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愛奇藝pps一共有多少部電影大概
截止到2020年2月29日,按照拍攝地區劃分:
國內電影:4228部
香港電影:1614部
美國電影:3234部
歐洲電影:413部
韓國電影:243部
日本電影:236部
泰國電影:58部
印度電影:83部
其他地區電影:156部
共計10265部
一般來說,我們在電影院看到的電影上映3個月之後能夠在視頻網站找到在線播放的正版資源,這3個月被稱為「窗口期」。但近年來,電影院與視頻網站之間的「時差」一直在波動。2015年發行商光線傳媒與視頻網站360院線合作,讓電影版《沖上雲霄》上映15天就進入網路付費點播,售價5元。從3個月到15天,電影院到視頻網站的時差如何確定?
但是這種花5元就能在網站上看到新片的行業共識也一再被挑戰,今年黃子韜主演的《夏天19歲的肖像》和《提著心吊著膽》都是進電影院兩周就在優酷上線,前者售價10元,後者售價19.9元,比折扣電影票的最低價9.9元還高。從5元到19.9元,價格又由誰來定?
對比好萊塢,其實從去年12月開始,發行商和院線巨頭們就開始討論如何縮短院線到視頻點播之間的窗口期了,提出的方案從10天到45天不等。直到今年5月,視頻網站Netflix因為無視法國要求電影上映後36個月才能進入視頻網站的規定,遭到戛納電影節的抵制。
針對電影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線的窗口期和付費定價等問題,新京報獨家專訪了愛奇藝電影版權合作中心總經理宋佳、優酷電影負責人劉開珞、樂視全球版權運營中心高級總監劉冰婷、熙頤影業副總裁兼發行總監范雪錚。
國外現狀
傳統片方
可接受影院網路同步
但售價高
去年12月,美國部分大型院線開始嘗試縮短窗口期,他們考慮在電影上映後17天內讓影片進入視頻點播環節,但是點播費用高達50美元。一般電影上映3-6個月之後進入家庭娛樂體系的點播費用在6-10美元之間,電影票價普遍在10美元上下。這么一對比,同步院線的點播費簡直就是搶錢。不過一家人出行的成本遠不止電影票錢,所以視頻點播還是有一定競爭力的。此想法得到了彼得·傑克遜和J·J·艾布拉姆斯的支持,但克里斯托弗·諾蘭和索菲亞·科波拉後來都發聲:「希望觀眾進電影院。」
案例
今年3月在拉斯韋加斯舉辦的CinemaCon上,好萊塢六大製片、發行公司中的五家就窗口期問題進一步討論。華納仍然支持去年12月的方案;激進如環球,希望將窗口期縮短至10天,付費點播定價40美元;福斯傾向於45天窗口期和30美元付費點播的方案;索尼和派拉蒙沒有直接給出數字但強調了縮短窗口期的重要性。
唯獨迪士尼沒有參與其他五家的討論,CEO鮑勃·艾格硬氣地表示:「我們的電影完美地適用於院線消費。」這家擁有迪士尼影業、漫威影業、盧卡斯工作室和皮克斯工作室的好萊塢巨頭,在去年以破30億美元的總成績位列好萊塢六大票房榜首。
流媒體
《玉子》風波,Netflix遭抵制
雖然美國電影行業的巨頭們動了電影院和網路同步上映的念頭,但三大電影節之一的戛納電影節卻與美國流媒體巨頭Netflix鬧起了矛盾。此前,流媒體一直是窗口期體系的壓軸環節,在法國,院線到流媒體的窗口期長達36個月,但自從Netflix轉型做出品方之後,就不斷挑戰院線的優先權,這次主導的熱門影片《玉子》甚至計劃只在網路播出,壓根就不進院線。同為流媒體視頻發行方的Amazon就顯得溫和保守許多,他們購買和製作的電影會在電影院上映4-8周之後再提供線上版本,因此也沒有成為院線的攻擊對象。
案例
2015年Netflix花費1200萬美元購買的《無境之獸》因為嘗試進行網路同步院線而遭到帝皇、AMC、Carmike和Cinemark北美四大院線的聯合抵制。
