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求歌詞:春光好 林黛
找到了這個,感覺不錯的資料 這個地址是最早的不了情 林黛電影歌曲一覽 歌曲名稱 作曲 填詞 主唱 附註 熱烘烘的太陽 周芳 李雋青 田鳴恩、王若詩 《翠翠》插曲 不講理的姑娘 唐向 李雋青 田鳴恩 《翠翠》插曲 你真美 白丁 李雋青 田鳴恩 《翠翠》插曲 月下山歌 白郎 李雋青 王若詩 《翠翠》插曲 怎麼樣跟他講 周芳 李雋青 王若詩 《翠翠》插曲 愛的糾紛 秋秋 李雋青 田鳴恩、王若詩 《翠翠》插曲 船夫曲 白郎 李雋青 田鳴恩 《翠翠》插曲 序曲 《春天不是讀書天》插曲 春天圓舞曲 《春天不是讀書天》插曲 大合唱 《春天不是讀書天》插曲 雪山盟 姚敏 狄薏 林黛 《菊子姑娘》插曲 東瀛風光 姚敏 司徒明 林黛 《菊子姑娘》插曲 四季風 姚敏 李雋青 林黛 《漁歌》插曲 瘋狂世界 姚敏 李雋青 林黛 《漁歌》插曲 翡翠灣 姚敏 李雋青 林黛、嚴俊、張意明 《漁歌》插曲 打網歌 姚敏 李雋青 《漁歌》插曲 牧羊歌 姚敏 祥子 林黛 《金鳳》插曲 野丫頭 白郎 祥子 林黛 《金鳳》插曲 光棍好苦 姚敏 祥子 嚴俊 《金鳳》插曲 送情郎 姚敏 祥子 林黛 《金鳳》插曲 流水寄情 丁原 祥子 林黛、嚴俊 《金鳳》插曲 摘蘋果 白郎 祥子 《金鳳》插曲 夜曲 綦湘棠 龍公 林黛 《梅姑》插曲 孤兒樂園 綦湘棠 龍公 林黛 《梅姑》插曲 杏花溪之戀 姚敏 司徒明 林黛 《杏花溪之戀》主題曲 陌上花開 姚敏 司徒明 林黛 《杏花溪之戀》插曲 小村姑 姚敏 司徒明 林黛 《杏花溪之戀》插曲 賣糖歌 綦湘棠 狄薏 林黛 《歡樂年年》插曲 新的開始 姚敏 狄薏 林黛 《歡樂年年》插曲 站起來 綦湘棠 狄薏 林黛 《歡樂年年》插曲 艷陽天 綦湘棠 狄薏 林黛 《歡樂年年》插曲 雪人舞曲 姚敏 狄薏 林黛 《歡樂年年》插曲 白雪公主 姚敏 狄薏 林黛 《歡樂年年》插曲 蜜月花車 姚敏 狄薏 林黛 《歡樂年年》插曲 我們一起歌唱 姚敏 狄薏 《歡樂年年》插曲 永遠不離開 綦湘棠 狄薏 《歡樂年年》插曲 慰問歌 姚敏 狄薏 《歡樂年年》插曲 怕到黃昏 《窈窕淑女》插曲 二娃子捎信 《窈窕淑女》插曲 小媳婦 姚敏 李雋青 林黛 《金蓮花》插曲 媽媽要我嫁 姚敏 李雋青 王若詩 《金蓮花》插曲 早生貴子 姚敏 李雋青 王若詩 《金蓮花》插曲 相思苦 綦湘棠 李雋青 王若詩 《金蓮花》插曲 三代同堂 綦湘棠 李雋青 《金蓮花》插曲 春光無限好 姚敏 李雋青 《春光無限好》主題曲 風雨搖籃曲 姚敏 李雋青 《春光無限好》插曲 愛花要愛最嬌媚 姚敏 狄薏 林黛、嚴俊 《亡魂谷》插曲 悲歌 姚敏 狄薏 林黛 《亡魂谷》插曲 遙遠的地方 《亡魂谷》插曲 可愛的爸爸 白郎 李雋青 林黛 《吃耳光的人》插曲 山歌 白郎 李雋青 林黛 《吃耳光的人》插曲 熱鬧的舞會 白郎 李雋青 林黛 《吃耳光的人》插曲 十七八的姑娘 白郎 李雋青 林黛 《紅娃》插曲 早晨的太陽 白郎 李雋青 林黛 《紅娃》插曲 趕車的姑娘 周方 李雋青 林黛 《紅娃》插曲 小綿羊 綦湘棠 陳式 林黛、楊光 《紅娃》插曲 草原情歌 白郎 李雋青 《紅娃》插曲 序曲 綦湘棠 《紅娃》插曲 終曲 綦湘棠 《紅娃》插曲 小廢物 綦湘棠 沈華 《三星伴月》插曲 愛情與年齡 