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曾經火爆熒屏的電影《何以為家》,究竟講述的是一個什麼故事呢
《何以為家》是一個特別感人的影片。影片中講述了一個年僅12歲的小男孩,因為他們父母經濟條件不好,要把小男孩的妹妹賣給別人做妻子,小男孩一氣之下帶著自己的妹妹離家出走,在出走時遇到了同樣生活困難的黑人女子,她也有個小寶寶。男孩與女人成為朋友,最後發生了一些事情,男孩將父母告上法庭的故事。
『貳』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帶給了我們什麼
何以為家給大家帶來了生命最真實的一面,而且這個影片也告訴大家任何人都應該珍惜生命,並且尊重生命,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有意義的。這個影片在國內上映的時候收獲了9.0的高分,就可以看到這個影片拍攝的非常的好。影片講述的是一個12歲的男孩,因為自己凄慘的生活控告了自己的父母。他控告父母是因為父母生下了自己,但是卻沒有好好的撫養自己。他經歷了很多次的絕望以及孤獨,在將父母告上法庭的時候,他的內心也很難過。
在妹妹離世之後,鄰居不僅不愧疚悔過,反而說自己的親戚以及繼母也是在這個年紀就嫁為人婦的,而這些人還活得好好的。這句話說出來之後讓很多人都非常的憤怒,他把生命視作無物,也讓人看到了人性的冷漠。所以這個影片讓更多的人看到那些被生活壓垮的人一直都在笑,對人生他們也許崩潰過,但是他們仍然想為自己爭得一片美麗的天空。
『叄』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的評價如何
《何以為家》這部電影的評價非常高。因為這部電影不論是劇情,還是演員的演技和導演的技巧,都是非常棒的。這部劇的故事非常沉重,從一個男孩的視角中,看著父母對自己不聞不問,對待妹妹婚姻的不滿,男孩企圖用自己小小的力量,幫助妹妹逃離不幸的命運,卻因為自己勢單力薄,無法阻擋悲劇的發生。在絕望之後,他離開了原生家庭,獨自前往陌生的城市,與單親母親相識後,過了一段簡單幸福的生活,不料對方被捕,自己只能帶著一個小嬰兒一起討生活。
一、《何以為家》劇情簡介男主人公在法庭上,起訴了自己的父母。這件事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男主出生在一個貧困的家庭,家中除了自己,還有很多個兄弟姐妹,一家人蝸居在小房子里,靠著做非法的生意生活。作為哥哥,他深知妹妹的命運,所以決定保護妹妹,幫助妹妹脫離不幸的生活。無奈的是,他靠著自己的力量無法阻止,只能離開父母,選擇在陌生城市生活。
這部電影評價非常高,上映後獲得了不錯的票房,也被眾多獎項提名,是部非常值得觀看的電影。
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在下方留言一起討論。
『肆』 如何評價電影《何以為家》
《何以為家》是借主角贊恩的經歷來反映生活在Lebanon的難民們生活場景的一部電影。它之所以讓無數觀眾落淚,依靠的是親情層面的內容。但,導演娜丁·拉巴基的意圖和希望表達的遠不止於此。在贊恩被衣索比亞難民拉希爾收留,並幫忙照料拉希爾的兒子約納斯。因為拉希爾被捕,贊恩承擔起父母的責任,照顧約納斯的吃喝拉撒。
Lebanon每1000人中就有164個難民《聖經》里耶穌對於迦百農的預言一語成讖。而贊恩在影片中的經歷,也正像極了耶穌。他一直在對抗難民的命運,甚至犧牲自己拯救他人。到頭來,卻被送進了少管所。
『伍』 如何評價《何以為家》這部電影好看嗎
十二歲的孩子將父母告上法庭,所控訴的是父母給予了自已以生命。電影《何以為家》的故事乍看荒誕至極,但當我真的看完這部電影,卻又會被電影中在赤貧環境里生長的孩子,他悲慘的境遇所動容,會因此陷入耐人尋味的深思,這個世界最為彌足珍貴的羈絆是親情,但並不是每一個能生下孩子的人都有資格成為父母。
