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古代歐洲騎士大劍,有名的有哪些
這些是不是真的歐古劍沒考證過,其中有一些常出現在歐美RPG中,
鋼鐵勇士
黑暗之劍
凱撒之劍螞輪
羅賓漢之劍
共濟之劍
騎士長劍
黑王子愛德華之劍
隼之劍
野蠻人之屠龍劍
維京巨劍
威廉華萊士之劍
終結者
佐羅之劍
塞得雙刃劍
獅心王查理之劍
17樓
Swords of the European Ancients 遠古歐洲之劍[直譯]
18樓
Steel Apocalypse Trelek 鋼鐵啟示之短劍
19樓
Blades of Atlantis 亞特蘭帝斯之刀
20樓
Shadow Slayer 影子殺戮者[直譯]
21樓
Umethar [特有名詞^譯不出來^汗^看看哪位達人能譯了~~]
22樓
Sword of Shadow 影子之劍 [這個和23樓的是一對,個人覺得暗黑之劍好些]
23樓
Sword of Light 光之劍
24樓
Mesa Dagger 美杜莎短劍 [美杜莎知道吧?蛇發女哦,資料里有!!哈~]
25樓
Elexorien Sword of War 戰爭之劍 [第一個單詞是特有名詞,這把劍歷史上好象真的有]
26樓
Sword of Vaelen 瓦倫之劍 [瓦倫是一個女王,具體資料我在下一樓發]
27樓
Kilgorin Sword of Darkness 暗黑之劍[和25樓26樓是同一個故事裡的]
28樓
Isis Dagger 伊希斯短劍 [Isis是埃及神,資料有!!廣告!!多功能資料!!]
29樓
Cinthorc "Sword of Justice" 審判之劍 [同30樓]
30樓
Molotoch "The Slayer Sword" 殺戮者之劍[第一個單詞,又一個特有名詞]
31樓
Anathros "Sword of the Earth" 大地之劍
32樓
Valermos Sword of Fire 火焰之劍
33樓
Fang of Baelin 比林之牙 [Baelin是一種傳說中的怪物]
34樓
Nasek "The Serpent Dagger" 蛇之劍
PS:名字里有帶雙引號的,前面那個單詞都是其使用者或代表者的名字,沒有具體譯名,有興趣自己查查書譯譯看吧
在那遙遠的年代,萬物之初的安納斯(Anath),血肉,烈焰和鋼鐵的主人,打造出了構成艾蒙(Ammon)大陸的元素,而它成為了世界的第一紀元。安納斯創造生命,並讓他們居住在艾蒙,因此,他們被認為是遠古者液茄。他們如同安納斯一樣被塑造成為不朽的生命並同樣擁有如安納斯一般的創造神力,因此他們可以以他們自己的方式改寫安納斯的創造。因為不朽,他們不會死亡或衰老,而他們也無法繁衍,但是他們會因災難或罪惡而被傷害甚至被殺死。他們最初只有十四個,而除非不可避免的命運他們將永遠維持這個數目。
遠古者樂於學習運鬧物察用元素之力並精通所有的工藝技巧,但是他們很快變得悲哀因為他們在這個世界是如此孤獨。安納斯注意到了他們的悲傷並決定賜予遠古之人創造凡人的神力讓他們在統治和保護這些生命中獲得樂趣。於是,艾蒙大陸很快充滿了由遠古者們所創造的各種奇怪生物。第一批在艾蒙出生的生命是擁有高高個子的精靈,其次是人類,接著是Ulrin,最後低等的野獸被創造了出來。遠古者們意圖統治所有的生物,事實也是如此,很多世紀他們一直維持著艾蒙大陸的平衡。那些凡人,盡管他們聰慧且強壯,但終究不可避免的擁有血肉之軀的缺陷。他們總是意欲與其他生物挑起戰爭,最初發生了很多流血沖突;但是遠古者以鋼鐵和時間進行調節並最終歸於平和。
