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新中國的第一部是
橋
東北電影製片廠(後更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49年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拍出了新中國第一部故事片《橋》。
《橋》誕生於新中國成立前夕,由於它是由我黨建立的電影製片廠攝制的,因此可以說是新中國出品的第一部長故事片。
導演:王濱主演:王家乙 呂班 江浩 陳強劇情簡介:
1947年冬,東北某鐵路工廠為支援解放戰爭,接受了搶修松花江鐵橋的任務。開始,總工程師看不到群眾的力量,對完成任務持懷疑態度。有的工人群眾也存在僱傭思想。在這種情況下,廠長主動深入工區,深入群眾,啟發動員大家為修復大橋出謀獻策,集中了大家的智慧和力量。為製造修復鐵橋需要的橋座和鉚釘,他們先修復了煉鋼爐;第一次煉鋼失敗受挫,工人梁日升又想出了用耐火磚代替白雲石的辦法,並獲成功。此後,工人們也克服一系列困難,造出了橋座和鉚釘。為按時完成修復鐵橋的任務,鐵路工廠的工人們群策群力,響應上級號召,投身修橋工作,終於在松花江解凍之前,將大橋修復。 《橋》是東北電影製片廠攝制的第一部長故事片。也是新中國電影的奠基之作。它在中國電影史上佔有不尋常的位置,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片的首創意義在於第一次在銀幕上正面描寫了中國工人階級為締造新中國而進行的勞動和斗爭,塑造了新中國主人公的嶄新形象。劇中人物梁日升和老侯頭大公無私、勇於創造,具有新時代工人階級的特點。該片藝術上追求在平易中見真實、於樸素中顯親切的創作風格。刻畫人物、表現生活多用白描式的手法。
⑵ 求歷史上各種第一!越全越好!
中國現存最大的古建築群:故宮
中國最大的城市廣場:天安門廣場
中國現存海拔最高的宮殿:布達拉宮
中國現存的建於懸崖絕壁上最早的木結構建築群:懸空寺
中國現存最早保存最好的石拱橋:趙州橋
最高的山脈:喜馬拉雅山
最大的圖書館:北京圖書館
最長的河:長江,長6300公里
最早的軍事著作:《孫子兵法》
最大的佛像:四川樂山大佛,高71米
最早的詩歌集:《詩經》
中國最高的木建築:山西應縣木塔
中國保存最完整、氣勢最雄偉的帝王陵寢:唐乾陵
中國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阿爾金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中國最大的城市:重慶市
中國最長的地下河:坎兒井
中國人口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含省份,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河南省
中國人口最少的省級行政單位:西藏
中國面積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中國面積最小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中國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級行政單位:澳門特別行政區
國界線最長的省級行政單位:內蒙古自治區
中國土地面積最大的縣:新疆若羌縣(面積20多萬平方公里)
中國人均壽命最長的城市:上海市
中國最大的山城:重慶
最北的村莊:漠河
最早設置的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
我國人均水資源最多的省級行政單位:西藏自治區,人均水量約為175078立方米
我國人均水資源最少的省級行政單位:天津市,人均水量約為200立方米
我國煤炭資源最豐富的省份:山西省
我國樟腦產量最高的地區:台灣
中國海岸線最曲折的省級行政單位:福建省
我國最大的漁場:舟山漁場
我國的最東端:黑龍江省的黑龍江與烏蘇里江主航道中心線的相交處(135°E)
我國的最南端:南海的南沙群島中的曾母暗沙(4°N附近)
我國的最西端:新疆帕米爾高原(73°E)
我國的最北端:黑龍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龍江主航道中心線上(53°N)
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珞巴族(據2000年我國人口普查統計的數據,珞巴族大約有3000人。據80年代初國家民委編寫的出版物,珞巴族數量已超過30萬,根據人口自然增長情況,目前總人口約60萬。其中處於我國實際控制區內僅有2300餘人,其餘處在印占區無法詳細統計,故近年來也有珞巴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的錯誤說法。)
我國人口最多的少數民族:壯族(約有1600萬人)
我國(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杭州灣跨海大橋(全長36公里,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舉世矚目的杭州灣跨海大橋於2008年5月1日試運營通車)
中國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中國運動員: 劉長春(參加1932年洛杉磯奧運會)
中國第一個獲得奧運會金牌的中國運動員: 許海峰( 1984年4月11日, 在第23屆奧運會上,許海峰獲得男子手槍60發慢射冠軍,成為本屆奧運會首枚金牌得主)
中國第一次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 1960年5月25日, 王富洲、貢布和屈銀華3人從北坡勝利登上珠峰.
中國最早在南極留下足跡的人:宋耀如(宋氏三姊妹之父)
中國第一個赴南極考察的中國人: 董兆乾(1980年1月,董兆乾參加澳大利亞南極考察隊,首赴南極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