2016年中美合拍、Netflix出品的《卧虎藏龍:青冥寶劍》同樣實行同步策略,結果北美400多家IMAX影院只有不到15家上映了這部電影。
2017年5月,《玉子》在戛納電影節上顆粒無收,還出現重大放映失誤引來噓聲一片。戛納電影節官方隨後出台了一條全新的規定:從2018年開始,只有在法國影院放映過的影片才有資格進入金棕櫚主競賽單元。6月的好萊塢製片人峰會上,Netflix內容總監泰德·薩蘭多斯強調:「我們不是反影院,但我們非常抵制窗口期。」隨後,該片又因為想同步而在導演奉俊昊的家鄉韓國遭到三大院線的聯合抵制,院線方面稱根據韓國電影市場的慣例,一部電影至少要上映三周後才可以通過IPTV等方式在網上公布。
《玉子》引發戛納電影節出台新規:只有在法國影院放映過的影片才有資格進入金棕櫚主競賽單元。隨後,該片又因為想在韓國同步上映,而遭到三大院線的聯合抵制。
國內情況
海外片
《天才少女》開畫20天網站即上線
愛奇藝電影版權合作中心總經理宋佳說:「愛奇藝的內容來源有一座金字塔:第一層是采購的大體量電影和電視劇;第二層是自製的內容;第三層是用戶上傳的自製內容,有免費也有付費。」海內外版權采購的影片屬於金字塔頂層的內容,目前「平均每部影片上映35天就能在愛奇藝上線」,這個數據在國內視頻網站中也實屬少見。
宋佳系統地解釋了海外電影新媒體版權的不同操作模式:首先要按照龍標分為院線片和非院線片,這兩個大分類下面又以發行商細分為好萊塢六大公司(華納兄弟、派拉蒙、索尼哥倫比亞、環球、20世紀福斯、迪士尼)出品的電影和其他海外電影。
●國內院線上映「六大」電影
國內進口片發行方中影及華夏出於票房考慮規定要3個月後進口片才能進入新媒體播放。現在國內的視頻網站都在努力縮短這個窗口期,譬如之前《X戰警:天啟》和《金剛狼3》都實現了上映60天後在愛奇藝獨家上線。「窗口期越短,發行方就希望我們用更多的資源推廣,這些電影上線後有些可以用券觀看,有些必須付費。」
●國內院線上映「非六大」電影
批片因為很少和國外同步,一般會跟著DVD的發售周期走,這時候國內視頻網站的窗口期就取決於院線何時上映。例如一部影片7月在海外上映,當地的窗口期一般是半年,那就是1月可以進新媒體平台。但是國內的報批審查流程可能導致這部影片12月份才進國內院線,那麼從國內院線到國內新媒體平台的窗口期就是1個月。
●國內未上映海外電影
至於沒在國內上院線的電影,窗口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報批審查的時間。「一般代理公司會報音像出版,但如果我們希望買的新片能盡快上線,或者是合作的海外發行公司無法報審,愛奇藝就會親自上陣,比如《索爾之子》、《海街日記》和《龍蝦》(這三部影片現在都是獨家付費點播,費用5元)。好萊塢六大的片子很少做獨家,報審也是他們自己負責,但福斯的非院線片一直都是我們報審。」5月初,愛奇藝上線了福斯出品的《天才少女》,此時距離北美開畫不過20天,可謂海外電影在國內視頻網站上線窗口期的奇跡。
國產片
時間爭議
影片超前點映遭院線聯合抵制
樂視集團上游有樂視影業負責投資、製作和發行,下游有樂視視頻負責新媒體版權,還有樂視超級電視、樂視手機提供硬體支持。也正因如此,樂視成為國內第一家挑戰院線優先權的公司。
2015年劉青雲主演的《消失的兇手》原定於11月26日晚20:30在樂視超級電視上做超前點映(院線上映時間為11月27日),卻因為各大院線聯名抵制,甚至以「取消該片的所有排場」或「暫緩排映此片」相威脅,最終樂視影業還是放棄了「這次互聯網生態營銷的嘗試」。這部影片在國內票房不足8000萬,至截稿前,在樂視視頻上線後觀看人次約1794萬,在樂視視頻平台內橫向比較,獨播的《盜墓筆記》觀看人次達1.9億(已下架),全網同步的《爵跡》觀看人次為5185萬,同為劉青雲主演的《危城》觀看人次約1784萬(但《危城》的國內票房超過1.6億)。
價格博弈
點播費超票價避免影響票房
