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平台 > 大躍進年代電影電視

大躍進年代電影電視

發布時間:2022-07-08 01:30:34

① 求描寫中國50年代到90年代的老電影 。謝謝了,大神幫忙啊

第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1年)《巴山夜雨》、《廬山戀》 第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2年)《鄰居》、《被愛情遺忘的角落》 第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3年)《城南舊事》、《孔雀公主》 第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4年)《鄉音》、《十六號病房》 第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5年)《黃山來的姑娘》 第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6年)《黑炮事件》、《絕響》 第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7年)《孫中山》、《山林中頭一個女人》 第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8年)《紅高粱》、《人鬼情》 第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89年)《歡樂英雄》、《陰陽界》 第10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0年):《庭院深深》、《哦,香雪》 第11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1年):《騎士風雲》、《假女真情》 第12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2年):《心香》、《過年》 第1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3年):《三毛從軍記》、《楊貴妃》 第14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4年):《無人喝彩》、《都市情話》 第15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5年):《征服者》 第16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6年):《人約黃昏》 第1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7年):《宋氏三姐妹》、《離開雷鋒的日子》 第1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8年):《半生緣》、《沒事偷著樂》 第1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1999年):《荊軻刺秦王》

② 改革開放前後電視的變化

簡單的說是:從黑白到彩色、從模擬到數字、從球面到平面。 具體情況見下: 我國彩電業起步於70年代中期,至今已經歷了三個歷史時期,即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初期的的導入期,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期的成長期,心臟90年代中後期的成熟期。 我國第一台黑白電視機誕生在1958年。在大躍進熱潮中,天津712廠彩國產電子管心臟一部分當時蘇聯的元器件生產出了北京牌14英寸黑白電視機。當時我國電視機研製技術與日本基本處在同一起跑線。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台彩色電視機在同一地點誕生,從此拉開了中國彩電生產。但由於受當時經濟條件的限制,心臟政治形勢的影響,70年代我國彩電定的發展緩慢,降彩電顯像管等關鍵部件仍需要進口外,生產規模,產量,性能,質量等方面與同期已進入高速發展的日本相比,差距明顯拉大。 70年代未、80年代初我國彩電事業乘改革開放的東風,在自力更生基礎上,遵循以市場換技術的指導方針,與國外合作,彩世界先進技術和設備來發展自己的民族彩電工業。 1978年,國家批准引進第一條彩電生產線,定點在原上海電視機廠即現在的上廣電集團。982年10月份竣工投產,接著我國彩電工業擺脫了自行摸索的階段,縮短了與國外彩電技術的差距。不久,國內第一個彩管廠咸陽彩虹廠成立。這期間我國彩電業迅速升溫,並很快形成規模,全國引進大大小小彩電生產線100多條,並涌現也熊貓、金星、牡丹、飛躍等一大批國產品牌。 