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四大名妓
自古美人如名將 不許人間見白頭-------綠珠
數千年的漫長歷史,一直是男性為中心的宗法社會,婦女始終處於等而下之的地位,不知有多少女性被默默吞筮了青春乃至生命。綠珠,這位廣西博白孕育出的鍾天地之靈氣的奇葩,卻如一道耀眼的閃電,在短暫的一生發出奪目的光華,她的肉體的代價雖值到珍珠三斛,然而她的精神的價值卻誰也無法估量。最終的墜樓而死,已超越了為石崇守節的意義,而是向不公開的命運發出最強烈的抗爭,千載而下,芳名不朽,不知贏得了人們多少的歌頌!
傾城名花 薄命紅顏 錢塘名妓------蘇小小
蘇小小,南齊錢塘名妓,能歌善舞,公藝傾絕當時,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與阮朗相遇,一見鍾情,結為伴侶。不幸被阮郁始亂終棄,後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一代薄命紅 顏,終於含恨夭折風流,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 蘇小小的生可謂古典唯美主義的絕唱。她年方十八,偶遇風寒,賈姨娘勸她自重,她卻已為自己富貴榮華享盡,無可留戀,不再進葯,芳年逝世,獨留春香芳影於人間。難怪後世文人詠之不絕。清初詩人袁牧更以與蘇小小同為鄉親為榮,刻一印「錢塘蘇小是鄉親」。
蕙心蘭質 旖旎才情 巴蜀女詩人-----薛濤
薛濤,字洪度,生於代宗大歷五年(770年),卒於文宗太和六年(832年)。她人品風流,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又能吟詠書寫,當時城裡的浮浪子弟爭相和她交遊,以博得她的歡心為榮。 鍾靈毓秀的巴山蜀水,孕育了薛濤這位流芳千古的風流才媛。她花容朋貌,才華絕世,名重一時,。歷事劍南川西十鎮帥幕府,並製造出芳名百世的「薛濤箋」。然而到了後世封建文人那裡,她卻蒙受了「輕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薛濤之詩恰如其人,質朴如白衣處子婷婷獨立毫無俗態,表白其胸襟,盪盪然如一泓清水。
才貌雙全 傳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師師
極富傳奇色彩的名妓李師師幼年不幸,父母雙亡,以至淪落風塵。她美艷絕倫,才華出眾,善詞曲,工歌唱,在京師汴梁高張艷幟,名動京華,連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趙佶也忍不住一親芳澤,著名詞人周邦彥躲在床底譜就新詞《少年游》,描繪師師與徽宗的一段風流韻事,成為後世詞壇佳話;她又一身正氣,敢愛敢恨,有「紅妝季布」之稱,梁山首領宋江潛入她家,為她寫下了壯詞《念奴嬌·天南地北》,至今為人傳頌。
在經歷了不盡的風流韻事之後,李師師這個撩動人心的痴情女,最終的結局卻眾說紛陳,飄游不定。。。
才情斗八高 膽識過須眉 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
柳如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雲佳麗中的一朵奇葩。她天生麗質,一適周道登,再愛宋徵輿,三適陳子龍,最終與錢謙益白頭偕老,敢愛敢恨,視封建禮法如無物;豪邁不讓須眉,忠心為國,明亡時力勸丈夫殉節,自己投水以殉國;膽識過人,伉儷情深,為救夫君願以身代死。錢謙益作詩贊頌:從行赴難有賢妻!才華橫溢,秦淮名妓中堪稱第一,詩文雄健渾達,神奇妙曠,脫盡紅粉閨氣......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傳奇!
這位風塵女俠氣節錚錚,足以令無數須眉汗顏,如出污泥之白蓮,為世間留下不盡清芳。
沖冠一怒為紅顏 爭得娥眉匹馬還------陳圓圓
明清鼎革,風雲變幻。剛愎自用的崇禎、趨炎附勢的田弘遇、反復無常的吳三桂、驕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劉宗敏、陰險狡詐的牛金星,專權好色的多爾袞......這些權重一時,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男人分為三方,書寫了一段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歷史。然而,一位亂世佳人突然出現於這一舞台上,頓時成為這個男人世界的焦點,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使歷史法碼失去了平衡,讓這些男人,不失時機、不惜代價地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於是風雲突變,改變了他們自己的歸宿,更改了中國的歷史。
陳圓圓,這位秦淮河畔的絕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傾;帝星殞落,霸王為僧,當世梟雄,為之搏命;生靈塗炭,傾國傾城......
空谷幽蘭 艷冠群芳 傳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紅顏。晚明之際,這里誕生了一位名揚江南、技壓群芳的才女——董小宛。她與才子冒襄,珠連壁合的佳話,隨著《梅影庵憶語》而流芳百世。更衍移了她進宮為董鄂妃,順治皇帝三千寵愛集一身的動人傳說。
董小宛出生煙花,閱盡人間的悲歡冷暖,但卻有著超然脫俗的清秀與靈氣,她聰慧絕倫,才藝超群,引得無數才子佳人驚奇贊嘆。她重情有義,度盡劫波,終得與如意郎君,長相廝守;她氣節凜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業。雖然年僅二十八歲即花名凋零,然「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傳 奇一生。
亂世名姬 柔腸俠骨-----李香君
李香君體態嬌小玲瓏,膚色瑩白如玉,綽號「香扇墜」,在秦淮八艷中,她沒有顧橫波、陳圓圓那樣的艷麗嫵媚,也沒有柳如是、馬湘蘭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贏了最高聲譽。 她忠於愛情,矢志為侯方城守貞;忠肝義膽超越男兒,在魏逆權臣阮大鋮面前公然唱出「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寧不教須眉愧煞。其凜然正氣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改寫!
