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電影胭脂插曲

電影胭脂插曲

發布時間:2022-05-10 12:32:55

❶ 胭脂電影

胭脂霸王_4.mp4

❷ 抖音經常放的幾個音樂名

1、離人愁

春去白了華發落寞了思量

剪下一縷愁絲遮目讓人盲

今人斷了腸 今天各一方

今生與你相見無望

繁華落幕離人難敢訴衷腸

昨夜又見當年棄我不歸郎

今夜太漫長 今兩股癢癢

今人比枯葉瘦花黃

我應在江湖悠悠 飲一壺濁酒

醉里看百花深處愁

莫把那關外野遊 留佳人等候

2、123我愛你

輕輕貼近你的耳朵

莎朗嘿喲

情話永遠不嫌太多

對你說

一全聽你的

二給你好的

數到三永遠愛你一個

四不會犯錯

五不會啰嗦

3、佛系少女

我失了憶 每天都是星期七

賴在家裡 學樹懶0.1倍速挪移

床和游戲 每一個都要寵溺

以免它們 吃醋妒忌傷了和氣

4、病變

我曾執筆為你畫眉,為你生死輪回,就在這里眾目睽睽,你說不願相隨

就在這次你跟他走,摔了杯中的酒,寒風都在瑟瑟發抖,嫌棄我這小丑

那一次我做了噩夢,我的心它好痛,奈何不是拱手相送,還是不該去碰

說我是你蓋世英雄,兩眼為我泛紅,我便做你一世英雄,從此還你光榮

5、不僅僅是喜歡

你知道我對你不僅僅是喜歡

你眼中卻沒有我想要的答案

這樣若即若離讓我很抓狂

6、櫻花樹下的約定

如詩啊如畫

放不下的是牽掛。你曾問我害不害怕 抵不住的那一剎。若晴吶若雨

愛恨情仇千萬縷。我曾問你何時

迎娶禁不起得贊許。不急又不緩

在山的一頭呼喊。不管聽見還是不見

拓展資料:

抖音App是一款社交類的軟體,通過抖音短視頻App你可以分享你的生活,同時也可以在這里認識到更多朋友,了解各種奇聞趣事。

抖音實質上是一個專注年輕人的音樂短視頻社區,用戶可以選擇歌曲,配以短視頻,形成自己的作品。它與小咖秀類似,但不同的是,抖音用戶可以通過視頻拍攝快慢、視頻編輯、特效(反復、閃一下、慢鏡頭)等技術讓視頻更具創造性,而不是簡單地對嘴型。

抖音平台都是年輕用戶,配樂以電音、舞曲為主,視頻分為兩派:舞蹈派、創意派,共同的特點是都很有節奏感。也有少數放著抒情音樂展示咖啡拉花技巧的用戶,成了抖音圈的一股清流。

自影像技術誕生以來,全世界范圍內最受歡迎的短視頻就是MV(music video),音樂短視頻,是所有短視頻里最頭疼的部分。但是MV拍攝困難,能隨機對著鏡頭裝模作樣演一下的人不少,能隨時隨地對著鏡頭說一段唱一段的人不多。

Dubsmash的對嘴表演模式創造性的解決了這個問題,通過音頻台詞,劇本我都給你寫好了,你只要表演,而且音頻時長很短不到10秒,降低了表達成本,增加了內容趣味,恰巧因為這個低成本內容也變得易擴散。

娛樂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我為你們提供娛樂,一種是你們自己動手,自娛自樂。Dubsmash是天生的PGC(歌曲)+UGC(視頻)。

musical.ly、小咖秀、抖音,都是Dubsmash的中國學徒。

抖音的玩法並不能說完完全全是新的,但這款音樂短視頻產品風頭正勁:日均VV(視頻播放量)過億,各路明星網紅紛紛轉發,甚至網易雲音樂上已經出現了抖音 BGM 的收錄歌單。抖音DAU已在數百萬量級。

❸ 最老版的香港電影胭脂男主角叫鄂秋隼主題曲叫什嗎

《胭脂》由浙江電影製片廠於1980年出品,該片由吳佩蓉、金沙聯合執導,由朱碧雲、夏江南、張志明、平凡、張柏俊、薛淑傑等領銜主演。主要劇情是:東昌府鄉間牛醫卞三和女兒胭脂相依為命。胭脂聰明美麗,與秀才鄂秋隼一見鍾情。一夜,卞三被殺,手中緊握綉鞋一隻。聊城縣知縣張宏主觀臆斷,把鄂秋隼和胭脂雙雙拘捕入獄。秋隼的好友宿介和眾秀才聯名上告,為秋隼申冤。新任東昌知府吳南岱審理此案,知道是宿介和他的相好春蘭為成全好事,才冒名騙得胭脂綉鞋一隻作為給鄂秋隼的信物。最後,吳南岱發現宿介騙得的綉鞋當晚就落在路上,被浪盪公子毛大拾去,兇手毛大被當場抓獲。鄂秋隼和胭脂,宿介和王春蘭雙雙結成百年之好