《嬉春圖》插曲 王老五 姚敏 李雋青 林黛 《雲裳艷後》插曲 手忙腳亂 姚敏 李雋青 林黛 《雲裳艷後》插曲 打斷你腳後跟 姚敏 李雋青 林黛 《雲裳艷後》插曲 鋼針舞曲 姚敏 李雋青 林黛 《雲裳艷後》插曲 兩樣好東西 姚敏 李雋青 江宏 《雲裳艷後》插曲 靜悄悄 姚敏 李雋青 潘秀瓊 《雲裳艷後》插曲 時裝展覽會(一至四) 姚敏 李雋青 《雲裳艷後》插曲 滿堂歡欣 姚敏 李雋青 《雲裳艷後》插曲 溫柔鄉 綦湘棠 易文 《溫柔鄉》主題曲 千嬌百媚 姚敏 陶秦 靜婷 《千嬌百媚》主題曲 祝福 J ajambo 姚敏選曲 沈華 靜婷 《千嬌百媚》插曲 蜘蛛網 姚敏 沈華 靜婷 《千嬌百媚》插曲 昨夜的怪夢 姚敏 沈華 靜婷 《千嬌百媚》插曲 心花朵朵開 姚敏 沈華 靜婷 《千嬌百媚》插曲 萬里長城 姚敏 沈華 靜婷 《千嬌百媚》插曲 何日再相逢 姚敏 沈華 靜婷 《千嬌百媚》插曲 孟姜女哀歌 姚敏 沈華 靜婷 《千嬌百媚》插曲 待嫁女兒 姚敏 狄薏 靜婷 《燕子盜》插曲 不了情 莫然 陶秦 顧媚 《不了情》主題曲 夢 顧嘉煇 陶秦 顧媚 《不了情》插曲 山歌 曾國榮 陶秦 顧媚 《不了情》插曲 有口難言 姚敏 余懷 林黛 《有口難言》主題曲 山頂的奇跡 姚敏 余懷 《有口難言》插曲 幸福的家庭 姚敏 余懷 《有口難言》插曲 藍與黑 王福齡 陶秦 方逸華 《藍與黑》主題曲 痴痴地等 王福齡 陶秦 靜婷 《藍與黑》插曲 何日君再來 劉雪庵 劉雪庵 《藍與黑》插曲 n
Ⅱ 難忘《戴手銬的旅客》,42年前上映,如今於洋、邵萬林都已90多歲
【百部經典老電影巡禮(70)——《戴手銬的旅客》】
「送戰友,踏征程,默默無語兩眼淚,耳邊響起駝鈴聲。路漫漫,霧茫茫,革命生涯常分手,一樣分別兩樣情……」
想必大家對這首歌非常熟悉,這是上世紀80年代上映的電影《戴手銬的旅客》主題曲《駝鈴》。這首歌粗獷悲壯,聲情並茂,生動地抒發了真摯的戰友情、同志情和兄弟情,打動過無數人的心。
《戴手銬的旅客》是北京電影製片廠拍攝的一部驚險動作片,由於洋執導並主演,1980年上映。
電影中,於洋飾演的劉傑是一個被打倒的老公安、偵察英雄,這部電影就是講述了偵查英雄劉傑冒著生命危險,克服重重困難,在被誣陷流亡過程中將盜取國家武器機密的特務繩之以法的故事。主人公為了革命為了國家,不顧個人榮辱和生死,在戰友的依依不捨中,踏上了千里追凶的道路……
印質明飾演的魏子恆,是微山市公安局局長、劉傑的老戰友,他接到通緝劉傑的命令後逮捕了他,但當了解了事情的前因後果後,他冒險釋放劉傑,並親自送他踏上征程。
里坡飾演的高原,是某科研單位保衛部部長,當年,他同劉傑、魏子恆、王豐年都是革命的老戰友,但最終被迫害致死。
馬樹超飾演的張強是一位公安偵查員、劉傑的徒弟,被保衛部葛副部長命令與劉傑劃清界限,但他了解劉傑的為人和品行,絕不相信劉傑是罪犯。
趙子岳飾演的王豐年是洛西市公安局局長、劉傑的老戰友,他被打倒、批鬥,卻不願昧著良心揭發老首長高原,想用一死來保持靈魂的潔凈。
蔡明飾演的魏小明,是魏子恆的女兒,一位在雲南邊疆農場插隊的知青。在女扮男裝出來串聯時,在火車上遇到劉傑。小明很同情劉傑,決心幫助他。
邵萬林飾演的蘇哲,表面上是一位保衛幹部,但實際上是一名潛伏多年的特工,他殺死了小黃,卻嫁禍於劉傑。為擺脫劉傑的追蹤,多次動用公共力量欲置劉傑於死地,並伺機偷逃國外。