流媒體上線後的付費形式一般分為單片付費和包月服務。為了培養國內用戶的消費習慣,視頻網站首推會員包月服務。最早做付費會員的愛奇藝在去年6月就實現會員數量突破2000萬,其廣告和用戶付費的收入比例目前基本上呈現1:1,可見用戶消費習慣已逐漸養成。好萊塢六大規定新媒體上線必須先進單片付費的環節,而現在視頻網站上的單片售價從5元、10元到19.9元不等,也是國內視頻網站在摸索和嘗試。一般窗口期越短,售價越貴。
案例
《提著心吊著膽》5月12日院線上映,5月25日就在優酷上線。優酷電影負責人劉開珞透露:「《提著心吊著膽》是我們和電影頻道、星宏影視、娛躍影業一起投資的影片,在投資初期就做了一些版權的拆分。電影頻道拿了電視的版權,我們拿了互聯網的版權,院線的收益是大家共享的。影片在優酷上線時單片售價19.9元,會員半價;兩周之後進入會員免費,單點5元,或者使用觀影券;兩個月後(7月24日)進入免費。」
劉開珞表示定價19.9元其實是為了減少對院線票房的影響,「現在電影票還有9.9元甚至更低的,網路單點的價格在院線底價之上。優酷想在不影響院線成績的前提之下,看看網路到底有多大的空間」。接下來是新一輪的價格調試,比如10元、9.9元、14.9元,直到找到一個合理的定價——「對票房沒有很大的影響,又能從網路用戶中帶來更大的收益,用戶也能接受的價格。比如一部電影在院線賣50元,網路上賣5元,那肯定會影響市場健康發展;但是如果網路賣30元,用戶就會在院線50元的視聽享受和視頻點播的便捷中做取捨,最終目標是讓兩個市場實現互補而不是競爭」。
版權關系
平台之間
90%電影都是視頻網站版權共享
愛奇藝與福斯、獅門等影視公司有獨家合作的協議,優酷去年與博納簽了十多部影片的年單,但其實大多數影片的版權都是非獨家,上線時間都是在與片方簽合同時商定好的,此為「全網首播」。獨家或者非獨家,視頻網站與發行商之間的版權合約大多是簽5~10年。
●版權分銷
「80%-90%的電影版權都是多家視頻網站共享,聯合推廣。」劉開珞指出,「我們從片方購買了獨家版權,是否分銷給其他平台就變成我們的權益了。」每個視頻網站都有不少購買獨家版權再分銷到全網的案例,優酷近期上線的案例包括:阿里影業出品的《一條狗的使命》,熙頤影業出品的《血戰鋼鋸嶺》。
樂視影業出品的《長城》則由樂視視頻購得獨家版權再分銷出去。「票房過10億的大片很少獨播,電影不像電視劇,這是市場的選擇。」《盜墓筆記》就是票房過10億但仍由樂視獨播的特例之一,樂視全球版權運營中心高級總監劉冰婷表示也不排除以後分銷的可能,「由於樂視影業投資的影片體量一般都較大,只有在競價相同的情況下,樂視影業才會優先考慮樂視視頻。視頻網站之間的競爭都是背靠背,無論發行方將版權賣給誰,最終都會分銷到全網,因此競爭的主要影響因素就是價格了。」
●資源互換
除了付費點播和會員費,視頻網站的另一種版權盈利方式是通過「以片換片」間接實現的,但宋佳表示:「置換不是每次都平等,也可以協商賒賬。」版權置換目前以票房為基準,一部票房15億的影片可以換一部票房10億和一部票房5億的影片,如果對方平台暫時只能提供兩部票房5億的影片,那麼就算賒賬5億,可以後期再找一部5億的影片補上。
平台與發行商
90%版權方只想盡快結清費用
「現在國內市場整體還處在非常初級的階段,大多是一錘子買賣。海外發行商則非常注重版權,努力在不同的版權階段實現利益最大化。愛奇藝和他們多為長期合作,我們每個月都要給海外發行商提供數據,不一定與收益掛鉤,但對海外發行商很重要,他們想知道這些影片的表現。」片方、發行方急於變現是國內電影和版權產業不成熟的體現之一,好萊塢六大掌握的版權一直到現在都還在不斷收費,就連老片翻拍的決策也與版權收入脫不了關系。
案例
在全球最大IP《星球大戰》的重啟之作《星球大戰:原力覺醒》上映之前,國際領先的投資銀行高盛甚至預測該片的收益(包括但不限於票房)可能會達到80億美元。
