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10篇
大國糧倉首度全景式披露「大國糧倉」背後的 故事 ,講述中國是如何用僅佔世界9%的耕地,6%的水資源,養活佔世界20%的人口。《大國糧倉》 觀後感 心得感想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歡迎查閱!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1
前幾天,我看了《大國糧倉》這部電影,當我走出電影院時,我熱血沸騰,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靜。
這部電影主要講:袁隆平爺爺是一位只為了實現自己的目標而堅持不懈、吃苦耐勞、不畏艱辛、意志堅強、奮斗終身、的人。以前的水稻產量很低,可是在袁隆平爺爺的不懈努力下,反復地研究和實驗,終於使水稻的產量大大增加了百分之七十,解決了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溫飽問題。成為了「水稻之父」,為全世界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袁隆平爺爺在工作中的這種精神正是我們在生活和學習中所要具備的,這使我深有感觸。昨天,我在樓下學玩滑板,我剛站上去,媽媽還沒來得及扶我,我就先摔了個四腳朝天。我連忙站起來,拍拍屁股上得塵土,說:「什麼破玩意兒呀?還沒等我站上去就給我送了個禮!」我賭氣地說:「不學了,不學了!」媽媽看著我要打退堂鼓了,便用激將法說:「 以前你總是纏著要我給你買滑板,現在給你買了,可你又不敢學。嘿——我還是把它送給別人算了!反正留著也沒用!」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勇氣一下子就提上來了,我想:我不能讓媽媽小看我,我要讓她對我刮目相看。這時,袁隆平爺爺的影子彷彿出現在了我的眼基讓轎前,給了我巨大的鼓勵。我下定決心,今天我一定要學會玩滑板。可我剛一站上去,又摔了下來,害得我青一塊,紫一塊,手也擦傷了。媽媽看著有點心疼了,也勸我暫時不練了,可我卻不依了。經過一次次地摔倒,又一次次地站起來。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天,我終於學會了玩滑板。
通過觀看了這部電影和我學滑板地經歷讓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永不言敗是駛向成功的風帆!在今後的成長道路上,我要讓袁隆平爺爺的精神永遠激勵著我,做到不畏艱險、腳踏實地。在學習中,要為自己的夢想和目標努力奮斗、頑強拼搏,為生命奏響動聽的樂曲!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2
在今天我聽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是南日的報道消息,「共和國勛章」獲得者,袁隆平爺爺去世了,因為是多器官功能衰竭,在2021年5月22日下午1點07分在長沙去世,享年91歲。
新中國成立之前,我們中國的糧食不多,袁隆平爺爺報考大學時候,他跟父母說他要學農,而他的父母一聽說,傻孩子,學農多辛苦,你還是學別的吧,而袁隆平爺爺說了一句,吃飯可是天下第一樁大事,沒有飯吃,人類怎麼生存,最後沒辦法,父母只能尊重,他的意見。
袁隆平爺爺 畢業 後他來到一個很偏僻的地方,在那裡他失敗過無數次,當時他想,能傳播農業科學知識,也是為國家做貢獻,沒想到,不過多久,就不上了困難的事,他當時想,這么大一個國家,如果糧食不保障的話,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所以我要為讓中國人吃飽飯而奮斗!