❹ TVB古裝電視劇中常用的背景音樂的製作人有哪些

鄧智偉,好多tvb的音樂都是他的。2004年加入TVB配樂組,為TVB劇集配樂做出改革,提出為每套劇度身訂造主題曲和配樂,第一首作品為《天涯俠醫》主題曲《心呼吸》(林峰),2007年成為TVB音樂總監,負責為TVB劇集及綜藝節目創作主題曲。作曲作品按劇集播出年份排列
2004
《天涯俠醫》主題曲---《心呼吸》(又名:《愛亦近》)(林峰)
2005
《心花放》主題曲---《心裡話》(陶大宇、廖碧兒、陳豪、郭可盈)
《窈窕熟女》主題曲---《她的主義》(陳百祥)
《Yummy Yummy》主題曲---《三角兩面》(鄭嘉穎)
《酒店風雲》插曲---《別怪他》(吳卓羲)
《人間蒸發》主題曲---《實情》(廖碧兒)
《胭脂水粉》插曲---《鏡花》(陳豪)
《我的野蠻奶奶》主題曲---《家規》(汪明荃、胡杏兒、黃宗澤)
《阿旺新傳》片尾曲---《軟糖》(郭晉安、宣萱)
2006
《高朋滿座》主題曲---《細路仔》
《天幕下的戀人》主題曲——《請講》(鄭嘉穎、周麗淇)
《人生馬戲團》主題曲--《只需與你》(楊思琦)
《飛短留長父子兵》主題曲——《愛平凡》(鄭嘉穎)
《男人之苦》片尾曲---《金剛》(吳卓羲)
《法證先鋒》主題曲---《天網》(林文龍)
《愛情全保》主題曲---《Let It Flow》(鄧麗欣)
《鳳凰四重奏》片尾曲---《禁戀》(佘詩曼)
《樓住有情人》主題曲——《逐格重播》(陳敏之)
《賭場風雲》插曲---《第幾天》(黃宗澤)
《上海傳奇》主題曲---《無人愛》(黃宗澤)
《凶城計中計》主題曲---《還用在意嗎》(廖碧兒)
《布衣神相》主題曲---《披荊斬刺》(林峰)
《棟篤狀王》主題曲---《知彼不知己》(黃子華)
2007
《同事三分親》片尾曲---《只得一次》(關淑怡)
《迎妻接福》主題曲---《心心相印》(鍾嘉欣)
《十兄弟》主題曲---《十指緊扣》(林文龍、郭可盈)
《亂世佳人》主題曲----《幸而》(胡杏兒)
《溏心風暴》主題曲---《講不出聲》(關菊英)
《溏心風暴》插曲---《心領》(林峰、鍾嘉欣)
《學警出更》片尾曲---《密友》(容祖兒)
《金石良緣》主題曲---《小故事》(馬浚偉、鍾嘉欣)
《突圍行動》主題曲---《突圍》(馬浚偉、吳卓羲)
《突圍行動》片尾曲---《分手》(廖碧兒)
《緣來自有機》主題曲---《平凡》(古巨基)
《歲月風雲》插曲---《愛在記憶中找你》(林峰)
《舞動全城》主題曲--《I』m so in love with you》(廖碧兒)
《通天幹探》主題音樂(與葉肇中合作作曲)
《通天幹探》片尾曲---《賜我一死》(陳豪)
《建築有情天》主題曲---《深情》(呂方)
《律政新人王2》主題曲---《選擇我》(馬國明)
2008
《畢打自己人》片尾曲---《無人完美》(鄭欣宜)
《野蠻奶奶大戰戈師奶》主題曲---《再見》(汪明荃、農夫)
《野蠻奶奶大戰戈師奶》插曲---《感激遇到你》(胡杏兒、黃宗澤)
《千謊百計》主題曲---《角色》(黃宗澤)
《和味濃情》主題曲---《不可不愛》(孫耀威)
《最美麗的第七天》主題曲---《抱著空氣》(鄭嘉穎、周麗淇)
《太極》片尾曲---《浮生若水》(林峰)
《金石良緣》主題曲——《小故事》(馬浚偉、鍾嘉欣)
《原來愛上賊》主題音樂
《銀樓金粉》主題曲——《認命》王菀之
《甜言蜜語》主題曲---《直覺》(鄭欣宜)
《疑情別戀》主題曲---《距離》又叫《愛情游戲》(吳雨霏)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主題曲---《無心害你》 (關菊英)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插曲---《愛不疚》 (林峰)
《搜神傳》主題曲---《發誓》(鍾嘉欣)
《與敵同行》主題音樂
《少年四大名捕》主題曲(與葉肇中合作作曲)——《風暴》(林峰 吳卓羲 馬國明 陳鍵鋒)
《東山飄雨西關晴》主題曲——《愛在天邊》(汪明荃)
2009
《仁心解碼》主題曲---《荒島隔岸》(麥浚龍)
《巾幗梟雄》主題曲---《紅蝴蝶》 (吳卓羲)
《烈火雄心3》主題音樂
《有營煮婦》主題曲——《絕配的一對》(陳法拉)
《蔡鍔與小鳳仙》主題曲——《傷愛一生》(周海媚)
《宮心計》主題曲----《攻心計》 (關菊英)
《宮心計》片尾曲----《風車》(佘詩曼)
《美麗高解像》主題曲——《愛無愧》 ( 何韻詩)
2010
《五味人生》片頭曲---《細味》(謝天華)
《女王辦公室》主題曲——《挨》(捱)
《秋香怒點唐伯虎》主題曲——《唐伯虎點秋香》 (歐陽靖 王祖藍)
《鐵馬尋橋》主題曲——《雪下思》(與葉肇中聯合作曲)(鄭嘉穎)
《談情說案》主題曲——《直到你不找我》(林峰)
《蒲松齡》主題曲——《心竅》(馬浚偉)
《天天天晴》主題曲——《半杯水》鄧小巧
《摘星之旅》主題曲——《所謂理想》林峰
《公主嫁到》主題曲---《萬千寵愛》 (關菊英)
《巾幗梟雄之義海豪情》主題曲(與葉肇中合作作曲)---《義海豪情》(古巨基)
《依家有喜》主題曲——《依家有喜》(廖碧兒)
《囧探查過界》主題曲——《食腦》(王喜/黃浩然/李思捷)
《居家兵團》主題曲---《幸福節奏》(與庄冬昕聯合作曲 )(何雁詩)
2011
《誘情轉駁》主題曲——《愛情轉駁》陳法拉
《女拳》主題曲——《女拳》(陳潔靈)
《女拳》片尾曲——《回見》(劉璇)
《誰家灶頭無煙火》主題曲(與庄冬昕合作作曲)——《相處之道》(曾路得)
《團圓》 插曲(林日曦填詞)——《半圓》(徐子珊)
《我的如意狼君》主題曲(鄭櫻綸填詞)——《朝花夕拾》(張德蘭)
《當旺爸爸》主題曲(林若寧填詞) ——《從未在意》(蕭正楠)
2012
《回到三國》主題曲(張美賢填詞)——《等你回來》(林峰)
《On Call 36小時》主題曲(林日曦填詞)——《連續劇》(容祖兒)
《CHOK氣一族》主題曲(林若寧填詞)——《白色年華》(黃凱芹)
《名媛望族》主題曲(與庄冬昕合作作曲,林日曦填詞)——《無心等待》(古巨基)
《缺宅男女》主題曲(林日曦填詞)——《傷城記》(鍾嘉欣、吳卓羲)
《護花危情》主題曲(張美賢填詞)——《最幸福的事》(鍾嘉欣)
其它作品
《殘酷一叮》節目主題曲---《殘酷一叮》(李克勤、梁榮忠)2005
《同事三分親》片頭曲編曲(譚天樂合作)改編自 莫扎特:土耳其進行曲2007
《畢打自己人》片頭曲編曲(譚天樂合作)改編自 莫扎特:G大調弦樂小夜曲 2008
《抱抱俏佳人》又名《完美嫁衣》電影主題曲---《初見》 (林峰、楊千嬅) 2010