1985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663萬台,超過了美國,僅次於日本,成為世界第二的電視機生產大國。這期間國產品牌無論是技術還是規模都有了長跑的進步,僅長虹的產量就已達到單班日產1500但是由於我國電視機市場受結構、價格、消費能力等條件的限制,電視機普及率還很低,城鄉每百戶擁有電視機量分別只有1702台和0。8台。 到1987年,我國電視機產量已達1934萬台,超過了日本,成為世界最大的電視機生產國。 80年代後期,國產彩電品牌囿於技術、品種、功能、質量、價格等諸多因素的局限,難以滿足國內日益教務長的市場需求,於是外國彩電企業憑借其技術優勢品牌優勢,匯報會時機地搶灘中國彩電市場,造成國產品牌發展和產品銷售執著趨弱。 為了沖破洋品牌沖斥中國彩電市場的局面,1989年8月9日,四川老軍工企業長虹決定,長虹彩電在全國范圍全面降價,每台向消費者讓利50元,同時保證國家稅收一分不少。長虹這次彩電降價開創了我國彩電史上價格戰的先河,50天後,國家出台了彩電降價政策。此次長虹第先降價至少產生了兩個劃時代的影響,首先是從此國產彩電擺脫了計劃經濟的陰影,企業真正取得了對自己產品營銷的主動權,為我國彩電業市場化奠定了基礎。此外,正是由於國產品牌不斷通過價格優勢與外國品牌拉開了距離,為彩電最終進入進入尋常百姓家創造了條件。 進入90年代後,我國彩電市場格局動盪,一些誕生於計劃經濟時代的彩電老企業由於競爭能力弱,相繼停產、轉產甚至破產,被無情淘汰,而長虹、康佳、TCL、創維等一批實力雄厚、技術先進、競爭意識強的彩電企業進入大發展時期,成為中國彩電市場的骨幹企業。外國品牌在國產彩電技術飛躍提升和連續的大戰後,市場銷售勢均力敵頭日漸萎縮。 到90年代中期,全國已有彩電企業98家,國產品牌彩電年產量高達3500萬台,從而穩居世界首位並保持至今。與此同時,國產彩電在質量和高新技術含量上的不斷提高為開拓國內市場奠定了基礎,而價格更是具有與外國品牌競爭的優勢。1996年,國產彩電銷售額首次超過進口彩電取得了歷史性的勝利。到1998年,我國彩電業進入成熟期,產量持續位居世界首位,電視機產量達到3513萬台,其中彩電產量2643萬台,彩電產量比1980年增長了822倍。此外與實際產量相比,我國電視機的潛在生產能力更大,據電子部統計截至1997年底,我國電視機生產能力已達6507萬台,其中彩色電視機生產能力4479萬台,有近半數生產能力閑置。我國城鎮居民彩電擁有量已經超過100%,而農村的彩電擁有量也已經達到了32.5%,電視機成為20年來對我國居民生活最具影響力的產品。 當前在品牌經營上,市場格局已基本成型,國產品牌基本可以分為三個組群:第一組群是80年代以熊貓、牡丹、金量等為代表的老品牌,這些品牌現在多進行區域性營銷工作,在消費者心目中不具有相當的知名度。第二組群是長虹、康佳、TCL、創維等當紅品牌憑自己的實力和策略控制著絕大部分市場代份額,其中長虹、康佳、TCL三家企業即佔領37。82%的市場份額。而海爾、樂華、春蘭、萬燕、華寶等近年來利用其品牌優勢進行擴張進入彩電行業而構成了新生品牌的組群。由於彩電是技術成熟品牌,生產難度和開發資金不大,所以這個組群發展很快。 進入90年代後期,我國彩電業無論是生產技術、產銷量、企業管理等已全面進入成熟期,彩電市場已形成綜合性品牌競爭,品牌營銷已成為企業經營影響力的因素,品牌特色、營銷策略的成功預示企業產品的騰飛。企業間比技術、比質量、比價格、比服務、構成家電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彩電市場的品牌效應更加集中,並且出現了主導品牌壟斷市場趨勢。市場銷售不斷地向幾個市場知名度高的名牌集中,而非名牌彩電的市場份額則逐漸萎縮。據對我國大型零售商場彩電銷售情況的調查,1998年市場佔有率前10名的彩電品牌,已佔據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並且可以支撐高於同類慧名牌產品價位,預計今後名優彩電品牌的市場佔有率還會進一步提高,市場集中度還會得到進一步加強。 據國家信息產業部一項統計資料顯示,1998年全國已有3億電視用戶電視機及其帶動的電子元器件等電子產品的產值約佔全國電子信息產品總產值的43%。彩電品種已中早期的黑白進入彩色,由模擬向數字化邁進,顯示器由球面到平面,以至於掌握大屏幕等離子、背投、立體、高清晰度等彩電技術,創新的步伐越走越快,。進入品牌競爭時代的彩電企業的產品已不僅僅單指它的有形商品,還包括它的服務、信譽、品牌、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在新的世紀里,國產彩電品牌的歷史任務是塑出具有"中國籍"的國際名牌,只有當一個品牌國際化時,其品牌形象才會更加穩因,而品牌國際化的關鍵是技術在國際上領先。

③ 求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電視劇

文化大革命時期的電視劇有很多,比如《渴望》、《大校的女兒》、《激情燃燒的歲月》、《與青春有關的日子》、《血色浪漫》、《兇刀》、《月落長江》、《紅顏往事》、《幸福像花兒一樣》、《北風那個吹》等。