傾倒西東方的清末名妓------賽金花
寒金花名噪大江南北,更傾倒西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她一生姻緣分分合合,極富傳奇色彩,由妖冶風流的妓女,到狀元郎之妾,欽派公差夫人,又淪為青樓名妓,可謂幾度沉浮。
國家危難之秋,八國聯軍打進北京,燒殺淫掠,賽金花憑著自己高超的手腕,用美色服聯軍主帥瓦德西,以己之力拯救斯民,譽滿京華,達到一生輝煌的頂點。然而天妒紅顏,在閱盡人間冷暖之後,嘆別苦影,孤守餘生。
不信美人終薄命 自古俠女出英雄 民國俠妓------小鳳仙
小鳳仙因與護國運動名將蔡鍔的傳奇經歷而名載史冊。她天生麗質,性情孤傲,不公世道使她淪落風塵,在北京八大胡同高張艷幟,成為南幫翹楚。結識革命黨人蔡鍔是小鳳仙一生命動的轉折點。深明大義,俠骨柔情的她與蔡鍔將軍情投意合,互為知音,而小鳳仙幫助蔡將軍歷盡艱險,逃脫虎口,更成為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一代俠妓的芳名自此長存。
2. 歷史名妓李師師,容貌過人深得帝王喜愛,可為何最後慘死結局悲慘
一、身世悲慘。李師師從出生起母親就死了,年幼的李師師只能跟著父親生活。可父親畢竟是男子,自然不是太細心,年幼的李師師是被父親用豆漿養活的。可是在李師師四歲的時候父親也去世了,師師徹底成為了孤兒。
不過趙佶雖然十分喜歡李師師,可是他自己也實權不足,並沒有打算將師師接進宮中。李師師也不過是他愛的女人中的一個,好不容易遇見了一個權勢滔天的人,這個一國之君也沒辦法給師師幸福,李師師的人生確實是挺悲慘的。李師師晚年的時候年老色衰,此時愛慕她的人都走了,她身邊也沒有親人陪伴,因此十分孤獨。當時時局也比較動盪,靖康之難發生時,李師師輾轉南渡後決定嫁人,於是最後嫁給了一個商人,鬱郁寡歡地度過了自己的一生。
3. 何晴「演遍」四大名著,為何在愛情上磕磕絆絆
80年代末中國古都按名著掀起了翻拍熱,多個版本四大名著翻拍或殺青都在火熱進行。導演的上崗,角色的再分配在當時也是非常熱門的一個話題,更有許多人對此炒作話題,緋聞的噱頭也是層出不窮,在老版本的四大名著當中,主要的表演者都已經在後續的時候成為了標桿人物,可以說在這個時期裡面也是捧紅了很多的影視演員。
說到第三者,其實對於第三者的定義本身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因為“第三者”這個詞也是在一夫一妻制所衍生出來的,在這種三角關系當中,誰都有過錯,並沒有所謂的“無辜受害者”,說破大天,不過都是命運齒輪之下的可憐人,不知道大家是怎樣看待的呢?
4. 內地第一古典美女,與劉威相戀5年卻愛上許亞軍,今55歲過得怎樣
說到何晴,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她是唯一一個演邊央視播放的四大名著的女星。也因戲,何晴成為了四大名著的「美女代言人」,被稱為是「內地第一古典美女」。
現在何晴已經慢慢淡出了大熒幕,過著自己的生活。也希望她能夠生活幸福。
5. 中國四大名妓都有誰
四大名妓之:柳如是柳如是,本姓楊,初名雲,一名影憐,又名愛。後改姓柳,名隱雯,字如是。後又改名為隱,號河東君,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雲佳麗中的一朵奇葩。她天生麗質,書畫雙絕、美艷絕倫,無數風流才子以一睹紅顏為幸,然而她氣格孤傲,心懷天下,多情重義,非一般青樓女子可比。幼即聰慧好學,但由於家貧,從小就被掠賣到吳江為婢,妙齡時墜入章台,易名柳隱,在亂世風塵中往來於江浙金陵之間。由於她美艷絕代,才幹過人,遂成秦淮名姬。她留下了不少值得傳頌的軼事佳話和頗有文採的詩稿《湖上草》、《戊寅卓》與尺牘。 柳如是曾與南明復社領袖張縛、陳子龍友愛,與陳情投意合,但陳在抗清起義中不幸戰敗而逝世。柳氏擇婿請求很高,許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誼階段。最後於崇禎十四年她20餘歲時,嫁給了年過半百的東林領袖、文名頗著的大官僚錢謙益。錢氏娶柳後,為她在虞山蓋了壯觀華麗的「絳雲樓」和「紅豆館」,金屋藏嬌。柳氏後生有一女。 然而柳如是「人生的幅」絕不僅限於男女之事,嘆賞她是反清復明的義士。清兵到來之時,她勸錢謙益自盡殉明,謙益不從,她亦自盡未遂。