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電影推薦 > 2017年票房最慘的電影

2017年票房最慘的電影

發布時間:2024-05-03 18:24:17

❶ 哪些是票房失敗的精彩電影

歡迎來到好萊塢。製片人的製片廠四處游盪,希望獲得金獎,而電影的「可及性」成為決定選擇哪個電影項目和拒絕哪個電影項目的金字招牌。根據消費者主權原則,如果普通電影觀眾不感興趣,製片人也不會。

作為一般經驗法則,如果我們要分解並分析歷來'炙人口的「備受推崇的翻牌」目錄,我們將免於被怪異的轟動一時的歪歪斜斜的鏡頭所吸引,找到大量疏遠但又被低估的傑作。

在這里,我想向臭名昭著的可訪問性詛咒壓抑的電影大放異彩。形容詞不應該控制創造力。每天拍攝一部電影可以消除障礙。

幻影線(2017

預算:3000萬美元

票房:4,450萬美元

信箱平均值:3.6 / 5

「受到評論家的高度評價」將是一個有遠見的言論。母親!就是這樣一部沒有任何普遍共識的電影。評論家從相反的角度爭論,這部電影是「天才」,然後是「自命不凡」,「傑作」,然後是「一大堆垃圾」。

另一方面,觀眾將這部電影內臟了。他們被答應給詹妮弗·勞倫斯驚悚片,並在達倫·阿羅諾夫斯基的腦海中被暗中對待。

精心製作的,象徵性的,聖經性的以及所有與「令人不安」的驚悚小說同義的同義詞都來自「阿羅諾夫西」(Aronofksy),在他瘋狂的創作高峰期誕生,旨在震撼聽眾並引起討論。

他的實驗成功了,而憤怒是相當大的成就。為此,我相信這值得任何人的時間。

❷ 中國近幾年票房最高的十大電影

中國電影票房排名:

1、《戰狼2》,2017年,動作,56.7億
2、《紅海行動》,2018年,動作,36.2億
3、《唐人街探案2》,2018年,喜劇,33.95億
4、《美人魚》,2016年,喜劇,33.92億
5、《速度與激情8》,2017年,動作,26.7億
6、《捉妖記》,2015年,奇幻,24.4億
7、《速度與激情7》,2015年,動作,24.2億
8、《捉妖記2》,2018年,奇幻,22.3億
9、《羞羞的鐵拳》,2017年,喜劇,22億
10、《變形金剛4:絕跡重生》,2014年,科幻,19.7億

