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票房記錄怎麼看
電影的票房紀錄可以在貓眼電影的官方網站進行查看。打開其官方網站以後點擊查看更多票房紀錄,此時即可看到對應的票房紀錄信息了。具體的查看方法如下:
1、在電腦的網路上輸入貓眼,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後點擊進入。
2018年是電影市場看似繁榮的一年,但在票補減少的情況下,很多電影的票房都摻雜著水份。尤其在豆瓣、貓眼等專業電影網站上,更是存在著水軍、團隊操作的痕跡。2018年不乏有一些好看的影片,大概做個評價,哪些值得去影院觀看!
不得不說,隨著觀眾審美水平的不斷提升,對電影的整體水平要求更高了,而不僅僅是請來一批明星大牌就會買賬,個人始終認為,所有的片子都沒什麼商業文藝之分,而只有好看與否,好看才會吸引觀眾進影院去看!
『叄』 中國電影市場,今年才是真實,前幾年都是假象
確實很真實,今年是2018年,到現在不到9月,票房分析如下:
1、票房過30億票房的電影有3部(葯神、紅海、唐人街2),比中國有史以來超30億的電影都多。(2018年以前只有2部)
2、2月份中國電影票房力壓美國,成為世界第一,這是絕無僅有的
3、2018年1-6月(上半年),票房320億!同比增長17.8%。預計2018年票房為650億!
4、2018年,有《紅海行動》、《唐人街探案2》《我不是葯神》《西紅柿首富》4部國產片和一部進口片《復仇者聯盟3》擠入前十。
——其實還有一部《前任3》也是前十,不過其僅僅在前十排行榜上待了1個月,就被《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趕下排行榜。有8部排名前20。
今年電影票房確實是真相,以前都是假的
去年,電影排名前十的最低標準是16.8億(《尋龍訣》),今年(截止8月30日)提升為23.9億!提示了7億!
『肆』 電影票房破多少億才算厲害
當下來說,十幾億票房只能說平常,20多億說不錯,30多億就是高票房,40億之上就是爆片。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發展歷程
2018年12月31日,國家電影局晚發布的數據顯示,當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同比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同比增長5.93%;國產電影總票房為378.97億元,同比增長25.89%,市場佔比為62.15%,比2017年提高了8.31個百分點,市場主體地位更加穩固。
2018年,中國電影繼續保持向上向好的發展態勢,全年共生產電影故事片902部,動畫電影51部,科教電影61部,紀錄電影57部,特種電影11部,總計1082部;全年票房過億元影片82部,其中國產電影44部;全國銀幕總數達到60079塊,其中2018年新增9303塊。
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突破642億元,較2018年同期增長5.4%,其中,中國國產電影總票房411.75億元,同比增長8.65%,市場佔比64.07%;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7.27億。2019年新增銀幕9708塊,全中國銀幕總數達到69787塊。2021年2月份中國電影票房122.65億元,創造了全球單月市場票房紀錄。
截至2021年10月10日15時13分34秒,中國內地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含預售)突破400億元(人民幣,下同),總觀影人次達9.88億,總場次9854.41萬場。
『伍』 電影票房是怎樣統計出來的
電影票房是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的。
電影業中,票房已經成為衡量一部電影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標之一,可以用觀眾人數或門票收入來計算,一般直接用來衡量一部電影的熱播程度。
2016年1月,電影市場管理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電影局出重拳整頓市場秩序,如果影院偷漏瞞報票房,院線要承擔連帶責任,影院放映質量差等問題也會被集中治理。
(5)大連2018年電影票房分析擴展閱讀:
2018年一季度分賬票房189.49億元,同比增加39.96%。截至2018年6月30日,2018年上半年票房取得320.21億元,較2017年上半年票房271.51億元同比增加17.94%,不含服務費票房為299.64億元,同比增加18%。
2018上半年 s』b觀影人次9.01,同比增加15%。其中,國產影片票房為 189.65億元,同比增長 80.1%,占總票房份額的 59.21%,占據市場主體地位。
前6個月中國影市多個數據紀錄均被打破,在檔期方面,元旦、春節、清明、端午四個檔期票房均創造市場新紀錄。
『陸』 中國電影行業現狀分析,是什麼影響了行業
電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產電影軟實力亟待提升
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
