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將至,忙歸忙,可別忘了回家跟媽媽聚聚。跟媽媽一起看看電影也不錯的。我整理了感人至深的母愛電影:
《關於我母親的一切》
這是一部純粹的女性主義的電影,對女性的贊歌,給女性的獻禮。對女性的欣賞甚至膜拜。
《和聲》
女犯人貞慧在獄中生下兒子珉宇,小珉宇就像上帝派來的小天使,讓這些和貞慧一樣曾犯下罪過的女人在圍牆之內品味久違的溫情。一次慰問演出讓貞慧萌生了在監獄里組建合唱團的想法,可是貞慧不僅五音不全,而且完全沒有相關經驗。
《心火》
蘇菲•瑪索 斯蒂芬•迪蘭主演的感人影片。說的也是一個有關母親的故事,任性的小女孩遇見美麗的家庭女教師,沒想到就是自己的生身母親
《母親》
奉俊昊的《母親》非常不一般,表面上是要展示一個離奇詭譎的小鎮謀殺案(若按類型分,完全是犯罪驚悚片),但實際上,它在講述的過程中延宕了開來,關注了更多、更廣的東西,更不是把視角僅僅停留在既定思維大小的狹隘視野里(比如只拿“犯罪”和“親情”做文章)。
《世界上最疼我的那個人去了》
有媽在 就有了光
樹欲靜而風不止 子欲養而老不在
“我不能死,我死了你怎麼辦呢?”
《母女情深》
一個深愛著女兒的母親,一個尋找自由擺脫束縛的女兒,一段心酸溫馨的親情劇。
《媽媽咪呀》
一場婚禮,卻出現了三個“老爸”,這場轟轟烈烈的混亂的搞笑的尋親路看頭。
《黑暗中的舞者》
北歐電影史上耗資最大的一部影片,一部同現實激烈碰撞的質朴而偉大的音樂劇,一首關於執著信念的贊美詩。
影片最後行刑前比約克 對兒子說:“親愛的兒子俊,別害怕,我從不孤單,這不是最後一首歌,沒有小提琴,合唱團那麼安靜,沒人轉圈。這是最後第二首歌,記得我說過的話,把麵包包好,把床鋪好。”
《九香》
在中國有著特殊的家庭凝聚力,為了一個家庭的未來,作為家庭里的主要角色媽媽或爸爸都會擔負起他們身上所負擔的不論多麼艱巨的責任和義務。一個單親母親,照顧著五個兒女長大成人,成家立業,幾乎耗盡了自己的一生,卻為了兒女壓抑著自己的愛情,難道世間還有比這更偉大的嗎?
《兩個人的芭蕾》
有人說它是中國版的天堂電影院,電影拍的很美,天 、雪花 、古鎮、西塘 、閣樓、長巷、穿著紅衣服扎著紅頭繩的女兒的芭蕾、年邁的媽媽在追光燈下陶醉的舞蹈。
《媽媽,再愛我一次》
不用我多提,在許多人的記憶里都是一枚重量級的催淚彈。幾乎每個從電影院里走出來的人,手裡都搽著哭濕的手帕。
❷ 影評︱《雄獅》哪怕千山萬水,也要回家看媽媽
尋親節目中,總會看到走失的孩子與親人團聚抱頭痛哭的畫面,那樣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濕了眼眶。
電影《雄獅》用一句話來說,就是尋親的故事。一個走失25年的孩子,憑著記憶與感覺,找回了自己的家。
(一)
這樣的尋親故事,發生在國內,能找到就堪稱奇跡。如果,是跨國度來尋找,還能找到,簡直就是傳奇了。
可貴的是,這樣的傳奇是真的。
這部電影《雄獅》,是由澳洲作家薩魯*布萊爾利的傳記改編。是他自己的親身經歷,曾經感動過千千萬萬的讀者。
那麼,這個薩魯*布萊爾利又經歷了怎樣的故事呢?
