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看完電影《少年犯》有什麼感受
少年犯大多是因為缺少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也有的是過度溺愛,而承受不了打擊,導致他們走上犯罪的道路。然而社會沒有拋棄他們,而是千方百計的教育他們。鼓勵他們改過自新,重新做人。
與他們相比我們就是幸運的寵兒,父母給了我們無限的關愛,老師把我們帶進知識的海洋,生活得比小鳥還要快樂,我們沒有理由不努力學習,同時我真心希望那些犯了錯誤的孩子們能夠改過自新,健康快樂的成長,做一個有益於社會的人。
正所謂:「浪子回頭金不換」。如果我們青少年中那些已經在逐漸走向低谷的孩子能從內心世界有個新的認識,能「重新做人」,那麼就如同《少年犯》主題曲中唱的一樣,是被扶上了駿馬。也就意味著你要進步了,要被人們關心和喜愛了。 對我最大的警示就是以後我一定要好好教育培養孩子!
2. 如何評價愛爾蘭電影《少年犯》
此片包袱笑料不斷,,更多的卻讓我想起了自己的青春,自以為是的驕傲,被所有成年人嘲笑的夢想,還有對友誼的信任。跟好友一言不合也曾寫下過這輩子再理誰誰誰,誰就是小狗的詞句,現在提起來兩個人幾乎能笑出腹肌。也有過偷偷瞄一眼心動的男生,哪怕對方只是簡單的問候一句,自己腦中都能上演一部電視劇。現在再見面兩個人都笑談,要是早點說出口,沒准兒現在孩子都初中畢業了,當然更大的可能性會是兩個人相愛相殺的局面,還是現在這樣最好,友誼長存,有著不是親人卻勝似親人的感情。現在回想起來,青春真好。
3. 求大神發一篇電影《少年犯》觀後感的文章要1000字,內容,文筆要好一點,閑人就不要佔樓了,在線等急
我看了少年犯這部電影對我的感觸頗深,想想還是一個孩子,怎麼肯能做出這樣的事呢,孩子的父母呢,都這樣的不管他們,據說這部電影的演員都是真正的少年犯,那看這他們就想到,我們更應該好好的珍惜機會。本來應該在學校里上學,相反確在教管說接受改造,教管所的生活,住所,環境惡劣時普通孩子是不能忍受的。
在這部電影中最讓我震驚的是有個小男孩有三個爸爸,三個媽媽,親生父母離異了,就都不要他,送給別人,寄人籬下,終於忍受不了家裡的虐待,而離家出走。還是個孩子,哪有能力養活自己呢,在無奈的情況下,被一個壞人碰上,讓他學偷,這樣觸犯了法律,被抓。你說這樣是不是很可惜。可是最大的責任還是在他的親生父母,既然不要他就不要生下他,既然要離婚就不要生下他,生下了又不負起應該負起的責任,這樣的父母真是衣冠禽獸,幸好我從小就有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使我健康的成長,真的很感激父母。我們應關心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從小就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塑造做人原則。可是父母就因為孩子犯一次錯誤就對他們放棄,不對他們進行矯正,反而斷絕這種親情關系,哪有這樣的父母呢,我們要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給一個溫暖舒服的家庭氣氛。
還有一個記者的工作關心青少年犯罪,對工作真是盡職盡責,還和這些管教所的孩子住在一起,幫助他們。可是在她獻身工作時,卻忘記了自己的孩子也是處在這樣一個階段,沒有對她進行好的教育,致使走上了犯罪的道路,當她回家時看到的是被警察帶走的慘面,這個時候後悔也是來不及的啊,錯誤已經造成,後悔也是沒有用的。
那我想說的是,我們的父母不管工作有多 忙,當你有孩子時,就要負起責任,讓他們健康的成長。多關心他們的內心世界,多溝通。
4. 《少年犯》是來自哪部電影
就有《少年犯》這部電影。
少年犯 (1985)
導演: 張良
編劇: 張良 / 王靜珠
主演: 朱曼芳 / 陸斌 / 楊濤 / 沈光偉 / 蔣健
製片國家/地區: 中國大陸
語言: 漢語普通話
上映日期: 1985
少年犯的劇情簡介:
方剛(陸斌 飾)、蕭佛(蔣健 飾)和沈金明(王劫 飾)是少管所里新來的三位少年犯,方剛持刀傷人,本性不改,蕭佛小偷小摸,惹是生非,只有沈金明是一心一意在此改過自新的。一場意外中,方剛謊稱自己吞了剪刀,企圖找機會逃跑,然而,當他看到馮隊長是如何為了救他而費勁了心機後,方剛被感化了。
女記者謝潔心(朱曼芳 飾)察覺到了表面上吊兒郎當的蕭佛內心裡其實是個非常講義氣的好孩子,她采訪了蕭佛,挖掘了深藏在他背後的痛苦往事。謝潔心將這些寫進了自己的新聞稿中,希望能夠向社會發出提醒,她還找來了蕭佛的父親,希望他們父子能夠破鏡重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