但目前國內無論是獨播還是共享,所有院線電影的版權交易都是買斷,沒有分賬或保底分成的模式。宋佳解釋道:「即使《指甲刀人魔》、《美好的意外》此類小體量的影片在線上的表現可能比院線更好,但仍然是買斷協議。90%的原因都是片方、發行方不想做,一方面他們不知道應該分多少,另一方面各家公司考慮到財務問題,都想盡快結清費用然後去做下一個項目。」
反倒是網路大電影和網劇的版權合同以分賬為主,部分質量過硬的內容可拿到保底分成的合同。從用戶端看,愛奇藝上所有的網路大電影都屬於付費模式,此外網劇付費的優質內容也越來越多。
■ 名詞解釋
窗口期
窗口期其實是一個舶來的概念,指的是在好萊塢電影工業體系之中,電影在不同平台上播放的時間。而在不同平台的播放,出品方都會收取不同的版權費,這一層層的版權費是好萊塢電影公司利益最大化的方式之一。
院線:
3-6個月,
只能在電影院看到。
家庭娛樂:
6個月後,
藍光DVD開始銷售。
電子下載:
6個月後,
網上付費下載電影。
視頻點播:
6個月後,電視網付費點播。
付費電視:1年後。
公共電視:2年後。
⑶ 愛奇藝iQUT都能看什麼電影,能看院線正在上映的嗎
反正幾萬部吧,老電影新電影國內外的都有。但院線電影是沒有的,人家電影院是不賣版權的,不過一般電影一下線愛奇藝就會補充進資源庫里,還是很方便的。
⑷ 近40部網路電影分賬破千萬,網大的春天來了嗎
客觀地講,一部電影的好壞,並不會因為它的播出形式而發生質的改變,而網路電影的回暖,在一定程度上讓我們對整個行業抱有了更多的期待。網大的春天來了嗎?確切地講,網大的春天一直都在,只是人們對事物的感知程度不同罷了。
2021年的院線電影市場持續低迷,但與此同時,網路電影的發展勢頭正猛以往的網路電影常常與「劣質」「low」這樣的貶義詞相關聯,流水線產品一般的網大不僅劇情毫無新意,演員的演技也是一言難盡,甚至大部分電影會用性感惹眼的宣傳海報做噱頭,這種低端的營銷方式使人反感。
雖說目前的網路電影與院線電影仍存有一定的差距,畢竟在家觀影與在影院觀影的觀感是不同的,影院的巨幕與收音給觀眾帶來的視覺與聽覺上的體驗是網大無法取代的,但不可否認的是,隨著製作質量越來越精良,網大的發展正在更新換代,屬於網路電影的春天,相信在不遠之後就會到來了。
⑸ 網大是什麼意思
網路大電影是指:組建團隊拍攝,自己當導演,時長超過60分鍾,拍攝時間(幾個月到一年左右),規模投資(幾百萬元到幾千萬元),電影製作水準精良,具備完整電影的結構與容量,並且符合國家相關政策法規,以互聯網為首發平台的電影,符合國家政策,也可以在電影院上映。
代表作品:《不良女警》、《獵靈師之鎮魂石》、《後備空姐》、《校花駕到之人魚校花》、《十全九美之真愛無雙》、《我的極品女神》、《老九門番外之二月花開》、《四平青年之浩哥大戰古惑仔》、《仙班校園》、《笑八仙之呂洞賓下山》《血戰銅鑼灣》、《王牌御史之獵妖教室》、《山炮進城2》、《忍者傳說之高校爭霸》、等。
2017年7月18日,教育部、國家語委在北京發布《中國語言生活狀況報告(2017)》,網路大電影入選2016年度中國媒體十大新詞。
(5)2015網路電影上映數量愛奇藝擴展閱讀:
詞語背景
2014年,愛奇藝首次提出網路大電影的概念和標准,隨後網路大電影迎來爆發式的發展。根據愛奇藝提供的數據,2015年網路大電影全網上線超過650部,其中愛奇藝上線622部,約佔全網的95%。2016年網路大電影全網上線超過2000部,其中愛奇藝上線1800部,約佔全網的90%。截至2016年底,網路播出電影數量超過6600部,其中網大3100部,流量超過150億。
2017年3月1日,《電影產業促進法》全面實施。網路大電影與院線電影審查標准統一。未來,網路大電影優勝劣汰成必然。
⑹ 2015春節檔有什麼電影2015賀歲檔上映電影有哪些
2014-2015年賀歲檔電影上映時間表電影愛好者看過來~
