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這八部電影,堪稱韓國電影的最高水平
這個12月,韓國電影《哦!文姬》會在國內上映,這是近年來,首次有韓國電影在中國內地上映。
一直以來,韓國電影都以不俗的品質深受影迷喜愛,並在國際上也取得諸多獎項和聲譽。
韓國電影何以能取得如此成就?
在韓國類型片飛速發展、似乎進入瓶頸,卻又在瓶頸之中不斷產生新突破,而韓國藝術片也在 探索 韓國 社會 構成、人物 情感 的路上從未止步的當下,我們究竟應如何自韓國電影中「取經」?
這里推薦八部能代表韓國電影最高水準的影片,刷完這十部作品,相信會對韓國電影有更深刻的認識。
一、《春夏秋冬又一春》
金基德是韓國著名的獨立導演之一,他的電影風格十分獨特,同時又令人難以捉摸。
他的作品,既有《空房間》(2004)這樣靜謐而酷烈的愛情犯罪片,也有《聖殤》(2012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作品)這樣變態、血腥,具有濃烈暴力美學的陰冷劇情片,還有如這部《春夏秋冬又一春》般帶有深刻宗教意識和宿命意義的作品。
當然,任何一個導演,風格再千變萬化,其電影作品也會有一絲統一的藝術趣味,金基德的藝術趣味,即對情慾的毫不遮掩,所以,即使《春夏秋冬又一春》為宗教題材,但片中依然不乏露骨的男歡女愛,也正是這份男女歡愛,撬開了一絲宗教和宿命的「缺口」。
這部電影同樣是導演金基德職業生涯最佳之作,目前的豆瓣評分穩定在8.5。
影片以「春」、「夏」、「秋」、「冬」四季為篇章,對應一名佛門僧人童年、少年、青年、中年的修行時光。在近乎與世隔絕並具有禪意風景的寺廟中,這名僧人經歷著「殺生」、「動情」、「殺人」、「懺悔」等四個人生階段,而寺廟中唯一的老僧,則如同一冊心經,自在觀摩一切。
冬季結束,又一個春天到來,曾經的少年僧人成為「老僧」,人生的輪回再度上演。
《春夏秋冬又一春》具有神秘、朦朧,但又仿然令人醍醐灌頂的敘事美感,在整個韓國電影史中,它都是一部深刻而獨特之作。
二、《詩》
在不少影迷心中,詩人導演李滄東的代表作《詩》,是韓國最好的電影之一。
李滄東是公認的韓國最具實力的導演之一。
2002年《綠洲》、2007年《密陽》、2018年《燃燒》……李滄東導演的每一部電影,都是韓國藝術電影中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在他所有作品中,悲情而優雅的《詩》,是最打動人心的一部。
一位罹患阿茲海默症的貧窮老太太,心中卻擁有一個寫詩的夢想。
與她同居的外孫在學校犯下強奸罪,致使受害女生自殺,老太太面臨數百萬韓元的巨額賠償。
她一面做看護零工,一面衣著優雅地去上詩歌課,同時,還不得不想辦法籌措賠償金。
最後,她以一種殘酷的方式籌到了賠償金,在為受害女生寫下一生中唯一一首詩後,消失在了人世間,留下的唯一事物,是一束獻給詩歌班老師的鮮花。
《詩》中的性侵事件,根據2004年發生在韓國慶尚南道密陽市集體性暴力事件改編,但這並不是這部影片的重點,《詩》的重點,在於對生命狀態的思考,這部在豆瓣獲得8.6分的影片,為觀眾呈現了一種即使生活再困頓、骯臟,靈魂依然潔凈的人生狀態,正如片中那句動人的台詞:「干凈的身體才有清楚的頭腦」。
2000年面世的《共同警備區》,是朴贊郁導演、也是韓國最重要的電影之一,這部影片,堪稱開啟了南韓電影人對韓國、朝鮮關系思考的先河,而且,《共同警備區》幾乎已經抵達朝、韓關系題材影片的頂尖水準,其後的《隱秘而偉大》(2013)、《鐵雨》(2017)、《特工》(2018)等同類影片雖同樣口碑強勁,但依然不如《共同警備區》這樣臻於完美。
同時,這也是朴贊郁導演職業生涯口碑最佳的影片。
