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戰狼2的製作成本是多少
戰狼2的製作成本是多少?《戰狼2》製作成本是2億元。《戰狼2》從8000萬預算超支到2億元,身兼《戰狼2》導演與主演於一身的吳京曾感嘆影片超支超得太嚴重了。不過隨著《戰狼2》的熱映,巨大的財富效應開始顯現。
在2億元的成本下,《戰狼2》的製作一直是影片最大的賣點。開場一鏡到底的水下搏鬥戲點燃了觀眾最初的興致,之後的坦克漂移、軍艦導彈發射以及影片中實打實的真刀真槍則在快速剪輯的效果下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視效場面上,影片中全面升級的海陸空戰爭大戲也滿足了觀眾的眼球。
最終戰狼2在2017年暑期檔取得了56.8億人民幣的票房成績,創造了中國電影票房史的最新記錄
B. 在哪兒可以查到電影的成本排行榜
一般電影製作成本只會在電影認購合同裡面會有非常明細的說明,製作方一般是不會輕易透露說明,有媒體報道提及到的耗資多少製作的影片,也基本都是大概的數字,並不是非常明細准確的成本!目前沒有專門查詢電影成本的排行榜!
除此之外,您需要了解的是一般我們電影成本包括製作成本、演員片酬、導演片酬、宣發成本主要的四大板塊
A、製作成本:製作成本一般指前後期設備成本,人員成本,交通成本,美術成本,特效成本什麼的。
B、演員片酬:國內一線男演員,價碼都在2000萬以上,高的有3000萬往上趕的;國內一線女演員,價格從1200萬到2500萬不等,如果劇本好,導演好,演員費用低,可能500多萬就能搞定,因為作為演員,如果是一個能打動他的劇本,能讓他信任的導演,都是很樂意參與的,甚至自己會投資反而不要片酬。
C、導演片酬:國內的一線導演,價格500萬—1000萬不等,這個浮動比較厲害,但再低,不會低於50萬美金,這是全球導演協會的一個規定。除了演員,導演的酬金,各種想法落地也很花錢。
D、宣發成本:宣發包括宣傳和發行,宣傳成本一般包括海報和預告片及花絮製作,硬廣告、影院終端物料、媒體推廣、地面活動、首映式、僱傭水軍和收買影評人等。發行成本主要包括拷貝製作費用,影院公關與談判費用等。嚴格來說,影院的票房分成也是發行成本的一部分。
電影拍攝和發行的流程:主要分為籌備階段,拍攝階段,後期製作、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等階段,後期製作是最花錢的
A、籌備階段:簽劇本、尋找投資人,尋找導演、編劇等組成劇組,
劇本:改編還是原創。(1)改編,小說、劇本都需要買版權,還需要支付一筆改編費用,這部分費用300—800萬不等,好的小說版權貴,好的編劇酬金高。(2)原創,這個孵化期比較長,短則一年,長則5年8年都是常有的事,從找來編劇或者搭建編劇組開始,就會支付酬金,這部分費用200萬—500萬不等。
B、拍攝階段
這個階段不是特別花錢,只要按拍攝計劃走就行,風險主要來自導演拍嗨了,延期,演員違約金是筆不小的錢。各種攝影器材、燈光器材、工作人員的費用、各種群演費用。
C、後期製作:這個階段特別花錢。舉個例子,《赤壁》裡面有一個鏡頭,士兵甲戳了士兵乙,士兵乙噴血倒地。大約1秒多,40幀左右的鏡頭,一個槍頭戳破鎧甲,噴血的特效,花了2萬。
D、關於審核,出預告片、開展公映前的宣傳,各大網站發出新聞宣傳,首映式、公映這幾個階段,就不作說明。
希望以上的解答對您有所幫助,祝願生活幸福,投資順利!!
C. 中國電影票房排行榜是怎樣的哪部電影最受歡迎
截止2021年2月26日,根據貓眼專業實時票房數據:
排名第一的是《你好,李煥英》,上映15天,票房累計44.97億元。
排名第二的是《唐人街探案3》,上映15天,票房累計41.98億元。
排名第三的是《刺殺小說家》,上映15天,累計票房8.18億元。
其後的是《熊出沒狂野大陸》、《人潮洶涌》、《新神榜:哪吒重生》
根據票房顯示,最受歡迎的電影應該是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
比如她搭建了一個編劇班子,編劇團隊對於小品的電影化改造,去除了小品的篇幅局限,
同時,增加的人物,以及角色之間交叉產生的故事,對過去時代與社會風貌的精準還原。
以父愛母愛為題材的電影,縱觀中外電影史也多是文藝佳作居多,票房大賺的商業大片幾乎沒有。
話又說回來,從賈玲的角度來講,能拍攝這樣一部作品去紀念自己的母親,已經算是莫大的成功了,這是普天下多少子女都想做的事情啊!