今天同時上映的電影《黃飛鴻之英雄有夢》與《狂怒》一中一洋組合,吹響了賀歲檔征戰的號角,直至春節長假結束,影迷們將迎來截至目前最長的賀歲檔期——95天!2014年還未結束,影市票房早已將2013年的218億遠遠甩在身後,本年度票房目前累計超250億元,而作為年度票房重倉的賀歲檔還未到來。那麼,2014—2015賀歲檔電影都有哪些?何時上映?請看下錶。
今年賀歲檔三大懸念
懸念一:賀歲檔能否助全年票房突破300億
無論是官方還是電影從業人員,都把300億作為今年的年度指標,它的意義已經超出了一個簡單的增長指標,還是內地市場繁榮和影響力的背書,都有點我們當年喊GDP保8的意思了。得益於《變形金剛4》、《心花路放》、《大鬧天宮》這些電影票房過10億的表現,今年前11個月內地票房已經達到了268億,只要賀歲檔不出現大的意外,這個目標應該能夠順利完成。
懸念二:《一步之遙》到底能破多少紀錄
用「萬眾期待」來形容姜文導演的這部影片也不過分,這種期待量化為數據就是1.2億的預售票房。這還是在11月18日片方公布的數字,《一步之遙》的宣傳總監閻雲飛告訴我們說「已經大大超出了那個數字」,你也可以從我們另外一篇報道,格瓦拉、愛奇藝、微信電影票幾家都在搶著賣《一步之遙》的預售票,從中也能看出這部影片在渠道中的影響力。
懸念三:誰會成為賀歲檔最令人失望的影片
去年賀歲檔的《私人訂制》雖然獲得了7.18億元票房,但影迷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卻與票房極不相襯。《私人訂制》在豆瓣上的平均分只有5.6分,是馮小剛所有影片中的最低分。我們已經提前看過了幾部賀歲檔影片,其中一些影片也組織了點映,我們覺得今年「最失望」影片的爭奪會比以往更加激烈一些。《好奇心日報》也會在隨後幾周的新片欄目中為大家介紹和解讀這些影片,幫助大家更好地做出觀影決策,更公平地評選最失望影片。
今年賀歲檔值得關注的影片
⑺ 網路大電影的簡介
「怎樣的片子符合市場熱點,能更容易吸引觀眾或投資?」對此網路大電影負責人於泳洋和淘夢CEO陰超分別作了回答。於泳洋表示:沒有一款題材是穩賺不賠的,網路大電影最重要的成功屬性有兩項,一是作品具備互聯網調性,即網感;二是作品製作扎實,無論導演或者編劇都下得了苦功夫。」而淘夢網陰超則在另一角度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認為一部作品的成功元素主要有三項——「片名、海報、前6分鍾」,如何在一堆大片中脫穎而出並讓觀眾願意付費,這三項是將是最大的驅動力。
李岩松在國際電影產業發展研討會上闡述了他對網路大電影 的定義標准:「投資五十萬到三、四百萬之間,時長超過60分鍾,沒有特別大的造景,製作、拍攝、周期相對也短,核心是故事,」他並不認為網路就代表品質山寨,「以前微電影和網路影片的導演大多是草根出身,現在90%的導演和作者都是院系裡面出來的,有的甚至是從紐約大學、南加州等頂級國際電影院校學成回國的同學做的。這一類相對成本很低的片子理論上沒有任何機會進院線,但是我們在互聯網的平台給它提供了非常好的展示機會。」
網路大電影一般指中小成本,拍攝周期段,在互聯網渠道發行的電影。目前,國內的網路院線規模也日趨龐大起來,截止2015年6月,愛奇藝擁有的網路大電影數量超過500部,獲得了1.5億至2億的票房,其中票房分賬5000萬元。超過30%的網路大電影僅通過網路發行即可收回成本。隨著網路電影的必然形成以及其發展趨勢的必要性,網路電影從元素單一性轉向元素多元化性,拍攝器材也逐漸提升此片首部4K超清MP4,MOV格式.2015年底由北京格林記意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出品最新代表作《特殊逃犯》將公路喜劇與公益教育融為一體,精準的詮釋了網路大電影從青澀到成熟的轉變,標志著網路電影發展的一個新坐標!