❺ 越劇電影胭脂里迎接吳南岱的是什麼樂曲

張志明 張志明男,一級演員。杭州人,1947年3月5日出生。1958年進浙江戲曲學校昆劇班,先後學習丑、小生、武生,師承沈傳錕、周傳瑛、張正坤等。1962年拜蓋叫天為師。1965年畢業分配進浙江昆劇團任武生。因得名師授藝,功底扎實,身段優美。

❻ 介紹我國流行音樂的發展時期,謝謝!

第一發展階段:1917-1936年(上海時期)

從中國流行音樂先軀黎錦暉先生從事音樂活動算起,中間以其封建的明月歌劇社為線索,先以兒童歌舞劇如《三蝴蝶》、《麻雀與小孩;歌舞表演曲如《可憐的秋香》、《寒衣曲》等開始,繼而創作了中國第一批家庭愛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愛你》、《桃花江》、《特別快車》等。本期終止於明月歌劇社音樂團體的解散,眾歌星大都進入電影界為止。

此期的演唱風格不甚優美,常用類聲喊叫的唱法。

代表歌星有黎明輝、王人美、黎莉莉、薛玲仙、胡笳、嚴斐、英茵、徐粲鶯、蔡一鳴、錢鍾秀、張仙琳等。

作曲家有黎錦暉、嚴工上、許如輝、任光等。

詞作家有黎錦暉、高天棲、安娥、王乾白、魏如晦等。

第二發展階段:
前期:1937-1949年(上海時期)

本期從周璇進入電影界後,在影片《馬路天使》中所演唱的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傳遍全國。由她開創一代歌風影響整個中國歌壇,這種風格可形容成婉轉、輕柔、鬆弛、甜美。但音量、力度都不大。

此期歌壇整個情況是沒有歌舞表演團體表演。專門靠灌唱片和電台播音來演唱的歌星是少數,大多數歌星都以拍電影為主,演唱電影插曲的影歌雙棲形式出現。本期到共和國成立後,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為止。

代表歌星有周璇、白虹、龔秋霞、姚莉、嚴華、姚敏、張翠紅、李麗華、白光、李香蘭、張帆、黃飛然、黃源尹、吳鶯音、歐陽飛鶯、梁萍、逸敏、屈雲雲、金溢、白雲、鄧白英、佩妮、張伊雯、韓菁清等。

作曲家有黎錦光、陳歌辛、姚敏、嚴華、李厚襄、嚴折西、嚴個凡、梁樂音、陳瑞禎、劉如曾、嚴工上、劉雪庵、賀綠汀、張簧、張昊等。

詞作家有吳村、陳棟蓀、李雋青、范煙橋、田漢、葉逸芳、張准、魯旭、包乙等。

後期:1950-1969年(香港時期)

本期從姚敏、姚莉兄妹為首,很多主要代表歌星都轉移到香港發展開始。最初還是以影歌雙棲為主,隨時間推移,靠演唱和錄制唱片的歌星比例有所增高。影片中不是由演員本人唱插曲,請專業歌星配唱的情況也多起來,但仍無明顯有影響的歌舞團體表演。

演唱風格無太大變化,輕柔曼妙的特點有所減少,趨向於自然、平淡。另外由於白光的影響,以低音域演唱,具有中音特色的歌星增多;用西洋傳統發聲方法演唱或更多借用西洋傳統發聲技巧的歌星也增多了,這是受到李香蘭的影響。到了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國語流行歌曲在香港漸趨衰落,粵語歌曲中興,在歌壇上占據主導位置。主要代表人物是許冠傑。

本期主要代表歌星潘秀瓊、崔萍、張露、葛蘭、劉韻、顧媚、席靜婷、潘迪華、董佩佩、蓓蕾、夏夢、石慧、江岩、楊光、石林等。

作曲家有黎平、楊龍、勵鳴、王福齡、周藍萍、顧嘉輝、黃露、夏端齡(日本作曲大師服部良一)、江適、葉純之、草田、於粼等。

詞曲家陳蝶衣、陶秦、易文、盧一方、司經明等。

第三發展階段:1970-1981(台灣時期)

