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7年建軍70周年電影

2017年建軍70周年電影

發布時間:2022-12-06 07:16:18

『壹』 如何評價電影建軍大業

2017年拍攝的《建軍大業》成功獻禮建軍90周年,作為建國三部曲的收官之作,票房取得了4.04億的成績,作為一部主旋律電影我沒想到一個香港導演可以把那些英雄先輩拍的如此豪氣壯烈,也許正因為是香港導演劉偉強才能以更多的視角和態度為我們呈現一場別開生面的壯闊史詩。

『貳』 如何評價《建軍大業》這部電影

作為一名非常喜歡歷史的人,個人覺得建軍大業這部電影還是比較走心的良心之作。


《建軍大業》這部劇雖然幾乎請來了大半個娛樂圈的人物,但是每一名被請到的演員,都是真的很認真的在拍戲,在演繹當年建軍時候的歷史。如果,我國的每一部電影都能如此就好了,那我想,以後我國的電影事業就可以飛速的發展了。

『叄』 表達愛國主題的電影有哪些

表達愛國主題的電影有:

1、《八佰》

背景:改編自1937年淞滬會戰期間,講述了史稱「八百壯士」的中國國民革命軍第三戰區88師524團的一個加強營,固守蘇州河畔的四行倉庫、阻擊日軍的故事。

2、《我和我的祖國》

背景:祖國七十年發展變遷的獻禮影片。

3、《建軍大業》

背景:獻禮2017年建軍90周年,主要以革命初期,1927年南昌起義這一重要歷史事件展開。

4、《錢學森》

背景:錢學森回國效力,使中國導彈、原子彈研發至少推進20年。

5、《信仰者》

背景:2018年,方誌敏英勇就義83周年,影片紀念當時以方誌敏為代表的矢志不渝的革命工作者。

『肆』 建軍大業內容是什麼

《建軍大業》(英語:The Founding of an Army),是一部於2017年上映的中國電影,是為慶祝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

該片由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南昌廣播電視台、八一電影製片廠、上海三次元影業、英皇影業有限公司、太陽娛樂文化有限公司和寰亞電影製作有限公司共同出品。

《建軍大業》的故事聚焦於1927年由中國共產黨發起的南昌起義。電影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2017年8月3日在香港上映。

劇情簡介

1927年的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導致國共第一次合作破裂,大革命也從勝利走向失敗。在共產黨員、國民黨左派以及革命群眾被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大肆屠殺期間,共產黨人總結了經驗教訓,決定獨立領導武裝斗爭和創建革命隊伍。

由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等人在8月1日發起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毛澤東和盧德銘也於9月9日在湖南東部和江西西部發動秋收起義。一幕幕波瀾壯闊的戰役和動人心魄的革命歷史也由此展開。

票房

影片於2017年7月27日在中國大陸上映,首周累計票房2.25億元,最終累計3.89億。

1、劉燁 飾 毛澤東

無產階級革命家、戰略家和理論家。為了實踐革命理念,毛澤東領導湘贛秋收起義,組建工農革命軍,以策應南昌起義後南下兩廣的起義軍主力。南昌起義部隊一路南下,血戰連場。他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翻越重重大山,開辟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2、朱亞文 飾 周恩來

偉大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者,中國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中國共產黨主要領導人,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和領導人,領導南昌起義。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面臨絕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壩為大部隊的分散突圍贏得了時間,周恩來等領導人扁舟出海,撤往香港

3、黃志忠 飾 朱德

起義部隊第九軍副軍長。他在南下的戰斗中嶄露頭角,逐漸成為起義部隊的核心領導人之一。南昌起義部隊在潮汕失利,面臨絕境,朱德率部在三河壩為大部隊的分散突圍贏得了時間。駐守三河壩的起義軍部隊在朱德的率領下成功脫離了戰場,轉移到了廣東和江西交界處作了整肅和整編。

4、王景春 飾 賀龍

豪情萬丈,智勇雙全,作為起義軍的指揮軍長,親自帶兵沖鋒陷陣,為拯救天下窮苦百姓而義無反顧拋棄「大洋」、「黃金」甚至每個軍人都無比嚮往的」兵工廠「。

5、歐豪飾葉挺

中國人民解放軍創始人之一,新四軍重要領導者之一,著名軍事家。參與指揮南昌起義並出任前敵總指揮。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36位開國軍事家之一。