朴贊郁是韓國最知名的導演之一,《老男孩》、《小姐》、《親切的金子》等在中國影迷中廣具聲譽的韓片,都出自朴贊郁導演之手,此外,朴贊郁也同剛剛奪得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宋康昊導演一樣,擁有在好萊塢執導電影的國際化經歷,2013年,他便推出了由《越獄》男主演溫特沃什·米勒編劇的懸疑驚悚片《斯托克》,主演由妮可·基德曼、馬修·古迪擔綱。
《共同警備區》聚焦於朝、韓交界的板門店邊界,講述的,是朝、韓兩國的邊界士兵彼此產生了深厚情誼,但隨著突發事件的降臨,國家立場最終凌駕於私人感情之上,由此釀成無法挽回的血腥悲劇。
韓國電影人在處理朝韓題材時,慣於在彼此對立或分歧的國家立場上,刻畫以大愛為准則的惺惺相惜之情,最後,電影主角們必將在國家和個人 情感 之間,進行痛苦的抉擇。
豆瓣8.8分的《共同警備區》,將這一類型的敘事表達和 情感 挖掘,發揮到了極致。
《殺人回憶》已成為韓國電影中的傳奇之作。
這種傳奇性,不只在於影片本身的高水準,更在於它與現實之間所形成的傳奇聯系。
面世於2003年的《殺人回憶》被譽為「零缺點電影」,它曾在第16屆東京國際電影節中榮膺「最佳亞洲電影」稱號,依據真實連環兇案改編的《殺人回憶》,因為影片原型事件兇手一直未曾歸案,而與影片外韓國民眾對這一事件的關心形成生動「互文」,令人驚奇的是,2019年9月19日,電影問世16年、真實兇案結束28年之後,一名正在韓國釜山監獄服刑的56歲男子,其DNA竟於當年的兇案原型華城連環殺人案兇手的DNA一致!
關於這部電影,一直以來,都有一個令人細思極恐的猜想:
影片在影院公映時,真正的兇手會否也到影院觀看了這部影片?
這種猜想,使影片結尾宋康昊那令人心驚的凝視產生了更深刻、更豐富的含義,而宋康昊這一凝視的眼神,也成為整個韓國電影史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眼神,直到奉俊昊導演試圖在2019年的《寄生蟲》中,再度「復制」這一獨特的「宋康昊式凝視」。
《殺人回憶》在豆瓣獲得8.9的高分,並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的第92位。盡管此後韓國犯罪類型片在「真實事件改編」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並由此產生《那傢伙的聲音》(2007)、《追擊者》(2008)、《孩子們》(2011)等佳作,但再沒有一部影片,能在敘事水準和與真實事件「互動」這兩個最重要方面,達到《殺人回憶》的高度。
除了犯罪事件,韓國電影在維度更廣、更深的 社會 事件(往往也包含極強的犯罪元素)改編上,同樣成績卓著。
在中國影迷和韓國 社會 都具有最廣泛影響力的韓國電影,幾乎都是這樣的作品,包括李濬益導演的《素媛》、楊宇碩導演的《辯護人》,以及黃東赫導演這部《熔爐》。這三部影片,都依靠過硬的實力和影響力,以均分9.2的成績,擠進豆瓣電影Top250的前50名。
而《熔爐》,則是這三部電影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部。
一方面,《熔爐》是三部中評分、名列最靠前的一部(9.3分,No.20),另一方面,《熔爐》對韓國 社會 的影響力最強大,2011年,這部電影在韓國公映後,引發過於強烈的 社會 效應,不僅在網路出現要求重啟案件調查的百萬人簽名活動,並迫使韓國政府出台了《熔爐防治法》。
這部電影的面世,同時證明韓國電影創作環境的開放和自由,聯想到奉俊昊《寄生蟲》榮膺奧斯卡最佳影片之後,韓國現任總統文在寅祝賀詞中所言,「今後(韓國)政府將進一步為廣大電影人提供能夠盡情發揮想像力並放心大膽進行電影製作的環境」,就令人心中五味雜陳。
《熔爐》在沉穩而激烈的敘事中,觸目驚心地揭露 社會 瘡疤,從電影藝術層面而言,它不見得是一部絕佳之作,但它是一部真正改變了國家的電影,「改變國家」這一對電影而言近乎天方夜譚之效應,唯獨對於《熔爐》而言,並非一個噱頭。
