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請推薦10部關於二戰時期德國打蘇聯的電影
1、《決戰斯大林格勒》
是由BavariaFilm等公司於1993年1月21日推出的戰爭片,該片由約瑟夫·維爾斯麥爾執導,多米尼克·霍衛茲、托馬斯·克萊舒曼、約哼·尼克爾等人主演。
2、《兵臨城下》
是由讓·雅克·阿諾導演執導,裘德·洛、艾德·哈里斯主演的電影,2001年在中國大陸上映。影片改編自作家威廉·克雷格1973年創作的同名紀實小說。
3、《東線情報戰》
是由尼古拉·列別捷夫執導的戰爭片,伊戈爾·別特連科、阿爾焦姆·謝馬金參加演出。《星星敢死隊》講述了特拉夫金中尉為首的七人偵察隊克服重重苦難,最終完成任務。
4、《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根據作家瓦西里耶夫的同名小說改編,內容取自一個真實事件,講述了蘇聯衛國戰爭時期,在廣袤森林中進行的一場驚心動魄、激烈殘酷的阻擊戰的故事。1972年,導演斯·羅斯托茨基把《這里的黎明靜悄悄》搬上了銀幕,獲1973年威尼斯國際電影節紀念獎、全蘇電影節大獎等,成為一代經典。
5、《莫斯科保衛戰》
影片描述了1941蘇聯軍隊在莫斯科城下浴血戰斗,誓死捍衛祖國尊嚴,扼止住敵人瘋狂進攻的史實,共分兩集,分別為《侵略》、《台風戰役》。著重描述了德國古捷里安將軍的坦克部隊已沖破防線,佔領了奧勒爾,第一近衛軍團奮力將其扼止住,使整個局勢得到了扭轉。
6、《特殊使命小分隊》
是戰爭冒險題材經典電影,是蘇聯導演瓦迪姆·里森科的代表作。雷昂哈德·梅爾金、帕弗爾·列梅佐夫、瑪莉娜·特洛什娜等主演。
7、《偵察員的功勛》
偵察員的功勛,為表現蘇聯偵察員建立功勛的影片,充分展現了蘇聯偵察員的勇敢、沉著、機智、和愛國主義精神,以及他們怎樣在衛國戰爭中立下了偉大的功勛。該片於1947年上映。
8、《無權陷落》
故事發生在二戰期間的黑海邊上一個謝瓦斯托波爾的村子裡。德國法西斯要消滅蘇聯的一個重要海軍基地,游擊隊犧牲了許多他未把這一情報送出去。後來,一個男孩在其母親及村裡人的幫助下,終於送出了情報。
9、《戰地童子》
1943年,為了完成政府阻止Eidelveis德軍部隊的行動。一群本來就已經被判了死刑的少年犯,被挑選出來,經歷了一場本不該屬於他們的戰爭。
10、《深入敵後的"賓士"》
尤里·里亞申科執導,AndreiLokotosh、IgorShevtsov編劇,格爾曼·尤什科、米哈伊爾·格魯波維奇、安納托伊·路達科夫等主演的電影。影片講述了戰爭冒險題材經典。蘇聯導演尤里·里亞申科代表作。1943年第聶伯河戰役第二階段中的烏克蘭戰場,蘇軍由上尉領銜的八人偵察小分隊喬裝德軍,駕駛「賓士」轎車和軍用卡車潛入德軍防區,核實摩托化步兵師集結地點並查明預備隊駐扎地點、番號和編制的冒險行動??