從這天起,袁隆平爺爺一直在學農業的知識,也在研究糧食怎麼能夠保障。結果在1973年袁隆平爺爺終於研製成功了新的中國也有了第一代雜交水稻。
所以,在人們的心中,您就是我們真正的英雄,為我們度過了最困難的難關。致敬!袁隆平爺爺。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3
今天下午,我和同學們一起去 拜訪 「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一路上,我的心情忐忑不安:這位解決了世界十幾億人糧食問題的老人究竟是什麼模樣呢?究竟他的一生又經歷了什麼呢?我很想一探究竟,弄個明白。
聞名不如見面,袁隆平爺爺滿目慈祥、平易近人,臉上布滿滄桑,額頭滿是皺紋,似乎可以看出他的人生經歷肯定不平凡,也看得出他經搏肆歷了一道一道的坎,才取得了今天的成功,從他的講解中可以略窺一二:1953年,袁隆平爺爺大學畢業,1960年,中國發生了全國性的大飢荒,有次他遠遠地看到馬路邊圍了一堆人,走近一看,路邊橫躺著兩具骨瘦如柴的屍體,此事深深刺激了袁隆平,他決意在農業科研上搞出點名堂來。在接下來的時間里,他滑鏈堅持了六年時間才找到了培育雜交水稻的突破口。十三年過後,1973年10月,袁隆平發表了題為《利用野敗選育三系的進展》的論文,正式宣告我國秈型雜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人生到底有幾個十三年啊!只有堅持自己理念的人,不斷的堅持走下去,才能取得勝利。
從袁隆平爺爺堅毅的目光中可以看出:超級雜交稻一定會成功。20世紀80年代初期,面對世界性的飢荒,袁隆平心中再一次萌發了一個驚人的設想,大膽提出了雜交水稻超高產育種的課題,試圖解決更大范圍內的飢餓問題。2011年9月19日,他指導的超級稻第三期目標畝產900公斤高產攻關獲得成功,湖南隆回縣百畝試驗田畝產達到926.6公斤。整整30年啊!袁隆平爺爺取得如此高的成就之下又堅持了30年,超級雜交稻研究又勝利了。畢生夢想消除飢餓,當他名滿天下的時候,卻仍然只是堅持專注於田疇,淡泊名利,一介農夫,播撒智慧,收獲富足。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風流袁隆平。
身為一名共青團員,此行我收益很多:堅持自己的信念、理想,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不管前方的路多麼坎坷崎嶇,要想取得成功和勝利,一定要堅持走下去。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4
數百年以來,中國取得的成就離不開為國家的進步和發展做出卓越貢獻的大批優秀人物。他們用自己的努力為中國的改革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們一生都在為國家的強大而奮斗,也讓做為後人的我們時時鎊記心中,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有一位偉大的英雄,他一生專注於雜交水稻技術的研究;他 種植 了雜交術稻養活了全世界22%的人口;為我國人民糧食安全、農業科學發展和世界糧食作出了傑出貢獻。他從小出生貧窮地區,親眼目睹了國家的貧窮,見到了許多人還吃不飽飯,在這種情況下,因為心中有夢,於是志存高遠,盡自己的努力,為我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就是我國「雜交術稻之父」袁隆平。
