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國內為什麼難以實施電影電視劇分級制度
國內難以實施電影電視劇分級制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限制:目前中國的經濟文化發展水平尚未達到能夠全面、有效地實施電影電視劇分級制度的階段。分級制度的實施需要相應的社會經濟基礎和文化氛圍作為支撐。
電影管理水平不足:電影電視劇分級制度的實施需要高效、專業的管理體系來保障。然而,目前中國的電影管理水平還難以達到這一要求,管理上的不足使得分級制度難以得到有效執行。
健全電影體制和規范電影市場的需要:在當前階段,中國電影的首要任務是健全電影體制、規范電影市場,提高管理水平。分級制度的實施需要建立在這些基礎工作之上,因此在這些任務尚未完成之前,分級制度的實施難以推進。
特殊措施已存在:為了解決未成年人觀影的問題,政府已經採取了特殊的措施,如設立專門機構向少年兒童推薦適合觀看的影片。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未成年人觀影的問題,也降低了對分級制度的迫切需求。
綜上所述,國內難以實施電影電視劇分級制度主要是由於經濟文化發展水平限制、電影管理水平不足、健全電影體制和規范電影市場的需要以及特殊措施已存在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2. 電影市場目前的狀況特點分桁
一、中國電視市場
中國電視市場概括起來有四大特點:
第一個特點:播出平台多。根據國家廣電總局《中國廣播電視年鑒(2004)》的統計數據,截至2003年底全國共有電視台363座,承載著2165套節目的製作和播出,平均每閂播出電視節目25611.5小時。其中國家級電視台有中央電視台和中國教育電視台,每個省、自治區或直轄市,每個地級或以上城市基本都有至少一座電視台。我們已經成為擁有無線、有線和衛星等多技術多層次混合的、現代化的、世界上覆蓋人口最多的電視覆蓋網的泱泱大國。
第二個特點:節目製作量大。我國現有廣播影視節目製作機構近900家,電視劇製作機構300多家。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公布的數字,全國各級製作部門2O04年共計製作電視節目179萬個小時,製作電視劇505部12265集。電視劇在各類電視節目中播出份額最大,其次是專題、新聞時事、電影、體育及綜藝節目。
但電視劇的市場供求存在著結構性失衡,即高質量精品電視劇供不應求,製作粗糙、質量低下的電視劇供過於求。從投資來看,2003年全國投入電視劇拍攝的資金超過30億元,2004年超過35億元,2005年的電視劇投資金額進一步攀升。從市場需求來看,2003年各級電視台共播出電視劇約8000(部)集上右,2004年共播出約 10000(部)集左右。
第三個特點:電視觀眾多,觀看時間長。我國廣播、電視在國內的人口綜合覆蓋率已分別達到93.4%和94.7%。根據央視-索福瑞媒介研究(CSM)2004年基礎調查結果,全國4歲及以上電視觀眾達11.88億人,佔4歲及以上人口總數的95.6%。中國電視觀眾人均日收視時間約為3個小時。北方觀眾收視時間多於南方觀眾;女性觀眾收視時間比男性略長:隨著中國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增長,觀眾每天收看電視的時間將會逐年增加。
第四個特點:交易規模大。在我國電視節目中,電視劇是市場化程度最高、交易量最大、交易體制相對成熟的節目形態。按照《中國電視劇市場報告(2005~2006)》的推算,2004年電視劇交易規模達到43億元人民幣。
1.國內電視節目市場
(1)電視發展狀況。截至2003年底,中國共有廣播電台309座,電視台363座,廣播電視台37座,縣級廣播電視台(轉播)1441座,共播出廣播節目2006套,電視節目2165套,平均每日播出廣播節目24503.3小時,電視節目25611.5小時。
截止到2004年底,全國己批准開辦136套付費電視節目。根據國家廣電總局制定的數字電視發展目標,到2005年中國的付費電視用戶有望達到3000萬戶,初步估算,中國將形成30億美元的付費電視市場。亞洲有線與衛星電視廣播協會(CASBAA)發布報告預測,2010年中國付費電視用戶數將達到1.28億戶,按每戶每月80元粗略估算,基本月租費加節目點播費將有1000億元的市場規模。而目前節目源匾乏、現有節目質量不能滿足觀眾需求是當前數字電視運營商遇到的主要發展瓶頸。
2004年底,中國己批准開播的少兒頻道為15個,預計到2005年底,這個數目會增加到22個。少兒頻道的開播,勢必會促進國產動畫片創作。而目前國內動畫片生產量嚴重不足,存在著巨大的供需缺口。根據我國動畫製作機構的生產能力,尚有25000多分鍾的節目播出缺口。