『貳』 有哪些關於二戰時期蘇德戰爭的電影
《鐵十字勛章》(德軍視角)《斯大林格勒》1993(德軍視角)《鏈首斯大林格勒》2013(蘇軍視角)比較假《我們的父輩》(德棚臘數軍視角)《進攻列寧格勒》(蘇軍視角)
前蘇聯系列衛國戰爭戰爭電影《世紀悲劇》
第一部.巴巴羅沙計劃 第二部.難忘的1941年 第三部.克局閉里姆林宮的牆外 第四部.斯大林格勒 第五部.天神戰役 第六部.庫爾斯克戰役
『叄』 求二戰蘇德戰爭電影
1.《帝國的毀滅》將鏡頭對准——希特勒一生中的最後12天(推薦)2.《柏林的女人》一個柏林女人記錄了二戰的最後幾個月,蘇聯紅軍進駐柏林3.《兄弟之戰》源於一真實的故事,講述二戰末期一德國士兵被俘和逃亡的遭遇4.《兵臨城下》蘇德狙擊手之間的較量,很經典,推薦!5.《這里的黎明靜悄悄》幾位女兵在准尉的帶領下展開與德軍的戰斗6.《斯大林格勒戰役》從德軍的視角看待斯大林格勒戰役的作品,一部含金量很高的反思片。7.《鐵十字勛章》鐵十字勛章,在貴族軍官心裡是最高榮譽,在厭戰老兵眼裡卻是破銅爛鐵。8.《裝甲列車》蘇聯秘密武器的傳奇9.《布列斯特要塞》「巴巴羅薩」行動初期受挫的戰役。10.《進攻列寧格勒》1941年的列寧格勒,俊俏的蘇聯女警察及其戰友們與德軍、間諜、奸細、竊賊的戰爭
『肆』 推薦個二戰的片子
01、《莫斯科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80年代的鴻篇巨制,冷戰末期獲得美國電影學院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的蘇聯電影,真實、恢宏的戰爭場面在現代戰爭片中無出其右者。《莫斯科保衛戰》長達300餘分鍾,分《侵略》、《台風戰役》兩部,拍攝過程歷時兩年,約有五千名士兵、近一萬名群眾、二百五十餘名演員、二百零二名攝影師參與其中。本作從德至蘇、從高層決策至基層部署、從後方帷幄至正面戰場,全方位地展示了二戰歐洲戰場的首次勝利——莫斯科保衛戰,講述了德國法西斯不敗的神話是如何被粉碎的。戰爭史上最可歌可泣的台詞也來自該片——蘇軍連政治指導員克洛奇科夫-季耶夫率領28名戰士同幾十輛德軍坦克進行了4小時的艱苦戰斗,在犧牲前高呼:「俄羅斯雖大,但我們已無路可退,身後就是莫斯科!」
02、《卡薩布蘭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在無數影史最偉大的愛情電影排行榜中位居第一,令《亂世佳人》或《羅馬假日》汗顏不已,作為二戰影片的至尊地位,同樣毋庸置疑,第16屆奧斯卡獎最佳影片。本片的背景設在二戰時期北非摩洛哥的重鎮卡薩布蘭卡,以反法西斯主義戰爭為導向,採用傳統的正敘手法,通過男女主人公相遇、相愛、別離的回憶,及男主角對女主角訴說愁腸苦衷,講述了一段動人、美麗、崇高、宛如童話的愛情故事。無論劇本的改編、導演的掌控、演員的表現均天衣無縫、無懈可擊。
03、《巴頓將軍》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人物傳記片之集大成者。男主角喬治-斯科特戲里戲外均入木三分地詮釋了角色——開篇6分鍾的教科書級演說,其表現簡直是「暴戾軍神」巴頓的附體,而憑此片獲奧斯卡影帝的他,根本未去領獎,不懈地斥責好萊塢的盛宴不過是「荒唐的聲色犬馬」。本片據說是尼克松他最喜歡的影片——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是美國歷史上的黑暗時代,肯尼迪、馬丁·路德·金以及其它政治行刺等,使美國人對美國政體的信念產生了動搖,而侵越戰爭的失敗更使美國青年紛紛拒服兵役,當眾燒毀兵役證。在此背景下,挖掘此弘揚牛仔精神的電影,隱藏的政治動機不言而喻。盡管如此,仍不能抹殺這部出色的歷史巨片的精良品質,而「一個與時代格格不入的悲劇式英雄」的准確定位,堪稱本片成功的關鍵。
