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影視特效電腦配置影視後期電腦配置
一 做影視剪輯需要什麼樣配置的電腦
PR對配置的要求沒有AE後期,三維動畫那麼高,10代I5/10代I7+16G內存+就能流暢運行,很多中高端筆記本都能滿足PR剪輯的需求,但需注意硬碟、低壓U、擴展介面、散熱、顯示器等問題。
對於PR剪輯來說,選擇一個高頻率的CPU至關重要,一般查看CPU的主頻,至少2.0Ghz以上,睿頻至少4.4ghz以上,因為頻率影響到實時預覽速度。尤其是剪輯4k以上高清素材、以及復雜轉場、復雜特效的實時預覽,高頻率的CPU的運算效果更加明顯。
——內存的參考指標:
主要是:①內存類型,②內存大小,③內存頻率。
①、內存類型:就是DDR3、 DDR4;選擇DDR4要先進更好一些。
②、內存大小:一般單條8G和單條16G的使用居多。對於PR而言非常需要大內存,32G的筆記本價格在萬元以上,價格較貴。可以買16G的內存的筆記本,7千元左右,只要筆記本有2根插槽,可以向客服申請再加一個16G內存,多掏幾百元,升級到32G內存。
對於PR而言,建議選擇內存在16G以上的,有預算,再加幾百元升級到32G,大內存對剪輯、渲染幫助非常大。
③、內存頻率:
頻率越高的內存,數據傳輸速度越快。比如2666Mhz的內存就比1600MHZ的內存速度快,頻率越高的內存價格也越貴。建議選擇:2400Mhz以上內存頻率的筆記本,內存頻率低了會拖慢CPU的速度。
現在,有的筆記本的高頻內存甚至達到了3200MHz、4266MHz,性能非常好。
④、雙通道內存:
雙通道內存就是同型號的兩根內存組成一個整體,形成1+1>2的效果。
比如一個筆記本是單根內存16G的,另一個是8GX2根,後者的性能肯定比前者強很多。
雙通道內存對於2K以上剪輯、AE特效、濾鏡、PR視頻渲染輸出的幫助非常大。
最後強調一下,顯示器色彩精度對PR剪輯、調色的影響非常大,色彩精度和色域、面板材質、背光,色溫有很大關系,選購時應多加留意。
有的時候,視頻調色需要雙屏監看,可以用DP介面接一個屏幕,或者HDMI介面接一個屏幕。
如果介面不足,也可以利用筆記本擴展塢或者分屏器連接兩個顯示器,實現雙屏幕監看。
二 影視後期電腦配置
最能影響流暢度的幾個配件是cpu、固態硬碟,保證了這兩個就好了很多。
影視後期和剪輯不是一個概念。我分點來說清。
剪輯方面:基本配置必須保證I5 固態硬碟(素材必須放在這上面,最好大一點) 內存8g以上。剪輯不用配好顯卡。因為剪輯裡面能用到顯卡的只有pr的水銀加速、蘋果的fcp,你頂多用到水銀加速,但是水銀只對內置特效起效,內置特效用一般比較少,再加上intel的核顯轉碼H264比獨立顯卡快,所以單純剪輯的話,前花在提升cpu、硬碟的速度以及容量上更劃算。
三 現在在公司工作的影視特效師都用什麼電腦(什麼
做電影的特效公司都有自己的工作站,定製的,個人電腦製作共享自己的工作站資源,個人電腦泰坦顯卡SLI+撕裂者CPU做欄包特效還行,真到電影特效,大場景不是64G的內存能帶的動的,國際好多人就安裝個16G內存。好多電影公司工作站都是10W個G的內存,顯卡矩陣和CPU矩陣都是上萬塊的。還好現在有渲染農場了,成本已經低了很多了。而國內很多特效都是外包分公司做的,配置的渲染伺服器少說也有100個CPU,你的個人工作電腦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四 影視後期製作需要什麼樣的電腦配置
影視後期需要的電腦配置要求非常高的,推薦選擇的有:
首先是台式電腦,散熱強,散熱方面對於電腦性能影響極大,若同等級cpu,散熱跟不上,那麼cpu就會降頻,渲染速度就會降低,若溫度過高,還會導致死機、藍屏,若主板的溫度感測器等元器件損壞,溫度則會持續升高,燒壞主板等部件造成不小的損失,台式電腦的散熱強,對電腦的保護大。
想要成為一名及格的剪輯師並不簡單,需要有足夠的耐心和興趣來支持,建議大家先領取個限時免費學習剪輯的名額,做一個初步了解會對你的職業發展更加有幫助→點擊領取限時免費學習卡
其次筆記本電腦,要選此型號cpui7 7700K,性能是型號中是最強,強大的性能才能對於使得在進行影視後期工作時更流暢,不會出現卡頓等問題。
對於想要了解影視後期的知識內容的愛好者,可以選擇專業的培訓機構,學習質量才有保障。天琥目前專注於互聯網視覺設計培訓,擁有自主研發教材的團隊,研發課程包括UI設計、平面設計、網頁設計、電商設計、室內設計、影視特效、營銷推廣等設計課程,課程均受著作權保護。作為專精於設計課程的培訓機構,在設計培訓上必然更加專業,是值得選擇的。
五 有沒有適合做影視後期製作、特效的筆記本電腦推薦
第一款介紹的筆記本是榮耀MagicBookPro銳龍版,這款筆記本依然保持著更「Pro」的16.1英寸大屏幕,是一塊屏佔比高達90%的微邊框全面屏,顯示區域要比一般15.6英寸屏幕更大,無論是做表格還是編輯圖片視頻,顯示可操作區域也更廣闊,操作起來更加簡單方便,這就是這款筆記本的「全屏A+生產力」。不僅如此,這塊大屏還是100%sRGB高色域屏幕,視覺效果真實出色,用來看電影玩游戲等也可以有一個身臨其境的感受體驗。
榮耀MagicBookPro銳龍版的「A+生產力」不僅僅只有大屏,它支持的多屏協同同樣是「A+生產力」中的一環,通過多屏協同,這款筆記本可以與NFC手機進行無線連接,連接後不僅可以在筆記本上控制手機,還可以實現文件互傳、一碰即傳、跨設備編輯文件等快捷操作,既不需要數據線連接,也不需要網路連接,只需碰一碰「Magic-link」標簽就能做到,讓用戶生產力翻倍!
榮耀MagicBookPro銳龍版作為輕薄本性能也能兼顧上,最高可搭載性價比極高的AMD銳龍74800H標壓處理器,主頻可達2.9GHz,最高頻可達4.2GHz,強悍性能擺在眼前,而且具備獨顯級顯示性能的高性能超輕薄游戲APURadeonGraphics顯卡,加上16GB雙通道DDR4運行內存與512GBPCIeNVMeSSD高速固態硬碟,讓這款筆記本可以擁有一個流暢的運行體驗。當然散熱也非常重要,所以這款筆記本散熱方面採用鯊魚鰭雙風扇2.0版本,雙熱管設計配合游戲本級別風扇馬達,具備不一般的散熱能力。
第二款筆記本是榮耀MagicBook15銳龍版,屏幕佔比高達87%,同樣是採用窄邊框全面屏設計,非常出色;CPU採用的則是銳龍4000U系列處理器,最高搭載銳龍74700U,性能出色,散熱採用高密度S型扇葉,散熱效果更高效;且具備「小酒窩」雙MIC,可實現室內遠距離通話。
第三款筆記本是榮耀MagicBook14銳龍版,它只有在機身大小上與榮耀MagicBook15銳龍版有所不同,其他配置均為相同,這款筆記本要更加纖細輕薄,攜帶起來更加方便,適合追求極致輕薄的消費者人群。
Ⅱ 電影上面的特效是用什麼軟體做的
1、Houdini
Houdini (電影特效魔術師) Side Effects Software的旗艦級產品,是創建高級視覺效果的有效工具,因為它有橫跨公司的整個產品線的能力,為那些想讓電腦動畫更加精彩的動畫製作家們提供了空前的能力和工作效率。
