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盜墓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是哪些
盜墓電影排行榜前十名有《盜墓筆記》、《雲南蟲谷》、《尋龍訣》、《盜墓迷情之千年王妃》、《盜墓女》、《尋龍奪寶》、《刺陵》、《夜盜珍妃墓》、《神話》、《古今大戰秦俑情》。
1、《盜墓筆記》
《盜墓筆記》是由歡瑞世紀、大道行知、南派投資、光線傳媒、尚眾影視、愛奇藝聯合出品,歡瑞世紀承製的季播超級網劇,改編自南派三叔所著的同名小說。
2、《雲南蟲谷》
《雲南蟲谷》電影上映於2018,由知名導演非行導演,並且由著名影星蔡珩、顧璇、於恆等主演。主要講述了胡八一等人由於之前探險,身上出現了眼球印記,這印記帶著詛咒,會危及眾人性命,傳聞雮塵珠能解開詛咒的歷程。
5、《盜墓女》
電影《盜墓女》由導演呂樂擔任編劇,呂樂和李東翰主演,電影講述了混血兒劉佳的離奇出生,之後被農村老人收養。高考認識由李東翰飾演的醫學世家富家公子劉嘉,兩人產生的愛恨情仇。
❷ 獅子王《生生不息》的歌詞(中文的)
《生生不息》
歌曲原唱:Carmen Twillie、LeboM
填詞:Tim Rice
譜曲:Elton John
歌詞
爸爸,有頭獅子出生了
噢是啊,一頭獅子
爸爸,有頭獅子出生了
噢是啊,一頭獅子
一頭獅子,我們去朝拜
一頭獅子,一頭獅子和一頭豹子來到了這片開地
張開你的眼睛,看這世界
你會發覺充滿神奇,天上星星好象近在天邊
想要抓總是遙不可及,人生旅程坎坷不平
你要去體會它的真諦,嘗嘗人情冷暖
或是體會世間的風險,沒有辦法逃避
看這世界在轉,永遠不停息
盡管向前走,是對是錯
希望和失望,世事沒有絕對
看這世界,是生生不息
世界正在轉動,永遠不停息
黑夜與白晝,不停轉動
朝著陽光走,慢慢你會知道
看這世界,是生生不息
(2)2018年雲南電影生生不息擴展閱讀:
《生生不息》是經典動畫片《獅子王》的開場曲,也是《獅子王》的主題曲。歌曲曾經獲得過「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電影歌曲」的提名。
《生生不息》其他版本
《生生不息》
作詞:王平久
作曲:舒楠
演唱:成龍
歌詞
那段旋律一生記憶,那些故事感天動地
生命與愛生死不離,我們一直惦念在心裡
那片天空下愛的鼓勵,那些手搭手鋪成的路基
我們更懂了血脈的意義,心心相連創造的奇跡
無論你在哪裡我都要找到你,我要告訴全世界這里的消息
把今天的美麗都分享給你,生生不息重新站起
那段旋律一生記憶,那些故事感天動地
生命與愛生死不離,我們一直惦念在心裡
那片天空下愛的鼓勵,那些手搭手鋪成的路基
我們更懂了血脈的意義,心心相連創造的奇跡
無論你在哪裡我都要找到你,我要告訴全世界這里的消息
把今天的美麗都分享給你,生生不息重新站起
無論你在哪裡我都要謝謝你,你曾給予我的愛我從沒忘記
下一個夢的未來會加倍努力,生生不息新的天地
生生不息新的天地
❸ 東方藝術——中國戲曲 中印電影
八大劇種讓你重溫戲曲之美
核心提示
今明兩晚,「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演唱會」將在廣州中山紀念堂上演,隨後將於11月3日和5日先後在佛山和深圳演出。
市民有多久沒有走進戲劇劇場了?傳統戲曲勾魂之美在何處?如何讓古老藝術的精華重新觸碰人們心中最柔軟的部位?