04、《鋼琴家》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淫賊巨匠羅曼·波蘭斯基根據維拉德斯勞·斯普爾曼的自傳改編而成,同時,又在其中大量回顧了自身的童年經歷——作為一名波蘭的猶太人,在德佔區內生不如死、暗無天日的生活。陰郁無望的氛圍、深沉悲涼的心境,在波蘭斯基凄厲決絕的鏡頭下,愈顯猙獰。納粹令人發指的屠戮,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逃亡生活,然而求生的本能和藝術的信仰依然支持男主角咬緊牙關。最震撼的鏡頭既不是意念的鋼琴演奏、也不是德國軍官的良心發現;主人公聽到腳步聲遠處的腳步聲,急中生智撲倒在地,一隊路德國兵囂張地跑過,根本沒在意他——鏡頭俯瞰:屍橫遍野。
06、《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與《攻克柏林》、《莫斯科保衛戰》並稱蘇聯的「解放三部曲」,80年代蘇聯電影史詩巨制的代表作。影片描述了蘇德戰爭中,蘇軍為保衛斯大林格勒(今伏爾加格勒)、粉碎
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軍重兵集團,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實施的一系列戰略性攻防戰役。《斯大林格勒保衛戰》在蘇聯政府的協助下,以幾近完美的水準將歐洲戰場的偉大轉折點真實地還原,為20世紀蘇聯戰爭電影畫上了完美的句號。
《細細的紅線》
07、《細細的紅線》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一部備受爭議的電影,也是絕無僅有的單純白描太平洋戰場殘酷的瓜達爾康爾島戰役的作品。以調度大場面的控制力見長的導演特蘭斯·馬利克,牽手好萊塢叛逆分子西恩-潘,通過夢魘般恐怖血腥殺戮,探討了「生」與「死」、「理性」與「瘋狂」等戰爭狀態下是非莫辨的艱深問題。導演反復利用俏麗的南太平洋風光來反襯戰爭的慘絕人寰,逃兵發人深省的內心獨白、日軍幽靈一般的突如其來……令戰爭的驚悚、無常登峰造極。
08、《逃離索比堡》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辛德勒名單》是好萊塢對奧斯威辛集中營的悲慟展示,《逃離索比堡》則可謂歐洲電影界對黑暗往事的恐怖回憶。最撕心裂肺的鏡頭既不是牧師請求替暈倒的青年受死、也不是俄國軍官與猶太姑娘絕愛的生離死別——閑適的田野、旖旎的陽光、清澈的長空,塵世以最純潔的軀體陪襯焚屍爐的煙囪里升起的裊裊罪惡,天清氣朗,萬籟俱寂,甚至無情得不曾流過一滴淚水。
09、《桂河大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1957的奧斯卡最佳影片(第30屆),二戰電影中非常獨特的一部作品。故事發生在被世人關注甚少的亞洲滇緬泰戰場,以被俘的英美士兵為主角,講述了在日軍違反日內瓦公約的殘暴管制之下,囚徒的悲慘生活——他們在不知情的狀態下成為侵略者以戰養戰的工具,擔負修築的桂河大橋,實際上是日軍補給線的運輸要沖。在自身嘔心瀝血創造的桂河大橋,與配合游擊隊毀壞敵方交通線的炸毀任務面前,男主角面臨著艱難的抉擇。
10、《辛德勒名單》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巨匠斯坦利·庫布里克(《辛德勒名單》的導演史蒂文-斯皮爾伯格的良師益友,代表作《漫遊太空2001》、《大開眼戒》,《人工智慧》系斯皮爾伯格為紀念他的創意而拍)曾譏諷本片徹頭徹尾地虛偽。盡管如此,小金人依然毫不猶豫地擁抱了《辛德勒的名單》,並最終圓了此前7次空手而歸的斯皮爾伯格一個奧斯卡最佳導演的夢。雖然好萊塢商業氣息的存在令本片在藝術層面上不夠純粹,但作為一名猶太人,導演斯大叔致敬、祭奠的真摯情懷仍感人至深。特別是當銀幕上出現那雙小紅鞋的時候,在另一位猶太裔藝術家伊薩克-帕爾曼大師用小提琴表述的柔腸百轉的無盡哀思里,觀眾無不聲淚俱下。