這,還要從他的童年,從那個柔弱五歲的小男孩說起。
電影就從薩羅的童年開始講起。故事的播放時間是118分鍾。故事發生時間是1986年。電影上映時間是2017年6月22日。那個時候,我們的主人公薩羅(電影中的人名),剛剛五歲。是一個有著棕色皮膚,黑色卷發,一雙大眼睛的小可愛。
一個五歲的孩子,一般還都在父母懷里撒嬌呢。可,這個窮人家的孩子早熟的要命,已經開始和他的哥哥古杜在奔跑的火車上偷煤塊了。用偷來的煤塊換兩小袋牛奶,給家裡人喝。
薩羅似乎沒有父親,電影中就沒有交代。家裡,似乎只有他們三個孩子,還有一個更小的妹妹。他的媽媽不識字,沒有文化,乾的是苦力,搬石頭。
他們住在印度一個小村莊的小房子里,那裡有樹,有水,有鐵軌。生活缺乏色彩,整個畫面幾乎是灰色的。貧窮。骯臟。好在,家裡是有愛的。媽媽與哥哥,非常愛薩羅。
如果,生活一直這樣繼續,其實,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薩羅將來長大了,不出意外,肯定和哥哥一樣干苦力。
可,命運女神,有時,也會搞惡作劇,讓你坐上火車離開家鄉8900公里。
一天晚上,哥哥古杜去火車站幹活賺錢。小薩羅非得纏著要去。哥哥無奈,就帶上了。結果,到車站哥哥要幹活呢,薩羅瞌睡的不行。於是,哥哥就讓薩羅躺在車站的臟兮兮的木椅子上,自己去幹活了。臨走,還叮囑,不要亂跑,就待在那兒。回來了,給他買糖耳朵吃(一種印度小吃,油炸的,和咱國家油炸麻花有點相似,有的地方也有叫糖耳朵的)。
一覺醒來的薩羅,已是深夜。一個人走在空無一人的站台。也找不到哥哥。可能是害怕,他爬上了一列火車。一列就要廢棄的火車。
他不知道,他這一走,就是二十五年。他不知道,這一走,要漂洋過海。他不知道,這一走,命運完全會被改寫。
他也不知道,就在他爬上那列被廢棄的火車的時候,他的哥哥已經被火車撞死。這樣悲痛的消息,二十多年以後,他才知道。
如果,他不爬上那列火車,他也等不來他的哥哥。
然而,一個五歲的孩子,坐上了開向遠方的火車。奔赴一場不可知的命運。
卻讓觀眾格外揪心。這樣的情感故事,尤其是以兒童為主角的電影,情感張力極強。
這個時候,每個坐在屏幕前的觀眾,恐怕都被電影中的五歲小寶貝的命運,緊緊勾住了心。
在印度電影《小蘿莉和猴神大叔》中,也講了一個聾啞小女孩坐火車被丟的故事。不過,那個小女孩很快被好心人猴神送了回來。
而,在這部電影《雄獅》中,時間跨度太長,中間隔了25個春夏秋冬。
(二)
火車終於停下了。停在了印度的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那裡也有一條寬闊的河是胡格利河,是恆河支流。小薩羅曾經在河邊無目的張望。
加爾各答距離薩羅的家,已然遙遠的如同天堂。可,一個五歲的孩子,哪裡會知道這些?
飢寒交迫薩羅鑽出火車。大聲叫著哥哥,媽媽。可,熙熙攘攘的人群,冰冷的如同沙漠。並沒有一個人關心這個孩子的現狀。那樣的叫聲,真的是撕心裂肺。
在薩羅被澳洲養父母收養之前,薩羅在這個城市流浪了差不多兩個月。靠撿垃圾,吃剩飯或者祭品活著。
電影通過一個五歲孩子的眼睛,帶著我們觀眾看印度底層老百姓的生活,真的是又臟又亂又差,堪憂,堪憂。當然,那是1986年,現在,發展的應該不錯了。
後來,薩羅被一個好心人送到了孤兒院。那裡環境也好不到那裡去,條件極差。
不過,這里待的時間不長,薩羅就被澳洲一對父母領養,從此過上了幸福的富裕的生活。他的養父母,至少是中產階級,不差錢。
電影基本上分為兩部分,前面主要講童年的薩羅的家庭與丟失的過程。
後面一部分,情節跳躍性很大。鏡頭一閃,薩羅就長大了。
主要講長大的薩羅受過很好的教育,有一個漂亮的善解人意的女朋友,還有一個有情緒躁動的哥哥。
雖是收養的孩子,薩羅的養父母對他非常好。
養母蘇,是妮可*基德曼來飾演。這個時候的妮可*基德曼差不多五十歲了。她把一個慈和的,溫柔的養母飾演的非常到位。
養父約翰*布萊爾是由澳洲知名影星大衛*文翰飾演。他參演的電影有很多,比如《斯巴達300勇士》,《范海辛》,《橙子和陽光》等。