遠古者由魔法的力量創造在艾蒙並被安納斯賜予了毀滅的力量。那些力量被用來防止世界的荒蕪和崩潰。得知他們的年代將最終結束,遠古之人並不相信他們的力量能夠流傳給凡人。血肉之軀充滿誘惑與腐敗,而偉大的神力將會被扭曲變為惡用,摧毀世界脆弱的平衡。遠古者只相信鋼鐵:鋼鐵礦藏深埋地下由造物主--安納斯所打造。遠古者的鋼鐵比血肉更強大,比意志更強大,比時間更強大。只有鋼鐵能繼承遠古者的力量和信任,鋼鐵不能被摧毀,只能再造。鋼鐵不會對善或惡背叛它的力量。支配者是獨一無二的,正義或邪惡,它已做出選擇;但是遠古者知道如果這些利刃能夠獲得完美的平衡力量,在它們的運用下,秩序和協調將會使艾蒙永世不朽。因此他們指引創造了十把遠古者之劍,並將它們散放到艾蒙大陸各處,從那時起,在魔力編織的網罩下世界將不可摧毀。
黑暗精靈,地下世界的凡夫俗子,被命令製造那十把劍,而製造所用的合金及冶煉秘密只有他們知曉,那些來自艾蒙地下深處的礦藏。每一把劍都被遠古者賦予了它獨特的神力,但是最後一把劍,安納塞爾(Anathar),是最強大的一把並操縱著其它。當它們聚在一起,十把劍只聽從於遠古者的控制而凌駕於艾蒙的其他一切生命之上。很多世紀,不朽的遠古者統治著世界直到凡人變得數目龐大並最終在第五紀末使他們從世界上消失。當遠古者隱入陰影之中,Mithrodin的秩序被看守那十把劍的精靈和人類所建立,並按照遠古者的約定,只有在維護艾蒙的平衡才會動用其神力。安納塞爾,神力之劍,被封印於一個密密的要塞以防它被用於操縱其它劍的命運。從那時起剩下九把遠古者之散落到了大陸上,它們的故事變成了傳說。
十劍的每一把都被安納斯賦予了強大的力量,而只有當有人證明自己有能力使用時才會被獲准支配這力量。
Kilgorin,第一把劍。黑暗之劍(The Sword of Darkness)。被賦予了帶來黑暗和魅惑持有者敵人的力量。它的力量源自否定之界(Neverworld)。長年以來直到現在它一直被一個邪惡的黑暗之人所持有。
Elexorien,第二把劍。戰爭之劍(The Sword Of War)。它被賦予了戰略的計謀和指揮千軍萬馬如一人的神力。在黑色戰役中被Vaelen女王所使用。
Morthoseth ?The third Morthoseth,第三把劍。幽影之劍(The Sword of the Shadows)。它可將凡人的思想帶入幽影之界的狂想與夢幻之中。在影之戰中被Vardor和Borlothe所持有。
Luciendar,第四把劍,光之劍(Sword of Light)。向使用者展示一切隱藏之物並能看到所有生物的真實陣營,同時擁有自然之力和賦法。在影之戰中被Barlordir持有
Anathros,第五把劍。大地之劍(Sword of the Earth)。賜予使用者改造地形和它的元素的神力。在影之戰中被Ulrin國王所持有,之後流入Aluen之手。
Valermos,第六把劍。火之劍(Sword of Fire)。賦予操縱生物心智的能力並可控制艾蒙的烈焰。在影之戰中被Vardor所使用。
其他的四把劍被遺失在艾蒙大陸的深處還未被發現
http://tieba..com/f?z=99841934&ct=335544320&lm=0&sc=0&rn=30&tn=PostBrowser&word=%BA%DA%B0%D7%CF%BB%D7%D3&pn=0
❷ 請問熟悉中世紀冷兵器的人,大劍和重劍的區別是什麼
重劍的原型應該是蘇格蘭巨劍-斬劍,和大劍的區別:
一、使用方式不一樣:斬劍主要是斬,即雙手掄起使用,力大者也可單手;大劍無論雙手還是配盾都能發揮作用。