後來她和錢謙益一起參與鄭成功等人的復明運動,她傾盡珠寶,助餉義軍;以自家為地下聯絡點,為義軍傳送密信;義軍起事前夕,她親赴舟山慰問……反清復明在柳如是這里,體現的是其對漢文化的堅執與痴情。 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傳奇!這位風塵女俠氣節錚錚,足以令無數須眉汗顏,如出污泥之白蓮,為世間留下不盡清芳。她一生體驗充盈,終以一束白練了卻了四十七歲的英年。有歌詞說:「好花俏麗不常開。」傷哉斯言,空留下我們這些後世的塵俗中人,在此強作解人,謬托知己而已。 生平明末清初名妓,生於1618年,本名楊愛,一說楊朝,楊影憐。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精彩,頗負申明.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活.柳如是愛戀過江南正義人士宋徵輿、陳子龍,但是,情場履受挫折,極不如意.後嫁予東林領袖錢謙益,是常熟馳名才子。早在明末已馳名文壇,家中府第連雲,肥田千頃,奴婢過百,財力雄厚。因被指控納賄舞弊,革職在家已十二年。當時,錢已六十歲,早年也是功名事業心極重之人,滿懷匡濟澄清雄心壯志,只是宦途坎坷,迭遭大挫,才變得低沉頹放,終日在秦樓楚館中廝混,成果得了個「東林浪子」的外號。崇禎十七年初,李自成農民軍顛覆明朝統治。[1] 這場事變,倒是折騰出錢謙益幾分血性來,積極參與到反清復明奮斗中去,家中資產幾乎用盡。錢謙益85歲因貧病交加逝世於家中,時柳如是不足五十歲,錢謙益的喪事由她一手操辦。但錢謙益屍骨未寒,族人就眼紅他的良田美宅,更欺負柳如是是個女流,就結伙聚眾鬧起事來。原配陳氏等失寵多年,早對柳如是恨之入骨,每日堵門叫罵不絕,千兩銀子散光了,眾人還是喧集如故。柳如是氣得發抖,在安排好錢謙益的後事和懲辦鬧事一班人的計策後,懸梁自盡,這一年,柳如是49歲。一代風流,玉殞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 編輯本段四大名妓之:蘇小小蘇小小家先世曾為東晉官,流浪到錢塘後靠祖產經營,成了當地較為殷實的商人,她的父母只有她這么個女兒,十分寵愛,因她長的嬌小,所以叫小小。蘇小小十五歲時,父母謝世,於是變賣家產,帶著乳母賈姨移居到城西的西冷橋畔。 她們住在松柏林中的小樓里,每日靠積蓄生活,盡情享受於山水之間。因她玲瓏秀美,氣韻非常,在她的車後總有許多風流倜儻的少年。沒有父母的管束,蘇小小也樂得和文人雅士們來往,常在她的小樓里以詩會友,她的門前總是車來車往,蘇小小成了錢塘一帶著名的詩妓。 有一天蘇小小在遊玩之時碰到了一位俊美的公子――阮郁。兩人一見傾心,阮郁到蘇小小家訪問,受到美人的禮遇,晚上便同榻而眠。蘇小小從此與阮郁形影不離,每日共同遊山玩水。可是阮郁的父親聽說他在錢塘整日與妓混在一起,非常賭氣,把他逼回了建業。蘇小小整日企盼,卻不見情人回來,終於病倒了。 幸好她還不是太逝世心眼的人,一些可心的高雅公子進屋來,陪蘇小小聊天,她漸漸恢復了車馬盈門的往日生活。 當時的上江視察使孟浪因公事來到錢塘,身為官員不好登蘇小小之門,於是派人請她來府中,沒想到蘇小小架子很大,催了幾次方來,孟浪決定難為她一下,於是指著庭外一株梅花讓她做詩,蘇小小從容不迫地信口吟出:梅花雖傲骨,怎敢敵春寒?若更分紅白,還須青眼看!孟浪贊佩不已。 佳人薄命,蘇小小在第二年春天因病而逝。這時鮑仁已金榜題名,出任滑州刺史,赴任時順道經過蘇小小家,卻趕上她的葬禮,鮑仁撫棺大哭,在她墓前立碑曰:錢塘蘇小小之墓。 雖然蘇小小結交都不是什麼轉變歷史的大好漢、或者皇親國戚。但她卻是史書上記載的第一名妓女。而且其初戀情人是歷史著名的放盪文人阮郁。所以她的名妓資格當之無愧。 編輯本段四大名妓之:李師師 李師師是開封人,本姓王,父母雙亡,被一李姓歌妓收養,改姓李,人稱李師師。長大後不但亭亭玉立,艷若桃李,且歌喉婉轉,在諸教坊中獨領風騷。崇寧、大觀間,正值豆蔻年華的李師師已名噪當時的都城開封。她不僅是一名俏麗、仁慈、多情,而且是一名民族意識強烈,深明大義的奇女子,她美艷絕倫,才幹出眾,善詞曲,工歌頌,在京師汴梁高張艷幟,名動京華,連天子之尊的宋徽宗趙佶也忍不住一親芳澤,馳名詞人周邦彥躲在床底譜就新詞《少年游》,刻畫師師與徽宗的一段風流韻事,成為後世詞壇佳話;她又一身正氣,敢愛敢恨,有「紅妝季布」之稱,梁山首領宋江潛入她家,為她寫下了壯詞《念奴嬌·天南地北》,至今為人傳頌李師師是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妓,她慷慨有快名,號為「飛將軍」。 