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電影《師父》主題曲,片尾曲,插曲叫什麼名字
電影《師父》的推廣主題曲是梁博演唱的《四季》,這首歌也是這部電影的插曲和片尾曲。《四季》是梁博演唱的歌曲,由梁博詞曲創作。收錄於梁博2015年11月2日發行的專輯《迷藏》。歌詞如下:
微風吹你面容,吹不散你眉頭
百花開萬物蘇,你都最先感觸
我知道你不想,變得如此敏感
太明白太清楚,人生的過往
雨水落你身上,也落在他肩膀
滋潤了那泥土,也滋潤你的傷
秋天到灑金黃,你也想再收獲
卻害怕又一次,被大雪埋葬
無論你在何方,無論你的模樣
無論你多放任,無論你多堅強
當季節再循環,讓你不得不忘
任季節再循環,依然還會想
(1)電影師傅的所有插曲擴展閱讀
電影《師父》幕後製作
1、拍攝期繁重的武打戲份,常讓廖凡傷痕累累。膝蓋、肩膀多處受傷,其手指多次被兵器砍傷,左手險些骨裂。面對受傷,廖凡總是先顧拍攝,往往是等到拍攝結束後,才去處理傷勢。
2、該片在烈日炎炎的高溫天氣下拍攝,主創們要身著厚重的長衫、西服、盔甲等戲服,手拿重量級兵器「耍功夫」,每場戲下來都會汗流浹背。
3、該片是宋洋與導演徐浩峰合作的第三部武俠片。宋洋並不會功夫,為了拍攝該片被導演送去泰安的一所武術學校專門習武。
2. 《雄獅少年》插曲有哪些
《雄獅少年》中的插曲有《雄獅少年》、《阿娟》、《如風的單車》、《木棉花》、《破碎的獅頭》、《咸魚強》、《星空下的吶喊》、《紙飛機(Fly Away)》、《師父的守護》、《買獅頭》、《比劃比劃》、《怎樣才能有奇跡》、《打工少年》、《天台獅舞》、《強仔咸魚獅隊》、《雄獅要戰斗到底》、《板凳陣 采地青》、《雄獅歸來》、《最後一躍》。
【(2)電影師傅的所有插曲擴展閱讀】:
該片講述了留守少年阿娟和好友阿貓、阿狗在退役獅王咸魚強的培訓下參加舞獅比賽,經過重重磨礪,從病貓變成雄獅的成長故事。
創作背景
2019年8月,《雄獅少年》開始立項。當時導演孫海鵬沒有劇本,只有三個關鍵詞:舞獅、少年和熱血。他曾想過可以製作體育題材的故事,但籃球、足球等諸如此類的影片已有不少,再去嘗試便會淪為普通。而舞獅自帶煙火氣,在廣州有著較好的傳承。孫海鵬認為舞獅的造型非常好看,視覺效果會很有沖擊力。獅鼓一敲,獅頭舞動,會有種熱血的感覺。並且如果用真人拍攝就不能做太誇張的動作。
劇本設計
2019年9月底,電影劇本第一稿完成,確定了基本故事,之後幾經修改,至2021年8月正式完成觀眾如今看到的最終劇本。孫海鵬認為少年成長題材的劇情基本是一個套路,《雄獅少年》也不例外,如果想要鑽研出故事套路需要時間和運氣。所以孫海鵬希望讓故事變得簡單,然後在其中加進豐富的情緒,比如少年成長的疑惑,他們的喜怒哀樂,還有師父咸魚強和他妻子的中年人情感。盡量在故事框架里去填充多個面向的感情。
角色設計
創作團隊為主角阿娟設計了三個模型。初始的「衰仔」造型,無論是長頭發、瘦削的身材還是弓背,都是為了體現人物「低到塵埃里」的特性。第二個模型是阿娟練了一段時間舞獅後,剃了平頭,盡管臉沒怎麼變,但是身體已經「悄悄」長了,背也挺起來了。而第三個模型則是徹底「換了個頭」。身體的肌肉長出來了,臉部輪廓變得更硬朗,眉毛也改平整了一些,氣質上和原來完全不一樣了。
製作過程
為了在影片中還原真實、有生活氣息的氛圍與環境,主創團隊的采風持續了一整年時間。片中的木棉花一開始是在街邊拍攝來進行製作,但在製作過程中,達不到想要的效果。於是,主創團隊將特效總監連人帶電腦、桌椅一起帶到路邊,找到一顆木棉樹,連續工作了兩天,才呈現出電影中的木棉花。