韓國犯罪片以其產量和質量,在中國觀眾心中具有深遠影響力,但「韓國犯罪片」並非一個籠統概念,將「犯罪」這一類型細分到不同領域,會發現,韓國電影中依然存在水準突出的代表作,比如驚悚犯罪《追擊者》、政治犯罪《局內人》、女性犯罪《金福南殺人事件始末》,而《新世界》,則是「黑幫犯罪」的韓片代表。
韓國類型電影有一種很奇特、但又很通俗的質感,即它們始終處於一種「拿來主義」的模糊概念中,美國電影的暴力美學、中國香港電影(單指港片黃金時代)的凌厲敘事、日本電影的陰冷內荏,在韓國類型片中都有若隱若現之影,但韓國電影人卻在這種融合、借鑒中,最終創造出清晰、突出的韓式類型風格:百無禁忌,痛苦、心碎、變態,同時優雅,《新世界》就是這種敘事格調下的集大成之作。
豆瓣8.9,位列豆瓣Top250中第153位的《新世界》,可以如許多影迷所言,被視為「韓國版《無間道》」,但《新世界》在一個「無間」的故事中,摒棄了《無間道》系列的復雜、多義、深刻,而在一條清晰的敘事道路上走向了極致,它和《寄生蟲》一樣,都是目的性特別明確、脈絡和內蘊都相當清晰的韓國類型片,所以不妨將《新世界》稱為「《寄生蟲》版《無間道》」更為恰切。
《新世界》的主角李子成(李政宰 飾),遊走於黑白兩道之間,堪稱雙面間諜,最終,因為「電梯戰神」丁青(黃政民 飾)為其帶來的 情感 和環境沖擊,李子成選擇了對自己最有利的一條路,至於這條路是黑是白,對於他並不重要。
同時,觀眾也將發現,片中的黑,摻雜著個人 情感 上的「白」,片中的白,同樣混有「利益之黑」,黑白本不分明,《新世界》也就不必糾結於道義的表面歸屬,而這份直抵核心、摒棄表面功夫的清晰感,正是韓國黑幫類型片的珍貴之處。
結局是否回歸到通常意義上的正能量,韓國電影人從未在乎過這一點,在他們看來是勇氣的東西,於他們而言不過是職責。
對於中國影迷而言,韓國電影還有兩大突出特徵,一是催淚功力一流,二是,韓國小演員演技驚人,出生於2006年的葛素媛,就是其中一位。
對於專業影評人而言,這部豆瓣評分高達8.9,位列豆瓣電影Top250中第99位的影片,在電影藝術層面簡直乏善可陳,它就像一篇毫無技巧、平鋪直敘,語言也沒有任何鮮明特徵的催淚小說,但對慣於接受直接 情感 沖擊的普通觀眾而言,《7號房的禮物》擁有驚人的力量。
這是一部建構在殘酷現實之上的童話作品。
智障男子蒙冤被投入監獄,同監室、也就是7號牢房的「十惡不赦之徒」們,協力將男子的可愛女兒帶入牢房,讓這對父女相會。
細想,這部影片中的每一處「善意」,在現實世界中,發生的概率都很小,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對監獄囚犯的童話式美化,這使《7號房的禮物》成為一部充滿想像力的作品,而這種想像力,能充分擊中觀眾內心最柔軟之處。
畢竟,我們要認識黑暗,也需要認識光明。
豆瓣8.7、位列豆瓣電影Top250第141位的《恐怖直播》,從力學角度,將韓國類型片推向了極致。
假設電影是一種力學現象,那麼,電影的時長、電影的內部空間便是「受力面積」,電影的 社會 及 情感 內蘊,則是「壓力」,觀眾從一部電影中得到的是什麼?是「壓強」,即「壓力除以受力面積」。
《恐怖直播》的時長只有97分鍾,其內部空間幾乎只有一間新聞主播室的空間,這兩點,證明《恐怖直播》的「受力面積」相當有限,但這部電影所映射的 社會 學概念,大至整個國家,當影片將如此巨大的內蘊轟然壓迫在方寸之間,可以想像,傳達到觀眾精神中的「壓強」,到底有多大!
在一個直播間解決一個恐怖分子對整個國家的質疑、憤怒和乞求,《恐怖直播》採用了一種具有轟動效應的敘事方式,可以發現,在如此激烈的敘事中,導演是無法見縫插針追求電影表達藝術的,所以《恐怖直播》依然是一部依靠事件、情節本身對觀眾進行「重擊」的典型韓式犯罪片,但其獨特的「受力特徵」,卻使這部影片擁有了極強的辨識度。
當然,這八部經典之作,並非韓國電影的全部,韓國電影在未來會如何發展,也值得人期待!