『伍』 《決勝時刻》觀後感4篇_建國70周年獻禮電影觀後感

《決勝時刻》講述的是1949年,黨中央領導人進駐北京香山,在國共和談破裂的千鈞一發之際,全力籌劃建立新中國。作為「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決勝時刻》值得大家去認真觀看!以下 觀後感 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決勝時刻》觀後感一

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9月20日,博納影業推出的「中國驕傲三部曲」的第二部作品《決勝時刻》上映,三天時間就斬獲了4018萬的票房,為國慶主旋律電影吹響了「前奏」的號角。

平凡角度塑造「高光時刻」

《決勝時刻》講述的是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夕,偉大領袖進駐北京香山,和談破裂的千鈞一發之際,全力籌劃建立新中國的 故事 。電影用藝術的形式為觀眾呈現出了緊張刺激的一面,談判桌上的精彩辯駁,談判背後的心路歷程,歌頌了時代領袖非凡的大局觀和過人的智慧。《決勝時刻》的監制和導演黃建新,在執導紅色主旋律電影方面頗有 經驗 。大家熟悉的《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建軍大業》這一經典系列電影都出自黃導的手筆,而《決勝時刻》這一部電影顯然要比以往的紅色電影更具有感染力,它既可以呈現偉人的豐功偉績和時代的宏大,也可以展現平易近人的生活方面。以往的主旋律電影,我們看到的大多是說教的成分居多,在展現紅色經典的同時,也同樣讓人感覺到了乏味,而這部電影給我們塑造的更多是偉人平凡的一面。

唐國強:演毛澤東上癮了,70歲也演不夠

1996年的電影《長征》中,唐國強第一次出演領袖毛主席,獲得了觀眾的認可;隨後,在電視劇版的《長征》中,他再一次出演毛澤東,也奠定了自己「偉人專業戶」的形象和風格。《建國大業》《換了人間》等經典巨作,唐國強在熒幕中飾演毛澤東多達40多次,橫跨23年,如同劉勁飾演的周恩來、王伍福扮演的朱德一樣,都是觀眾心中的經典形象。而此次在《決勝時刻》中飾演的毛澤東果敢沉著,風趣幽默,為觀眾呈現出了一個不一樣的主席。

「他既是人民中的一員,又是人民中的領袖,同時還具備著普通人的喜怒哀樂。」

他可以大氣的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也可以富有情調的教導警衛員怎樣寫 情書 ;他可以鎮定自若的指揮戰斗,思考國家大計,也可以像年輕人一樣跑到街頭去品嘗風味小吃;電影中呈現出來的更多是他溫情和接地氣的一面,讓觀眾看到了一個摸得著的有溫情的時代領袖。如同唐國強曾經說的:

「自己演毛主席上了癮,即使到了70歲我也演不夠,因為毛主席太偉大了,需要一個演員用一生的功力去塑造。」

除了唐國強之外,電影的演員陣容是非常強大的。在《紅海行動》中飾演驍勇善戰,一往無前的「蛟龍小分隊」隊員,《破冰行動》中飾演智慧忠誠,英勇頑強的緝毒隊員黃景瑜,幾部大火的電影奠定了他「鐵血硬漢」的熒幕角色,在劇中飾演的是一位恪盡職守的警衛員,守衛在毛主席左右;《烈火英雄》中飾演錚錚鐵骨的消防英雄馬衛國的杜江,這次在《決勝時刻》中也擔任著重要的使命;同時,王麗坤、張涵予、濮存昕、馬曉偉、曹炳琨、秦嵐、馬天宇等老中青三代人為電影注入了時代的血液和脈搏,讓這部電影更為生動立體。

60億,讓主旋律電影燃燒起來

說到這一部主旋律電影,就不得不提於冬這個電影屆叱吒風雲的人物了。作為博納影業的CEO,他憑借著自己精準的投資眼光和過人的膽識,成功炮製投資了《紅海行動》《湄公河行動》《智取威虎山》《十月圍城》等主旋律大片,包括獻禮祖國70周年的「中國驕傲三部曲」之一的《烈火英雄》,都成為了高口碑劇作和時代的爆款。

