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7上海電影節文案

2017上海電影節文案

發布時間:2022-11-17 14:35:35

⑴ 第十六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兩部中國影片入圍金爵
上海國際電影節創辦於1993年,2013年6月將迎來20歲生日。電影節組委會執行副主席任仲倫說,組委會共收到來自112個國家和地區的1655部影片報名,再次刷新紀錄,最終有12部影片入圍金爵獎評選單元。其中包括兩部中國影片,分別是胡雪樺執導的《神奇》和林超賢執導的《激戰》。
組委會宣布,英國導演湯姆·霍伯將出任本屆上海國際節主競賽單元金爵獎評委會主席,米歇爾·西蒙,德國導演、作家克里斯·克勞斯,伊朗導演克斯羅·馬素米,捷克導演伊利·曼佐,中國導演寧浩和演員余男組成金爵獎國際評委陣容。
亞洲新人獎於2004年設立,是競賽單元的常設獎項,旨在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共有10部影片入圍該獎項,其中三部為中國影片:《指尖太陽》《無腳鳥》《初戀未滿》,陸川擔任該獎項評委會主席。
「向大師致敬」格外精彩
組委會當天還宣布,奧利弗·斯通,以及《大鬧天宮3D真人版》《非常幸運》《不二神探》《王牌》《宮鎖沉香》《小時代》等30多個劇組的主創。
展映單元歷來是普通觀眾最為關注的環節。任仲倫介紹,「向大師致敬」單元會格外精彩,電影節期間將舉辦希區柯克9大默片修復版亞洲首映、小津安二郎作品展、張國榮電影回顧展、奧利弗·斯通影展、湯曉丹影展以及評委作品展等活動。
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
在當晚舉行的開幕式上,香港導演徐克獲頒「華語電影傑出貢獻獎」。他表示,上海是中國電影搖籃,能獲得這一殊榮令人感到榮耀。

⑵ 黃曉明第19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開幕式說的那句文言文是什麼意思

亦余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善':善愛,好的行為,珍愛,言行或理想。 '雖':雖然,即使,縱然。
'九':泛指多次或多數。 '未悔':不會懊喪,不後悔。
翻譯:這些都是我內心之所珍愛,就是讓我九死(或多死)還是不後悔
表達作者為追求國家富強、堅持高潔品行而不怕千難萬險、縱死不悔的忠貞情懷,後來人們在表達堅持理想、為實現目標而奮斗時常引用這一名句表達心志。

⑶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上海國際電影節始辦於1993年10月,每兩年一屆。電影節宗旨是: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從第5屆(2001年)起改為每年舉辦一屆。
每年6月,為期9天的電影節如約而至,已經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創辦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經吸引了150多萬中國觀眾,總計吸引近萬名中外影人造訪上海。
電影交易市場,不斷發揮吸引世界各地買家、投資人聚焦、合作中國電影的集聚功能。電影項目市場的中國電影項目創投成為華語電影力量的一次集結,自覺將項目置身於國際電影產業的競爭格局中,講述海內外觀眾看得懂、聽得懂的故事。電影論壇也已成為產業風向標,自覺對焦中國電影,會聚世界業界精英,務虛與務實並重,頭腦風暴與方法引領並舉,已成為上海國際電影節專業服務的品牌旗幟。國際影展是亞洲規模最大、也是最多元的電影展映活動,每年都會集中展映數百部來自世界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優秀影片,成為最受大眾熱捧的觀影嘉年華。 宗旨是呈現並鼓勵多元藝術創作,創辦以來在專業架構及服務、社會影響力等方面迅速提升,被譽為是「全球成長最快的國際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開幕紅毯不僅集聚世界各國著名電影人,同時完整呈現華語影壇的最新風貌,成為展示年度華語電影力量的最佳窗口,越來越多的電影人把參加上海電影節作為重要的影片推廣機會。
金爵獎是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核心,是電影節賦予優秀電影人最新作品的最高榮譽。
亞洲新人獎則推動亞洲原創力與生產力的結合,同時向世界推薦亞洲電影產業新生力量,關注中國乃至亞洲電影的未來。

⑷ 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第二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1995年10月28日至11月6日舉行,歷時10天。有46個國家和地區的232部影片參加了本屆電影節的各項活動,其中參賽影片19部。評委會的7位國際評委分別來自中國的孫道臨、中國台灣的李行、墨西哥的傑奎琳·安德列、法國的讓·貝克爾、波蘭的克日斯托夫·扎努西、德國的曼弗雷德·杜尼約克、俄羅斯的斯坦尼斯拉夫·羅斯托茨基,瑞士影片《打破沉默》獲最佳影片獎。