二、劍的長度及外觀不完全一樣:大劍一般長1.2米左右,劍柄雙握,有配重球,劍身上有血槽,頭部尖銳;斬劍至少1.5米的長度,頭部鈍圓,刃身寬闊但薄的,握把上方有臆斷無鋒劍刃。
三、功能及使用場景不完全一樣:在蘇格蘭人抵禦英格蘭的戰斗中,擅長混戰中"一斬轎培多"的斬劍發揮了它巨大的威力,但是作為軍隊的裝備,它實在是太過極端了;大劍集闊劍的輕便,騎士劍的突刺,雙手劍的劈砍,斬擊,長劍的經典於一體,無論雙手還是配盾都能發揮作用,可以說是最完美的劍,一直統治中世紀戰場直到中世紀結束。
(2)維京劍2017歐洲電影擴展閱讀
一、斬劍這塵悄種劍是純粹的步兵劍。看過電影《勇敢的心》的人對它應該有很深的印象。至少1·5米的長度,鈍圓的頭部,寬闊但薄的身體,握把上方有一段無鋒的部位,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砍劈」而存在。
二、劍是戰士武器儲備庫里的主要庫存。 根據鑄劍者文化底蘊的差別, 劍也有著不同的形狀和大小。 單手劍, 例如西部的短劍和來自東部沙漠的彎刀, 配合盾牌可以充分發揮單手劍的特色。 除了單手刀劍,游戲中還包括閉兄唯多種巨大的雙手刀劍。 強大的野蠻人可以單手裝備雙手劍, 這樣野蠻人就可以再裝備一個盾牌或者一把其他的劍。所有刀劍都同時對力量和敏捷有相應的需求。
❸ 北歐電影推薦
1、《尼伯龍根的指環》(kingdom in twilight) 是2004年上映的電影,由導演烏利·艾德執導,班諾·福曼參與演出。根據德國民間史詩《尼白龍根之歌》和北歐《沃爾松格談寬傳說》改編。講述了年輕的鐵匠齊格弗里德與冰島皇後伯倫希爾的愛情故事。
2、《馴龍高手》故事講述一個住在博克島的維京少年希卡普,他必須通過馴龍測驗,才能正式成為含畢亮維京勇士。馴龍測驗即將到來,希卡普必須把握這唯一的機會,向族人和他爸爸證明他存在的價值。但是,當希卡普遇見一隻受傷的龍,並且和這只龍成為朋友之後,希卡普的世界將從此徹底改變。
3、《黃金羅盤》根據菲利普·普爾曼的暢銷兒童讀物《金羅盤》改編,由克里斯·韋茲執導,妮可·基德曼、山姆·艾里奧特、愛娃·格林、達科塔·布魯·理查茲、丹尼爾·克雷格等主演,於2007年12月7日美國上映。
影片講述年僅12歲的莉拉·貝拉奎亞,意外得到一個黃金羅盤,為了尋找被拐走的好友,阻止邪惡力量,她在強大盟友的幫助下,飛向北極。
4、王者之劍》是2011年馬庫斯·尼斯佩爾執導的一部魔幻動作電影,根據1932年羅伯特·霍華德的漫畫《劍上的鳳凰》改編而成,由傑森·莫瑪、瑞秋·尼科爾斯、朗·普爾曼、史蒂芬·朗主演。
影片講述了超自然的邪惡勢力侵佔了柯南所在的部落,柯南的父親和族人慘遭殺害。倖存下來的柯南穿越西伯利亞冰原尋找盟友的幫助,將數耐用最原始、最野蠻的方式,為自己的父親和同族報仇。
5、《貝奧武夫》是由羅伯特·澤米吉斯執導,雷·溫斯頓、安東尼·霍普金斯、約翰·馬爾科維奇、羅賓·懷特、布萊丹·格里森、安吉麗娜·朱莉主演的史詩動作電影,於2007年11月16日在美國上映。該片依據英格蘭的古敘事長詩《貝奧武夫》改編,講述了強大的武士貝奧武夫不朽傳奇的故事。
❹ 中世紀王朝左上角有個斧頭是什麼
下圖是一個大約製作於公元十世紀的戰斧,發現於丹麥的一處中世紀遺址中,戰斧的木柄早已腐朽不見,只留下了鐵制斧頭。
這個戰斧的斧頭長15厘米,重600克,材質為鐵,屬於輕型戰斧。而這種形制的輕型戰斧,最早由當地燧石製作的伐木斧或工具斧逐漸改良而來。
這種形制的戰斧不但是北歐維京人日常生活中最重要的工具之一,還是最常用的武器(沒有之一),普及率、使用率遠超昂貴的刀劍和那些大型戰斧。