總體來說,目前中國電視節目的生產數量仍遠滿足不了播出需求。從近5年電視台頻道數量的增長與播出數量的增長對比來看,頻道數量的增長速度大於播出節目數量的增長速度,節目市場需求很大。中國廣播電視節目的市場正處於成和培育期,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和極大的市場拓展空間。
(2)電視劇發展狀況。調查報告顯示,目前中國百姓每天有近3個小時的時間花在看電視上,其中有52分鍾是在看電視劇。據央視-索福瑞2004年l~10月收視統計資料,電視劇佔2004年內地電視收視市場36.28%的份額,排在榜首。全國2000多個電視頻道90%以上都有電視劇播出,電視劇播出時間占所有節目播出總量的1/4。在全國所有的專業化頻道中,影視頻道的數量位居第一,占總量的19%,在各類節目中,電視劇成為各個電視台競爭的重點。2004年電視劇主產的總量繼上一年突破1萬集之後再創新高,達到12265集,連續多年保持著10%以上的增長速度,中國己經成為世界上第一電視劇大國。近年來生產的80%的電視劇來源於民營資本的節目製作公司。由於電視劇的需求量遠大於生產量,各電視台播出劇目雷同的現象比較普遍。
(3)引進劇、合拍劇情況。據統計,2003年內地播出的引進劇中,超過半數來自我國港澳台地區,達到55.8%,來自亞洲其他國家(主要是韓國、日本)的電視劇佔到28.5%,來自歐美等地的電視劇佔到15.9%;合拍劇近年來發展迅速,2003年境內合拍電視劇有540部8838集,境外合拍劇有3部70集。
(4)IPTV(網路電視)發展情況及預測。截止 2004年 10月底,中國寬頻用戶已達3400萬戶。據業界預測,2008年IPTV用戶數將達到l億戶,人均年消費將達1000元。因此,未來4年內,中國IPTV市場將達到1000億元的規模。作為新興市場和具有巨大潛力的行業,IPTV將為節目提供商展現廣闊的市場空間。
2.中國電視在海外
目前中國電視節目在海外市場的銷售份額還很小,全國各類節目年外銷全額為1000多萬美元,其中約80%是由中央電視台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節目交易中心出口代理完成的。海外市場對我國電視節目的需求主要是電視劇和紀錄片,主要受眾是海外華人。數字顯示,中華文化版圖的擴大己勢在必行,海外華人的數量正在穩步增加。全球共有5000多萬華僑和外籍華人,其中東南亞各國的華人有2000多萬,美國有200多萬,加拿大有80多萬人,洛杉磯、紐約、多倫多等城市都形成了若干個華人聚居地,另外受到華語文化歷史和現實影響的人口數量更是不計其數。在萌發出對母語、鄉音、民族文化渴求的同時,旅居在外的炎黃子孫更關心近年來祖國的各種變化,為華語影視文化企業在全球的發展開辟了廣闊的道路。
近年來,在中央的大力倡導下,廣播影視「走出去工程」取得了顯著成效。先後開通了長城衛星電視北美平台、亞洲平台,下一步將向歐洲、非洲地區擴展。目前中央電視台國際頻道節目信號已基本覆蓋全球,並在美、英、法等104個國家和地區以及境外200多家高檔酒店實現整頻道有效落地。
3. 據調查,2021年度票房突破250億,電影市場的未來發展趨勢如何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中國在2021年的年度票房已經達到250億了,這個數字是非常巨大的,而且超越了此前的最高紀錄,很多人都開始對電影行業產生了更多的疑問,例如為什麼今年的電影行業發展的這么好?以及未來的電影行業會如何發展呢,其實我個人認為今年的電影行業發展的這么好,主要是因為去年的疫情導致的。而電影行業在未來的發展必然是更好的,因為現如今電視已經逐步退出了大眾的家庭,而電影必將成為未來最主流的影視化方式。
最後要說的是,盡管未來的電影行業會發展得更好,但是這並不代表觀眾都是傻子,會支持所有電影,現在的消費者已經懂得先看口碑後看作品了,所以電影工作者們如果不趕緊提高自己的水平,很可能會被觀眾拋棄的。
4. 電視劇和電影哪個賺錢
電視劇和電影都是娛樂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都能帶來豐厚的利潤,但哪個更賺錢是一個復雜的問題,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從總體趨勢上看,電視劇的盈利潛力近年來逐漸增大。
電視劇賺錢的途徑更多樣。電視劇通常通過多個平台播出,如電視台、網路流媒體等,收入來源包括廣告贊助、版權費、付費觀看等。此外,電視劇的市場播放時間較長,往往能夠通過長時間的播放積累大量的觀眾,從而實現較高的盈利。尤其是在當下流媒體火熱的時代,優質劇集能引發全民熱議和追捧,為製作方帶來可觀的收益。
電影的盈利渠道主要依賴於票房和版權。電影通過影院放映獲取票房收入,這是電影盈利的主要來源。同時,電影還可以通過版權銷售、衍生品開發等途徑獲取收益。雖然電影的投資回報率往往較高,但電影市場的競爭也非常激烈,成功因素包括優秀的劇本、導演、演員等,且存在一定的市場風險。