在本世紀初,因政策的調整,香港和內地在電影方面的資本限製得到了放鬆,香港電影人北上合拍的浪潮隨即而來,和同時代電影人不同,他並沒有將更多的資本和精力放在一些大IP的大片上,而是走出了另外一條具有「於冬」特色的主旋律之路。

他將自己的眼光瞄準到了市場上的主旋律大片,在《十月圍城》取得了2.91億,年度第四的好成績之後,於冬在五年的時間先後投拍了《智取威虎山》、《竊聽風雲》系列、《一代宗師》等幾十部作品,並且取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在《紅海行動》播出之際,於冬就大膽預測,這一部電影「一定會逆襲」,結果,《紅海行動》以36億票房成績一躍成為年度總冠軍,影史排行第五。2019年,博納影業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推出了獻禮中國的」驕傲三部曲「,分別是致敬消防戰士的《烈火英雄》,紀念偉人和祖國榮光時刻的《決勝時刻》,以及國慶檔要上映的《中國機長》,從時代偉人到平凡英雄都涵蓋其中,用溫馨有人情味的鏡頭記錄了這個時代的主旋律。

在6月的發布會上,一如當年那個熱血奔放的青年,再度放話「中國驕傲三部曲,60億」對於《決勝時刻》,於冬大膽預測,這一部主旋律電影將超過《建國大業》、《建黨偉業》和《建軍大業》,票房最少8億起步,看的出來,博納對這一部獻禮巨作還是寄予厚望的。於冬能夠說出這樣的預測,並非是對電影市場和自身能力的盲目自信,而是對於中國主旋律電影大片市場化,類型化產業流程的絕對肯定和支持。《烈火英雄》以過硬的口碑和電影題材取得了16.86億的好成績,而這一部作品目前的票房在主旋律電影中也是嶄露鋒芒;最後一部作品《中國機長》目前的預售已經達到了3197萬,勝利可期,不得不說,今年這三部獻禮劇作都贏得了市場的認可!相信,中國的主旋律電影一定會以更為理性的姿態和廣闊的視角在銀幕上大放光芒,展現國人的生生不息和時代精神!

《決勝時刻》觀後感二

最後幾分鍾原影像復原真的是看得我渾身起雞皮疙瘩,天安門廣場密密麻麻全是人,大家舉著小紅旗,太震撼了!

拋開影像再說電影吧,整體節奏就不行,主線劇情感覺都是隨便糊弄過去的,毛爺爺的生活部分卻充斥著整部電影。想突出主席的親民形象沒錯,可是一兩個片段就行了,畢竟這不是人物傳記,如果要拋開歷史人物身份但從電影角色來看,電影里所有的角色都沒立起來,劇情發展就像是流水賬一樣照著歷史書在拍。再說人物造型,三位老演員都是專業戶,但是妝發真的太太太出戲了,一點都不自然,毛的頭發,周的眉毛和時刻含淚的雙眼,朱一直皺起的眉頭,太刻意了。

挺好一題材的電影拍成這個樣子,給人感覺就像是為了國慶隨便拍一下給領導交差的。

《決勝時刻》觀後感三

很遺憾的是沒有採用建國大業原版對應演員。如許晴版宋慶齡。張國立版蔣介石。王學圻版李宗仁。

回想陳道明老師在建國大業中短短3句台詞精彩發揮。可見對角色理解之深厚。

青年演員戲份略多但也可以理解。特型演員不能斷層。青年演員在紅色宇宙系列中可能因年代疏遠更多表現力用在表情和情緒上。對角色的代入感還是還需好好鍛煉。觀看時並無太多感同身受。