❸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2017年全國電影 總票房達559億元

2017年中國單月最大票房是那部電影
當然是《戰狼2》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12月31日晚發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占票房總額的53.84%;票房過億元影片92部,其中國產電影51部;城市院線觀影人次16.2億,同比增長18.08%。
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生產電影故事片798部、動畫電影32部、科教電影68部、紀錄電影44部、特種電影28部,總計970部;國產電影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42.53億元,同比增長11.19%;全國新增銀幕9597塊,銀幕總數已達到50776塊。
據介紹,全年共有13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5億元,6部國產影片票房超過10億元;影片《戰狼2》以56.83億元票房和1.6億觀影人次創造了多項市場紀錄,成為國產電影的突出亮點,中國電影(15.250, -0.12, -0.78%)新力量不斷成長壯大。
數據對比 觀影人次同比增長18.08%
截至2017年12月31日的統計數據,國內總票房已達559億元。2017年的電影票房最終實現了高位收官。經歷了2014—2015年票房的高速上揚,也經歷了2016年票房增速僅為4%的「冷靜期」,2017年的增幅,讓不少業內人士認為中國電影市場將步向穩健。
票房的欣欣向榮當然值得高興,但2017年統計演算法的變更不能忽視。從2017年開始,網路購票時產生的電商服務費被統計在票房中,每張票大概3元至5元不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2月23日,全年包含服務費的綜合票房為537.7億元,分賬票房為504.47億,也就是說全年的電商服務費已超33億元,這幾乎等同於淡季一個月的票房進賬了,比如2017年11月票房僅有27億元。
相比票房總量,觀影人次上的回暖更值得關注。2017年觀影人次達到了16.2億,同比增長了18.08%。影院方面,由於中西部和三四線城市影院建設持續增長,讓全國影院數達到了9169家,銀幕數達到了50776塊,穩坐全球第一大市場。這一核心數據證明,中國影市增長的根基較為牢固,內容製作和觀眾熱情雙雙提升。由此衍生出的高增速,才有絕對的含金量。
貢獻主力
國產片收入占總票房54%
從整體上看,2017年國產片還是票房主力軍,376部國產片貢獻約54%的票房,98部進口片貢獻約46%的票房。票房前十的影片中,國產片佔4席,進口片則有6席,不過可喜的是,前五名有四部是國產片,分別是《戰狼2》(56.8億元)、《羞羞的鐵拳》(22億元)、《功夫瑜伽》(17.5億元)和《西遊伏妖篇》(16.6億元)。票房前十影片總票房為203億元,占年度總和近四成。
大片勢頭雖猛,但縱觀近三年,國內前十名影片總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30%以上;北美市場前十名電影票房佔比一直維持在25%到35%之間。
有業內人士指出,從整體來看,年度票房的金字塔結構是良性市場規律的表現,較少影片貢獻主力票房,能帶動整個社會對電影行業關注。也有觀察人士表達了擔憂,中國電影市場過於一直處在「二八定律」之中,即20%的大片支撐80%的票房成績,「未來中國電影要想取得長遠發展,必須支持『八二定律』,支持並推動優質中小成本電影成為票房中堅。」
2017年3月實施的我國首部《電影產業促進法》,對國產片和進口片播放佔比有了更加明確的規定,但在國產片和進口片的票房佔比上,進口片的單片票房是國產片的3.7倍。比起2016年同期的3倍,差距更加明顯。2017年98部進口片中,64部批片貢獻了26%的票房,單片平均票房過億元。
從進口片的表現來看,除了大IP扎堆外,優質口碑的進口批片成為了國內影市的「香餑餑」,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都明顯高於2016年。尤其是《摔跤吧!爸爸》通過其過硬口碑支撐票房逆襲,最終落定12.91億元票房,體現出非好萊塢大片強勁的市場號召力。不過,下半年進口批片的扎堆上映又體現出影市的盲目跟風。
有業內人士分析,進口片紅利的增強,無疑對於中小成本國產片的製作積極性有一定的打擊。對於帶有實驗性質的中小成本國產片來說,面臨的市場挑戰將更大。
觀眾變化
小眾電影成逆襲黑馬
曾幾何時,業內曾抱怨,某些「垃圾」電影有為數眾多的擁躉,可一些優質卻缺乏話題效應的影片被院線冷落,觀眾寥寥。讓人欣慰的是,《二十二》等小眾題材的紀錄電影,均票房口碑雙豐收。縱觀上述影片,其成功秘訣多離不開口碑效應。圈內人和廣大觀眾在豆瓣等社交平台不遺餘力地給予好評,倒逼院線增加排片,進而使得這些在前期不太被看好的影片在市場中逆襲成為「黑馬」。
《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高價版權改編的作品卻票房折戟,再次證明了曾經「大IP+小鮮肉=高票房」的公式不再無條件成立,也反映出觀眾不再願為質量不高的作品買單。對此,業內人士的態度也有著明顯的轉變:從當初的趨之若鶩,到後來的聞之色變,對於IP的開發,業界開始回歸理性,且積極找尋更為科學的開發方法。
國內觀眾對於影片審美喜好的變化,還能從進口影片得以證明:《速度與激情8》《蜘蛛俠:英雄歸來》等模式化嚴重、創新能力不足的好萊塢「爆米花電影」,在中國都不復當年勇,反倒是印度電影《摔跤吧!爸爸》、西班牙電影《看不見的客人》以及泰國的《天才槍手》,都在中國取得令人驚喜的票房成績。某媒體近日關於「8分以下影片首日票房和非首日票房對比」的調查顯示,2017年,8分以下影片票房後續增長乏力,口碑對影片開畫後的票房走勢影響非常明顯。這也足以提醒創作者——不要低估觀眾的欣賞能力。
盡管《二十二》等電影的票房成績,在動作、喜劇電影霸屏的市場中顯得十分渺小,但讓我們看到了口碑引領的觀影熱潮,看到了成熟觀眾提供的成長環境,這股力量不僅體現在票房上,更體現在中國電影市場上。
相關新聞
元旦檔累計票房11.9億
根據初步統計,元旦大盤報收3.69億;《前任3:再見前任》1.25億,累計4.19億;《妖鈴鈴》5050萬,累計3.01億;《二代妖精》3740萬,累計2.06億;《解憂雜貨店》3240萬,累計1.84億;《妖貓傳》2120萬,累計4.89億。
元旦假期最後一天大盤環比回落27%,全國市場在元旦小長假三天累計收入11.9億,較2017年同期暴漲80%,創下歷史最強元旦檔。
《前任3:再見前任》環比僅跌4.5%,跌幅遠低於另幾部國產電影,累計綜合票房已破4億,超過兩部前作最終票房之和。
《妖鈴鈴》和《二代妖精》累計綜合票房也分別跨過3億和2億。