因為刀劍製作工藝復雜,成本也高,一把品質不錯,還擁有綽號的維京劍甚至能在當時換來一座住宅和一小塊田地。並且,刀劍的功能很單一,大多隻能用於戰斗,保養還麻煩。
而輕型戰斧不光能用於戰斗,還可以進行造船、伐樹等工作,反正戰斧很皮實,保養也簡單,很難出現無法逆轉或修復的損傷,並且就算損壞了,戰斧的價格也不似刀劍那樣金貴。
輕型戰斧的殺傷力並不低,雖然不如那些揮舞起來能爆發巨大破壞力,一擊就砍碎盾牌、鎧甲,或是砸碎木製顫逗城門、船隻、房屋等防禦工事的大型雙手戰斧,但是輕型戰斧卻有很多優點,比如容易攜帶等,並且輕型戰斧除了可以手持近戰外,使用者還可以投擲殺敵。
手持大斧的維京人
一般輕型戰斧的「有效射程」能達到30米!在這個距離上向敵人投擲戰斧,足夠維京人在正式與敵人接戰前就打亂敵方部署,碰到運氣好時,投擲出的戰斧還能直接在陣線上打開缺口,讓維京人能順勢沖入敵陣大砍大殺一鼓而下的解決戰斗。
手持戰斧的維京人
而當敵人使用盾牌防護自己時,戰斧也有極大櫻肆的用處,不同於刀劍、長矛等直來直去的武器,戰斧是一種劈砍武器,很容易就能越過盾牌的阻擋,攻擊躲在盾牌後的敵人。即使敵人頭戴鐵盔、身穿鎧甲也無法完全防護下戰斧的傷害,脊洞轎對那些身穿鎖子甲的敵人,戰斧更是一砍一個准。
手持戰斧等武器的維京人
事實上,幾乎每一個古代維京人,都有一把或是數把這樣的戰斧,還常常隨身攜帶,而當強大的維京戰士揮舞著這個的武器沖過來時,大多數中世紀士兵都會肝膽俱裂,喪失繼續戰斗的勇氣。
❺ 一部國外的電影,類似《王者之劍》,講述的是一個部落被滅族之後剩下一個男孩復仇的故事。
《野蠻人羅納爾》
❻ 吊打歐洲300年的維京海盜為什麼不見了
「以信之名」有獎徵集活動
前段時間在中國上映了一部號稱是俄羅斯第一神片的電影《維京:王者之戰》,雖然這部電影在中國的票房與評價都較為一般,但在俄羅斯上映伊始,便以星火燎原之勢席捲俄羅斯,票房迅速破億。
這部被譽為俄羅斯史詩級的電影,是根據弗拉基米爾一世真實故事改編的,弗拉基米爾一世在俄羅斯歷史上有「千古一帝」的稱號。他在父王遇害後,面臨兄長奪嫡、公國倒戈和外族入侵的千難萬險中,帶領維京僱傭部隊一路征戰最終建立起偉大帝國。
電影除了極具視覺沖擊的戰爭場面,最奪人眼球的是幫助弗拉基米爾一世奪回王位的那群彪悍,而又忠誠的維京雇傭兵。這似乎與人們對維京普遍認知的「北歐海盜」的形象,多少會有些反差,當然這不是戲說歷史,實際上,傭兵傳奇是維京時代壯麗史詩的最後一幕。
一、維京時代,令歐洲大地膽寒了三百年
793年6月8日,烏爾班被窗外的雜訊驚醒時,眼前還掛著記憶的殘片。讓這位修士疑惑的是,做完禱告後,林迪斯芬修道院本應非常安靜,但刺耳的慘叫立刻讓他想起了飽經蹂躪的故鄉,在一部編年史中,他承認自己逃跑時「歇斯底里地像一個女人」,當返回時,他幾乎跌倒,因為修道院已遭到洗劫並被付之一炬。
在多霧的清晨,倖存者將所有屍體埋葬,在墳墓邊,他們用聖歌向遇難者默哀:「由於最深的需要,我為你哀傷。」但在海岸線上,林迪斯芬的襲擊者們卻在唱另一首歌:「看啊,我目睹我的父親和母親,看啊,我目睹祖先的行列,他們都在向我召喚,召喚我去那英雄埋骨之地。」
巨大的風帆張開了,這是維京人的頌歌,從這一刻,一代代的維京人漂泊在驚濤駭浪之上,去向世界展示無畏的生命。(這是描述793年丹麥人襲擊英格蘭東北部沿海的情景)
從這一天開始算起,到1066年挪威海盜首領哈拉爾德遠征英格蘭失敗,古老的歐洲大地開始進入血腥、暴力、恐慌、殺戮的三百年的維京時代。
沒有人天生是海盜的。維京人的發源地在斯堪的納維亞半島(今挪威與瑞典),雖然氣候寒冷,土地貧瘠,但耕種與捕魚能保證他們的基本生活。從8世紀開始,北歐的氣溫在50年內下降5度,維京人掙扎在雨、雪、飢荒和死亡的夾縫中。
