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5電影獲獎

2015電影獲獎

發布時間:2022-04-28 09:14:37

1. 歷屆奧斯卡獲獎影片

2015年 《鳥人》
2014年 《為奴十二年》
2013年 《逃離德黑蘭》/ Argo
2012年 《藝術家》TheArtist
2011年 《國王的演講》The King's Speech
2010年 拆彈部隊
2009年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2008年 《老無所依》 (No Country for Old Men)
2007年 The Departed(2006)無間道風雲
2006年 《撞車》 Crash
2005年 《百萬美元寶貝》(Million Dollar Baby)
2004年 《指環王3:王者回歸》(THE LORD OF THE RINGS: THE RETURN OF THE KING)
2003年 Chicago (2002) 芝加哥
2002年 Beautiful Mind, A (2001)美麗心靈
2001年 Gladiator (2000) 角鬥士
2000年 American Beauty (1999) 美國麗人
1999年 Shakespeare in Love (1998)莎翁情史
1998年 Titanic (1997) 泰坦尼克號
1997年 English Patient, The (1996)英國病人
1996年 Braveheart (1995) 勇敢的心
1995年 Forrest Gump (1994) 阿甘正傳
1994年 Schindler's List (1993) 辛德勒的名單
1993年 Unforgiven (1992)不可饒恕
1992年 Silence of the Lambs, The (1991) 沉默的羔羊
1991年 Dances with Wolves (1990) 與狼共舞
1990年 Driving Miss Daisy (1989) 為戴茜小姐開車
1989年 Rain Man (1988)雨人
1988年 Last Emperor, The (1987) 末代皇帝
1987年 Platoon (1986) 野戰排
1986年 Out of Africa (1985) 走出非洲
1985年 Amadeus (1984) 莫扎特傳
1984年 Terms of Endearment (1983) 母女情深
1983年 Gandhi (1982)甘地傳
1982年 Chariots of Fire (1981)火的戰車
1981年 Ordinary People (1980)普通人
1980年 Kramer vs. Kramer (1979) 克萊墨夫婦
1979年 Deer Hunter, The (1978) 獵鹿人
1978年 Annie Hall (1977) 安妮·霍爾
1977年 Rocky (1976) 洛奇
1976年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1975) 飛越瘋人院
1975年 Godfather: Part II, The (1974) 教父續集
1974年 Sting, The (1973) 騙中騙
1973年 Godfather, The (1972) 教父
1972年 French Connection, The (1971) 法國販毒網
1971年 Patton (1970) 巴頓將軍
1970年 Midnight Cowboy (1969) 午夜牛郎
1969年 Oliver! (1968) 霧都孤兒
1968年 In the Heat of the Night (1967) 炎熱的夜晚
1967年 Man for All Seasons, A (1966) 日月精忠
1966年 Sound of Music, The (1965) 音樂之聲
1965年 My Fair Lady (1964)窈窕淑女
1964年 Tom Jones (1963) 湯姆瓊斯
1963年 Lawrence of Arabia (1962) 阿拉伯的勞倫斯
1962年 West Side Story (1961) 西區故事
1961年 Apartment, The (1960) 公寓春光
1960年 Ben-Hur (1959) 賓虛
1959年 Gigi (1958) 金粉世界
1958年 Bridge on the River Kwai, The (1957) 桂河大橋
1957年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1956) 八十日環游世界
1956年 Marty (1955) 馬蒂
1955年 On the Waterfront (1954) 碼頭風雲
1954年 From Here to Eternity (1953) 亂世忠魂
1953年 Greatest Show on Earth, The (1952) 戲王之王
1952年 American in Paris, An (1951) 花都艷舞
1951年 All About Eve (1950) 彗星美人
1950年 All the King&s Men (1949) 當代奸雄
1949年 Hamlet (1948) 王子復仇記
1948年 Gentleman's Agreement (1947) 君子協定
1947年 Best Years of Our Lives, The (1946) 黃金時代
1946年 Lost Weekend, The (1945) 失去的周未
1945年 Going My Way (1944) 與我同行
1944年 Casablanca (1942) 卡薩布蘭卡
1943年 Mrs. Miniver (1942) 忠勇之家
1942年 How Green Was My Valley (1941) 青山翠谷
1941年 Rebecca (1940) 蝴蝶夢
1940年 Gone with the Wind (1939) 亂世佳人
1939年 You Can't Take It with You (1938) 浮生若夢
1938年 Life of Emile Zola, The (1937) 左拉傳
1937年 Great Ziegfeld, The (1936) 歌舞大王齊格飛
1936年 Mutiny on the Bounty (1935) 叛艦喋血記
1935年 It Happened One Night (1934) 一夜風流
1934年 Cavalcade (1933) 亂世春秋
1933年 Grand Hotel (1932) 大飯店
1932年 Cimarron (1931) 壯志千秋
1931年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 (1930) 西線無戰事
1930年 Broadway Melody, The (1929) 百老匯歌舞
1929年 Wings (1927)翼