在開演之前,記者就上述問題采訪了參加廣州演出的京、昆、粵、越、川、梆、豫、黃八大劇種代表大家。名家眼中,戲曲之美無處不在:京劇《四郎探母》里「聽他言嚇得我渾身是汗」的唱詞和那慘烈緊張的長串拍板是美;川劇里頭一扭手一揮,黑臉、白臉、花臉、紅臉看得人目眩神迷的絕技「變臉」是美;越劇《五女拜壽》里清一色全是「小白長紅越女腮」的少女是美;黃梅戲《對花》里「郎對花姐對花,一對對到田埂下」的俏皮深情還是美……
專家們感嘆,相比歌劇《卡門》里玉石俱焚的強烈激情,中國人歸根到底還是最喜歡崑曲《牡丹亭》里「水袖這么一勾,眼波那麼一柔,20分鍾只是眉來眼去」的愛情。多少年風雲巨變,古老的戲劇在江湖草台漂漂泊泊之間,伴絲竹管弦說說唱唱之際,隨名角票友哼哼哈哈之餘,讓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剎那間「人生百味已嘗九之」。然而,到了今天,老戲的狀況卻如「崑曲義工」白先勇所言,宛如一個放在角落裡落滿了灰塵的瓷器,沒有人知道它的美。
如何細細擦拭戲劇,使之重放光彩?無論是豪言壯語、聲稱「川劇生存不是問題」的四川川劇院院長陳智林,還是認為「戲曲的曙光在前面」的中國戲劇家協會主席尚長榮,或者是低調坦言「戲曲已經邊緣化」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團長茅威濤,所有名家共同的心聲是,夾縫之中的戲曲之美,雖暫時陷入低潮但註定無比蓬勃,因為它紮根於民間,紮根於千百年來中國人世俗生活中的笑與淚。只有極低處的東西才能做到極大的包容。正如黃梅戲代表人物馬蘭所言,「它們是從孕育中國13億人口的土地上生長出來的聲音」。名家們由衷地贊嘆,此次演唱會給了我們一個重新發現戲曲之美的機會。
1
傳統戲曲美在哪裡?
尚長榮:唱詞以詩為主,唱功韻律動人
京劇美在既有陽剛,又有陰柔。它的表現魅力多元化,具有深厚的美學內涵。既能演帝王將相,又能演西廂紅樓;既有金戈鐵馬,又有才子佳人。京劇唱詞以詩為核心,唱功以韻律動人,念白十分講究音韻。
朱世慧、王立軍:京劇能成國粹,因它美在寫意
京劇能夠成為「國粹」,是因為它美在「寫意」。京劇可以用簡單的、藝術化的形式再現復雜的世界,用舞蹈、身段來表現不同的場景。舞檯布景極盡簡單,只有必不可少的一桌二椅。演員通過表演,再加上馬鞭、船槳等簡單道具,就可以表現門、表現船、表現馬,甚至表現千軍萬馬,表現時空轉換。如台上演員拿一根馬鞭,可以表示他在騎馬;拿著一根木槳,可以代表劃船;4個龍套台上轉一圈可以說「走了十萬八千里」,也可以表示「帶領了800萬人馬」。而京劇演員的「行頭」卻繁之又繁,從化妝到服飾,渾身上下從點翠的頭面到綉花的袍服無一處不是藝術品,以簡襯繁,十分妥帖。這種寫意的表現方式,源於生活卻高於生活。
張火丁:不同顏色臉譜,京劇美的體現
臉譜是京劇美的一個重要體現。在人的臉上塗上某種顏色以象徵這個人的性格和品質、角色和命運。簡單地講,紅臉含有褒義,代表忠勇者;黑臉為中性,代表猛智者;藍臉和綠臉也為中性,代表草莽英雄;黃臉和白臉含貶義,代表凶詐者;金臉和銀臉是神秘,代表神妖。除顏色之外,臉譜的勾畫形式也具有類似的象徵意義。例如象徵凶毒的粉臉,有滿臉都白的粉臉,有隻塗鼻樑眼窩的粉臉,面積的大小和部位的不同,標志著陰險狡詐的程度不同,一般說來,面積越大就越狠毒。總之,顏色代表性格,而不同的勾畫法則表示性格的程度。