他們開始把希望寄託在遠航,維京人從貧瘠而又寒冷的故鄉出發,在波濤洶涌的冰冷海水中擊槳前進,用勇氣甚至生命去換取土地和財富。維京人開啟了一個尚武和征服的輝煌時期,而歐洲大陸陷入了血腥和恐慌的黑暗時期。
其中挪威人向西航行,發現了冰島、格陵蘭島乃至北美洲。丹麥人則向南,夥同挪威人一起襲擊了不列顛島和歐洲大陸,甚至沿著歐洲西海岸強行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劫掠了地中海兩岸。至於瑞典人,則向東進發,曾經三次進攻君士坦丁堡。
歐洲大陸對這群入侵者都有不同的稱呼,基督教修士們叱責他們為北歐海盜,西歐則常把他們稱為「北方人」或者「丹人」,東歐芬蘭人稱其為「瓦良格人」,斯拉夫人把他們稱為「羅斯人」。當時只有英格蘭人偶爾用「維京人」稱呼他們,如今「維京人」成為早期北歐人的統稱。
同樣是入侵者的身份,但瑞典人比丹麥人和挪威人顯得要文明一些,他們的身份更多是商人或者開拓者。他們被拜占庭帝國的文化和財富所深深吸引,雖然三次攻打君士坦丁堡都失敗,但他們在戰場上的軍事表現使他們獲得了非常優惠的貿易特權,甚至成為拜占庭帝國的僱傭軍征服北非。
但是在古代,海上的商人和海盜並沒有多大界限。瑞典人在面對那些缺少防禦的城鎮和鄉村時,會搖身一變為海盜,因為劫掠可以獲得誘人的利潤。其他時候則作為商人,用海象牙、琥珀、繩索、海魚換回君士坦丁堡的香料、絲綢、葡萄酒、金銀飾品等等。
維京人的野蠻與兇殘在歐洲大陸上馳騁了將近三百年,隨著北歐開始出現獨立王國並接納基督教,歐洲各國王權的強大,有能力抵擋維京人的進攻,維京時代開始走向末路。
在1066年的斯坦福橋戰役中,挪威國王哈拉爾三世戰死,他被稱為「最後一個北歐海盜」,大部分維京人被殲滅,維京時代宣告結束。
二、維京人橫掃歐洲的利刃與利器
維京人對劍有著深厚的情懷,並且極為推崇。如果有新生兒出生,父親就會拿著一把短劍走過去,對他的孩子說道:「我不會留任何財產給你,你只能憑借這件武器獲取你想要的東西。」在維京人的價值觀里,劍不只是件武器,更是一個男人維系自己家族和血緣的關鍵,甚至具備著宗教般的神聖性。在維京人的諺語里有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一把劍,分開就一文不值」。
除了對劍的崇拜,在設計上也極具攻擊性。用烏茲鋼鍛造已達到劍鋒利堅固和難以破損;除了劍刃和劍尖,劍柄配重同樣可以用來攻擊。維京人擅長用劍柄勾住對方盾牌的邊緣,通過杠桿原理撬動對手,破除對方的防禦。在遇到著重甲對手,或者粘劍,就可以通過握住劍柄讓配重狠狠砸在對方臉上。
根據目前出土的維京劍發現,劍身一般不超過一米,由此可見維京人基本屬於單手劍,但僅僅依靠單手劍上戰場無異於自尋死路,而起到保護作用的便是圓盾。維京圓盾的防禦面積偏小,但輕便易攜帶,使用起來非常順手。維京人個個都是優秀的劍盾手。
而且維京圓盾在實戰中除了防禦,還可用於攻擊,通過一瞬間翻轉盾牌來干擾敵人的重心,偏轉敵人的攻擊,或者隱藏自己真實的意圖騙招等等。這就是維京人擅長的盾擊。另外維京人組成的盾牆也是強有力的防禦體系。
即使再優秀的維京人,如果僅僅依靠劍和盾是很難在戰爭中獲勝,畢竟劍和盾適用於近戰,面對遠戰則離不開矛槍。槍頭由純鐵製成,形狀為闊葉狀,頂為尖狀,這樣可以更具穿透性。為增加創傷性,部分矛槍還會帶有側鉤。
矛槍既可用作刺殺也可用作投射,有證據表明,用於砍穿鎖甲的矛槍即可單手使用也可雙手揮動。部分技藝精湛的維京戰士可以雙手投射矛槍,也可將飛來的矛槍接住再投射回去。