葛存壯飾演的葛世荃,是某科研單位保衛部副部長,一名地地道道的造反派,是他,下令逮捕劉傑,是他,發出通緝令……
其他演員方面,魏娜飾演小黃、高菊梅飾演王莉、周森冠飾演焚屍老工人、繆以琪飾演駝背老人、金鳳飾演列車員、勞力飾演看守所公安民警等。
在當年,《戴手銬的旅客》曾轟動一時。可以說,這部電影是內地最早的好萊塢式電影之一,好人遭誣陷,壞人逞凶狂,兇狠格鬥,死裡逃生,好萊塢元素比比皆是。更讓人欣慰的是,整部電影即便在黑暗時刻,依然洋溢著對理想的贊美,對善良的歌頌。
不過,歲月如梭,42年過去了,許多老演員已經離世,如印質明、里坡、趙子岳、葛存壯、周森冠等,不過於洋、邵萬林還健在,且都已90多歲。
於洋出生於1930年10月,如今已經92歲了,他是新中國22大電影明星,主演過幾十部經典電影,如《英雄虎膽》《山間鈴響馬幫來》《青春之歌》《生活的浪花》《暴風驟雨》《大浪淘沙》《戴手銬的旅客》等,並執導過《戴手銬的旅客》《大海在呼喚》《萬里征途》《騎士的榮譽》等電影。
邵萬林出生於1931年,他先後是長影、北影演員劇團演員,參演的代表作品如《戴手銬的旅客》《英雄兒女》《艷陽天》《紅雨》《海上明珠》《淚痕》《從奴隸到將軍》等。
借這個機會,感謝所有為《戴手銬的旅客》灑下心血和汗水的演職員們!祝福於洋、邵萬林等老藝術家 健康 長壽!
Ⅲ 光棍苦,光棍光,光棍沒人補衣裳什麼歌
是歌曲光棍苦。
歌手紀軍軍,專輯大馬歌壇最佳姐弟組合。
歌詞如下
光棍苦光棍光,誰給光棍燒熱炕
誰給光棍補衣裳啊補衣裳,光棍好光棍強
光棍自己燒熱炕,光棍自己補衣裳呀補衣裳
光棍苦光棍光,光棍沒人燒茶飯
光棍沒人養兒郎,活著沒人來陪伴
死了沒人上墳哭一場,光棍好光棍強
光棍自己燒茶飯,光棍不愁沒兒郎
今生若有養兒命,麒麟送子必呀成雙
牛子苦偏嘴強,沒有肥田大瓦房
沒有騾馬沒有羊,一輩子光棍打到底
一輩子沒有美嬌娘啊美嬌娘,金鳳苦剋死娘
八字生來就不好,模樣不比人家強
今生休想坐花轎,今生休想配夫郎啊配夫郎
牛子苦偏嘴強,沒有肥田大瓦房
沒有騾馬沒有羊,一輩子光棍打到底
一輩子沒有美嬌娘啊美嬌娘,金鳳苦剋死娘
八字生來就不好,模樣不比人家強
今生休想坐花轎,今生休想配夫郎啊配夫郎
歌手紀軍軍簡介
中國網路紅人,耳畔中國嘉賓,因耳畔中國而走紅網路,在節目中,紀軍軍將一首陝北民歌一對對鴛鴦水上漂演繹到了極致,格外惹人動容,讓人一聽就是有故事的歌聲。
如今為了實現母親想讓自己上電視的遺願勇敢來到耳畔中國的舞台上競唱,最終紀軍軍在400位大眾評審那裡收獲了本場9位選手的最高票374票,盡管未能成功晉級,但他聲情並茂的演繹無疑感動了眾人。
Ⅳ 這個圖片是李翰祥執導的哪部電影
導演作品
五十年代
1953年《金鳳》(與嚴俊合作,在台北舉行的「國語片展映式」上榮獲最佳國語片獎、最佳女主角獎)
1954年《嫦娥》(與姜南、古壽林合作)
1955年《雪裡紅》、《水仙》、《馬路小天使》、《黃花閨女》
1956年《窈窕淑文》、《移花接木》
1957年《春光無限好》、《安用兒》、《丹鳳街》
1958年《貂蟬》(獲第五屆亞洲影展最佳導演獎、最佳女主角獎等五項大獎)、《全家福》、《給我一個吻》、《殺人的情書》、《妙手回春》
1959年《江山美人》(獲第六屆亞洲影展最佳影片獎、最佳女主角獎等多項大獎)、《兒女英雄傳》、《倩女幽魂》
六十年代
1960年《後門》(獲第七屆亞洲影展最佳故事片獎、最佳女主角獎)