作者:縣豪
本文系縣豪電影原創,未經授權請勿以任何形式轉載。
⑵ 比韓劇狗血!財閥千金吸毒牽連多位男星,丈夫背鍋離奇自殺
上周,一則新聞在韓國鬧得沸沸揚揚。有韓國第一乳業公司稱號,市值近18億人民幣的南陽乳業公司, 創始人唯一的外孫女黃荷娜,因在緩刑期間復吸毒品再次被警方拘留。
但這甚至還不是新聞最大的爆點,因為被捕前不到一周, 黃荷娜的丈夫吳某在去警局修改口供自首後離奇自殺身亡, 而與吳某一起吸毒的朋友B某也自殺未遂,目前躺在重症監護室中,生命垂危。
有人懷疑,這是1988年出生的黃荷娜為掩蓋更大罪行下的毒手。一時間,關於她的話題再次席捲韓網熱搜。 這位財閥第三代千金過往的種種劣跡,再次浮出水面。
吸毒史疑似長達12年,卻從未真正地被送進大牢。 身在韓國名利場的top圈層,和各種大佬以及愛豆同框,被曝光曾參與販毒和權色交易,也依然能夠全身而退。
韓劇《頂樓》里撕到鮮血橫飛的劇情, 遇上真實生活里的財閥故事,只能是灑灑水般的微不足道。
要講黃荷娜的故事, 就繞不開2019年初幾乎掀翻半個韓流圈的Burning Sun夜店事件。 先帶大家簡單回憶一下當年的情況。
2018年11月,一位29歲的男性在首爾知名夜店Burning Sun里,因為救助一名疑似遭遇下葯性侵的女性而被毆打。次年1月,韓國MBC電視台曝光該案,引發轟動, 並牽出一系列韓國 娛樂 圈知名人士涉嫌性走私、毒品、偷拍,警方檢方和權貴勾結不作為的案件。
眾多涉案的韓流人士或退團或退出公司,有的被判刑坐牢,同時事件引發上萬民眾走上街頭遊行抗議。 當年女性抗議者反對色情偷拍寫的標語「我的生活不是你的色情片」,直到現在都令人震撼。
事件曝光後的2019年4月和5月,MBC電視台報道,YG 娛樂 創始人楊賢碩於2014年為海外投資者安排性服務 (檢方最後因證據不足,認定楊賢碩無嫌疑) 。
當時受邀出席餐會的人物,除了財閥千金黃荷娜,還有曾主導馬來西亞「一馬公司1MDB」,幫助馬前首相納吉布貪腐上十億美元的商人劉特佐。
(右楊賢碩;左劉特佐,曾投資電影《華爾街之狼》、追求過超模米蘭達·可爾,贈送過價值上百萬的鑽戒和定製鋼琴。)
這則新聞曝光後不久, Burning Sun的一位夜店職員在葯檢時爆出了經常去的客人黃荷娜的名字。
作為魚龍混雜的夜店常客,財閥千金黃荷娜的圈子也比較雜, 除了財閥朋友、某些流量藝人,都曾經和她有過合影,其中就有一些後來被指控偷拍性侵女性的男藝人。
被夜店職員曝光後,黃荷娜隨後接到警方問訊,並接受尿檢,最後因陽性被捕。 黃荷娜當時辯解稱,自己是在夜店通過熟人介紹,後來睡覺時被關系親近的藝人強行注射的毒品。
此言一出,黃荷娜當時已分手的前未婚夫,主演過《屋塔房王世子》、《想你》等大熱韓劇的藝人 朴有天 ,立刻被媒體cue進了「群聊」。
(黃荷娜和朴有天曾在2017年4月訂婚,於2018年5月宣布分手)
朴有天剛開始否認涉毒 (冰毒) ,隨後卻染發,最後剃光頭發和身體毛發後才接受葯檢,最終還是因陽性被捕。
2019年7月,黃荷娜、朴有天先後接受審判。 黃荷娜被判處有期徒刑1年,緩刑2年,罰款12300人民幣。朴有天被判有期徒刑10個月,緩刑2年,罰款8200人民幣。
從4月被捕,到7月緩刑交罰款後立刻被釋放, 兩人被拘留的時間,只有100多天,三個多月。
夜店事件曝光後,有消息稱,Burning Sun的一位被控販賣毒品的經理人,實際上就是黃荷娜的毒品提供者。 而早在2009年,21歲的黃荷娜就已經在首爾江南的夜店區和這位毒販接觸。
2011年,黃荷娜曾因為吸食大麻被捉,但被遞了公訴書後,突然沒了後續。2015年,她又被控向一位大學生售賣0.5克的甲基苯丙胺的興奮葯物,但最後又被檢方赦免。
