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和電視效果

電影和電視效果

發布時間:2023-07-24 00:34:30

電視畫面與電影畫面的區別

電視畫面和電影畫面相比,具有不同的特點:
(1)畫面小,家庭化
電視畫面就其外形而言,雖然有尺寸的變化,但不會無限變大,小屏幕是電視的獨特之處,也是和電影的主要區別,人們把電視稱作小電影。具說索尼公司在築波科學博覽會上展出了寬40米,高25米的巨大熒光屏幕,比電影寬銀幕還要大,盡管製作大屏幕電視已成現實,但決不會深入到家庭。電視畫面面積小是個局限,但卻是家庭化所必需的,這也正是它的優勢所在。可以斷言,電視畫面小的特點永遠不會消失,因為要每個家庭都安裝電影銀幕那麼大的電視機是不現實的。電視畫面小的特點,要求多拍一些近景和特寫,有人把電視稱作特寫藝術。這種提法有點絕對化,這是從畫面小的特點提出的。其實電視畫面小,並不排斥全景和遠景的運用,關鍵不能太多。電視畫面小,是個弱點。人物多了就看不清面孔,其氣氛鏡頭遠不如電影出效果。所以很多電視劇創作者主張在一個場面里的人物不能過多,要盡量避免群眾性的大場面,
(2)畫面層次不如電影豐富
這一特點,是從攝像造型這個角度提出的。是個技術問題,但和藝術效果有密切聯系。電視畫面層次少主要是攝錄設備的動態范圍小的原因所至。所謂動態范圍是指攝錄機按比例傳送和記錄景物亮度范圍的本領。類似電影膠片的寬容度。電視攝象機的動態范圍一般在1:28-1 :30之間,而現代的彩色電影膠片的寬容度在1:128左右。
電視畫面影調層次不如電影的另一原因是和攝像器件光電轉換特性有很大關系。電影膠片感光特性曲線有直線部分,還有趾、肩部等曲線部分。了解這一特點,在選光和用光時,應注意亮度間隔不能太大,光比也不宜太大。對夜景處理要注意光的配置,避免整個畫面發灰。畫面的這一技術特性,對空間深度的表現不如膠片。我們曾做過這樣的實驗:布置一個立體星空模型,用電影膠片拍可得到十分深遠的空間效果,用電視攝像機卻拍出不來像電影畫面那樣深遠的空間效果來。
(3)可以和現實時空同步
電視畫面可以做到與現實時空同步,這是電影畫面做不到的。現場直播,使正在發生和發展的現場事件,通過電視的傳播技術手段傳播到國內外各個角落。觀眾可以通過電視機看到正在發生和發展事件的進程。觀眾觀看實況,要比看錄像親切得多。比如觀看十一屆亞運會的現場直播,如同參加大會一樣。
電視畫面和現實時間同步大大增強了電視節目的時效性,同時給攝像帶來很大方便:攝錄時,當場看效果。攝影師個人獨覽取景構圖的現象已經不存在了。演員表演、取景構圖、光線、景物都可以在現場看效果 。發現問題馬上糾正,節省了時間。但有些導演在攝錄電視劇的過程中,利用這一特性,過多地干預攝像創作人員工作,使其無所是從,導演成了導攝像。這種現象,在電影的拍攝現場是見不到的。影視是綜合藝術,導演應發揮其中心作用善於發揮各創作部門的主動性。

㈡ 為什麼電影的畫面總是比電視劇畫面好

電視劇方面主要講究的劇情因素,電視劇是要把一個故事、角色人物完全展現出來,在視覺場面上不太注重。
而電影,因為時長限制,在劇情方面就會簡單不冗長,不會有太大的故事鋪墊。為了彌補劇情的欠缺,就要在視覺場面、音效、特效、等方面進行精彩表現。另外,看電影基本就是看畫面效果,尤其是動作、科幻、魔幻等類型電影。
至於票房需要,還是體現在動作、科幻等電影上,追求場面壯觀、視覺華麗的。

㈢ 為什麼電影和電視看起來效果不一樣

電影是用膠片拍的,而且現在的膠片感光性能相當好,色彩真實、飽滿、細膩;而電視就不一樣了,是用的錄像機,跟膠片不好比的,電視攝像機的解析度、感光度、色彩都跟膠片差上好多,所以燈光打得透亮,當然畫面跟電影比起不夠好啦。
以非常古老的120相機膠片為例,它的一張相片,相當於2000萬相素的數碼相機,電視攝像機跟這個就不好比了,錄像帶高清的也不過如此吧。
應該是這樣吧?

