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禁止播放的電影都有哪些
禁止播放的電影包括但不限於《蘋果》《鬼子來了》《少林足球》等。這些電影由於各種原因,如涉及色情內容、政治敏感或未經批準的放映等,被相關部門禁止公映。
首先,《蘋果》這部電影被禁主要是由於涉及色情內容。在電影中,有些場景和對話被認為過於直白和露骨,不符合社會道德和公序良俗,因此被禁止播放。
其次,《鬼子來了》的禁播原因則是未經批准參加戛納電影節。這部電影在未經國內審查的情況下,直接參加了國際電影節,這違反了電影審查的相關規定,因此被禁止在國內放映。
再者,《少林足球》的禁播是因為該電影在通過國家電影局審批之前就在香港上映了,這違反了電影放映的相關規定,所以被禁止在內地上映。雖然這部電影在香港和海外取得了不俗的口碑和票房,但由於違規操作,最終未能與國內觀眾見面。
總的來說,禁止播放的電影往往涉及敏感內容或違規操作,這些因素導致電影無法通過審查或被視為不適合公映。這些禁播電影的例子提醒我們,電影製作和放映需要遵守相關法律法規和審查制度,以確保內容的合規性和社會的接受度。同時,觀眾在選擇觀看電影時,也應注意選擇健康、積極的影片,避免接觸不良信息。
B. 「國產禁片之王」,盤點婁燁執導的10部電影
作為國內第六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婁燁以其獨特的電影風格和不俗的創作力,贏得了國內外電影界的認可與尊重。盡管作品往往難以在國內公映,甚至因此遭受禁拍的嚴厲懲罰,但婁燁仍堅持自己的藝術追求,創作出了一系列深受文藝片愛好者推崇的佳作。以下,我們盤點了婁燁執導的十部電影,每部作品都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深刻的社會意義。
1. 《蘭心大劇院》
改編自虹影的小說和橫光利一的小說,講述了盟軍間諜於堇重返上海,以演出和救助前夫之名,暗中搜集日軍電報密碼的故事。全片黑白畫面,陰暗色調,緩慢節奏,配合婁燁特有的「晃動」攝影風格,讓觀眾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
2. 《風中有朵雨做的雲》
以廣州的冼村拆遷改造為背景,講述了沿海小城因一起建委主任墜樓命案引發的一連串復雜故事。影片敘事風格明顯帶有婁燁的印記,雖然文藝氣息濃郁,但更多地聚焦於犯罪懸疑的元素,遺憾的是,最後陳冠希的部分被剪去。
還有一部關於這部電影的紀錄片《夢的背後》,有興趣的觀眾可以自行查找,以深入了解婁燁的個人背景。
3. 《推拿》
改編自畢飛宇的同名小說,聚焦於視障按摩師的生活,深刻描繪了這一特殊群體的生活狀態和情感世界。該片在婁燁的電影中較為出圈,因其較高的質量而受到廣泛認可,獲得了金馬、柏林電影節等多個國內外獎項。
4. 《浮城謎事》
婁燁被禁5年後回內地拍攝的作品,繼續沿用了手持攝影的風格。影片圍繞一起牽涉小三事件的離奇車禍命案展開,探討了關於出軌的話題,劇情內容具有較強的爭議性。
5. 《花》
婁燁解封前的最後一部作品,也是他執導的第一部外語長片。在法國拍攝的婁燁,展現了更為自由的創作空間,影片尺度較大。本片改編自旅居巴黎的中國女作家劉捷的同名長篇小說,講述了一段在中法之間展開的戀情。
6. 《春風沉醉的夜晚》
婁燁在南京偷拍的作品,通過同性人群生活縮影,探討了與異性戀之間的矛盾碰撞,以及人在色慾誘惑下的選擇。影片風格獨特,帶有王家衛的風格,是婁燁在早期作品中的一次大膽嘗試。
7. 《紫蝴蝶》
講述了東北姑娘辛夏在目睹哥哥被日本浪人殺害後,立志報仇並加入民間抗日暗殺組織「紫蝴蝶」的故事。影片風格與《色戒》相似,搖晃鏡頭、昏暗光線和混亂場景,讓觀眾感受到當時的時代氛圍。
8. 《蘇州河》
主要講述了馬達與純真少女牡丹以及與牡丹長相酷似的美人魚表演美美之間的恩愛糾葛。由於未送審,無法在國內上映,婁燁也因此被禁拍兩年。影片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被認為是文青必看的電影之一。
9. 《周末情人》
婁燁的處女作,展示了其早期的拍攝風格和對人物情感的細膩描繪。影片講述了20世紀60年代出生的一群人在中國城市的生活狀態,以及他們之間發生的情感故事。
10. 《危情少女》
婁燁的第二部作品,評價相對較高,是大陸早期難得一見的恐怖片。影片講述了少女汪嵐在夢中得到啟示,尋找到屬於她家的房產的故事。
婁燁的電影作品以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和深刻的社會洞察力,為觀眾帶來豐富的觀影體驗。雖然面對著禁拍的挑戰,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創作道路,不斷推出佳作。讓我們期待婁燁未來的新作,繼續見證他獨特的藝術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