減小字體

❹ 2017年香港電影,十大最高票房《春嬌與志明》奪冠,你覺得這部電影怎麼樣

《春嬌與志明》是《志明與春嬌》的第二部,是對兩個人感情的續寫,要想評述第二部還是要從第一部說起。

五月天有一首《志明與春嬌》同名歌曲,當時還非常納悶這歌名是什麼意思,後來了解到台灣的志明與春嬌就像是羅密歐與朱麗葉,大街上的小哥哥和小姐姐。後來出了電影,就馬上跑去看了。

「煙」是這部電影的主線。故事的起因是「煙」,香港當時是全面禁煙的,所以各個辦公室的「癮君子」只能匯聚到一個隱蔽的後巷抽煙,大家抽煙之餘聊一些八卦打發時間。張志明的女友出軌這個糗事當然不會被放過,大家談的盡興時,張志明出現了,大家紛紛逃走,只剩下不知所雲的余春嬌,兩個人就這樣見面了。後來兩人因為一些誤會吵鬧著分手。後來又是「煙」推動了故事情節,香港為了禁煙調高了煙的價格,大家要在年前多備一些囤貨,兩人在便利店不期而遇,兩人相約去其他地方買煙,途中兩人聊了很多解除誤會,約定一起戒煙……

整體來說,這部電影真的非常值得觀看,志明與春嬌不就是大街上的你我他嗎。這部電影,不禁讓觀眾想到自己的感情經歷。

❺ 個個票房慘敗,個個都是經典,有的因巨虧1.5億,導演鬱郁而終

很長一段時間,衡量一部電影的品質,常常以票房的高低為標准。

「票房決定論」導致了不少電影只顧跟風和營銷,反而拍出一大批爛片。

像《西遊記之大鬧天宮》、《捉妖記2》、《澳門風雲》、《小時代》,上映時賺得盆滿缽滿,但最終失了人心。

在皮哥看來,一部電影好不好,不在於票房有多高,而是能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在影史就有這么10部電影,上映時票房慘敗,如今卻被觀眾視為經典。