張靜嫻:唱腔一唱三嘆,崑曲獨具神韻
崑曲被譽為「百戲之祖」,是最能體現東方藝術之美的傑出代表。2001年,崑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遺產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崑曲之美,首先美在劇本。崑曲劇本文學性強,格律嚴謹,裡面運用了大量古典詩詞,意境優美深邃,富含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其次美在唱腔,具有很強的音樂性。崑曲唱腔往往是一唱三嘆,委婉纏綿,有一種特別的神韻。崑曲的舞台集歌、舞、詩、畫於一體,情景交融,寓情於景;在唱腔上字少腔多,繁復精到,有著豐富的表演身段;舞台畫面感強,全方位體現傳統藝術的古典美,演員像畫中人一樣。
許荷英:河北梆子高亢,特別善演悲劇
河北梆子高亢悲壯,委婉動聽,其中既有排山倒海之勢,又有潺潺流水之聲。河北梆子的獨特之美在於它的音腔高亢悲壯。常言道:燕趙自古多慷慨悲歌。河北梆子善演悲劇,它的悲腔,音區高,能把戲中人物的悲憤情懷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觀眾也聽得酣暢痛快。
陳智林:川劇詼諧幽默,融入百姓生活
川劇是中國戲曲中十分罕見的以昆、高、胡、彈、燈5種聲腔為一體的劇種,可謂是中國戲曲聲腔之集大成者。在200多年的發展衍變之中,它與四川方言土語、各地入川移民的鄉土風俗、民間歌舞、說唱曲藝、民間小調融合,最終形成了四川特色的地方戲曲劇種。川劇凝聚了四川人詼諧、幽默的性格,戲劇劇本文學功底很強,表現方式多種多樣,猶如川菜,色彩濃郁、手法豐富。例如托舉、變臉、鑽火圈、藏刀等絕技,融入了百姓生活的扎實經驗,既神秘又親切。
2
能否適應現代生活?
尚長榮:有人說京劇節奏慢,我們必須要用科學的時間觀念來表現古人的休閑與高雅,該快的時候快,該慢的時候慢。應該說,戲劇藝術的「慢」,在網路時代的「快」節奏裡面,反而有其特殊的文化價值。
茅威濤:現代人也不是一成不變、一概而論的,也不一味都是追求快節奏,現代的文化精神是多元化,個人對美的追求是不一樣的,總會有人喜歡戲劇這樣有韻味、有感染力的藝術形式,我想喜歡越劇的人,可能要他去喜歡搖滾樂會比較困難。劇場藝術發源於希臘,具有一定的宗教氣質,現代人在解決溫飽之後,一定會在精神上尋求一種寄託的媒介。「慢悠悠」的古代戲劇,正好可以引發部分人的心靈共鳴。
紅線女、陳小漢:現在年輕一代嫌傳統戲曲節奏太慢,這是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就比如粵劇,並不是所有節目所有唱段的節奏都是緩慢的,我們根據劇情發展和人物內心沖突的需要,來決定何時快何時慢。在表現人物內心激烈斗爭的時候,節奏相對加快,甚至緊張到扣人心弦。因此說,戲曲的內容決定了程式。粵劇根據自身特點不斷地與時俱進,並不是一味地把節奏、速度加快就是創新。談革新不能離開「傳統」這個「源」,不能離源斷流,否則,我們傳統戲曲就會喪失立身之本。
3
如何吸引年輕觀眾?
