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門徒》在第27屆香港電影節上或得獎項了嗎
《門徒》在第27屆香港電影節上得獎了,具體獎項如下:
1、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配角,獲獎人員:劉德華。
2、第2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剪輯,獲獎人員:鄺志良。
影片評價
影片故事別開生面、情節張力十足、人物豐滿鮮活、內涵引人深思。該片不僅保留了爾東升電影濃厚的生活氣息,豐富的知識信息量,還展現出爾東升電影少有的恢宏大氣、深刻內涵和人性思考。銀幕上演繹過無數遍的毒品題材在爾東升的筆下仍讓人看到許多創意。
能夠從頭到尾牢牢吸引住觀眾的注意力;香港電影中已經被用濫的「無間情結」在該片中依然會讓人產生別樣的感悟和思考;而警匪片中常見的追逐和動作戲,該片中雖然不佔主要位置,但僅有的幾場戲也被導演打造得十分精良,頗具亮點。
⑵ 雲翔:其實當初沒想過拍同志片
《同流合烏》劇照
香港導演雲翔在2008年以《無野之城》為人所知,後來的《永久居留》《安非他命》風格愈見偏鋒,被譽為香港同志電影名導。兩年未出新片的他,今年有《同流合烏》參加香港同志影展,兩場門票開售僅數小時就滿座。
影片道出大學男生高勁軒(賀飛飾)探索性向的故事,但從另一個角度看,他其實在追尋自己的烏托邦。「三島的作品確實很難懂,所以我只需拍出感覺,片中很多內容都是男主角的夢境,觀眾能意會當中的烏托邦,自然會看得明白。」
《同流合烏》劇照
雲翔一直喜歡啟用新人,《同流合烏》也帶來新面孔——內地演員賀飛。男模出身的賀飛說:「我之前的經紀人幫我投了履歷,那時他問我想不想演,我很快就答應了,但經紀人要我先看看導演的作品,我選了《永久居留》。我想自己是演員,本來就應該什麼都演,更何況雲翔執導的作品是藝術片,我不覺得有任何露得不合理以及我不能演的內容。」雲翔補充說:「我在甄選演員時,通常會請他們做一些比較困難的事。當時我讓他哭,他哭不出,但我還是選他了。」
片中的女配角錢靖雯曾參演香港電台的短篇劇集,雲翔說:「她的角色詩韻是最難演的,除了教授明鏡台和高勁軒,女主角有高勁軒的女友和教授的妻子詩韻。明鏡台是雙性戀者,他鼓勵高勁軒和他一樣面對雙性戀取向,而明鏡台的妻子不僅接受丈夫有同性外遇,更像局外人一般支持他,心境是眾角色中最復雜的。」錢靖雯說:「做人其實不用忌諱太多,接這部戲,我沒考慮脫不脫的問題。」《同流合烏》早在兩年前就完成拍攝,現在已經懷孕的她笑言,電影宣傳期內正好讓腹中的孩子一同經歷。
錢靖雯表示很欣賞雲翔的同志電影,而雲翔透露:「其實拍第一部電影《無野之城》時,我沒想過拍同志片,結果影片中的男男戲引起熱議,當時我非常憤怒,所以從第二部片子開始,我決定拍到盡興——你們不是要看同志片嗎?我就拍一些真正的同志片!」
⑶ 電影蝴蝶是根據什麼小說改編的
主要演員: 何超儀 田原 葛民輝
導 演: 麥婉欣
上映日期: 2004
《蝴蝶》原是導演麥婉欣寫來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後來她看到台灣女作家陳雪的【夢游1994】,特別喜歡當中的【蝴蝶的記號】,於是聯絡陳雪,及後就將兩者融合成電影。接著她獲得藝發局的支助,找到了性格演員何超儀及最矚目新人田原,開始了《蝴蝶》的拍攝,當中困難重重,幸好最終它能破繭而出,並獲香港及不少海外影展垂青,包括∶
