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中國電影行業現狀調研及發展趨勢分析報告目錄
隨著電影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電影企業資本運作日趨頻繁,渠道擴張日益加速,國內優秀的電影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企業發展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國內優秀的電影品牌迅速崛起,逐漸成為電影產業中的翹楚!
本報告利用前瞻資訊長期對電影產業市場跟蹤搜集的一手市場數據,全面而准確的為您從行業的整體高度來架構分析體系。報告主要分析了電影產業背景及發展環境;國內外電影產業發展現狀與趨勢;電影製片業、發行業和放映業的發展分析;不同類型電影市場分析;電影產業消費者行為分析;新媒體對電影產業的影響分析;電影海外推廣及國際合作分析;電影產業主要企業經營情況以及電影產業投融資現狀和投資建議;同時,佐之以全行業近年來全面詳實的一手連續性市場數據,讓您全面、准確地把握整個電影產業的市場走向和發展趨勢。
第1章: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環境分析
1.1 電影產業綜述
1.1.1 電影產業定義
1.1.2 電影產業產業鏈分析
1.1.3 電影產業研究對象分析
1.2 電影行業相關政策環境分析
1.2.1 電影行業政策點評
1.2.2 電影行業政策趨勢分析
(1)國家對中國電影產業的扶持力度還將加大
(2)行業將逐漸趨於規范,國家對內容製作和影視從業人員的監督趨嚴
(3)推動兩岸影視交流合作,電影國際化是趨勢
第2章:國際電影產業發展分析
2.1 全球電影產業發展分析
2.1.1 全球電影產業發展概況
2.1.2 全球電影票房收入規模
(1)全球電影票房收入規模
(2)全球電影票房地區分布
2.1.3 全球主要國家票房排行
2.1.4 全球主要市場平均觀影次數
2.2 美國電影產業發展分析
2.2.1 美國電影產業政策環境
(1)政府監管
(2)分級制度
2.2.2 北美電影票房收入
(1)北美電影票房總收入
(2)北美3D電影票房收入
2.2.3 北美電影觀影人次及平均票價
(1)北美觀影人次
(2)北美平均票價
2.2.4 美國電影產業發展模式
(1)電影融資模式
(2)電影製作模式
(3)電影發行模式
(4)電影放映模式
第3章: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3.1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3.1.1 電影產業發展歷程
(1)第一輪產業發展時期(1922年-1945年)
(2)第二輪產業發展時期(1945年-1976年)
(3)第三輪產業發展時期(改革開放至今)
3.1.2 電影產業特徵分析
3.1.3 2018年中國電影產業十大事件
3.1.4 中國電影產業存在問題
(1)我國電影拍攝成本投入存在演員片酬過高的問題
(2)我國電影行業產業鏈處於垂直壟斷狀態
(3)電影市場不成熟
3.2 中國電影產業經營情況分析
3.2.1 影片產量規模分析
3.2.2 放映設施規模分析
(1)電影院線規模
(2)電影銀幕規模
3.2.3 電影票房總額分析
3.2.4 電影產業營收來源分析
(1)國內票房營收來源
(2)海外銷售及票房來源
(3)國內非票房收入
3.2.5 電影平均票價
3.2.6 電影觀影人次
3.2.7 觀影效率分析
3.2.8 電影票房排行榜
(1)票房總體排名
(2)票房過億影片
3.3 中國農村電影市場發展分析
3.3.1 農村電影市場發展現狀
——更詳細目錄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B. 中國電影票房近幾年快速增長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因為自2015年來,中國電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走上質量提升、產能優化的新階段,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取得雙豐收。特別是國產影片不斷提高創作水平,不斷豐富類型品種,受到了市場和觀眾歡迎。
與往年電影市場的表現不同,2015年高票房電影層出不窮。《速度與激情7》以24.26億元改寫中國電影市場票房紀錄之後,不到半年,《捉妖記》以24.38億元將這一成績再度改寫。
C. 電影院現狀與市場前景分析
—— 以下數據及分析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小規模、非核心地區影院損失最大
根據中國電影家協會的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全國電影票房為22.38億元,同比下降88%。其中,2000座以上規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87.7%;500-2000座規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88%;500座一下規模影院票房同比下降91.3%,受疫情影響程度最大。