宋徽宗本是獵艷好手,李師師很快便成了他的獵物,於是金屋藏嬌,香溫玉軟,二人極盡繾綣。盡管後宮佳麗三千,粉黛如雲,但宋徽宗視之皆如糞土。《大宋宣和遺事》說李師師曾被冊封為李明妃、瀛國夫人,國學大師王國維則說李師師從未進過宮廷。 惋惜樂極生悲,好景不長,《李師師外傳》記載:「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冬,金人牧馬南寇,四郊多壘,邊圉孔棘,李師師慷慨解囊,將宋徽宗前後所賜金錢悉數捐入官府,以助軍餉,並棄家為女道士。金兵破汴(即開封),主帥撻懶知師師花容月貌,便指名索要,欲獻給金太宗。師師「乃脫金簪自刺其喉,不逝世,折而吞之,乃逝世。」一代名媛就此香銷玉殞。被囚在五國城(今黑龍江省依蘭縣)的宋徽宗得知消息,不禁涕泣不已。 對她一生的所做所為,有這樣一首詩作了高度的概括:芳跡依稀記汴梁,當年韻事久傳揚;紫宮有道通香窟,紅粉多情戀上皇。孰料胡兒驅鐵馬,竟教佳麗逝世紅羊;靖康奇恥誰為雪,黃河滔滔萬古殤。 編輯本段四大名妓之:陳圓圓 陳圓圓原姓邢,名沅,字圓圓,又字畹芳,幼從養母陳氏,故改姓陳。她殊色秀容,花明雪艷,能歌善舞,陳圓圓本為崑山歌妓,曾寓居過秦淮,由於她色藝超群,更與重大歷史事件相系,所以清人便將她列入了「秦淮八艷」之中,並說她是「前朝金陵倡家女」。她艷壓江南的「聲甲天下之聲,色甲天下之色」的崑腔名角。她的聲悠悠盪漾著醉人的魔力,所者無不嘆道「餘音繞梁,三百不絕;她的美是那樣的舒適、秀淡,渾身高低,抖落著與青春的氣味;她的才時刻都反襯出男人們的冒昧無知,理性與聰慧畜於她無懈可擊的判定與反響能力。 崇禎末年,李自成的農民起義軍威震朝廷,崇禎帝日夜不安。外戚嘉定伯周奎欲給帝尋求絕色美女,以舒解皇帝的憂慮之心,遂遺田妃的哥哥田畹下江南覓艷。田畹尋得陳圓圓後,被其姿色醉迷,遂私下占為己有。陳圓圓其實是個外交能手。為了報恩,讓田畹送自己獻媚皇帝,之後為報平安,又去諂諛吳三桂。到李自成兵敗,圓圓尚能完身回到吳三桂身邊,她周旋於三大歷史人物之間,手段何等機靈。 後來吳三桂在雲南頒布獨立,康熙帝出兵雲南,1681年冬昆明城破,吳三桂逝世後,陳圓圓亦自沉於寺外蓮花池,逝世後葬於池側。直至清末,寺中還藏有陳圓圓小影二幀,池畔留有石刻詩。
6. 一代名伎李師師到底有什麼魔力,讓文壇大佬們為她爭風吃醋
關於李師師的美貌很多詩人都曾寫詩贊美過。
其實關於李師師的結局,民間還有江南終老等傳說,仔細搜羅版本不下十種。而金營之中「吞金而亡」版,是我們文化最為推崇和接受的一種,亡國陰影籠罩之下,我們文化中,連嬌弱的婦女也能大義凜然、慷慨赴義,這等風骨,才是我們民族文化得以血脈延續的重要因素。或許在北宋年間,自柳永與張師師起,「師師」便已經是美人的代稱,而李師師則把「師師」一詞推向了巔峰,從此成為一個「美學」文化符號。
7. 古代十大青樓名女子
中國古代十大青樓女子
用「紅顏未老恩先斷」這句話來形容那些才情、品行、忠貞不遜任何良家女子的青樓女子再貼切不過。即使那些被世人傳頌的女子,那些被帝王將相爭奪的女子,她們的命運也難逃這句傷感的句子。
第一名 巾幗英雄 須眉比之竟折腰--梁紅玉
梁紅玉,宋代楚州(今淮安)北辰坊人,生於宋徽宗崇寧元年,父親行伍出身,後征方臘戰敗獲罪被殺,紅玉由此淪為京口營妓。
她精通翰墨,又生有神力,能挽強弓,在京口宴會上認識卓爾不群的名將韓世忠,兩人惺惺相惜,隨成眷屬。北宋滅亡後,金軍繼續南下,在京口與韓世忠的部隊遭遇。
梁紅玉英姿颯爽,紅妝披掛,揮動金山戰鼓,以少於敵軍十倍的兵力大敗金兀術,並圍困金兵於黃天盪達四十八天之久,由此名震華夏,威揚夷狄。
後來韓世忠、岳飛、劉俊三路北伐,梁紅玉隨率一女兵隊伍,屢敗金人、屢立奇功。而「巾幗不讓須眉」這句話也由此而起。
縱觀中國歷史,真正能讓須眉折腰的女子,無非花木蘭、武則天、粱紅玉而已,昭君、貂禪走的是「曲線」救國的道路,根本與前三者不可比擬,而歷史上有無花木蘭其人,還待考證。
一位風塵女子,能在歷史上取得如此輝煌的地位和成就,以「武妓」迥然不同於其它九位文妓的經歷。
這樣一位不輸須眉、為國為民且有勇有謀膽識過人的「俠之大者」,如若她甘為第二,那誰可堪當第一?