1961年《楊貴妃》(獲第1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室內彩色攝影獎,第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優等劇情片、最佳錄音 鄺護、最佳剪輯 姜興隆 )
1962年《武則天》、《王昭君》
1963年《一毛錢》、《梁山伯與祝英台》(獲第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黃梅調電影從此風靡港台二十年之久,鄧麗君也因演唱插曲《訪英台》獲黃梅調歌曲演唱一等獎)
1964年《七仙女》、《狀元及第》
1965年《西施》(獲第4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
1968年《冬暖》(台灣文藝片經典作品之一)、《四季花開》
1969年《揚子江風雲》(即《一寸山河一寸血》,獲第7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情節片獎、最佳男主角獎、最佳男配角獎)、《富貴花開》《鬼狐外傳》
七十年代
1970年《喜怒哀樂之樂》、《緹縈》(獲第十七屆亞洲影展最佳女主角獎、第9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古裝片獎)、《八十七神仙壁》
1971年《騙術奇譚》
1972年《騙術大觀》、《只愛鴛鴦不羨仙》、《大軍閥》(獲第19屆亞洲影展描寫人物最成功喜劇片獎)、《風月奇譚》
1973年《牛鬼蛇神》、《騙術奇中奇》、《北地胭脂》、《風流韻事》、《一樂也》
1974年《金瓶雙艷》、《聲色犬馬》、《丑聞》
1975年《港澳傳奇》、《傾國傾城》(獲獎影片)、《捉姦趣事》
1976年《瀛台泣血》、《洞房艷史》、《拈花惹草》、《騙財騙色》
1977年《風花雪月》、《乾隆下江南》、《金玉良緣紅樓夢》(獲第15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劇情片美術設計獎)、《佛跳牆》
1978年《乾隆下揚州》、《子曰食色性也》
1979年《銷魂玉》、《軍閥趣史》、《鬼叫春》
八十年代
1980年《乾隆與三姑娘》
1981年《徐老虎與白寡婦》
1982年《武松》、《三十年細說從頭》、《乾隆皇君臣鬥智》
1983年《火燒圓明園》與《垂簾聽政》(獲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優秀影片特別獎,香港演員梁家輝因主演咸豐皇帝榮獲第3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
1984年《火龍》(著名女演員潘虹因飾演李淑賢獲香港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
1986年《八旗子弟》
1988年《一代妖後》(即《西太後》)
1989年《金瓶風月》、《敦煌夜譚》
九十年代
1993年《金瓶梅》、《情人的情人》、《少女潘金蓮》
1996年《火燒阿房宮》(四十集電視連續劇)[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