於魁智:「蘿卜青菜,各有所愛」。傳統戲曲改革不一定要取悅觀眾,作為京劇藝術工作者,我們首先要把藝術水平提高,把藝術作品打磨成精品。隨著年輕觀眾生活閱歷的逐漸豐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到時他們會真正意識到傳統戲曲之美的。傳統戲曲是個細水長流的行業,不像流行文化一樣追求轟動效應,追求大紅大紫,流行文化終究會曇花一現,而京劇卻是歷久彌新的。
王立軍:前不久天津市組織了兩批「京劇藝術走進大學」的活動,學生觀眾反響非常強烈,甚至到了「追星」的地步。可見,只要我們的傳統戲曲主動走近觀眾,走近年輕人,他們還是非常願意坐下來欣賞、回味的。
張靜嫻:不同戲曲有著不同的觀眾群,我們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做崑曲普及工作,目標主要是針對文化界人士和高校學生,欣慰的是,我們現在已經看到了努力成果。我們上海昆劇團每年定期到高校開講座,舉辦「昆劇走近青年」、開展免費開班教唱、低票價優惠等活動,向年輕人介紹崑曲的表演、行當、選段等,邀請他們上台參與,讓他們在互動中感受到崑曲的獨特魅力。
馬蘭:我倒並不刻意去迎合年輕觀眾,我覺得好的東西一定就是好的,尋求刺激的觀眾不要到劇場去。到劇場就是為了給人一種美的陶冶。我相信隨著人年齡的增長,對傳統的東西一定會有一個記憶儲存,一定有一個密碼,在某個時候一定會觸碰到,他不需要天天來看戲,只需要一年中有那麼幾天來劇場看看,他內心一定會被喚醒。
李勝素:我認為年輕人應該主動走進劇場,如果在家看電視播出戲曲的話,根本感受不到現場的那種唯美氣氛。這幾年,我們經常送戲進大學,有些學生看了之後才感嘆:原來京劇是這么美的。當然,我們也要對傳統戲曲進行包裝。這就要求我們的舞台設計、燈光舞美、服裝布景等視覺效果要能夠讓觀眾眼前一亮。如我們新排演的《梅蘭芳》,就在形式方面吸收了話劇的長處。所謂「越守越沒有」,傳統戲曲在保留原汁原味內容的基礎上應該迎合年輕人的口味,有針對性地進行革新。
名家簡介
尚長榮(京劇)
京劇大師尚小雲第三子,中國戲劇梅花獎首位獲得者。5歲登台演出,師從侯喜瑞、陳富瑞、蘇連漢諸位名凈。嗓音宏亮寬厚,融「架子」「銅錘」於一體,追求「性格化」表演。所塑造人物或大氣磅礴,或質朴雄渾,表演唱念並舉,張弛有度,激情四溢,形成獨特的表演風格。代表劇目:《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廉吏於成龍》等。
於魁智(京劇)
先後上演楊(寶森)派名劇《楊家將》、《伍子胥》和李少春名劇《響馬傳》、《野豬林》等,以清新的演唱韻味和舞台風貌贏得老中青觀眾的喜愛,先後榮獲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等。
朱世慧(京劇)
被專家稱為「當今中國京劇第一名丑」。主演《徐九經陞官記》、《膏葯章》、《法門眾生相》等劇目,時稱一絕。先後榮獲中國戲劇梅花獎、梅蘭芳金獎等。
張火丁(京劇)
中國京劇院著名程派青衣,唱、做、念、舞俱佳,表演突出了程派藝術的庄美、純正、深沉、凝重、幽遠的特性而且具有自己的表演風格。在唱腔方面被稱為「程腔張韻」。代表劇目《鎖麟囊》、《荒山淚》、《春閨夢》,創新首演程派劇目《秋江》、《絕路問蒼天》、《白蛇傳》、《江姐》等。曾獲戲劇梅花獎。
王立軍(京劇)
天津青年京劇團演員,工武生兼習老生。1992年由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歷慧良親授「截江奪斗」、「艷陽樓」等劇目,扮相俊美,功底扎實,戲路大方,唱做俱佳,代表劇目有《挑滑車》、《英雄義》等。曾獲梅花獎和「首屆京劇之星」稱號。
張靜嫻(崑曲)
主攻閨門旦、正旦,戲路寬廣,表演細膩傳神,唱腔聲情並茂,塑造了許多性格迥異的舞台形象,如大型昆劇《長生殿》中的楊貴妃,《牡丹亭》中的杜麗娘,《司馬相如》中的卓文君等。曾兩度獲梅花獎。
許荷英(河北梆子)
從藝20多年來,借鑒姊妹藝術的演唱優勢,形成了一種既有劇種特色,又富時代美感的新型演唱風格,為當今河北梆子領軍人物,代表劇目有《杜十娘》、《竇娥冤》等,曾獲梅花獎。
紅線女(粵劇)