這十部電影的票房失利,也是影史上十個刻骨銘心的「悲劇」,十位導演中,有人甚至因此鬱郁而終。


—10—

《投名狀》

2007丨豆瓣7.5

《投名狀》是陳可辛「北上」後執導的第二部電影,也是陳可辛第一次導演古裝戲。

影片改編自清末四大奇案之一的「刺馬案」,講述了三個結拜兄弟從生死同心到後來自相殘殺的恩怨糾葛。

2007年,古裝大片的熱潮還沒有散去,陳可辛也瞅准這一時機,希望藉助這樣一部大製作樹立起自己的金字招牌。

在演員上,陳可辛找來李連傑、劉德華、金城武三位實力派「頂流」飾演三兄弟,僅李連傑的片酬就高達1億,還是友情價,更別說所有主演加在一起。

此外,影片從場景布置到服裝配飾都是重金打造,戰爭戲都是強調實景拍攝和「人海戰術」的運用,拍出了波瀾壯闊的史詩感。

尤其是片中的「舒城之戰」,為了拍出短短的十幾分鍾整個劇組花了二十多天時間,連每個群演的位置都經過了精心安排,最終呈現出一個足以載入戰爭片史冊的經典段落。

導演拍得用心,演員演得也很賣力,主演之一的李連傑更是憑借本片第一次拿到了金像獎的影帝。

但影片上映後不僅評價不高,票房表現也不給力,2.02億的票房與3億的投資相比無疑是巨大的虧損。

如今再看,《投名狀》絕對是一部佳作,《投名狀》的故事也不再是簡單的黑白分明,不僅講兄弟情,更是講人性復雜和政治陰謀。

尤其在當下古裝片「泛濫」的背景下,能做到故事性和深刻性的兼顧,實在難得。

—9—

《風語者》

2002丨豆瓣7.6

1993年,吳宇森到好萊塢發展,接連導演的《斷箭》、《變臉》等片連創佳績,也讓他在好萊塢逐漸站穩了腳跟。

尤其是2000年執導的《碟中諜2》以5.46億奪得當年的全球票房冠軍,讓吳宇森躋身好萊塢一線導演的行列。

可處於事業巔峰期的吳宇森,卻因為這部《風語者》扭轉了他在好萊塢的大好前途。

影片是一部以二戰為背景的戰爭片,尼古拉斯·凱奇飾演的軍官安德斯奉命保護印第安族譯電員亞茲,同時他也肩負另一個使命:一旦譯電員被俘虜,必須要殺掉他以防密碼被泄露······

第一次拍戰爭片,吳宇森大膽地把警匪片的手法運用到其中,用擅長的暴力美學風格將戰爭的慘烈展現得淋漓盡致,安德斯和亞茲的兄弟情也非常動人。

從陣容來看,有奧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凱奇坐鎮,再加上吳宇森之前幾部作品都得到了口碑和票房的雙贏,因此出品方米高梅公司底氣很足,給足了影片預算。

《風語者》製作費用超過1.2億美元,製片方不僅借用了大量二戰期間美軍的坦克裝備,還專門租下了一個面積4000多平米的私人牧場拍攝戰爭戲。

但影片上映後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加上北美地區,影片全球票房僅有7000多萬美元,賠得米高梅公司血本無歸,股價一度大跌,公司高層也因此引咎辭職。

吳宇森也自此走向下坡,之後導演的科幻片《記憶裂痕》票房表現也只是中規中矩,徹底宣告了吳宇森在好萊塢發展的結束。

但多年過去後,這部影片還是憑借品質重新贏得了大眾的認同,也在世界戰爭片序列中占據了難以撼動的地位。

—8—

《埃及艷後》

1963丨豆瓣7.8

上世紀60年代的好萊塢,正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危機。

當時的電影業正受到電視產業的猛烈沖擊,相比於到電影院看電影,很多人更喜歡躺在沙發上舒舒服服地看電視,電影不再是人們 娛樂 休閑的必需品。

為了挽回觀眾的大量流失,好萊塢的大佬們想出各種招數,比如斥巨資拍攝各種史詩巨制,用大場面、大明星吸引觀眾回到電影院。

1963年由福克斯公司出品, 約瑟夫·L·曼凱維奇導演的 《埃及艷後》,正是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下,影片因為投資巨大也被稱為福克斯公司的「傾家盪產之作」。

當時好萊塢的頂級製作基本都是1000多萬美元的投資,但《埃及艷後》花了整整4400萬,換算到今天差不多就是4億美元。

天文數字般的費用換來了視覺上的極致震撼:影片的場景華麗奢靡,比如恢弘大氣的羅馬城和埃及宮殿,都是斥巨資實景搭建。

其中飾演埃及艷後的好萊塢女明星伊麗莎白·泰勒,在片中一共換了65套服飾裝扮,其中有一套衣服是用24克拉的黃金布料製作而成,光是這些服裝費就接近20萬美元。

原本指望影片能創造當年史詩片《賓虛》的輝煌,卻不想影片上映後只收獲2000多萬美元,一度讓福克斯公司徘徊在破產邊緣。

《埃及艷後》是一部恢弘的史詩之作,它帶來的不僅是視覺上的沉浸,更讓人對埃及艷後這一傳奇女性有了更深的了解。

從這一角度看,如今的《羋月傳》、《甄嬛傳》等宮廷「大女主戲」,其實就是《埃及艷後》的翻版。

—7—

《黑金》

1997丨豆瓣7.8

投資高達6000萬港元的《黑金》,算得上香港警匪片的一部大製作。

影片的導演和編劇,是被稱為香港影視圈「一代梟雄」的麥當雄、麥當傑兄弟倆,他們說服了永盛 娛樂 公司給他們投資,又找來劉德華、梁家輝主演,看得出兄弟倆對本片很有信心。

