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推薦幾部粵語版的電影,愛情的。。。好看的,粵語的
《胭脂扣》《志明與春嬌》《重慶森林》《大話西遊》《花樣年華》等等,王家衛之前拍的都好看
『貳』 請問誰有2015年的粵語電影
雛妓
其實雛妓還是挺好看的,雖然名義上是= =,但是阿Sa演得很不錯,算是轉型成功咯。
『叄』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香港動作片是哪部為什麼
香港動作片是真的太多,而且說真的,經典的香港片不下10部,其中李連傑、甄子丹、成龍、李小龍他們得電影真是實打實的動作,哪裡那麼多替身,那麼多摳圖,都是自己上去直接開打的,所以說他們的動作片都是非常不錯的。
整部電影打鬥的過程真的是好燃,不需要特效,不需要替身,每一拳,每一腳都是那麼實在,讓人真的是眼花繚亂。
當下的那些所謂的動作片真的是要學習學習,不要動不動就是替身,不要只拿那麼高的薪酬而不幹事啊,繼續去追電影了,上世紀的香港電影真的是精品太多。
『肆』 推薦一些好看的粵語電影
日本和韓國旳我推薦:《天使之戀》確實各種場景很美麗,
還有《dear friends》也很好看,
《花與愛麗絲》,這個得感性的人看,
《死神的精確度》,也是棒棒旳哦,
香港旳我推薦:《帆帆嫲嫲》,很好看,都是大牌明星演的,推薦ing
國外嘛我推薦:首推《這個殺手不太冷》,其次就是什麼《反芭比》,《野孩子》又名《千金轉校生》,《時尚女魔頭》,《粉紅豹Ⅰ》,《天使愛美麗》等等
至於電視嘛我就不詳細給你分了:香港旳《隔離七日情》,《珠光寶氣》(這個確實好看,不夠夠得你看了),《飛女正傳》
韓國旳電視劇我不是很推薦,感覺花痴得有點影響人大腦運轉……
國外旳我推薦:《緋聞少女》
-0-
慢慢看把,看完這些都要花些時間呢,電影嘛都是要你自己慢慢發覺旳,
其實每一部都有它旳特色之處旳,
祝你電影之路愉快拉!!
『伍』 香港電影排名前十名
《警察故事》《東邪西毒》《喜劇之王》《古惑仔》《縱橫四海》《倩女幽魂》《無間道》《英雄本色》《大話西遊》《阿飛正傳》等。《警察故事》是嘉禾電影有限公司發售的動作電影,由成龍導演,成龍大哥、張曼玉、林青霞、董驃、太保等出演。
《東邪西毒》是由王家衛導演,洪金寶出任姿勢具體指導,張國榮、林青霞、梁家輝、張曼玉、梁朝偉、劉嘉玲、張學友、楊采妮等人出演的武俠片,電影改編於金庸小說集《射鵰英雄傳》,敘述了歐陽鋒的個人經歷及其他跟黃葯師、嫂子、洪七等人的小故事。
《喜劇之王》是星辰國外公司榮譽出品的一部搞笑電影,由李力持、周星馳導演,星爺、 莫文蔚、張柏芝等出演。電影敘述對喜劇片十分偏愛的尹天仇與舞娘柳飄飄慢慢造成情感,以後在杜娟兒的幫助下,尹天仇總算得到機遇演主人公,但又深陷與柳飄飄、杜娟兒的三角戀漩渦當中。
『陸』 推薦幾部搞笑粵語電影。近幾年出的。多謝
《夏日福星》《奇謀妙計五福星》《福星闖江湖》《五福星撞鬼》
『柒』 有一個排名說到香港十大經典電影,,哪十部
《白金龍》導演:湯曉丹1933
香港第一部粵語有聲電影,邵氏的前身「天一」電影公司出品,由著名的粵劇二位「伶王」之一的薛覺先演出(另一位是馬師曾)。沒有《白金龍》,就沒有今天的邵氏電影公司。當年《白金龍》打破廣東、東南亞、歐美唐人街所有的票房記錄,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初到星馬的邵仁枚、邵逸夫兄弟正是憑著《白金龍》,開創了邵氏在星馬的娛樂王國基業。也正是《白金龍》,開創了粵語片的潮流。上世紀50、60年代,香港製作了近3000部粵語片,形成了香港電影的第一個「黃金時期」。