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雙周」部分的開幕電影
「斧山電影節」參展亞洲電影
「東京電影節―Wind of Asia」競賽電影
「瑞典斯德哥爾摩電影節」參展電影
「香港同志影展」開幕電影
榮獲今屆「台灣金馬獎」兩項大獎提名―最好山漏佳改編劇本(麥婉欣)、最佳新演員(田原)
麥婉欣謂《蝴蝶》除了寫女同性戀外,亦寫一個平凡女人的生命,片中眾多女性角色,湊合起來可以看到不同女性唯芹面對同樣的處境與感情。年僅19歲的田原以「跳房子」身份推出唱片《希望森林》,搖身一變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化魅力歌手,此片乃她首部參演的電影,她自然演繹小葉一角,介入何超儀及葛民輝夫婦的感情,表現自然開放,令人眼前一亮。
蝶(何超儀飾)是生活平穩豐裕的中學教師,一天在超級市場內遇上了偷東西吃的女孩小葉(田原飾)。小葉擁有孩子般笑容和倔強,令蝶深深著迷,叫醒了她埋藏在體內多時的慾望。
阿蝶思緒無友爛法平復,她甚至嘗試更頻繁地親近丈夫(葛民輝飾),企圖挽救自己的失控;她努力教書,認真做家事,抱著孩子告訴自己不能自私地毀壞這個幸福的家,但 周遭的事,將蝶推向另一個屬於她的世界。蝶重新審視生命深處中每一個結―包括年少時的戀人真真(蔣祖曼飾)。蝶與真真有過一段沒有開花的感情。本來已經習慣放棄的蝶,再無法輕易順從別人的期望,滿足旁觀者的評斷。就算只有一次也好,蝶也要讓自己做回真我……
⑷ 瑞典電影 蝴蝶
免費觀看《蝴蝶》
http://www.yle8.net/list.asp?id=ae746d5449634dc5
進去免費注冊一下就能觀看了 ``````
蝴蝶HTTP下載
http://www.byyh.net/html/23/20056/200564194346.htm
蝴蝶BT
http://www.ep8.net/Html/2005/1205/2105166386.html
http://www.g24.cn/bt_down/6/143958/
影片概述:
蝴蝶》原是導演麥婉欣寫來送給自己的生日禮物,後來她看到台灣女作家陳雪的【夢游1994】,特別喜歡當中的【蝴蝶的記號】,於是聯絡陳雪,及後就將兩者融合成電影。接著她獲得藝發局的支助,找到了性格演員何超儀及最矚目新人田原,開始了《蝴蝶》的拍攝,當中困難重重,幸好最終它能破繭而出,並獲香港及不少海外影展垂青,包括∶
威尼斯影展「國際影評人雙周」部分的開幕電影
「斧山電影節」參展亞洲電影
「東京電影節―Wind of Asia」競賽電影
「瑞典斯德哥爾摩電影節」參展電影
「香港同志影展」開幕電影
榮獲今屆「台灣金馬獎」兩項大獎提名―最佳改編劇本(麥婉欣)、最佳新演員(田原)麥婉欣謂《蝴蝶》除了寫女同性戀外,亦寫一個平凡女人的生命,片中眾多女性角色,湊合起來可以看到不同女性面對同樣的處境與感情。年僅19歲的田原以「跳房子」身份推出唱片《希望森林》,搖身一變成為中國最具國際化魅力歌手,此片乃她首部參演的電影,她自然演繹小葉一角,介入何超儀及葛民輝夫婦的感情,表現自然開放,令人眼前一亮。
蝶(何超儀飾)是生活平穩豐裕的中學教師,一天在超級市場內遇上了偷東西吃的女孩小葉(田原飾)。小葉擁有孩子般笑容和倔強,令蝶深深著迷,叫醒了她埋藏在體內多時的慾望。