第二名 傾城名花 薄命紅顏 錢塘名妓--蘇小小
蘇小小出身於錢塘一戶殷實人家,她家先世曾在東晉朝廷為官,晉亡後舉家流落到錢塘。蘇家利用隨身攜帶的金銀珠寶為本錢,在錢塘作買賣。到了蘇小小父母這一代,已成為當地的富商。蘇小小是父母的獨生女兒,所以自小被視為掌上明珠,因長得玲瓏嬌小,就取名小小。
蘇家雖是商賈之家,但沿襲了祖上香書遺風,聰明靈慧的蘇小小深受薰染,自小能書善詩,文才橫溢。可惜好景不長,她十幾歲時家道中落,蘇小小,最終淪為南齊錢塘名妓。
她能歌善舞,公藝傾絕當時,然而造化弄人,在西泠與阮朗相遇,一見鍾情,結為伴侶。不幸被阮郁始亂終棄,後小小又累遭官府中人欺辱。
她年方十八,偶遇風寒,賈姨娘勸她自重,她卻自覺無可留戀,不再進葯,芳年逝世,獨留春香芳影於人間。一代薄命紅顏,終於含恨夭折風流,用生命唱出了一曲凄美的哀歌。
難怪後世文人詠之不絕。清初詩人袁牧更以與蘇小小同為鄉親為榮,刻一印「錢塘蘇小是鄉親」。
蘇小小的生可謂古典唯美主義的絕唱,她結交的既不是帝王將相,也不是什麼英雄名士,死後卻為歷代文人墨客,或以詩詞憑吊,或以文章作傳,有著濃烈的蘇小小情結。
在中國的艷史上留下了千古不摧的芳名,所以把她排在第二位,應不為過。
第三名 空谷幽蘭 艷冠群芳 傳奇才女--董小宛
自古江南多才俊,秀水青山育紅顏。晚明之際,這里誕生了一位名揚江南、技壓群芳的才女——董小宛。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金陵人(今江蘇南京)。名白,號青蓮,別號青蓮女史,名與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生於南曲青樓之中,天資巧慧,容貌娟妍,能歌善舞,琴棋書畫莫不知曉,詩詞文賦樣樣精通,喜歡旅遊,醉心於山水之樂。
董小宛出生煙花,閱盡人間的悲歡冷暖,但卻有著超然脫俗的清秀與靈氣,她聰慧絕倫,才藝超群,引得無數才子佳人驚奇贊嘆。
董小宛善刺綉,工曲藝,被稱為「針神曲聖」,還位列中國古代十大名廚之一,著名的如皋「董糖」即由她親手創制,精美菜餚「董肉」也屬於她的發明專利。董小宛有「古往今來第一妾」的美譽,著有《奩艷》一書傳世。
她重情有義,度盡劫波,終得與如意郎君,長相廝守;她氣節凜然,助夫胥奔走民族大業。雖然年僅二十八歲即花名凋零,然「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傳奇一生。 董氏如此多才多藝,屈居第三,猶為可惜。
不過也有版本說,此董小婉就是被洪承疇獻給順治為妃的董鄂妃。她是被皇太後賜死,導致順治轉而消極厭世,竟去五台山出家為僧的第一女主角。
如若果真如此,她的確未與如意郎君私守而是後被賜予順治帝,那我覺得她的排名就不會屈居第三了。因為如若這樣,那麼她就是又一改變歷史的女子,在加上她自身的才藝及經歷,當越於蘇小小之前才可。
不管實情如何,對於董小婉我一直為其可惜也尤為欣賞。
第四名 才貌雙全 傳奇一生 北宋名妓--李師師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三歲時父親把她寄名佛寺,老僧為她摩頂,她突然大哭。老僧人認為她很象佛門弟子,因為大家管佛門弟子叫「師」,所以她就被叫做李師師。過了一年,父親因罪死在獄中。她又鄰居撫養長大,漸漸出落得花容月貌,皮膚白皙,被經營妓院為業的李媼將她收養,教她琴棋書畫、歌舞侍人。一時間李師師成為汴京名妓,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最後連宋徽宗也聞其名而想一親芳澤。 高俅、楊戩自然慫恿宋徽宗,並信誓旦旦地保證不會走漏消息。
一見到李師師,宋徽宗就覺得這些年簡直是白活了。李師師不卑不亢、溫婉靈秀的氣質使宋徽宗如在夢中。李師師與高俅早就相識,見位高權重的高大人竟然對這位陌生的客人畢恭畢敬,心下疑惑,但可以確定這也是得罪不得的達官顯貴,於是殷勤侍奉。
第二天天還沒亮,宋徽宗急忙穿好衣服,與高俅楊戩趕回去上朝。從此宋徽宗對後宮佳麗視若無睹,隔三差五就以體察民情為由,出宮來李師師這里尋歡作樂,有時還叫著大學士王黼同去。李師師漸漸也知道了他的真實身份,萬歲爺駕臨,怎敢不百般奉承!如今的李師師可非往日可比,身份雖然仍是名妓,卻也「名花有主」,有權勢的王公貴族也只能望「師」興嘆。
可是偏有武功員外郎賈奕以前與李師師交情深厚,一日偶遇李師師,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後不免醋意大發,寫了一首諷刺宋徽宗的詞:閑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似仙;暗想聖情琿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一夜說盟言。滿掬沉檀噴瑞煙,報道早朝歸去晚回鑾,留下鮫綃當宿錢。宋徽宗聽說後大怒,差點殺了他,最後還是貶到瓊州做了個參軍。