這一版對毛爹爹的塑造多了更多人性體現與時代結合起來也另顯風趣亦不失偉岸。但同時帶來的是劇情雜糅的缺點。諜戰。和談。籌備。愛情。渡江戰役。空襲。相互穿插感太強。

決勝時刻的片名似乎是指向渡江戰役。但,相比於三大戰役,渡江戰役規模雖大也是解放戰爭中最為迅速的一次。並無「決勝」感。電影對渡江戰役中沒有太多大場面表現。但是從解放軍戰士從火焰中前仆後繼的局部犧牲畫面表現出來的視聽感受讓人產生極大心理震撼和情感共鳴、讓人也體會到與課本中百萬雄獅過大江強勢勝利感帶來了不小的反差。

另外這似乎是第一部紅色宇宙開放評分的電影。大家且評且珍惜……

tips:開國大典原版彩色修復加國家隊配樂帶來獨特的視聽享受在電影院一定要聽到最後。

《決勝時刻》觀後感四

什麼是好的愛國電影?一部好的愛國電影應該是能讓觀眾更直觀地面對歷史,更能體會當局者的心路歷程,更能深刻地體會到新中國的來之不易,更能激起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的電影。不得不說,我今天的的確確地看到這樣一部好電影,它的名字叫《決勝時刻》。說實話,我從來就沒有試過能夠在觀看一部愛國題材的電影的時候從頭到尾都在流淚,這部電影它做到了,雖說有些誇張,但的確在觀影的大半程,眼淚是沒有停過的。從一開始運用的部分城市解放時歷史資料影片,到北平解放解放軍進城;從渡江戰役前擊敗英軍紫石英號,到渡江戰役時解放軍浴血奮戰,部分戰士即使身著烈火也奮不顧身向前沖;從渡江戰役戰士拚死立起紅旗,到毛主席為犧牲戰士祭奠;從解放軍攻佔南京政府,到毛主席在中共政協會議高喊「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了」;從任弼時同志邀四位好友拉琴獻給新中國,到最後真實的彩色的開國大典的錄像,每一個時刻都令我感慨和激動。影片通過對1949年建國前的一些重要時刻的描述,再現了那個年代的風卷雲涌,通過對部分小人物和建國重要參與人物的刻畫,以小見大,再一次重現了老一代中國人的革命精神和家國情懷。原本就被《毛澤東選集》中毛主席的通透所吸引的我,在觀看了這部影片之後更加地敬佩這位偉大的人民領袖。劇情部分令人滿意,而演員演技方面有眾多老戲骨坐鎮自是不用擔心,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陳有富的扮演者的演技和台詞能力不夠好,常常讓人出戲。不得不說,唐國強老師扮演的毛主席和劉勁老師扮演的周總理已經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與片末放出的彩色原版開國大典上的毛主席和周總理本人來比,已經到了七分貌似,三分神似的地步。而好久沒有看到濮存昕老師演戲的我,在看見濮老師的那一刻真的是無比驚喜。許多的演員都非常地神似歷史上的原型本身,特別是鄧穎超的扮演者,令我眼前一亮。而從人物塑造而言,電影的表達令我非常滿意。它不似以往只一昧宣揚共產黨的好和國民黨的壞,而是更多面化、生活化,每一位站在不同陣營的人物都有血有肉,不是 臉譜 化的好與壞。影片有許多令人捧腹的片段,比如毛主席陪女兒捉麻雀、毛主席喝醉坐一旁而周總理和朱總司令以及任弼時等四人把酒言歡等等都讓我看到了一群更真實的國家領袖們,從而更令我敬佩這些老一輩政治家、革命家的運籌帷幄的能力和海納百川的家國情懷。尤其是對國民黨陣營的人物的刻畫令我十分驚喜,舉簡單一例:即使是國民黨特務頭子,在自殺殉職之時,亦考慮到家人,並留信蔣介石求寬待家人。這些對國民黨陣營的角色的安排使得影片更客觀全面,非常好的嘗試。電影的每一分每一秒都令我無比感慨,若說最貼緊而今的中國的,那便是李宗仁寄希望於英美兩國插手和英軍紫石英號不停勸阻執意橫行長江最終被擊敗舉白旗的部分,由史及今,聯想到已然關注了三個多月的香港局勢,很明顯,如老一輩所言,帝國主義忘我之心從來就不曾消失。亦慶幸最終的勝利者不是國民黨,難以想像,若落在了寄希望於英美政府的國民黨的手中,而今的中國,又將會如何地凄慘和悲涼。看完這部片,我深刻地體會到,身為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我們有必要有責任為我們的祖國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要堅信我們的國家和政府,熱愛我們的國家民族,這樣一個歷經滄桑的國家,她值得我們去擁護,因為,她的身後,承載了無數萬革命先烈的熱血和靈魂。感謝那些曾經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付出的無名英雄,感謝那些為了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而拼搏的前輩們,沒有這群人的犧牲,就沒有而今屹立於東方的泱泱中華。我可以無比自豪地說:「我驕傲!我是中國人!」 最後想說,雖然我知道電影屏攝是不好的行為,但在影片的結尾,看著那飄揚在空中的五星紅旗,我實在是忍不住拍下了它的照片。我愈來愈能理解國歌中每一句每一個字所承載的意義,愈來愈能感受到國旗所背負的重量(再次詛咒侮辱國旗侮辱國歌的廢青不得好死,此生必受盡人能受到的全部疾苦)。在影片結束散場的時候,我很認真地觀察了每一位觀影人的情緒,觀影的人很多,有鶴發老者、有中年男女、有如我一般年紀的同齡人、還有稚氣未脫的孩童,無一例外,大家的臉上都留有哭過的痕跡,坐我旁邊的陌生小姐姐曾不止一次地感慨影片看得她雞皮疙瘩都起來了。最後的最後,我想說:「毛主席萬歲!中國人民萬歲!中華人民共和國萬歲!」