富而有愛,用來形容這對夫婦比較合適。他們不是不能生養,只是為了這樣貧困地區的孩子,有一個看世界的機會。
他們收養了兩個孩子,薩羅長的好好。身體健康,性格陽光。而,他們的另一個孩子,則有心理問題,或許是原生家庭帶來的。總是自己攻擊自己。這樣的孩子,一般非常自卑。他童年經歷了怎麼的悲哀,可以想像。即便,後來到養父養母家,被溫柔對待,依舊走不出內心深淵。可見,童年對一個人的影響。
薩羅的女朋友,是由魯尼*瑪拉飾演。她是美國人,也是著名影星。她參演的電影非常多,也多次獲獎,是一位實力演員。在這部電影中,也有不俗表現。
食物是有記憶的,我們長大離開家,最思念的可能就是媽媽做的飯了。
霍馬洛坎圖曾經說過:
我們對小時候吃的美食都有深刻記憶……美食有著帶我們回到過去的魔力。
長大的薩羅也是被偶然遇到了一盤美食或者說家鄉的小吃糖耳朵喚醒。
那一個時刻,他吃著糖耳朵淚流滿面。童年時的記憶,如一股清風撲面而來。他想起了自己的哥哥,想起了自己的母親,想起了家鄉的山山水水,想起了小時候自己坐火車走丟的不堪經歷……
他的內心生出了一種強烈的渴望,他渴望找到家,找到媽媽。
在電影中,對於薩羅的內心掙扎的表現較多。他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個美麗可人的女朋友,還有愛他的養父養母,他覺得他尋找生母的行為是背叛,是不道德的。
在這種掙扎中,還是不斷的在尋找。
我們說,社會的變化,一定是技術的突飛猛進。
感謝技術,我們每個愛寫作的人,不用印刷機,不用買一大摞稿紙,用一部智能手機,就可以寫出幾十萬字。
薩羅也一樣,他用谷歌地圖,這最方便的工具。根據小時候殘存的碎片化的記憶,一點一點搜尋。
劃定范圍,確定搜尋半徑,一寸一寸推進。據說,在原著里,這樣的尋找過程用了五年時間。可,在電影中,時間是壓縮的。他很快就找到了他的家鄉,那片土地,那片山與水,以及童年的歡樂。
薩羅最幸運的地方,就是遇到了一對偉大的養父母。當他們得知薩羅的想法,並沒有阻攔。而是,慈愛的放手,讓他回家。
在印度有那麼多的流浪的孩子,能有薩羅這樣幸運的,太少了。或許,正是這樣獨特的人生經歷,才造就了一位作家。
(三)
電影高潮部分,也是最催淚的部分,是離別25年之後,與老母親重逢。
這樣的情感大戲,需要備好紙巾。
其中的感慨唏噓,其中的人生況味,其中的悲歡離合,其中的悲欣交集,真的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你可自己去體會。
在片尾的字幕中,薩羅的老母親說,她震驚的「如遭雷擊」,她心中的幸福「深似海樣」。
這個老母親,在二十五年前,同時失去兩個兒子。一個死亡。一個下落不明。她經受的心靈重創不言而喻。
在電影中給她的鏡頭很少。只是在薩羅不斷閃回的記憶中出現。
不過,最後和孩子見面時,她滿頭銀發,臉上深深的皺紋,似乎,也說明了一切。
薩羅的扮演者戴夫*帕爾特,他是印度裔英國人。參演的電影有《貧民窟的百萬富翁》,《孟買酒店》,《大衛*科波菲爾個人史》等。多次獲獎,是冉冉升起的新星。
在這部電影中,他把薩羅處在兩個家庭中間,心裡的掙扎與糾結,拿捏的恰到好處。
至於電影為什麼起名叫《雄獅》是因為主人公的名字,在印度的意思就是雄獅。
這部電影豆瓣評分7.2分,相當高了。可謂,叫好又叫座。曾經獲得奧斯卡六項大獎,錯過,就有點遺憾了。
最後,就借用《紐約每日新聞》的評論來結尾吧:
真實的故事加上主創們無可挑剔的演技,使整部影片兼具野性與優雅。
❸ 灝忕敺瀛╄濡堝堟崊浼ゅ湪媧楄。鏈哄彨浠涔堢數瑙嗗墽
Voice (2017)
瀵兼紨:閲戞椽鍠
緙栧墽:椹鐝嶅獩
涓繪紨:寮犺但/鏉庤嵎濞/閲戞潗鏄
綾誨瀷:鍓ф儏/鐘緗
鍒剁墖鍥藉/鍦板尯:闊╁浗
璇璦:闊╄
棣栨挱:2017-01-14(闊╁浗)
闆嗘暟:16
鍗曢泦鐗囬暱:60鍒嗛挓
❹ 有一部國外電影 講的是一個小女孩的媽媽被她爸爸打到水裡死了變成一條魚 小女孩天天去喂它 和她說話...