05、《拯救大兵瑞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斯皮爾伯格聯手湯姆·漢克斯「申奧」的作品,雖然在最佳影片單元匪夷所思地敗給了《莎翁情史》(奧斯卡評委涉嫌舞弊的焦點事件,米拉麥克斯不擇手段的宣傳攻勢的巔峰),但老斯在最佳導演獎項成功地梅開二度。本片站在了前輩作品《漫長的一天》的肩膀上,在承認了《漫》是好萊塢傳統手法描述「諾曼底登陸」的頂點的同時,巧妙地進行借鑒,在霸王行動的背景下,以拯救瑞恩這一令人不解的軍方指令,探討生命的價值,從而以小見大、感人心脾,尤其是開篇的登陸場面,堪稱20世紀末戰爭電影的點睛之筆。
11、《中途島海戰》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眾星雲集的商業大片,七十年代的銀幕硬漢、當紅男星們幾乎在本片中大聚首:查爾頓-赫斯登、亨利-方達、格倫-福特、羅伯特-梅徹姆、克里夫-羅布森、詹姆斯-科伯恩、湯姆-塞萊克、三船敏郎……講述的是太平洋戰爭的轉折點——1942年6月初的中途島海戰。擁有如此奢侈的票房號召力,在全球范圍內的熱映可謂意料之中。雖然電影本身品質平平,僅僅是眾多好萊塢商業戰爭類型片里中規中矩的一分子,但現在看來仍頗具感染力的海戰場面,在沒有光魔(《星戰》系列的特效公司)、維塔(《指環》系列的特效公司)的年代裡,震撼程度可想而知。
13、《英國病人》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第69屆奧斯卡獎(1996年)最佳影片,堪稱描述二戰史事的各類影片中,最婉約的一部。大導演安東尼-明格拉以如詩如畫的鏡頭,講述了一段令人悵惘的愛情悲劇。無論開篇飛機俯瞰的沙丘綿延如縷,抑或破敗的療養院內孤獨的痴男怨女……雋永的畫面、樸素的敘事賦予這部改編自同名小說的電影,別樣的嶄新的靈魂。而雷夫-范恩斯、克里斯汀-托馬斯-斯科特、朱麗葉特-比諾什、威廉-達福四位主角令人心悸的完美表演更將纏綿悱惻的情緒詮釋得淋漓盡致。
14、《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陪伴幾代人成長的經典影片,藝術性與商業性在本作中得以完美結合。在納粹佔領區組織反抗運動,同時又要清除革命隊伍內部潛伏的卧底,既不乏《平原游擊隊》的大智大勇,又充斥《無間道》的暗藏機鋒。反映了東南歐解放前夕,偉大的南斯拉夫人民在敵人後方開辟自由的斗爭歷程。
15、《虎口脫險》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用喜劇的方式調侃二戰的佳作,法式浪漫與幽默的二戰形象代言片。雖然拿佔領區下的不光彩歷史大加戲謔的勇氣多少有點沒心沒肺,但法國乃至全世界人民對本片的喜聞樂見卻徹徹底底令評論界和史學界閉上了嘴。差點忘了說,本片是法國電影票房史上當之無愧的冠軍,堅持至今。
16、《偷襲珍珠港》(虎!虎!虎!)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為紀念反法西斯戰爭勝利25周年,美日聯手攝制的商業大片,將40年代的「9·11」——偷襲珍珠港事件搬上銀幕。本片導演為日本電影界大師級人物深作欣二,深作先生大膽地將視角鎖定在侵略國一方,從日本軍國主義虎視眈眈策劃陰謀開始,將其鎖定目標、部署具體的作戰計劃、外交上欺騙美國……直至最終偷襲成功的每一步有條不紊地呈現給觀眾,並在此過程中不斷通過美國軍方的麻痹大意、姑息養奸加以對比,充分警示了和平年代的人們,防範於未然的必要性,比數年前的那部弱智特效大片《珍珠港》要經典百倍。
17、《美麗人生》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如果說還有哪部關於二戰的喜劇片,能與《虎口脫險》相提並論,那麼《美麗人生》定是無二之選。本片僅僅是德軍迫害猶太人的無數慘劇中的滄海一粟,但黑色幽默的表現手法卻更顯悲情,直指人心。主人公一邊繼續哄著孩子開心、一邊從容地被納粹士兵押赴行刑,隨著孩子視野之外傳來一聲冷酷的槍擊,在觀眾凄絕而模糊的視線中,最偉大的父愛得到了至高無上的升華——這是怎樣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難怪小金人將最佳外語片和最佳男主角打包送給了集編、導、演於一身的本片的締造者——義大利喜劇之王羅伯特·貝尼尼。