阿蝶思緒無法平復,她甚至嘗試更頻繁地親近丈夫(葛民輝飾),企圖挽救自己的失控;她努力教書,認真做家事,抱著孩子告訴自己不能自私地毀壞這個幸福的家,但 周遭的事,將蝶推向另一個屬於她的世界。蝶重新審視生命深處中每一個結―包括年少時的戀人真真(蔣祖曼飾)。蝶與真真有過一段沒有開花的感情。本來已經習慣放棄的蝶,再無法輕易順從別人的期望,滿足旁觀者的評斷。就算只有一次也好,蝶也要讓自己做回真我……
⑸ 香港國際電影節簡介及詳細資料
1977年,香港市政局成立香港國際電影節,以放映來自世界各地的電影為主。
1978年起,推出1950年代香港電影回顧系列,亦始於該年度,電影節每年均會推出一系列的中英文電影叢書,自此成為電影節的標記。
1979年起,香港國際電影節逐漸成型,由放映國際電影、亞洲製作,以至當代香港影片及回顧系列,奠定及後三十年的電影節模式。
憑首三屆的努力,為香港國際電影節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根基,由八十年代起逐漸建立世界性的重要地位,亦為鄰近地區所舉辦的電影節起指引的作用。當時縱然還未設立競賽環節及影片買賣市場,香港國際電影節憑著高質素的節目、勇於發掘亞洲和中國的新製作,以至為香港電影所作出的努力,加上舉行連串的座談會和編制知名的電影叢書,在環球得到高度評價,有助於本土及海外推廣香港電影。
2000年至2004年期間,香港國際電影節曾由多個 *** 部門及法定機構,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和香港藝術發展局主辦。
2004年,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正式公司化,成為獨立的非牟利團體,並由第29屆開始舉辦電影節至今。
現時的香港國際電影節,己發展成為香港最大型的文化活動,更是亞洲其中一個最享負盛名的電影平台,讓來自全世界的電影業界人士及影迷在此地聚首一堂,一面放映新片;一面欣賞精彩作品。 來自50個國家超過280部電影,在香港11個主要的文化場地上映,參與者超過60萬人次,包括4,500位出席香港國際影視展 (FILMART) 電影業界人士。
2019年3月18日,第4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開幕典禮。一連15天的電影節共選映來自63個國家和地區的232部電影,其中64部為全球或亞洲首映。
主題環節
單元名
首映禮
開幕電影、閉幕電影、隆重首映、與觀眾會面等
競賽展映
新秀電影競賽展映、紀錄片競賽展映、國際短片競賽展映、頒獎禮之夜等
大師與作者
大師級、作者風等
華語電影
香港電影面面觀、電影生力軍等
國際電影
影迷嘉年華、世界視野等
紀錄片
親愛的地球、真的假不了、影人影事等
平台
自主新潮、我愛午夜長、前衛眼、修復經典、我看我電影、超人氣動畫等
焦點·致敬
焦點影人、影人經典作品回顧等
附加節目
大專學生作品展、ifva紀錄片系列作品精選等
香港國際電影節不設大獎,屬於非競賽性的放映活動,其競賽單元基本是針對新人新作。三大電影節的競賽影片必須是在該電影節做全球首映的電影,所以各大電影節要"爭電影",重頭電影也只能三選一。對香港國際電影節來說則不存在這樣的問題,因為這里放映的大都是上一年各大影展的風頭電影和大師名導作品,所以在邀請影片參映方面的算計相對小一些,主要考慮的是影片的素質和聲譽,也因此使得整個影展的質量較高。
為了表揚優秀的電影人士及其佳作,香港國際電影節增設五項電影大獎(新秀電影競賽、紀錄片競賽、國際短片競賽、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天主教文化獎)。由業界享負盛名的專業電影人、影評、導演及演員組成的評審團,評選五項電影大獎,得獎結果將於香港國際電影節「頒獎禮之夜」內公布。