其實在所有的客人中,李師師最中意的是大才子周邦彥。有一次宋徽宗生病,周邦彥趁著這個空兒前來看望李師師。二人正在敘闊之際,忽報聖駕前來,周邦彥躲避不及,藏在床下。宋徽宗送給李師師一個新鮮的橙子,聊了一會兒就要回宮,李師師假意挽留道:「現已三更,馬滑霜濃,龍體要緊。」而宋徽宗正因為身體沒全好,才不敢留宿,急急走了。
周邦彥酸溜溜地添了一首詞:並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指破新橙。錦幃初溫,獸香不斷,相對坐調箏。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豈知宋徽宗痊癒後來李師師這里宴飲,李師師一時忘情把這首詞唱了出來。宋徽宗問是誰做的,李師師隨口說出是周邦彥,話一出口就後悔莫及。宋徽宗立刻明白那天周邦彥也一定在屋內。臉色驟變,過了幾天找借口把周邦彥貶出汴京。
李師師為其送行,並將他譜的一首《蘭陵王》唱給宋徽宗聽:柳蔭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讖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桑條過千尺,閑尋舊蹤跡,又酒趁哀弦,燈映離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剪,風快半篙波暖,回頭迢遞便數驛,望人在天北凄側。恨堆積,漸別浦縈回,津堠岑寂。斜陽冉冉春無極,記月榭攜手,露橋聞笛,沈思前事似夢里,淚暗滴。宋徽宗也覺得太過嚴厲了,就又把周邦彥招了回來。
宋徽宗玩物喪志,對邊境上的危機滿不在乎,終於在靖康之難成了俘虜。金軍本想連李師師一起俘虜,但沒有成功。宋朝南渡後,李師師的下落不明,有人說她捐出家產抗金,自己遁入空門。有人說她被金軍掠走,吞金自殺。也有人說她隨便嫁了個商人,後來在錢塘江淹死了。
這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女子,雖然沒有梁紅玉衛國為民的作為,沒有蘇小小的人氣,沒有董小婉的哀怨,但她的才情卻與她們不相上下。再加上她與皇室的淵源,屈居第四尢為可惜。
第五名 才情斗八高膽識過須眉秦淮八艷之首--柳如是
柳如是,生於1618年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如雲佳麗中的一朵奇葩,秦淮八艷之一,浙江嘉興人。本名楊愛,楊影憐,後改姓柳,名隱,又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蕪,因讀辛棄疾詞: 「我見青山多嫵媚,料青山見我應如是」,故自號如是,後又稱「河東君」、「蘼蕪君」。
她十歲那年因家庭窘迫被賣入娼寮。娼門賣俏所必備之技藝,便是她人生的第一章,因天資聰慧,容貌俏麗,詩文丹青出色,頗負聲名.柳如是雖為妓女,卻非常憎惡賣笑生涯。
她,一適周道登,再愛宋徵輿,三適陳子龍,最終與錢謙益白頭偕老,敢愛敢恨,視封建禮法如無物;豪邁不讓須眉,忠心為國,明亡時力勸丈夫殉節,自己投水以殉國;膽識過人,伉儷情深,為救夫君願以身代死。
一代風流,玉殞香消,錢謙益和柳如是分葬與常熟虞山故宅的拂水山莊,兩墓相距約二十米,錢謙益的墓碑上寫「東澗老人之墓」,柳如是墓前石碑上書「河東君之墓」。錢、柳二墓自康熙三年歸葬,至今已三百三十多年,今保存完好。錢謙益在世之時曾作詩贊頌:從行赴難有賢妻!
她才華橫溢,秦淮名妓中堪稱第一,詩文雄健渾達,神奇妙曠,脫盡紅粉閨氣·····柳如是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傳奇!
這位風塵女俠氣節錚錚,足以令無數須眉汗顏,如出污泥之白蓮,為世間留下不盡清芳。
第六名 沖冠一怒為紅顏爭得娥眉匹馬還--陳圓圓
明清鼎革,風雲變幻。剛愎自用的崇禎、趨炎附勢的田弘遇、反復無常的吳三桂、驕傲自大的李自成、粗俗狂妄的劉宗敏、陰險狡詐的牛金星,專權好色的多爾袞。。。。
這些權重一時,註定要被載入史冊的男人分為三方,書寫了一段錯綜復雜,驚心動魄的歷史。然而,一位亂世佳人突然出現於這一舞台上,頓時成為這個男人世界的焦點,起到了所有男人起不到的作用,使歷史法碼失去了平衡,讓這些男人,不失時機、不惜代價地改變了自己的行為,於是風雲突變,改變了他們自己的歸宿,更改了中國的歷史。
陳圓圓,這位秦淮河畔的絕代佳人,竟引江山易色,地覆天傾;帝星殞落,霸王為僧,當世梟雄,為之搏命;生靈塗炭,傾國傾城。。。。
這是大多版本對陳圓圓的評說,可我個人比較同意「陳氏因帝王而聲名鵲起,亦因帝王而才情泯滅,歷史有陳亦如是,歷史無陳復如是。」這種說法。