讀了這片故事後,我體會到並不是我們生對了年代,而是有人在為我們的美好生活做出貢獻。袁隆平爺爺的偉大行為令我感動,他雖然已經到七十歲的年紀,卻還是堅持下地研究水稻;他在我們中國面臨巨大的糧食危物時,帶科研團際接連功破水稻超高育種難題。我們在學習上也是如此,要克服一切困難,努力學習,為國家做出貢獻!我要學習袁爺爺的精神,也要做到節約糧食,平時吃飯時,不要浪費每一粒米。雖然我們每天都在享受著豐厚的糧食,但是中國仍然有許多貧困的人還在忍受著飢。所以,好好珍惜飯碗里的每一粒米,不要忘記,它們是袁爺爺努力換來的。就像古詩里所說的:「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5
1930年,袁隆平出生了。那是一個動盪的時代,他的童年時光,幾乎都是戰爭的威脅中度過的。那時的他為了活命,和家人一起到處逃難。
年幼的他不懂,為什麼我們中國要受欺辱?為什麼我要東奔西走?為什麼中國要忍受飢餓和貧窮?等到袁隆平高中畢業,一家子的生活算是穩定了,但在他的學業上,大家又一次犯了難。上了大學是好事,可是學啥?父親的思想比較傳統,希望兒子能通過上學走入仕途,升大官,賺大錢。可袁隆平不樂意呀,他不喜歡錢,偏偏喜歡花花草草。在袁隆平的心裡,生機盎然的大自然,才是自己的歸宿,在別的孩子把賺錢當成理想時,他卻對鮮花,綠草,果樹有著異常的嚮往。而他也確實這么做了。1949年,他義無反顧地報考了西南農學院的農學系,畢業後,被分配到了湖南農校任教。在那幾年,他邊教課邊學習,不光給學生提問題,更喜歡給自己提問題。課堂外的他,經常埋頭在田野間,去從實踐中找答案。到了60年代,自然災害來了,很多地方都鬧起了飢荒,人們有的餓死,有的病死,就連袁隆平的身體也有些撐不住。
殘酷的現實擺在眼前,他愁得連覺都睡不好。在當時,雜交水稻可是世界性難題,就連發達國家的專業人員也沒有攻克,很多人都覺得袁隆平在痴人說夢,可他偏偏不服輸——「外國人成功不了,不代表我們中國人不行!」人民挨餓的景象就是他的動力,他邁開雙腿奔走進田野,去尋找那從未有人見過的水稻雄性不育株。他頭頂著大太陽,腳踩在爛泥里,彎著腰一點點地觀察、尋找,後來他終於找到了,可這僅僅是第一步。實驗,觀察,整理數據,撰寫論文……潛心研究了好幾個春秋,他才使雜交水稻成為了可能。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6
稻香溢四海,英名千古傳所歌頌的正是袁隆平爺爺,他是中國的雜交水稻之父,他的青春和汗水全部都撒在雜交水稻的研究事業上。
袁隆平爺爺說過這樣一句話:
你們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這種飢餓的痛苦。一粒米就能拯救一個國家,一顆米也能戰敗一個國家。
為此,袁隆平爺爺每年都到三亞南江農場進行雜交水稻的育種和制種,經過無數次的試驗,終於在1970年1第一篇月成功研製了雜交水稻敗野。
袁隆平爺爺整天在稻田裡研究,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復一日,年復一年,他以天下蒼生為己任,雖已年逾九旬,卻老驥伏櫪,志在千里,夢想著讓全世界的人不再忍飢挨餓。
不僅如此,袁爺爺還是一個非常積極樂觀的人。每當有記者采訪他時,他總會像個小孩子一樣樂呵呵的,他曾說過:
我80歲時是八零後,90歲時是九零後。
他總是懷揣著一顆年輕的心,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事情。正是他這種樂觀積極的心態感染了我。如果樂觀的面對事情,那麼一切事情將會變得美好起來。
不幸的是,袁隆平爺爺去世了,他的離世讓人悲痛不已,山河因而變色,草木為之含悲。
一生耕耘忙,萬畝稻花香。
袁隆平爺爺,您一生致力於研究雜交水稻,即使早已碩果累累,也從來沒有停下腳步。您是我心中的英雄,向您致敬!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7