到了2019年,伴隨著夜店事件東窗事發,韓國民眾輿論的推動下,MBC曝光了黃荷娜和朋友2015年吸食冰毒後的錄音。這位說自己不會「被動一根手指」的財閥千金,在錄音里囂張表示: 「呀,我叔叔、爸爸和警察廳長都認識。開玩笑嗎,巨好的朋友!」
除了長輩「上面有人」,上周MBC公布的新的錄音里, 黃荷娜和丈夫吳某 , 以及朋友B某更是嘻嘻哈哈評價幾年間吸食毒品的愉悅程度。
例如某次吸的冰毒,沒有前幾次的「給力」,某某朋友吸完後「真他媽瘋癲」等等。甚至,還有黃荷娜和朋友討論「你吸三格半,我吸四格」的劑量比拼。
錄音里,黃荷娜還笑著對丈夫吳某說: 「我隔壁的姐姐因為吸毒死了,趙警察打電話給我說的,那個瘋女人…」
語氣之囂張,態度之無所謂,令人瞠目結舌,背後一涼。在許多人的科普認知里,毒品一旦上癮,就是身心的雙重依賴。 從大麻、興奮葯物過度到冰毒的黃荷娜和她身邊的人,更不是一般的「毒蟲」。
去年9月,黃荷娜的丈夫吳某,去年主動自首接受調查,查出陽性。被認定吸毒後,問訊中,吳某否認妻子再次主動吸毒,表示是在她熟睡時才去「下的毒」。 最終意思就是:都是我的錯,與她無瓜。
這樣的解釋和2019年黃荷娜被逮捕後,她供述自己是在夜店被藝人朋友強行注射毒品如出一轍。
第二天,12月18日,黃荷娜在自己的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幾張自殺割腕的血淋淋照片,並附上和某人的爭吵截圖。截圖里黃荷娜說: 「我不想這么做,因為我長大了不想孩子氣。我會原諒所有的事情,但把偷走的240萬的車還回來。」
她另外的朋友 (未確認身份) 也發圖文寫道:「我是荷娜的朋友,她試圖自殺現在在搶救。她在遺書里一直提到吳某。 請大家不要留下惡評,這和殺死她差不多意思,請不要殺死她。吳某,請你救救她。」
正當韓國網民還在一臉懵逼,不知道黃荷娜究竟發生什麼事要自殺時, 12月22日,她的丈夫吳某,也許是受到朋友B某自殺的刺激,突然反悔,修改了自己之前的口供 。他回到首爾龍山警察署,招認了黃荷娜復吸毒品,自己是在對方委託下,進行了虛假陳述。
吳某去修改口供之前,打電話給了B某的朋友C,表示大家誠實說出真相,把黃荷娜復吸毒品的事實公開。可蹊蹺的是,修改完口供後幾天, 吳某自殺身亡,還留下了一封遺書,上面寫道:「把黃荷娜拉進了毒品,很抱歉。」
吳某自殺後,12月28日,10天前割腕,因為緩刑期間復吸毒品,並被懷疑有可能逃跑、毀滅證據的黃荷娜被捕。 接受調查時她表示,自己是「不知不覺被針刺到了」,丈夫自殺前就准備坦白一切等等。
B某自殺未遂,丈夫吳某自殺身亡,新聞曝光後,吳某的朋友表示, 他絕對不是會選擇自殺的人,一切太過蹊蹺,希望查明真相。 但死者是不會講話的,活下來的黃荷娜,這次又會如何想盡辦法逃脫復吸,甚至疑似謀害親夫的罪名,還是未知數。
事件發生這兩周以來,撲朔迷離的案件線索,讓網友們十分疑惑。 有的網友一年前就已經在指責有關部門不作為,因為黃荷娜的財閥千金身份,屢次讓她逃脫。
有的從韓劇角度開始分析:
各種 社會 陰暗面的感嘆:
回到黃荷娜本身,她2009年開始和毒販接觸,2011年吸食大麻無人管,2015年售賣興奮葯物被赦免,上億身家的財閥第三代, 世俗意義上漂亮美麗的千金大小姐和她身邊的朋友們,對毒品始終是如此的習以為常。
2018年上映的韓國電影 《燃燒》 里,財閥二代、三代們尋找人生意義,為樂趣殺人,滿足精神上的「飢餓」。
而在黃荷娜所處的世界裡,她和身邊人的「飢餓」-- 玩樂毒品的日常,又何嘗不是電影里的現實投射。
韓劇里的慘烈,哪有現實生活來得兇猛。
⑶ 「寶藏影單」第二期 2018年必看的5部韓國電影
1、《那就是我的世界》(豆瓣評分7.6分)
執筆過《逆鱗》的崔成賢導演處女作。講述了李秉憲飾演的拳擊手哥哥生活落魄,偶遇了拋棄自己多年的母親。母親與患有二級抑鬱症的弟弟一起生活。弟弟、哥哥、媽媽三人由陌生到一起面對生活磨難的故事。