我也小時候看過,看裝著好像是泰國,我看的是說苗語的碟片,不知道是泰國人還是泰國苗族演的,我現在也想看,但不知道電影名字找不到愛
❺ 做媽媽的感覺真好寫作文
愛
幾年前,媽媽因為工作比較辛苦,導致腰椎間盤突出。但是,即使這樣,她每天送我上學時仍然經常給我背書包。由於病情的發展,媽媽住院做了手術,在醫院的這段時間必須有人照顧,可是我還要上學,不能照顧她,都是爸爸請假照顧媽媽。
做完手術過了兩周,媽媽准備出院。早晨,我和爸爸到醫院來接媽媽,我們上樓來到媽媽所在的病房,走到媽媽的病納辯床邊上。看著媽媽躺在病床上,我很慚愧,心想「以後再也不能讓媽媽幫我背書包了!」「你的腰還疼嗎?」我問媽媽「醫生是怎麼把你治好的?」媽媽回答我:「醫生說是在腰上開了一個口子,把突出的骨頭去掉。」媽媽穿好了衣服,爸爸走過來說:「出院手續辦好了,我們可以回家了。」媽媽把衣服、食品都收到拉桿箱和手提包里。爸爸拿著包,媽媽正准備拉著拉桿箱走,我趕緊跑到前面說:「媽媽,你剛做完手術,腰還不太好,不能拉這么重的東西,還是讓我來吧。」說完,我就從媽媽手裡要過來拉桿箱,拉著拉桿箱走了一步,就覺得拉桿箱好沉好沉,到了電梯口就滿臉是汗,媽媽看到我說:「還是把拉桿箱給我吧。」我搖了搖頭,拒絕了。終於到了一層,我的胳膊感覺到一陣疼痛,心想:這不算什麼,媽媽原來一直背著我那沉甸甸的書包從來沒有說過背不動,所以我也要堅持。就這樣,我一直拉著拉桿箱直到上了計程車。
我平時對媽媽關心的太少,有時,媽媽對我的關心,還讓我覺得很煩。想起過去我的頑皮和淘氣,給媽媽增添了很多煩惱,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想,長大了我一定要報答媽媽的恩情。
媽媽出門辦事了,出門洞族缺之前交代我說中午會回家做飯給我吃。但是眼看就中午了,我的肚子早就前胸貼後背了,媽媽還沒回來,怎麼辦呢?我思前想後,最後決定自己做飯。
說做就做,我找來了一包韭菜,好不容易才把韭菜洗凈,准備開始大展廚藝。我先拿起菜刀,可剛切到一半時,淘氣的菜刀在我手裡不聽使喚,一會東偏偏,一會西偏偏,好像故意跟我作對似的。我再次小心捏著韭菜的一端,另一隻手緊緊握著菜刀,細細的切切著。好不容易才征服了這淘氣的菜刀。
該炒菜了,我把這些韭菜放在穗遲鍋里,學著媽媽的樣子開始炒。在我腦海里,隱隱約約記得一勺鹽,半勺味精,我照著這樣的做法一一完成。接著我又拿起手中小鏟在鍋里翻一下,炒一下,這種滋味還真不錯!過了2分鍾左右菜熟了。接著又做了起其他的飯菜,忙活了一大陣子,我才大功告成!