但影片上映後卻只拿到了1000多萬港元的票房,因為其對於中國台灣當地政治事件的影射,還被台灣方面列為「禁片」,也損失了不少票房。

平心而論本片的票房和質量並不成正比,它大膽揭露了台灣的不少政治丑聞,片中的黑幫仇殺、的士暴動、權色交易等在台灣當地都有跡可循。

此外,梁家輝在本片中的表演也是一大亮點,他飾演的周朝先將黑幫大佬的霸氣與狠辣,以及那份老練和沉穩都塑造得入木三分,鑄就了黑幫片的一個經典角色。

尤其是那句「誰贊成,誰反對」,隔著屏幕都讓人感受到強烈的震懾。

當然,影片票房慘敗還與檔期選擇有關,正好還碰上了火遍全世界的《泰坦尼克號》,無異於飛蛾撲火。

《黑金》票房慘敗後,導演麥當雄一時間心灰意冷,退出影壇來到內地經商,取得了不小輝煌。

—6—

《荊軻刺秦王》

1998丨豆瓣8.1

很多人都知道張藝謀的《英雄》開啟了中國電影的「大片時代」,其實早在1998年,陳凱歌已經在古裝大片上做出了嘗試。

對陳凱歌來說,《荊軻刺秦王》是他最有野心的作品,拍完《霸王別姬》後他就在籌備,一直到1998年才正式上映。

影片算得上是國內第一部真正的商業大片:陳凱歌不僅重建了秦王宮,還找來鞏俐、張豐毅、李雪健、王志文等一眾明星出演。

但影片在上映後觀眾卻根本不買賬,1000多萬的票房虧得一塌糊塗,影片一度也被雪藏。

當時人們對影片最大的爭議,是認為陳凱歌「胡編亂造」,隨意篡改 歷史 。

但如今來看,陳凱歌並不是毫無根據地改編,而是基於「人性」的角度,去呈現這場 歷史 上最著名的「刺殺案」。

比如李雪健飾演的秦王,人們知道他的偉大,他的殘暴,但對於他作為「人」的一面卻無法得知。

而《荊軻刺秦王》其實就是在挖掘這些 歷史 人物真實的人性,讓觀眾看的 歷史 背後的諸多可能性。

時至今日,影片得到了人們公正的評價,日漸高漲的評分就是最好的證明。

—5—

《銀翼殺手》

1982丨豆瓣8.5

《銀翼殺手》的導演雷德利·斯科特,是和斯皮爾伯格、馬丁·斯科塞斯等齊名的好萊塢大導演。

1979年,他導演的科幻片《異形》大獲成功,因此得到機會導演了這部根據菲利普·狄克的科幻小說改編的商業巨制。

影片的背景被設置在幾十年後的「近未來」,講述了銀翼殺手瑞克奉命追殺和人類幾乎一模一樣的「復制人」,在這一過程中和復制人瑞秋相識並產生情愫的故事。

特效上,影片延續了《異形》的精良質感,無論是泰勒公司金字塔式的玻璃大樓還是飛行器經過的巨大廣告牌,都是滿滿的 科技 感。

影片最終花費了接近3000萬美元完成製作,但上映後的票房也只有3000萬出頭,不少人更是視其為爛片。

但隨著 科技 的進步和發展,尤其是人工智慧、賽博朋克等名詞的火熱,《銀翼殺手》重新得到了人們的評估。

片中對於人類 社會 未來的暢想,對仿生人追求生命的思考,都讓整部影片不再是一部平庸的商業片,而是一個反烏托邦式的科幻寓言。

這其實正是以《銀翼殺手》為代表的一些商業片的無奈:想讓故事變得深刻,意味著要付出票房的代價。

—4—

《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

2016丨豆瓣8.3

2016年,李安用120幀+4K+3D的技術拍攝了一部反戰題材的故事,卻成為李安最慘的一次票房「滑鐵盧」。

其實在此之前,李安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證明了3D技術的視覺魅力,技術與故事的完美結合也為李安帶來極高的聲譽。