袁隆平是值得尊重的科學家。他品德高尚、淡泊名利,生活簡朴,不論刮風下雨,天天工作在試驗田裡,一心只想著造福全體人民。袁隆平是值得讓世界尊重的中國科學家。他首創的雜交水稻不僅為中國的糧食生產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而且也在亞洲、非洲的一些國家推廣了3000多萬畝,為世界糧食安全作出了卓越貢獻,獲得了聯合國有關組織和世界許多國家的贊譽。袁隆平在這次世界種子大會上感動了全世界,並不是偶然的。袁隆平的責任、胸襟與貢獻,就象是一面鏡子,折射出一個公民、一個科學工作者閃光的精神品格。
很容易想像,有那麼大頭銜、那麼多榮譽的袁隆平,如果想在財富積累上更進一步,如果真正重視「身價幾何」,顯然不需要費多大週摺,做一些 廣告 、或者把他的獎金成立一個可以最大程度賺錢的公司什麼的,都是可行的辦法。
但袁隆平呢,已經「滿足於」自己每個月6000多元的工資,而且,盡管自己尚有一些「積蓄」,但他卻會穿15元一件的襯衫,100多塊的鞋子,260元的手錶……對於如此節儉的「世界級科學家」、「科技明星」,不知道該有多少追求一夜暴富、為金錢不惜一切、對金錢揮霍無度的人們應該為此感到臉紅!不僅如此,已經年近八旬的袁隆平老人還給日益功利的社會上了一課,那就是,到100歲他也還想在田裡,還想著解決更多的人的吃飯發展問題、為人類取得更大的研究成果。
那麼,無數相對於袁隆平老人年齡的「年輕人」,是否該以袁隆平老人為榜樣,為著更有意義的人生而不是只考慮更「賺錢」的人生而努力向上、奮斗不息呢?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8
是誰在田間辛勤工作?是誰忙於工作以實驗田為家?是誰解救人民的飲食問題?種種疑問指向一位偉大的國士袁隆平。
袁隆平爺爺為國家雜交水稻研究工作奉獻了自己的一生,始終心系國家和人民。他的雜交水稻科研成果為中國乃至許多國家解決了糧食問題。巴基斯坦人民盛贊袁老是終結飢餓的人,而他在采訪里說出了他研究水稻的:
你們年輕人沒有經歷過飢荒,不知道糧食的重要,一粒糧食可以拯救一個國家,也可以絆倒一個國家。
在研究雜交水稻時,袁隆平爺爺每年都到三亞南紅農場進行雜交水稻的育種和制種,經過無數次試驗,終於在1970年1第一篇月成功研製了雜交水稻。可惜的是他在9第一篇歲時因器官衰竭而死,我們要向袁隆平爺爺致敬。
一生耕耘忙,萬畝稻花香,袁隆平爺爺,您一生致力於研究雜交水稻,即使已碩果累累,卻從未停止鑽研的腳步。您是我們心中的英雄,我們將一生銘記您,袁隆平爺爺,您就是夜空中那顆最閃亮的星星!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9
袁隆平,一個幾乎家喻戶曉的人。大學學農的袁隆平因親身經歷上世紀六十年代大飢荒,讓他不滿足於在農業學校當了一名教師,於是轉向研究雜交水稻。半個多世紀以來,袁隆平將「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個人夢想與「解決中國人民的溫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國家命運緊密相連,幾十年來他披星戴月,寒來暑往,為我國糧食安全和世界糧食產量增收作出了傑出的貢獻,榮膺「國家科學技術獎」、「共和國勛章」、「影響世界華人終身成就獎」等多項國家頂尖榮譽。
按理說,袁隆平專注水稻研究已幾十年,早已功成名就,榮譽無數,完全可以光榮退休,安享余年,享受天倫之樂。然而,他不但沒有這樣做,反而為自己的人生設置一個又一個更高的目標。這讓我又想起2008年,當時已近七十歲的袁隆平在回應有關他落選中科院院士話題時曾說過一句話:「我沒當上院士,還是說明我水平不夠,所以我今後還要努力學習、努力工作。但是有一點,我努力並不是為了當院士,當時我的態度是如此,現在依然如此。」