我哼著小曲把我花了30分鍾的美味佳餚擺到了桌子上。媽媽辦事回家,看著我為媽媽精心做的飯菜,媽媽露出了一口潔白的牙齒。但接下來的一幕就不太光榮了,媽媽吃著我的飯,臉上露出了怪怪的表情。我急迫的問媽媽:「好吃嗎?」媽媽連忙說:「真是不錯!」我急忙吃了一口:「哇!太咸了,難吃!」我苦苦說道
雖然做的不好吃,但是媽媽很捧場地全部吃掉了。下次我還要繼續做飯,自己做飯的感覺真好啊!
感恩父母
「感恩的心,感恩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坐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定會珍惜…」
每當我聽到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養育我十年的爸爸媽媽。在這十年裡,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傳授我知識,教我做人的道理,把我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培養成一位乖巧懂事的姑娘。歲月悠悠,波光明滅,唯有父母的愛依然如舊,父母的愛深如大海,重如泰山,一件件,一幕幕常在我的腦海回盪。
感謝父母在我受到挫折時,鼓勵我、安慰我、給我勇氣,讓我樹立自信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記得一次數學測驗,我只考了85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作業也做不好,飯吃不香。媽媽看見我的反常,坐在我的身邊和藹地問我原因。我一五一十把考試的實情告訴了媽媽,令我沒想到的是媽媽不但沒有批評我,反而安慰我說:「好孩子,一次失敗不等於自己就不優秀了,你要好好地分析原因,知道錯誤到哪裡,這就是進步。」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一下子輕松多了。
父愛不像母愛甜蜜,父愛和母愛一樣無私偉大,感謝爸爸嚴厲的默默無聞的愛,雖然有時我不能理解。我永遠忘不了那一次,老師布置了一項查資料的作業,那天的作業特別多,已經晚上9點多了,可我作業還沒做完,心想讓爸爸幫忙查資料,反正這項作業不重要。可是當我對爸爸說時,爸爸象沒聽見一樣。當時,我十分生氣,心想爸爸真是個小氣鬼,這點忙都不肯幫。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明白了爸爸的用心,爸爸是想告訴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一個個甜甜的吻,一杯杯香香的熱牛奶,一個個鼓勵的眼神,一句句激勵的話語。父母無聲無息的愛數也數不清。
很小,媽媽便把我送進一個叫學校的地方,在那裡,我們有好多知識要學,有好多作業要做,每日感嘆:讀書苦,讀書累! 長大一些,便知道了讀書的重要性,也不再為讀書而苦惱,清晨一句「上學去咯」,放學後的一句「我回來了」,講述的是讀書無窮的樂趣。
我們讀書不再是為了高中狀元,也不是為了光宗耀祖,更不是為了去做官,而是為了培養自己的情操,讀書,多麼優雅的事,多麼高尚的事。 清晨傍晚,清幽小院里,捧一本《紅樓夢》,倒一杯清茶,情緒隨書中情節起伏而起伏,那感覺就像在夢里,沒有小提琴的伴奏,沒有豪華的場合,就一簡單的地方,捧一文學古典,獨自陶醉其中,那該是多麼享受的事。 「書籍是精神的糧食」,不錯,一本好書勝過千千萬萬瓶飲料,勝過無數的小吃,因為,那都只是過眼煙雲,而書,卻是你永遠忠實的朋友,煩悶時,捧一本詩歌散文,讓煩惱在優美的句子中消逝得無影無蹤;高興時,讀一首詩,讓歡樂的心情更加歡樂;無聊時,看一篇小說,讓你的心情得以恢復,舒服的早晨,聽朗朗書聲,那心呀!不知不覺便被熏陶了。
讀書時,一心一意地去讀,專心地去看,心無雜念地去品,於是,讀書人的心呀,便變得那樣的寧靜了,就像那平靜的湖面,永遠沒有太大的波瀾,為什麼?因為讀書熏陶了他們。 難忘讀書的時光,小說、散文、古典詩歌……有令人氣憤的、有令人傷感的、有令人同情的、有令人高興的、有令人沉思的。 故我說——讀書真好!