一、《渴望》

《北風那個吹》是普通人影視公司出品的電視連續劇。由安建執導,高滿堂編劇,夏雨、閆妮、馬蘇、於恆等聯袂主演。

該劇是高滿堂根據自己年輕時下鄉的真實感受創作,講述七十年代知青的真實生活,以二十多載的命運跨度,以笑淚交融的獨特講述方式,閆妮在劇中扮演了憨厚朴實的大隊長牛鮮花,她愛上了由夏雨飾演的知青帥子,兩人由此開展了一段跨越20年的姐弟情緣。

④ 中國50 60年代的電影有什麼

新中國電影從1949年製作第一部以工人階級作為解放了的主人翁的影片《橋》開始,在很短的時間,拍攝了《白毛女》、《鋼鐵戰士》、《上饒集中營》、《新兒女英雄傳》、《翠崗紅旗》、《我這一輩子》、《腐蝕》等優秀故事片 ,以及新聞紀錄片《百萬雄師過大江》、《紅旗漫卷西風》等。但是,由於在電影創作指導思想方面過分強調電影的政治宣傳作用,造成題材單一的傾向。對《武訓傳》等影片的批判,挫傷了部分創作人員的積極性,導致了創作拘謹、產量下降。1953年,為了改變這種局面,有關領導提出改進領導方法,鼓勵藝術家發揮各自長處,從各方面反映革命的歷史和現實。1956年,毛澤東同志提出了發展社會主義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方針。為了貫徹這一方針,電影局從指導思想、領導、體制等多方面進行改革,取得積極成果,故事片生產由1951年年產10多部逐漸增加到1957年年產40多部,1957年文化部舉辦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一次優秀影片評獎 ,獎勵了1949~1955年攝制的《南征北戰》、《智取華山》、《渡江偵察記》、《雞毛信》、《董存瑞》、《祝福》、《李時珍》、《神筆》(美術片)、《淡水養魚》(科教片)等69部優秀影片。1957年,隨著反右派斗爭的擴大化,對一些影片和藝術家也進行了錯誤的批判。1958年又拍攝了許多報道性宣傳大躍進中某些虛假的「新事物」的影片,又一次干擾了電影的創作。不久,中央逐步糾正了大躍進中「左」的錯誤,周恩來對電影界也提出了注意影片質量的要求,促使中國電影事業在1959年形成一個繁榮時期,拍攝了《林則徐》、《聶耳》、《萬水千山》、《青春之歌》、《林家鋪子》、《老兵新傳》、《五朵金花》等題材風格多樣、在思想與藝術上達到了較高統一的影片。但是不久,在反右傾運動中,電影界又批判所謂的資產階級人性論和人道主義。加之三年自然災害,膠片、器材等嚴重短缺,電影生產又逐步下降。1961年,文化部和中共中央宣傳部重申堅決貫徹雙百方針,糾正了違背藝術規律,對文藝創作進行簡單粗暴的批評干預的「左」的思潮,制定了改善文藝工作和電影工作的一些管理條例。使60年代初期的電影走入正軌,到1965年,形成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後第二個電影創作高潮,生產了《甲午風雲》、《革命家庭》、《紅旗譜》、《舞台姐妹》、《小兵張嘎》、《英雄兒女》、《農奴》、《白求恩大夫》、《早春二月》、《楊門女將》等優秀影片,以及優秀美術片《大鬧天宮》、《小蝌蚪找媽媽》等。與此同時,電影放映單位從1949年的400多個發展到1965年的20363個 。到1965年為止,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共發行1213部長短影片。中國自己的電影工業也已具備相當規模 ,可以生產洗印、錄音、攝影、放映機等各種設備、器材,並基本達到自給。但在1966年爆發了文化大革命,電影界百花凋零,萬馬齊喑

⑤ 盤點那些經典高分的電視劇,每一部都百看不厭,你看過幾部

實際上他是一個相對懷舊的人,當他在家時,他經常喜歡看一些老電影和老電視連續劇。因為這些電視連續劇非常經典,所以我永遠不會對它們感到厭倦。我不知道現在發生了什麼。拍攝不像以前那樣好,您有這種感覺嗎,盤點那些經典高分的電視劇,每一部都百看不厭,你看過幾部?好吧廢話少說,讓我們談談經典電視連續劇。首先第一個是大宅門。這部電視連續劇中的演員也非常有力量。其中的主要參與者都是強大的參與者。