新秀電影競賽
新秀電影競賽項目,旨在表彰那些充滿力度與原創性的電影製作及其對今日世界的獨到表達。
新秀電影競賽設火鳥大獎、評審團獎。
紀錄片競賽
香港國際電影節相信關注社會議題而具美學價值的紀錄片在任何有意義的電影節中不可或缺。紀錄片競賽向世界各地的紀錄片導演致敬,肯定他們在紀錄片的形式和語言上作出的貢獻。
紀錄片競賽設火鳥大獎、評審團獎。
國際短片競賽
短片擁有獨特的形式、藝術性及表達手法,與長片別具一格。國際短片競賽鼓勵短片的創新及製作,它亦提供一個讓國際及本地短片導演進行交流的平台。
短片競賽設火鳥大獎、評審團獎。
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自第23屆香港國際電影節設立,國際影評人聯盟獎志在鼓勵新生代電影發展。國際影評人聯盟是由全球專業影評及電影傳媒人組成的國際性協會,致力推動電影文化的發展。國際影評人聯盟獎是表揚具出色表現的電影製作。香港國際電影節將選出12部亞洲新晉導演的佳作,並由三位電影界知名人士組成評審團選出傑出作品。候選影片均可附FIPRESCI標志。
設國際影評人聯盟獎。
天主教文化獎
自第28屆香港國際電影節開始設立.每年所頒發的天主教文化獎是表揚電影人,如導演、演員、編劇等出色的表現,尤對致力透過電影表達對社會、人權關注,並傳達心靈及藝術價值的電影人致敬。香港國際電影節將選出12部提名作品,並將由三位電影界知名人士擔任評審員選出得獎者。候選影片均可附SIGNIS標志。
設天主教文化獎、特別表揚獎。
年份
主題
獎項開幕電影
閉幕電影
榮譽大使/形象大使 第25屆(2000) 劉國昌《無人駕駛》陳果《榴槤飄香》
陳以文《想死趁現在》
第25屆(2001)楊凡《游園驚夢》
讓-雅克·貝納克斯《死亡轉賬》
楊德昌《一一》 第26屆(2002)陳果《香港有個好萊塢》
湯姆·提克威《疾走天使》
蔡明亮《你那邊幾點?》 第27屆(2003)杜琪峯《PTU》
山田洋次《黃昏的清兵衛》
路學長《卡拉是條狗》
斯派克·瓊斯《改編劇本》
第28屆(2004)李少紅《戀愛中的寶貝》
許鞍華《玉觀音》
蔡明亮《不散》
阿倫·雷乃《嚴禁嘴對嘴》
黎明 第29屆(2005)顧長衛《孔雀》
山田洋次《隱劍鬼爪》
賈樟柯《世界》
阿蘭·柯諾《無語慰晴天》
第30屆(2006) 向動作指導致敬杜琪峯《黑社會以和為貴》
彭浩翔《伊莎貝拉》
尼爾-阿姆菲爾德《糖果》
《雪花膏狂奔》
劉德華 第31屆(2007)朴贊郁《再造人之戀》
游乃海《跟蹤》
第32屆(2008)山田洋次《母親》
張作驥《蝴蝶》
馬丁斯科塞斯《電光滾石》
舒琪、關文軒《咖啡,或茶》
鄭秀文 第33屆(2009)爾冬升《新宿事件》
許鞍華《天水圍的夜與霧》
賈樟柯《二十四城記》 莫文蔚 第34屆(2010)岸西《月滿軒尼詩》
羅卓瑤《如夢》
雲翔《安非他命》
麥曦茵《前度》
第35屆(2011) Let's Meet Here杜琪峯《單身男女》
《香港四重奏II》
無 楊千嬅 第36屆(2012) 火鳳凰 彭浩翔《春嬌與志明》 王全安《白鹿原》 楊千嬅 第37屆(2013) 激活無限想像 邱禮濤《葉問終極一戰》 賈法·帕納希《閉幕》 楊千嬅 第38屆(2014) 世界匯聚香港彭浩翔《香港仔》
陳果《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van》