這些年來,袁隆平不僅是這樣說,更是這樣做的。即使耄耋之年,他依然選擇堅守在農業科研一線,每天戴著一頂草帽,卷著兩只褲腿,在烈日下、在稻田裡不分日夜地忙碌著,繼續為實現「禾下乘涼、覆蓋全球」的夢想不懈奮斗、辛勤耕耘。這些年來袁隆平以解決世界的糧食問題為己任,在不斷追求的路上,服務了百姓,也成就了自己。可以說,袁隆平用自己不懈的努力,不僅向世人詮釋了一個農民科學家對糧食問題的理解,而且用實際行動生動詮釋了「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精神,更用其自身的實踐,讓我們懂得人生的意義就在不斷的追求。
「幸福都是奮斗出來的!」在這個機遇與挑戰並存的時代里,每個人都想要仰望星空,燦爛的星河也確實令人嚮往,但若不腳踏實地,鍥而不舍,怎麼能到達那些看似不可攀的高處呢?年輕的朋友們,讓我們以袁隆平院士為榜樣,始終堅守「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精神,並融於崗位、融於日常,以食不甘味、寢不安席的敬業精神、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責任擔當,答好人生每一道考卷,走好自己事業追夢路。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10
中國,一個有著五千年歷史 文化 的古老國度。在如河的歲月中,有非常多的愛國英雄。他們從不同角度,不同方面愛著祖國。
今年,我看了一本叫《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書,看完以後,我心中思潮起伏,深受鼓舞。書中,袁隆平在小時候就萌發了長大要當一名農業學家的念頭,而他也為這個夢想而努力著。在那個時候,祖國母親備受戰亂之苦,親眼目睹了餓殍滿地的慘景,袁隆平患者自己童年的理想,他幾十年如一日耕耘在水稻研究的第一線。有一次,袁隆平培植水稻的地方地震了。明明他可以去安全的地方居住,但是他放棄了寶貴的機會。依舊在已變成了廢墟的房子旁蓋草棚,住了下來,他要看著芽長大。袁隆平幾經風雨,幾經考驗,終於以響當當地事實證明:中國人不但有能力養活中國人,而且,還可以昂住世界人民解決「吃飯」問題。他說:「我就是一位知識農民,我的根在中國。」
「袁隆平」這個名字已深深烙在我的心中,他救活了十三億中國人民。
我有許多的夢想:畫家,書法家,外交家,我從小就一直為了這些目標而奮斗著。有人說:「人的夢想可以有許多,但實現一個就夠了!」但是我不這么認為,我覺得,所有的夢想都實現了,人生才會更加豐富多彩。
人需要夢想,因為有了夢想,人生才有動力,才有希望。因為有了實現夢想的過程,生活才會變得充實而充滿意義!
《大國糧倉》觀後感心得感想10篇相關 文章 :
★ 愛國電影閃閃的紅星觀後感10篇
★ 焦裕祿精神個人學習感受600字範文10篇
★ 光碟行動培養節約習慣學習心得體會5篇精選
★ 紅星照耀中國精選讀後感
★ 感恩黨感恩祖國的心得體會5篇匯總2020
★ 同學你好全國學聯二十七大主題網路直播觀後感心得5篇精選2020
★ 2020「同學你好」觀後感心得體會5篇精選
★ 弘揚勞模精神事跡觀後感心得5篇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ttps://hm..com/hm.js?";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 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② 張藝謀拍的河南那部鬧飢荒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一九四二
上映:2012年
時長:146分鍾
地區:中 國
語言:國 語
導演:馮小剛
主演:張國立
類型:劇情
③ 10部真實改編的現代戰爭電影·基於真實故事的現代戰爭片