也對很多為陳圓圓平反的說辭比較欣賞。畢竟那樣動盪的年代不是一個女子可以改變的,她所起的僅僅是「推波助瀾」的作用吧!就像「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一樣。我認為貂蟬之於呂布和董卓,只是一個借口,因為兩個強者在同一個平台只能留一個,而古代那些美女所起的作用僅僅是一個合適的理由罷了。況且還有版本說吳三桂本就是清朝一史官的舅舅。。這里也不探討真假了。。。。而我把陳圓圓排在第六位也不負於她「傾國傾城」的紅顏吧。
第七名 紅箋才女不長傳奇唯一的一朵--薛濤
薛濤,唐代女詩人。字洪度,一作宏度。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出生於成都。薛濤姿容美艷,性敏慧,8歲能詩,洞曉音律,多才藝,聲名傾動一時。
後家道中落,16歲墮入樂籍,開始在歡樂場上侍酒賦詩、彈唱娛客,被稱為「詩伎」。在唐朝,歌舞坊很多。一個弱女子,歌舞坊的日子是不是一種煎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花開不同賞,花落不同悲。
劍南節度使韋皋鎮蜀,惜薛濤之才,准備奏請朝廷,讓薛濤擔任校書郎官職,後雖未付諸現實,但「女校書」之名已不脛而走,遂成為成都著名營伎。
欲問相思處,花開花落時」,歌兒就在耳邊溫柔地飄。 薛濤亦被世人稱為「掃眉才子」,後退隱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創紅色小八行紙「薛濤箋」。其書法筆力峻激,無一點胭脂氣;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有《錦江集》5卷,今佚。《全唐詩》錄存其詩1卷。
然而到了後世封建文人那裡,她卻蒙受了「輕薄桃花逐水流」的不白之辱。
「玉箸垂朝鏡,春風知不知?」薛濤之詩恰如其人,質朴如白衣處子婷婷獨立毫無俗態,表白其胸襟,盪盪然如一泓清水。 對於我個人來說,欣賞薛濤之才情尤甚,屈居陳圓圓之後很是可惜。
第八名 詩畫雙絕--馬湘蘭
馬湘蘭,明末清初秦淮八艷之一,金陵(今南京)人。名守貞,字湘蘭,小字玄兒,又字月嬌,人稱「四娘」。
她秉性靈秀,能詩善畫,尤擅畫蘭竹,故號「湘蘭」。她的蘭花圖和蘭花詩堪稱一絕,是當時文人雅士爭相收藏的寵物。曾撰有《湘蘭子集》詩二卷。另有傳奇劇本《三生傳》,今佚。
她的繪畫在國外一直被視為珍品,現在北京故宮的書畫精品中也收藏著馬氏的蘭花冊頁。
做為一個青樓女子,馬湘蘭與當朝書香大雅,一代名士王稚登有著三十多年的生死戀情,她寫給王稚登的書信都收藏在《歷代名媛書簡》中。在王70大壽時,馬氏集資買船載歌妓數十人,前往蘇州置酒祝壽,「宴飲累月,歌舞達旦」,歸後一病不起,最後強撐沐浴以禮佛端坐而逝,年57歲。
馬湘蘭「姿首如常」而能名冠當時,流芳後世,成為名噪青史的「秦淮八艷」之一,其才情可見一斑。
我個人對馬湘蘭本人並無太多了解,可能現在的時代對於她的傳頌比較少,大概與她與皇家無任何牽連有關吧。不過她即與皇室及名人都不太多牽連卻能被諸多書集記載,可見其才情不是一般。排在第八位應不為過。
第九名 亂世名姬柔腸俠骨--李香君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樓里的紅姑娘,媚香樓在秦淮河畔屬於那種比較高級的妓樓,這種妓樓里的姑娘多是賣藝陪笑不賣身,李香君便是這種典型。
李香君體態嬌小玲瓏,膚色瑩白如玉,綽號「香扇墜」,在秦淮八艷中,她沒有陳圓圓那樣的艷麗嫵媚,也沒有柳如是、馬湘蘭那樣超群的詩畫才情,但傳劇《桃花扇》一出,「借離合之情,寫興亡之感,」香君忠貞剛烈之名,幾乎舉世皆知,在秦淮群芳中贏了最高聲譽。
她忠於愛情,矢志為侯方城守貞;忠肝義膽超越男兒,在魏逆權臣阮大鋮面前公然唱出「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寧不教須眉愧煞。其凜然正氣如寒冬傲梅,足以令杜牧的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由此改寫!
雖然她不像梁紅玉那樣有勇有謀,巾幗不讓須眉,但我個人對她的「凜然正氣」很是敬佩。雖然她並不是為國為民,但單憑她敢在權臣魏的面前公然唱出那一句「於兒義子從新用,絕不了魏家種」。她就堪當十大名妓之一。
第十名 傾倒西東方的清末名妓--賽金花
寒金花名噪大江南北,更傾倒西方,是晚清大名鼎鼎的人物。她一生姻緣分分合合,極富傳奇色彩,由妖冶風流的妓女,到狀元郎之妾,欽派公差夫人,又淪為青樓名妓,可謂幾度沉浮。
賽金花的魅力在於:當與賽金花同時代的慈禧高坐廟堂讓她的大臣們白天跪倒她的三寸小腳跟前時,賽金花卻接著側卧暖床讓這幫人晚上繼續拜倒在她的石榴裙下。 連李鴻章這個國家「上樑」都難以倖免,其它那些衙門里的「下樑」們就可想而知了。什麼封疆大史德曉峰對賽金花是一見「重」情,什麼戶部尚書立山以千兩紋銀買與賽金花「來日方長」等等。