Houdini是一款三維計算機圖形軟體,由加拿大Side Effects Software Inc.(簡稱SESI)公司開發,SESI公司由Kim Davidson和Greg Hermanovic創建於1987年。
Houdini是在Prisms基礎上重新開發而來,可運行於Linux, Windows, Mac OS等操作系統,是完全基於節點模式設計的產物,其結構、操作方式等和其它的三維軟體有很大的差異。
Houdini自帶的渲染器是Mantra,基於Reyes渲染架構,因此也能夠快速的渲染運動模糊、景深和置換效果。 Mantra是經過產品驗證的成熟渲染器,可以滿足電影級別的渲染要求。
當然,Houdini也有第三方渲染器的介面,比如:RenderMan、Mental ray、Vray、Arnold和Torque等,可以把場景導出到這些渲染引擎進行渲染。
2、Illusion
particleIllusion(官方簡稱為pIllusion;中文直譯為粒子幻覺),是一個主要以Windows為平台獨立運作的電腦動畫軟體。pIllusion的唯一主力范疇是以粒子系統的技術創作諸如火、爆炸、煙霧及煙花等動畫效果。
pIllusion的前身為由Impulse Inc. 代理的Illusion 2(1999~2001),由於主程序員與該公司意見不合而離開及創立新公司Wondertouch,將Illusion 2功能升級及更新商標為particleIllusion 3.0。
3、Adobe After Effects
Adobe After Effects簡稱「AE」是Adobe公司推出的一款圖形視頻處理軟體,適用於從事設計和視頻特技的機構,包括電視台、動畫製作公司、個人後期製作工作室以及多媒體工作室。屬於層類型後期軟體。
Adobe After Effects軟體可以幫助您高效且精確地創建無數種引人注目的動態圖形和震撼人心的視覺效果。
利用與其他Adobe軟體無與倫比的緊密集成和高度靈活的2D和3D合成,以及數百種預設的效果和動畫,為您的電影、視頻、DVD和Macromedia Flash作品增添令人耳目一新的效果。
4、Autodesk Maya
Autodesk Maya是美國Autodesk公司出品的世界頂級的三維動畫軟體,應用對象是專業的影視廣告,角色動畫,電影特技等。Maya功能完善,工作靈活,易學易用,製作效率極高,渲染真實感極強,是電影級別的高端製作軟體.
Maya售價高昂,聲名顯赫,是製作者夢寐以求的製作工具,掌握了Maya,會極大的提高製作效率和品質,調節出模擬的角色動畫,渲染出電影一般的真實效果,向世界頂級動畫師邁進。
Maya 集成了Alias、Wavefront 最先進的動畫及數字效果技術。它不僅包括一般三維和視覺效果製作的功能,而且還與最先進的建模、數字化布料模擬、毛發渲染、運動匹配技術相結合。Maya 可在Windows NT與 SGI IRIX 操作系統上運行。在目前市場上用來進行數字和三維製作的工具中,Maya 是首選解決方案。
5、Inferno
inferno是業界領先的在線視覺效果製作系統,可最有效地進行電影,數字影院,HDTV/DTV,高解析度廣告和視頻項目(NTSC/PAL)的製作。inferno為在更高色深和空間圖像解析度上工作,提供了直觀有效的工作流程和工具。
從Action直觀的三維設計環境到批處理工作流,inferno處理著世界上最復雜的生產製作。此外,它提供了一個更加改進了的功能選項板,包括三維和二維運動跟蹤,顏色變形Colour Warper ,運動估算時間變形,模塊化摳像,跟蹤器,繪畫,文字,24p通用主控格式編輯。