⑸ 中國電影的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
中國唯一一個國際A類電影節
上海國際電影節(Shanghai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是中國國內第一個國際電影節,在中國有很高的重要性。每年6月在中國上海舉行。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及上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上海文化廣影視集團國際大型活動辦公室承辦。電影節在1993年首次舉辦,1994年,獲得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承認,每年6月上旬舉行,中國唯一的一個A類國際電影節,最高獎名稱為「金爵獎」,下設8個獎項,都由來自各國的國際評委評審產生。上海國際電影節共分為4個主要部分,包括競賽部分金爵獎、國際電影展覽放映、國際電影交易市場,及金爵國際電影論壇暨亞洲新人獎評選。電影節舉辦至今,已經吸引了世界各洲六十多個國家和地區、3823部影片的報名, 959部影片展映,累計票房2770萬人民幣。這是尚沒有完全開放的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度唯一的一次世界影片集萃,因此,每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無疑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創辦至今,已經有150多萬人次融入這個中國重要的電影活動中。每年六月期間九天的電影節已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長春電影節
中國長春電影節創辦於1992年,是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批准舉辦的具有國際性的國家級電影節。每兩年舉辦一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部、吉林省人民政府、長春市人民政府主辦;長春市人民政府、廣播電影電視部電影事業管理局、吉林省文化廳、中國電影發行放映輸出輸入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和長春電影製片廠聯合承辦 。本屆電影節的宗旨是:友誼、交流、發展。電影節組委會將聘請電影界各方面專家組成評委會。本屆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中國電影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 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 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台北電影節
由台北市政府主辦、台北市文化局承辦,台灣電影文化協會、台灣藝術大學執辦。始於1998年,每年一屆。 是台灣地區重要的電影盛會,從第四屆開始把主題定位於「城市、市民、學生」,並由以國際城市為主題的「城市影展」、以「台北電影獎」「台北主題獎」為況賽單元的「市民影展」、以及以國內外學生作品為主的「國際學生電影金獅獎」三部分級成。

⑹ 上海國際電影節的標志是什麼意思

上海電影節的大宗旨是
增進各國、各地區電影界人士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友誼,促進世界電影藝術的繁榮。
爵(圖中物體)是古代飲器
宴請貴客、朋友相聚時以此相敬