從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後期,台灣的流行音樂逐步發展起來。取代了國語流行歌曲漸趨衰落的香港歌壇的位置。其標志是謝雷一曲《曼麗》、姚蘇蓉一曲《今天不回家》紅遍東南亞,奠定了台灣流行歌壇的領先地位。

之前,台灣歌壇所演唱的歌曲有漢族及各少數民族民歌(包括閩南語歌曲);上海時期和香港時期的國語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響的創作歌曲。後來逐步創作出處於上海時期流行歌曲與現代城市流行歌曲之間具有自己特點的時代曲。這種風格的歌曲,直到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才漸趨衰落,而被新城市流行歌曲所取代。

在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台灣曾出現過著名的校園民歌運動。由學生首先發起創作、演唱,影響深遠,以至波及到香港及內地歌壇。直到八十年代前期,才匯入了流行音樂,融合在一起發展,為流行音樂注入了新鮮血液。

(2)

回復
1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獨:親愛真誠不知有滄桑,並肩攜手不知有彷徨
合:我們的意氣凌駕霄漢上,我們的思想皎如月光。我們要刻苦修養,做新青年的榜樣。
獨:我們要奮發圖強,做新中國的棟梁
合:親愛真誠消除悵惘,並肩攜手爭取輝煌。

這首歌在抗戰勝利後勉勵青年向上建設新中國。與《畢業歌》可以相媲美。它們在不同歷史時期對青年起到了不同的鼓舞作用。1946年周璇在同地所拍《長相思》一片中的插曲《凱旋歌》、《童歌》、《花樣的年華》則是反映出****的內容。另如1942年周璇在上海國華影業公司所拍《惱人春色》插曲鍾山春,歌唱南京鍾山石頭城呼喚****。1939年在同地所拍《七重天》插曲《難民歌》,1941年在同地所拍《解語花》插曲《勉小學生歌》、《救濟難民歌》、從歌名上一眼即看出其在****中的意義。

再一個典型是歌唱人民群眾的,以歌唱農民的居多。如周璇所唱《解語花》插曲《家人忙》、《插秧曲》;李麗華在藝華影業公司所拍《復活》插曲《小山歌》(又名《農村情歌》);姚莉演唱的流行歌曲《好百姓在家鄉》;嚴華演唱的流行歌曲《口哨的安慰》則是城市工人生活的艱辛。周璇1943年在華影所拍《漁家女》,其主題歌曲唱出漁民的勤勞。她1947年在國泰影業公司所拍進步影片《億江南》插曲《人人都說西湖好》和《羅大嫂與王二姐》則唱出採茶女的辛酸。還有歌唱其他下層人民的,如周璇在影片《長相思》插曲中,唱出了歌女的無奈和覺醒。姚莉演唱的《金絲島》唱出被束縛女性的苦惱,鼓勵其爭取自由。龔秋霞演唱的《賣報歌》謳歌的是報童。白光1949年在香港長城影片公司所拍《**》(我國第三次重拍根據托爾斯泰名著《復活》改編的電影劇本,前面提到李麗華主演的《復活》是第二次重拍)演唱的插曲《嘆十聲》,則唱出煙花女子的傷心。

另一大類電影插曲,有的無明顯的社會意義,是根據劇情需要而寫。多為根據古典名著和民間傳說改編的。如1940年周璇在國華公司所拍《三笑》插曲《點秋香》、《心願》等。同年所拍《西廂記》插曲《拷紅》、《月圓花好》、《蝶兒曲》等。1944年她在華影新拍《紅樓夢》插曲《葬花》和《悲秋》。還有1938年周璇在藝華公司所拍《三星伴月》插曲《何日君再來》。而其中另一首插曲《工場》則有生產國貨抵制外貨的意義。這些插曲群眾都耳熟能詳、家喻戶曉。1937年周璇在明星公司所拍進步影片《馬路天使》的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歌中唱出日寇侵佔我國東北,使人民流離失所,這更是盡人皆知。

還有一種類型就是民歌。中國歌壇後無來者的一代歌後周璇,一個突出的貢獻便是把民歌帶上了舞台。以前民歌小調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只有茶肆、酒樓賣唱。她演唱的民歌最多,如湖南民歌《采檳榔》、廣東梅縣民歌《賣雜貨》、安徽民歌《鳳陽花鼓》、綏遠(今內蒙)民歌《送大哥》、上海民歌《尤華的桃花》、東北民歌《新對花》、湖北民歌《五更同心結》。《天涯歌女》、《四季歌》是蘇州民歌、《知心客》、《哭七七》填詞而成。還有一大批以民歌風格創作的歌曲如《送情郎》、《夢中夢》等。

又有一類是歌唱祖國大好河山、美麗的自然風光景色的。如姚莉演唱的《可愛的秋天》、《春滿人間》、《馬來風光》、《南海之晨》、《白蘭香》。嚴斐演唱的《南島傍晚》,周璇在影片《花外流鶯》中演唱的主題歌《花外流鶯》和插曲《高崗上》、《春之晨》也是這一類型的。

常見是歌唱愛情一類的情歌。有些風格清新,生活氣息很濃。如姚莉演唱的《跟你開玩笑》,唱的是年青戀人在一起鬧著玩的情景。她演唱的另一首《你要說明了》唱出女孩的細致敏感,讓男友解釋問題。還有不少歌唱親情的,如姚莉演唱的《我愛媽媽》;龔秋霞在明星公司所拍《古塔奇案》的插曲《思母》,她在中聯公司所拍《薔薇處處開》的插曲《搖媽媽》;梅熹所演唱影片《胭脂淚》插曲《思母曲》等,都是歌唱母親之偉大的。

回復
3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其中除了具有明顯社會甚至政治意義的,還有很多熱情開朗積極向上,大都唱出人民群眾的喜好,與人民群眾思想感情相貼切。人民群眾喜歡春天、太陽、花朵、小草、流雲、雪花、雨滴;更喜歡親情、友情、愛情等人間的美好情感。流行歌曲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這在早期中國流行歌曲中有著明顯的體現。其是當年歌壇無以替代的高潮結晶,我國流行音樂史中光輝篇章的特徵。將其從長達半世紀的塵封中解脫出來。便其免於在漫長的隔絕中而被淹沒.