D. 現在中國電影的票房到底怎麼分成 中國大製作電影的實際成本是多少
1994年,為改變電影市場的蕭條局面,時任中影公司總經理的吳孟辰向電影局提議以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最新的一流外國影片,以發行的收入扶持老、少、邊、窮地區電影事業。1994年底,廣電部電影局批准了這個建議,提出每年可以進口10部「基本反映世界優秀文明成果和表現當代電影成就」的影片。於是有人將這10部影片稱為「10部大片」,大片的名稱也因此而流傳開來。參照國際通行的票房分賬形式,進口大片各方收入分成的比例是製片方35%,發行方17%,放映方48%。為了迅速佔領中國市場,進口大片的製片方還承擔了宣傳的費用。盡管這樣的分賬比例似乎對製片方較為不利,但後來的事實證明,國外尤其是美國製片方依舊從中國的市場獲得了豐厚的利潤。
中影公司知情人士透露,中國雖然進口影片的數量有限,但在進口速度上絕不落後。據介紹,無論哪一國家生產的最新影片,我們的購片人員都可以在影片尚未公映之前看到,選定後立刻以快件送回國內。據說,中影公司負責海外選片的6個人每年至少要看1050多部片子,然後從中精選100多部送審,最後確定進口10部分帳大片。
由於進口大片的巨額利潤,國內一直有打破大片壟斷的呼聲。對此,國家電影局有關負責人指出,中影獨家擁有進口外國影片的權利,這是國家賦予的,是體現國家利益的,這方面不會有松動的餘地。
中國大片成本:
一,大製作。處在金字塔尖的每年只有3~5部的所謂「國產大片」,投資億元以上。如《神話》《七劍》《情癲大聖》《夜宴》均投資超過一億,而《無極》、《滿城盡待黃金甲》更是號稱投資3億以上。這些影片在特徵上與賈斯廷•懷亞特提出的好萊塢的「高概念」電影基本相同:大明星,大導演,大投入,大製作。這一陣營的影片數量雖少,但國產片的票房中卻可接近一半的份額。而它們也是中國電影海外銷售的主力。
二,中製作。中等製作的影片投資大約在1000萬~5000萬之間,每年在這個區間的影片通常不到10部。
三,小製作。小製作還可以分為兩個層次,第一層次為製作成本在1000以下,400萬以上的影片,票房目標為100~1000萬,數量在20部左右。第二層次的影片製作成本則在150萬~300萬左右,占電影總量的85%左右。這些影片只是小部分進入了院線放映,票房產出微薄,有的影片進入院線短暫排檔完全是為了獲得較高的音像版權銷售價格,還有的影片則是小規模,分區域上映。而相當部分影片的主要市場是電視播映和音像產品。少數獲獎的藝術片通過出售海外部分地區版權,能夠獲得一定補償。其中相當部分影片則根本沒有進入流通渠道。
因此,在此種形勢之下,探討低成本電影對於了解和改善中國電影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我們沒有理由忽視占總產量比重如此之高的低成本電影,以及背後的那些創作者。
E. 盤點製作費用最高的八部國產電影,你看過幾部
如今的電影製作費用可以說是越來越高,大製作的電影在會讓觀眾有更好的視覺體驗效果,吸引更多的觀眾看電影。近些年來不斷有大製作的電影上映,那麼國產電影中有哪些製作費用 最高呢?