㈣ 電影畫面和電視畫面看起來為何是動態的

對於人類來說,我們就是地球上最高級的生物,這是毋容置疑的,因為掌握著其他生物根本達不到的文明科技,而電影也是科技創造出來的記載信息的一種方式,在這里人們就會感到困惑電影畫面和電視畫面看起來為何是動態的?其實這里就是幀率的關系,一般來說在30幀率以上看起來就是連續的動態的表現,也就是後面其實就是無數圖片疊加在一起的效果,但是一秒連著播放的至少是30張圖片,我們來具體分析一下吧。

大家思考問題,其實可以多想一下現在的實際生活,學以致用是很重要的,我們很多問題都是可以聯系生活中的事情得到答案的,同時對於我們自己的成長會有很大的發現,電影確實是一個很好記載信息的方式,因為是動態的,甚至可以作為證據播放等,這也是人類創造的一個新的媒體方式。

㈤ 電影與電視在傳播效果上的不同(傳播學問題哦)

摘的,希望有用

電影理論家魯道夫阿恩海姆說:「電視是汽車和飛機的親戚,它只是一種文化上的運輸工具。」[3]這段話最能窺見電影人對電視既愛又恨的心情,一方面他否認了電視的文化性(對此筆者不敢苟同),但又不得不臣服於電視在傳播上的優勢而對它加以利用。因為電視是唯一與電影具有相同元素(聲音、圖象、文字)的大眾傳媒。

但事實上電影對電視的利用遠非止於技術層面上,因為電視除了是一個播放電影、使電影獲得更廣泛的傳播通道以外,它還是電影很好的宣傳渠道。現在每一部電影在投放市場之前,都會做周密的宣傳策劃,諸如舉行記者招待會,甚至不惜以製造假新聞來引起大眾媒介的關注,從而引起社會的關注。其中,電視以其聲畫兼備的特點最受電影宣傳的親睞。[4]2000年5月中國人民大學輿論研究所發表了對京滬漢居民接觸大眾傳媒狀況的調查報告:三市城市居民每天看電視133分鍾,讀報60分鍾,聽廣播39分鍾,上網6分鍾。電視對電影來說有著不可抵抗的魅力。

從經濟效益上來將,電影在電視上的正片播放將獲得不菲的播映權費。僅1998年中央電視台電影頻道支付給國內製片單位的影片播映權費就達到1億6千萬元。另外,當電影作為一種商品在電視等大眾傳媒上進行宣傳時,電影由於其獨有的娛樂性享受著與其他商品不同的待遇,也就是說電影的宣傳不是廣告,而是新聞。廣告是要收費的,而新聞則是免費的,這樣電影就節省了一大筆廣告費用,不僅如此,電視等大眾傳媒的娛樂駁倒無疑促成了一次次「造星運動」和對電影的炒作。這是廣告永遠不能達到的效果。西方傳播學界有一個重要的「議程設置」原理,議程設置是大眾傳媒幫助受眾決定哪些是重要事件的過程。毫無疑問,電影正是想利用大眾傳媒的「議程設置」功能來為自己做宣傳。

三、電視對電影的利用

電影和電視不僅是不同的傳播媒介,而且也是不同的產業形態。當電影不得不依賴電視進行傳播是,電視是否有替電影代勞的必要呢?

答案顯然是肯定的,因為電影為電視提供了一種信息源,百年電影的積累為電話司提供了可供利用的豐富遺產;與其他電視欄目相比,電影欄目先天具有影視語言的優勢,電影與電視在美學意義上有著最為密切的聯系。

另外,電影帶來的轟動效應、明星效應、娛樂效應也為電視獲得高收視率提供了可能。我們前面提到CCTV-6僅次於CCTV-1的收視率這一點不僅說明了觀眾看電影的方式發生了變化,也說明電影為電視帶來了收視率。因此各地方電視台幾乎無一例外地專門辟有一個電影頻道或影視文藝頻道。

㈥ 為什麼電視劇的畫質沒有電影的畫質好

你好,這個其實很容易理解,一般電視劇就屬於批量生產那種,對特效包括一些情節道具,要求沒那麼高。還有基本上一部電視劇的投入可能都沒有一部電影高,這樣一對比自然而然,一些畫質方面不如電影好。個人覺得,希望採納@

㈦ 電影畫面與電視畫面效果的區別

電影是用膠片拍的,而且現在的膠片感光性能相當好,色彩真實、飽滿、細膩;而電視就不一樣了,是用的錄像機,跟膠片不好比的,電視攝像機的解析度、感光度、色彩都跟膠片差上好多,所以燈光打得透亮,當然畫面跟電影比起不夠好啦。
以非常古老的120相機膠片為例,它的一張相片,相當於2000萬相素的數碼相機,電視攝像機跟這個就不好比了,錄像帶高清的也不過如此吧。

閱讀全文

與電影和電視效果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電影院會計如何做合並報表 瀏覽:908
電影男主角是個攝影師女主警 瀏覽:466
2015八到12月電影 瀏覽:427
恐怖變異人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54
成龍大哥拍的最新電影片 瀏覽:185
關於西藏動畫電影 瀏覽:305
韓國影片中的電影字幕如何翻譯 瀏覽:167
金融電影電視推薦 瀏覽:247
1905電影如何轉格式 瀏覽:671
英男是日本什麼電影 瀏覽:350
類似愛情電影上映 瀏覽:226
多a夢哆大電影大全 瀏覽:584
好看的大俠電影推薦 瀏覽:740
國內搞笑電影推薦 瀏覽:998
15電影網電影城宅男 瀏覽:456
有關音樂與愛情的電影 瀏覽:167
印度電影主角勇者 瀏覽:634
電影院基金 瀏覽:924
蘇州大光明電影 瀏覽:242
淺淺電影網 瀏覽: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