電影里孩子對父母在法庭上的控訴則使電影又增添了一個新的維度,當生育不再是一種責任,而只是源於性的本能,這樣的生育是否本生就是一種對生命的褻瀆?其實透過贊恩母親在法庭的辯護,不難發現贊恩的父母並非十惡不赦的歹徒,只能說他們不懂得該如何正確的教育孩子,肩負不起作為父母對子女應盡的責任,愚昧的固有的認知更只是使他們將孩子當成了商品和工具,這種認知的愚昧與一個動盪畸形的社會現狀,二者是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電影由此對社會不公的諷刺,對社會制度不完善的批判也變得更為真實有力。
一個孩子眼中絕望的家與世界,將一幅凋敝混亂的社會百態躍然光影,而這部電影或許無法改變黎巴嫩的現狀,但它卻足以讓每個人審視自己是否是一個或能成為一個合格的父母,能否肩負起一個家的責任。文/夢里詩書
『陸』 怎樣評價電影《何以為家》
電影現在對於我們的作用是越來越大,他可以讓我們想到生活中發生了特別多的事,更重要的是會產生一場又一場的暴動。
我在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就感覺到非常的震驚,因為這里主要想出了我們的家庭在哪裡,我覺得自己住在哪裡哪裡就是屬於自己的家,因為我常年四處漂泊,對於這種感觸是非常的深刻,雖然的話這很不容易被別人所理解。
『柒』 電影《何以為家》主要講述了什麼看完你有什麼想法呢
《何以為家》是一部特別感人的電影。影片講述了一個12歲的男孩因為父母貧窮而帶著妹妹離家出走,因為他的父母想把妹妹賣給別人做妻子。在離家出走的過程中遇到了一樣生活困難的黑人女性,然後她被剛生完孩子的女人收養了。然而,這個女人因入獄不得不拋棄了自己的孩子和這個男孩,因為沒有戶口,經濟實力低下,後來,這個男孩和黑人女性的孩子一起流浪。男孩也和女人成了朋友,在發生了一些事情,這個男孩把他的父母告上了法庭。
贊恩是那麼強壯,勇敢,肩膀瘦弱卻承受著所有的痛苦。但除了痛苦,除了可憐,贊恩心裡還有一個作為哥哥的愛和責任,讓我的感嘆。所以我希望世界是和平的; 沒有戰爭,沒有殺戮,所以我希望每個孩子,能得到家庭的溫暖,能像我一樣快樂地成長。
『捌』 《何以為家》電影的最新觀看評價,描寫出人物性格和形象
影評|《何以為家》:幸福並非理所當然
一個12歲的男孩將生身父母告上法庭,罪名是:他們生下了我!
這是一種怎樣的絕望與悲傷?!
黎巴嫩、法國、美國聯合拍攝的影片《何以為家》,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壓抑的故事。
拋棄與守護
男主角贊恩的父母都是沒有身份的難民,因此而無法找到正常的工作,生活困頓混亂。然而在社會底層掙扎的他們,卻一個又一個地生孩子。孩子們和他們的父母一樣沒有身份,從小擠在破舊、逼仄、雜亂、陰暗的租房中。
《何以為家》的英文原名是《迦百農》。之所以改成現在的名字。竊以為一是因為「迦百農」宗教色彩過於濃烈,二來中國觀眾也多半不了解其含義。而對於素來重視家庭觀念和親情中國人而言,「何以為家」四個字顯然更能打動人心。
不過,英文原名「迦百農」也有一層現在這個譯名未曾承載的含義。
「迦百農」是《聖經》中的一個地名。在加利利海附近,如今已成廢墟。據稱耶穌開始傳道時,即遷居此地。耶穌在自己家鄉拿撒勒不受歡迎,就下到迦百農去,這里是他傳道的一個中心,有不少神跡和重要的事情在這地方發生。
影片以此為名,似乎也有企盼救贖之意?
然而,究竟誰能拯救芸芸眾生於苦難煎熬之中?
願每個人都被溫柔以待!
走出影院,初夏的天氣,陽光明媚,暖暖地灑在身上。眼前的一切,與影片中截然兩個世界。
忽然覺得,我們國家、我們的生活多麼美好,要好好珍惜。
畢竟,幸福並非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