2、《燃燒》(豆瓣評分7.9分)
負載累累的惠美被家庭放棄,成為了 社會 邊緣人物。機緣巧合下遇見了富二代本。而本是一個只要好玩什麼都做的變態,最終惠美消失了。。。。。
3、《犯罪都市》(豆瓣評分7.3分)
大量中國邊境朝鮮族出身的打工者,非法偷渡者聚集再韓國。而來自哈爾濱的張晨以殘暴手段迅速制霸,被由馬東錫飾演的暴力刑警制服。
4、《上流 社會 》(豆瓣評分5.5分)
想要從政的大學教授老公及一心想成美術館長的妻子兩人,勾結政客,財團會長。卻最終發現不過是正在上流 社會 富人手中的棋子罷了。
5、《特工》(豆瓣評分8.3分)
暗號黑金星的南韓情報員,假扮商人與北韓進行廣告等商業交易。滲透入北韓軍事基地,卻沒想陷入一場南北韓權力高層間的政治陰謀中。
⑷ Burning韓國電影什麼時候上映
《The Burning》是李滄東執導的韓國電影,由劉亞仁、全鍾瑞主演,定於2018年上映[1]。
中文名
The Burning
導演
李滄東
主演
劉亞仁,全鍾瑞
上映時間
2018年
對白語言
韓語
⑸ 韓國電影《燃燒》:兩個故事,三個男女
《燃燒》是韓國導演李滄東,於2018年5月17日在韓國上映的,一部懸疑電影。
01
電影里講述的故事
男主李忠秀住在鄉下的老家裡,父親因為打架官司纏身,忠秀為了父親的案子在村裡四處奔走。平時他會做一些兼職,還會在網上寫點沒人關注的小說。一天,忠秀在城裡的商場中,邂逅了中學同學申惠美,惠美主動和他搭訕,2人逐漸開始交往。
惠美獨自去非洲旅行,同時回來的還有一位韓國歐巴ben。忠秀和惠美、ben頻繁見面、聚會,忠秀發現ben過著富豪的生活。一次三人在忠秀家相約,ben聊起了自己有燒毀廢棄塑料大棚的愛好,還准備在這段時間內,在忠秀家附近燒一個。
聚會過後幾天,忠秀在接到惠美的一個無聲電話後,就再也聯系不上她了。忠秀在自己家方圓幾里地的地方,到處尋找廢棄大棚,但都沒有什麼被燒毀的痕跡。忠秀開始跟蹤ben,他認為是對方殺死了惠美,自己卻沒有證據。萬念俱灰中,他約ben出來,將他殺死,然後將他拖進保時捷車里,一並燒毀。
自己則開著車離開了。
02
電影里沒有講述的故事
電影始終沒有正面回應,惠美是不是被ben殺死了?忠秀堅信惠美是被ben殺死的,有幾條線索可以證明:
1、惠美的家裡被收拾的乾乾凈凈,但是旅行箱卻在陽台放著。根據他和惠美的交往來看,惠美平時有點邋遢,不會將屋子打掃的如此整潔。
2、ben洗手間梳妝台里的女性飾品,裡面有惠美的手錶。
3、惠美家的貓,出現在ben的家裡。
4、惠美告訴忠秀和ben,年幼時掉進家附近的井中,ben將她殺死後,最後埋藏的地方。
因為沒有證據證明,忠秀最後選擇了以暴制暴,並用ben向他描述的方式,結束了他的生命。
電影里也沒有正面回應,惠美是怎樣的一個女人?顯然她是一個略為隨便的女人。
從第一次見面,惠美就有意撩撥忠秀;2人交往時間不長,就立刻進入肉體階段,而惠美還會非常熟練的,從床底下拿出杜蕾斯;去非洲旅行和ben認識以後,很快進入了交往階段;同時還會在嗨飛了以後,隨便在男人面前裸露起舞。
從惠美的同事、家人口中不難得出,惠美平時喜歡到處旅行,羨慕多金中產的自由生活,可自己只有街頭促銷的經濟水平,還會刷卡、借債透支消費。她沒有朋友,受到家人指責,在單身公寓里與陌生男人一起,尋找一絲身體和心靈的慰籍。最後卻成了變態富豪的掌下冤魂。
03
電影之內的小說
電影中的忠秀,是個寫網路小說的作家,他最喜歡的是美國作家威廉·福克納,而電影關於忠秀和父親的故事,則是取材於福克納《燒馬棚》這篇小說。
威廉·福克納,1897年出生於美國密西西比州,1925年開始創作小說,被西方文壇譽為「現代經典作家」,是20世紀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大量運用「意識流」的寫作方式,在時序顛倒、象徵隱喻方面有著獨特的,開創性的寫作手法。