林超賢《魔警》 古天樂 第39屆(2015) 張艾嘉《念念》 翁子光《踏血尋梅》 古天樂第40屆(2016)
楊慶《火鍋英雄》
許學文、黃偉傑、歐文傑《樹大招風》
黑澤清《毛骨悚然》 古天樂第43界(2019)
《沉默的證人》張家輝、任賢齊、楊紫香港國際電影節協會是一個非牟利及非官方的慈善團體,致力發揚電影文化,推廣光影藝術。
透過全年活動,協會期望加強世界各地對中國電影文化的欣賞,並把各地具啟發性的電影帶到香港,豐富本地精神文化生活。
為加強香港及亞洲電影的感染力,協會於每年三、四月期間均舉辦三項旗艦活動,包括:香港國際電影節(HKIFF)、香港亞洲電影投資會(HAF)及亞洲電影大獎(AFA)。
電影能夠連系不同的文化和世代,激發無窮創造力。憑此信念,協會不斷為成千上萬的影迷,帶來世界各地最優秀及具啟發性的電影作品。
⑹ 出櫃是什麼意思 國內出櫃明星大盤點(同性戀/雙性戀)(3)
7、林一峰:早期接受訪問時,以“香港沒有EltonJohn(埃爾頓約翰),卻有林一峰”作引圓消言,大方公開其性取向。其實林一峰很久前就已在香港承認自己是同性戀,一句“你不需要找愛情,愛情自然會來”就表明了林一峰對待愛情的態度。
8、大炳:三度吸毒被逮,男友李光智意外曝光,大炳感性的說:“我有個很親密的朋友,他有個非常難度過的關卡,他是我的男朋友,他不記得海洛因的事了,我不知道是因為放不下它的好,還是不吸時真的很痛苦,我們現在沒有在一起了,希望他很好。”大炳公布同性戀身份的同時也正式與男友分手。
9、林奕華:香港文藝界的才子林奕華也是一位公開的同性戀者,他曾在香港藝術中心滾頃策劃了第一屆的香港同志電影節。
10、林保怡:TVB男主持人、演員。香港媒體曝光男星林保怡帶嫩男密友穿情侶衫逛街、見家長的照片。照片顯示兩人一起親密逛街采購,並與林保怡的父親共進下午茶,而林父神情愉悅似是已經默認兩人關系。林保怡出道20年幾乎很少與女性傳緋聞,2007年港男彭冠期戴孝出席林母喪禮令兩人秘密友誼曝光。林保怡更是被撞破帶新嫩男助手跟林父喝下午茶。吃飽後三人一同逛街購物,期間林保怡一邊留意老父反應一邊跟密友打眼色,而林父被兩人逗得眉開眼笑,明顯此次見家長任務輕松過關。
11、何韻詩,香港著名歌手和演員。2012年11月10日,歌手何韻詩公開自己的“同性戀”身份,成為首位公開出櫃的香港女歌手。她的緋聞密友全是女性,包括天後級歌手容祖兒及早年的Cookies成員傅穎及陳文媛等。何韻詩說:“其實這件事(指公開性取向)應該在幾年前要做,只是找不到適合機會。今天在充滿愛、和平、包容的環境下,我有義務和責任為愛站出來。”11日,何韻詩又通過微博發表公開信,信中她澄清一點自己並非要去大肆宣揚同大腔陸性戀,“性取向是很個人的選擇,甚至不能算是一個選擇,而是忠於自己的一種姿態,站出來也只是覺得需要去告訴大家,這個是再平常不過的事情。” 上一頁 2 /3 下一頁
⑺ 有什麼是關於同性戀題材的電影嗎有的話請推薦一些,不分地區或國家,主角養眼劇情深刻即可。