8、《西遊記之大鬧天宮》
《西遊記之大鬧天宮》這部電影雖然明星陣容超強,但是上映之後一直被批評為是爛片。但這部電影的確是大製作,足足花了5億的製作成本。
F. 國產電影耗費資力最大的一部電影是什麼
國產很多電影的投資都很巨大,但具體要說哪一部最大,還有待商議。下面介紹一些國產大投資的電影給大家。
第三部《妖貓傳》
這部電影的導演,也是非常的知名,是陳凱歌導演的。這部電影屬於古裝奇幻愛情電影,投資達到了9.7個億,我們可以看到裡面的服裝和特效都非常的華麗,可以說在色彩方面作到了獨秀一枝。不過,同樣的這部電影的票房也差強人意,只有5.9個億,可以說有了很大的損失。這部電影卻獲得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的年度獎,還有亞洲的電影獎,可以說可圈可點。
G. 中國電影《無名之輩》製作成本是多少
電影《無名之輩》製作成本不足3000萬。沒有大牌明星,票房爆發是後期發力,最終票房7.94億。片方分賬2.79億。回報9倍以上。
主演任素汐早期拍攝的電影《驢得水》同樣是成不足1000萬的情況下,拿下了票房1.72億。片方分賬6445萬。回報6倍。
對於任素汐來說,知名度還不是很高,那麼看看2019年國慶上映的《我和我的祖國》這部電影,上映6日收獲票房18億。預測票房30億以上。對於一個演員來說,電影票房的高低,決定了觀眾的認可。
任素汐在未來的演藝事業上,會不會繼續高歌猛進呢?著名演員都是實力演技逐漸積累爆發的過程。
大家可以關注下《通往春天的列車》明年上映,製作成本5000萬。
H. 電影峰爆投資了多少億
《峰爆》製作成本耗資1.5-2億。
《峰爆》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領銜出品、發行,李駿擔任導演,趙曉時擔任總監制、攝影指導,沙頌、李駿擔任編劇,張冀擔任劇本顧問。
《峰爆》請來了21位明星出演,朱一龍,黃志忠,陳數 ,洪劍濤,張國立,張譯,白客等等,流量和老戲骨都有,覆蓋了市場上大部分的受眾。
年度災難巨制《峰爆》已於9月17日全國上映,影片自上映以來,連續5天獲得票房日冠、觀影總人次日冠,累計票房已突破2.7億,成為2021年度中秋檔票房冠軍。
影片口碑持續走高,真實的災難感與救援行動引發觀眾熱議,主人公們迎難而上、對抗天災的魄力與勇氣,亦打動無數網友。
電影《峰爆》將鏡頭對准基建工作者和鐵道兵這類鮮少為人所關注的群體,展現了他們在災難來臨之時,團結一致、不惜一切代價也要護城救人的決心和行動。不少網友表示,「通過這部電影更加了解了鐵道兵」、「由衷地致敬鐵道兵和基建人」、「看到了片尾鐵道兵和基建事業的真實歷史影像,暴風哭泣」。
I. 國產電影耗費資力最大的一部電影是什麼
說到我們國產電影耗費資歷最大的可能很多人都會想到《滿城盡帶黃金甲》,對於《滿城盡帶黃金甲》這部影片的確是耗資比較大的,但是他稱不上是國產電,也耗資最大的一部電影。對於我們國產耗資最大的電影應該還是《阿修羅》,其實這不能算是我們真正的國產電影,因為這是屬於國產投資的一部電影,是中心美學的融合。影片的製作成本高達7.5億,不過槽點滿滿的故事也是讓觀眾們坐立難安,因此票房和他的投資相比也是比較慘淡的。
《赤壁》的製作成本也是高達了六個億,不過它的全球票房也高達了十個億,所以對於它的投入相比,這部影片的收入可能也是成正比的。對於這部影片來說,不管是對白還是場景描寫,絲毫都不能讓人感受到文學的美,只是讓人感覺有一些無厘頭而已。只能說是讓人哭笑不得的一部影片,但可能正是因為雲集了眾多大咖,所以才導致全球票房比較高吧。
J. 2017上半年中國票房最高的十部電影 國產電影就三部!
2017上半年的電影市場可謂喜憂參半,截止2017年6月30日,中國內地影市累計票房高達271.37億元,同期增長10.34%,共上映影片221部,其中國產片169部,進口片52部,然而就票房吸金能力來看,國產片(103.94億元)卻遠不及進口片(167.43億元)。今天,鹿豹座小編為大家盤點一下上半年票房排名前十的電影,其中進口片便佔了七成。
Top10《乘風破浪》
票房:10.48億元
《速8》是今年國內電影市場無可爭議的一支強心劑。上映首日起,即狂飆在打破和創造票房紀錄的快車道上。該片以6280萬元的零點場票房,創造內地零點場票房紀錄;上映首日狂攬5.057億元,一舉刷新內地影史首日和單日最高票房雙項紀錄。自上映後票房一路呈碾壓之勢,成功打破系列前作《速7》在內地創下的24.26億元總票房紀錄,成為國內影史進口電影票房新冠軍。
這十部Top10電影,大家為那幾部貢獻了票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