從藝60多年來,創立了紅派藝術,曾主演數十部膾炙人口的粵劇和一百多部電影,塑造了一系列女性藝術形象,所創造的紅腔和紅派表演藝術代表著粵劇旦角藝術的最高成就。曾獲聯合國亞洲表演藝術協會授予的「傑出藝人獎」和聯合國交響樂協會授予的「表演藝術獎」等。
陳小漢(粵劇)
表演藝術儒雅溫文,瀟灑大方,做功細膩,身段優美,尤其以水袖功、扇子功、翎子功見長;善於以傳統程式去塑造人物,抒發感情。其唱腔發展了粵劇生行的聲腔藝術,形成了個人風格——以情帶腔、以腔傳情、腔隨情轉、因情造腔、靈活變化、韻味濃郁、細膩傳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流派唱腔「B腔」。
李勝素(京劇)
工青衣,扮相雍容華貴,嫵媚動人,噪音清亮甜美,表演規范自然,文武兼備,是當今梅派藝術最具光彩的繼承者和傳播者。曾獲梅花獎。
茅威濤(越劇)
師承越劇尹派,工小生,先後榮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4次獲文化部文華表演獎,兩次獲梅花獎,是中國當代越劇創新進程中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擅長在舞台上准確塑造不同性格的角色,賦予越劇「女小生」以嶄新的人文精神和行當魅力。
虎美玲(豫劇)
師從豫劇大師常香玉而為「常派」優秀傳人。善演閨門旦、花旦、青衣、刀馬旦,形成了委婉曼艷、清越高遠的演唱特色和扮相俊美、含蓄質朴、追求京昆風范的表演風格。代表劇目有《抬花橋》、《花木蘭》、《大祭樁》等。新版《白蛇傳》曾獲梅花獎。
陳智林(川劇)
二度獲梅花獎。曾先後主演《巴山秀才》、《托國入吳》等幾十齣大小劇目。在表演上形成了自己獨有的藝術魅力。工文、武小生、正生,扮相俊美。
馬蘭(黃梅戲)
主演過《風流杏花村》、《風塵女畫家》、《無事生非》、《紅樓夢》、《戲牡丹》等劇;還拍攝了電影黃梅戲藝術片《龍女》和黃梅戲電視連續劇《嚴鳳英》、《劈棺驚夢》、《西廂記》、《西遊記》等。扮相俊俏,功底厚,身段美,唱腔動聽,曾獲文華獎和梅花獎。
廣州演出曲目
於魁智《上天台》、《三家店》選段
李勝素《霸王別姬》、《穆桂英掛帥》
於魁智、李勝素合唱《四郎探母》選段「坐宮」
王立軍《野豬林》選段「大雪飄」
張火丁《春閨夢》
尚長榮《鍘美案》、《曹操與楊修》(清唱)
朱世慧《徐九經陞官記》、《膏葯章》(京劇)
張靜嫻《牡丹亭》選段「尋夢」、「如杭」(崑曲)
許荷英《王寶釧》選段「大登殿」、《杜十娘》選段(河北梆子)「用手兒打開了百寶箱」
茅威濤《陸游與唐琬》選段「浪跡天涯三長載」(越劇)
虎美玲《花木蘭》選段「誰說女子不如男」、「花木蘭羞答答施禮拜上」(豫劇)
馬蘭《紅樓夢》選段「如此紅塵」(黃梅戲)
陳智林《巴山秀才》、《斬黃袍》(川劇)
紅線女《昭君出塞》(粵劇)(清唱)
陳小漢《范蠡覓西施》(粵劇)
重溫經典 回歸傳統
陳志
中國戲曲作為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其高絕千古的豐神美韻,千百年來令人沉醉。《趙氏孤兒》、《穆桂英掛帥》、《鍘美案》等無數經久不衰的精品劇目,其摹寫胸中之理想,時代之情狀,真摯之理,秀傑之氣,在「戲場小天地」中,展現「天地大戲場」,一個個可歌可泣的傳奇故事,一個個千古不朽的風流人物,讓中華民族的風骨長存。
今天揭幕的「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廣東演唱會」將為您帶來一台中國傳統戲曲盛宴。國內8大劇種、14位名家在廣東同台演出,其陣容之盛,劇目之精,可謂全國多年難得一見的戲曲「高峰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張德江和省長黃華華鼎力邀請,玉成了這次盛會,體現了廣東傳承民族文化精粹的深遠用心。
不可否認,今天的傳統戲曲藝術正面臨挑戰,不僅逐步退出城市舞台,在農村的演出市場也日益縮小,一些劇種正在急劇消失。曾有一位年輕演員非常「不敬」地說:「如果梅蘭芳大師活到今天的話也不可能像當年那麼紅。」的確,與戲曲幾乎是人們「唯一」娛樂活動的年代相比,如今人們的文化娛樂活動要豐富得多。如何讓戲曲和觀眾走得更近,像流行音樂一樣在現代人生活中占據一席之地?