Ⅲ 為什麼電影的電腦特技製作很貴
所謂的電影特效其實就是三維動畫,跟我們看過的動畫片《熊出沒》其實是一個東西,只不過電影特效是把三維動畫變得跟現實的場景一樣的動畫,兩者的難度也大相徑庭。看了以下圖片,大家應該就能體會到製作電影特效多麼的不容易了。
在我看來,電影特效貴就貴在於它耗費的人力成本極高,因為這是個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想要效果好,耗費的勞動時間必定越長,根絕馬克思主義經濟學的原理,社會必定勞動時間長了,這個東西必定就越值錢。況且,每一個新的片段對工作人員來說都是一個新的挑戰,一次全新的設計研究。電影特效就好比人為藝術品,人為藝術品價值高,就在於它是不可復制的,沒有副本可言,這就註定了電影特技製作是個人力成本高的工作。
我們看到的或許只是電影表面上短短幾十秒的特效,但是其渲染時間可能就是好幾個月,加上電影開拍前還需要設計、美工等工作人員數月的投入專研,單單購買軟體設備就是一筆不少的花費,還需要租用場地的費用,後期和程序員們的開支,各種成本真的不可能低。
像《阿麗塔》那樣的大片,需要非常高配的電腦才能完成渲染,耗費的硬體成本,時間成本和人工成本都是非常高的,很多時候渲染一幀就需耗費幾天時間,一秒鍾至少24幀,可想而知一部電影需要耗費多大的人力物力。像那些涉及大型生物,動不動就怪物漫天,飛沙走石的大片,即使是上千人的團隊,都要耗費至少一年的時間才能完成,所以電影特效貴不是沒有道理的。
回答問題之前,先看一組「燒錢」的數據:
《變形金剛5》製作成本2.17億美元,
特效佔1.3億美元。
《阿凡達》製作成本2.37億美元,
特效佔1.5億美元。
《蜘蛛俠3》製作成本2.58億美元,
特效佔1.55億美元。
《加勒比海盜3》製作成本3.42億美元,
特效佔2億美元。
那些令人驚嘆的好萊塢視覺大片,特效費用至少佔總製作費的60%以上!
春節檔的大熱門《流浪地球》,劇組喊著沒錢,甚至拉著吳京投資了6000萬,最後也花了3億人民幣,更不要提《復聯4》這種特效大片了,曾有人細算了一筆賬,鋼鐵俠每秒特效花費20萬,而雷神托爾全身酷炫閃電特效也是每秒花費60萬。
燒錢的開支主要有:人工成本、時間成本(或技術成本)、軟體成本、硬體成本、其它投入等方面。
這裡面人工、時間成本比較好理解。
軟體成本:正式大片的製作軟體要用按年收費的正版軟體,maya、ps、3Dmax、houdini、renderman等等,幾百台電腦一台安裝一個也是不菲的開支。
硬體成本:大家稍微懂一點視頻的話,應該知道1秒等於24幀,有時候高度精細的特效,一台電腦1幀就要渲染幾十個小時。所以,頂級特效公司都有自己的「渲染農場」,幾百上千台高端配置的計算機同時開工來縮短時間。
其他成本:電費什麼的就不說了,就像我們平時寫方案一樣,領導不滿意就要多次修改,電影也一樣,改一次所要花費的人力時間金錢可就多了去了。
現在知道特效為什麼貴了吧~~~
一部特效電影製作是很困難的。就拿《變形金剛》來舉例吧,當擎天助變形的時候,身上的每個部位、零件、關節都是電腦生成的,光生成一個部件就要在電腦上編程,然後上色、組合。為了不使影片放映的時候零件看起來會不自然,還要對每個零件進行調整、補光什麼的。聽說就光擎天助身上的零件就多達上千個(似乎是的,有點不記得了),在影片播放時還要使這些部件一起活動、光照自然。你就可以想像光是為了完成變形這樣一個僅一分鍾不到的特效場面要花費多少精力與技術製作。加上特效製作要求非常高,一般的電腦根本不可能完成,所以製作電影特效的電腦花費很龐大,特效製作的計算機是獨立的。一台機子佔地非常大,可想它的成本。另外還要加上製片方需講特效公司買斷來製作,以及特效製作人員的薪酬等等。
