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春節檔電影票價高引發影院經理回應,電影票票價制定有什麼講究
春節檔電影票價高引發影院經理回應,電影票票價制定有什麼講究?
“電影票太貴了”“看不起電影了”成為今年很多觀眾發聲吐槽的一個普遍現象。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今年春節檔(數據統計為初一至初五)全國平均票價為49.1元,比2019年春節檔平均票價高出4.5元,增幅為10%。其中北上廣深一線城市漲幅明顯,較2019年春節檔一線城市平均票價高出10.5元。
不過,有一點觀眾可以確定的是,等到春節假期結束,電影票也會不再搶手,錯峰觀影能享受到價格優惠。“等大家初七上班後,電影票價肯定會降下來,北京影院的上座率也會恢復到跟全國一樣的75%。”蘇寧影城慈雲寺店店長喬建說。
2. 春節檔總票房破55億,春節你為票房做貢獻了嗎
春節檔總票房破55億,春節我為票房做了貢獻,因為疫情不能夠帶家人出遠門,看電影成為了家裡首先,《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我都看了。
這個春節給之前不一樣,因為疫情我們不能夠出去旅遊,為了不給國家添麻煩,電影成為了我們的首先。春節檔總票房破55億,我為春節票房做了不少貢獻,我們家三個人一起看了兩部電影,《你好,李煥英》和《唐人街探案3》都看了,但是感覺《你還,李煥英》更好看,更能夠引起我們的共鳴,《唐人街探案3》感覺太商業化了,有點水,沒有之前的兩部有吸引力,不太推薦大家去看。
三、春節看電影要注意什麼。
電影院是人群比較密集的地方,雖然國家規定只有50%左右的上座率,但是因為電影院是封閉空間,還是存在很多問題,這個時候一定要戴好口罩,注意防疫,安全比什麼都重要。
3. 影院經理回應春節檔票價偏高,你怎麼看待票價偏高這件事
此次票價定價如此之高有以下原因:
4.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電影依次是
大年初一票房前三的電影依次是《唐人街探案3》、《你好、李煥英》、《刺殺小說家》。
年初一票房冠軍,是陳思誠執導,王寶強、劉昊然等主演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單日票房破10億元,創中國電影史最快過10億元的影片,也是中國影史第81部票房過10億的影片,但豆瓣評分才6.2,創《唐人街探案》系列電影最低分。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二,是賈玲執導,沈騰、賈玲、張小斐、陳赫主演的《你好、李煥英》,票房近3億元,豆瓣評分8.2分,獲得較高口碑。這部電影是賈玲首部自導自演的電影,票房能取得如此之高,是因為觀眾沖著沈騰而走進電影院。截至到2月13日零點時分,《你好、李煥英》已售票房破4億元,預計會成為今年春節檔的票房黑馬。
年初一票房排名第三,是楊冪、雷佳音、董子健、郭京飛主演的《刺殺小說家》,票房達1.38億元,豆瓣評分7.2分。一部票房與口碑都是中規中矩的電影。截至到2月13日零點時分,《刺殺小說家》已售票房達1.75億元。預計該影片最終票房在10億元左右。
(4)2018年春節期間電影院上座率擴展閱讀:
春節檔仍有增長空間
根據1905電影網、電影頻道融媒體中心共同發布的《2021年春節檔電影前瞻報告》,近五年來,春節檔電影票房逐年增長,年復合增速高達34.20%。雖然去年春節檔受疫情影響中斷,但從今年的預售進度、排片情況和觀影需求來看,春節檔仍有很大增長空間。
據證券時報網,春節檔在全年票房佔比重也在穩步上升。2018年首次超越賀歲檔成為節假日觀影第一檔期,全年票房佔比在9%以上。
不過為阻斷疫情傳播,2021年春節檔全國影院上座率限制在75%。嚴控疫情、響應「就地過年」倡議等因素會對今年春節檔電影市場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目前還不得而知。
5. 春節檔電影票為何越來越貴都貴在哪幾個方面了
春節電影票價之所以有較大幅度上漲,分析起來,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首先,春節檔是中國內地影市每年最火爆的電影檔期,春節進影院看電影近些年來成為中國老百姓的“新民俗”,很多平時不看電影的人都把自己每年的電影票錢留在春節消費。
除了院線和影院之外,疫情令各大電影公司和貓眼、淘票票等售票平台日子都不好過,往年的各種票補和促銷費用大幅下降,這些都導致了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水漲船高。
6. 春節哪部電影的票房最高
春節檔共報收票房56.5億,創造歷史紀錄,《唐人街探案2》奪冠,2018年內地影市迎來開門紅!