《霜花店》韓國宮廷同志電影,侍衛初嘗與異性間的性事,得到了男人的尊嚴與快感,但是卻被他誤解成對於皇後的愛,從而導致悲劇。而朱鎮模飾演的王,痴情溫柔卻又不失霸氣的形象,也是本片一大亮點。。。《十七歲的天空》:耽美式同志電影,裡面有很多不同的同志形象,主角楊佑寧扮演的十七歲的處男十分淳樸可愛,而Duncan也是帥的沒話說,改編自小說《同志烏托邦》,值得一看。。。《藍宇>:關錦鵬導演的經典之作,根據筱禾的《北京故事》改編,取得了原作精華,藍宇的深情投入,捍東的後知後覺,無不令人唏噓不已。。。《斷背山》:名揚四海的奧斯卡獲獎之作李安導演向我們講述了兩個牛仔間跨越了數十年的羈絆:從開始的莫名吸引,從後來背棄道德的相會。直至陰陽兩隔。。。緣起緣滅,之起源於那一座斷背山上的初遇。。。《喜宴》:著重描寫了世人對同性戀者的看法,以及中國傳統思想與同性戀者之間的沖突,很有現實意義的同志作品,值得一看。。。《春光乍泄》:王家衛的經典之作,混亂的色調,異域的風情,慾望的律動,兩位主角充分演出了同志之間的愛與欲。。。也是本人最愛的一部同志電影,其中梁朝偉所扮演的黎耀輝不知感動了多少人,當他因為配合戀人的任性而出去晨跑,高燒不斷,卻又因為戀人的一句話,下床煮飯,平實的情節,卻藏著濃濃愛意與包容在其中。。。《欲蓋弄潮》:經典之作。。。《王的男人》:李俊基的成名作,帝王的昏庸與李俊基的嫵媚美艷同令人印象深刻。。。《當我們同在一起》:耽美式同志影片,搞笑,輕松,青春洋溢。。。《不後悔》:同志導演所導的第二部作品,視點聚焦在gay bar的mb身上,與富二代上演了一段童話與現實交替的愛情。。。《霸王別姬》:陳凱歌的巔峰之作,主角程蝶衣的,不瘋魔不成活的戲痴形象在張國榮的演繹下,顯得格外立體,人性化,這與張國榮本身所倡導的雌雄同體,性別超越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但有點遺憾的還是相對於原著,導演陳凱歌淡化了師兄弟間的禁忌愛戀,而是濃墨重彩的敘述了文革對於人性的摧殘。。。《莫里斯的情人》:英國學院風畫面華麗精緻。情節非常好看,可以說是是找尋真愛的故事。。。《基佬四十》:一部有現實意味的香港同志電影,敘事輕快,值得一看。。。《盛夏光年》:根據暗夜流光的小說改編,青春氣息濃厚,兩男一女的三角戀情因為涉及禁忌的愛而顯得格外悲苦。主角的名字恆星,行星,與彗星便暗示了一切。。。《我的軍中情人》:與其說是故事片,不如說是紀錄片,以戰爭基地為背景,講述了一段十分真實的軍中戀情,只可惜最後天人兩別。。。《活著為了證明》:沒看過,但准備看。影片通過倖存者的講述,歷史圖片和原始影片,再現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真實故事,有人為此終憾一生,有人也得到了來之不易的幸福,導演以客觀的視角,將這些人的故事再現給我們。本片資料已經被美國華盛頓災難歷史博物館永久收藏。《夜奔》:繼《霸王別姬》後又以戲劇為背景的一部同志電影,幾位主角形象生動,各有魅力,戴立忍飾演的角色雖是反派,但本人大愛。。。《美少年之戀》:故事講得很凌亂,有些地方缺少伏筆,略有生硬,但重在幾位演員養眼。。。《東宮西宮》:戲謔的指出中國同志圈存在的公廁文化,現實意味頗濃,胡軍主演,另外是中國內地的首部同志電影,但卻禁播。。。《逵羅之戀》:罕見的清新的同志戀曲,青春感肆意,音樂是本片一大亮點,片中的組合也因為此片的熱映而受到關注。。。《曼谷愛情故事》:MV似的跳動的畫面,配以動人音樂,講述警察與殺手間的愛恨情仇,唯一的遺憾便是導演敘事手法較弱,使得觀眾不太盡興,但的確是好故事。。。《星閃閃》:女主角對同性之愛的接納令人感動,也讓人頓生好感,表示主流社會也正逐步接納同志情節。。。《愛情萬歲》:台灣小眾派的拍攝手法與敘事,需要耐心,才能搞得懂,導演所傳達的密碼。。。東宮西宮《海南雞飯》:講述一個單親媽媽與三個同性戀兒子的故事,敘事自然生活化,背景音樂地方色彩濃厚,悠揚輕松,使得整個略帶沉重的故事顯得可愛。。。《少年不帶花》:有點小眾實驗電影的感覺,以一個男孩角度講述禁忌的愛。。。