍顯得有些緊張。一通鑼鼓過後,布幔後閃出一個戴髯口、持大刀的古代武將來,這就是譚鑫培最拿手的《定軍山》里的老黃忠,只見他配合著鑼鼓點兒,一甩髯口,把刀一橫,立成頂樑柱一般。就聽旁邊有人喊:『快搖』,劉仲倫便使勁搖了起來,那時的膠片只有200英尺一卷,很快便搖完了,算告一段落(引自《中國電影的搖籃-----北京豐泰照相館拍攝電影訪問追記》,作者王越)。」
作為一個開端,《定軍山》只是對京劇表演片段的簡單記錄。到了1913年,由張石川、鄭正秋兩人導演的中國第一部故事片《難夫難妻》問世,盡管製作簡陋,但中國電影終於開始講起了故事。
Ⅵ 電影什麼於哪年傳入中國,又在哪裡第一次放映電影,電影名叫什麼
1905年的《定軍山》是中國製作的第一部電影
以下是在網上搜來的一些信息:1896年,電影傳入中國。8月11日,上海閘北唐家弄(今天潼路814弄35支弄)私家花園內的「又一村」在表演的娛樂節目中間穿插放映了由外國人帶入的影片,這是電影在中國放映最早的記錄,距1895年12月28日電影誕生僅半年多時間。當時,中國人把它稱為「西洋影戲」或「電光影戲」,以後統稱為「影戲」。
1926年12月 虹口新中央大戲院試映美國「特福萊」有聲短片。這是外國有聲影片首次傳入中國
Ⅶ 為什麼中國電影網是1905,1905是什麼意思
因為1905年是中國人自己拍攝電影的第一年,是中國電影誕生的元年,中國在1905年,有了自己的第一部電影《定軍山》。所以1905電影網公司和網站名稱含有「1905」。以紀念中國電影。
1905電影網以宣傳和推廣優秀國產電影、助推中國電影發展為己任,進行內容建設和運營。1905電影網以新聞內容為核心,與電影頻道《中國電影報道》一起打造全新的跨平台、跨終端的融媒體新聞報道體系。
並為用戶提供電影新聞資訊、活動直播、電影評論、影片在線點播、數據資料查詢、電影頻道欄目在線觀看等多種內容服務。
(7)第一部電影叫什麼1905擴展閱讀
中國電影誕生於1905年,歷經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時期,革命戰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改革開放時期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時期等各個歷史階段。
經歷了從無聲到有聲再到立體聲,從黑白到彩色再到立體像(3D),從模擬到數字,從傳統到現代的技術變革進程。
在不同的發展階段,中國電影都留下了優秀的代表作:20年代拓荒時期,有《孤兒救祖記》等關注社會改造的進步電影;抗日救亡時期,有《狂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