(本文來自影視生活第一站 時光網)
時光網訊在2018年春節檔,內地影市的各項票房紀錄迎來了一次全面刷新。短短七天內,內地電影市場共報收票房56.5億,大幅刷新去年春節檔創造的33.8億的票房紀錄,增幅達67%。內地影市「無底洞」式的容量再一次令全世界震驚。
《唐人街探案2》以18.89億的成績打破了《美人魚》保持的春節檔單片票房紀錄(14.7億),成為新任春節檔票房總冠軍。
春節七天假期中,除了大年三十當日只報收0.33億票房外,其他六日票房均保持在7億以上。其中,大年初一全國票房高達12.64億,大幅超越去年大年初一創造的8.09億的內地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換算成美元,今年大年初一票房約1.99億,輕松打破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此前紀錄為北美2015年12月18日 《星球大戰7》首映日創下的1.37億美元的成績)。
同時,在這一天,內地影市首次迎來四部影片同日破億,兩部影片同日破3億的盛況。
初一之後,影市熱度並未下降——大年初二票房10.19億、大年初三票房9.33億、大年初四票房8.59億,均高於曾經的影史單日票房紀錄。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至周日(大年初一到初三),內地影市共計產出票房32.16億,約5.07億美元,大幅刷新了北美市場保持的全球單一市場最高周末票房紀錄。
單片方面,今年春節檔共有五部影片實現票房破3億。《唐人街探案2》、《捉妖記2》、《紅海行動》位列三甲。
今年名次下滑明顯的《捉妖記2》和《西遊記女兒國》的口碑並不像去年的《西遊伏妖篇》、《大鬧天竺》爭議那麼大,但今年的觀眾在選擇影片時對口碑的反應更加迅速,影片品質對票房的影響更加明顯,《紅海行動》和《唐人街探案2》的逆襲就是典型例子。
前期成績看預售,後期成績靠實力
今年春節檔的成績雖然驚人,但並非完全意料之外。其實只要稍微關注下幾部大片的預售成績,春節檔的強勢爆發早已露出端倪。
春節前,《唐人街探案2》預售破億,《捉妖記2》預售破3億。超高的預售成績一方面展現了觀眾的熱情與期待;另一方面,也反映了電影的發行、宣傳情況,並直接影響影片首日排片。
《捉妖記2》雖然錯失春節檔票房冠軍,但依然打破多項票房紀錄。例如,《捉妖記2》首日票房5.41億,刷新《戰狼2》保持的國產電影單日票房紀錄(3.98億),刷新《速度與激情8》創下內地影史單片單日票房紀錄(4.87億),並連續打破內地影史單片最快破10億、最快破15億的紀錄。
回頭來看,超高的預售成績為《捉妖記2》幫了大忙。
大年初一,《捉妖記2》排片比接近36%,高居榜首,全國影院排映超13.8萬場,一舉奠定了其強勢地位。一直到大年初四,排片冠軍的位置才被上座率更高的《唐人街探案2》搶走。
反觀一路逆襲的《紅海行動》,由於預售成績不高,首日排名只位居第四。到大年初四排片比終於反超《捉妖記2》時,票房上已落後了7億多,失了先機。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紅海行動》是今年春節檔票房前五名中唯一一部非續集電影,唯一一部非喜劇電影。觀眾前期關注度、期待值都不太高,口碑發酵浪費了不少收割票房的時間。
不過話說又回來,非喜劇、非續集,偏男性向的定位,既是《紅海行動》的劣勢,也是其優勢。這些特質讓該片成為競爭激烈的春節檔最特別的一位。競爭對手們前期熱鬧,觀眾看膩時,《紅海行動》的強勢期才真正到來。
以目前的票房走勢看,《紅海行動》單日票房反超《唐人街探案2》只是時間問題。
值得一提的是,正月十五之前學生黨和部分成年人觀眾仍在休假中,領頭的兩部電影都有沖擊30億的實力,出了春節檔,春節檔大片的票房大戰還將繼續。
7. 《唐探3》因票價虛高備受爭議,電影院又傳來噩耗,發生了什麼
電影《唐探3》以2.2億元的預售價售出後,陳思成在廁所里哭了。陳思成的難度太大了,還是整個電影行業。
這樣,觀眾就會產生為什麼別人買便宜貨和自己買貴的心理差距,總之,進退兩難,騎虎難下。你怎麼看?