但當李安把更先進的技術用於拍攝一個情節平淡的現實故事時,技術的噱頭顯然就大過了故事。

尤其是影片受制於120幀的技術要求,導致影片不僅票價昂貴,而且能夠滿足這一要求的影院也不多,所以很大程度限制了影片的票房。

影片在北美上映後票房只有慘不忍睹的100多萬美元,還是中國的觀眾更給李安面子,1.5億元的票房佔了全球票房的95%,但4000多萬美元的虧損也著實觸目驚心。

雖然票房如此之差,但影片仍有著8.3的高分。

其實拋開技術,片中對戰爭的反思,對於人性異化的思考,以及李安一貫對人細膩的心理描寫,也證明這其實還是一部水準之上的好電影。

—3—

《黨同伐異》

1916丨豆瓣8.7

上映於1916年的《黨同伐異》,是好萊塢最早的史詩大片。

如今影片早已被列入影史經典的行列,只要談到電影的 歷史 ,就繞不開《黨同伐異》。

影片投資250多萬美元,今天看來這個數字不多,但放在100多年前,這無疑是堪比《泰坦尼克號》的頂級大製作了。

影片的導演格里菲斯作為好萊塢大片的開創者,他的前作《一個國家的誕生》被視為好萊塢大片的起點。

因此拍《黨同伐異》,格里菲斯信心十足,他先是花巨款搭建了古巴比倫城,然後又開創性地把四個不同時空的故事交叉剪輯在一起,最後影片上映時片長足有200多分鍾。

但影片上映後,很多觀眾對影片的表現手法都看不明白,再加上影片時間實在太長,《黨同伐異》最終以20萬美元的票房成績慘淡收場。

《黨同伐異》的失敗不僅賠光了格里菲斯所有的家底,還額外欠下100多萬美元的債務,導致格里菲斯後半輩子都在還債。

晚年的格里菲斯生活十分凄涼,最後幾年都在病床上度過,最終在1948年因為腦溢血去世。

《黨同伐異》毀了格里菲斯的導演生涯,但卻為電影史留下一部偉大的作品,其超前的表現手法也啟迪了無數後來的電影。

—2—

《美國往事》

1984丨豆瓣9.2

和格里菲斯一樣,來自義大利的導演賽爾喬·萊昂內也是被票房毀了職業生涯。

到好萊塢拍《美國往事》之前,萊昂內早已憑借西部片「鏢客三部曲」震驚國際影壇,好萊塢因此力邀萊昂內到美國發展。

其實早在60年代,萊昂內就想拍這部黑幫題材的《美國往事》,這次有了好萊塢充足的資金支持,萊昂內終於可以實現心願。

不誇張地說,從籌備到影片上映,萊昂內醞釀了十幾年。

但影片在製作完成後,製作公司卻因為影片「時間太長」對其進行蠻橫的刪減。

原本229分鍾,完全可以分成上下部上映的影片,硬生生被砍成139分鍾,整個故事都支離破碎。

這版殘缺的《美國往事》上映後,不出意外招來一片惡評,最終票房也只有532萬美元,對照3000萬成本,虧損了近2500萬,按照當時匯率,摺合人民幣高達1.5億。

要知道那時候已經是1984年,那一年全球票房最高的影片是《捉鬼敢死隊》,狂收4.34億美金,相比之下,《美國往事》的票房幾乎拿不出手。

萊昂內因此大受打擊,此後再也沒有拍片,幾年後鬱郁而終,只留給了世界7部長片作品。

但好在多年後,《美國往事》的完整版在戛納電影節公映,贏得清一色的好評,也算是撫慰了一代電影大師的在天之靈。

—1—

《大話西遊》

1995丨豆瓣均分9.1

《大話西遊》的經典程度,想必已經不需要皮哥多言。

但影片在當年上映時,幾乎是清一色的惡評,被認為是「惡搞」經典的爛片,尤其在內地,上映後票房僅收獲40萬,成為周星馳票房最慘的作品。

《大話西遊》的失利著實讓星爺郁悶不已,他的彩星公司因此倒閉,導演劉鎮偉也暫時退出影壇前往加拿大。

但隨著互聯網的普及,以及後現代主義思潮的影響,《大話西遊》在網路上廣泛流傳,一時間成為大學生們熱議的焦點。

很多人開始用後現代主義解讀《大話西遊》,曾經的惡搞低俗成為無厘頭的典型標志,周星馳也就此封神。

而至尊寶和紫霞仙子無疾而終的愛情,成了讓無數人哭的稀里嘩啦的經典愛情文本。