然而,賽金花最重要的一位情人卻是與她的首任丈夫兼狀元公洪鈞出使歐洲四國的時候認識的德國駐俄陸軍中尉瓦德西。若干年後,時任聯軍司令的瓦德西率領八國聯軍攻進北京城時,賽金花以舊情人的身份力促瓦德西整飭紀律,制止士兵淫亂搶掠,大量保全北京城百姓們的生命財產,並使北京城的治安保持了良好的狀態。以致於有詩雲:「九城芳譽騰人口,萬民爭傳賽金花。」 另外,賽金花對當時和議的達成,八國聯軍退出北京城一事出力尤多。以致於成了:朝局之轉變,民生之利鈍,不在袞袞諸公之手,而系在一妓女手中。真是千古之未有、世界之奇談。
賽金花一生中嫁過三人:先嫁同冶年間狀元公洪鈞,後嫁滬寧鐵路總稽查曹瑞忠,最後嫁的是民國政府參議員的魏斯靈。魏斯靈死後,為魏家所逐,閉門寡居,嘆別苦影,孤守餘生。凄苦度日十五年余。
死後,家鄉人集資了其後事。 這真是:"救生靈於塗炭,救國家如沉淪,不得已色相犧牲,其功可歌,其德可頌;乏負廓之田園,乏立錐之廬舍,到如此窮愁病死,無兒來哭,無女來啼。"
賽金花詳細事跡也可參見《孽海花》、《彩雲曲》等書。
雖然我很欣賞那樣犧牲自己的色相去幫助男人去做事情的女子,但博大的中國,就算在古代,這樣的女子也該舉不勝舉。雖然也可算救國救民,但多數還是為那一個自己依靠的男子。而賽金花能被我排於榜上,確與傳言中她的美貌有關。
附一:一代畫魂深谷幽蘭藝壇奇葩—潘玉良
這一位「美」的富有者,她的人生道路是艱難而又曲折的:孤兒——雛妓——妾——藝術追求者——中國最高學府的教授——世界藝壇的著名藝術家!這就是她漫漫一生的經歷。與潘贊化的相遇相戀是原名張玉良一生的轉折點,而與劉海粟的相相知則是潘玉良事業的啟明星。世事變遷,一代畫魂潘玉良最終沒有回到她的祖國。
1977年,60歲未到的潘玉良在法國巴黎的醫院中停止了呼吸, 安眠於城外的一座墓地,在她宏偉的黑色墓碑上刻著一行用中文鐫刻的碑文:世界藝術家潘玉良之墓!
附二: 不信美人終薄命自古俠女出英雄民國俠妓--小鳳仙
小鳳仙生於貧苦家庭,根紅苗正,對封建社會資本主義有天生的階級仇、民族恨,為了實現山青青,水碧碧崇高的革命理想,忍辱負重,投身於妓女行業,為什麼,一輩子,在鄉下當農婦,能幹出一番革命事業嗎?不能!周恩來、鄧小平此時在國外尋求革命真理,老毛也走出了韶山沖,到北京大學,當了個圖書管理員,奮不顧身在楊校長之女兒身上撒播革命火種。小鳳仙此時也隨革命滾滾洪流,來到了北京,在作為紅燈區的八大胡同陝西巷「雲吉班」妓院掛牌上崗。
八大胡同在當時可謂譽滿京華,盡管是紅燈區,但政府高官雲集,妓女跟高官,而且是現任的高官關系十分密切。洪憲帝制時,「娼妓請願團」與「六君子請願團」赫然同列,便是例證。
小鳳仙為什麼要進京當妓女,是因為一輩子在家當農村婦女,是見不到的什麼大人物的,只有在做了妓女之後才能見到,小鳳仙在掛牌上崗後,就見到雲南都督蔡鍔將軍,這下好了,人生難得一知已,千古知音最難覓,彈琴吹簫,小鳳仙欣喜若狂找到真正的革命對象了。
蔡鍔戰後赴日本就醫,不治逝世。「九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憐他憂患餘生,萍水相逢成一夢:十八載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小鳳仙靜坐船頭,憤撥瑤琴,思念知音。「山青青,水碧碧,高山流水韻依依,一聲聲,如頌如歌如贊禮,贊的是將軍拔劍南天,我願作長風繞戰旗」。小鳳仙如泣如訴如悲啼,投湖自盡。
http://q.sohu.com/forum/20/topic/4305436
想知道她們的更多生平之事 請上 網路 互動網路 維基網路!
8. 哪位演員是唯一全部出演過央視版中國四大名著的呢
何晴是唯一出演過老版四大名著影視劇的女演員,堪稱「內地第一古典美女」。
9. 《水滸傳》中李師師的扮演者是誰
《水滸傳》中李師師的扮演者是何晴。
李師師是《水滸》第一美女,雖然是青樓女子,但毫無風塵之感,反而端莊典雅,明辨是非,讓人好感倍增。扮演者何晴是內地著名的古典美人,也是唯一一個演過四大名著的女星。
當年,楊潔導演苦苦尋找「三仙姑靈吉菩薩」一角的演員,但始終沒有收獲,後來在火車站偶然看到了何晴,頓時眼前一亮,可是沒等上去搭話,何晴就不見了。就在楊潔遺憾不已的時候,何晴在火車上遇到六小齡童,兩人正好是昆劇院同事,就又把她介紹給了楊潔。
何晴由此出演了《西遊記》。因為容貌不俗,又被謝鐵驪導演邀請參加《紅樓夢》,飾演秦可卿一角,由此徹底爆紅。
1991年,何晴主演了一代名妓《李師師》,然後被瓊瑤看中,成了內地第一個瓊女郎,接著又在《三國演義》中飾演「小喬」。
《水滸傳》中李師師的扮演者何晴人物評價
何晴以靚麗清秀的古典美和溫柔恬靜的氣質,出色地塑造了許多或賢淑可人顧盼生姿,或紅顏多揣楚楚可人的銀幕經典形象。
她是唯一演遍中國古代四大名著的女演員,成為名副其實的四大名著美女代言人,堪稱「內地第一古典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