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
自9·11事件以來,美國政府和老對手奧薩馬·本·拉登展開了曠日持久的追逐戰。歷經兩屆小布希政府,本·拉登依然逍遙法外,有如幽靈一般神秘出沒於中東的崇山峻嶺和沙漠荒原之中。隨著奧巴馬政府上台,針對塔利班基地組織的新一輪殲擊戰旋即展開。CIA追逐前基地組織的聯絡員「信使」,一步步逼近狡猾警覺的本·拉登。與此同時,騾子、萬人迷、櫻桃等海豹六隊成員押解兩名恐怖分子行走在阿富汗的山間,結果遭到突如其來的襲擊。不久之後,這群在襲擊中痛失戰友的血性男兒接到一項絕密任務,迅速啟程圍剿一個基地組織重要人物。
此時他們還不知道,那個人就是美國苦苦追剿的本·拉登……
本片改編自克里斯·凱爾的自傳《美國狙擊手》
克里斯·凱爾原本是一名普通美國牛仔,「911」事件以後他以30歲的高齡參加了海豹突擊隊,並成為了伊拉克戰場上的一名優秀狙擊手。恐怖分子以高額獎金請職業狙擊手獵殺他,但屢次都未得手,可是身邊的隊友卻一個個遭遇不測,雖然妻子三番五次懇求他退伍,但是他抱著為隊友復仇的信念最後一次出征……
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
以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為背景。1987年到1989年期間,阿富汗戰場異常慘烈。由於穆斯林的強烈抵抗,蘇聯在阿富汗損兵折將,死傷無數。
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
美軍侵入伊拉克後,上士威廉姆斯•詹姆斯被調入陸軍亡命連拆彈組,接替剛在巴格達執行任務中犧牲的同事。拆彈組另兩人,負責聯絡的士官桑波恩和負責掩護的特種兵歐文)對意氣用事的威廉姆斯相當反感。但在聯合國大樓的拆彈行動中,抗拒命令強行拆彈的威廉姆斯卻得到上校瑞德)的贊賞。在一次倉庫拆彈任務中,威廉姆斯認為被用作屍體炸彈的伊拉克小男孩是他在軍營認識的賣盜版DVD的貝克漢姆。小貝克漢姆的死讓威廉姆斯更為瘋狂,竟私離軍營單槍匹馬入城調查……
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
英國情報單位追捕一名女性恐怖分子長達六年,經由美軍加入高空監視行動,好不容易在秘密基地找到疑似她的身影,特種部隊准備活捉她時,高空偵查人員卻意外發現該名恐怖分子正與其他人密謀自殺炸彈攻擊,為了防止傷害,凱瑟琳下令轟炸秘密基地將敵人殲滅。當無人戰斗機的駕駛員史蒂夫瞄準目標後,卻發現這個「秘密基地」竟然是普通的民居,而一名女孩更是跑進他的攻擊范圍玩耍,原本單純的跨國逮捕行動瞬間變成復雜難解的反恐任務……
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
帶領自己的小隊去營救被綁架的CIA人質。雖然與家人才團聚沒有多久,但是時刻為祖國效命是海豹突擊隊員的職責。洛克所率領的小隊很快集結,按照計劃前往目的地營救人質。不過,在營救過程中,洛克卻發現了恐怖分子布下的天羅地網,一場驚天陰謀正在醞釀實施中。如果不能加以阻止,美國本土很可能會遭受嚴重的恐怖襲擊。
根據真實的事件改編
2012年9月11日,在利比亞班加西的美國領事館前發生一起反美示威事件,入夜後數十名武裝分子沖進領事館,示威演變為暴力沖突,最終導致包括美國大使約翰·克里斯托弗·史蒂文斯(Christopher J. Stevens)在內的四人死亡,這也是33年以來第一個被恐怖分子殺害的美國大使,影片《危機13小時》就是由這一真實事件取材。
本片根據馬庫斯·拉特爾(Marcus Luttrell)的同名回憶錄改編