媽媽怕的東西很多,「我怕」成了她口頭禪,但我卻從這怕中讀出了無形的愛。
有一天,我和媽媽在街上閑逛。早春時分,西瓜並沒有完全上市,但仍有水果攤在賣。我眼巴巴地看著又圓又綠的西瓜,不禁垂涎三尺了。剛想買一個嘗嘗,可一看價格,我的心一下涼了半截:這也太貴了吧?十塊一斤,平時才兩塊的!我只好戀戀不舍地讓水果攤消失在我的眼前。
時隔不久的周六,我在家中翹著二郎腿,嗑著瓜子,看著電視。忽然,我聽到了「叮咚」的門 *** ,我知道是媽媽來了。我急忙跑過去打開門。哇塞!只見媽媽捧著一個碩大碧綠的西瓜,也就是我連做夢都在吃的西瓜!我興高采烈地把西瓜抱到了廚房,迅速地把西瓜大卸八塊之後,又把切好的西瓜端到了客廳,挑了一塊最大的遞給了媽媽。而正在擦拭汗水的媽媽卻說:「我不吃了,我怕吃完了滿嘴是西瓜汁,怪粘的,擦不幹凈的。兒子,你吃吧。」話音剛落,她毫不猶豫地把那塊最大的西瓜塞進了我的嘴裡。哇塞!好甜呢!於是,我盡情地啃起了西瓜。而媽媽卻啃起了放了很久的干癟的蘋果。
還有一次,在五月的一天,天氣出奇地炎熱。當我看見媽媽臉上豆大的汗珠往下沖時,我就還不猶豫地遞給了她一杯滿滿的冰鎮可樂。誰知媽媽卻說:「我怕喝可樂發胖,你自己喝吧。」說罷,她自己倒了一杯溫水「咕咚咕咚」地喝了起來。
你瞧,我這媽媽的膽多小呀!
可有一天,我和爸爸閑談時,我拿媽媽的小膽開著玩笑時,爸爸卻輕輕地說:「她哪裡是膽小呀,她是為了把節省下來的美味都給你呀,傻孩子!」聽到這,我一下怔住了。
是呀,媽媽這樣做是為了我呀!有媽媽的感覺真好呀!今後,我也要好好孝敬父母,也讓他們感覺到:有我的感覺真好!
今天早上,我突然想當一回爸爸想體會一下當家長的感覺。我就來到爸爸身邊說:「爸爸,我們來玩個游戲吧,讓我來當一回爸爸,你當一回兒子,讓我體會一下,好不好?」「好,我就陪你玩吧!」說完,爸爸便給了我二百元生活費。我心裡想太好了,我終於可以像爸爸那樣悠閑地看電視了。
游戲開始了,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看著動畫片,這時「兒子」叫了,他說:「『爸爸』,我餓了,我要吃必勝客。」我學著爸爸的樣子說:「吃什麼必勝客啊,才吃過早飯又餓了?」「兒子」在地上滾了起來。我看了心想裝的還蠻像的,便說:「你快去寫作業,寫完『爸爸』帶你去吃。」說完我便去玩電腦了,玩了4個小時,發現我的「兒子」竟然睡著了,我想正好我出去玩玩。但轉念又想我每次睡著都是爸爸給我蓋的被子,而我都想出去玩了,真是不應該啊,我也應該關心一下爸爸。我便學著爸爸每次那樣拿來「兒子」的外套披在他身上。然後自己下了樓買了一瓶飲料和一份披薩放在家便去購物了,我跑到玩具區拿了我一直夢寐以求的機械戰警,又買了那麼多的零食帶回家。回到家「兒子」看見我買了一個玩具,便說:「『爸爸』是不玩玩具的。」我就說:「我當然知道,這是買給你玩的。」於是我便到旁邊去吃零食、看電視,沒想到我的「兒子」玩玩具竟玩得津津有味,我正想和他一起玩玩具,突然想起來:不好,這樣下去作業不就一天都沒有寫一個字嗎,這怎麼辦,我把這事給忘了,便對爸爸說:「你怎麼不提醒我寫作業呀,我要完不成了。」「今天應該是你提醒我的呀,再說了以前爸爸提醒你的時候,你老是嫌我煩,我也就不提醒你了。」我聽了啞口無言。
到了晚上,我趴在床上,心裡想:當家長有苦也有甜,他們也不容易啊。
今天,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有趣的作業,跟媽媽爸爸換換角色。
放學回家,我就跟媽媽說了這件事,媽媽同意了。我看媽媽已經把菜切好了,我跟媽媽說:"今天我來炒菜!」我把油倒好,把切好的菜放進鍋里,炒了一會兒,差不多已經熟了,我放了點調味料,就出鍋了,香噴噴的,我口水都要流出來了呢!今天我只燒了一個菜,就感覺很累很累了,燒好菜我滿頭大汗,可是一想起媽媽要蹲在地上擦地,要點起腳尖擦櫃子,肯定是非常辛苦,非常累,我想做這一點也是應該的,所以我也就沒有和媽媽撒嬌,靜靜地坐在沙發上看著媽媽燒其它菜。