如果您還沒有看過,可以關注它父母愛情不是由郭濤和梅婷主演的電視連續劇。父母愛情這台電視主要講述1980年代的事情,當然這也是我們父母經歷的時代。當然,我們90年代出生的人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些,但是您一定會在看完這部電視連續劇後嘆息,嘆息著當時父母不容易,嘆息他們出生在一個好年齡,一個好的社會和主要的故事是關於一對夫妻的生活。對於孩子們來說,奇特的東西,零碎的東西是一次很棒的經歷。其實,這種平凡的生活是最令人羨慕的生活。如果您還沒有看過可以去看看。

⑥ 李司棋主演的電視劇都有什麼

1970年代
春暉(1971)
煙雨蒙蒙 飾 陸依萍(1973)
啼笑姻緣 飾 沈鳳喜/何麗娜(1974)
小婦人 飾 張愛蘭
小兄妹 (1975)
董小宛 飾 董小宛(1975)
民間傳奇之風塵三俠 飾 紅拂女(1975)
民間傳奇之綉襦記 飾 李亞仙(1976)
書劍恩仇錄 飾 駱冰(1976)
七女性(1976)
世界名著(1976)
幻海奇情(1976)第三輯
白蘭花(1977) (同夏雨一起客串)
大亨 飾 黃梅(1978)
強人 飾 香若楠(1978)
蕭十一郎 飾 沈碧君(1978)
楚留香 飾 柳無眉(1979)
女人三十(1979)
抉擇 飾 韓映雪(1979)
1980年代
歡樂群英 飾 紅玫瑰(1980)
山水有相逢 飾 梅妹(1980)
輪流傳 飾 解文意(1980)
流氓皇帝 飾 易蓉蓉(1981)
無雙譜 飾 鯉魚精/金牡丹/奶娘(1981)
逐個捉 飾 白芙蓉(1981)
神女有心 飾 常念奴(1982)
星塵 飾 姚韻(1982)
射鵰英雄傳之鐵血丹心 飾 包惜弱(1983)
再生緣(1983)
再見十九歲 飾 康妮(1983)
無冕天使 飾 葉亭(1983)
朝九晚五俏佳人(1984)
錯體姻緣(1985)
1990年代及以後
茶煲世家 飾 陸家玲(1990)
香港蛙人 飾 陸笑媚(1990)
朝陽(1990)
卡拉屋企飾 三叔公(1991-1992)
老友鬼鬼(1991)
三喜臨門(1991)
龍的天空(1992)
巨人(1992)
真情 飾 梁潤善(1995-1999)
溏心風暴 飾 凌巧(2007)
溏心風暴之家好月圓 飾 鍾笑荷(荷媽)(2008)
珠光寳氣 飾 康白筱柔(康太太)(2008-2009)
有營煮婦 飾 魯小麗(超媽)(2009)
only only 只有你(2009)
對不起,我愛你(2010)
電視劇(麗的電視)
鑄情 (1977)
電視人 (1977)
電視劇(新傳媒)
2005年《同心圓》 飾 李甜 (新加坡電視劇)
2005年《同心圓II》 飾 李甜 (新加坡電視劇)
電影
1960、1970年代
《四鳳求凰》(1969)
《飛男飛女》(1969)
《學府新潮》(1970)
《小姐不在家》(1970)
《歡樂時光》(1970)
《瓊花仙子》(1970)
《情人再見》(1971)
《最長的約會》(1971)
《重逢》(1971)
《難忘初戀情人》(1972)
《黑名單》(1972)
《吸毒者》(1974)
《唐山猛虎》(1974)
《大鄉里》(1974)
《太平山下》(1974)
《逼虎跳牆》(1974)
《彩宏焦焦》(1975)
《大家樂》(1975)
《下流社會》(1976)
《大鄉里與掃街添》(1976)
《大躍進》(1978)
1990年代及以後
《愛的世界》(1990)
《祝福》(1990)
《新半斤八兩》 (1990)
《群星會》飾 易蓉蓉(1992)合作演員:何婉盈、溫兆倫、夏雨、周星馳劉德華、陳玉蓮、郭富城、吳孟達、劉松仁、鄭少秋、萬梓良、張衛健、朱江、關禮傑
《積奇瑪莉》(1992)
《愛的種子》(1994)
《清官難審》(1994)
《虎度門》 (1996)
《九紋龍的謊言》(1995)
《大丈夫2》(2006)(客串)
《十分鍾情》之依然有夢 (2008)
舞台劇
2000年《今夜真情流露》
2008年《西餅皇後- 留住百味情》
廣播劇
2007年《東京鐵塔:我的母親父親》 廣播劇(香港版)飾演林海峰的母親。
主持節目
1983年:《婦女新姿》
1984年:《K-100》
1990年-1991年:《歡樂今宵》
1992年:《醫生與你》
1993年:《暢談普通話》