3. 電影黃飛鴻幾部中的所有插曲音樂。
黃飛鴻系列電影歌曲】
01、男兒當自強獅王爭霸之大合唱 (《黃飛鴻之三獅王爭霸》主題曲) 02、男兒當自強 (主題音樂) 03、旱天雷 (佛山茶館)04、這般可喜娘曾罕見 (梁寬初遇十三姨) 05、誰憐流落江湖上 (嚴師父落魄廣東) 06、晚來一陣風兼雨 (寶芝林夜思) 07、子夜歌 (西餐廳談判)08、途窮反遭俗眼白 (落難英雄)
09、西風緊(金山迷夢) 10、男兒當自強 (成龍主唱)(《黃飛鴻之二男兒當自強》主題曲) 11、劫火不能焚 (夜襲寶芝林) 12、試拂鐵衣如雪色 (黃飛鴻戲棚顯身手) 13、短衣射虎氣難平 (山坡決斗) 14、欲將血淚寄山河 (黃飛鴻監牢被困) 15、知君憐我重肝膽 (梁寬勇救十三姨) 16、英姿颯爽猶酣戰 (武狀元血戰嚴師父) 17、傲氣傲笑萬重浪
拓展資料:
影視形象
黃飛鴻傳人林世榮的徒子徒孫,不少人成為電影中人,其中較為人熟悉的有武術指導劉家良,其父劉湛便是林世榮之弟子。
1950年代至1960年代香港便已拍攝了接近八十套以黃飛鴻為題材的電影。當中黃飛鴻一角,除了兩套為白玉堂,俱由關德興擔當;而反派幾乎全部由石堅演出。故港人常稱關德興為「黃師傅」之後成龍、劉家輝亦有演過少年時期的黃飛鴻。
199李連傑扮演黃飛鴻1年徐克拍攝李連傑版黃飛鴻電影非常成功。之後徐克與李連傑繼續合作,拍攝續集《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黃飛鴻之獅王爭霸》《黃飛鴻之西域雄獅》。1993年徐克又與趙文卓合作,拍攝《黃飛鴻之王者之風》,1994年拍攝《黃飛鴻之龍城殲霸》。1993年李連傑亦與王晶導演合作拍攝《黃飛鴻之鐵雞斗蜈蚣》。另外徐克還監制《少年黃飛鴻之鐵猴子》。
以黃飛鴻為主題拍攝的電影已經超過百部,形成黃飛鴻系列影視,「黃飛鴻」三字之所以在華人世界廣為人知,主要因為這些影劇,但其中劇情多為虛構
4. 電影《師父》結局是什麼
電影《師父》的結局是:廖凡扮演的師父陳識在天津武館的爭斗中雖然取勝,但最終選擇離開了天津,而由宋佳扮演的師娘趙國卉也隨他而去。
在電影的結尾部分,經歷了一連串激烈的武館比武後,陳識成功地為他的武館贏得了名聲,同時也為自己在天津武術界樹立了一席之地。然而,在勝利的喜悅尚未消散之際,陳識卻意識到這場爭斗背後的殘酷和無情,以及自己在其中扮演的角色。他開始反思自己的行為,是否真的符合他所追求的武道精神。
與此同時,趙國卉也看到了陳識在這場爭斗中的變化和掙扎。她深知陳識是一個驕傲而執著的人,但他的內心也充滿了矛盾和掙扎。她選擇在這個時候站在陳識的身邊,支持他的決定,無論他選擇留下還是離開。
最終,陳識決定離開天津,這個曾經讓他充滿鬥志和希望的地方。他意識到,雖然他在這里取得了勝利,但這場爭斗也讓他失去了許多珍貴的東西,包括他的初心和對武道的純粹追求。趙國卉沒有猶豫,跟隨陳識一同離去,他們的身影在冬日的陽光下逐漸遠去,留下了一段關於武道、愛情和人生抉擇的傳奇故事。
這樣的結局既體現了電影對於傳統武術文化的深刻探討,也展現了人性在復雜環境中的掙扎與抉擇。它讓觀眾在欣賞精彩打鬥場面的同時,也能思考更深層次的問題,如人生的意義、愛情的力量以及個人追求與社會現實之間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