台灣著名作家白先勇先生在這方面創造了成功的先例,他改編的崑曲《牡丹亭》,在北京、上海、台北和香港連演50場,場場爆滿,在北大、清華的青年學生中掀起陣陣旋風。《牡丹亭》的成功再次提醒我們:那些已經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戲曲藝術,本身並不缺乏與時俱進的生命力。
當呀呀學語的孩童驚詫於戲曲頻道上艷麗的舞台造型,當年輕的學子們眩目於水袖的曼妙流瀉,當快節奏的現代生活突然小憩於一個悠長的唱腔中,我們會赫然發現,傳統文化的根,早已深埋在每個中國人的內心。「中華之聲——2005年名家名曲廣東演唱會」為我國德藝雙馨的藝術大師提供展示風採的舞台,也為廣東觀眾提供了一次發現戲曲之美的機會。它撒下的種子,在一個民族正在復興的對優秀傳統文化熱望的陽光下,將使我們重新尋找5000年文化寶庫中遺失的珍寶。
專題采寫:本報記者 郭珊 見習記者 何東運(除署名外)
圖:
越劇名家茅威濤
京劇名家於魁智
京劇名家李勝素
粵劇名家陳小漢
❹ 陳翔六點半演員的名字
陳翔六點半演員的原名如下:
1、陳翔:導演,原名陳翔,大學學習的是影視專業,在2014年年底開始了自己的創作之路。
2、妹大爺:原名應寶林,雲南昆明人,為國家一級話劇演員,曾出演過《天龍八部》、《湄公河大案》、《福星高照豬八戒》等劇。
3、蘑菇頭:原名黃曉飛,雲南昆明人,目前已離開《陳翔六點半》,自己建立快手了。
4、茅台:原名郵光遠,劇里的身材擔當,為國家的二級演員。
5、胖子:原名何傑,也是國家二級演員。曾獲得全軍業余文藝調演比賽中的優秀演員獎以及在中央電視台舉辦的「小天鵝杯」電視小品大賽中獲得表演三等獎。
6、球球:原名紀文君,又被粉絲戲稱為雲南版的柳岩。其火辣性感的身材和成熟的演技也使她在備受觀眾好評。
7、閏土:原名李洪剛,畢業於雲南藝術學院的戲劇導演專業,由其所創作的雲南相聲和小品曾多次獲獎。
8、腿腿:原名劉潔,雲南省電視台主持人,曾在《木府風雲中》電視劇中飾演阿室。17年4月29日,意外去世身亡。
(4)2018年雲南電影生生不息擴展閱讀:
《陳翔六點半》有靈活的場景和固定的時長,家庭幽默錄像式的小情節短劇,無固定演員固定角色具有鮮明的網路特點,每集均有至少一個笑點,時長一到三分鍾,由一到兩個情節組成,其目的就是讓觀眾用最短的時間和通過最方便的移動互聯網平台,解壓,放鬆,快樂。節目拍攝上採用的是高清實景拍攝,力求每一集的笑點都能淋漓盡致的表現出來,每一集都是原創。
❺ 適合孩子看的電影
這六部高分電影不容錯過,適合和孩子一起看:《老師好》《西遊記之大聖歸來》《冰雪奇緣》《超能陸戰隊》《心靈奇旅》《三傻大鬧寶萊塢》
top6:《老師好》
豆瓣評分:9.2分
《三傻大鬧寶萊塢》由拉庫馬·希拉尼執導,並與喬普拉一起擔任編劇,由阿米爾·汗、沙爾曼·喬什和馬德哈萬等主演是一部愛情喜劇類型的電影,於2009年12月25日在印度上映,2011年12月8日在中國上映。該片於2010年獲「印度國際電影學院」最佳影片獎、最佳劇本獎等多個獎項。
該片改編自印度暢銷書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小說《五點人》,講述了兩個好朋友一起結伴而行去尋找另一個失散已久的好兄弟,希望能重組他們的「三人幫」,然而途中卻遇到了種種意想不到的事情。
這是一部具有教育,詼諧搞笑,發人深思的勵志成才故事,同時也將人物關系刻畫的惟妙惟肖。是對成長中友情,愛情,親情的完美詮釋。
❻ 有什麼好看的美國電影推薦下
美國經典電影有:《社交網路》、《阿甘正傳》、《心靈捕手》、《美麗心靈》、《告別昨日》、《追夢赤子心》。
1、《社交網路》