《決勝時刻》觀後感4篇_建國70周年獻禮電影觀後感相關 文章 :

★ 2019《決勝時刻》最新觀後感

★ 《決勝時刻》建國70周年賀禮電影觀後感

★ 《決勝時刻》建國70周年賀禮電影

★ 《決勝時刻》觀後感5篇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影評5篇

★ 《決勝時刻》電影觀後感5篇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心得精選

★ 2019《決勝時刻》觀後感

『陸』 2017年由劉偉強執導劉燁朱亞文等人主演的影片是是什麼

《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黃建新監制,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劉昊然、馬天宇等主演。

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劇情簡介

1927年,北伐戰爭剛取得重大成果之際,國民黨「右派」為奪權叛變革命,發動了瘋狂的「清共」行動,短短數月,近31萬進步同胞遭到殘酷殺害,全國震驚,剛剛看到希望的中國即將再次陷入軍閥混戰和獨裁專制的深淵。

由於沒有自己的武裝力量,成立不足7年的中國共產黨在國民黨「右派」的瘋狂進攻下,幾乎遭遇毀滅性打擊。血的教訓使毛澤東、周恩來等黨內進步分子認識到了「槍桿子里出政權」的硬道理。

生死存亡之際,他們臨危受命,冒著生命危險分赴湖南和南昌等地,聯合朱德、賀龍、葉挺、劉伯承等一批愛國將領發動起義,誓要組建一支真正屬於人民的軍隊。鐵血鑄軍魂,舍己保家國。

(6)2017年建軍70周年電影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建軍大業》是電影「建國三部曲」中的第三部,前作《建國大業》在2009年上映,是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的獻禮作品,《建黨偉業》於2011年上映,是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九十周年而製作的獻禮影片。2017年時值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為了再現革命先輩的建軍艱難史,《建軍大業》應時而生。

角色選擇

該劇考慮到先輩們在參加革命時都是熱血青年,因此精選了一大批年齡相仿的演員,來詮釋先輩當年青春激盪的風采。監制黃建新稱選角標准「慎重而嚴苛」,南昌起義時,粟裕19歲,林彪19歲,鄧小平20歲,要塑造那個時期的他們,必須是年輕演員。

除近60位主演外,劇組常規工作人員達600餘人,共有累計超過2.5萬人次的群眾演員參與拍攝。

『柒』 2017年由劉偉強執導劉燁朱亞文等人主演

《建軍大業》

2017年,由劉偉強執導,韓三平擔任總策劃及藝術總監,劉燁、朱亞文、黃志忠、王景春、歐豪等人主演,為慶祝人民解放軍建軍90周年的獻禮影片是《建軍大業》。《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