媽媽每天不辭辛勞地上班,下班還要做飯,督促我學習,陪我練琴,洗我換下的衣服。我想我應該常幫媽媽捶捶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自覺地學習、練琴,別老是惹媽媽生氣,這樣媽媽就可以少操一份心。
感恩父母 「感恩的心,感恩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坐我自己.感恩的心,花開花落,我一定會珍惜…」 每當我聽到這首感人肺腑的歌曲,就不由自主地想起養育我十年的爸爸媽媽.在這十年裡,他們無微不至的照顧我,傳授我知識,教我做人的道理,把我從呱呱落地的嬰兒培養成一位乖巧懂事的姑娘.歲月悠悠,波光明滅,唯有父母的愛依然如舊,父母的愛深如大海,重如泰山,一件件,一幕幕常在我的腦海回盪.感謝父母在我受到挫折時,鼓勵我、安慰我、給我勇氣,讓我樹立自信勇敢地去面對困難.記得一次數學測驗,我只考了85分,我垂頭喪氣地回到家,作業也做不好,飯吃不香.媽媽看見我的反常,坐在我的身邊和藹地問我原因.我一五一十把考試的實情告訴了媽媽,令我沒想到的是媽媽不但沒有批評我,反而安慰我說:「好孩子,一次失敗不等於自己就不優秀了,你要好好地分析原因,知道錯誤到哪裡,這就是進步.」聽了媽媽的話,我的心情一下子輕松多了.父愛不像母愛甜蜜,父愛和母愛一樣無私偉大,感謝爸爸嚴厲的默默無聞的愛,雖然有時我不能理解.我永遠忘不了那一次,老師布置了一項查資料的作業,那天的作業特別多,已經晚上9點多了,可我作業還沒做完,心想讓爸爸幫忙查資料,反正這項作業不重要.可是當我對爸爸說時,爸爸象沒聽見一樣.當時,我十分生氣,心想爸爸真是個小氣鬼,這點忙都不肯幫.隨著時間的流逝,我漸漸明白了爸爸的用心,爸爸是想告訴我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個個甜甜的吻,一杯杯香香的熱牛奶,一個個鼓勵的眼神,一句句激勵的話語。
父母無聲無息的愛數也數不清.。
媽媽的感覺真好媽媽因為工作比較辛苦,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但是,即使這樣,她每天送我上學時仍然經常給我背書包。由於病情的發展,媽媽住院做了手術,在醫院的這段時間必須有人照顧,可是我還要上學,不能照顧她,都是爸爸請假照顧媽媽。
早晨,我和爸爸到醫院來接媽媽,我們上樓來到媽媽所在的病房,走到媽媽的病床邊上。看著媽媽躺在病床上,我很慚愧,心想「以後再也不能讓媽媽幫我背書包了!」「你的腰還疼嗎?」我問媽媽「醫生是怎麼把你治好的?」媽媽回答我:「醫生說是在腰上開了一個口子,把突出的骨頭去掉。」
媽媽穿好了衣服,爸爸走過來說:「出院手續辦好了,我們可以回家了。」媽媽把衣服、食品都收到拉桿箱和手提包里。
爸爸拿著包,媽媽正准備拉著拉桿箱走,我趕緊跑到前面說:「媽媽,你剛做完手術,腰還不太好,不能拉這么重的東西,還是讓我來吧。」說完,我就從媽媽手裡要過來拉桿箱,拉著拉桿箱走了一步,就覺得拉桿箱好沉好沉,到了電梯口就滿臉是汗,媽媽看到我說:「還是把拉桿箱給我吧。」
我搖了搖頭,拒絕了。終於到了一層,我的胳膊感覺到一陣疼痛,心想:這不算什麼,媽媽原來一直背著我那沉甸甸的書包從來沒有說過背不動,所以我也要堅持。
就這樣,我一直拉著拉桿箱直到上了計程車。我平時對媽媽關心的太少,有時,媽媽對我的關心,還讓我覺得很煩。
想起過去我的頑皮和淘氣,給媽媽增添了很多煩惱,我的心裡久久不能平靜。我想,長大了我一定要報答媽媽的恩情。
第一次做飯的感覺真好!