伴隨著中國電影市場與大眾觀影消費模式的日漸成熟,網路大電影將越來越受到眾多品牌企業的青睞。作為多年國內眾多一線消費品牌的影視服務商廈門相信影視負責人表示:因其優勢化的盈利模式;更高的藝術規格及更為豐富的劇情演繹空間,網路大電影將成為微電影之後,各大品牌拓展新媒體內容營銷的又一利刃!趨於這一潮流相信影視正與眾多資深影視投資人一起推動網路大電影發展,為廣大觀眾及品牌商出品更多優秀網路大電影作品。 網路大電影不同於院線電影的巨資製作,一般而言網路電影的製作成本50萬到200萬,這無疑大力促進了網路電影的發展,同時也掀起了一股網路電影製作的高潮,在這個大浪淘沙的網路新媒體時代,究竟網路電影才是良心之作,才能得到觀眾的認可。
2015年可以說院線電影是一個特工題材的時代,上映了各種各樣的特工題材電影,例如《碟中諜》系列的延續,《007》這個老品牌,還有一日爆紅的《王牌特工》,這些特工題材電影深入民心,得到了影民的一致認可,伴隨著院線電影的腳步網路大電影,也在11月上映了《我的哥哥是特工》這部特工題材的動作電影。
網路大電影動作類而言,《我的哥哥是特工》可以說是「打出了網路大電影動作片的奇跡」讓人有種這是網路大電影的疑問,一部網路大電影製作出了院線電影打鬥級別效果。 沒有特效,拳拳到肉,真刀實彈的干,真實感不言而喻,和韓國的動作影片風格有異曲同工之處,卻比韓國的動作更加流暢自然,就像我們院線動作影片《戰狼》,《殺破狼2》,《天將雄獅》這些國產大片都是巨資製作,豪華的明星陣容,炫酷的特效,除此之外,作為一部動作電影,影迷更加關注的是整體打鬥是否「過癮」是否「爽」是否「真實」,對於動作的場面要求也越來越高,相對於其他類型影片,動作類影片取得的票房,也是相當可觀。
網路大電影動作片的標桿《我的哥哥是特工》把動作類網路電影的檔次提高了不止一個台階,也引起了影迷的興趣,同時該電影在全網上映兩天就取得了500萬以上的點擊觀看,僅愛奇藝就有過萬影迷點贊,千餘條好評,影片的評分也是創出了網路大電影的新高,愛奇藝評分7.6,優酷評分9.0,土豆評分9.0,搜狐評分9.0,樂視評分8.7,這樣的評分還是得到了影迷的認可,他們更加明白自己想看的網路動作電影是什麼樣子的。
動作類電影一直是中國電影推向世界的一個主要類型,網路電影的發展是必然的,更多的觀眾願意花60分鍾看一場「全民電影」,而網路大電影中優秀動作類電影還是屈指可數的,我們期待看到更多像《我的哥哥是特工》這種類型的佳作上映,期待中國電影發展越來越好。 基於互聯網發展的網路大電影在未來會有美好的未來和龐大的市場,淘夢網將會建立一個匯集新媒體、影視創作者、創作機構、影視投資人、影視基金、廣告主、粉絲的新媒體影視平台,利用平台已取得優勢在孵化與扶持兩個層面幫助互聯網影視創作團隊。這不僅彰顯了淘夢網的品牌形象,也建立了一套獨特的互聯網影視生態系統。
以IP為基礎的生成模式用於《道士出山》,使其在網路上形成更大的影響力,同時基於IP多元產品共生的打造,形成以創新為主題的營銷模式,以較小的成本投入換取更高的知名度,降低了網路電影的投資風險。互聯網電影《道士出山》其壓力輕、定位精、傳播快、轉換高的特點就為超級IP的產生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超級IP的開發,不是單一的對產品的復制與延續,而是在資產重組與模式的創新中產生新的價值,打造新興的網路運營品牌。
2014年3月19日,愛奇藝在「網路大電影成就夢想」高峰論壇上正式啟動 「網路大電影」計劃,目的是打造網路院線,同時建立網路播放平台、投融資平台、青年導演成長平台等三大平台。
12月8日,在北京舉行的文博會國際電影產業發展研討會上,愛奇藝影業總裁李岩松在談及互聯網對電影市場轉化率的作用時提前對「網路大電影」 計劃進行了第一次年終總結:「直到目前為止,一部百萬級左右投資的網路大電影,在這里基本能收回成本。」
這個數目還不夠畫面感?