望採納

2. 奧斯卡金像獎歷屆獲獎名單

1,奧莉薇婭·科爾曼,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奧莉薇婭·科爾曼(OliviaColman),出生於1974年1月30日英國諾福克郡諾威奇,英國演員。2016年,出演電視劇《夜班經理》。2019年憑電影《寵兒》獲得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2,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弗蘭西斯·麥克多蒙德(FrancesMcDormand),1957年6月23日出生於美國伊利諾斯州芝加哥,美國女演員、製作人,畢業於耶魯大學。2018年,憑借犯罪喜劇電影《三塊廣告牌》獲第9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3,艾瑪·斯通,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艾瑪·斯通(EmmaStone),1988年11月6日出生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斯科茨代爾,美國女演員。2017年2月,憑借在《愛樂之城》中的表演獲得第89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

4,布麗·拉爾森,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布麗·拉爾森(BrieLarson),1989年10月1日出生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薩克拉門托,美國演員、歌手、導演。2015年,憑借劇情片《房間》獲得第73屆美國金球獎最佳女主角、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5,朱麗安·摩爾,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朱麗安·摩爾(JulianneMoore),1960年12月3日出生於美國北卡羅蘭那州,畢業於波士頓大學藝術學院,美國影視演員。

2014年5月,摩爾憑借《依然愛麗絲》獲得第72屆金球獎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2015年2月,摩爾憑借同部影片獲得第87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並成為影史上首位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戛納、威尼斯、柏林)和奧斯卡金像獎影後大滿貫的女演員。

3. 奧斯卡獎歷屆獲獎名單




第八十二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2010)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拆彈部隊》

最佳導演 (DIRECTING) 凱瑟琳 - 畢格羅 ( 現場視頻 ) 《拆彈部隊》







最佳男主角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傑夫-布里奇斯




最佳女主角 (ACTRESS IN A LEADING ROLE) 桑德拉-布洛克




最佳男配角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克里斯托夫-瓦爾茲




最佳女配角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莫妮克




第八十三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2011)


最佳影片:《國王的演講》 The King's Speech

最佳導演:湯姆 ·霍伯《國王的演講》

最佳男主角:科林 ·費斯 《國王的演講》

最佳女主角:娜塔莉 ·波特曼 《黑天鵝》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蒂安 ·貝爾 《鬥士》

最佳女配角:梅麗莎 ·里奧 《鬥士》







第八十四屆奧斯卡獲獎名單(2012)


最佳影片:《藝術家》






最佳導演:米歇爾·阿扎納維修( 《藝術家》 )

最佳女主角:梅里爾·斯特里普( 《鐵娘子》 )

最佳男主角:讓·迪雅爾丹( 《藝術家》 )

最佳男配角: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初學者》 )

最佳女配角:奧克塔維婭·斯潘塞( 《幫助》)







第八十五屆奧斯卡獲獎名單(2013)






最佳影片 Best Picture 《逃離德黑蘭》 / Argo






最佳導演 Directing 李安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 Ang Lee-Life Of Pi


最佳男主角 Actor in a Leading Role 丹尼爾 ·戴 -劉易斯 -《林肯》 / Daniel Day-Lewis-Lincoln


最佳女主角 Actress in a LeadingRole 詹妮弗 ·勞倫斯 -《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 Jennifer Lawrence-Silver Linings Playbook

最佳男配角 Actor in a Supporting Role 克里斯托弗 ·沃爾茲 -《被解放的姜戈》 / Christoph Waltz-Django Unchained

最佳女配角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安妮 ·海瑟薇 -《悲慘世界》 / Anne Hathaway-Les Mis érables







第八十六屆奧斯卡獲獎名單( 2014)


最佳導演 《為奴十二年》

最佳男主角 阿方索·卡隆《地心引力》

最佳女主角凱特·布蘭切特《藍色茉莉》

最佳男配角 傑瑞德·萊托《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最佳女配角 露皮塔·尼永奧《為奴十二年》










第八十七屆奧斯卡獲獎名單(2015)


最佳影片: 《鳥人》

最佳導演:亞利桑德羅 ·岡薩雷斯 ·伊納里多 - 《鳥
人》


最佳男主角:埃迪 ·雷德梅恩 - 《萬物理論》

最佳女主角:朱麗安 ·摩爾 - 《依然愛麗絲》

最佳男配角:J·K·西蒙斯 - 《爆裂鼓手》

最佳女配角:帕特麗夏 ·阿奎特 - 《少年時代》

第八十八屆奧斯卡獲獎名單(2016)




最佳影片:《聚焦》


最佳導演: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多《荒野獵人》

最佳男主角: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荒野獵人》

最佳女主角:布麗·拉爾森《房間》

最佳男配角:馬克·里朗斯《間諜之橋》

最佳女配角:艾麗西亞·維坎德《丹麥女孩》







第八十九屆奧斯卡獲獎名單(2017)




最佳影片:《月光男孩》

最佳導演:達米恩·查澤雷

最佳男主角:卡西·阿弗萊克

最佳女主角:艾瑪·斯通

最佳男配角:馬赫沙拉·阿里

最佳女配角:維奧拉·戴維斯





4. 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那些獎

截至到2019年5月6日,中國影片在戛納電影節上獲得過最佳導演獎、最佳編劇獎、委會特別大獎、特別技術獎、金棕櫚獎、最高綜合技術獎、最高技術大獎,獲獎影片及時間如下:

1、《楊貴妃》

1962年李翰祥執導的《楊貴妃》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改編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主要講述楊貴妃深得唐明皇的寵愛,貴妃之兄楊國忠憑妹顯貴,位居丞相,卻因為貪贓枉法,引起軍民共憤。最終貴妃走到梨花樹下投繯自盡,整部電影相當悲情。

2、《俠女》

1975年胡金銓執導的《俠女》奪得第28屆戛納電影節最高綜合技術獎。該片根據蒲松齡所著《聊齋志異》中同名小說《俠女》改編,講述明代書生顧省齋為了妻子,與東廠交鋒對決的故事。《俠女》的武俠題材、戲曲美學和東方思考的完美結合,被後世的武俠電影模仿與借鑒。

3、《霸王別姬》

1993年陳凱歌憑《霸王別姬》獲得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這部電影可謂是華語電影巔峰之作,至今無電影可以媲美。該片改編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圍繞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展現了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

4、《戲夢人生》

1993年侯孝賢執導的《戲夢人生》獲評委會大獎。它是一部記實性電影,以李天祿前半生的生活經歷為敘事主線,李老本人的口述回憶與拍攝重塑的場面相互穿梭交織,以李天祿的個體經歷呈現出台灣自清末至1945年日本投降五十年間的歷史風貌。

5、《活著》

1994年張藝謀執導的《活著》獲評委會大獎。這是一部關於近代中國史詩的電影,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男主人公福貴一生的坎坷經歷,反映了一代中國人的命運。電影和原著比較起來,基本接近於原著,也算是華語電影的一座巔峰。

6、《搖啊搖,搖到外婆橋》

1995年張藝謀執導的《搖啊搖,搖到外婆橋》獲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20世紀30年代的上海灘,鄉村少年水生來到上海灘投奔六叔,被安排伺候歌舞皇後小金寶所引出的黑幫悲情故事。也是張藝謀把文藝元素和類型片融合得更加成熟的一部。

7、《春光乍泄》

1997年王家衛憑《春光乍泄》奪得最佳導演獎,成為首位獲得此獎項的華人導演。影片講述了一對同性戀人前往南美遊玩,因迷路都留在了布宜諾斯艾利斯,結果卻產生了一系列的矛盾而分手的故事。這部電影無論從鏡頭、情節、主旨、美感都運用到了極致。是王家衛最有水準的一部電影。

8、《荊軻刺秦王》

1999年陳凱歌執導的《荊軻刺秦王》獲第52屆最高技術大獎。該片講述了公元前三世紀的中國,雄心壯志的嬴政如何統一天下,而不惜鏟除一切阻礙,最後建立空前帝國的經過。《荊軻刺秦王》中,陳凱歌把那個時代的歷史,很藝術地搬到銀幕上,算是對歷史的敬畏。

9、《鬼子來了》

2000年中國導演姜文執導的《鬼子來了》獲第53屆評委會特別大獎。影片講述了在抗日戰爭期間,一個村子的農民看管照顧日本俘虜卻招來日本軍隊屠殺的故事。影片反映了中國人忍讓但堅韌不拔的性格。

10、《花樣年華》

2000年,王家衛執導的《花樣年華》獲第53屆特別技術獎。此片由王家衛自編自導,改編自劉以鬯的《對倒》,講述了一個關於遷徙的愛情故事。《花樣年華》被稱為一部懷舊經典的電影。

11、《一一》

2000年楊德昌執導的《一一》奪得最佳導演獎。這是一部刻畫出家庭親情及生命意義的電影。本片主演講述了簡南俊一家人的各自生活軌跡直至婆婆病逝的故事。也是楊德昌遺作。

12、《青紅》

2005年由王小帥執導的《青紅》獲第58屆評委會大獎。影片講述了一個發生在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期的故事,父親認定遷回上海才是唯一的幸福,於是將自己的理想強加於女兒,因此扼殺了青紅人生中最可貴最美好的青春時光。《青紅》是一部傳統意義上的、探索家族長老和子嗣之間矛盾沖突的家庭故事。

13、《春風沉醉的夜晚》

2009年婁燁導演,梅峰擔任編劇的《春風沉醉的夜晚》獲得最佳編劇獎。影片講述2007年的南京發生的兩男一女的情慾故事,姜成和他的朋友羅海濤驅車前往海邊,偶遇了漂亮女孩曉雪,隨後三個人之間展開了一場慾望的斗爭。這是一部特別安靜的電影,沒多少對話,就連戲劇沖突都少。

14、《天註定》

2013年賈樟柯執導的電影《天註定》獲最佳編劇獎。影片主要講述了三兒騎摩托回家,與大海擦肩而過。大海焦灼於村裡的煤礦被私人侵佔。小玉告訴男友這個春天他們的感情要有個決定。廣州,小輝不停地換工作。四個中國不同地域的人,他們交錯相遇,各自面對生活之中的憂傷,愛與希望。這是賈樟柯最與眾不同的一部影片。

15、《刺客聶隱娘》

2015年侯孝賢憑《刺客聶隱娘》獲得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影片取材自唐代裴刑短篇小說集《傳奇》里的《聶隱娘》一篇。主要講述了聶隱娘幼時被一道姑擄走,13年後被送回已是一名技藝高超的傳奇女俠的故事。這也是侯孝賢拍出的最美電影,濃濃的唐朝古風,美到令人窒息。