樂與流行音樂

我國歌壇上有一件怪事,那就是非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不可。其實這是錯的,起碼也是意義不確切。
音樂的大分類只有兩種:嚴肅音樂和通俗音樂。還有一些具體以音樂特點和功能為依據的小分類,決不能與這兩大類相提並論。它們不是同一層次和毓的。如藝術歌曲、抒情歌曲、校園歌曲、隊列歌曲等。通俗音樂是相對於嚴肅音樂而言的一個大范圍,大概包括輕音樂、輕歌劇、民間音樂、民歌、群眾歌曲、進行曲、舞曲,美國首先流行的爵士、布魯斯、搖滾、迪斯科、另類(非主流)、鄉村歌曲等。還有一大支,就是世界各國均有的流行歌曲。由此可見,流行歌曲是通俗音樂中的一種,這涵蓋在通俗音樂之內,而不能代表全部通俗音樂。打個不一定完全正確的比方,它們是父子關系而不是兄弟關系,更不是一回事。現今歌唱比賽中分成「美聲」、「民族」、「通俗」三種唱法,歷屆青年歌手電筒視大獎賽中,一直沿襲了這種叫法。依上述的分類,民歌也屬於通俗音樂范疇的,那麼順理成章民族唱法也可以叫做「通俗唱法」嘍!這樣豈不亂了套?

音樂界有那麼多專家,難道他們不曉得這個產道理?原來這件事在當年有個特定的歷史背景。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的那個發展高潮的流行歌曲曾被認為是「靡靡之音」、「黃色歌曲」,1949年以後都轉到香港去發展了,所以1949-1979三十年,內地是沒有流行歌曲的。有人形容流行音樂被掃地出門了。但它在港台卻沒有停止發展,形成與上海時期一脈相承。粉碎「四人幫」後,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政策,流行歌曲又轉回了娘家。以前一段經歷年輕聽眾不甚了解;粉碎「四人幫」後的情況還應記憶猶新。鄧麗君的錄音帶最早傳入內地,幾次被明令禁止播放。李谷一基於歌唱家的敏銳,首先在演唱電視片《三峽的傳說》插曲《鄉戀》中,應用了氣聲技巧,結果引起軒然大波,批判之聲不絕於耳。實際上,她只是位民歌手,而並非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手。真正應用流行唱法的程琳,曾經歷三次沉浮。連蘇小明演唱的「軍港之夜」也受到批判。當時發生這些事並不奇怪,因為計劃經濟是不會允許具有明顯商業特徵的流行音樂存在的。這是作為經濟基礎對與其相適應的上層建築的要求。但不應動輒就提到政治高度,流行音樂沒那麼壞!對流行音樂的態度,反映出當時不同經濟體制的較量。

在1983年的全國輕音樂會議上,絕大多數專家認為,對流行音樂不能硬性禁止,應允許其存在而因勢利導,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服務。但對於稱呼,為了避免使人聯想到三、四十年代的流行歌曲,就定了「通俗歌曲」這個名字。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那不是現在,畢竟那是1983年啊。但從此,流行音樂有了合法身份,與西洋傳統唱法歌曲、民歌形成鼎足三分之勢,卻一直沿用了「通俗歌曲」這個意義不確切的名字。

還有業內人士提到,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我國歌壇開始出現一批抒情歌曲,如李谷一演唱的《鄉戀》,朱逢博演唱的《美麗的心靈》,鄭緒嵐演唱的《太陽島上》,蘇小明演唱的《軍港之夜》等。它們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流行歌曲,而是同屬通俗音樂范疇的其他類作品。似乎這也是把流行歌曲叫做「通俗歌曲」的根據之一。其實這些歌曲只是我國歌壇向流行音樂跨越的過渡性作品。如果在今天歌唱比賽的流行唱法組,再用當年的唱法演唱這些曲目,評委都不會承認的。

回復
4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如今已過去二十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搞得有聲有色,作為文化上層建築的流行音樂也發展得蓬蓬勃勃。不應再沿用1983年那個特定歷史背景下,所不得不用的這個意義不確切的名字,應當實事求是。「解鈴還須系鈴人」,這件事還要靠音樂專家和文化管理部門共同來完成,把恰如其分的名字還給流行音樂。

什麼是華語流行歌曲

上面已論述了通俗音樂與流行音樂的關系,以說明把流行歌曲稱為「通俗歌曲」意義不確切。還有一個問題,那就是現今歌壇常常出現「華語流行歌曲」一詞,「華語流行歌曲」又是什麼?它與中國流行歌曲是什麼關系?
我國歷史悠久,有高度的文明,文化底蘊深厚。僅就流行音樂而言,至今已有八十餘年的歷史,其中有光輝燦爛的篇章;也有不可替代的發展高潮。其影響深廣,具有明顯的國際性。世界很多國家和地區都有這種流行歌曲。在二十世紀三、四十年代,東南亞就傳播中國流行歌曲。那時他們尚不能自己創作,而是直接傳唱中國流行歌曲。這個問題從中國流行音樂第三發展階段——台灣時期以後,逐漸更加明顯,到今天已經非常突出。