1949年他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其後,2次獲得普利策獎,深深影響了馬爾克斯、略薩等作家,在中國,作家莫言、余華也對他贊譽有加。福克納的小說背景,取材於美國南北戰爭結束後,土地集中在一些白人新興資產階級手中,他們僱傭窮苦的白人和黑人,對他們進行了殘酷的剝削。
《燒馬棚》講述了一個南方白人農民家庭的故事,父親脾氣暴躁,與鄰居發生爭執後,粗暴的燒掉對方的馬棚。之後被告上法庭,十幾歲的小兒子出庭作了偽證。但後來再次發生同樣的事情之後,小兒子不再站在父親一邊。
電影《燃燒》將小說中父親和兒子的故事,套用在忠秀和父親身上,也將現代社會一般平民和ben代表的中產階級身份,明確指出。
04
電影之外的小說
忠秀、惠美和ben的故事,則是改編自日本作家《村上春樹》的小說《燒倉房》。
小說中的男主是個中年已婚男人,女主則是個20歲的廣告模特,收入很少,平時靠和男人交往補足。2人也是露水之交,直到那個搞貿易的多金男人出現,小說和電影的情節便融合在一起。
只是,最後女孩「消失」後,男主並沒有為她報仇,而燒倉房似乎只是ben的一個隨口而說。
讀過小說《燒倉房》,不僅讓人想起電影《嫌疑人X的現身》,那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的一本小說,也曾經被日、韓、中等導演拍成電影。
小說和電影中都有將視角投入到了社會「邊緣人」的部分。這些人多為流浪漢、殘障人士,他們通常被家人拋棄,被社會冷處理,與那些住在豪宅、開著豪車的人沒有任何關聯。有時候,他們像老鼠,住在「地下」,憑空消失也對任何人毫無意義。
顯然,李滄東導演也透過電影,將視角投射到了,當下社會中拜金的「邊緣」女性。她們常常超前消費,要求能力范圍之外的享受;她們紙醉金迷,與「真愛」無緣,通常將「肉體」有償出賣。而他們的死活,卻無人關心。
05
導演的闡述
導演李滄東曾經在采訪中說明,「電影里的2個年輕男人,生活方式截然不同。忠秀是嫉妒ben的,他尾隨ben是想要搞清楚,他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生活?但最終換來的,卻是絕望。」所以忠秀並不是因為愛惠美,想為他報仇才殺死了ben,最根本的問題是,ben剝奪了忠秀的一切。
當然,在更深的層面,這也是導演對當下社會風氣的無情嘲諷。拜金主義的蔓延,不僅在韓國、日本、西亞、美國、歐洲,拜金主義一直是在全球化的過程中。這樣的矛盾由來已久,這樣的矛盾不可調和。
《燃燒》2個獨立的故事,3個糾葛的男女,一連串引人入勝的思考。
⑹ 2018韓國有哪些好看的黑幫電影
要說2018年的韓國黑幫電影,比較出名的有《毒戰》、《憤怒的黃牛》等,既然是講黑幫,那就離不開槍戰、非法交易、卧底等元素,畢竟大眾對黑幫的認知也就僅僅在這個范圍之內。推薦看《毒戰》吧,這部改編杜琪峰《毒戰》的電影,劇情借用了杜琪峰電影裡面的核心經典故事,其他都是遵循韓國本土元素,改編的還是不錯的。
所以這部影片從更佳細節的角度去重新定義《毒戰》這部電影,雖然你只能從幾個突然的暗殺才能感受到黑幫的存在,但是還是能體會到關系的龐大力量。而趙震雄和金柱赫的精彩演技,也給這部電影加分不少,值得一看。
⑺ 韓國電影燃燒劇情介紹 韓國電影燃燒的簡介
1、《燃燒》劇情簡介:在一次送貨的過程中,年輕的郵差鍾秀(劉亞仁飾)被正在人行道上做促銷活動的惠美(全鍾淑飾)所散發的魅力所吸引,這個年輕女孩之前曾住在與他相同的街區。在前往非洲旅行之前,她請求鍾秀照顧她的貓咪。旅行回來後,惠美向他介紹了本(史蒂文·元飾),一個她在旅途上認識的神秘男人。