5. 2015年的奧斯卡獲獎影片都有哪些可否給我講講,我學習學習

以下是獲獎影片

《性本惡》延展閱讀——托馬斯·品欽《性本惡》

《堅不可摧》延展閱讀——勞拉·希倫布蘭德《堅不可摧》

《鳥人》延展閱讀——雷蒙德·卡佛布蘭德《當我們談論愛情時我們在談論什麼》

《消失的愛人》延展閱讀——吉莉安·弗琳《消失的愛人》

《狐狸獵手》延展閱讀——馬克·舒爾茨《狐狸獵手》

《布達佩斯大飯店》延展閱讀——斯蒂芬·茨威格《人類群星閃耀時》

《塞爾瑪》延展閱讀——馬歇爾·福瑞迪《馬丁·路德·金》

《輝夜姬物語》延展閱讀——《竹取物語》

6. 金球獎(美國年度電影和電視獎項)的歷屆獲得者都有誰

金球獎,是美國的一個電影與電視獎項,以正式晚宴的方式舉行,舉辦方是好萊塢外國記者協會。此獎從1944年起每年舉辦一次,至今已經舉辦79屆了。

2、(劇情類)電影最佳女主角:朱莉·克里斯蒂《柳暗花明》。

3、(劇情類)電影最佳男主角:約翰尼·德普《理發師陶德》。

4、最佳導演:朱利安·肖貝爾《潛水鍾與蝴蝶》。

7. 奧斯卡獲獎電影

1、《綠皮書》

《綠皮書》是由彼得·法拉利執導,維果·莫特森、馬赫沙拉·阿里主演的劇情片,於2018年9月11日在多倫多國際電影節首映 ;2019年3月1日在中國內地上映 。

該片改編自真人真事,講述了意裔美國人保鏢托尼,他被聘用為世界上優秀的爵士鋼琴家唐開車。鋼琴家將從紐約開始舉辦巡迴演奏,倆人之間一段跨越種族、階級的友誼的故事。

《無間行者》角色介紹:

比利——演員: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比利和父親在波士頓機場打工,因為沒錢交保護費,父親被波士頓黑街的老大克斯特羅活活打死,比利就決定長大要當個除暴安良的警察,親手逮捕克斯特羅,為慘死的父親報仇。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無間行者

8. 求歷屆戛納電影節完全獲獎名單

戛納電影節獲獎名單有金棕櫚獎、最佳導演獎、最佳男演員獎和最佳女演員獎


1、金棕櫚獎獲獎名單:

2018年(第71屆):《小偷家族》是枝裕和

2017年(第70屆):《自由廣場》魯本·奧斯特倫德

2016年(第69屆):《我是布萊克》肯·洛奇

2015年(第68屆):《流浪的迪潘》雅克·歐迪亞

2014年(第67屆):《冬眠》努里·比格·錫蘭

2013年(第66屆):《阿黛爾的生活》阿布戴·柯西胥

2012年(第65屆):《愛》邁克爾·哈內克

2011年(第64屆):《生命之樹》泰倫斯·馬力克

2010年(第63屆):《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阿彼察邦·韋拉斯哈古

2009年(第62屆):《白絲帶》邁克爾·哈內克 [6]

2008年(第61屆):《課室風雲》勞倫·岡泰

2007年(第60屆):《四月三周兩天》克里絲蒂安·蒙吉

2006年(第59屆):《風吹麥浪》肯·羅奇

2005年(第58屆):《孩子》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2004年(第57屆):《華氏911》邁克爾·摩爾

2003年(第56屆):《大象》格斯·范·桑特

2002年(第55屆):《鋼琴家》羅曼·波蘭斯基

2001年(第54屆):《兒子的房間》南尼·莫萊蒂

2000年(第53屆):《黑暗中的舞者》拉斯·馮·提爾

1999年(第52屆):《美麗羅塞塔》讓·皮埃爾·達內、呂克·達內

1998年(第51屆):《永恆的一天》西奧·安哲羅普洛斯

1997年(第50屆):《櫻桃的滋味》阿巴斯·基亞羅斯塔米、《鰻魚》今村昌平

1996年(第49屆):《秘密與謊言》邁克·李

1995年(第48屆):《地下》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94年(第47屆):《低俗小說》昆汀·塔倫蒂諾

1993年(第46屆):《霸王別姬》陳凱歌、《鋼琴別戀》簡·坎皮恩

1992年(第45屆):《善意的背叛》比利·奧古斯特

1991年(第44屆):《巴頓·芬克》喬爾·科恩、伊桑·科恩

1990年(第43屆):《我心狂野》大衛·林奇

1989年(第42屆):《性、謊言和錄像帶》史蒂文·索德伯格

1988年(第41屆):《征服者佩爾》比利·奧古斯特

1987年(第40屆):《惡魔天空下》莫里斯·皮亞拉

1986年(第39屆):《戰火浮生》羅蘭·約菲

1985年(第38屆):《爸爸出差時》埃米爾·庫斯圖里卡

1984年(第37屆):《德克薩斯的巴黎》維姆·文德斯

1983年(第36屆):《楢山節考》今村昌平

1982年(第35屆):《失蹤》科斯塔·加夫拉斯、《自由之路》Serif Gören,尤馬茲·古尼

1981年(第34屆):《鐵人》安傑依·瓦依達

1980年(第33屆):《浮生若夢》鮑勃·福斯、《影武者》黑澤明

1979年(第32屆):《鐵皮鼓》沃爾克·施隆多夫、《現代啟示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8年(第31屆):《木屐樹》埃曼諾·奧爾米