在一個人的一生中,會經歷很多的第一次。雖看似平凡,實際上卻有著非凡的意義,而且感覺和平常也會大不相同。每個第一次都代表我們在成長的道路上又邁進了一步,更為我們的人生增添了一道亮麗的風景和一份美好的回憶。第一次的感覺真好!
記得在我10歲的時候,還沒有騎過自行車,真是太遺憾了!每每在街上看到別人騎自行車,心裡總是癢癢的。所以我決定,一定要學會它。我和哥哥推著媽媽給新買的自行車到了一片沙地上開始練習。哥哥先教我怎麼上車,真是萬事開頭難,這第一步我就差點沒學會。我按照哥哥說的把兩只腳放在車子的兩旁,因為那時個子還很小,所以坐不上座,只能憑著腳上的力氣使勁蹬。真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啊,我試了好多次都沒上去。哥哥見狀,就想了一個辦法,讓我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先上去,他會在後面扶著我,不讓我掉下來。這樣的話我就跳過了第一步,直接學第二步了。這同時也是學騎自行車的第二大難題,那就是維持車子的平衡,說白了就是讓車子平穩地行走,拐彎。這可又讓我傷透了腦筋,甚至付出了「血」的代價。車子好像跟我有仇似的,我讓它往東它偏要往西,讓它往北它偏要往南,氣得我直想踹它幾腳,可就是不能呀!就這樣,我摔了一跤又一跤,更令人出乎意料的是,我一上車,一看前方,就馬上油然而生一種恐懼感。等到終於學會了的時候,自己也遍體鱗傷了。就連新買的車子也難逃厄運,看上去已經好像是用了十多年的車子一樣破舊了!可是畢竟學會了呀,這還是值得慶祝一下的正當我得意忘形的時候,哥哥便潑了我一盆冷水——別忘了連最基本的上車還沒有學會呢!我的心情頓時從高山降落到了低谷,但是在這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之時,怎麼能前功盡棄呢!於是我抓緊時間練習,把身體的重心全部加在了腳上,結果還真是有效,沒一會兒就可以上去了!我成功了!
第一次的感覺真好,它告訴我,有付出就有回報。
❻ 濡堝堬紝璁╂垜鍐嶇埍浣犱竴嬈$數褰辮傚悗鎰2017
鐪嬪畬浜嗚繖閮ㄧ數褰憋紝鎴戠儹娉鐩堢湺銆傛垜琚灝忓己鐨勬噦浜嬨佸瓭鏁娣辨繁鍦版劅鍔ㄤ簡銆備粬浠庡皬灝辨病鏈夌埗鐖憋紝鍙鏄浠栧苟娌℃湁鍥犱負榪欐牱灝卞圭敓媧誨け鍘諱簡淇″績錛岃屾槸姣忓ぉ閮藉揩蹇涔愪箰鐨勩備粬鍦ㄥ堝堢柌鍊︾殑鏃跺欑粰濡堝堟嵍鑳岋紝榪樻椂涓嶆椂鍦扮粰濡堝堜竴浜涙儕鍠滐紝鍜屽堝堜竴璧峰仛娓告垙銆傚湪浠栫殑鍔鍔涘拰鍧氭寔涓嬶紝浠栧堝堢殑鐥呯粓浜庡ソ浜嗐傛垜璺熶粬鐩告瘮錛屾槸澶氫箞鐨勫垢紱忓憖錛佷粠鎴戜竴鐢熶笅鏉ワ紝鐖哥埜銆佸堝堛佺埛鐖楓佸ザ濂垛︹︿竴澶у朵漢閮藉叧蹇冪潃鎴戱紝鐤肩埍鐫鎴戙