暑期過半,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表現可圈可點,除了社會民生題材影片大熱外,某些奇幻工業化大製作題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討,其中顯露出有關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進步與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國產電影票房統計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320億,較去年同期大漲17.8%。6月全國票房最終以35.71億的成績收官,表現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為繼4月後今年第二個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億元來說,環比增長下降17.28%;單月觀影人次為10415萬人,環比下降13.79%;6月電影上映場次897.810萬場,比5月上映場次增加了14.89萬場。
今年僅暑期檔票房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全年總票房有望再創新高。但是,相較於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國電影工業化仍處於成長上升階段,並一度陷入追求電影「重工業化」的誤區,有「大作」無「大獎」、有「大導」無「大師」。
國內外電影質量對比分析
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為票房保證和電影工業化標桿。然而,縱觀近年電影市場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奇幻、動作大片票房遇冷、難以追回成本等現象屢見不鮮。今年暑期檔某些國產大片甚至遭遇換檔、撤檔危機。比如,某部影片聲稱邀請了數十個國家上百位頂級電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時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萬元,口碑、商譽雙失。
反觀國外,日韓電影近年來佳作涌現,離不開電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更依託於對本國文化氣質的細膩呈現;印度「寶萊塢」的電影工業始終立足本土特色,逐漸實現由「量大」到「質優」的提升。國外的經驗再次表明,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電影發展乃至文化進步,不能機械照搬「技術性指標」、迷信「商業化標准」,要結合本國國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好的電影工業體系,依賴於導演、編劇、製片、攝影、美術、特效等各個環節同步成長,還需具備從「造產品」向「創文化」的轉型姿態。所以說,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電影工業化道路,讓中國電影享譽世界,必須常懷技術與藝術並重的精品意識,銘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使命擔當。
『柒』 影視投資發展趨勢如何
進入2019年以來,互聯網愈加頻繁的被院線電影的相關消息刷屏,「流浪地球開啟中國科幻新紀元「、「老師好,小成本電影大回收」、「復聯4票房破38億」、「吳京,首個內地票房破百億演員」、「如果可以這樣愛,收視率破1」等消息接連占據微博熱搜......
從2018年開始,《我不是葯神》、《無名之輩》等好影片層出不窮,單日票房記錄、內地前十榜單等數據在不斷的刷新....中國電影市場增長之快有目共睹,且已經逐步實現了佳片票房雙贏的局面。
再觀今年的電影市場,《流浪地球》等電影迅速靠著好口碑逆襲成王,說明「口碑佳片好票房」這一趨勢正在加強。
以上僅個人觀點 希望可以幫助到你
『捌』 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名
截至2021年11月25日,中國電影票房榜前十名如下:
1、《長津湖》56.95億元
《我和我的祖國》是由陳凱歌擔任總導演,張一白、管虎、薛曉路、徐崢、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的劇情片。
該片講述了新中國成立70年間普通百姓與共和國息息相關的故事,於2019年9月30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玖』 最新電影票房排名是怎樣的
最新的電影票房排名為《哪吒之魔童降世》、《烈火英雄》、《復仇者聯盟》
而且截至8月2日12時許,《哪吒之魔童降世》票房超過《瘋狂動物城》,位列中國影史動畫電影票房第一,且單日票房破2億、3日破7億、5日破10億,上映僅8日。
《哪吒之魔童降世》已經打破了由《瘋狂動物城》保持的動畫電影票房紀錄。
所以,《哪吒》可能是今年國產電影最大的驚喜,它的意義不僅是電影本身,還是對整個國漫行業的強心劑,。
而且從片尾彩蛋來看,《哪吒》只是整個封神系列動畫的開始,姜子牙、妲己、二郎神這些角色,都可能和觀眾見面,如果設想成真,這就會是中國自己的《復仇者聯盟》。
而《哪吒》之於整個系列的意義,就如同《鋼鐵俠》之於《復仇者聯盟》。
多年以前,正是小羅伯特·唐尼主演的《鋼鐵俠》在不被看好的情況下實現票房口碑雙豐收,才讓漫威決心開啟一個超級英雄的宏偉世界。
而現在,《哪吒》的「逆襲」讓人看到了中國動畫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