1977年(第30屆):《我父我主》保羅·塔維安尼、維克托里奧·塔維安尼

1976年(第29屆):無

1975年(第28屆):《烽火歲月志》Mohammed Lakhdar-Hamina

1974年(第27屆):《對話》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1973年(第26屆):《稻草人》傑瑞·沙茨伯格、《受雇者》阿蘭·布里吉斯

1972年(第25屆):《工人階級上天堂》艾利歐·培特利、《企業家之死》弗朗西斯科·羅西

1971年(第24屆):《送信人》約瑟夫·羅西

1970年(第23屆):《陸軍野戰醫院》羅伯特·奧特曼

1969年(第22屆):《如果》林賽·安德森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放大》米開朗基羅·安東尼奧尼

1966年(第19屆):《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克勞德·勒魯什、《紳士現形記》皮亞托·傑米

1965年(第18屆):《決竅,如何得到》理查德·萊斯特

1964年(第17屆):《瑟堡的雨傘》雅克·德米

1963年(第16屆):《豹》盧奇諾·維斯康蒂

1962年(第15屆):《諾言》安塞爾莫·杜阿特

1961年(第14屆):《長別離》Henri Colpi、《維莉迪安娜》路易斯·布努埃爾

1960年(第13屆):《甜蜜的生活》費德里科·費里尼

1959年(第12屆):《黑人奧菲爾》馬賽爾·加謬

1958年(第11屆):《雁南飛》米哈依爾·卡拉托佐夫

1957年(第10屆):《四海一家》威廉·惠勒

1956年(第9屆):《寂靜的世界》路易·馬勒、雅克-伊夫·古斯多

1955年(第8屆):《君子好逑》德爾伯特·曼

1954年(第7屆):《地獄門》衣笠貞之助

1953年(第6屆):《恐懼的代價》亨利-喬治·克魯佐

1952年(第5屆):《奧賽羅》奧遜·威爾斯、《兩分錢的希望》雷納托·卡斯特拉尼

1951年(第4屆):《米蘭的奇跡》維托里奧·德·西卡、《茱莉小姐》阿爾夫·斯約堡

1949年(第3屆):《第三人》卡羅爾·里德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相見恨晚》大衛·里恩、《伊麗斯和上尉的心》阿爾夫·斯約堡、《失去的周末》比利·懷爾德、《瑪麗婭·康德萊西婭》費南德斯·埃米里奧、《沒有翅膀的男人》Frantisek Cáp、《貧民窟》Chetan Anand、《大地將變成紅色》Bodil Ipsen,Lau Lauritzen。

1946年(第1屆):《寶石花》Aleksandr Ptushko、《鐵路戰斗隊》雷內·克萊芒、《為我譜上樂章》華特·迪士尼、《最後的機會》Leopold Lindtberg、《偉大的轉折》弗雷德里克·厄姆勒、Boris Chirskov。

1946年(第1屆):《羅馬,不設防的城市》羅伯托·羅西里尼、《田園交響樂》讓·德拉努瓦、《法爾比克》Georges Rouquier、《217注冊證》米哈伊爾·羅姆。

2、最佳導演獎:

2018年(第71屆):保羅·帕夫利克夫斯基《冷戰》

2017年(第70屆):索菲亞·科波拉《牡丹花下》

2016年(第69屆):奧利維耶·阿薩亞斯《私人采購員》、克里斯蒂安·蒙吉《畢業會考》

2015年(第68屆):侯孝賢《刺客聶隱娘》

2014年(第67屆):貝尼特·米勒《狐狸獵手》

2013年(第66屆):阿瑪特·艾斯卡蘭特《赫利》

2012年(第65屆):卡洛斯·雷加達斯《柳暗花明》

2011年(第64屆):尼古拉斯·溫丁·雷弗恩《亡命駕駛》

2010年(第63屆):馬修·阿馬立克《巡演》

2009年(第62屆):布里蘭特·曼多薩《基納瑞》

2008年(第61屆):努里·比格·錫蘭《三隻猴子》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施納貝爾《潛水鍾與蝴蝶》

2006年(第59屆):亞利桑德羅·岡薩雷斯·伊納里圖《通天塔》

2005年(第58屆):邁克爾·哈內克《隱藏攝像機》

2004年(第57屆):托尼·加列夫《流亡》

2003年(第56屆):格斯·范·桑特《大象》

2002年(第55屆):林權澤《醉畫仙》、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狂野之愛》

2001年(第5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缺席的人》、大衛·林奇《穆赫蘭道》

2000年(第53屆):楊德昌《一一》

1999年(第52屆):佩德羅·阿莫多瓦《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1998年(第51屆):約翰·保曼《將軍》

1997年(第50屆):王家衛《春光乍泄》

1996年(第49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冰血暴》

1995年(第48屆):馬修·卡索維茨《怒火青春》

1994年(第47屆):南尼·莫萊蒂《親愛的日記》

1993年(第46屆):邁克·李《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羅伯特·奧特曼《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喬爾·科恩、伊桑·科恩《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帕維·龍根《計程車司機布魯斯》