在中國本土(包括香港、台灣地區)以外的國家,尤其是東南亞一些國家,也在唱這種流行歌曲,並且都有很好的歌曲創作和音樂製作。大家都知道,潘秀瓊、林竹筠、陳芬蘭、黃露儀(黃鶯鶯)、韓寶儀、許美靜、孫燕姿、岳雷、秦詠、李思松、黎拂揮是新加坡籍;華怡保、張小英、藍英、劉秋儀、柯以敏、羅賓、庄學思、巫啟賢、巫奇是馬來西亞籍;善唱《成吉思汗》的艾慧那是印尼籍;翁倩玉、陳美玲、璐璐是日本籍;洛城三兄弟是美國籍。他們雖都是炎黃子孫,便行政國籍不是中國,只是所演唱的這些流行歌曲,運用的語種都是華語,與中國流行歌曲是一樣的。但因有國籍的區別,稱華語流行歌曲,意義更為准確。華語流行歌曲傳播的范圍很廣。

當然,我們中國流行歌曲也是屬於華語流行歌曲范疇的。

1949-1979三十年內地沒有流行歌曲

流行歌曲是通俗音樂中的一種。可以說是產生於城市,有著鮮明的朝代性,易於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發展中趨向於國際化,又有著明顯商業特徵的一類音樂。藝術上也有很多不同於其他音樂的特點。僅從其作曲特點上,便可以看出它與其他音樂的區別。

中國早期流行歌曲,特別是第二發展階段前半部上海時期,以周璇為代表的風格。曲中裝飾音、上下滑音多,有長切分音,高音段落和低音段落的明顯對比,加上具有特色的演唱風格,形成了婉轉、輕柔、鬆弛、甜美的格調。現今第四發展階段的新城市流行歌曲,遠離了傳統,風格又與上面的明顯不同。曲中長、短切分音附點切分音多,加上小節內外每拍千絲萬縷的連接,使歌詞排列也隨著旋律有意閃躲節奏律動。歌詞白話長句字數多,排列緊湊形成短音符號。還有多種多樣的起頭,無窮動的結尾,有規律的反復。再加上輕聲、氣聲、泣聲、嘆聲、啞音、哭腔、延時處理等多種技巧處理,使歌曲表現出俏麗、新巧、抒情、有力的風格特點。感情起伏波動大,低徊處如絮耳語,高亢處如海浪奔騰。

1949年共和國成立後,逐步禁唱流行歌曲,認為屬於「靡靡之音」。從此,在內地被掃地出門,後來都轉移到大陸以外的香港去發展了。有人說:「哪裡有人群,哪裡就有音樂。」還可以接上兩句,那就是「哪裡有城市,哪裡就有流行歌曲。」人民需要它,又不準唱,就找來了代替品。有當時的群眾歌曲、民歌、外國歌曲等。這些歌曲是來代替流行歌曲的,而其本身屬於通俗音樂中的另一類歌曲。不能把流行歌曲的定義簡單看成是只要能在群眾中廣泛流傳的就是流行歌曲。流行歌曲在各方面均有自己獨有的特點。但從「流行歌曲」這個名稱本身來說,字面上是不夠嚴格。因為同屬通俗音樂中其他一些類別的歌曲,如上面提到的三種,也能在群眾中廣泛流傳。但因習慣的叫法已成自然,就像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一樣。在了解其真正含義的情況下,還是稱其為流行歌曲相對更恰如其分。

回復
5樓
2012-07-22 17:35
舉報 |個人企業舉報垃圾信息舉報

19951106a

漫步君路
11

八十年代中後期,港台歌曲的介入促使「死氣沉沉」的大陸流行樂壇在「陣痛」中開始醞釀變革。張明敏、潘安邦、千百惠、費翔、包娜娜、葉麗儀等港台歌手在歷屆春節晚會上的出色表演使大陸的音樂人了解到了音樂產業在大陸這塊土壤上蓬勃發展的重要性。谷建芬、喬羽、閻肅、甲丁、關峽、李海鷹等大陸知名詞曲作家開始重視對本地歌手的培養和通俗流行歌曲的創作。於是,一批好的內地歌手開始活躍在了內地的熒屏上,經典而又易於傳唱的流行歌曲開始多了起來。劉歡、毛阿敏、韋唯、成方圓、沈曉岑、程琳、蘇小明、蔡國慶演唱的歌曲開始在社會上流行開來,接下來杭天琪、李娜、林萍、毛寧、楊珏瀅、謝小東、那英、田震、含笑等歌手演唱的歌曲也開始風靡大江南北。林依輪、周艷泓、滿文軍、孫浩、謝東、老狼、韋嘉、孫楠、韓紅、孫悅等歌手的相繼出現為大陸的流行樂壇不斷地「添磚加瓦」,一些大家耳熟能祥的歌曲也開始成為了各家KTV里點歌率居高不下的熱門曲目。

《藍藍的夜藍藍的夢》、《彎彎的月亮》、《懂你》、《愛的奉獻》、《軍港之夜》、《濤聲依舊》、《思念》、《請到天涯海角來》、《風雨兼程》、《輕輕地告訴你》、《綠葉對根的情意》、《愛情鳥》、《笑臉》、《祝你平安》、《風含情水含笑》、《山不轉水轉》、《又見茉莉花》、《同桌的你》、《九月九的酒》、《小芳》……這些歌曲都是在某年某月的某一天,就突然之間紅遍了半邊天……

說到那些年的大陸流行歌壇,還有幾位創作型的歌手不得不說。崔健、高楓、郭峰、鄭鈞和許巍,提起這幾個人的名字,恐怕熟悉中國歌曲的人沒有人不知道。作為中國搖滾第一人,崔健的《一無所有》在中國一直享有很高的知名度,高楓創作並演唱的《大中國》與郭峰創作的歌曲至今依然可算為中國流行歌曲中的經典曲目。之後的李泉、李春波、王炎和馮小泉也在一段時期內出了一些質素和創作水準都很不錯的作品,《冰糖葫蘆》、《中華民謠》、《霸王別姬》等歌曲均出自於青年音樂人馮小泉之手,學民族樂器出身的馮小泉對歌曲的創作駕輕就熟。他創作的歌曲曲調悠揚悅耳,歌詞似散文一般流暢,讓人過目難忘……