個人理解這個標志的意思答題即為歡迎四海影界賓客、共同繁榮電影藝術的一種寓意召喚
故簡單用貫徹時空的古代飲器表達始終如一的開放好客的情懷
並電影節設獎「金爵獎」。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⑺ 第十四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2011年6月19日晚,第14屆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頒獎,相比開幕式上張國立「申討」馮小剛,顯然閉幕式缺乏亮點,缺乏大牌的紅毯也頗為冷清。最終,4部影片包攬了所有獎項,三部中國影片中除了《肩上蝶》顆粒無收,另兩部都收獲頗豐,《郎在對門唱山歌》斬獲3獎,《hello,樹先生》獲得含金量較高的評委會大獎及最佳導演獎。此外,土耳其影片《傷不起的女人》獲得最佳影片獎和最佳男演員獎,泰國影片《星期五殺手》則獲得評委會獎與最佳攝影兩獎。
閉幕缺亮點紅毯無大牌 張靜初徐若瑄拼英文
開幕式雨中來,閉幕式總算放了晴。然而,步上紅地毯的明星雖然數量不比開幕式少,卡司遜色不少。除了競賽單元的劇組成員及評審團,還有不少中小成本的新片演員扎堆亮相。打頭陣出場的評委會成員巴瑞·萊文森、克里斯托弗·漢普敦、崔洋一、陳英雄、帕茲·維嘉、王全安、張靜初等算是最具風採的。
為了《第33張明信片》到來的好萊塢明星蓋·皮爾斯、英國著名導演兼編劇克里斯托弗·漢普頓、《挪威的森林》的主演松山研一、《純真年代》的韓國新生代偶像金俊浩等海外明星紛紛走上紅毯。此外,徐若瑄、楊千嬅、惠英紅、馬楚成、王小帥、彭於晏、Angelababy、寧靜、翁虹、黃渤、江一燕、黃維德、周顯欣、吳秀波、羅家英、王千源、徐嬌等近百位明星只能說數量可觀。
開幕式上,張國立公開「討伐」馮小剛的一幕成為當晚的亮點,到了閉幕式最亮眼的只能算張靜初徐若瑄拼英文功底了,可看性自是沒那麼強。在紅毯上,張靜初以一襲黑色露背禮物亮相,與穿著透明黑紗裙裝的徐若瑄爭艷了一番。兩人在同台頒發「最佳音樂獎」時,又互相較勁起來。眼見張靜初以大段英文開場,徐若瑄也不甘示弱,鏗鏘有力地說,「好像今天有很多外賓啊,我再來點英文好了。Good evening everyone, I'm XU RUO XUAN。」隨後,徐若瑄還大贊一旁的張靜初漂亮,「我覺得張靜初今天特別漂亮,你們給她點掌聲」,更現場秀了一段英文歌。
2部中國影片成大贏家 《樹先生》獲評委會大獎
三部入圍的中國影片中,除了《肩上蝶》顆粒無收,另兩部都大豐收。中國影片《郎在對門唱山歌》成為了本屆金爵獎的大贏家,從最佳音樂、最佳編劇到最佳女主角盡收囊中。首次「觸電」的呂星辰憑借這部處女作拿到影後,在台上她緊張地說不出話,「太驚訝了,真的沒想到,想都不敢想」,現場,她還獻唱了一段主題曲,展示了不俗的唱功。
青年導演韓傑剛剛憑借《hello,樹先生》獲得傳媒大獎最佳新人導演獎,又在當晚的頒獎禮上獲含金量較高的評委會大獎及最佳導演獎。起初獲得最佳導演獎時,韓傑頗為感動地說,「我年紀還小,你們就給我這個獎,我做這行特別苦,做導演一定是這樣,有時候會人格分裂,有時候要好好控制自己,既能吃苦還能管好精神問題。我向恩師賈樟柯先生表示感謝,我的夢想本來是做個攝影師就夠了,有一天碰到賈老師讓我主要精力試試做導演,從那天起我開始了導演生涯。」兩天之內連獲三獎,他自嘲是農民,「像是農民進城撿了三個彩。」男主角王寶強也難掩激動之情,「心裡非常開心,挨凍的兄弟姐妹們在東北零下30多度拍攝,現在樹終於開花結果了,啞巴也會說話了。」
此外,土耳其影片《傷不起的女人》斬獲最佳影片獎和最佳男演員獎。評委會評語說:「影片嚴酷真實、毫不畏懼地將鏡頭對於農村走向大城市的女性,至始至終體現著創作初衷。」不過,男主角賽武凱特·埃穆拉因生病缺席頒獎禮,該片導演代其上台領獎,並希望這個獎杯可以讓其康復。泰國影片《星期五殺手》也獲得評委會獎與最佳攝影兩獎。

⑻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第18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2014年11月15日起開始接受影片報名,並於2015年6月13日至21日舉行。1此次電影節分為競賽單元、展映單元、特別項目等部分。至報名截止日期,共收到報名參賽影片1099部,報名參展影片1808部,最終有14部電影入圍金爵獎(主競賽單元),15部影片獲得亞洲新人獎提名,11部影片參賽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競賽單元包括金爵獎(主競賽單元)、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亞洲新人獎3個部分。金爵獎採用「入圍制」評選模式,傳媒大獎採用「提名制」評選模式,亞洲新人獎由「入圍制」改「提名制」,2金爵獎增設了最佳紀錄片獎和最佳動畫片獎2個獎項。展映單元包括「絲綢之路風貌」、「金磚五國焦點」等影展,3參與此次放映影院達45家,展映影片近400部影片。4特別項目則為「互聯網電影嘉年華」和「成龍動作電影周」兩大特別活動,其中的「成龍動作電影周」設立8大觀眾票選獎項並頒發「鋼鐵人」獎。

⑼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的介紹

第一屆上海國際電影節於1993年10月7日至14日在上海舉行。主會場設在上海影城,大光明等8家電影院為分會場。當時,有1100名中外賓客參加了這一中國首次舉辦的國際電影人士競相聚首的盛會。