D. 中國電影發展現狀分析
票房收入不足上年四成 電影產業遭受巨大打擊
從電影票房收入來看,2012-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收入持續增長,並成功突破600億大關。2019年,我國票房收入實現643億元,較2018年增長5.4%,增速整體呈現下滑態勢。2020年,我國電影票房收入僅為204億元,不到2019年票房收入的4成。
結合以上數據綜合來看,2020年新冠疫情的爆發使得我國電影產業遭到了巨大的打擊,電影票房收入、電影產量以及電影觀影人次均大幅下降。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E. 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情況如何
我們都知道,現在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情況是非常不容樂觀的。這都是由於今年疫情原因的影響,足足有大半年在今年電影院都沒有開門。現在雖然開門了,但是情況還是不容樂觀。
一、今年年初整個地球都遭受著新冠病毒的影響,大家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我們知道今年年初的時候,本該是新一年美好的開始,誰知道新冠肺炎病毒卻肆虐在這個地球上。很多國家很多人民都遭受這個病毒的影響,在那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處在水深火熱之中,直到現在疫情雖然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緩解,但是還是遠遠沒有消失。
綜上,我們可以發現,中國目前的電影市場的情況依然是非常的慘淡,非常的糟糕。對此,你有什麼其他的看法?可以在評論區里說一下,大家一起來討論一下。
F. 我國目前的電影行業如何,你看好該行業的前景嗎
在我們的國家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收入的上升,人們越來越注重自己在日常生活觀影方面的一些體驗。然而在我們國家,電影行業是非常火熱的,因為現在電影作為我們國家主要消遣方式,是有非常大的一些需求的,所以說對於電影這一方面,我們國家也是投入了相當大的精力來發展。然而在我國目前的電影行業來看,該行業的前景確實是值得人們去討論的一點。對於我們國家目前的電影行業可以說是還處在萌芽的階段,正在蓬勃的發展當中。很多人對於電影行業也都非常地看好,也紛紛投入到電影行業當中的建設,我對於我們國家電影行業是非常看好的,也非常看好電影行業的前景。
G. 電影行業的現狀以及就業前景是怎樣的
一、電影行業的現狀
2020年,全球電影市場受新冠疫情影響,各地區總票房均同比降幅超過70%。而此前一直占據世界電影市場C位的北美,在2020年度累計票房僅20.89億美元,僅為2019年的18.45%,創40年來歷史新低。
2020年中國率先從疫情中恢復過來,封城措施解除後人們對於外出娛樂的熱情高漲,盡管中國電影總票房因疫情影響比上年減少68.23 %,但中國電影票房仍然以29.83億元的好成績,遠高第二名北美8.94億元的票房,取得2020年全球票房第一的好成績。
二、電影行業的就業前景
電影學的就業前景很好,就業率也不錯。畢業生主要到廣播電視,新聞宣傳部門,電影行業,娛樂行業等從事電影的製作、策劃等工作。
電影產業市場規模仍需時間恢復
2015-2019年,中國電影票房總收入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2019年前中國電影行業發展良好,電影票房達到642.7億元,同比增長5.4%;2020年受到疫情影響,中國電影市場受到重創,2020年票房僅有約204.2億元,同比下降68.23%。2020年後,電影產業將逐年回歸正軌。
H. 中國電影行業現狀分析,是什麼影響了行業
電影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國產電影軟實力亟待提升
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
暑期過半,今年的電影暑期檔表現可圈可點,除了社會民生題材影片大熱外,某些奇幻工業化大製作題材影片尤其值得探討,其中顯露出有關中國電影工業化進程中的進步與不足也引人思考。
上半年國產電影票房統計分析
截至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第二大電影市場。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電影產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去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
2018年上半年全國市場共產出綜合票房320億,較去年同期大漲17.8%。6月全國票房最終以35.71億的成績收官,表現比去年同期倒退9%,成為繼4月後今年第二個票房同比衰退的月份。6月票房相比5月43.17億元來說,環比增長下降17.28%;單月觀影人次為10415萬人,環比下降13.79%;6月電影上映場次897.810萬場,比5月上映場次增加了14.89萬場。