但同時,《阿甘正傳》並不僅僅是一個如人們通常所見賺人眼淚的好萊塢的感傷故事,或是「夢幻工廠」每日成批生產的神話;它是一部包容廣博、意味雋永的影片,甚至是一部集歷史、神話、傳奇和普通人的故事於一體的關於當代美國的寓言。
尤其是影片的主人公——那個由湯姆·漢克斯扮演的智商只有75,整天挺著個脖子,一副傻乎乎樣子的「阿甘」,當他飛跑著穿過那條長達30多年的當代美國歷史的畫廊時,他不但漸漸取得了每一個觀眾的認同,而且最終成為觀眾心目中一個真正的偶像。
❼ 類似於可可西里的電影還有那些
紀錄片《平衡》,講述可可西里原型西部工委(野氂牛隊)第二任書記扎巴多傑一生,由主人公親自出演。 比可可西里的震撼有過之而無不及。
側面描述描述了西部工委第一任書記索南達傑(扎巴多傑的姐夫)的傳奇,由於事發突然,索南達傑給人留下的故事太少了。扎巴多傑從北京做完報告後,也在家中被人用槍近距離集中頭部犧牲。
至於死因,也是司空見慣的被 「 被自殺 」。未刪減版的已經找不到了,網上能看的也都是刪減過的。
寧浩的《無人區》、科恩的《老無所依》《大地驚雷》、雷德利·斯科特的《末日狂花》、萊昂內的《黃金三鏢客》、韋家輝的《和平飯店》、徐克的《龍門客棧》(這個偏武俠了)、當然還有朗霍華德的《大地雄心》。
❽ 最近有什麼好看的電影
1、《銀河補習班》
浩瀚太空,航天員意外失聯,生命最大的絕境中,他回憶起自己那個最了不起的爸爸。一對父子跨越漫長的時光,守護愛和親情,故事充滿了歡樂、溫暖、淚水與奇觀。
4、《跳舞吧!大象》
熱愛跳舞的13歲少女黎春夏不幸遭遇車禍,沉睡15年後竟然奇跡般地蘇醒,醒來後發現生活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不僅喪失了十五年的生活常識,體重也飆升到200斤。但是為了完成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夢想,她與童年的三位同伴再次合體,一場魔鬼特訓就此開啟。
❾ 雲南可以學影視動漫的學校
學習vr虛擬技術不分男女,只要自己有興趣學習就好。而且vr虛擬技術就業還是不錯的,有很多東西都和vr息息相關。
隨著近幾年國內電影、電視特效使用量的增加,影視動畫行業繼續蓬勃發展,世界知名動畫公司,如迪斯尼、夢工廠等,都紛紛來到國內創辦分公司。原創項目、外包項目應接不暇。全球動漫產業產值高達5000多億美元,市場潛力無限。政府每年投入巨資支持動漫產業基地的建立,全國純動漫卡通企業(含工作室)約有12500家左右,人才缺口超過80萬人。
階段性課程:
第一階段:
計算機基礎、Office辦公自動化、剪輯(會聲會影)、DV拍攝、手繪技能實操(素描、色彩)、Flash技能進階、Photoshop圖像處理、矢量圖製作(CorelDRAW,Illustrator)、游戲音效製作(Audition)、三大構成、游戲策劃與腳本設定、動畫概論(含動漫手繪基礎、影視動畫藝術概述、視聽語言、腳本寫作技巧)等。
第二階段:
3ds max角色設計與製作、3ds max場景設計與製作、3ds max產品模型設計與製作、UE4虛擬現實軟體基礎、3dmax動畫設計、Zbrush雕刻製作、人工智慧基礎、Maya角色動畫製作、影視後期(AfterEffects)、3dmax製作、Spine(2D手機游戲設計)、非線性編輯、UE4高手訓練、3ds max游戲商業宣傳片製作、綜合測評與畢業答辯、職素課程、項目實訓等。
第三階段:
房產動畫方向、室內設計方向、網路游戲方向、飛行類游戲方向、射擊類類方向、綜合測評與畢業答辯、UE4高手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