《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情》:經典之作,在戰爭這個背痛的大背景下,講述了身為同性戀者的慘痛心緒。。。《愛的言靈》:耽美電影,可愛輕松的講述了,一對同居在一起的戀人生活點滴。。。《不羈的天空》:據說是經典之作,但可惜還沒看,准備看。。。《外出就餐2》:很搞笑的一部略帶現實意味的同志電影,幾位主角有同性戀者,腐女以及雙性戀者和前同性戀者,內容有H部分,趣味橫生。。。《體育館寶貝》:校園類的同志電影,緣起於游泳,有著初戀般的怦然心動與純純的愛戀。。。《大佬愛美麗》:喜劇,同志情節並非主題,但吳彥祖上演的同性戀者讓人無法移開視線。。。《愛的蹦極》:師生戀敏感題材,單論其本質,並不屬於同志情,而是一種超越性別的愛戀。但其中同學以及學校對於同性之間戀情的歧視令人心寒,就算有情人終成眷屬,最終。擔仍覺得這部電影傳達了對同志的誤解,本人不大喜歡。。。《西洋古董洋果子店》:根據同名漫畫改編,漫畫十分經典,幾位主角也毫不遜色,結局略有開放性,但本人覺得我們的店長與那個帶有魔力的gay,應該是在一起。。。《春風物語》:根據漫畫改編的校園耽美電影,情節輕松,主角養眼,值得一看。。。
⑻ 六十五部同志電影(電視劇)
⒈王的男人(韓國電影)
⒉霜花店(韓國電影)
⒊僅此一夜(韓國電影)
⒋夜間飛行(愛不怕)(韓國電影)
⒌不後悔(韓國電影)
⒍南行(韓國電影)
⒎僅僅是朋友(韓國電影)
⒏浴池(韓國電影)
⒐白夜(韓國電影)
⒑少年與少年(韓國電影)
11.深夜的紅酒(泰國電影)
12.我的兄弟情人(泰國電影)
13.想愛就愛(泰國女同)
14.娘娘腔日記(泰劇)
15.一年生(泰劇)
16.逐月之月(泰劇)
17.playboy(泰國電影)
18.我的甜心寶貝(泰國電影)
19.與父同行(泰國電影)
20.曼谷之戀(泰國電影)
21.會更好的(泰國電影)
22.高跟鞋(韓國電影)
23.雙程(中國網劇)
24.好久不見(韓劇)
25.上癮(中國網劇)
26.煙袋斜街十號(中國網劇)
27.不可抗力(中國網劇)
28.她唇之下(歐美)
29.斷背山(歐美)
30.單身男子(歐美)
31.灰色彩虹(泰劇)
32.愛(越南電影)
33.逆愛(中國微電影)
34.有性無別(中國同性紀錄片)
35.親愛的同志(中國真人短篇)
36.我和X先生(中國網劇)
37.為愛所困(泰劇)
38.愛來了別錯過(泰劇)
39.夏日菊花茶(泰劇)
40.惡魔的浪漫(泰劇)
41.沒有真相的內心秘密(泰劇)
42.暹羅之戀(泰國電影)
43.忽然之間去年夏天(韓國電影)
44.愛不到還是不能愛(泰國電影)
45.結局(泰劇)
46.王的命令(泰劇)
47.紅色氣球(中國台灣)
48.春光乍泄(中國電影)
49.高校戰爭(泰劇)
50.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歐美電影)
51.醉後愛上你(泰劇)
52.蝕(韓國電影)
53.藍宇(中國電影)
54.method(韓國電影)
55.美少年之戀(中國)
56.深藍與月光(中國網劇)
57.沙灘鼠(歐美電影)
58.蝴蝶(中國香港)
59.雙生薄荷(日本電影)
60.上空女孩(日本電影)
61.春風沉醉的夜晚(中國電影)
62.不良教育
63.阿黛爾的生活(歐美女同)
64.卡羅爾
65.不期而愛(泰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