1989年(第42屆):埃米爾·庫斯圖里卡《流浪者之歌》

1988年(第41屆):費爾南多·索拉納斯《南方》

1987年(第40屆):維姆·文德斯《柏林蒼穹下》

1986年(第39屆):馬丁·斯科塞斯《下班後》

1985年(第38屆):安德列·泰西內《情陷夜巴黎》

1984年(第37屆):貝特朗·塔維涅《鄉村星期天》

1983年(第36屆):羅伯特·布列松《錢》、安德烈·塔科夫斯基《鄉愁》

1982年(第35屆):沃納·赫爾佐格《陸上行舟》

1981年(第34屆):無

1980年(第33屆):無

1979年(第32屆):泰倫斯·馬力克《天堂之日》

1978年(第31屆):大島渚《愛之亡靈》

1976年(第29屆):伊托·斯柯拉《驚恐、污穢、邪惡》

1975年(第28屆):米歇爾·布洛爾特《命令》、科斯塔·加夫拉斯《特別法庭》

1974年(第27屆):無

1973年(第26屆):無

1972年(第25屆):米克洛斯·楊索《紅色贊歌》

1971年(第24屆):無

1970年(第23屆):約翰·保曼《最後的萊奧》

1969年(第22屆):格勞貝爾·羅沙《職業殺手安東尼奧》、沃依采克·雅斯尼《一切善良的市民們》

1968年(第21屆):無

1967年(第20屆):費倫茨·科薩《一萬個太陽》

1966年(第1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列寧在波蘭》

1965年(第18屆):利維烏·丘列伊《弔死鬼的森林》

1964年(第17屆):無

1963年(第16屆):無

1962年(第15屆):無

1961年(第14屆):朱麗婭·索恩澤娃《烽火連天》

1960年(第13屆):無

1959年(第12屆):弗朗索瓦·特呂弗《四百擊》

1958年(第11屆):英格瑪·伯格曼《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羅伯特·布列松《死囚越獄》

1956年(第9屆):謝爾蓋·尤特凱維奇《奧塞羅》

1955年(第8屆):謝爾蓋 · 瓦西里耶夫《Geroite na Shipka》、朱爾斯·達辛《男人的爭斗》

1954年(第7屆):無

1953年(第6屆):無

1952年(第5屆):克里斯蒂安·雅克《勇士的奇遇》

1951年(第4屆):路易斯·布努埃爾《被遺忘的人》

1949年(第3屆):雷內·克萊芒《馬拉帕加之牆》

1947年(第2屆):無

1946年(第1屆):雷內·克萊芒《鐵路戰斗隊》

3、最佳男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馬爾切洛·豐特《犬舍驚魂》

2017年(第70屆):傑昆·菲尼克斯《你從未在此》

2016年(第69屆):沙哈布·侯賽尼《推銷員》

2015年(第68屆):文森特·林頓《市場法律》

2014年(第67屆):蒂莫西·斯波《透納先生》

2013年(第66屆):布魯斯·鄧恩《內布拉斯加》

2012年(第65屆):麥斯·米科爾森《狩獵》

2011年(第64屆):讓·杜雅爾丹《藝術家》

2010年(第63屆):埃里奧·傑曼諾《我們的生活》、哈維爾·巴登《美錯》

2009年(第62屆):克里斯托弗·瓦爾茲《無恥混蛋》

2008年(第61屆):本尼西奧·德爾·托羅《切·格瓦拉》

2007年(第60屆):朱利安·蕭貝爾《潛水鍾和蝴蝶》

2006年(第59屆):塞米·鮑亞吉拉、伯納德·布蘭卡恩、羅什迪·澤姆、賈梅爾·杜布茲、薩米·納塞利《光榮歲月》

2005年(第58屆):湯米·李·瓊斯《艾斯卡達的三次葬禮》

2004年(第57屆):柳樂優彌《無人知曉》

2003年(第56屆):伊敏·托普拉克、穆扎菲·奧德梅爾《遠方》

2002年(第55屆):奧利弗·古爾邁《兒子》

2001年(第54屆):伯努瓦·馬吉梅《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梁朝偉《花樣年華》

1999年(第52屆):埃馬紐埃爾·肖特《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彼得·穆蘭《我的名字是喬》

1997年(第50屆):西恩·潘《她是如此可愛》

1996年(第49屆):帕斯卡·杜奎奈、丹尼爾·奧圖《第八日》

1995年(第48屆):喬納森·普雷斯《卡林頓》

1994年(第47屆):葛優《活著》

1993年(第46屆):大衛·休里斯《赤裸裸》

1992年(第45屆):蒂姆·羅賓斯《幕後玩家》

1991年(第44屆):約翰·特托羅《巴頓·芬克》

1990年(第43屆):傑拉爾·德帕迪約《大鼻子情聖》

1989年(第42屆):詹姆斯·斯派德《性、謊言和錄像帶》

1988年(第41屆):福里斯特·惠特克《菜鳥帕克》

1987年(第40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黑眼睛》

1986年(第39屆):米歇爾·布朗《晚禮服》、鮑勃·霍斯金斯《蒙娜麗莎》

1985年(第38屆):威廉·赫特《蜘蛛女之吻》

1984年(第37屆):阿爾弗雷多·蘭達、Fernando Rabal《聖嬰》

1983年(第36屆):吉昂·馬利亞·沃隆特《馬里奧·里奇之死》

1982年(第35屆):傑克·萊蒙《失蹤》

1981年(第34屆):烏戈·托格內吉《一個可笑人物的悲劇》

1980年(第33屆):米歇爾·皮寇利《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傑克·萊蒙《中國綜合症》