近年來一直活躍在舞台上的歌手也有很多有不錯的成績,如金海心、朴樹等。歌壇的新人也通過「選秀」節目涌現出來不少,再加上一些影視演員涉足歌壇,整個歌壇似乎呈現的是一種「亂象」……

總體來說,中國的流行音樂在未來的日子裡依舊還有無盡無窮的發展空間,只是對音樂人及音樂製作人的培養和扶植還需要努力。這,都需要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中國的流行音樂會和港台流行音樂一樣,擁有一片屬於自己的更加廣闊的天空………

出自:
http://tieba..com/p/1742085422
九十年代都是香港發展得比較好了,像張學友,鄧麗君,王傑,張國榮,梅艷芳等等
再後來就是周傑倫,梁靜茹,蕭亞軒,陳奕迅。等等
現在主要就是網路音樂了這一塊。
汪蘇瀧,徐良,許嵩等等。

❼ 求音樂:電影《胭脂》插曲

《佛前之願》的歌詞。
妄念斷,佛門森嚴,
四大皆空,成空談,
心自涼,似水流年,
舉目滄桑,一聲嘆,
今世緣,是瘋是癲,
不敲木魚,問蒼天,
望鄉台,念念不忘,
盼作來生,並蒂蓮,
你是我在佛前許下的願,
所有的經文只為你念,
我是一輪明月在你窗前,
為你守候千年,
趁未眠,
你是我在佛前許下的願,
所有的經文只為你念,
我是一輪明月在你窗前,
為你守候千年,
趁未眠,
我是一輪明月在你窗前,
為你修行千年,
盼同眠。

❽ 80年代經典影視老歌

1.八仙過海
⒉陸小鳳---伴我追美夢
⒊塵緣
⒋古今大戰秦俑情
⒌俠女十三妹----巾幗英雄
⒍怒海萍蹤主題曲
⒎武則天-知我無情有情
⒏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
⒐射鵰英雄傳之東邪西毒
⒑射鵰英雄傳之華山論劍
⒒誰知我心
⒓濟公主題歌
⒔尼爾斯騎鵝旅行記-尼爾斯騎鵝旅行記
⒕聰明的一休-聰明的一休
⒖大篷車-啼笑皆非
⒗啊 朋友
⒘霍元甲-萬里長城永不倒
⒙陳真-大號是中華
⒚霍東閣-好小子
⒛再向虎山行-再向虎山行
21.法網柔情-法網柔情
22.警花出更-交出我的心
23.人在旅途-人在旅途
24.昨夜星辰-昨夜星辰
25.情義無價-情義無價
26.萬水千山總是情-萬水千山總是情
27.星星知我心-星星知我心
28.蝦球傳-遊子吟
29.上海灘
30.夢里有夢
31.愛的風暴
32.人在邊緣
33.保鏢
34.手牽手
35.排球女將-燃燒.攻擊
36.血疑-多謝您
37.滾滾長江東逝水
38.歷史的天空
39.千古一愛
41.紅樓夢-枉凝眉
42.好漢歌
45.魏家有女---唯有寬容
46.魏家有女---走了這么久,你變了沒有
47.外來妹-----我不想說
48.烏龍山剿匪記-片頭曲
49.電影小花插曲---妹妹找哥淚花流
50.邊疆的泉水清又純
51.木魚石的傳說---有一個美麗的傳說
52.洪湖赤衛隊----洪湖水浪打浪
53.少林寺---牧羊曲
54.少年犯-----心聲
55.婚紗背後 **大亨
56.京華春夢----京華春夢
57.英俊少年----小小少年
58.婉君----婉君
59.花仙子 花仙子
60.杜丘之歌追捕
61.媽媽的吻_朱曉琳
62.夢回故鄉_朱曉琳
63.庭院深深
64.武則天
65.熊貓咪咪----程林
66.新鞋子舊鞋子----程林
67.踏浪----程林
69.城市足印(**大亨)
70.翁倩玉-愛的奉獻
71.金梭和銀梭
73.韓寶儀----無奈的思緒
74.韓寶儀----舞女
75.韓寶儀----粉紅的回憶
76.韓寶儀----無聊的游戲
77.韓寶儀----無言的溫柔
78.韓寶儀----你瀟灑 我漂亮
79.韓寶儀----我心若玫瑰
80.韓寶儀----是否把我遺忘
81.韓寶儀---心心相印
82.韓寶儀---一去不回頭
83.韓寶儀---痴情的愛
84.鄧麗君---胭脂淚
85.鄧麗君---清夜幽幽
86.黃鶯鶯----當愛在靠近
87.黃鶯鶯----很愛很愛你
88.黃鶯鶯----哭砂
89.黃鶯鶯----來自心海的消息
90.黃鶯鶯----雪在燒
91.朱蓬博-----白蘭鴿
92.李谷一-----難忘今宵
93.你看藍藍的天
94.戀曲1990
95.雪候鳥
96.男兒當自強
97.千紙鶴
98.讓生命等候
99.其實你不懂我的心
101.請到天涯海角來---沈小岑
102.軍港之夜----蘇小明
103.那就是我
104.我們的生活充滿陽光----於淑珍
105.凱旋在子夜主題曲《月亮之歌》
106.春光美
107.那一年我十七歲_朱曉琳
108.在水一方
109.絕代雙驕 - 願你知我心
110.《流浪者》

