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送別作為插曲的國共電影

送別作為插曲的國共電影

發布時間:2023-09-25 11:19:15

『壹』 1963年電影《怒潮》中插曲《送別》賞析

歌詞:

送君送到大路旁,君的恩情永不忘

農友鄉親心裡亮,隔山隔水永想望

送君送到大樹下,心裡幾多知心話

出生入死在一起,風里浪里共甘苦

半間屋前川水流,君的友誼才開頭

哪有利刀能劈水,哪有利劍能斬愁

送君送到江水邊,知心話兒說不完

風里浪里你行船,隔山隔水望君還

註:電影《怒潮》主要表現大革命低潮時,工農運動的艱難發展。這首主題歌,幼時看過電影,聽過歌唱。歌詞朴實真誠,娓娓道來,充滿深情。曲調舒緩,如山澗小溪,淳淳流入心田。歌中兩位革命兄弟深情送別,一唱三嘆,表達了濃濃的情誼。時隔幾十年,印象深刻。只不過以前只知道旋律優美抒情,只能簡單哼唱幾句。今天從網路上搜到歌詞,也算是對流金歲月的一次回望吧。原唱孟貴彬,後經刀郎翻唱,讓不同年齡段的人們又重溫經典,接受紅歌熏陶。尤其是60、70後的人,只要熟悉的旋律想起,就會勾起一段難忘的回憶。歲月流逝,經典詠流傳。讓我們一起緬懷先烈,重溫紅色經典。

『貳』 《送別》 曾作為什麼電影的插曲

《送別》這首歌有很多版本,李叔同的《送別》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

『叄』 送別這首歌是什麼電影主題曲

《送別》是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主題曲

『肆』 有一部電影插曲是《送別》,講述一個小女孩跟一個小男孩的故事,民國時期,畢業典禮上的出現的插曲~~

送別是電影{城南舊事}的插曲,出自林海音(城南舊事)的插曲,詞作者是李叔同,《送別歌》的曲子原本是美國通俗歌曲作者J?P?奧德威所作,歌曲的名字叫《夢見家和母親》。由於此曲十分優美,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1884~1905年)便採用它的旋律填寫了《旅愁》。《旅愁》刊於犬童球溪逝世後的1907年,此時正值李叔同在日本留學且又熱衷於音樂,他對《旅愁》當有較深的印象。李叔同作詞的《送別歌》,《送別歌》採用了《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但歌詞卻是受了《旅愁》的影響。

『伍』 歌曲《送別》是我國哪部電影里的插曲,它的詞作才是誰,曲調源自哪個國家的歌曲

城南舊事,李叔同,日本

『陸』 《城南舊事》主題曲——送別歌詞

歌曲:《送別》

譜曲:約翰·龐德·奧特威

編詞:李叔同

歌詞: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問君此去幾時還,來時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人生難得是歡聚,惟有別離多。

(6)送別作為插曲的國共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送別》曲調取自約翰·龐德·奧特威作曲的美國歌曲《夢見家和母親》,《夢見家和母親》是首「藝人歌曲」,這種歌曲19世紀後期盛行於美國,由塗黑了臉扮演黑人的白人演員領唱,音樂也仿照黑人歌曲的格調創作而成。

李叔同在日本留學時,日本歌詞作家犬童球溪採用《夢見家和母親》的旋律填寫了一首名為《旅愁》的歌詞。而李叔同作的《送別》,則取調於犬童球溪的《旅愁》。

社會影響:

1、20世紀20年代到40年代,《送別》是作為在新式學堂中教授的學堂樂歌,廣為傳唱,受到大眾的深愛。

2、1970年代和1980年代,《送別》作為插曲或主題曲分別出現在電影《早春二月》和《城南舊事》中,更使其膾炙人口,傳唱不息。

3、1997年中國搖滾樂隊唐朝樂隊在其第二張專輯《演義》中對《送別》作了改編演唱。

4、1990年代電視劇《千王之王重出江湖》中,也使用了《送別》作為插曲。

5、2010年電影《讓子彈飛》片頭使用歌曲《送別》,用以說明該電影所述故事發生在民國初年。

6、2013年電影《廚子戲子痞子》電影插曲為歌手朴樹翻唱的版本《送別》,朴樹的版本採用了完整版的歌詞。

閱讀全文

與送別作為插曲的國共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19禁大尺度電影秘密課外輔導 瀏覽:916
女孩在法國和男友分手電筒影 瀏覽:802
愛情電影鄧超 瀏覽:920
盜墓筆記2016電影百度雲 瀏覽:161
驚魂契約電影講的什麼 瀏覽:715
1985年動作電影迅雷下載 瀏覽:634
美國電影鴛夢重溫是哪譯製片 瀏覽:203
法國電影戶浮宮迷案 瀏覽:604
12怒漢大審判電影 瀏覽:454
劉德華和陳慧敏合作的電影 瀏覽:584
韓國電影愛的墮落 瀏覽:259
認識第一天約看電影 瀏覽:95
美國電影女主兩個小辮 瀏覽:877
日本動漫電影為啥都是純情 瀏覽:747
國外兒童大片電影 瀏覽:505
法國足球老電影隨心所欲 瀏覽:899
日本電影大叔的愛情 瀏覽:14
2018年電影預告片 瀏覽:476
戰敗的日本人小孩被遺棄在中國是什麼電影 瀏覽:251
大頭兒子大電影3免費 瀏覽: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