1978年(第31屆):強·沃特《榮歸》

1977年(第30屆):費爾南多·雷依《埃莉莎,我的愛》

1976年(第29屆):何塞·路易斯·戈麥茲《巴斯瓜爾厄一家》

1975年(第28屆):維托里奧·加斯曼《女人香》

1974年(第27屆):傑克·尼科爾森《最後的細節》、查爾斯·博耶《史塔維斯基》

1973年(第26屆):吉安卡羅·吉安尼尼《愛與無政府》

1972年(第25屆):讓·雅南《我們不願互訴衷曲》

1971年(第24屆):里卡多·庫喬拉《薩可與方齊迪》

1970年(第23屆):馬塞洛·馬斯楚安尼《妒忌夢》

1969年(第22屆):讓-路易斯·特林提格南特《焦點新聞》

1967年(第20屆):奧戴德·科特勒《一個男孩的三天》

1966年(第19屆):帕爾·奧斯卡森《飢餓》

1965年(第18屆):特倫斯·斯坦普《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塔爾·帕傑爾《雲雀》、薩羅·烏爾濟《被誘惑被遺棄的女人》

1963年(第16屆):理查德·哈里斯《超級的男性》

1962年(第15屆):拉爾夫·理查德森、傑森·羅巴茲、迪恩·斯托克維爾《長日入夜行》、穆雷·梅爾文《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安東尼·博金斯《何日君再來》

1959年(第12屆):布拉福德·迪爾曼、迪恩·斯托克維爾、奧遜·威爾斯《朱門孽種》

1958年(第11屆):保羅·紐曼《漫長的炎夏》

1957年(第10屆):約翰·奇茲米勒《和平谷》

1955年(第8屆):斯賓塞·屈塞《黑岩喋血記》、尼古拉·格里岑科、鮑里斯·比秋科夫、帕維爾·卡道奇尼科夫、尼古拉·謝爾蓋耶夫、鮑里斯·科科夫金、鮑里斯·安德列耶夫、謝爾蓋·盧克亞諾夫、阿勒克塞·巴塔洛夫、瓦吉姆·梅德維傑夫、謝爾蓋·庫里洛夫《大家族》