❾ 電影《英雄本色》里出現的主題曲、片尾曲以及所有插曲

鏈接: https://pan..com/s/1hNWbONXQjjCoYcPZzrHJqw

提取碼: ix4i

.當年情:《當年情》是電影《英雄本色》的主題曲,由張國榮演唱,粵語版為黃沾作詞,國語版為詹德茂作詞,顧嘉輝作曲。收錄於張國榮1986年10月發行的專輯《愛火》中。其國語版本收錄於1986年11月26日發行的專輯《英雄本色當年情》中。

❿ 放棄愛你是誰唱的

個人檔案昵稱 :VIN婧
英文名:VIN
原名 :胡文婧
生日 :1991年10月07日
星座 :天秤座
身高 :158CM
體重 :49KG
出生地:江西南昌
現居地:新加坡
民族 :漢族
嗜好 :創作,編曲
最得意的事:覺得自己能全面發展
最喜歡的歌星:Jay, BoA等等
最喜歡的音樂:Hip-pop, R&B, Jazz
最喜歡顏色:黑白灰.寶藍
最喜歡的電影:《不能說的秘密》
最喜歡的演員:很多
最喜歡的季節: 秋天
最喜歡節日:聖誕節
最喜歡的國家:中國
最喜歡的動物:很多
最喜歡的口味:辣,BBQ
最喜歡的運動:籃球
最討厭的:感覺壓力很大 [編輯本段]原創單曲《我們的回憶》 2008-03-01
《點點》
《做我的唯一》 2008-3-7
《愛情劇終》 2005
《極海的另一邊》 2008-2-27
《最後一刻才明白》2008-2-29
《是不是》 2008-3-29
《小時候》 2008-10-06
《玉樓春》 2008-10-25
《小戀曲》 2008-11-24
《簡單浪漫》 2008-12-13
《放棄愛你》非正式錄音僅demo版本 2009-01-20
《愛情劇終》重錄完美版 2009-04-12
《放棄愛你》完整版 2009-04-12
《宅女日記》 2009-05-14 [編輯本段]翻唱曲目1. 不簡單的簡單愛
2. 你若成風
3. 胭脂香
4. 噼里啪啦
5. 七號公園
6. 聽媽媽的話
7. <大灌籃插曲>秘密花園
8. Fly to me
9. 我們. 都會錯
10. 即使知道要見面
11. 安靜了 [編輯本段]歌曲創作背景婧從5歲開始學習電子琴,至10歲,已完成電子琴9級(最高級)考試,接著又陸續學習了一年的鋼琴以及近兩年的吉他。04年年僅13歲的她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路。經常會用鋼琴或是吉他自彈自唱一些自己的作品,但由於還不會編曲製作,這些作品也都未經發表。後來在網路上結識了金宇澤,並認他做師傅。在金宇澤的培養下,婧漸漸學會了編曲的製作,並懂得了更多的音樂知識,為今後的音樂創作奠定了更堅實的基礎。
婧於2005年開始創作《愛情劇終》。由當時其師父金宇澤完成了一首編曲,紀念他一段感情的結束。婧聽後,跟著編曲哼曲子,以師父的角度思維,在當天下午完成了這首傷感歌曲的詞曲以及錄制。當時僅是用語音麥克風一氣合成,沒有經過專業的技術處理,但網路上已有不少的聽眾支持。直到09年4月《愛情劇終》重錄完美版完成後,這首歌曲已經有在網路上頗有名氣。發現了這一人氣之後,婧便想由自己獨立創作一首屬於自己的傷感歌曲,記錄自己對愛情的感受。《放棄愛你》由婧花兩天時間單獨完成編曲,詞曲,和聲,混音以及錄制。相對於《愛情劇終》,婧個人更喜歡這首自己的新歌,因為對於這首新歌,她付出的努力更大,只希望能贏得大家的喜愛。《放棄愛你》完整版於2009年4月12號完成並發布。剛發布一個月的時間這首歌曲人氣就高達上百萬!在這之間,婧也陸續發表了自己的十幾首原創歌曲,都受到了各大網路聽眾的好評以及喜愛。這包括《點點》,《我們的回憶》,《愛情劇終》,《做我的唯一》,《極海的另一邊》,《最後一刻才明白》,《是不是》,《小時候》,《玉樓春》,《小戀曲》,《簡單浪漫》, 《放棄愛你》,《宅女日記》等。
婧的音樂動力除了來源於師父,還來源於她的好朋友們。大家的共同討論,使婧有了更多源源不斷的新的靈感,並激勵她創作出更多好的音樂。婧的原創音樂彩鈴已和音狐音樂文化公司簽署協議,即將在5-6月份在聯通和移動陸續開放下載。
雖然音樂是婧的最愛,但對於音樂,婧仍然只視為業余愛好,今後並不打算從事音樂生涯。現在婧作為獎學金生在新加坡念高中,雖然不走音樂路,但婧相信自己不會放棄對音樂的追求,一定會做出更多更好的音樂給大家聽。

閱讀全文

與電影胭脂插曲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美國日常生活的電影 瀏覽:440
紫葉電影網 瀏覽:963
萱萱2018電影電視劇 瀏覽:254
2015電影罪惡之家結局 瀏覽:167
2015國產電影豆瓣排行 瀏覽:451
動畫電影元旦 瀏覽:155
印度電影命中註定插曲歌詞 瀏覽:431
美國版王多魚電影 瀏覽:926
去電影院的軟體是哪個 瀏覽:814
動畫版蠟筆小新電影全集國語版 瀏覽:778
電影經典電影推薦 瀏覽:410
印度電影火在線播放 瀏覽:746
陷阱電影國外的 瀏覽:191
鍾漢良拍的鬼電影有哪些 瀏覽:905
電影女主角叫改真 瀏覽:670
蚯蚓2017韓國電影 瀏覽:800
長沙愛情電影拍攝 瀏覽:875
中國香港經典動作電影排行榜前十名 瀏覽:167
周星馳卧底電影經典片段 瀏覽:444
黃渤演的西遊記大電影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