《建軍大業》故事情節涉及上海杜公館、湖北武漢都府堤、南昌牛行火車站等60個場景,數目之多亦是近年來華語影片中十分罕見的。在近四個月的拍攝時間里,全組600多人輾轉北京、上海、南昌等多個城市,橫跨數千公里取景。

(7)2017年建軍70周年電影擴展閱讀

一、《建軍大業》》的獲獎記錄

1、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優秀故事片

2、第17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

3、第16屆平壤國際電影節特別上映獎

4、第十四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音樂獎

5、第3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視覺效果獎

二、《建軍大業》》的影片評價

影片主要通過三大段落貫穿整個故事,主線的貫穿使得這部電影具有了高度整體性。影片堅持敘事的真實,同時又不乏高度風格化和類型化的藝術手法,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建軍大業

『捌』 電影《建軍大業》用了大量的小鮮肉,人們如何評價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是一部記錄類的歷史片,電影採用復古的綠色為主色調,以五四運動開全片之宗,暗示著革命事業蓬勃的發展前途,具有極強的愛國主義色彩和革命色彩。這部電影中人物眾多,故事線也錯綜復雜,但是劇本的發展卻讓一切事件和人物巧妙地聯系起來,使普通觀眾也能較為清晰的理解。

能成大事者,必須舍棄一些東西,自古以來忠孝不能兩全,當毛澤東離開家鄉和自己的妻兒分別的時候,不知道讓多少守衛邊防的鐵血男兒流下了熱淚,正是由於他們的堅守才有我們當今的太平盛世,而我們要做的就是珍惜著來之不易的太平,為國家強大,民族振興做貢獻。

『玖』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征程的電影有哪些

1、《開國大典》是長春電影製片廠出品的革命歷史題材劇情片,由李前寬、肖桂雲聯合執導,古月、孫飛虎主演,於1989年9月21日首映,2019年10月18日,其4K修復版公映 。該片用紀實的手法展現了從中國共產黨取得三大戰役的勝利開始直至10月1日在北京舉行開國大典的歷史過程。

2、《國之歌者》該片以人民音樂家聶耳成長並創作《義勇軍進行曲》為主線,講述了一群心繫祖國命運的文化英雄,用熱血譜寫出中華民族最強音《義勇軍進行曲》的故事。

3、《我和我的祖國》是由管虎、徐崢、陳凱歌、張一白、薛曉路、寧浩、文牧野聯合執導,黃渤、張譯、吳京、馬伊琍、杜江、葛優、劉昊然、陳飛宇、宋佳領銜主演,演繹7組普通人與祖國大事件息息相關的經歷,以小人物見證大時代,獻禮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片。

4、《建軍大業》是「建國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獻禮建軍90周年的歷史片。該片講述了1927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失敗後,中國共產黨挽救革命,於當年8月1日在江西南昌舉行武裝起義,從而創建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的故事。

5、《中國機長》李錦文監制,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講述了「中國民航英雄機組」成員與119名乘客遭遇極端險情,在萬米高空直面強風、低溫、座艙釋壓的多重考驗。

閱讀全文

與2017年建軍70周年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2018年電影學院招生標准 瀏覽:361
2016年電影大全集 瀏覽:215
電影頻道高清電視直播TV 瀏覽:496
2017北京電影學院真題 瀏覽:65
張翰大電影 瀏覽:635
2017韓國倫理電影手機觀看秋霞 瀏覽:943
西瓜視頻app電腦版下載電影 瀏覽:991
智能電視怎麼播放電腦上的電影嗎 瀏覽:458
手機下載電影如何上傳到電腦 瀏覽:880
電影冰山上來客插曲冰山上的雪蓮 瀏覽:106
華仔比武招親是什麼電影 瀏覽:291
先發制人2016電影 瀏覽:130
歐美電影改編 瀏覽:790
二戰時最強航母是什麼電影 瀏覽:624
下電影哪個網址 瀏覽:763
潘金蓮網路大電影 瀏覽:546
歐美倫理電影網免費播放器 瀏覽:37
哪些電影裡面有叫娜娜的 瀏覽:639
電影你好你煥英淋雨插曲 瀏覽:786
華為榮耀30電影鏡頭在哪裡 瀏覽: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