⑦ 求描寫中國50年代到90年代的老電影 。

日子、末代皇帝、霸王別姬、阿勇、山楂樹之戀。霸王別姬和末代皇帝雖然不是主要寫那段時期的事,但是對那段時期的文化背景刻畫的很客觀也比較真實。望採納,謝謝。

⑧ 不得不看的歷史片有哪些

歷史片這個話題比較沉重,先推薦幾部輕松一點的歷史影視劇。

這些歷史片都比較沉重,類似的還有《辛德勒的名單》、《南京!南京!》等,哪怕前面三部劇中也有很多讓人義憤填膺的事情發生,但不管如何,這幾部歷史片都不得不看,大到講述了一個歷史時期,小到能看完一個人物的一生。

⑨ 我國第一部電視劇是什麼

我國第一部電視劇是《一口菜餅子》。1958年,中國第一部電視劇《一口菜餅子》在北京電視台播出,中國電視劇發展史的序幕由此拉開。

《一口菜餅子》塑造了一個憶苦思甜承受了生活重壓,為救女兒而省下僅有的一口菜餅子,最後死在飢寒交迫之中的偉大母親的形象。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苦難生活,在那樣一個物質生活非常貧乏的年代裡,選擇這樣的題材作為中國電視劇的開山之作也是為了配合黨中央關於「憶苦思甜」,「節約糧食」的宣傳精神。

(9)大躍進年代電影電視擴展閱讀:

《一口菜餅子》創作速度十分驚人,北京電視台開播一個多月後電視劇就上映了,這在世界電視發展史上也是非常罕見的,當然也別忘了1958年正是 「大躍進」 的火紅年代。

該片拍攝的條件也是十分艱苦。首先編導們要做的事情是根據直播的特點寫出分鏡頭的腳本,刪除了之前演出的獨幕話劇中的過場戲,只留下了重頭戲和首尾兩部分,再將人物的內心獨白作為電視劇的畫外音。這部20分鍾的黑白小片由中央廣播實驗劇團演播。在一間60多平方米的臨時演播廳里搭了一個破爛的窩棚,景前架著三台攝像機。

閱讀全文

與大躍進年代電影電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松原恆大電影城電話 瀏覽:593
在線電影網價格 瀏覽:854
藍精靈電影1插曲 瀏覽:192
免費國產反特老電影大全 瀏覽:664
又免費又好看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48
2018年電影異形男孩 瀏覽:865
三邦車俄羅斯電影 瀏覽:792
2018年都有哪些新電影 瀏覽:685
山西人電影導演 瀏覽:722
哪些電影在抖音上能直播 瀏覽:836
兩個字美國電影學生 瀏覽:217
如何下載51音效電影 瀏覽:517
熱血無賴電影導演 瀏覽:15
第八屆嘉峪關國際短片電影展 瀏覽:182
黨史電影有哪些最新 瀏覽:330
愛情公寓2020大電影 瀏覽:148
關於穿越的電影叫什麼 瀏覽:777
美國最新特工動作電影 瀏覽:100
自貢太平洋電影城九鼎關閉 瀏覽:462
日本婚前電影下載 瀏覽: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