18、《兵臨城下》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描述了蘇德大戰背景下,兩位狙擊手的單獨較量。盡管江湖味道濃重,但導演讓-雅克-阿諾並沒把影片簡單地變成兩位宗師不識人間煙火的華山論劍,相反,群像對抗的巷戰戲
份安排得適時適量,不僅很好地襯託了兩大高手過招,更營造出人群中的孤獨感——一種獨孤求敗的情緒油然而生。值得一提的是,本片的大賣,為英倫帥哥裘德·洛徹底打開了北美市場,從此,他擺脫了《天才瑞普利》中的配角地位,開始穩步擔綱男一號。如沒有這部《兵臨城下》,日後的《冷山》、《偷心》中,真不知妮可姐和大嘴茱會跟誰配戲。
19、《風語者》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吳宇森執導的另類戰爭史詩,將英雄惜英雄的武俠元素(這種男性之間的友誼的塑造,一定程度上借鑒了金大俠的《倚天屠龍記》)融於其中,堪稱「二戰版」《翻譯風波》。本片投資過億,而票房幾乎血本無歸,不僅使吳導拍《華工血淚史》的願望落空,也直接導致了派拉蒙的高層改組,更是日漸衰微的米高梅決策失敗的重要標志之一(上月終於被索尼兼並)。對電影界的影響,遠比其對二戰的紀念意義大得多。
20、《U-571》
寫實程度★
紀念意義★★★
經典指數★★
00年的商業巨制,對潛艇戰進行了詳實的敘述。在幽閉狹小的船艙空間內,盡可能多地挖掘了情節。既有潛艇戰的水下對抗,又有破譯密碼的高科技鬥智,而獵殺U-571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出驚心動魄的深海捉迷藏。
『伍』 有沒有關於二戰歐洲戰場的電影
1.西線題材:
最後的橋、光榮歲月、紅一縱隊、雷霆戰將、
六月六日登陸日、坦克大決戰、雷馬根大橋、
遙遠的橋、西線平魔、鐵魔戰將、冰雪勇士、
拯救大兵瑞恩、諾曼底大風暴、最長的一天、
最後的空降兵
2.南線題材:
登陸安其奧、哥特防線、超越國境、太上皇、
羅馬,不設防的城市、馬爾他攻防戰
3.空戰題材:
倫敦上空的鷹、鐵翼藍天、黑色轟炸機、
轟炸魯爾水霸記、633轟炸大隊、空軍大戰略
4.游擊隊題材:
反抗軍、起義、蘇捷斯卡戰役、橋、伏擊戰、
瓦爾特保衛薩拉熱窩、冰點戰場、自由戰士、
敵後的前線、自己去看
5.東線題材:
兵臨城下、血戰1944、鐵十字勛章、
決戰斯大林格勒、帝國的毀滅、德寇殲滅戰、
攻克柏林、山地大戰、熱雪、只有老兵去作戰、
他們為祖國而戰、圍困、沒有側翼的前線、
命令不許開火、前線後面的前線、匪巢探密、
莫斯科保衛戰、斯大林格勒大血戰、將軍日、
星星敢死隊、敢死連、沖出重圍、限界戰線
『陸』 蘇德戰爭的電影
很多的,不過蘇聯的不少片子可能很枯燥,不知道樓主是否喜歡。下面推薦一些。
寫入中學歷史教科書里的電影,蘇聯《解放》,講述庫爾斯克戰役、44年突擊、柏林戰役。
此外還有《自由戰士》、《圍困》。這裡面的朱可夫的扮演者,親自拜訪過朱可夫,那時候朱可夫已經很凄涼了。
《這里的黎明靜悄悄》、《他們為祖國而戰》、《狙擊手》
1990《坦克KV-2》
1989《希特勒奏鳴曲》《谷街》《我們的鐵甲列車》《斯大林格勒大血戰》《日出之前》
1988《名字》
1987《周日在地獄》《後來發生了戰爭》
1986《空降兵》《活下來》《災難的標志》《狂放的風》
1985《火葯》《反擊》《合法婚姻》《莫斯科保衛戰》《炎628》
1984《岸》《無權陷落》《智劫戰俘營》《小分隊》《離「天堂」兩步遠》
1983《幼兒園》《魚雷出擊》《天堂之門》《再生》《匪巢探密》《坦克戰車》《關鍵任務》
1982《如果敵人不投降》
1981《德黑蘭1943》《敵後的前線》《我叫霍爾季查》《夜空「女魔」》《他們曾是演員》
1980《深入敵後的「賓士」》《兵團舒布尼科夫》《一切為了自己》
1979《五個夜晚》《你還記得嗎?》《海上驚雷》《偉大的衛國戰爭》《軍士的鄉村之旅》
1978《泥潭》《特殊使命小分隊》《天鵝絨季節》
1977《前線後面的前線》《自由戰士》《命運》