近距離戰斗中,除了劍,戰斧也是維京人必不可少的武器。當用適當的力度揮舞丹麥長柄或「倒鉤戰斧時,這種兵器的殺傷力是毀滅性的。這樣的設計是依據維京時期隨處可見的家用劈木斧,經改良以適用於戰斗。
這種戰斧的巨大頭部成新月形成凸圓形,配備一個長達一到兩米的木柄,有利於向下敲擊,有時斧身會鑄造成格外堅硬的雙刃,有時也可以鑄得較薄,使其成為更輕巧,更易操作的輕型兵器。
令歐洲大陸聞風喪膽除了維京人可怕的利刃,更有如同幽靈般的「維京船」。維京戰船通常以橡木為原料,船窄,靈活輕便,耐風浪,非常適合突襲沿岸城市。維京人會乘坐龍頭大船,從海岸登陸,劫掠沿岸的村莊、城鎮和教堂。
早期的維京人劫掠金銀財寶後乘坐返航,拿完東西就走,強盜本色十足。野蠻凶橫又來去如風的他們讓英國等歐洲國家頭疼不已。船首以龍頭雕像作為標志,象徵著勇氣、力量和恐懼。
俗語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句話亦可用來隱喻維京人因為溫飽變成海盜,因為金銀開始掠奪,最終成為中世紀歐洲大陸的夢魘。在1066年維京時代結束後的150年間,維京僱傭軍依然為拜占庭帝國的皇帝服務,但其成員中的北歐人開始不斷減少最終完全消失。維京人的傳奇,到這時,才算畫上了句號。
❼ 一具沉睡千年的骷髏,卻成為納粹和蘇聯的爭搶對象,這具骷髏的真實身份究竟是誰
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很多人會為了金森彎錢、利益而不擇手段,甚至大打出手,可你能想像得到兩個強大的國家先後爭強一弊吵具骷髏的場景嗎?這樣戲劇性的事情還真在歷史上留下過濃墨重彩的一筆,而這具骷髏如此受歡迎的原因就是它的歸屬對於兩個國家都有著非同一般的政治意義,甚至可以在戰爭中佔得先機。
不過,這具骷髏的真此卜悶實什麼到底是怎麼樣的,現代的科學家研究發現,這具骷髏的確是斯拉夫人,不過手裡的武器卻是來自於北歐的,據推測他應該是比較崇拜維京戰士,才會得到這些武器。他的身份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傳奇故事,只不過是時代賦予了他特殊的意義。
❽ 有誰能提供一些有關西方名劍,古劍,神話中的劍的資料及名稱
外國名劍 亞瑟王的石中劍.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1405121713351 王者之劍的起點 斷鋼神劍 Excalibur 所有者:亞瑟王 時代:中古歐洲 地域:英國 典故:亞瑟王傳說 武器種類:劍 亞瑟王(Arthur)是代表英國的英雄人物。而他所佩帶的聖劍‧斷鋼神劍,更是劍中之王。足以成為神話或傳說中登場的武器之代表。其帶有真實性的由來以及不可思議的魔力吸引了眾多的神話傳承者,穿越千年的光陰直到現在仍一直被傳頌著。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1205080418789 北歐神話雷神索爾的雷神之錘 北歐神話正義之神的正義之劍 歐洲名劍 鋼鐵勇士 黑暗之劍 凱撒之劍羅賓漢之劍共濟之劍 騎士長劍 黑王子愛德華之劍 隼之劍野蠻人之屠龍劍維京巨劍威廉華萊士之劍終結者 佐羅之劍 塞得雙刃劍獅心王查理之劍亞瑟王神劍(石中劍) 以及現存的石中頌森笑劍
在義大利一個古老修道院的石頭中