Ⅳ 電影的特效是用什麼軟體製作的
電影特效製作軟體有以下幾種:
1、Houdini
Houdini特效方面非常強大的軟體。許多電影特效都是由它完成,指環王中「甘道夫」放的那些「魔法禮花」還有「水馬」沖垮「戒靈」的場面,後天中的龍卷風。
2、Illusion
Avid公司的Illusion是集電影特技、合成、繪畫和變形軟體於一身的合成軟體。它是基於SGI全系列平台非壓縮數字非線性後期編輯及特技製作系統,具有高效率的製作環境、製作質量和集成化的功能模塊。
3、Inferno
運行沒橡於SGI超級工作站上的Inferno系統是一個多次獲獎的世界公認的最優秀的影視特技效果製作系統,《失落或察襲的世界》、《龍卷風》、《獨立日》、《天地大沖撞》、《星河戰隊》、《哥斯拉》、《木乃伊》到電影歷史上最成功的影片《泰坦尼克號》。
4、Alias / Wavefront
軟體的前身是Alias,該系統最初由加拿大多倫多的Alias公司開發,主要運行於各類SGI圖形工作站和IBM R60000系列的圖形工作站上,該系統的產品分為許多等級,從低至高依次為:Designer、Animator、Power Animator、Studio和Auto Studio。
5、Softimage
1986年,計算機動畫電影「Tony de Peltrie」的導演之一Daniel Langlois於加拿大蒙特利爾創建了Softimage公司,並於1988年推出了Softimage 3D動畫軟體。Softimage 3D系統支持很多領域的應用,如影視製作、產品和工業設計、建築和科學計算可視化等。
6、Digital Fusion/Maya Fusion
由加拿大Eyeon公司開發的基於PC平台的專業合成軟體。這個軟體是目前PC平台上最好的合成軟體之一。而與Maya聯手,更使它如虎添翼。 它可以和Maya等三維軟體密切協作,在二維環境中修改三維物體的材質、 紋理、燈光等性質。
7、Edit/Effect/Paint
Discreet Logic公司在PC平台上推出的系列軟體,其中,Edit是專業的非線性編輯軟體,Effect則是基於層的合成軟體,用戶可以為各層畫面設置運動,進行較色、摳像、跟蹤等操作,也可以設置燈光。
8、Final Cut Pro
Final Cut Pro是一個復雜的視頻編輯程序由蘋果製成。這是蘋果電腦使用的多媒體新聞編輯軟體的選擇,是媲美Adobe的Premiere視頻編輯程序。 Final Cut Pro中並不能使一個Windows版本。
9、Adobe Premiere
Adobe Premiere是一款常用的視頻編輯軟體,由Adobe公司推出。有較好的兼容性,且可以與adobe公司推出的其他軟體相互協作。
10、Avid
Avid(愛維德)技術公司提供從節目製作、管理到播出的全方位數字媒體解決方案。作為業界公認的專業化數字化標准,Avid可以為媒體製作方面的專業人提供從視頻、音頻、電影動畫、特技到衫兄流媒體製作等多方面世界領先的技術手段。
11、AUTODESK MAYA
Autodesk旗下的著名三維建模和動畫軟體。Autodesk稱,Maya 2016可以大大提高電影、電視、游戲等領域開發、設計、創作的工作流效率,同時改善了多邊形建模,通過新的運演算法則提高了性能,多線程支持可以充分利用多核心處理器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