《獨臂刀》導演:張徹1967
《獨臂刀》是香港電影史上第一部票房過百萬的影片,張徹憑此片成為「百萬導演」,王羽開始成為香港電影史上最成功的一位功夫小生,而邵氏電影公司的「武俠世紀」也從此片正式開始。《獨臂刀》影響了香港電影的形態和歷史。之前,香港的電影仍舊停留在老上海電影的文化形態下,多拍攝以家庭婦女為觀眾的苦情劇,武俠片中的英雄也多半是女飛俠,男性則是需要保護的文弱書生。《獨臂刀》之後,男性開始成為影片的主角,電影公司中最耀眼的明星不再是嬌弱的女明星,而是健壯有力的男明星。
《俠女》導演:胡金銓1972
1975年,胡金銓的《俠女》在戛納電影節上奪得最高綜合技術獎,這是中國電影首次在5大電影節上獲獎。胡金銓是香港電影史上的第一個「作者」導演,也是香港電影界最接近大師的一位。他一生致力於拍攝「俠」文化的武俠電影,並以《俠女》登上了中國武俠電影的最高峰。胡金銓的英年早逝,使得中國電影最早的一次文化突破無疾而終。
《蝶變》導演:徐克1979
70年代末,邵氏大製片廠制度對香港電影界的影響逐漸開始弱化,電影的文化形態也開始以多元化的形態出現。在這段時期,香港電影界出現了一次驚人的藝術運動「香港電影新浪潮」,徐克的《蝶變》正是這一運動的最重要的作品之一。《蝶變》直接導致了香港電影以後的兩個發展方向:一是藝術電影的出現;二是特技的迅猛發展,80年代以後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幾乎都與徐克有關。
《最佳拍檔》導演:徐克 1982
自1982年開始,香港電影票房連續3年第一名的都是《最佳拍檔》及其續集,而黃百鳴、麥嘉、石天的「新藝城 」公司也統領了80年代整個時期的電影。《最佳拍檔》開創了香港電影大片(blockbuster)的先河。開拍之初,許冠傑的200萬片酬已經成為大眾討論的焦點,而該片的拍攝方式也是完全模仿好來塢,在片中大量出現多輛汽車連續碰撞、最新007式先進武器等噱頭,弱化故事情節、強化視覺場面。《最佳拍檔》對好萊塢電影製作方式的吸收,是香港本土電影國際化的最初嘗試。
《A計劃》導演:成龍 1984
香港近20年最偉大的電影演員是誰?成龍。這是香港各界都比較認可的一個答案。成龍以自己的功夫喜劇成為李小龍之後最具世界影響力的香港演員。早期京劇劇班的訓練,使成龍嫻熟地掌握了以模仿的方式塑造最具亮點的動作造型。這種表演方式成為了他的招牌,他的這種表演在世界影壇上也是獨此一家。《A計劃》正是早期成龍電影最具特色的一部,例如他從鍾樓上墜落的鏡頭,一鏡直落,不加任何剪輯手段。之後《A計劃》風格的電影每年必有一部,成龍電影也由此成為香港電影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英雄本色》導演:吳宇森 1986
當冷兵器換成熱兵器,張徹電影就變成了吳宇森電影。吳宇森曾經是張徹的「文膽」,做過張徹的副導演,是典型的製片廠出身的工徒導演。他把張徹電影的特點傳承下來,把刀劍片改變成了槍戰片。《英雄本色》把槍戰的方式發揚光大,代表了香港電影槍戰片的最高成就,也是世界槍戰片的最高成就。
《阿飛正傳》導演:王家衛 1991