2、《燃燒》是由李滄東執導,劉亞仁、史蒂文·元、全鍾淑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8年5月16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
⑻ 韓國電影燃燒影評深度解讀
韓國電影《燃燒》影評深度解讀如下:
第一階段,男主人公出場,在都市邂逅小時候的鄉下姑娘,兩人產生愛。這兩個人都不是社會的主流分子,小夥子文藝院校畢業後,立志寫小說,但不知道寫什麼,沒有正規工作,偶爾給商場送貨掙點小錢。
在批判現實的同時,《燃燒》這部電影也闡述了人之於他人的意義。在這個人人渴望自我實現,又充滿孤獨的世界上,有人幸運,有人不幸。人靠愛實現連接,又往往因愛而彼此傷害。整部影片的鏡頭一般在鄉下,一半在都市,鄉下的鏡頭有詩意感,光線總是有些暗淡。
但主人公的內心其實沒那麼暗淡。關鍵時刻,他在沉默中爆發,復仇後他寫起了小說,內心還保留著光。內心堵塞時,我們可以在影片中看到,小夥子常在昏暗的鄉間奔跑,但跑不出命運的安排。
總體來說,《燃燒》可從多角度理解,既是一個愛的故事,也是一個失去和不懈尋找自身的故事,是社會分化而無法從內部彌合的故事,是對青春之愛和生命沖動的肯定,也是對社會劇烈變遷的控訴。
每個人由於經歷的不同都能在影片里找到相應的觸點,無論是在鄉下還是在都市,無論是成功還是失敗或被遺棄,無論是過光鮮的生活還是在生活的漩渦中苦苦掙扎。跳出來看,人生的飢餓沒有根本的不同。不同的只是,每個人由於人生起點的不同而成長經歷迥異。
《燃燒》的介紹
《燃燒》是由李滄東執導,劉亞仁、史蒂文·元、全鍾淑聯合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於2018年5月16日在戛納電影節首映。
⑼ 2018韓國有哪些好看的黑幫電影
2018韓國黑幫電影推薦《鐵雨》、《與神同行》、《1987》、《一級機密》等,其中《與神同行》我連看了兩遍。
⑽ 《燃燒 (2018)》在線免費觀看百度雲資源,求下載
《燃燒 (2018)》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https://pan..com/s/1DpRqsLAgBBQMCT9CxvlRdw?pwd=m3x7 提取碼: m3x7
《燃燒 (2018)》
導演: 李滄東
編劇: 李滄東、吳政美、村上春樹
主演: 劉亞仁、史蒂文·延、全鍾瑞、金秀京、崔承浩、玉子妍
類型: 劇情、懸疑、犯罪
製片國家/地區: 韓國
語言: 韓語
上映日期: 2018-05-16(戛納電影節)、2018-05-17(韓國)
片長: 148分鍾
又名: 燒失樂園(港)、燃燒烈愛(台)、燒倉房(原著)、Burning、Beoning
目標成為作家的青年李鍾秀(劉亞仁 飾),平日里靠兼職養活自己。經營畜牧業的父親不諳人情,官司纏身,迫使鍾秀又要為了搭救父親而四處奔走。這一日,鍾秀在某大型賣場重逢了當年的同學申惠美(全鍾淑 飾)。惠美計劃近期前往非洲旅行,於是拜託鍾秀照看愛貓Boil。不久後惠美回國,與之一同下飛機的還有名叫本(史蒂文·元 飾)的男子。本駕駛保時捷,居住在高級公寓內,優哉游哉,不見工作,四處玩樂,和鍾秀相比有如天上地下。不知為何,本走入平民鍾秀和惠美的生活,更向新朋友講述了他奇特的癖好。在鍾秀家小聚的那個晚上過後,惠美彷彿人間蒸發了一般無影無蹤……
本片根據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燒倉房》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