這10部電影在上映時都遭受了惡評,因為票房不佳而被埋沒,但好在時間為它們「翻案」,讓它們重新得到觀眾的賞識。

讓皮哥欣慰的是,如今的觀眾不再盲目追隨票房,一部電影的口碑成了觀眾評判優劣的重要指標。

當衡量一部好電影不再單純以票房定論,中國電影才會有更美好的未來。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阿志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

❻ 2017年,財大氣粗的迪士尼帶著這些片子來了

截至11日,盧卡斯影業出品的《星球大戰外傳:俠盜一號》內地上映6天蟬聯票房冠軍,共斬獲2.7億元票房。和去年上映的《星戰7》6日拿下4.96億的成績相比,這個成績有些遜色。

這部目前頗為低調的續集是後傳系列的第2部,17年底上映也是趁熱打鐵,延續《星戰7》和《俠盜一號》這兩年的熱度。不過導演萊恩·約翰遜之前的三部大銀幕導演作品《追凶》《布魯姆兄弟》《環形使者》都是以小格局取勝,還曾執導知名美劇《絕命毒師》,因此這第八部的風格很可能會和前作在風格上有較大出入,想要超越《星戰7》20.68億美元,影史第三的紀錄估計比較困難。

❼ 中國史上十大最差票房

1: 《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是2017年徐克和袁和平的第八次協作。在這之前,她們協作過《黃飛鴻2》《鐵馬騮》《蜀山傳》等,無一不是武俠江湖發燒友心裡的經典。

四年後,續篇《冰封俠:時空行者》公映,有些人懷疑這也是當初套拍沒有播映的影片,可是製片方竭力否定。

❽ 如何看待張藝謀電影總票房不敵《戰狼 2》和《你好,李煥英》

張導的電影總票房是51.94億,都不如一部《戰狼2》(票房56.95億)和《你好,李煥英》(票房54.14億),這就說明張藝謀不如吳京和賈玲嗎?我認為不是,若不結合當時環境,不考慮通貨膨脹,不分析對電影發展的推動,只是單純的類比票房,沒有用。
如果非要用票房來對比的話,張藝謀祭出一部《英.雄》就夠了。

當時《英.雄》的票房占年度總票房的四分之一,而《戰狼2》和《你好,李煥英》的票房最多佔全年總票房的十分之一或九分之一。

2017年全年總票房是559億,2021年為472億。

如果什麼都不考慮,按四分之一來算,《英.雄》放到現在,票房就破百億了,直接躋身全球十大最賣座的電影行列了。

而且《英.雄》出現後,華語電影開啟商業大片模式,電影能夠賺大錢了,可以說此後的商業片都跟張藝謀或多或少有關。

那麼是不是就可以認為這些票房都能算到張藝謀的頭上。

反正那些所謂的百億先生不就是這樣湊票房的嗎?那張藝謀豈不是成了華語影史第一人,還有吳京什麼事。

閱讀全文

與2017年票房最慘的電影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的第一個彩色電影 瀏覽:693
僵屍類美國電影 瀏覽:708
敬漢卿拍的第一場電影 瀏覽:979
主動3d電影測試 瀏覽:12
日本懸疑類的電影 瀏覽:987
推薦好看的動漫國產免費電影 瀏覽:814
電影高達主角特徵 瀏覽:206
都江堰電影票 瀏覽:107
北京電影節2017四季酒店 瀏覽:252
電影房間圖片大全 瀏覽:288
電腦快手怎麼放電影 瀏覽:21
幽冥電影豆瓣 瀏覽:455
城市獵人法國版類似電影 瀏覽:782
黑人和紅頭發白人電影是什麼 瀏覽:780
香水電影為什麼被禁 瀏覽:623
2017年19月份上映的電影 瀏覽:248
導演評價無極電影 瀏覽:501
泡電影射鵰英雄傳2017 瀏覽:162
電影大哥大2 瀏覽:509
關於真正的法國女人的電影 瀏覽:8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