8. 春節檔有影院日入百萬元煤老闆怎麼評價
2018年國內電影市場開門紅,春節檔(2月15日至2月21日)期間,電影票房總收入49.18億元,同比增長43.47%。大年初一當日票房收入12.65億元,更是刷新國內單日票房紀錄。
今年春節檔各大片表現不俗,2月16日,《證券日報》記者走進山西省某影城,等候區內人頭攢動,比廟會還熱鬧。該影城的售票員告訴記者,春節期間電影院場場爆滿,觀眾必須提前買票,「如果現在買票,只能買2個小時以後的場次了。」
火爆的場景直接表現在數據上,根據淘票票專業版APP數據統計,截止到2017年2月21日20時,春節檔6天時間里,電影票房累積收入達到49.18億元,與去年同期34.28億元相比,增長了43.47%
按照票房排名來看,春節檔前三名的《唐人街探案2》票房收入18.41億元,《捉妖記2》票房收入16.86億元,《紅海行動》票房收入11.52億元。緊隨其後的《西遊記女兒國》、《熊出沒之變形記》分別收獲6.1億元和4.14億元。
這個結果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最初業內預測,《捉妖記2》最有希望獲春節檔票房冠軍,但從檔期後幾日的票房走勢來看,《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都有逆襲之勢,其中《唐人街探案2》的總票房還反超了《捉妖記2》,歸其原因是口碑在起作用。
「以前一部電影從上映到口碑發酵,大約需要一周的時間,而從2017年開始,口碑發酵的時間明顯變短,現在電影上映當日,就能精確分析出評價趨勢和未來預判了。一方面,體現出中國觀眾選片越來越理性,口碑正在逐漸成為爆款的決定性因素;另一方面,互聯網宣發的助推,加速觀眾明確選擇,同時幫助影院精準分析上座率走勢。」上述分析師進一步表示。
從豆瓣評分來看,截止到2月21日,《捉妖記2》、《唐人街探案2》和《紅海行動》的評分分別為5.2分、7.2分、8.5分。顯而易見,在票房前三名中,《捉妖記2》口碑墊底。
103家公司分食票房盛宴
電影的背後是資本博弈。知名文化科技領域投資人曹海濤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合投成為中國電影主流方向,「一方面,由於優質影片稀缺,所以熱門黑馬備受追崇,一部影片背後往往能有幾十家公司排隊談合作;另一方面,由於當下電影競爭激烈,投入多風險大,所以各大公司傾向於合夥投資,分攤風險」。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2018年整個春節檔期間,共有103家公司參與製片、出品發行環節,其中不乏上市公司。例如,《唐人街探案2》由萬達影視主控,萬達電影也參與其中;《熊出沒之變形記》則由光線傳媒旗下彩條屋主控;而《紅海行動》是博納影業的主打作品,該公司於2017年遞交了IPO申請書;雖然華誼兄弟聯合出品的顧長衛導演作品《遇見你真好》因故改期,但是華誼兄弟旗下公司華影天下還參與了《西遊記之女兒國》的聯合發行工作。可以說,今年春節檔背後的操盤方仍然是傳統的五大民營電影公司(業內統稱「五大」),除了樂視影業外,其餘幾大公司均為春節檔競爭主導力量。
另一方面,曾飽受質疑的互聯網影業公司,開始探索出影視行業的生存空間。《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在總量不斷攀升的背景下,中國影視行業的互聯網基因越發凸顯,除了淘票票和貓眼這樣的「老面孔」外,騰訊影業、企鵝影業、優酷電影、小米影業、五八同城影業、網路等傳統互聯網公司,紛紛成為春節檔影視團隊的一員。
2015年前後,影視行業風頭正勁,互聯網巨頭先後加碼,表態成立影視公司,然而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帶著科技基因的影視公司並未見大的突破,這與IT行業以速度見長的特點形成鮮明對比。而傳統影視公司未來是否將為BAT打工的問題,在業內始終存在爭議。上述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的互聯網影業與傳統影業一度陷入對立的狀態,說白了就是誰也看不上誰。經過過去幾年的摸索,逐漸形成雙方相互支撐的默契狀態。不過,必須強調,當下的關系是建立在互聯網影業仍缺乏專業能力的背景下的,因此雙方和諧共處不會是常態,如果互聯網影業的製作團隊羽翼豐滿,雙方局勢地位可能再度失衡。」
說明做電影能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