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奔跑吧少年電影觀後感
奔跑吧少年電影觀後感範文:
今天上午,老師安排我們看了一個電影——《奔跑吧,少年》。這部電影主要講述了吳啊峰、何俊傑兩個不同成長環境下,經歷完全不同的兩個少年,為了家庭和夢想,他們在市教委組織的比賽中,由相識到誤會再到懷疑,最終成為好朋友。並一起幫助一個叫孔苗苗的女孩實現了上學的夢想。
看完了這個視頻,讓我受益匪淺,我被深深地感動了,尤其是其中兩句台詞,吳啊峰說:"媽,我以後再也不惹你生氣了,我要為你爭氣!」還有何俊傑說:「我是媽媽的小幫手,家務活基本沒有我不會乾的。」
他們兩個小小年紀不僅孝順,熱心助人,而且還通過奔跑,給自己和家人傳遞著希望,在遇到困難、挫折的時候,依然堅強勇敢,笑對生活。
想想我現在的生活,要什麼有什麼,但一到假期,我就變得很懶散,沒有了學習的目標與夢想,每天「抱"著電視看得天昏地暗,總是讓爸媽操心,想想真是不應該啊。通過這部電影,讓我明白了永遠要做一個孝順、懂事的好孩子。
觀後感怎麼寫:
一、格式和寫法
讀後感通常有三種寫法:一種是縮寫內容提綱,一種是寫閱讀後的體會感想,一種是摘錄好的句子和段落。題目可以用《×××讀後感》,也可以用《讀×××有感》。
二、要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東西去寫,這是寫好讀後感的關鍵。
看完一本書或一篇文章,你的感受可能很多,如果面面俱到像開雜貨鋪一樣,把自己所有的感受都一股腦地寫上去,什麼都有一點,什麼也不深不透,重點部分也像蜻蜓點水一樣一擦而過,必然使文章平淡,不深刻。
所以寫感受前要認真思考、分析,對自己的感想加以提煉,選擇自己感受最深的去寫。你可以抓住原作的中心思想寫,也可以抓住文中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個情節、一個人物、一句閃光的語言來寫,最好是突出一點,深入挖掘,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總之,感受越深,表達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
三、要密切聯系實際,這是讀後感的重要內容。
寫讀後感的重點應是聯系實際發表感想。我們所說的聯系實際范圍很廣泛,可以聯系個人實際,也可以聯系社會實際,可以是歷史教訓,也可以是當前形勢,可以是童年生活,也可以是班級或家庭狀況,但最主要的是無論怎樣聯系都要突出時代精神,要有較強的時代感。
四、要處理好「讀」與「感」的關系,做到議論,敘述,抒情三結合。
讀後感是議論性較強的讀書筆記,要親身體會,實踐經驗和生動的事例來闡明從「讀」中悟出的道理。因此,讀後感中既要寫「讀」,又要寫「感」,既要敘述,又必須說理。敘述是議論的基礎,議論又是敘述的深化,二者必須結合。
讀後感以「感」為主。要適當地引用原文,當然引用不能太多,應以自己的語言為主。在表現方法上,可用夾敘夾議的寫法,議論時應重於分析說理,事例不宜多,引用原文要簡潔。在結構上,一般在開頭概括式提示「讀」,從中引出「感」,在著重抒寫感受後,結尾又回扣「讀」。
五、敘原文不要過多,要體現出一個「簡」字。
Ⅱ 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主題曲
那年那兔那些事的主題曲叫做《驕傲的少年》,《驕傲的少年》是由南征北戰創作並演唱的歌曲,2016年1月,該作品登上《中國好歌曲》第三季,同時作為2016年中國好歌曲總決賽開場曲展現給大家。
歌詞如下:
在一開始 當寬亮困初鍵慧我還是
一個天真而又愛哭的孩子
十年之後 終於才明白
只要全力以赴就無慎念所謂失敗
轉眼間 一切都已改變
新的起點新的世界就在眼前
受過傷 也流過了眼淚
為了夢想瘋狂這一次又怎樣
奔跑吧 驕傲的少年
年輕的心裏面是堅定的信念
燃燒吧 驕傲的熱血
勝利的歌我要再唱一遍
世界之大 總想要去飛
就算滿身傷痕也不曾後悔
無人喝彩 依然在期待
雨後的彩虹它是那樣的精彩
轉眼間 一切都已改變
新的起點新的世界就在眼前
受過傷 也流過了眼淚
為了夢想瘋狂這一次又怎樣
奔跑吧 驕傲的少年
年輕的心裏面是堅定的信念
(2)奔跑吧少年電影插曲擴展閱讀:
《那年那兔那些事兒》(那兔)是國內漫畫作家逆光飛行(本名林超)創作的國民歷史普及漫畫,連載於有妖氣原創漫畫夢工廠。
從2011年漫畫出品起因為詼諧的畫風和引人入勝的動物形象躍然於各大論壇,用漫畫的形式詮釋了中國近代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幾年來逐漸吸引了眾多網友的關注。
由國內軍迷網友「逆光飛行」創作的系列漫畫《那年那兔那些事兒》已經在互聯網上連載有三年有餘,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前後的國內外一些軍事和外交的重大事件以動物漫畫的形式展現出來,給本來嚴肅的歷史增添了不少趣味性。
新浪微博,超級大本營論壇,飛揚軍事論壇,那年那兔那些事兒貼吧同步更新。而且相應的視頻、書籍和玩具已經相繼推出。
Ⅲ 電影奔跑吧少年觀後感400字
觀後感,就是看了一部影片,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往往將「觀」的內容寫得很長,總愛把故事情節從頭到尾加以介紹,生怕讀者不知其內容,而發表「感」的文字卻很少。
正文:
中秋假期,我和其他小記者參加了《奔跑吧,少年》首映式。《奔跑吧,少年》講述的是一群朝氣蓬勃的少年學生真實的社會體驗,是一部勵志向上的作品。
觀影前製作方和導演、參演少年與我們見了面。我感到很驚喜,原來可以那麼接近電影,我也更期待電影了。電影開始了,一群少年去海南三亞體驗生活。
剛下飛機,就遇到了大麻煩:要從機場趕到大東海廣場但是沒有錢必須自己想辦法,而且要盡快到達目的地。
於是,他們分成幾個小組,分別行動,有向路人求助的,有向警察借的,還有一個以才藝表演向路人借錢的,給我的印象最深刻,原來這也是能力的體現。
終於大家都借到了錢,也安全到達了目的地。但是由於藍隊最後到達,所以要接受懲罰:穿越回到六十年代,接受勞動教育,勞動最光榮。
在勞動的過程中,藍隊隊員不怕苦,不怕累,終於通過努力完成了任務,回到現代。還有很多場景,讓我很受感動。
比如,參加紀念品的售賣,小隊員們遇到困難不放棄,敢於和陌生人介紹產品,都值得我去好好學習。
還能用英語向外國遊客交流,激發了我學習英語的信心了。看完電影,我覺得小隊員都是最棒的,我也要向他們學習。生活中處處都是學問,從身邊做起,從熱愛勞動做起,有一天,我也可以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