11月1日小光棍節,由《催眠大師》導演陳正道監制,快樂男聲白舉綱、於朦朧主演的輕喜劇網路大電影《成人記2》在愛奇藝獨家上映,不到兩周便刷新了同行業各項記錄:付費期在線點擊破280萬,產生的網路票房已超150萬,在線彈幕數高達1萬條,平均每分鍾彈幕170條。
根據愛奇藝提供的數據, 2014年網路大電影 總量已超400部,比一年能進影院的片子還多;全年票房已達5000萬元,僅通過網路發行分賬收回成本的作品占總量25%以上;預估2015年將會達到1.5-2億元,60%的片方有望通過網路發行實現成本回收。視頻平台的巨大容量也預示著在不久的未來,不僅百萬級的小成本電影,千萬投資量級的作品也有望以網路發行起步,以更短的回收周期、性價比更高的宣發服務實現盈利。
一個數字:25%的網路電影只靠分賬就保本和中國電影票房同步增長的除了電影銀幕數,還有每年的影片製作總量,2013年中國故事片生產總數達到638部,其中能上映的只有326部,。六成新片無法進入院線,即便獲得上映許可和排期的,也有人難逃票房惡戰落敗,甚至遭遇「院線一日游」。
2014年全年全國電影總投資約在800億,總票房約300億,這意味著能靠院線票房分賬回收的成本只佔總投資的10%。
與此同時,伴隨多屏時代到來,移動、在線成為電影在院線外播放的成熟渠道,影視作品在線點播訂閱服務盈利點迅速增長,在線發行已然是影視業產業鏈里利益交關的一環。這是愛奇藝致力打造國內首家網路院線的客觀鋪墊,而「網路大電影」則是基於內容和市場需求細分上形成的。
公布「網路大電影」 計劃不到一年,愛奇藝在 2014年繼續將300多部電影納入收成分賬平台,這些作品在愛奇藝產生的網路票房已達5000萬元,在線400餘部電影里,有25%能靠網路發行的分賬回收成本,預估到2015年,「網路大電影」總票房有望能達到1.5-2億,幫助60%的片方保本、甚至盈利。
⑻ 網路大電影投資風險
2014年,愛奇藝首次提出網路大電影的概念和標准,隨後網路大電影迎來爆發式的發展。根據愛奇藝提供的數據,2015年網路大電影全網上線超過650部,其中愛奇藝上線622部,約佔全網的95%。2016年網路大電影全網上線超過2000部,其中愛奇藝上線1800部,約佔全網的90%。截至2016年底,網路播出電影數量超過6600部,其中網大3100部,流量超過150億。
2017年3月1日,《電影產業促進法》全面實施。網路大電影與院線電影審查標准統一。未來,網路大電影優勝劣汰成必然。
網路電影的風險:
網路電影是不在影院上映的,只有網路點擊分紅。
網路電影片太多,幾乎是萬眾挑一的,所以投資網路電影選擇難度增加
網路電影是有好片,但是也有非常多的亂片,所以風險比較大
同一時間上映的影片比較多,客戶觀影會眼花繚亂
⑼ 愛奇藝網路電影票房在哪裡查詢
愛奇藝網路電影票房在貓眼專業版可以查詢的
貓眼專業版是由貓眼電影開發,為電影行業從業者提供及時、准確、專業的電影票房數據分析(秒級實時票房、排片和影院經營數據等),為影視從業者提供信息互通平台,提高影視作品製作效率(劇組成員招募,行業精英對接,找劇組、投資、導演、演員、攝影等)。
⑽ 網路劇片發行許可證將全面發放,網路影視產業未來的走勢如何
未來走勢會越來越好,部分網劇能在電視台播放,而沒有許可證的網劇會全面解禁,能推動網劇的質量讓其上一個新台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