今年僅暑期檔票房已突破百億元大關,全年總票房有望再創新高。但是,相較於電影工業發達的國家,我國電影工業化仍處於成長上升階段,並一度陷入追求電影「重工業化」的誤區,有「大作」無「大獎」、有「大導」無「大師」。
國內外電影質量對比分析
大製作、大場面、大明星」的大片曾一度成為票房保證和電影工業化標桿。然而,縱觀近年電影市場的變化,我們不難發現,奇幻、動作大片票房遇冷、難以追回成本等現象屢見不鮮。今年暑期檔某些國產大片甚至遭遇換檔、撤檔危機。比如,某部影片聲稱邀請了數十個國家上百位頂級電影工作者,重金投入、耗時多年打造,上映3日票房不足5000萬元,口碑、商譽雙失。
反觀國外,日韓電影近年來佳作涌現,離不開電影政策支持和人才培養,更依託於對本國文化氣質的細膩呈現;印度「寶萊塢」的電影工業始終立足本土特色,逐漸實現由「量大」到「質優」的提升。國外的經驗再次表明,優秀的電影工業體系不僅要求技術手段過硬,更要做到故事充實、流程完善、製作精良、均衡發展,「硬工業」中的「軟實力」決定著電影的核心競爭力。
一個國家的電影發展乃至文化進步,不能機械照搬「技術性指標」、迷信「商業化標准」,要結合本國國情和文化特色走出符合自身實際的道路。好的電影工業體系,依賴於導演、編劇、製片、攝影、美術、特效等各個環節同步成長,還需具備從「造產品」向「創文化」的轉型姿態。所以說,國產電影工業化是一項系統工程,從「五毛特效」到「奇幻大片」只是技術層面脫貧,電影製作各個環節同步提升,兼顧藝術上的精益求精,才能真正彌補短板、實現飛躍。要打造具有本土化特色的電影工業化道路,讓中國電影享譽世界,必須常懷技術與藝術並重的精品意識,銘記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兼顧的使命擔當。
I. 你認為中國電影的前途和走向會如何
加入世貿組織之後,中國的電影業被捲入到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之中。隨著對外限制的放寬,好萊塢大片開始大舉進攻中國市場,中國電影人懷著某種緊迫感開始了大製作的嘗試,並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像張藝謀導演的《英雄》、《十面埋伏》、《滿城盡帶黃金甲》,馮小剛導演的《夜宴》、《集結號》、《非誠勿擾》,吳宇森導演的《赤壁》等中國式的大片在與西方影片特別是好萊塢大片的對決中不落下風,都獲得了巨額的票房收入,帶領國產片占據著國內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算得上是一個不大不小的奇跡。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電影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革,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剛剛過去的2008年,中國電影產業繼續呈現出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8年中國電影產量和票房再創新高,同時電影票價出現回落,進口片票房呈現爆炸性增長。中國電影產業在連續6年快速增長的同時,2008年產量與票房再創新高。
據介紹,2008年中國電影產量達到406部,《梅蘭芳》、《超強台風》、《一個人的奧林匹克》、《農民工》等一大批優秀影片,質量、效益和口碑明顯提高,已成為世界第三電影生產大國。國家中影數字製作基地如期建成運營,打造出中國電影製造業的新品牌。
在電影院線方面,今年城市影院新增118家,新增570塊新銀幕,平均每天增加1.7塊,全國銀幕總數從5年前的1000塊一躍突破4000塊。與去年65億元的成績相比,2008年票房等綜合收入截至12月25日已突破82億元,國內市場票房比去年增長30%。
據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電影局公布的數據,在2008年,國內電影市場票房總收入(不含農村市場)達到創紀錄的42.15億元人民幣,比2007年增長了8.88億元,增幅為26.69%,躋身全球電影市場前10名。而在這42.15億元中,國產影片貢獻了25.63億元,佔到票房總收入的60%以上。其中,僅《長江七號》、《投名狀》、《畫皮》、《功夫之王》、《大灌籃》、《赤壁(上)》、《非誠勿擾》、《梅蘭芳》這8部票房過億的大片,在國內賺取的票房總和逼近20億元。2009年深化的經濟危機將對銀幕數的增加不會有任何影響,而有關國際資本的注入以及國際公司在中國拓展院線建設將會為電影院的經營模式注入新鮮血液。
本研究報告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依據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公布和提供的大量基礎資料,對我國的電影業進行了全面的分析。首先行業發展概況、經濟和政策環境以及全球電影業發展情況對電影產業進行了分析,接著對中國電影業現狀進行了分析,第三部分對電影業營銷給予詳盡闡述,第四部分著重分析了中國電影產業市場競爭情況,最後給出了中國電影產業的發展趨勢和策略。本報告是電影企業、投資機構、相關單位等准確、全面、迅速了解目前行業發展動向,把握企業戰略發展定位不可或缺的重要決策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