⑽ 請教:有關上海國際電影節

足球比賽是由兩隊作賽,目的是把球完全攻入對方的球門之內。比賽時每隊可派 11名球員上陣,其中一人為守門員。守門員是唯一可以在己方禁區內用手觸球的球員,至於其他球員,除了用手以外,可以用身體的任何部份,例如:頭、腳、大腿等觸球。足球比賽的時間分為上下半場,每半場45分鍾,半場休息時間為5至15分鍾。若比賽時遇有受傷或其他原因而浪費了法定的比賽時間,球證可因應 要而作出補時。球賽開始前,擲毫得勝的一方可選擇場區或開球。開球處是球場中央的圓點,要待球證示意開始後,球員方可把球向前踢動,而對方球員則只能在中圈外等候,讓皮球向前滾動一周後,才可上前攔截。球賽進行中,一切不合法的身體接觸如:推人、拉人、打人、踢人及危險動作如:舉腳過高等,均屬違例。至於球員替補方面,一場球賽通常可更換三名球員,但球員一經換出後便不能再次進場作賽,而且替補球員必須經球證允許及待被調出球員離開比賽場地後,方可進場比賽。
越位條例
當隊友(甲)在一球員(乙)更後位置踢球時,若他(乙)比皮球更接近對方的底線,即算作越位犯規,除非
a. 他(乙)在己方半場內,或b. 還有兩名對方球員比較他(乙)更接近對方的底線,或c. 他(乙)直接從角球、球門球、界外球或公正球得到皮球。界外球
當皮球越過邊線時,應由最後觸球球員之對方球員在球出界的位置擲界外球。擲界外球之球員必須雙足站立在邊線上或邊線外地面,並雙手持球從頭後經頭頂擲出。
球門球及角球
若皮球越過底線(並非進球)而最後觸球之球員為攻方球員,則守方球隊可獲得球門球。反過來說,若最後觸球之球員為守方球員,則攻方球隊可獲得角球,而此角球應在皮球越過底線一方的角球點上開出。
間接自由球
若球員觸犯以下任何一種行為,對方球隊可獲得間接自由球:
a. 球證認為是危險動作。b. 雖然屬合法碰撞,但皮球並不在搶奪范圍之內。c. 故意阻撓對方球員而皮球並不在搶奪范圍之內。d. 在禁區內侵犯守門員,而守門員當時並無皮球在手。e. 無論守門員在持球、拍球或向空中拋接皮球,若在皮球交出前,走動四步以上;或不管是否已走動四步或以上,在皮球交出後,皮球未經其他球員在禁區外觸及而再次用手觸球。間接自由球應在犯規點開出,但若踢出後並未讓其他球員觸球而入網,則不算作進球。
直接自由球
如果球員故意觸犯以下九種規條,則由對方球員在該犯事地點主踢直接自由球。
1. 踢或意圖踢對方球員。2. 絆倒對方球員。3. 跳向對方球員。4. 用粗暴或危險動作去碰撞對方球員。5. 從後去碰撞對方球員。6. 擊打或意圖擊打對方球員。7. 抓著對方球員。8. 推對方球員。9. 用手或手臂觸球。主踢直接自由球時,直接射球入網亦算作進球。
十二碼罰球
若守方球員在己方的禁區內觸犯可導致判罰直接自由球的九種規條,則可被判罰十二碼罰球。當執行十二碼罰球時,除主踢球員及守門員外,所有球員皆要離開禁區及最少距離罰球點十碼之外。
http://www..com/s?tn=&ie=gb2312&bs=%D7%E3%C7%F2%B9%E6%D4%F2&sr=&z=&cl=3&f=8&wd=%D7%E3%C7%F2%B1%C8%C8%FC%B9%E6%D4%F2&ct=0

閱讀全文

與2017上海電影節文案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國外同性腐電影 瀏覽:933
打鬥動漫電影 瀏覽:867
值得推薦的國產免費電影 瀏覽:260
電影劇情老電影大全 瀏覽:842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表達了什麼 瀏覽:843
精彩片段電影推薦 瀏覽:292
橫店電影城台山店 瀏覽:256
黑暗奧特曼大全電影 瀏覽:805
更新電影下載歐美 瀏覽:600
屍油泰國電影有露嗎 瀏覽:519
堅果怎麼找3d電影 瀏覽:299
歪歪日漫動畫電影 瀏覽:195
印度電影關於哥哥和妹妹 瀏覽:621
推薦友情的電影 瀏覽:554
國際電影節是幹嘛的 瀏覽:1
印度最強十部搞笑電影 瀏覽:48
日本講樂隊的電影 瀏覽:215
2021怪物大電影解說 瀏覽:651
香港2018警察電影 瀏覽:753
韓國塔電影 瀏覽: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