阿富汗國會大選召開在即,為了保證大選的順利進行,美國海軍陸戰隊聯合特種部隊對轄區進行一系列徹底的清查。在某個動盪的地區,前塔利班頭目艾哈邁德·沙赫趁機做大,成為了一個美國急欲除掉的眼中釘。根據線報,沙赫的武裝部隊隱藏在某個山區,海豹偵察小隊中尉麥克·墨菲(泰勒·克奇 Taylor Kitsch 飾)帶領丹尼·迪茨(埃米爾·赫斯基 Emile Hirsch 飾)、麥特·阿克塞爾森(本·福斯特 Ben Foster 飾)以及馬庫斯·拉特爾(馬克·沃爾伯格 Mark Wahlberg 飾)三名隊員前去搜尋情報。但是他們的行蹤很快被當地的牧羊人發現,雖然對方是普通的平民,可卻為小隊提出了難題。處決牧羊人,小隊將面臨軍事法庭的審判;釋放牧羊人,這四個美國軍人將可能陷入前所未有的滅頂之災中……
美國海軍下屬「海豹」特種突擊隊隊長沃特斯帶領一支小分隊前往非洲密林執行命令:把在當地進行緊急醫護工作的萊娜醫生營救出來。小分隊很快找到了萊娜醫生,但在最後關頭萊娜醫生提出要把這里的70個難民一起轉移的要求,否則自己也不會離開。沃特斯犯難了,非洲原始叢林天險眾多,而且有劇毒莫測的野生動物,小分隊人數不夠,如何帶著70個老弱病殘逃離?然而人道主義最終打了勝仗,這支小分隊在前有叢林、後有追兵的情況下帶領這浩浩盪盪幾十人開始了轉移的道路,一個接一個的士兵倒下,生命的價值在這里人人平等
1992年連年的部落戰爭令東非國家索馬里山河破敗,民不聊生,由此引發的大飢荒更造成三十萬人死亡。掌控首都摩加迪休的獨裁者默罕默德•法拉•艾迪德搶走國際組織的救援物資,此舉引起世人公憤。喪心病狂的艾迪德向國際維和組織宣戰,美國方面派出160名特種部隊成員前往摩加迪休以推翻艾迪德政權。
④ 電影《1942》講述飢荒的哪個鏡頭最讓你印象深刻
在看完電影《1942》以後,不得不說內心裡還是引起了巨大的震撼的,這部電影簡直拍的太現實了,很多的環節呈現的特別的真實,完全能夠讓人身臨其境的感受到當時的無助與絕望,其實這段飢荒在歷史上真的是特別重大的事件。
相信任何人看到這樣的片段都會覺得心酸的,那時候的環境特別差,而且還處於戰爭階段,並且也是死傷無數,電影中的很多鏡頭都直接展示了以前真實發生過的狀況,稍微回想一下都能夠知道當年經歷過什麼樣的難處,再加上裡面有各種老戲骨坐鎮,在演技方面還有情緒傳達方面讓人看得心裡難過。
⑤ 日本動漫電影因為飢荒人吃人肉的電影叫什麼名字
阿修羅 アシュラ (2012)
類型: 動畫 / 恐怖 / 歷史
製片國家/地區: 日本
語言: 日語
上映日期: 2012-06-18(上海電影節) / 2012-09-29(日本)
片長: 76分鍾
又名: Asura
平安時代末,天災人禍,世道離亂,橫屍遍野。在這個人吃人的恐怖時代,一條受到詛咒的生命降臨人間。年幼的他(野澤雅子 配音)自幼以人肉為食,成為令人聞風喪膽的食人魔。。。
⑥ 有神馬好的電影推薦,最近鬧飢荒!
【最費腦力的10部電影】
1、《盜夢空間》
2、《記憶裂痕》
3、《生死停留》
4、《死亡幻覺》
5、《禁閉島》
6、《穆赫蘭道》
7、《蝴蝶效應》
8、《玩命記憶》
9、《決勝21點》
10、《記憶碎片》
【10部經典天才電影】
1、《美麗心靈》
2、《雨人》
3、《波拉克》
4、《暗物質》
5、《天才瑞普利》
6、《非常嫌疑犯》
7、《心靈捕手》
8、《莫扎特傳》
9、《證據》
10、《海上鋼琴師》
【人生必看的8部電影】
1、執著——《阿甘正傳》
2、人生——《美國往事》
3、愛情——《羅馬假日》
4、勇氣——《勇敢的心》
5、責任——《辛德勒的名單》
6、信念——《肖申克的救贖》
7、童心——《E.T》
8、痛苦——《現代啟示錄》
【美國好看的校園電影盤點14部】
1、《牛仔褲的夏天1》、《牛仔褲的夏天2》
2、《賤女孩1》《賤女孩2》
3、《美國派》
4、《歌舞青春》
5、《朱諾》
6、《鄰家女孩》
7、《回到17歲》
8、《暮光之城1》《暮光之城2》《暮光之城3》《暮光之城4》
9、《足球尤物》
10、《平民天後》
11、《灰姑娘的玻璃手機》
12、《辣媽辣妹》
13、《公主日記》
14、《發膠》
【魔幻電影】
1、《指環王》系列;