由12世紀著名騎士卡彌加諾 ·圭多提插入 摘自;.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1005012304068 外:劍:歐洲名劍隼之劍. 野蠻人之屠龍劍. 維京巨劍. 威廉華萊士之劍. 終結者. 2005-08-19 14:16:32 補充 佐羅之劍. 塞得雙刃劍. 獅心王查理之劍 lucifer.hoolan/swords/swords/e1/swords2 .knowledge.yahoo/春慶question/?qid=1005012304068 日本名劍 村正 是由伊勢國的刀匠村正打造的。是很著名的寶刀。德川家康的祖父、父親、長子便是被這把刀奪去性命的,所以這把刀被德川家視為仇之刀。 村雨 關東公方足利家的寶刀。充滿殺氣,刀出鞘後產生水氣,刀身不沾血。 鬼丸 是鐮倉幕府的掌權人北條家祖傳的刀。北條家滅亡後,被新田義貞和足利家、織田信長、豐臣秀吉等當時的當權者所擁有,且被他們視為天下的名刀。 三日月宗近 相傳以前是三條宗近的刀,由此而聞名。沿刀紋排列有半月形模樣花紋,因此而得此名。是天下五劍之一。 童子切 是由伯耆國刀匠安綱打造的。源賴光野含用此刀把一個住在大江山名叫酒吞童子的鬼神斬了,由此而得此名。後來,為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等人擁有。是天下五劍之一。 定利 是由山城國刀匠定利打造的,外型典雅,十分優美。 大典太 是由築後國的刀匠三池典太光世打造的。刀的彎度大,外型很有氣魄,是天下五劍之一。 菊一文字 是鐮倉時代特地邀請備前國的刀匠則泉等人鍛造出的寶刀。 大般若長光 是由備前國的刀匠打造的,價值600貫,與大般若經的價相同,因此而得名。 備前長船 是由備前國的刀匠兼光打造的。其長度超過三尺,豪華壯麗。 壓切 是織田信長所喜歡用的刀。逃到架子下的服仕茶室的小和尚,連同架子一起被織田信長用此刀砍了,由此而得其名。 歐洲名劍 鋼鐵勇士 黑暗之劍 凱撒之劍 羅賓漢之劍 共濟之劍 騎士長劍 黑王子愛德華之劍 隼之劍 野蠻人之屠龍劍 維京巨劍 威廉華萊士之劍 終結者 佐羅之劍 塞得雙刃劍 獅心王查理之劍 亞瑟王神劍(石中劍) 以及現存的石中劍
在義大利一個古老修道院的石頭中
由12世紀著名騎士卡彌加諾 ·圭多提插入 真的是太多了
先介紹這些比較有名的劍給你吧 seanmiles/ /bgg/bgg_21 lucifer.hoolan/swords/swords/e2/sword2 .knowledge.yahoo/question/?qid=1105052707234 天行者的劍 1.什麼是光劍 "A elegent weapon for a more civilized day
for over a thousand generations the Jedi Knights were the guardi of peace and justice in the Old Republic. Before the dark time
before the Empire." ----By Obi-Wan Kenobi 光劍是絕地武士使用的一種武器,劍刃是由純能量凝聚而成,基本上除了另一把光劍外,光劍能夠砍斷任何實體,但這是需要多年的練習,才能夠熟練的運用。 建造一把光劍,是一名絕地武士訓練的一部份,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獨特設計,以黑武士的光劍為例,它就被設計成能夠調整劍刃的長度與強度,此功能與劍柄內的水晶體個數有關,若僅採用一個水晶體,劍刃的長度就僅為固定的。 在絕地武士參透光劍的建造原理後,通常還得花上一個月或更久的時間來建造與修改,但對於一個資深的絕地武士來說,在遇到緊急情況時,他可以在數天內就完成一把光劍。 