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關霧霾的電影或者紀錄片
多數人已經看過這部紀錄片了。不必贅述。只寫我印象比較深的一些內容及一些關鍵問題。
1 環境與健康的問題。這是開篇就講的問題。癌症發病率增加,污染貢獻度是很高的,官方態度不甚明朗。但醫院只能說不明原因。這個問題必將困擾中國數十年,社會成本和司法成本都會很高。
2 產業結構問題。裡面有很經典的一句話:世界鋼鐵產量,中國第一,河北第二,唐山第三,美國第四。落後、污染產能仍然占不小比例。還有一句經典,一位官員說,河北鋼鐵已經是大而不倒了。
3 能源結構問題。柴靜的邏輯性很強,從煤在能源佔比講起。但單純煤多不能說明問題,關鍵是煤臟。單純煤臟也不一定會產生問題,關鍵是都不洗。於是問題就來了。
4 環保執法問題。暗訪時有企業主說:環保部門?你有義務,沒有權利。全國人大的在紀錄片說了一句話,環保執法牙齒不夠硬,所以我們「都不敢張嘴,怕別人看到嘴裡沒有牙齒」。
5 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問題。柴靜直言信息公開是良葯。直接推介了IPE的污染地圖APP(據稱片子播出之後,伺服器已經超負荷)。另外也給12369熱線電話做了個廣告。
整個紀錄片敘事邏輯和結構都很清楚,很多問題都說得深入脊髓,100分鍾將霧霾問題分析如此透徹已經很牛很牛了。片子在數十分鍾的質疑之後還不忘在最後十分鍾給人留了點溫暖。柴靜打個12369就解決了門口飯館的油煙問題,肉餅老闆還笑臉相迎;在塵土飛揚的工地找包工頭,包工頭立馬把土堆蓋住。竊以為多少有點小概率的嫌疑。不過,留一點陽光,才好掃清霧霾吧。
出行做好防護天,貓美國進口普衛欣,過濾性好,可有效防止霧霾吸入!
2. 有一部電影,是外國的,主要內容就是講有很多霧霾,霧霾里有怪物,大家躲在超市裡,為了讓怪物離開,都明
《迷霧》,詳細信息可以網路一下。
電影很精彩,劇情很緊湊,結局是亮點,不劇透了,可以去看看。
滿意請採納,謝謝支持。
3. 美劇電影 霧霾天氣里好多變異的蟲子 是個悲劇 電影名叫什麼
迷霧嗎?《迷霧》(The Mist),是2007年的一部美國恐怖片,改編自史蒂芬•金1980年同名中篇小說。電影由弗蘭克•達拉邦特編導, 湯瑪斯•傑恩,納桑•蓋博,瑪西亞•蓋•哈登、蘿莉•荷登等主演。劇情主要環繞在小鎮鎮民,因一場暴風雨導致斷電,而後被未知的迷霧所籠罩困於超級市場。他們除了面對異常的迷霧籠蓋全鎮的恐懼,還得在隱藏於霧中的異次元怪物里求生存,加上宗教狂熱因子逐漸在這群生存者之中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