2、《哈利波特》系列;
3、《納尼亞傳奇》系列;
4、《加勒比海盜》系列;
5、《奪寶奇兵》系列;
6、《范海辛》;
7、《狼族盟約》;
8、《愛麗斯夢遊仙境》;
9、《暮光之城》系列
【10佳劇情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
2、《教父1》、《教父2》
3、《美國往事》
4、《天堂電影院》
5、《無主之城》
6、《阿甘正傳》
7、《勇敢的心》
8、《楚門的世界》
9、《音樂之聲》
10、《辛德勒的名單》
⑦ 飢荒年代給科技人員分肉的電影叫什麼
是電影《橫空出世》。
《橫空出世》是由陳國星執導,李雪健、李幼斌、陳瑾等人主演的劇情片。
講述了將軍馮石和科學家陸光達帶著科研部隊在西北荒漠克服一個個困難,最終完成我國第一枚原子彈爆炸的故事。
影片評價:
《橫空出世》填補了中國故事片題材領域的一個空白,謳歌了高科技國防工業的偉大功勛籌建核試驗基地,但影片不是著力於描述研製原子彈的技術過程,而是表現了為這一功勛付出智慧和艱辛勞動的人們。
它首次全景式地展現了曾經披著神秘面紗的原子彈的研製過程,而且以電影的思維、電影的語言、富有感染力地刻畫了陸光達、馮石等典型藝術形象,通過對他們內心世界的深刻揭示,展現了中華民族決不屈服於任何外來的壓力與困難,自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崇高精神與深厚實力。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橫空出世
⑧ 電影《1942》影評
勞動節由於種種原因,沒有出去遊玩,故此第二次觀看電影《1942》,感慨良多,比起第一次……
正文:
由於我一直是一個歷史往事的痴迷者。電影開始,導演就以第一人稱開始那段塵封的歷史,把人帶入那個時代,感受那個時代的人物變化,社會無常……
影片開頭,導演把 「河南大飢荒」 跟同時發生的世界新聞 「宋美齡訪美」,「丘吉爾感冒」,「甘地絕食」,「斯大林格勒戰役」 聯繫到一起,從側面暗示河南大飢荒的影響力。
影片通過( 東家)老范跟(長工)栓柱及瞎驢一家, 來縮影了當時河南受災群眾的形象,通過 重慶政府的花天酒地,記者白修德,神父,河南省主席,戰區司令 縮影了那個年代的社會環境,政治風貌。
影片以地道的河南話貫穿,讓人很有心動,瞬間把觀眾帶到那個年代的場景里,很有感染力……
影片以底層百姓跟地主東家的階級矛盾為引,揭露了河南大飢荒後的眾生相。
一場階級矛盾,讓少東家死於暴亂,青磚綠瓦瞬間成了一片瓦礫。
曾經的東家如今也跟那些窮人一樣開始逃荒,只不過東家此時還帶有錢糧。
逃荒路上,影片對幾個細節刻畫的很好,清晰的反映那個時代背景下,各個主人公的心理不斷變化,由矛盾走到同甘共苦。
鏡頭①:
事後,他跟神父的對話, 「為什麼上帝總是戰勝不了魔鬼,那還信他幹啥?! 」顯示了教父對信仰的動搖,內心的無奈……
鏡頭②:
鏡頭③:
軍政不暢,讓災難雪上加霜
顯示了災難下,政府政令的不通,地方的腐敗,謊報災情,軍政大權的不統一,導致民族之哀!
鏡頭④:
記者白修德,在跟災民的路上,被「瞎驢,栓柱」搶了驢,餅干。「瞎驢」被國軍打死,「栓柱」搶到餅干後的特寫鏡頭:
栓柱為了找孩子們,被日軍殺啦……鏡頭下的災民,放下尊嚴,只為活著,沒有對錯。也突出了母親的偉大,忘不了孩子們!
鏡頭⑤:
火車到了陝西,老東家的一段話:
最後,遇到一個小女孩,在哭死去的娘。
電影通過多個鏡頭展現河南的一場由天災開始,由於政府的救災不力,時代的動盪,導致政府失信於人,底層的矛盾激化,讓人們沒有信仰,只有活著,行屍走肉般活下去……
寫在文章最後的話:
筆者覺得,對於那場災難,如同南京大屠殺一樣的災難,應該在鄭州花園口,立碑撰文,紀念那場災難里,來自河南各地的百姓亡靈,讓後人引以為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