1952年(第5屆):馬龍·白蘭度《薩巴達萬歲》

1951年(第4屆):邁克爾·雷德格瑞夫《白朗寧版本》

1949年(第3屆):愛德華·羅賓遜《陌生人之屋》

1946年(第1屆):雷·米蘭德《失去的周末》

4、最佳女演員獎

2018年(第71屆):薩瑪爾·葉斯利亞莫娃《小傢伙》

2017年(第70屆):黛安·克魯格《憑空而來》

2016年(第69屆):傑克琳·喬斯《羅莎媽媽》

2015年(第68屆):魯妮·瑪拉《卡蘿爾》、艾瑪紐爾·貝克特《我的國王》

2014年(第67屆):朱麗安·摩爾《星圖》

2013年(第66屆):貝熱尼絲·貝喬《過往》

2012年(第65屆):克里斯蒂娜·弗盧圖爾、考斯米娜·斯特拉坦《越過群山》

2011年(第64屆):克爾斯滕·鄧斯特《憂鬱症》

2010年(第63屆):朱麗葉·比諾什《合法副本》

2009年(第62屆):夏洛特·甘斯布《反基督者》

2008年(第61屆):溫妮塞斯·德·奧利維拉《越線》

2007年(第60屆):全度妍《密陽》

2006年(第59屆):布蘭卡·波蒂洛、尤漢娜·柯博、達茲·萊姆波瑞娃、佩內洛普·克魯茲、卡門·毛拉、勞拉·杜納絲《回歸》

2005年(第58屆):漢娜·拉斯洛《自由地帶》

2004年(第57屆):張曼玉《清潔》

2003年(第56屆):瑪麗-喬西·克羅茲《野蠻的入侵》

2002年(第55屆):卡蒂·奧廷寧《沒有過去的男人》

2001年(第54屆):伊莎貝爾·於佩爾《鋼琴教師》

2000年(第53屆):比約克《黑暗中的舞者》

1999年(第52屆):艾米莉·德奎恩《美麗羅塞塔》、賽芙琳·卡尼爾《人,性本色》

1998年(第51屆):娜塔莎·雷尼埃、艾洛迪·布歇《兩極天使》

1997年(第50屆):凱西·伯克《切勿吞食》

1996年(第49屆):布蘭達·布萊斯《秘密與謊言》

1995年(第48屆):海倫·米倫《瘋狂的喬治王》

1994年(第47屆):維爾娜·麗絲《瑪戈皇後》

1993年(第46屆):霍利·亨特《鋼琴別戀》

1992年(第45屆):佩尼拉·奧蓋斯特《善意的背叛》

1991年(第44屆):伊蓮娜·雅各布《兩生花》

1990年(第43屆):克里斯提娜·楊達《審訊》

1989年(第42屆):梅麗爾·斯特里普《黑暗中的吶喊》

1988年(第41屆):琳達·姆夫西、喬迪·梅、芭芭拉·赫希《隔離的世界》

1987年(第40屆):芭芭拉·赫希《羞怯的人》

1986年(第39屆):費爾南達·托里斯《永遠或永不愛我》、芭芭拉·蘇科瓦《羅莎·盧森堡》

1985年(第38屆):雪兒《面具》、諾瑪·阿萊昂德羅《官方說法》

1984年(第37屆):海倫·米倫《卡爾》

1983年(第36屆):漢娜·許古拉《皮耶拉的故事》

1982年(第35屆):亞德維加·揚科夫斯卡-切斯拉克《另一個天堂》

1981年(第34屆):伊莎貝爾·阿佳妮《四重奏》《迷戀》

1980年(第33屆):阿努克·艾梅《虛無縹緲》

1979年(第32屆):莎莉·菲爾德《諾瑪蕾》

1978年(第31屆):吉爾·克雷伯格《不結婚的女人》、伊莎貝爾·於佩爾《維奧萊特·諾齊埃爾》

1977年(第30屆):莫妮克·梅居爾《攝影師馬丁》、謝莉·杜瓦爾《三女性》

1976年(第29屆):瑪麗·托洛斯克《德里夫人您在哪裡?》、多米尼克·桑達《遺產》

1975年(第28屆):瓦萊麗·佩萊恩《列尼傳》

1974年(第27屆):瑪麗-若斯·納特《舞會的小提琴》

1973年(第26屆):喬安娜·伍德沃德《雛鳳吟》

1972年(第25屆):蘇珊娜·約克《幻象》

1971年(第24屆):吉蒂·溫《毒海鴛鴦》

1970年(第23屆):奧塔維亞·皮科洛《麥泰洛》

1969年(第22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絕代美人》

1967年(第20屆):比亞·戴格瑪克《鴛鴦戀》

1966年(第19屆):瓦妮莎·雷德格瑞夫《摩根》

1965年(第18屆):薩曼莎·艾加《收藏家》

1964年(第17屆):安妮·班克羅夫特《太太的苦悶》、芭芭拉·蓓麗《天倫淚》

1963年(第16屆):瑪麗那·維拉迪《女王蜂》

1962年(第15屆):凱瑟琳·赫本《長日入夜行》、麗塔·塔欣厄姆《甜言蜜語》

1961年(第14屆):索菲婭·羅蘭《烽火母女淚》

1960年(第13屆):瑪麗娜·墨蔻莉《痴漢艷娃》、讓娜·莫羅《如歌的行板》

1959年(第12屆):西蒙·西涅萊《金屋淚》

1958年(第11屆):芭布洛·約爾特·阿夫·奧納斯、英格里德·圖林、畢比·安德森、伊娃。達爾貝克《生命的邊緣》

1957年(第10屆):茱莉艾塔·瑪西娜《卡比里亞之夜》

1956年(第9屆):蘇珊·海沃德《傷心淚盡話當年》

1955年(第8屆):葉卡捷琳娜·薩維諾娃、伊婭·阿列比娜、拉瑞莎·科倫伯格、葉琳娜·杜布朗拉沃娃、薇拉·庫茲涅佐娃、克拉拉·盧奇科《大家族》

1952年(第5屆):李·格蘭特《偵探的故事》

1951年(第4屆):貝蒂·戴維斯《彗星美人》

1949年(第3屆):伊莎·米蘭達《馬拉帕加之牆》

1946年(第1屆):米歇爾·摩根《田園交響樂》

9. 近五年奧斯卡獲獎電影有哪些

截止2021年,有以下電影:

1、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2020年2月9日(美國時間))

《寄生蟲》是由奉俊昊執導,宋康昊、李善均、趙茹珍、崔宇植、樸素丹主演的劇情片,於2019年5月30日在韓國上映。

該片講述了一家四口全是無業遊民的爸爸金基澤成天游手好閑,直到積極向上的長子金基宇靠著偽造的文憑來到富豪朴社長的家應征家教,兩個天差地別的家庭因而被捲入一連串的意外事件之中的故事。

2019年,該片獲得第72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最佳影片。2020年,該片獲得第92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

閱讀全文

與2015電影獲獎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陳都靈北京國際電影節 瀏覽:330
俄羅斯電影不要在地鐵撩妹 瀏覽:181
看電影時3d眼鏡丟了 瀏覽:204
美國的大嘴女電影明星 瀏覽:492
原罪少女電影推薦 瀏覽:653
美國最近的電影 瀏覽:154
動漫電影老鼠會武功 瀏覽:464
夏天的雪的電影怎麼看 瀏覽:240
一部跑得很快的印度搞笑電影 瀏覽:467
家的電影院 瀏覽:764
揭陽巢匯電影院 瀏覽:950
世界電影史上1927年第一部 瀏覽:122
電影新鐵血戰士2018免費完整版 瀏覽:629
2016年兒童微電影 瀏覽:529
2018年熊大熊二電影 瀏覽:584
動物復仇人類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360
小時候的印度電影 瀏覽:627
我想看賽爾號大電影六 瀏覽:391
二龍湖浩哥推薦的電影 瀏覽:155
初中女主角的電影 瀏覽: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