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故事片兒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故事片是《橋》。
《橋》簡介
《橋》是新中國的首部電影故事片,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這部影片在內容上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嶄新精神風貌,通過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展現了人民對於建設新社會的熱情和決心。
背景與歷史意義
《橋》的創作背景與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的社會背景緊密相連。電影作為一種大眾藝術形式,在新中國成立初期起到了宣傳、教育、鼓舞人心的重要作用。《橋》作為這一時期的代表作,不僅填補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空白,而且為後來的中國電影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
故事情節與特點
《橋》的故事情節圍繞工程建設展開,展現了一群普通勞動者在新社會中的精神風貌。影片通過主人公們的奮斗與犧牲,反映了工人階級的英勇形象和為人民利益不懈努力的崇高精神。影片在敘事上簡潔明了,注重情節與人物情感的表達,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產生共鳴。
藝術風格與影響
《橋》在藝術風格上體現了新中國電影的特點,對中國電影工業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部影片為中國電影樹立了典範,為後來的中國電影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同時,《橋》的成功也激發了更多電影工作者的創作熱情,推動了新中國電影事業的繁榮發展。
總的來說,《橋》作為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故事片,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它不僅填補了中國電影史上的空白,而且為後來的中國電影工業發展奠定了基礎,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嶄新精神風貌。
②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電影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橋》,由於敏先生導演,於敏先生自1947年開始從事電影工作。在《橋》問世之後,就一舉拿下新中國電影史上五個第一:第一部故事片;第一部「寫工農兵,給工農兵看」的人民電影;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電影;第一部體現執政黨知識分子政策的電影和第一部「反現代的現代性電影」。
(2)新中國第一部故事電影片橋擴展閱讀:
電影內容梗概
1947年冬,東北某鐵路工廠為支持前線,接受了製造搶修松花江鐵橋橋座和鉚釘的任務。當時工廠條件很差,總工程師對完成任務缺乏信心,少數工人也存在著僱傭思想。工人梁日升在修復煉鋼爐時試驗成功用耐火磚代替白雲石的辦法。
之後,經充分發動群眾,克服了一系列困難,終於完成了生產任務。工人們又響應了上級的號召,參加了修橋工作,使大橋及時修復通車。
③ 新中國第一部電影《橋》的主要內容
採納吧,別猶豫了!!!
《橋》是中國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反映中國人民解放戰爭的故事片。東北電影製片廠1949年攝制。編劇:於敏;導演:王濱;攝影:包傑;美工:劉學虎;主要演員:王家乙、江浩、陳強、呂班。
【劇情簡介】
故事發生在1947年東北解放戰爭時期。為了配合人民解放軍全面進攻,某鐵路工廠接受了修復松花江鐵橋的任務。在缺乏鋼鐵、煉鋼爐損壞等嚴重困難下,廠長發動共產黨員、積極分子,組織廣大工人日以繼夜地修復了煉鋼爐,制出橋座和鉚釘,在松花江解凍前修復了大橋,支援了解放戰爭。影片通過老梁和老侯頭兩個工人形像的塑造,表現了工人階級擁護共產黨、戰勝困難支援解放戰爭的熱忱,歌頌了他們嶄新的勞動態度和巨大的創造力。這部影片在畫面的構圖,故事的發展,人物的表現等方面,都已經具備了一種健康有力、樸素、明朗的風格,成為中國電影事業上的一座新橋梁。
④ 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哪一部電影
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的《橋》。
抗戰勝利後,中國共產黨派出文化幹部前往東北接管偽「滿洲映畫協會」(日本侵略中國後在東北建立的電影製片廠),1946年10月,在「滿映」的原址上成立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東影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
(4)新中國第一部故事電影片橋擴展閱讀
《橋》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
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
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這種樸素的具有紀錄風格的創作方法,開啟了新中國電影質朴自然、接近生活的創作新風。對於新中國初期的電影創作產生了一定影響。
⑤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設置的電影
新中國第一部長故事片是1949年東北電影製片廠設置的電影:《橋》。
簡介: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拍攝的劇情片,由王濱執導,王家乙、呂班、江浩、陳強等出演,於1949年上映。
該片講述了東北某鐵路工廠的工人們克服一系列困難完成搶修松花江鐵橋的任務,為的勝利做出貢獻的故事。
(5)新中國第一部故事電影片橋擴展閱讀:
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橋》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它是由我建立的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第一部「寫工農兵,給工農兵看」的電影;第一部以工人階級為主人公的電影;第一部體現知識分子的電影;第一部「反現代的現代性電影」。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⑥ 新中國第1部電影故事片
新中國第1部電影故事片是《橋》。
一、背景介紹
隨著新中國的成立,電影事業開始逐漸發展。在中國電影史上,第一部電影故事片具有里程碑意義,標志著中國電影產業的誕生和成長。
二、內容概述
《橋》是一部以工業戰線上的斗爭為題材的電影,講述了華北某城市修建長江大橋的故事。該片通過工人們戰勝技術、自然以及個人困難的種種考驗,展現了新中國工人階級的嶄新面貌和旺盛鬥志。這部電影集中反映了新中國成立後人民投身建設的熱情與決心。
三、《橋》在中國電影史上的地位
《橋》不僅是中國電影史上的第一部電影故事片,更是中國現實主義電影的重要代表作之一。它以其真實、感人的故事,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精神風貌和社會進步的面貌。這部電影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並對後來的中國電影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四、影響及意義
《橋》的成功上映標志著中國電影開始走向繁榮和發展的新階段。它為後來的中國電影創作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啟示,也為中國電影在國際舞台上贏得了一定的地位和影響。這部電影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和深刻的社會內涵,成為了中國電影史上的一部經典之作。
綜上所述,《橋》作為新中國第1部電影故事片,在中國電影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它以其真實感人的故事,展現了新中國成立後人民的奮斗精神和社會進步的面貌,為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