1976《二十日無戰事》《士兵在前進》《上升》《令人震驚的一個月》《方尖碑》
1975《他們為祖國而戰》《俄羅斯冠軍》《活到黎明》《長期的戰爭》
1974《敵中有我,我中有敵》《圍困》《沒有側翼的前線》
1973《大地,留局待領》《英雄少年》
1972《這里的黎明靜悄悄》《熱雪》《潛艇午夜出擊》《戰斗勝利後》
1971《途中考驗》《利耶帕亞市》
1970《第二個月亮》《白俄羅斯車站》
1969《解放》《042在哪裡》《白色爆炸》《三重考驗》
1968《劍與盾》《解放》《小安妮》《偵察》《最佳疲勞》《在遙遠的西線》《在基輔方向》《一個機會》
1967《旋風上校》《愛和戰爭的故事》《「土星」的末日》《俯沖轟炸機》《艱難的螺母》《奧得河的春天》《隧道》《偉大的精神》《薇拉醫生》
1966《翼》《如履薄冰》《蛙人大作戰》《兩年多的深淵》《野蜜蜂》《普通的法西斯》
1965《進攻與撤退》《如今怎麼稱呼您?》
1964《生者與死者》《士兵的父親》《鬼戰車T-34》《在你的門口》
1963《三天後不朽》
1962《伊萬的童年》《臨風而立》《人與獸》《最後一場比賽》
1961《給初生者以和平》《烽火連天》《艱難時刻》
1960《波羅的海的天空》《波羅的海的天空2》《遠離祖國》《他來自諾曼底》《五天五夜》
1959《一個人的遭遇》《士兵之歌》《渴》《尋找父親的女孩》《五月的星空》
1958《志願者》
1957《歷史的教訓》
1956《不朽的衛隊》《四個士兵》
1955《未完成的故事》
1953《山中防哨》
1951《秘密使節》
1950《斯大林格勒戰役2》《遠離莫斯科的地方》《勇敢的人們》
1949《攻克柏林1、2》《易北河兩岸》《憤怒的火焰》《星星》《真正的人》
1948《青年近衛軍》《第三次打擊》
1947《偵察員的功勛》《紐倫堡審判》
1946《在南斯拉夫的山區》《兒子》《團的兒子》
1945《偉大的轉折》《一個黑色的夜晚》《日日夜夜》《入侵》《不可征服》《217注冊證》《海闊天空》《西格豪德》《這里是斯巴頓》
1944《虹》《卓婭》《戰後傍晚六點鍾》《山地大戰》《莫斯科天空的雄鷹》《海軍陸戰隊營》
1943《她在保衛祖國》《不能征服的人》《兩個軍人》《尋找》《以祖國的名義》《大草原上的游擊隊》
1942《區委書記》《瑪申卡》《我們村裡的年輕人》《迷一樣的伊恩》《這是敵人》《海鷹》《安托沙·雷布金》
1941《來自列寧格勒的女孩》《勝利屬於我們》《英雄海》
1940《海鷹號遇難記》
1939《沃爾特集中營》《第五飛行中隊》《戰斗飛行員》
『柒』 求這部電影名字,是蘇德戰爭的,記得蘇聯好像都用上了板凳
這部電影是《決戰要塞》。
以下是《決戰要塞》的相關介紹:
《決戰要塞》是由俄羅斯導演亞歷山大·科特執導拍攝的戰爭電影,由安德烈·馬斯連基、葉甫蓋尼·塞格諾夫主演。該片於2012年3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該片改編自俄羅斯作家謝爾蓋謝爾蓋的小說《布列斯特要塞》,講述二戰歷史上著名的布列斯特戰役。
反映蘇德戰爭的電影《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冷靜的視角再現了戰爭中幾個小人物的特寫畫面,以此來回顧戰爭之殤,提醒人們珍惜幸福生活、和平年代。 逼真細節戳中觀眾淚點。
在影片《兵臨城下之決戰要塞》中,導演亞歷山大·科特,以幾個小人物輪流作為主角從微觀切入反映真正的慘烈。
以上資料參考網路——《決戰要塞》
『捌』 所有蘇聯拍的關於二戰的戰爭片
非常多。想看在線就下個風行播放器就可以了。http://www.tudou.com/playlist/id/7128504 這個是蘇德大血戰的視頻
我列舉幾個吧
1:解放 2:炮火弧線 3:星星 4:突破 5:這里的黎明靜悄悄 6:春天的17個瞬間 7:士兵之歌 8:布穀鳥 9:斯大林格勒保衛戰 10:雁南飛 11:她在保衛祖國 12:岸 13:將軍日 14:失蹤的人 ,家裡還有一部分電影光碟。但記不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