1991年香港文化界最轟動的電影莫過於王家衛的《阿飛正傳》了,雖然票房成績一般,但王家衛獨特的電影風格在本片中凸顯無疑,它宣告了香港第一位國際性電影大師的出現。
《阿飛正傳》是一部對香港身份進行反思的本土電影。《阿飛正傳》的影像、敘事方式都是原創的,堪稱香港電影藝術的奇葩。結尾中梁朝偉的一段「獨角戲」,至今被奉為經典。
甜蜜蜜》導演:陳可辛 1996
1997回歸前的茫然,就像三叉路口的選擇,在這個歷史時刻來臨前的一年,陳可辛的《甜蜜蜜》橫空出世,在藝術和商業兩方面都取得了極大的成就。文藝片一直是香港電影的一種類型,早期就有李晨風、秦劍等著名前輩,而70年代後因為武俠功夫片的盛行,藝術電影始終難以成為主流。《甜蜜蜜》是對早期文藝片的回歸,它以細膩而真實的心理描寫,展現了歷史的進程。
喜劇之王》導演:李力持 1999
自1993年香港電影業進入蕭條期以來,香港電影中能夠具有票房保證的演員越來越少,周星馳是其中的一個。香港的喜劇演員,早期有梁醒波、新馬仔、許冠文,而周星馳是近10年來最傑出的喜劇演員。《喜劇之王》中有著對香港早期電影的大量引用。尹天仇、杜鵑兒是60年代著名粵語武俠片《武林聖火令》中的人物,老少咸知;《演員基本修養》是早期長城、中聯等電影公司的訓練班手冊。這種引用掌故的喜劇電影成為周星馳電影發展的軌跡,新片《功夫》中再次對火雲邪神、九龍城寨引用,並取得了迄今為止合拍片的最高票房。
『捌』 有誰能推薦幾部近幾年能讓人看幾遍都還想去看的粵語電影
經典的老港片
周潤發的《賭神》與《英雄本色》系列
周星馳的《喜劇之王》、《少林足球》、《一本漫畫闖江湖》、《大話西遊》等
劉德華的《天若有情之追夢人》、《黑金》、《賭俠》、《與龍共舞》
還有很多想不起來,這幾部都是童年的回憶。想起以前拿著2塊錢到光碟鋪里租來看,2塊錢好像可以租5張光碟期限一個星期,一租到馬上叫小夥伴們擠在一起看那時可熱鬧了,還有有些光碟CDV是放不了的,要DVD才可以,以前就是這樣帶著放不了的光碟在村裡找有DVD光碟機的人家。
我作為一個80後的影迷,給你推薦幾部經典電影,只是個人覺得很是經典,有多餘的時間喜歡多看幾遍。
《追龍》《殺破狼-貪狼》《反貪風暴4》《殺破狼2》《風暴》《寒戰》《狄仁傑之通天帝國》《葉問3》
,會飛的魚,《歲月神偷》,《樹大招風》,《風林火山》。這幾部,粵語片,非常經典。
《歲月神偷》講述親情的港片,還蠻不錯的。
大話西遊
我能說近幾年幾乎沒看過電影么[捂臉]
首先是粵語港片電影推薦:《霸王別姬》《英雄本色》《無間道》《警察故事》《竊聽風雲》《笑傲江湖》《賭神》《黃飛鴻》《殺破狼》《僵屍先生》《新龍門客棧》《精武門》粵語港片電視劇推薦:《讀心專家》《天龍八部》等等都是非常值得推薦的粵語港片。
最近幾年的話 張震主演的《赤盜》,陳小春、林家棟、任賢齊的《樹大招風》,發哥和郭富城的《無雙》,以及合體《跛豪》和雷洛傳的《追龍》,古天樂的《毒戰》等
古天樂的那幾部緝毒的電影很好,當時的電影特效可能沒有現在的好,但是演員的演技和顏值那必須杠杠的。
《樹大招風》很不錯的電影,千萬別看國語配音,陳小春的配音簡直無敵了。《無雙》發哥和郭天王的電影,能差嗎。《追龍2》也都還能看。未上映的《風林火山》麥浚龍是個好導演,《風再起時》新的四大探長故事,郭富城加梁朝偉,《掃毒2》劉德華加古天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