光劍劍刃的顏色基本上是由劍柄的水晶所決定,與使用者的原力特質並無關,至於為何黑暗勢力都喜歡選擇紅色光劍,僅能用"邪惡所見略同"來形容吧,而光劍的啟動原理依建造方法而定,可以設計成開關式亦可設計成原力啟動式。 光劍雖然珍貴,但絕地武士並沒有"劍在人在,劍亡人亡"的觀念,像路克與歐比王都曾在戰斗中失去自己的光劍,但是基本上來說,光劍對於一名絕地武士,仍是相當重要的。 2.光劍武藝 在絕地體制中,光劍戰斗有7種基礎形式,每一種代表著獨特的方法與論點,並有其獨特的強度,絕地武士會選其中的一種型式來進行武藝訓練,或是自行發展由多種基本型組成的獨特戰斗型式,但這是需要特別訓練的。 Special Bonus-光劍戰斗的七種型式詳細介紹
石中劍 Excalibur,聖劍,伊克斯凱力波,石中神劍,傳說中亞瑟王的神劍。 聖劍峰利無比,有說它的劍鞘會回復持有者所受的任何損傷,甚至有傳說它讓持有者刀槍不入。除了強大的力量,聖劍還象徵著神授的勇者、英雄和帝王。 不同的傳說 最少有兩個的、有關亞瑟王神劍的傳說同時存在: 石中神劍 傳說只有真正英國的王才能拔出的石中神劍。無數騎士曾經想把它拔出也不成功,亞瑟王卻在無意中把它 *** ,後來他真的成為英國的王。 湖中女神之劍 傳說亞瑟王的配劍在戰斗中折斷了,魔法師梅林指引他尋找新的劍,最後他在湖中心伸出的手上拿到新的劍,並稱它為Excalibur。 後來的文學和戲劇多把兩者結合,例如電影Excalibur中亞瑟王找到湖之女神並將他的寶劍修復。 引用聖劍的創作 游戲《Final Fantasy IX》的最強劍就叫 Excalibur 漫畫《聖鬥士星矢》中,山羊座黃金聖鬥士的絕技 Excalibur 取自"wiki gamedev/index.ph p/%E7%9F%B3%E4%B8%AD %E5%8A%8D"
參考: wikigamedev/index/%E7%9F%B3%E4%B8%AD%E5%8A%8D
❾ 世界上最大的刀
TOP4、美國博伊刀
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博伊刀,位於美國,刀重2700多斤,總長6米,光是刀柄,就用了整中升神整一棵樹。
TOP3、挪威石中劍
這是三把維京劍,是由巨石打造,高達10米,矗立在挪威Hafrsfjord峽灣旁邊的一座山丘的岩石上。
這三把劍是為了紀念872年的Hafrsfjord戰役,通過這場戰役,挪威實現了統一。其中,最大的劍代表勝利的國王Harald,另外兩把小劍代表被擊敗的小王。
三把維京劍被「種植」在堅固的岩石中,象徵著永久的和平。
TOP2、豐城太阿劍
上圖這把劍來自中國豐城,長達21米,重3.8噸,是由青銅合金鍛造而成,原型為干將莫邪打造的太阿劍。
這把劍,目前是國內最大,最重的劍,光是劍柄末端的賣虧圓形劍首就有吃飯餐桌那麼大。
TOP1、巴格達「勝利之劍」
如果只看照片的話,你能想像出上面這兩把長劍有多長嗎?
在現實當中,這樣的巨型刀劍還真是少見,因為一把劍居然有十層樓那麼高!更不可思議的是,劍總重達24噸!這兩把長劍是用不銹鋼打造,每把長達43米,座落在伊拉克首都巴格達的閱兵廣場上。
在閱兵廣場,一共屹立著三座紀念碑,其中這兩把長劍是最亮麗的一道風景線,被稱為「勝利拱門」或「勝利之劍」。一雙從地面伸出來的手臂高舉兩把43米長劍,在高空交匯。
這兩笑族把劍也大有來歷,是為了紀念歷史上的卡迪西亞戰役,這場戰役中, 阿拉伯軍隊以少勝多,擊敗了波斯。這兩把劍的原型便是卡迪西亞戰役中阿拉伯領導人所攜帶的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