電視劇與電影的盈利潛力受多種因素影響。電視劇和電影的盈利都受到市場需求、內容質量、宣傳策略、演員陣容、製作團隊等因素的影響。隨著觀眾需求的多樣化,高品質的內容更容易獲得市場的認可。同時,宣傳策略對於作品的知名度和票房收入也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電視劇和電影都有巨大的盈利潛力,哪個更賺錢取決於多種因素的綜合作用。在當下市場環境下,電視劇通過多種平台的播放和長時間的積累,其盈利潛力逐漸增大。然而,電影作為另一種重要的娛樂形式,在票房和版權方面仍有著巨大的收益空間。因此,無法簡單地說哪個更賺錢,需具體情況具體分析。
5. 中國有哪些知名影視公司萬達電影市值第一,達348億元
中國電影產業迅速發展,票房持續攀升,2018年總票房達609.76億元,增長9.06%,觀影總人次超17.16億。電影院數量、銀幕數均超越北美,達1萬家以上,60079塊。至2020年,中國銀幕總數預計將超過8萬塊,佔全球三分之一。中國知名電影公司包括: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成立於1999年,中國最大電影公司,由多家單位合並組成,市值293.68億元。
萬達電影,隸屬於萬達集團,覆蓋電影院、院線與製片,市值348.14億元。
華誼兄弟,中國大陸知名娛樂集團,創立於1994年,市值131.08億元。
光線傳媒,成立於2004年,開啟電影之路,市值278.69億元。
博納影業,中國影視集團,市值約160億元,正籌劃上市。
阿里影業,阿里巴巴旗下,市值335.56億港元。
華策影視,總部位於杭州,市值121.32億元。
新麗傳媒,集電視劇、電影、網路劇製作與全球發行、營銷、經紀於一體,市值155億元。
捷成股份,下屬眾多子公司,市值99.91億元。
橫店影視,經營院線、電影院、影視製作,市值91.96億元。
文投控股,市值75.12億元。
奧飛娛樂,動漫文化傳播公司,市值84.82億元。
北京文化,全產業鏈影視傳媒集團,市值73.02億。
上海電影,市值78.81億元。
還有慈文傳媒、開心麻花、華錄百納、唐德影視、美團貓眼電影、樂創文娛等。
中國電影公司數量眾多,規模尚不及美國五大巨頭。然而,市值卻較高,因其被看好未來增長潛力。迪士尼與奈飛的市值顯示,中國電影公司的總體市值仍有發展空間。中國電影產業正處快速發展期,未來將加速增長並走向國際化。
6. 中國電影電視劇行業在亞洲是什麼地位在國際上算幾流水準
中國電影電視劇行業在亞洲的地位比較復雜。雖然市場巨大且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但在藝術質量和成熟度上,中國影視劇並不如日本和韓國的作品。此外,與印度寶萊塢相比,中國電影 instry的優秀作品相對較少。中國電影市場雖然龐大,但國產電影的質量參差不齊,難以占據市場主導地位。這為其他國家提供了機會,使得中國電影市場成為全球電影人的競爭焦點。無論是好萊塢大片還是印度寶萊塢、韓國、日本的優秀影片,都看中了這個市場的巨大潛力和消費能力。
為了保護本土市場,相關部門採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國產片保護月」和文化產業基金的支持,以及影視投資圈的優惠政策等。這些措施旨在引導和扶持國產影片的發展,尤其是在仿拍等方面。然而,一些優秀國產影片,如《流浪地球》、《無名之輩》、《我不是葯神》、《戰狼》、《紅海行動》和《暴裂無聲》等,在好萊塢大片的競爭下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票房成績。這顯示出觀眾群體對電影市場的反饋作用越來越明顯,那些依賴流量、炒作和明星效應的「國產大片」逐漸失去了市場。
隨著觀眾群體成為資本和影視人不可忽視的力量,那些低質量的影片逐漸被市場淘汰。中國電影市場正在朝著良性循環的方向發展。目前,中國電影已經擁有了龐大的觀眾基礎、票房和市場。剩下的挑戰在於,中國電影的創作者需要更加專注於提高影片質量。
7. 影視投資發展趨勢如何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以上僅個人觀點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8. 世界影視行業現狀如何發展趨勢怎樣
世界影視行業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持續擴大、多元化發展、技術創新推動及國內外市場格局變化的特徵,其發展趨勢主要包括內容創新、技術驅動、市場國際化、網路影視崛起和產業鏈整合。
現狀:
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